0

恩施大峡谷旅行攻略合集20篇

浏览

5483

范文

100

篇1:湖北恩施大峡谷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鄂西之旅的第三天,我们将用一天的时间来游览着名的恩施峡谷,一睹它的风采。

一路上,道路蜿蜒曲折,每一个拐弯角度都特别大,实在令人感到天旋地转。可是,一路风景特别美,有山有水。山是纯正喀斯特地貌的崇山峻岭;水是八百里清江的清澈碧水。加上弯路角度大,几乎每转过一个弯,就可以看到另一座山,另一番景色。

正欣赏着风景,车停下来了,我们到了恩施大峡谷的第一站:小龙门。我们一边不住赞叹刚才一路的景色,一边如无其事地向检票口走去。我抬头准备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色,忽然,发现在眼前的这座山上,绿树丛中,有一条灰色的“带子”,一直上到山顶。定睛一看,我的腿不禁软了,乖乖!那竟是我们上山的路!直上直下。又回头一看,只见对面山上,靠近山顶的地方,有一排架出来的木头栈道。这个大峡谷可这是不给面子,我们一来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漫漫爬山路”。这路不算太陡,每级台阶大约20厘米。但因为这山太高,所以路是呈“Z”字形修的,路又实为太远,爬上去实在不易。

好不容易爬上来,我擦一把汗水,俯瞰众山,真可谓是一览众山小啊!喀斯特地貌的山大部分都是灰色的,山顶大部分是种满了绿色的植被,山崖上经常呈现出一小块乳白色,又因长时间雨水侵蚀,乳白色的石头上方,又会出现黑色的雨痕,好像有人在完整的石头上劈了一剑,石头露出乳白色,那人有又拿墨汁在石头山一泼,石顶又成了黑色。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自然少不了对群山的一阵感叹。

继续往上爬,龙门石浪,一线天等景点就相继而来,美不胜收。嗯,刚才的路没白爬。无限风光在险峰,加油!我准备接着往前爬,可刚出一线天,便是绝壁长廊,悬空栈道。

其实,在众多山路中,我最喜欢栈道。因为栈道是在半空,既可以饱揽山下的景色,又不会有令人讨厌的楼梯,还给人飘飘成仙的感觉,多好!我漫步在栈道上,细细欣赏着山下的景色。虽然说都是俯视,但这里的景色与小龙门那里的又不一样。这里,有田野,有清江,有地缝,还有弯弯曲曲的山路,完全是一派田园景色。天,湛蓝湛蓝的;云,雪白雪白的;树,碧绿碧绿的。一柱阳关像天光一样打在田野上,美极了。

我们就地解决了午餐,接着向前走。接下来的道路上,美景少了,渐渐变得枯燥无味,加上路途又远,大家渐渐失去了兴致。就在这时,人渐渐多了起来,只要转过一个弯来,我们就会面对悬崖。我的预感突然告诉我:前面是我朝思暮想的一炷香。果不其然,刚转过弯来,我就看见了那代表整个恩施大峡谷的代表:一炷香。

一炷香是高150米的一根石柱,从峡谷直插云霄。它的底部直径只有4米,头大身子小,看起来摇摇欲坠。一炷香在一个峡谷之中,石柱后是一片田园春色,十分美丽。一般情况下,喀斯特地貌的石柱高不过30米,像这样过百米的石柱更是罕见。因此,许多科学家,地质学家,便经常研究“一炷香不倒之谜”。我生怕一炷香那天倒了,于是尽早来看。今天看见一炷香真实面目,高兴得不得了,拍了十几张照片。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大汗淋漓的我们。大峡谷游览完毕,我们也已精疲力竭。今天,大饱了我的眼福,收获极大。留下了太多的感慨和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42 字

+ 加入清单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人现在叫“清江”(古称“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到达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人国。

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邻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融合,形成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或“贝京卡”。宋代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

土家族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3代,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人中央王朝户籍。

土司生杀在握、称雄一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土司管辖范围包括恩施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土司校场

这是土司爵爷点练兵丁的场所。梅花桩是用于士兵练习步法和迷踪术的地方。石杠是士兵练习气力的工具,石杠训练,与现在的举重运动类似。人物雕像上展示的是土司头领及亲将英勇善战的杰出代表。左侧是一代名将容美土司田世爵,右侧是“土家花木兰”――施南女官冉氏,旁边手执流星锤的是她的随从。

九进堂

它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宫廷,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文脉”文化的无限神韵。整体建筑由低向高递进,有九重九进,故称“九进堂”。九进堂由333根顶梁柱、333个石柱基、333道门、90余个窗、数千个雕花门窗、上千个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

纵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屋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首先,我们看见正中虎门上面的府徽标志,由书、剑、犁图案组成,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的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和坚强的生命意识。现在到达第一进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3门。土家崇虎虎门居中,左为死门,右为生门。门内为土王宫卫房,王府的卫兵主要有三大职责:

一是保卫王府及土司等人的安全,对前来拜见土司和办事的人验帖登记;

二是在土司迎接贵宾的时候,举行相关礼仪活动,类似现在的军队仪仗队?

三是护卫土司出巡、出访、朝贡的安全。第二进为戏楼,是展示“巴风土韵”的舞榭歌台。“三歌四舞”集中体现了巴文化的无限风情与神韵。第三进是看台,它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的地方,正中的雕花木椅,就是土司当年常坐的地方。

第四进为“什用殿”(土家语为土司的办公场所),是土司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因此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殿堂的风格非常壮观和独特,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寓意土家族“上圆下方”的宇宙观和“处世圆融、操守方正”的从政理念。

堂中是白虎图腾塑像,上面高悬“仁民爱物勹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第五进为逸院,它是土司家居的后院人口,相当于后院的牌坊,反面正门上书有“瑞蔼华堂”牌匾,侧面绘有主题图画,传达逸院亲和与富贵的氛围。

第六进是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左边是粮食仓库,叫“常喜库”?右边青砖砌封的叫“储各库”,从厚重结实的砖墙看,里面自然秘藏着金银珠宝和钱财。

实际上,它就是土司王府的金库,反映了土司经济实力的强弱。“常喜库”和“储各库”是土司的命根子,非不得已不能动用这两个仓库,平时还专门有人日夜看守。“常喜库”和“储备库”上面分别是“太安阁”和“淑芳阁”。

“太安阁”是土司父母居住地,“淑芳阁”是土王妃子的居室。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右边的“积墨轩”是公子的书房,意为启示公子勤奋学习,博学多思,为承袭司位而积累更多的学识。左边的“芹香阁”是小姐的绣楼,小姐不仅要学绣花、织锦、弹琴,也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体现了土司时期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第八进和第七进相连,通道人口右侧是土司王爷书房――“明德轩”,柱壁上挂着土司吟诗唱对的字画,书桌上摆放着土司王曾经常用的文房四宝,这里也是土司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第九进为“惹巴楼”,土家语为很美的地方,是内府中最高贵圣洁的地方,共四层。

