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论文(合集20篇)

浏览

7421

范文

1000

篇1: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培训,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幼儿园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目标与任务

(一)培养目标

1、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园乃至区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园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二)培养任务

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力争三年内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3—4人,校级骨干8余人,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建立选拔制度

1、各级骨干教师一般每三年选拔调整一次。

2、幼儿园建立各级骨干教师后备队伍成长档案,逐层选拔培养。

3、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选拔造就人才的机制。

三、培养措施

1、各级骨干教师一般3年为一培养周期,跟踪培养。

2、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3、幼儿园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4、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制度,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考核不合格者,幼儿园取消其资格。

四、本学期开展活动

1、开展领导干部、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助教”活动,努力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互相听课、看活动在教育教学研究、班级管理、教育幼儿等方面深入的进行研究,切磋,学习他人之长,不断反思,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举行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五、表彰奖励

1、各级骨干教师具有指导培养下一级骨干教师(或教师)的义务,3年培养3-5人,培养对象被评选为、市、区、校级骨干教师的,对骨干教师进行奖励。

2、各级骨干教师在任职期间内,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每年度进行一次考核。每年度评选一次优秀骨干教师,纳入期末考核中。

3、骨干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获国家、市、区科研成果的,按幼儿园有关政策进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培训,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的感到,应以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

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我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一、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我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已快五年了,这五年来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和许多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努力,逐步创新,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工作五年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二、现状分析:

1、 优势:

1)五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让我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少了一份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担心和无措。

2)前几年担任配班老师,我只是以辅助的形式开展家长工作,随着这一年担任主班老师以来,家长工作的开展,在家长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我和班中家长的关系比较融洽,家长也很体谅、配合老师的工作。

3) 有好学精神,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挑战,乐于接受教学新理念的冲击。

4)对于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喜欢探究。

2、不足:

1) 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前几年缺少一定的对幼儿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近两年内有所改进,但还是偶尔会有一些教学上的问题需要学问有经验的老师。

2)在上大专的学习中,我虽然学过一些乐器、舞蹈、手工制作等,可从特长的角度,就舞蹈相对来说要好些,其他方面不足的地方还很多。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以及从给予孩子美的享受和情趣的培养这个角度来看,我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绘画、手工制作、弹奏等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

三、个人发展目标:

1)更好提高自己对幼儿的管理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力争使自己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方面形成特色的专业型教师。

2)继续加强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到与家长适时、有效的沟通。

3)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技巧,如:绘画、手工制作、弹奏乐器等。

4)想通过学习电脑知识,为幼儿园建立自己的网站。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参与到教学中。国培时听了黎家厚教授的课,感受到当前的幼儿教育也需要现代化的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设计好课程,更能提高幼儿兴趣。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规划,希望在园领导的培养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培训,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我镇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我镇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通过观看专家讲座、技能训练指导、实践考核方式,使培训对象在思想觉悟、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三、 培训对象

全镇所有幼儿教师。

四、培训具体内容

为了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两个方面的培训。

(1)教育理论培训。幼儿教师日常规范教学,如何避免小学化、家园沟通等目的在于更新教师观念,吃透幼儿,更好地驾驭教学。

(2)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游戏、美工、音乐、舞蹈、体操、律动、故事等

五、培训方式:

积极组织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采取观看专家讲座、技能训练专业指导、教育活动观摩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发展支持和交流平台。

六、培训时间:6天(8月20日至8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培训,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一、认真履行好班组长职责,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组长,对于班组长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与学习。首先,我将继续本着理解、关心、支持的态度与班级各位老师合作,统一工作思想、教育的一致,发挥教育的合力。其次,作为班组长对幼儿的发展充满信心,更要以此来感染班组没每一位老师,并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幼教事业,运用内在的激励方式凝聚人心,以成就感、事业感去驱使班组成员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都有自尊与自信。再次,善于接受每个人提供的最好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行为,以适应新的需要与新发展。再次,及时与班组成员,商讨、交流班级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求集体智慧的最大化。最后,深入学习开展家长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家长工作,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配合;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的需要,指导家庭教育和家庭亲子游戏活动。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1、主动关心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

2、通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在实践中成长:

1、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

2、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用一百中语言去诠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

3、探索适合本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4、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反思。

5、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对事物的反应、行为态度、学习状况,并进行一些记录,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技能。

6、认真做好日志和摘抄笔记,积累自己一些学习或工作上的经验。

三、重视师德修养

首先,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其次,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表率。再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协作,进一步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最后,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道德观。

四、具体实施内容:

1、学习纲要的内容,领会《纲要》中的精神。

2、学习教师观察技能。

3、书写有关阅读笔记一篇。

4、向家长反馈幼儿的阶段表现。

5、向英语教师学习口语与幼儿交流。

6、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以上是我的自我成长计划,希望在园领导的培养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培训,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在教学中富有创见,能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教师。使常规课堂活动自动化,这就使他能把有限的心理资源应用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表现出对幼儿的需要更敏感,更能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能时刻记住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灵活而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克服理解中的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借此对个人发展规划之际,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从四个方面来制定计划:

一、多学习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好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栗。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唯有的速度增长和淘汰。人类社会现有的知识,只代表过去的认识水平,可能陈旧,可能将由新的发现而更新。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专业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让自己成为幼儿喜爱的老师,社会信赖的好老师。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我将利用教学实践、业务进修、校本培训等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多种教学技能的老师。才能做到:给孩子一杯水,我不仅有一桶水,而且有长流水。

二、多反思不断进行师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幼儿的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的在行动中反思,培养反思和自我监控的习惯。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随时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三、多实践努力学习科研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把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质疑和探讨作为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培养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信念与技能;有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查的意向;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讨论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具有共生性。因此,我要不断培养自己对相应的的教育事实的科学认识,而且培养自己从经验性认识转化到理论性认识的能力,并提高自己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认识能力,努力掌握和善于使用理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使自己在教育科研中产生的观点和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验证。

四、多总结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及时踪迹,有所沉淀,不断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两年多的积累,让我学到很多,收益很多,今后在园领导的关心和前辈老师的帮助下,使自己早日茁壮,成长起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641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科学、有序、合理的生活卫生习惯既能保证幼儿健康、安全的生活,又能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后,幼儿就可以很好的计划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如果经常压制幼儿独立做事的愿望,他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无所作为的人;或是使幼儿情绪压抑,信心丧失,对周围的生活失去兴趣。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往往会学的许多东西,从而会养成各种习惯。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责任。

我们了解,现在的子女大多都是独身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幼儿大事小事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生活上严重缺乏独立性,而且自理能力差,这将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针对孩子的种种缺点,我分了一下几点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都知道,孩子很喜欢自己找事情做,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自己遇到的难题。

每个幼儿在家中,都是父母眼中的宝,刚来到幼儿园,都会想到表现自己,以此来引起教师的注意。所以,往往会表现的格外勤快,打扫时会抢着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抓住这种心理,循序渐进,只有孩子有兴趣做,就该让他们独立完成。尽管有的时候桌子会擦的不是很干净,地也有可能越扫越脏,玩具可能不是很整齐,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给与鼓励,慢慢的加以纠正,使孩子们从小心理就会养成独立意识的好习惯。这样以后才会养成更好的习惯。

父母在家中也不该太宠爱孩子,当孩子主动提出要自己穿衣服,吃饭时,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夸他们做的很好。虽然有的时候还会有小瑕疵。但毕竟,这是孩子提供自助能力的开始,有了这个开始,只有我们一直持续这个习惯,一点能使孩子养成好的自理能力。

二、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

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幼儿独立去做。教师只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在幼儿园中,有些老师会帮助孩子吃饭,大小便等,这样虽有利于孩子的整洁,却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所以,面对吃饭,穿衣,叠被,大小便等些小事情,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另外,我们应该教育幼儿做事情要有的好的结尾,不能做事做的一半,半途而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幼儿的一时放松而不加管教。如中午午睡后,有些孩子衣服穿得不整齐,杯子叠的不认真时,我们发现了应该马上纠正,使孩子能早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其不足,往好处发展。

三、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需要鼓励很肯定的,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征,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幼儿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当孩子做的好时,应该及时给与表扬。说一声真棒。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也不该吝啬我们的表扬,所以,要适时伸出大拇指,肯定孩子的付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特别高兴,以后就更会信心十足的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表扬时很重要的,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四、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最大限度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幼儿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用错误的言行对幼儿施加影响,那就会抵消教师在幼儿园内行的教育,造成孩子思想的混乱。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进行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可利用孩子的作业本向老师提出意见,在家长会时向老师说说孩子的近况。以便于家长和教师能统一步调,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自理能力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不是个难题。只要教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家长又能配合教师的工作,一定能使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家庭中出现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幼儿;自理能力;家园沟通现在,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意识到如果能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走出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误区,使幼儿在幼儿园培养的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则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了亲子交往的快乐,既可使亲子之情得到升化,又可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一)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自理兴趣,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以帮助他们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激发自理的兴趣是教育孩子树立自理观念的关键。随着幼儿动作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象成人一样劳动,他们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而这种最初的劳动兴趣往往被家长的拒绝而扼杀了!其实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做得并不完美,家长,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大也应给予鼓励。如家长的一句“你真能干”