第一层是“退思斋”,这是包括土司在内的土司家族闭门思过的地方。

第二层是王爷寝宫“宁馨宫”,里面的陈设极为奢侈华贵。传说土司享有一种特杈即“初夜杈”,土民新婚时新娘必须送到土司王府寝宫,验其贞洁,随王爷取悦3天,土民的婚姻才被土司所认可,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婚姻登记。

第三层是土司晚上处理政务的“悟策居”,普通人不可人内的禁地。第四层是最高之处,是土司处理绝密政务的地方,第三层和第四层也是土司平常散步思量的地方,登高望远,一览众生小,土司难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自豪感。请大家上楼体验,观赏九进堂的旷世全景。

捞此罗汉

出九进堂不远,便到了捞此罗汉(土家语为太阳寨的意思),它是土司的“身弓耕园”。过去,土司在这里扬鞭掌犁,率家人和奴仆耕耘劳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在,这里居住着土苗两家人。这里有典型的土家民居――吊脚楼。

土家族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采用“依山而建,分台而筑”的方式构筑民居。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正屋建在实地上,除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楼上面住人,底层用来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属干栏建筑的一种形式,称为“准干栏建筑”或“半干栏建筑”,富有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

城墙

沿陡峭的阶梯而上,便登上了威武绵延的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块石筑成,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就像一条巨龙将土司城围得严严实实,有“金城汤池”的味道。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人之幽思”

鼓楼

鼓楼为塔形建筑,底座多为方形,上面有多角形屋檐,是民族传统庆典的地方。鼓楼也是敌人来犯擂鼓报警之地。另外,还有报时的作用,俗话说“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

钟楼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漫长历史。它主要用于土家族祭祀和朝贺。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听涛茶楼

从钟楼而下,不远处就是“听涛茶楼”。听涛茶楼位于卧虎沟僻静处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家台富硒茶”、“云雾茶”、“白鹤茶”等名茶。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时便抽枝吐芽,凸显出茶树王的精神。

白虎照

塘品茶香后,悠然而出,过“卧虎桥”便到了白虎山下。白虎山上立有白虎雕像,它栩栩如生,威风凌厉,似乎要从山上一跃而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拜。白虎飞跃而下的雄姿,倒映在美丽的月亮湖中,形成大吉大利的白虎照穿行于土司城,犹如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纵览土家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走读土司城,似是一场文化风情的荟萃,它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醒。这正是“千古兴亡天下事,施州土司亦如此。大浪淘沙英雄迹,不尽悠悠文化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97 字

+ 加入清单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恩施土司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集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落吧。

大家请看,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门楼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在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你看,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寓意土家人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的心理。右侧墙上的三幅壁画,中间的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右边的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土家先民所尊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的一幅是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的两尊门神,是土司城的守护神。

我们现在到了侗族风雨桥,迎面我们看到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为“风雨桥”。过去,风雨桥多分布在恩施州的宣恩、来凤、咸丰三县。而今,随着乡乡、村村通公路,风雨凉桥已被石拱桥和水泥桥所取代,现在的风雨桥,已成为恩施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眼前的这座仿古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大家请看,对面山上那座坐西朝东、气势巍峨、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就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庙宇旁沿山壁绘有一幅巨大的长卷壁画“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

对于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一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当头领后,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这里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的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非常焦虑恼火,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就将头发系于颈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弯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顿时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化为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建国图强、开疆拓土的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庙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便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这里是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当年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在这里,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才造就土家兵丁钢打铁铸的战斗队伍。恩施容美土司曾以48人击溃桑植千余人的侵袭。也正因这“扎硬寨,打死仗”的土家兵丁,于明代嘉庆年间,由年届80余岁的土司田舜年父子率部赴浙江沿海抗击日本倭寇,土司兵所到之处,占无不克,攻无不胜,令倭寇无不闻风丧胆。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傍水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土家人喜在吊脚楼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在绿树掩映中,一楼挑出,凸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

这叫一开三间的单边吊脚楼,左边两间落在实处,右边一间悬空。左边是火房、中间为堂屋、右边即是厢房。厢房下面有柱无壁,即所谓吊脚楼了。楼上干燥,用来住人或堆放粮食。这样安排,既可避免毒蛇野兽对人伤害,楼下又可喂养牲口、安置粗重家具、堆放柴草,可谓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巴务相建国图强、开疆拓土的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庙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便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这里是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当年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在这里,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土司兵丁骁勇善战,自古闻名。其先民巴人助武王伐纣时,就有“巴师勇锐”的记载。土司实行的是“农兵合一”制,土民“农时在田”、“战时为兵”。平时,听到牛角号声,即齐到校场操练。负责督导的武官,土家语称为“徒堂”。徒堂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士兵须戴重16斤的头盔,身穿30斤重的牛皮铠甲,进行厮杀格斗。并以打猎代训,要求一人擒虎,20人相助,只准虎死,不许虎生,准放虎逃脱就要受重罚。在追击逃敌时,无论深沟高坎,悬崖峭壁,务必生擒逃敌。攻防训练更为奇特而严格,按一三五七九奇数列成五排,组成三角型尖锐攻掠梯队。在攻城掠寨时,一人倒下,即依次由后排补上,只准前进,不许后退,以攻破敌阵为止。

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才造就土家兵丁钢打铁铸的战斗队伍。恩施容美土司曾以48人击溃桑植千余人的侵袭。也正因这“扎硬寨,打死仗”的土家兵丁,于明代嘉庆年间,由年届80余岁的土司田舜年父子率部赴浙江沿海抗击日本倭寇,土司兵所到之处,占无不克,攻无不胜,令倭寇无不闻风丧胆。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傍水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土家人喜在吊脚楼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在绿树掩映中,一楼挑出,凸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

这叫一开三间的单边吊脚楼,左边两间落在实处,右边一间悬空。左边是火房、中间为堂屋、右边即是厢房。厢房下面有柱无壁,即所谓吊脚楼了。楼上干燥,用来住人或堆放粮食。这样安排,既可避免毒蛇野兽对人伤害,楼下又可喂养牲口、安置粗重家具、堆放柴草,可谓一举多得。

土家人崇祖意识强烈,堂屋正中置有神龛,专门供奉祖宗牌位,写着“天地君亲师位”。“亲”就是宗亲、祖先,称之为家神。逢年过节都得香火祭祀,家中凡红白喜事的重大仪式都在堂屋内举行,堂屋成了土家最神圣的地方。火房内必须有火炕,一年四季是不能熄灭的,土家人有“薪火相传”的观念,认为熄火就意味着家中后继乏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20_年(1736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恩施土司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集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落吧。

大家请看,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门楼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在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你看,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寓意土家人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的心理。右侧墙上的三幅壁画,中间的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右边的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土家先民所尊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的一幅是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的两尊门神,是土司城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的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和民间传奇故事。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它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大家请看,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寓意“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漫长历史。它主要用于土家族祭祀和朝贺。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听涛茶楼

从钟楼而下,不远处就是“听涛茶楼”。听涛茶楼位于卧虎沟僻静处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家台富硒茶”、“云雾茶”、“白鹤茶”等名茶。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时便抽枝吐芽,凸显出茶树王的精神。

白虎照

塘品茶香后,悠然而出,过“卧虎桥”便到了白虎山下。白虎山上立有白虎雕像,它栩栩如生,威风凌厉,似乎要从山上一跃而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拜。白虎飞跃而下的雄姿,倒映在美丽的月亮湖中,形成大吉大利的白虎照穿行于土司城,犹如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纵览土家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走读土司城,似是一场文化风情的荟萃,它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醒。这正是“千古兴亡天下事,施州土司亦如此。大浪淘沙英雄迹,不尽悠悠文化情。”

以上就是为您带来的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和恩施土司城解说词。

关于湖北土司城的导游词5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的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建设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恩施土司城落座在恩施市城区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占地面积300余亩,距市中心1.5公里。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禀君庙、土司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土司城墙(含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索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在游览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土家族的历史以及历史上曾在恩施实行达450余年之久的土司制度。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城墙

沿陡峭的阶梯而上,便登上了威武绵延的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块石筑成,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就像一条巨龙将土司城围得严严实实,有“金城汤池”的味道。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人之幽思”

鼓楼

鼓楼为塔形建筑,底座多为方形,上面有多角形屋檐,是民族传统庆典的地方。鼓楼也是敌人来犯擂鼓报警之地。另外,还有报时的作用,俗话说“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

钟楼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漫长历史。它主要用于土家族祭祀和朝贺。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听涛茶楼

从钟楼而下,不远处就是“听涛茶楼”。听涛茶楼位于卧虎沟僻静处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家台富硒茶”、“云雾茶”、“白鹤茶”等名茶。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时便抽枝吐芽,凸显出茶树王的精神。

白虎照

塘品茶香后,悠然而出,过“卧虎桥”便到了白虎山下。白虎山上立有白虎雕像,它栩栩如生,威风凌厉,似乎要从山上一跃而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拜。白虎飞跃而下的雄姿,倒映在美丽的月亮湖中,形成大吉大利的白虎照穿行于土司城,犹如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纵览土家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走读土司城,似是一场文化风情的荟萃,它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醒。这正是“千古兴亡天下事,施州土司亦如此。大浪淘沙英雄迹,不尽悠悠文化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13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很荣幸为您服务。今天,我们将去参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亚洲第一洞――腾龙洞,希望令人震撼的腾龙洞带给您开心的旅程!

腾龙洞概况

我们现正在前往腾龙洞的路途中,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它的概况。腾龙洞位于利川市区近郊,距市区6.8公里,它北依长江三峡,南连张家界,东距恩施100公里。八百里清江在起源处做个简单的汇集后就钻人腾龙洞巨大的“腹中”,然后直流而下,汇人长江。

今天的腾龙洞分水洞和旱洞两部分,呈上下交错状,旱洞就是过去清江的伏流古道。在几百万年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奔腾不息的清江水又在它的底部冲击出一条新的通道,这就是现在腾龙洞的水洞。

腾龙洞洞穴总长度59.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容积总量4000多万立方米,整个洞穴系统十分复杂,是中国旅游洞穴的极品。它在世界已探明最长的洞穴中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七。zO20xx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一,2O20xx年由英国皇家洞穴研究会探险队、欧洲洞穴基金会、中国地质大学等组成的28名专家对腾龙洞进行科学考察得出:腾龙洞容积总量为世界第一。

腾龙洞风景区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集山、水、洞、瀑、林、石、峡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驰名中外。旱洞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腾龙洞旱洞的主洞口,洞口呈纺锤形,因主洞口巨大,身形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而得名。

洞口高72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主洞前段平坦,宽可容15辆卡车并行,平均高度为60米。主洞已探明长59.8公里,其中伏流长16.8公里,洞穴总面积zO0多万平方米。山中有洞不足为奇,洞中有山堪称一绝。腾龙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相通,洞内空气流通,终年恒温12~18℃。

《夷水丽川》情景歌舞表演

欣赏完洞内色彩斑斓的景点后,现在我们来到全国最大的原生态洞穴剧场,稍后我们将观看大型土家族情景歌舞――《夷水丽川》。它由国内顶级导演精心编排,以土家文化为背景,是一台反映土家历史、民风、民俗的情景歌舞。《夷水丽川》是腾龙洞景区的主要看点之一,它通过歌舞的形式向游客们展示土家先民在大迁徙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精神以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

让您在感受腾龙洞震撼之美的同时,还可领悟到原始古老的土家歌舞风情并与之同乐。《夷水丽川》演出时间50分钟,演员100多人,由《序》、上篇《白虎雄风》、中篇《巴裔风情》、下篇《龙船古韵》及《尾声》构成,场面恢弘,气势宏大,舞台绚丽,服饰华丽,情节精彩,具有大气磅礴的舞台震撼效果。

水洞

卧龙吞江欣赏完《夷水丽川》,返回旱洞进口,右转前行,我们就来到了水洞人口处。古人描述利川有四大风景,即“东有玉笔朝天,南有八宝炼丹,西有万里城墙,北有卧龙吞江”。其中“北有卧龙吞江”,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落水洞瀑布。

清江从利川齐岳山发源后,蜿蜒流过如花似玉的利中盆地,到这里又猛然地跌人落水洞中,变成一条幽幽伏流。大家请看,落水洞口高45米,宽⒛米,飞瀑落差30米,最大洪峰流量达676立方米/秒。站在卧龙桥上,只见银浪翻滚,水声如雷,气势磅礴,这水洞恰似一条巨龙张开它的大口,正在咀嚼吞食着清江一样。“银涛卷人冰壶浆,余沫飞溅游客裳。”“一口吸尽狂澜狂,雷转犹听鸣饥肠。”

古人对“卧龙吞江”的描述,绘声绘色,恰到好处。清江在此进人伏流,在水洞蜿蜒16。8公里后,黑洞才“重见天日”。水洞洞高一般在30~50米,洞底呈阶梯状,存在多处跌水、急流、深潭,洞中有18处天窗与溢流支洞及旱洞相连,构成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复杂排水系统。这时大家可能会问这水洞和旱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利川古为浅海,腾龙洞奇观是大自然的创造,是水的奇迹和功劳。