人对孩子的动手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二)家长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孩子自理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三)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3~4岁的幼儿可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叠被褥,洗手绢,自己整理玩具图书等。5~6岁家长可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让孩子饭前摆放餐具,饭后帮助收拾饭桌,让他们扫地、擦桌子、浇花等。父母除了必要的帮助以外,还应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不宜要求过高过严,孩子自然会有不同于昨天的今天。孩子是一点一点变化,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有效施教。

(四)家长必须为孩子做出榜样,持之以恒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做父母的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你们的责任是帮助小孩子学会做人。”孩子在学习自理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教他们方法,给他们鼓励和帮助。由于有些家长的溺爱,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物,自己吃饭,可回到家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所以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才能取得好效果。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有、“今天时因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不用洗了”等等。这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13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并且形成的一些习惯非常牢固。古语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从小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现代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围着他们“转”。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能力逐渐在退化。我们班幼儿刚入园,不会吃饭,饭粒掉一桌子;不会自己接水、喝水;不会穿脱衣服,起床时衣服裤子扔的到处都是;不会自己洗手、洗脸;不会自己上厕所,需要老师抱着、扶着,有的小朋友甚至入厕后连裤子也不提,光着屁股就跑去玩玩具。事事需要成人帮助。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来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思考,易受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个秩序的敏感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的生理看,随着幼儿的身体发育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简单自理能力的生理基础;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自我意识的形成,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脱离出来,使她们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纲要》中健康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反复练习

自我服务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特别是小孩子,生活中有很多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机,如,早入园换鞋、进餐、入厕、盥洗、午睡、离园等环节,处处充满了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与条件,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练习的最好时机与场所,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幼儿学习自我服务的技能,并不断的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巩固练习,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使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得到强化,促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1、 示范讲解教会幼儿。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教师在交给幼儿每个技能时,要反复示范讲解并引导幼儿进行模仿。例如,在穿脱衣服训练时,教师首先要示范讲解穿脱衣服的方法与顺序。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指导幼儿幼儿进行练习。

2、 图示指导幼儿。

将穿脱衣服的顺序,贴在墙面上,这样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巩固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3、 故事儿歌提示幼儿。

故事和儿歌都是幼儿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教师创编儿歌提醒幼儿。如,孩子刚上小班,第一次接触饮水机,饮水机内有滚烫的热水,如果拔掉电源,孩子们在冬天便喝不上热水,如何让幼儿能掌握正确和水的方法呢? 我便编了一首小儿歌。《喝水歌》内容是这样的:手握水杯把,来喝清清水。先按蓝色水龙头,再按红色水龙头。摸摸水杯底儿,不烫也不凉,喝了吧。孩子们可喜欢了,喝水的时候经常边说儿歌边接水。

4、 反复强化训练。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要做到前有要求,后有小结,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5、游戏中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中加强幼儿自我能力技能的训练。例如,在饭后活动中,教师安排幼儿进行系扣子小活动(见图)。使幼儿既学习系扣子又发展了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如,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虽然年龄小但是都很努力的自己去穿,生怕让别的小朋友笑话。

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设置、指导的活动。

1.创设适宜的活动区,引导幼儿主动活动。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爸爸妈妈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重点创设了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

教师将爸爸、妈妈、孩子、奶奶、爷爷等各种角色的工作,通过图式的形式布置在区域的墙面上,使孩子们在扮演中有“法”可依。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幼儿有意识的回忆父母长辈的劳动。孩子们在区域中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有的喂娃娃、有的给娃娃穿衣服……(见图)孩子们在活动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 使幼儿在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系扣子、学习了一口一口的吃饭,学习了用小抹布擦地等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区域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运用图示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教师将活动的内容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区域的墙上,幼儿可以根据照片提示进行活动。例如,幼儿穿衣服练习,在劳动区教师将小熊、小狗不同服饰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幼儿根据小熊的服饰为它穿衣服。使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了穿衣服,在玩中学。

2. 投放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为自我能力的培养打好物质基础。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许多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因此,在我们班的巧手区内,我由易到难有层次的为孩子投放适于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如,舀豆子,让幼儿用勺子将豆子舀来舀去,发展了诱人的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吃饭做好铺垫联系。有如,串珠子,夹夹子、穿线板、喂娃娃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为幼儿顺利的用勺子吃饭、系扣子等自我服务打好基础。

3.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宝宝学习简单的规则。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规则的掌握,按规则活动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种。

在区域的创设时,教师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简单规则的制定。例如:玩完玩具要怎么办?小朋友说,放回去。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投放材料的v种类要少,数量要多。便于幼儿整理,在玩具筐上贴上不同标记,在相应的玩具柜也贴上了相同的标记,让幼儿进行对照后取放,希望运用不同标志作为幼儿取放玩具材料的提示。