常言道:“铁杵可磨针,滴水能穿石。”这道理在腾龙洞随处可见。科学考察论证表明:强大的清江河水塑造了腾龙洞群,其形成大致分为3个地质变化塌陷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海拔1140~1150米之间,然后继续塌陷至1100米,即现在旱洞人口的水平高度,那时,旱洞是清江伏流通道;第二阶段,由于妖雾山的大型岩崩致使清江伏流廊道朝北改向,清江河道由1100米下降至1060米,即今天清江河床的高度。

现腾龙洞内白玉石林的塌落石乳年龄,经磁辐射测定表明,第一次大型岩崩发生在22.9万年前,第二次大型岩崩发生在15.6万年前;第三阶段塌陷发生在今伏流所处水面,河道标高140米。伏流周围严重的溶蚀现象表明,伏流河道的变更至今尚未停止。当然,清江固然堪称能工巧匠,但还得有上好的石料以供雕刻,腾龙洞恰恰具各这样的条件。清江所穿越的石灰岩层,其质地纯、厚度大,盐酸钙含量大于98%,不溶解的物质少于1%,对穿越巨大洞穴系统极为有利。

加上地壳剧烈运动,加速了洞穴的形成。如今,腾龙洞以其特有的巨大洞穴系统、巍峨的峰丛群山、险峻深邃的峡谷、奔腾不息的清江等自然景观,系统完美的地质遗迹、厚重独特的人文历史、浓郁的土家风情和丰富的山野特产,成为鄂西南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湖北恩施土司城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539 字

+ 加入清单

恩施土司城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建筑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恩施土司城座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20xx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一、土司城门楼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二、风雨桥

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承恩寺导游词 ·十堰导游词 ·黄鹤楼又一导游词 ·襄阳古城导游词

三、廪君庙

座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四、土司校场

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湖北恩施土司城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土家语为很美的地方,是内府中最高贵圣洁的地方,共四层。

第一层是“退思斋”,这是包括土司在内的土司家族闭门思过的地方。

第二层是王爷寝宫“宁馨宫”,里面的陈设极为奢侈华贵。传说土司享有一种特杈即“初夜杈”,土民新婚时新娘必须送到土司王府寝宫,验其贞洁,随王爷取悦3天,土民的婚姻才被土司所认可,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婚姻登记。

第三层是土司晚上处理政务的“悟策居”,普通人不可人内的禁地。第四层是最高之处,是土司处理绝密政务的地方,第三层和第四层也是土司平常散步思量的地方,登高望远,一览众生小,土司难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自豪感。请大家上楼体验,观赏九进堂的旷世全景。

捞此罗汉

出九进堂不远,便到了捞此罗汉(土家语为太阳寨的意思),它是土司的“身弓耕园”。过去,土司在这里扬鞭掌犁,率家人和奴仆耕耘劳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在,这里居住着土苗两家人。这里有典型的土家民居――吊脚楼。

土家族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采用“依山而建,分台而筑”的方式构筑民居。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正屋建在实地上,除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楼上面住人,底层用来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属干栏建筑的一种形式,称为“准干栏建筑”或“半干栏建筑”,富有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旅行挑战用餐礼仪有哪些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4224 字

+ 加入清单

旅行挑战用餐礼仪有哪些

出国的时候不管自己是去到哪个国家,如果你不懂别国家的用餐礼仪,你就如是在挑战自己一样,那么你知道各旅行中的用餐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旅行挑战用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旅行挑战用餐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餐桌上用餐的气质

要想气质高雅,除了合宜的穿着打扮之外,得体的举止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如果你希望在用餐时也能展现绅士淑女风范,有一些餐桌礼仪一定要注意。

从进门、用餐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有必须注意的地方,虽然有些繁琐但也不至于太困难,只要利用机会练习,相信培养餐桌上的气质也是轻轻松松。

『入坐礼仪』

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而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而关于邀请入坐的顺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该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

如果没有特别的主客之分,除非有长辈在场,必须礼让他们,否则女士们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坐,一个有礼貌的绅士也应该等女生坐定之后,再行入坐。

外出用餐时,免不了会随身携带包包,这时候应该将包包放在背部与椅背间,而不是随便放在餐桌上或地上。坐定之后要维持端正坐姿,但也不必僵硬到像个木头人,并且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

遇到需要中途离席时,跟同桌的人招呼一声是绝对必要的,而男士也应该起身表示礼貌,甚至如离开的是隔座的长辈或女士,还必须帮忙拖拉座位。

用餐完毕之后,必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的人才能开始离座。

『使用礼仪』

有关餐巾的使用问题,必须等大家都坐定之后,才可开始使用。餐巾摊开后,应该摊平放在大腿上,千万不要放进领口,因为三岁小女孩这样做或许很可爱,但十三岁以后的成人这样做就有点不太好了。

另外,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脏衣服,以及擦掉嘴唇与手的油渍,请不要在忘记带面纸的情况下,拿来擦鼻子,因为这样既不典雅也不卫生。

有些人或许会担心餐具的卫生问题,因而用餐巾来擦拭餐具,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举动,会造成餐厅或主人的难堪。用餐完毕之后,应该将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离开。

在西餐的刀叉使用顺序方面,原则是由外而内。要先使用摆在餐盘最外侧的餐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毕之后,刀叉并排在盘子中央,服务生会主动来将盘子收走。餐具除了用来切割食物之外,也被用来移动食物,因为在正式场合下转动盘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食用礼仪』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这不但是缺乏气质的表现,而且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非常可惜;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贝类海鲜: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冰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饮用礼仪』

汤:喝汤时要用汤匙,而不是将整个碗端起来喝,用汤匙喝汤时,汤匙应该由自己这边向外舀,切忌任意搅和热汤或用嘴吹凉。喝汤时避免出声是最起码的礼貌,当汤快喝完时,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倾斜以便取汤。喝完汤之后,汤匙应该放在汤盘或汤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时,餐厅一定会附上一支小汤匙,它的用途在于搅散糖和奶精,所以尽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汤匙来搅拌自己的饮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来尝甜度,不然保证你一定会得到全桌的注目礼。喝咖啡或茶时,应该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来了。喝完之后,小汤匙要放在碟子上,请不要偷放进自己的包包中。

西餐的吃法

西餐的具体吃法,和中餐有很大区别。

1.吃面包和黄油时,通常是小圆面包和包条

自己拿面包和黄油,然后用手把面包掰成几小块,抹一块,吃一块。

吃三明治,小的三明治和烤面包是用手拿着吃的,大点的吃前先切开。配卤汁吃的热三明治需要用刀和叉。

2.吃肉类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猪排等)一般都是大块的。吃的时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块,大小刚好是一口。吃一块,切一块,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万不要用叉子把整块肉夹到嘴边,边咬、边咀嚼、边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场合,由于可以按自己爱好决定生熟的程度,预定时,服务员或主人会问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头的肉,比如吃鸡的时候,不要直接“动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入,把肉切开,边切边吃。如果是骨头很小时,可以用叉子把它放进嘴里,在嘴里把肉和骨头分开后,再用餐巾盖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后放到碟子里。不过需要直接“动手”的肉,洗手水往往会和肉同时端上来。一定要时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鱼时不要把鱼翻身,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剔掉鱼骨后再吃下层。

3.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作为主菜的配菜,比如说蔬菜沙拉,这是常见的;作为间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点之间;作为第一道菜,比如说鸡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盘端上来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则要使用主菜叉来吃。

如果沙拉是间隔菜,通常要和奶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两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盘上,再取两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着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酱,可以先把沙拉酱浇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这部分后再加酱。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叶部分,这样浇汁就容易了。

沙拉习惯的吃法应该是:将大片的生菜叶用叉子切成小块,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块,吃完再切。

4.喝汤

5.蚝和文蛤

吃蚝和文蛤用左手捏着壳,右手用蚝叉取出蚝肉,蘸调味料用蚝叉吃。小虾和螃蟹的混合物也可以单独蘸调味料,用蚝叉吃。

6.意大利面

吃意大利面,要用叉子慢慢地卷起面条,每次卷四五根最方便。也可以用调羹和叉子一起吃,调羹可以帮助叉子控制滑溜溜的面条。不能直接用嘴吸,不然容易把汁溅得到处都是。

7.水果

在许多国家,把水果作为甜点或随甜点一起送上。通常是许多水果混合在一起,做成水果沙拉,或做成水果拼盘。 吃水果关键是怎样去掉果核。不能拿着整个去咬。有刀叉的情况下,应小心地使用,用刀切成四瓣再去皮核,用叉子叉着吃。要注意别把汁溅出来。没有刀或叉时,可以用你的两个手指把果核从嘴里轻轻拿出,放在果盘的边上。把果核直接从嘴里吐出来,是非常失礼的。

8.西式快餐和小吃

汉堡包和热狗是用手拿着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纸垫住,让酱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为防止万一,可以一只手拿餐巾垫住,另一只手准备一两张餐巾备用。

比萨饼可以用手拿着饼块,把外边转向里,防止上面的馅掉出来。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萨饼的。

玉米薄饼是一种普遍的用手拿着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酱等混合酱后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着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户外,当然可以用手拿着吃了。

女士还要注意,吃东西的时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里。小口嚼,制造噪音和弄坏唇膏。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了,可以请服务员端洗手水来。

旅行中各国用奇葩习俗

1.埃及

在埃及吃饭时千万不要去拿盐瓶,因为这种行为是对大厨的一种侮辱。在阿塞拜疆吃饭时往饭菜里加盐,意味着一场争端的开始。

2.印度

在印度人家里做客时饭后最好打个嗝,让主人知道你吃得饱饱的。

3.因纽特

如果你到因纽特人家里做客,饭后放屁是一种受欢迎的行为,说明你对饭菜很满意。

4.日本、法国、菲律宾

在日本、法国做客时,最好将盘子里的东西吃光,这么做会让人觉得你很喜欢他们的饭菜,但在菲律宾等国家这么做会让主人觉得你没吃饱。在日本你不能用筷子给别人夹东西。

5.法国

法国人很重视午餐把它看成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要优哉游哉地享用而不是急匆匆将饭菜吃光,风卷残云被视为一种粗鲁的行为。

6.坦桑尼亚

准时通常被视为一个好习惯,但在坦桑尼亚准时到场会让主人感到不快,礼貌的做法是迟到20分钟。

7.意大利

在意大利人家里做客时如果主人问你要不要来点什么,第一次时你应该礼貌地拒绝,如果再次发出邀请你就应该爽快地接受。

8.智利

在智利吃东西是一项只能用餐具完成的任务,智利人从不用手拿东西吃,如果你喜欢炸薯条切勿用手拿着吃。

9.泰国

在泰国叉子的作用是将食物放入勺子,然后用勺子进食。如果直接吃叉子上的食物,别人会向你投来异样的眼光。

10.韩国

在韩国人家做客时,只有饭桌上最年长的人动筷子之后,其他人才可以吃饭,长辈给你递喝的时你需要双手接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纵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屋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首先,我们看见正中虎门上面的府徽标志,由书、剑、犁图案组成,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的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和坚强的生命意识。现在到达第一进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3门。土家崇虎虎门居中,左为死门,右为生门。门内为土王宫卫房,王府的卫兵主要有三大职责:

一是保卫王府及土司等人的安全,对前来拜见土司和办事的人验帖登记;

二是在土司迎接贵宾的时候,举行相关礼仪活动,类似现在的军队仪仗队?

三是护卫土司出巡、出访、朝贡的安全。第二进为戏楼,是展示“巴风土韵”的舞榭歌台。“三歌四舞”集中体现了巴文化的无限风情与神韵。第三进是看台,它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的地方,正中的雕花木椅,就是土司当年常坐的地方。

第四进为“什用殿”(土家语为土司的办公场所),是土司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因此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殿堂的风格非常壮观和独特,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寓意土家族“上圆下方”的宇宙观和“处世圆融、操守方正”的从政理念。

堂中是白虎图腾塑像,上面高悬“仁民爱物勹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第五进为逸院,它是土司家居的后院人口,相当于后院的牌坊,反面正门上书有“瑞蔼华堂”牌匾,侧面绘有主题图画,传达逸院亲和与富贵的氛围。

第六进是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左边是粮食仓库,叫“常喜库”?右边青砖砌封的叫“储各库”,从厚重结实的砖墙看,里面自然秘藏着金银珠宝和钱财。

实际上,它就是土司王府的金库,反映了土司经济实力的强弱。“常喜库”和“储各库”是土司的命根子,非不得已不能动用这两个仓库,平时还专门有人日夜看守。“常喜库”和“储备库”上面分别是“太安阁”和“淑芳阁”。

“太安阁”是土司父母居住地,“淑芳阁”是土王妃子的居室。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右边的“积墨轩”是公子的书房,意为启示公子勤奋学习,博学多思,为承袭司位而积累更多的学识。左边的“芹香阁”是小姐的绣楼,小姐不仅要学绣花、织锦、弹琴,也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体现了土司时期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第八进和第七进相连,通道人口右侧是土司王爷书房――“明德轩”,柱壁上挂着土司吟诗唱对的字画,书桌上摆放着土司王曾经常用的文房四宝,这里也是土司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第九进为“惹巴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全国一座规模、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的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建设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恩施土司城落座在恩施市城区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占地面积300余亩,距市中心1.5公里。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禀君庙、土司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土司城墙(含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索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在游览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土家族的历史以及历曾在恩施实行达450余年之久的土司制度。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恩施土司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集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土司时期土司间相互攻城掠寨的战争不断发生,各土司修筑城墙进行戌守,就成了重要防护手段;还在城墙上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土司兵丁闻讯集聚,抵御来犯之敌。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之幽思”,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吧!