然而很快就有老师发现,虽然有标记但是在活动中不同的标记对幼儿的作用不同,例如:教师在一些玩具盒中画的实物标记最能被幼儿接受。小小的标记很难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适合小班的标记幼儿实物或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简单的图形等,图案要大而简单。因此 运用明显的标志粘贴在玩具盒和玩具柜上,教师示范引导告诉幼儿活动后要将玩具送回家。这样降低幼儿在整理活动区材料的难度,使小班幼儿能够完成。

小班幼儿入区标志我设置成小脚印,孩子在进入活动区时,要脱掉鞋子放在脚印上,活动后自己将鞋子穿好。

通过区域中的图示,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例如,将如何看书的步骤照成照片,引导幼儿自己掌握看书的方法。

4.教师循序渐进指导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活动。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 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重申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活动中,由于各种材料的吸引与突发事件,孩子们在活动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例如,孩子们急于去玩,小鞋子软扔,玩完玩具着急出来,玩具乱放等等。因此教师始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幼儿自理能力方面进行适时的指导。活动后教师指导按照规则整理区域的活动材料与用具,最后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

总之,在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种途径,幼儿在活动中小手越来越灵巧,会自己穿衣服,整齐的叠衣服,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在家庭中,家长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给予引导。如:当你的孩子争着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要帮着洗衣服时,他们可能会将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将鞋带团成一个死疙瘩,把衣服能湿了,高兴的玩起肥皂泡来。当孩子发生这些表现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呢?会不会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生气,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他们呢?你可知道,你的制止和指责,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精神。

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自己穿衣服,你可亲切的对他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你要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得对又快,幼儿不仅高兴的去做,而且他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三、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学习-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给以正确的引导,让他观察妈妈是怎样洗手绢的,爸爸是怎样刷呀的,从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你家周围的邻居中,或许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你可以用这些孩子做榜样,让你的孩子像他们那样,你可这样对孩子说:“宝贝,他能自己洗袜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你也长大了,你做的一定会比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幼儿有了榜样,他一定会学着做起来。家长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让他做了,家长要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对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你看见孩子拿着小笤帚在学着扫地,你可对他说:“你看我宝贝,像个大人,能扫地了,扫得多好,扫完了地也能给妈妈擦桌子是吗?”孩子就会点点头,当他扫完了地后就会去擦桌子,做得也非常认真。

五、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时,不能坚持一贯性的要求,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帮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的培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练习的机会,孩子才能掌握技能快,也就是养成习惯快。

六、家庭成员的一致性: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就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要求一致的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的与孩子的本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2403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也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但是真做起来,仍然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下手。常见到能干父母,会养出懒孩子,就因为父母啥都自己做了,孩子都没机会自己去尝试。

其实,从日常生活事件开始着手,就能轻松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我身边一位妈妈就讲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新给4岁的儿子买了衣服和鞋子,特地搭配好的。结果才穿半天他就嚷嚷要换回旧鞋。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那双运动鞋跟他身上衣服不搭。可是想想,还是忍住了。

见我不反对,儿子脸上现出喜色:虽然它臭臭的,我还是喜欢。

他说完我忽然想起来,这双鞋,当时是他自己挑中的。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呢?能够自己做主。自己做决定,就意味快乐。快乐的事,不用大人催逼,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做。

所以,在陪孩子养成独立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慢慢来。

有育儿问题,留言给我吧。

0-1岁,妈妈给够孩子安全感和自由

7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0-1岁,又是重中之重。

妈妈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密对象。故此,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

比如喂奶。如果妈妈按照书本的方式,掐着时间点喂奶,不管孩子饿或者不饿,这就会给孩子带去极大困扰:我不想吃啊,你却让我吃;我饿了,你为什么不给我吃?在孩子眼里,妈妈的奶是不靠谱的,世界似乎也不那么靠谱。

还比如孩子哭。曾经有过很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就是孩子哭不抱,不哭才抱。这其实是大人图省事的方法,但对孩子来说非常残酷。孩子不会无理由哭,哭是他们的语言。他们哭而外界无回应,这显然难让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直到后来许多用“哭声免疫法”养大的孩子出现很多心理健康问题时,西方才开始对此种养孩子的方法进行反思。

所以,可以说,1岁以前,妈妈作为主要的抚养人,并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怎么宠爱孩子都不为过。当你的孩子用“哭”表达对你的呼唤,而你无法立刻跑到他身边,那用温柔的声音回应就好了。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回应”。不用次次立刻去抱孩子,也不必即刻满足孩子——尤其1岁以后,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总是会被满足的,父母是可靠的,懂得自己的,爱自己的。

有了妈妈的爱,有了安全感,下一步才可谈及孩子的独立自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总黏住妈妈不放、缺乏内心力量的诸多问题。就像你很难让一个饿肚子的人,去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干活去。

另外,这个时候给宝宝准备辅食,别太精细。我见过一个孩子已经2岁多了,还吃不了硬一点的食物。都需要大人小心翼翼把所有食物碾碎成泥,他才能咽下。一问,才知道小时候老人照顾得太好了,从没舍得让孩子吃硬东西。孩子连咀嚼都没学会,如何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的能力呢?

同样,1岁之内宝宝吃手和咬玩具,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别总拦着。大人看到的就是脏,殊不知孩子在探索,同时,用嘴巴咬的动作,也是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口腔面部肌肉的咬合能力等。大人若阻拦,就等于遏制了孩子学习、长大的机会。

1岁以后,吃饭穿衣等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让他们自己尝试做了

1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了。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吃饭用的小桌椅套餐很有必要。因为很多大人,尤其是老人,主要是担心孩子吃的乱七八糟才不让他们吃的。专用的吃饭桌椅,可以固定孩子,椅子下,可以提前铺好垫子、报纸等。孩子吃完,报纸一扔就好了,也方便。

不过,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时总会存在吃得少掉得多的可能,可能需要孩子自己吃一部分,大人喂一部分。不过,随着孩子手部动作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吃饭的“工作”了。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只要大人提供这个环境,而不是阻拦就好。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吃饭,并不是简单学会一项技能而已,它是孩子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也是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另外, 刷牙、洗澡等,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渐让宝宝爱上自我清洁。每个孩子天生喜欢水。给他们自由玩水的时间,不去管他。洗澡、刷牙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同时还可以编出儿歌、顺口溜等,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事情是快乐的。平时在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或者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也可多留意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起居结合较为紧密的。

总之,让日常必须要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有意思,孩子才更喜欢。

洗完澡澡呢,要穿衣服。天气暖和穿的少,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了。怎么训练呢,先从教他们学会脱开始。有一本绘本叫《看,脱光光了》,非常有意思。有心的爸妈也会发现,孩子们好像特别喜欢光着,特别享受脱衣服的那些时刻。

所以,不如每天睡前,引导宝宝自己脱。有纽扣的衣物,先让宝宝找到纽扣,摸住拿稳,观察纽扣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的,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兴趣,再教解开方法。不论宝宝用什么姿势动作,只要能成功脱下衣物即可,方式可以再慢慢学习改进。另外还要教宝宝分辨衣物的正反面,避免选择有坚硬金属的衣物。套头式、拉链式、系带式的衣物都可以尝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宝宝练习,不要催促,更不要责备或辱骂。信心是宝宝的学习动力。

到2岁以后,孩子的手部力量开始发展,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学着穿衣服、穿鞋子了。

2岁左右开始,可以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事儿

上面说的吃饭、穿衣服,还有刷牙等事情,都是大多数孩子最先要做的“工作”,父母们一般想着尽早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儿。但是对家务事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可以上小学再说,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就是添乱,只会越帮越忙,还不如让他乖乖地呆在一边看电视。还有人认为,其实,让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能够分担多少家务事,而在于促进孩子的手部动作发展,并且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自主意识。

其实,从孩子能够走稳路开始,就可以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了。比如搬小东西,收拾玩具等等。不管事大事小,只要能让他参与进去,他一定会乐此不疲。记得不要挑毛病,而是要鼓励。爸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进步点,这样孩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0458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科学、有序、合理的生活卫生习惯既能保证幼儿健康、安全的生活,又能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后,幼儿就可以很好的计划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如果经常压制幼儿独立做事的愿望,他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无所作为的人;或是使幼儿情绪压抑,信心丧失,对周围的生活失去兴趣。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往往会学的许多东西,从而会养成各种习惯。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责任。

我们了解,现在的子女大多都是独身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幼儿大事小事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生活上严重缺乏独立性,而且自理能力差,这将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针对孩子的种种缺点,我分了一下几点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都知道,孩子很喜欢自己找事情做,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自己遇到的难题。

每个幼儿在家中,都是父母眼中的宝,刚来到幼儿园,都会想到表现自己,以此来引起教师的注意。所以,往往会表现的格外勤快,打扫时会抢着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抓住这种心理,循序渐进,只有孩子有兴趣做,就该让他们独立完成。尽管有的时候桌子会擦的不是很干净,地也有可能越扫越脏,玩具可能不是很整齐,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给与鼓励,慢慢的加以纠正,使孩子们从小心理就会养成独立意识的好习惯。这样以后才会养成更好的习惯。