这便是钟楼,它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了土司城景观的壮丽和感赋远古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沧桑历史。铸土司朝典钟,立于土司城最高处,是为了显示土司权柄的至高无上和土司王业的亘古宏昌。土司朝典钟主要用于土家族神和历代土司祭祀、朝廷册封的新土司登位的朝贺、祈祷上苍免除水旱虫灾等仪式。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土司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这里便誓楼。它主要用于配合土司兵丁共同抗敌。每当烽火狼烟升起,鼓楼便擂鼓报警,士卒土民闻声即动,荷持刀,以待来犯之敌。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到了土司城的百花园,这实际上就是土司皇城的“御花园”。土司非常注重亭园的设置,以满足王室休闲和娱乐。园中春有桃花、樱花,夏有牡丹、芙蓉,秋有丹桂、海棠,冬有梅花飘香,古柏苍松,林林总总,姹紫嫣红,真可谓:

花香醉游人,游人在画中!

让我们到白虎山上去看一看白虎雕像吧。大家已经知道,白虎是土家族极为崇拜的廪君魂灵的化身,也是土家族的图腾崇拜、族徽和标志。由于土家族崇虎敬虎,不仅许多地方立庙祭祀,更有许多土家人的神龛上供有白虎神位,许多地方还以“虎”字命名,如咸丰县的“白虎山”,来凤县的“白虎堂”。就连土家族小孩穿的称“虎头鞋”,戴的叫“虎头帽”,大人还常于小孩眉心间画一“王”字,以期望长大后是有出息的虎的传人,可见白虎已成了土家族的魂和根。

大家请看,我们面前横跨一座软索铁桥,称作“卧虎桥”,也称作“卧伏桥”。是形容游人过桥,桥身晃荡厉害,胆怯的人便感到害怕而止步不前,俯身卧伏于侨上。举步桥上,晃晃荡荡,令人头昏目眩,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一下。但我提醒大家,有恐高症的请不要贸然去试!

大家游累了吧?不要紧,让我们到听涛茶楼去休息一下。听涛茶楼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恩施是天然茶乡,宣恩的伍家台茶,被皇帝诰封为“皇恩宠锡”,成为享誉州内外有名的贡茶,还有利川的“云雾茶”,鹤峰的“白鹤茶”,更有恩施的“富硒茶”,可谓是名茶精品荟萃。在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天便抽枝吐蕙,凸现出茶树王的精神。

恩施土司城集中反映了土家族丰富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展示了土司文化,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各位朋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在此,我有一个建议,到土司城门楼前咱们来个集体合影,好吗?相信这张合影会给各位留下永久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湖北恩施大峡谷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一段漫长的乘车时光,我和哥哥姐姐们终于来到了令我向往的恩施峡谷,我一下车就兴奋不已——尽管我有些晕车,但也丝毫不能破坏我的好心情。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其中百里绝壁、千丈瀑布、独峰傲啸、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美不胜收,主要有云龙河地缝、踏浪亭、猎豹回头、漫天游栈道、一炷香、母子情深等,都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去的那天,天空中漂浮着薄雾,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更为大峡谷增添了神秘的气息。从云龙河地缝往上爬,越往上就越觉得置身于天空中,整个身体都得到了放松。站在顶处往四周望去,就仿佛在天上,快活得像神仙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如果你是工作压力很大的人,你可以到大峡谷去,那里可以让你放松;如果你是劳于学习的人,想寻得一片绿雅之地,你可以去大峡谷,那儿会让你感悟到真谛。

大峡谷最吸引我的是“一炷香”。“一炷香”,高约150余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千克每立方厘米,他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他近观犹如男根,展示着他威武的雄姿,俨然成了大峡谷中的镇谷之宝。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如遇灾难将他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所以当地百姓称它为“难香”,这难香又长又细,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阴雨天气时,升起的一层薄雾,就像一缕青纱,将它打扮得若隐若现,妩媚动人。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的山峰于20_年4月22日命名为迪恩波特双子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湖北恩施大峡谷导游词简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其房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为半杆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或者是关养牲畜。其中正屋我们称为堂屋,正中间供有家神和祖宗灵位,是土家人祭祀活动的神圣之地,也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重要场所;堂屋旁边的火堂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厨房和会客厅,火堂中有一火炕,内架三脚架,作煮饭、炒菜、热水之用,是一家吃饭、取暖、休息之所,客人来了也坐在火炕边。火炕上吊一个木架,供炕腊肉或烘烤实物之用;最后要说的就是吊脚楼里面的厢房了,厢房就是土家人的卧室了,很多土家的特色,如刺绣、鞋垫、西兰卡普等都出自这厢房里土家姑娘之手。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了就是大峡谷的地缝了,“地缝”现在已经是地学界接受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术语,它是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流水沟谷,形态上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条深切“天然岩缝”。由于其形成、保存十分困难,“地缝”也就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一般的地缝是下面窄,上面宽,有的是上面窄,下面宽,而像云龙河地缝上下垂直基本一致断面呈“U”字形的地缝极为罕见,目前世界上只发现罗马尼亚有类似的地缝,所以它的稀缺性、独特性可见一斑。云龙河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叠与三叠纪的石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大家看到的云龙桥上游那条瀑布,该瀑布水质清澈且在太阳下出现彩虹,游客如果有幸见到这道彩虹,必然显贵发达。云龙桥下游的那条瀑布,名为开阳瀑布,瀑布中含有黄铁矿,天长日久冲刷卵石,石头就变成了五彩颜色,又叫五彩黄龙瀑布,下方即是五彩河。神话中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正是这种石头。

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这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右岸为1.8-2.3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左岸是2.5-2.8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原因是:在早期地壳变动中由于断裂作用,使三迭纪地层与二迭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过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现在的深谷地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恩施神农溪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龙昌峡到了。龙昌峡全长5.7公里,两岸山峰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平均宽度不足20米,两岸山岩多里80度至90度,直插蓝天,斜坡直透溪底,以“雄”著称。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曾乘舟漂流过此峡,并作诗赞曰:

迢迢水出走长蛇,

怀抱江村在野牙,

一叶兰舟龙洞府,

数间茅屋野人家。

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故历又称这峡为“三游洞”。

据说很久以前龙昌峡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以致形成遮天蔽日形似洞穴的景观,有《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为证:

此洞非石洞,

乃山水之奇观也,

一洞十里,

可浮舟往来。

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请大家向右上方看,约50米的高处有岩棺一座,它是古代巴人的葬棺。为什么将棺木放在高高的山上呢?这是因为土家族奉行高葬的习俗,认为高葬者至孝。有诗称赞说:

棺木为何悬此岩,秋风凄雨痛人怀;

雪飞巫峡山戴孝,树动风声松举哀。

春玉百花呈葬礼,夜间明月照灵台;

可怜你是谁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

据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组成的中国岩棺协会的专家考证,这种岩棺葬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又名洞葬、拾骨葬、洗骨葬,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巴人死后,将尸体就近掩埋,待过了3~5年或更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3年),等到血肉归于大地后,再起出骸骨,洗净后放于棺材中,然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凿洞为墓,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洞内。这种葬俗源于巴人“葬至高则孝心至纯”的思想。唐人在《朝野金载》中就有记载:“五溪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亲戚宴饮歌舞,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宝以葬之,弥高者以为孝,既后而不再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9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亮丽的土家族文化标志性建筑――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竖家4A级旅游景区,它坐落于恩施市城区西北,占地面积⒛余公顷,距市中心1.5公里。包括门楼、风雨桥、廪君庙、土司校场、九进堂、土司城墙、百花园、白虎雕像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及土司制度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人现在叫“清江”(古称“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到达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人国。

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邻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融合,形成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或“贝京卡”。宋代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

土家族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3代,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人中央王朝户籍。

土司生杀在握、称雄一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土司管辖范围包括恩施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土司校场

这是土司爵爷点练兵丁的场所。梅花桩是用于士兵练习步法和迷踪术的地方。石杠是士兵练习气力的工具,石杠训练,与现在的举重运动类似。人物雕像上展示的是土司头领及亲将英勇善战的杰出代表。左侧是一代名将容美土司田世爵,右侧是“土家花木兰”――施南女官冉氏,旁边手执流星锤的是她的随从。

九进堂

它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宫廷,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文脉”文化的无限神韵。整体建筑由低向高递进,有九重九进,故称“九进堂”。九进堂由333根顶梁柱、333个石柱基、333道门、90余个窗、数千个雕花门窗、上千个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

纵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屋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首先,我们看见正中虎门上面的府徽标志,由书、剑、犁图案组成,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的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和坚强的生命意识。现在到达第一进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3门。土家崇虎虎门居中,左为死门,右为生门。门内为土王宫卫房,王府的卫兵主要有三大职责:

一是保卫王府及土司等人的安全,对前来拜见土司和办事的人验帖登记;

二是在土司迎接贵宾的时候,举行相关礼仪活动,类似现在的仪仗队?

三是护卫土司出巡、出访、朝贡的安全。第二进为戏楼,是展示“巴风土韵”的舞榭歌台。“三歌四舞”集中体现了巴文化的无限风情与神韵。第三进是看台,它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的地方,正中的雕花木椅,就是土司当年常坐的地方。

第四进为“什用殿”(土家语为土司的办公场所),是土司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因此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殿堂的风格非常壮观和独特,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寓意土家族“上圆下方”的宇宙观和“处世圆融、操守方正”的从政理念。

堂中是白虎图腾塑像,上面高悬“仁民爱物勹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第五进为逸院,它是土司家居的后院人口,相当于后院的牌坊,反面正门上书有“瑞蔼华堂”牌匾,侧面绘有主题图画,传达逸院亲和与富贵的氛围。

第六进是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左边是粮食仓库,叫“常喜库”?右边青砖砌封的叫“储各库”,从厚重结实的砖墙看,里面自然秘藏着金银珠宝和钱财。

实际上,它就是土司王府的金库,反映了土司经济实力的强弱。“常喜库”和“储各库”是土司的命根子,非不得已不能动用这两个仓库,平时还专门有人日夜看守。“常喜库”和“储备库”上面分别是“太安阁”和“淑芳阁”。

“太安阁”是土司父母居住地,“淑芳阁”是土王妃子的居室。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右边的“积墨轩”诗子的书房,意为启示公子勤奋学习,博学多思,为承袭司位而积累更多的学识。左边的“芹香阁”是小姐的绣楼,小姐不仅要学绣花、织锦、弹琴,也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体现了土司时期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第八进和第七进相连,通道人口右侧是土司王爷书房――“明德轩”,柱壁上挂着土司吟诗唱对的字画,书桌上摆放着土司王曾经常用的文房四宝,这里也是土司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第九进为“惹巴楼”,土家语为很美的地方,是内府中最高贵圣洁的地方,共四层。

第一层是“退思斋”,这是包括土司在内的土司家族闭门思过的地方。

第二层是王爷寝宫“宁馨宫”,里面的陈设极为奢侈华贵。传说土司享有一种特杈即“初夜杈”,土民新婚时新娘必须送到土司王府寝宫,验其贞洁,随王爷取悦3天,土民的婚姻才被土司所认可,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婚姻登记。

第三层是土司晚上处理政务的“悟策居”,普通人不可人内的禁地。第四层是最高之处,是土司处理绝密政务的地方,第三层和第四层也是土司平常散步思量的地方,登高望远,一览众生小,土司难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自豪感。请大家上楼体验,观赏九进堂的旷世全景。

捞此罗汉

出九进堂不远,便到了捞此罗汉(土家语为太阳寨的意思),它是土司的“身弓耕园”。过去,土司在这里扬鞭掌犁,率家人和奴仆耕耘劳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在,这里居住着土苗两家人。这里有典型的土家民居――吊脚楼。

土家族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采用“依山而建,分台而筑”的方式构筑民居。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正屋建在实地上,除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楼上面住人,底层用来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属干栏建筑的一种形式,称为“准干栏建筑”或“半干栏建筑”,富有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

城墙

沿陡峭的阶梯而上,便登上了威武绵延的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块石筑成,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就像一条巨龙将土司城围得严严实实,有“金城汤池”的味道。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人之幽思”

鼓楼

鼓楼为塔形建筑,底座多为方形,上面有多角形屋檐,是民族传统庆典的地方。鼓楼也是敌人来犯擂鼓报警之地。另外,还有报时的作用,俗话说“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

钟楼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漫长历史。它主要用于土家族祭祀和朝贺。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听涛茶楼

从钟楼而下,不远处就是“听涛茶楼”。听涛茶楼位于卧虎沟僻静处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家台富硒茶”、“云雾茶”、“白鹤茶”等名茶。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时便抽枝吐芽,凸显出茶树王的精神。