父母在家中也不该太宠爱孩子,当孩子主动提出要自己穿衣服,吃饭时,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夸他们做的很好。虽然有的时候还会有小瑕疵。但毕竟,这是孩子提供自助能力的开始,有了这个开始,只有我们一直持续这个习惯,一点能使孩子养成好的自理能力。

二、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

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幼儿独立去做。教师只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在幼儿园中,有些老师会帮助孩子吃饭,大小便等,这样虽有利于孩子的整洁,却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所以,面对吃饭,穿衣,叠被,大小便等些小事情,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另外,我们应该教育幼儿做事情要有的好的结尾,不能做事做的一半,半途而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幼儿的一时放松而不加管教。如中午午睡后,有些孩子衣服穿得不整齐,杯子叠的不认真时,我们发现了应该马上纠正,使孩子能早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其不足,往好处发展。

三、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需要鼓励很肯定的,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征,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幼儿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当孩子做的好时,应该及时给与表扬。说一声真棒。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也不该吝啬我们的表扬,所以,要适时伸出大拇指,肯定孩子的付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特别高兴,以后就更会信心十足的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表扬时很重要的,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四、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最大限度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幼儿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用错误的言行对幼儿施加影响,那就会抵消教师在幼儿园内行的教育,造成孩子思想的混乱。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进行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可利用孩子的作业本向老师提出意见,在家长会时向老师说说孩子的近况。以便于家长和教师能统一步调,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自理能力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不是个难题。只要教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家长又能配合教师的工作,一定能使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二)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并且形成的一些习惯非常牢固。古语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从小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现代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围着他们“转”。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能力逐渐在退化。我们班幼儿刚入园,不会吃饭,饭粒掉一桌子;不会自己接水、喝水;不会穿脱衣服,起床时衣服裤子扔的到处都是;不会自己洗手、洗脸;不会自己上厕所,需要老师抱着、扶着,有的小朋友甚至入厕后连裤子也不提,光着屁股就跑去玩玩具。事事需要成人帮助。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来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思考,易受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个秩序的敏感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的生理看,随着幼儿的身体发育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简单自理能力的生理基础;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自我意识的形成,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脱离出来,使她们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纲要》中健康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反复练习

自我服务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特别是小孩子,生活中有很多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机,如,早入园换鞋、进餐、入厕、盥洗、午睡、离园等环节,处处充满了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与条件,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练习的最好时机与场所,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幼儿学习自我服务的技能,并不断的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巩固练习,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使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得到强化,促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1、 示范讲解教会幼儿。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教师在交给幼儿每个技能时,要反复示范讲解并引导幼儿进行模仿。例如,在穿脱衣服训练时,教师首先要示范讲解穿脱衣服的方法与顺序。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指导幼儿幼儿进行练习。

2、 图示指导幼儿。

将穿脱衣服的顺序,贴在墙面上,这样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巩固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3、 故事儿歌提示幼儿。

故事和儿歌都是幼儿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教师创编儿歌提醒幼儿。如,孩子刚上小班,第一次接触饮水机,饮水机内有滚烫的热水,如果拔掉电源,孩子们在冬天便喝不上热水,如何让幼儿能掌握正确和水的方法呢? 我便编了一首小儿歌。《喝水歌》内容是这样的:手握水杯把,来喝清清水。先按蓝色水龙头,再按红色水龙头。摸摸水杯底儿,不烫也不凉,喝了吧。孩子们可喜欢了,喝水的时候经常边说儿歌边接水。

4、 反复强化训练。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要做到前有要求,后有小结,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5、游戏中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中加强幼儿自我能力技能的训练。例如,在饭后活动中,教师安排幼儿进行系扣子小活动(见图)。使幼儿既学习系扣子又发展了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如,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虽然年龄小但是都很努力的自己去穿,生怕让别的小朋友笑话。

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设置、指导的活动。

1.创设适宜的活动区,引导幼儿主动活动。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爸爸妈妈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重点创设了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

教师将爸爸、妈妈、孩子、奶奶、爷爷等各种角色的工作,通过图式的形式布置在区域的墙面上,使孩子们在扮演中有“法”可依。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幼儿有意识的回忆父母长辈的劳动。孩子们在区域中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有的喂娃娃、有的给娃娃穿衣服……(见图)孩子们在活动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 使幼儿在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系扣子、学习了一口一口的吃饭,学习了用小抹布擦地等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区域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运用图示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教师将活动的内容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区域的墙上,幼儿可以根据照片提示进行活动。例如,幼儿穿衣服练习,在劳动区教师将小熊、小狗不同服饰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幼儿根据小熊的服饰为它穿衣服。使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了穿衣服,在玩中学。