白虎照

塘品茶香后,悠然而出,过“卧虎桥”便到了白虎山下。白虎山上立有白虎雕像,它栩栩如生,威风凌厉,似乎要从山上一跃而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拜。白虎飞跃而下的雄姿,倒映在美丽的月亮湖中,形成大吉大利的白虎照穿行于土司城,犹如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纵览土家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走读土司城,似是一场文化风情的荟萃,它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醒。这正是“千古兴亡天下事,施州土司亦如此。大浪淘沙英雄迹,不尽悠悠文化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1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亮丽的土家族文化标志性建筑――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坐落于恩施市城区西北,占地面积⒛余公顷,距市中心1.5公里。包括门楼、风雨桥、廪君庙、土司校场、九进堂、土司城墙、百花园、白虎雕像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及土司制度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人现在叫“清江”(古称“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到达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人国。

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邻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融合,形成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或“贝京卡”。宋代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

土家族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3代,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人中央王朝户籍。

土司生杀在握、称雄一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土司管辖范围包括恩施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土司校场

这是土司爵爷点练兵丁的场所。梅花桩是用于士兵练习步法和迷踪术的地方。石杠是士兵练习气力的工具,石杠训练,与现在的举重运动类似。人物雕像上展示的是土司头领及亲将英勇善战的杰出代表。左侧是一代名将容美土司田世爵,右侧是“土家花木兰”――施南女官冉氏,旁边手执流星锤的是她的随从。

九进堂

它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宫廷,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文脉”文化的无限神韵。整体建筑由低向高递进,有九重九进,故称“九进堂”。九进堂由333根顶梁柱、333个石柱基、333道门、90余个窗、数千个雕花门窗、上千个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

纵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屋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首先,我们看见正中虎门上面的府徽标志,由书、剑、犁图案组成,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的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和坚强的生命意识。现在到达第一进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3门。土家崇虎虎门居中,左为死门,右为生门。门内为土王宫卫房,王府的卫兵主要有三大职责:

一是保卫王府及土司等人的安全,对前来拜见土司和办事的人验帖登记;

二是在土司迎接贵宾的时候,举行相关礼仪活动,类似现在的军队仪仗队?

三是护卫土司出巡、出访、朝贡的安全。第二进为戏楼,是展示“巴风土韵”的舞榭歌台。“三歌四舞”集中体现了巴文化的无限风情与神韵。第三进是看台,它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的地方,正中的雕花木椅,就是土司当年常坐的地方。

第四进为“什用殿”(土家语为土司的办公场所),是土司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因此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殿堂的风格非常壮观和独特,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寓意土家族“上圆下方”的宇宙观和“处世圆融、操守方正”的从政理念。

堂中是白虎图腾塑像,上面高悬“仁民爱物勹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第五进为逸院,它是土司家居的后院人口,相当于后院的牌坊,反面正门上书有“瑞蔼华堂”牌匾,侧面绘有主题图画,传达逸院亲和与富贵的氛围。

第六进是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左边是粮食仓库,叫“常喜库”?右边青砖砌封的叫“储各库”,从厚重结实的砖墙看,里面自然秘藏着金银珠宝和钱财。

实际上,它就是土司王府的金库,反映了土司经济实力的强弱。“常喜库”和“储各库”是土司的命根子,非不得已不能动用这两个仓库,平时还专门有人日夜看守。“常喜库”和“储备库”上面分别是“太安阁”和“淑芳阁”。

“太安阁”是土司父母居住地,“淑芳阁”是土王妃子的居室。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右边的“积墨轩”是公子的书房,意为启示公子勤奋学习,博学多思,为承袭司位而积累更多的学识。左边的“芹香阁”是小姐的绣楼,小姐不仅要学绣花、织锦、弹琴,也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体现了土司时期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第八进和第七进相连,通道人口右侧是土司王爷书房――“明德轩”,柱壁上挂着土司吟诗唱对的字画,书桌上摆放着土司王曾经常用的文房四宝,这里也是土司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第九进为“惹巴楼”,土家语为很美的地方,是内府中最高贵圣洁的地方,共四层。

第一层是“退思斋”,这是包括土司在内的土司家族闭门思过的地方。

第二层是王爷寝宫“宁馨宫”,里面的陈设极为奢侈华贵。传说土司享有一种特杈即“初夜杈”,土民新婚时新娘必须送到土司王府寝宫,验其贞洁,随王爷取悦3天,土民的婚姻才被土司所认可,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婚姻登记。

第三层是土司晚上处理政务的“悟策居”,普通人不可人内的禁地。第四层是最高之处,是土司处理绝密政务的地方,第三层和第四层也是土司平常散步思量的地方,登高望远,一览众生小,土司难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自豪感。请大家上楼体验,观赏九进堂的旷世全景。

捞此罗汉

出九进堂不远,便到了捞此罗汉(土家语为太阳寨的意思),它是土司的“身弓耕园”。过去,土司在这里扬鞭掌犁,率家人和奴仆耕耘劳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在,这里居住着土苗两家人。这里有典型的土家民居――吊脚楼。

土家族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采用“依山而建,分台而筑”的方式构筑民居。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正屋建在实地上,除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楼上面住人,底层用来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属干栏建筑的一种形式,称为“准干栏建筑”或“半干栏建筑”,富有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

城墙

沿陡峭的阶梯而上,便登上了威武绵延的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块石筑成,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就像一条巨龙将土司城围得严严实实,有“金城汤池”的味道。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人之幽思”

鼓楼

鼓楼为塔形建筑,底座多为方形,上面有多角形屋檐,是民族传统庆典的地方。鼓楼也是敌人来犯擂鼓报警之地。另外,还有报时的作用,俗话说“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

钟楼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漫长历史。它主要用于土家族祭祀和朝贺。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听涛茶楼

从钟楼而下,不远处就是“听涛茶楼”。听涛茶楼位于卧虎沟僻静处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朴实、自然、优雅又别致的水上茶楼。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家台富硒茶”、“云雾茶”、“白鹤茶”等名茶。茶楼右侧还有一株年逾300余岁的“茶树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时便抽枝吐芽,凸显出茶树王的精神。

白虎照

塘品茶香后,悠然而出,过“卧虎桥”便到了白虎山下。白虎山上立有白虎雕像,它栩栩如生,威风凌厉,似乎要从山上一跃而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拜。白虎飞跃而下的雄姿,倒映在美丽的月亮湖中,形成大吉大利的白虎照穿行于土司城,犹如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纵览土家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走读土司城,似是一场文化风情的荟萃,它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不醒。这正是“千古兴亡天下事,施州土司亦如此。大浪淘沙英雄迹,不尽悠悠文化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湖北恩施土司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503 字

+ 加入清单

恩施土司城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建筑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恩施土司城座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20xx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一、土司城门楼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二、风雨桥

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承恩寺导游词 十堰导游词 黄鹤楼又一导游词 襄阳古城导游词

三、廪君庙

座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四、土司校场

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