2. 投放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为自我能力的培养打好物质基础。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许多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因此,在我们班的巧手区内,我由易到难有层次的为孩子投放适于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如,舀豆子,让幼儿用勺子将豆子舀来舀去,发展了诱人的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吃饭做好铺垫联系。有如,串珠子,夹夹子、穿线板、喂娃娃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为幼儿顺利的用勺子吃饭、系扣子等自我服务打好基础。

3.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宝宝学习简单的规则。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规则的掌握,按规则活动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种。

在区域的创设时,教师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简单规则的制定。例如:玩完玩具要怎么办?小朋友说,放回去。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投放材料的v种类要少,数量要多。便于幼儿整理,在玩具筐上贴上不同标记,在相应的玩具柜也贴上了相同的标记,让幼儿进行对照后取放,希望运用不同标志作为幼儿取放玩具材料的提示。

然而很快就有老师发现,虽然有标记但是在活动中不同的标记对幼儿的作用不同,例如:教师在一些玩具盒中画的实物标记最能被幼儿接受。小小的标记很难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适合小班的标记幼儿实物或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简单的图形等,图案要大而简单。因此 运用明显的标志粘贴在玩具盒和玩具柜上,教师示范引导告诉幼儿活动后要将玩具送回家。这样降低幼儿在整理活动区材料的难度,使小班幼儿能够完成。

小班幼儿入区标志我设置成小脚印,孩子在进入活动区时,要脱掉鞋子放在脚印上,活动后自己将鞋子穿好。

通过区域中的图示,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例如,将如何看书的步骤照成照片,引导幼儿自己掌握看书的方法。

4.教师循序渐进指导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活动。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 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重申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活动中,由于各种材料的吸引与突发事件,孩子们在活动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例如,孩子们急于去玩,小鞋子软扔,玩完玩具着急出来,玩具乱放等等。因此教师始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幼儿自理能力方面进行适时的指导。活动后教师指导按照规则整理区域的活动材料与用具,最后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

总之,在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种途径,幼儿在活动中小手越来越灵巧,会自己穿衣服,整齐的叠衣服,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三)

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在家庭中,家长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给予引导。如:当你的孩子争着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要帮着洗衣服时,他们可能会将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将鞋带团成一个死疙瘩,把衣服能湿了,高兴的玩起肥皂泡来。当孩子发生这些表现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呢?会不会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生气,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他们呢?你可知道,你的制止和指责,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精神。

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自己穿衣服,你可亲切的对他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你要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得对又快,幼儿不仅高兴的去做,而且他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三、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学习-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给以正确的引导,让他观察妈妈是怎样洗手绢的,爸爸是怎样刷呀的,从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你家周围的邻居中,或许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你可以用这些孩子做榜样,让你的孩子像他们那样,你可这样对孩子说:“宝贝,他能自己洗袜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你也长大了,你做的一定会比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幼儿有了榜样,他一定会学着做起来。家长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让他做了,家长要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对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你看见孩子拿着小笤帚在学着扫地,你可对他说:“你看我宝贝,像个大人,能扫地了,扫得多好,扫完了地也能给妈妈擦桌子是吗?”孩子就会点点头,当他扫完了地后就会去擦桌子,做得也非常认真。

五、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时,不能坚持一贯性的要求,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帮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的培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练习的机会,孩子才能掌握技能快,也就是养成习惯快。

六、家庭成员的一致性: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就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要求一致的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的与孩子的本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四)

都说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也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但是真做起来,仍然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下手。常见到能干父母,会养出懒孩子,就因为父母啥都自己做了,孩子都没机会自己去尝试。

其实,从日常生活事件开始着手,就能轻松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我身边一位妈妈就讲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新给4岁的儿子买了衣服和鞋子,特地搭配好的。结果才穿半天他就嚷嚷要换回旧鞋。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那双运动鞋跟他身上衣服不搭。可是想想,还是忍住了。

见我不反对,儿子脸上现出喜色:虽然它臭臭的,我还是喜欢。

他说完我忽然想起来,这双鞋,当时是他自己挑中的。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呢?能够自己做主。自己做决定,就意味快乐。快乐的事,不用大人催逼,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做。

所以,在陪孩子养成独立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慢慢来。

有育儿问题,留言给我吧。

0-1岁,妈妈给够孩子安全感和自由

7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0-1岁,又是重中之重。

妈妈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密对象。故此,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

比如喂奶。如果妈妈按照书本的方式,掐着时间点喂奶,不管孩子饿或者不饿,这就会给孩子带去极大困扰:我不想吃啊,你却让我吃;我饿了,你为什么不给我吃?在孩子眼里,妈妈的奶是不靠谱的,世界似乎也不那么靠谱。

还比如孩子哭。曾经有过很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就是孩子哭不抱,不哭才抱。这其实是大人图省事的方法,但对孩子来说非常残酷。孩子不会无理由哭,哭是他们的语言。他们哭而外界无回应,这显然难让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直到后来许多用“哭声免疫法”养大的孩子出现很多心理健康问题时,西方才开始对此种养孩子的方法进行反思。

所以,可以说,1岁以前,妈妈作为主要的抚养人,并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怎么宠爱孩子都不为过。当你的孩子用“哭”表达对你的呼唤,而你无法立刻跑到他身边,那用温柔的声音回应就好了。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回应”。不用次次立刻去抱孩子,也不必即刻满足孩子——尤其1岁以后,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总是会被满足的,父母是可靠的,懂得自己的,爱自己的。

有了妈妈的爱,有了安全感,下一步才可谈及孩子的独立自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总黏住妈妈不放、缺乏内心力量的诸多问题。就像你很难让一个饿肚子的人,去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干活去。

另外,这个时候给宝宝准备辅食,别太精细。我见过一个孩子已经2岁多了,还吃不了硬一点的食物。都需要大人小心翼翼把所有食物碾碎成泥,他才能咽下。一问,才知道小时候老人照顾得太好了,从没舍得让孩子吃硬东西。孩子连咀嚼都没学会,如何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的能力呢?

同样,1岁之内宝宝吃手和咬玩具,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别总拦着。大人看到的就是脏,殊不知孩子在探索,同时,用嘴巴咬的动作,也是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口腔面部肌肉的咬合能力等。大人若阻拦,就等于遏制了孩子学习、长大的机会。

1岁以后,吃饭穿衣等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让他们自己尝试做了

1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了。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吃饭用的小桌椅套餐很有必要。因为很多大人,尤其是老人,主要是担心孩子吃的乱七八糟才不让他们吃的。专用的吃饭桌椅,可以固定孩子,椅子下,可以提前铺好垫子、报纸等。孩子吃完,报纸一扔就好了,也方便。

不过,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时总会存在吃得少掉得多的可能,可能需要孩子自己吃一部分,大人喂一部分。不过,随着孩子手部动作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吃饭的“工作”了。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只要大人提供这个环境,而不是阻拦就好。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吃饭,并不是简单学会一项技能而已,它是孩子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也是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另外, 刷牙、洗澡等,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渐让宝宝爱上自我清洁。每个孩子天生喜欢水。给他们自由玩水的时间,不去管他。洗澡、刷牙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同时还可以编出儿歌、顺口溜等,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事情是快乐的。平时在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或者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也可多留意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起居结合较为紧密的。

总之,让日常必须要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有意思,孩子才更喜欢。

洗完澡澡呢,要穿衣服。天气暖和穿的少,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了。怎么训练呢,先从教他们学会脱开始。有一本绘本叫《看,脱光光了》,非常有意思。有心的爸妈也会发现,孩子们好像特别喜欢光着,特别享受脱衣服的那些时刻。

所以,不如每天睡前,引导宝宝自己脱。有纽扣的衣物,先让宝宝找到纽扣,摸住拿稳,观察纽扣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的,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兴趣,再教解开方法。不论宝宝用什么姿势动作,只要能成功脱下衣物即可,方式可以再慢慢学习改进。另外还要教宝宝分辨衣物的正反面,避免选择有坚硬金属的衣物。套头式、拉链式、系带式的衣物都可以尝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宝宝练习,不要催促,更不要责备或辱骂。信心是宝宝的学习动力。

到2岁以后,孩子的手部力量开始发展,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学着穿衣服、穿鞋子了。

2岁左右开始,可以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事儿

上面说的吃饭、穿衣服,还有刷牙等事情,都是大多数孩子最先要做的“工作”,父母们一般想着尽早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儿。但是对家务事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可以上小学再说,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就是添乱,只会越帮越忙,还不如让他乖乖地呆在一边看电视。还有人认为,其实,让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能够分担多少家务事,而在于促进孩子的手部动作发展,并且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自主意识。

其实,从孩子能够走稳路开始,就可以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了。比如搬小东西,收拾玩具等等。不管事大事小,只要能让他参与进去,他一定会乐此不疲。记得不要挑毛病,而是要鼓励。爸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进步点,这样孩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儿”。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计划(五)

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家庭中出现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幼儿;自理能力;家园沟通现在,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意识到如果能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走出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误区,使幼儿在幼儿园培养的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则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了亲子交往的快乐,既可使亲子之情得到升化,又可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一)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自理兴趣,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以帮助他们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激发自理的兴趣是教育孩子树立自理观念的关键。随着幼儿动作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象成人一样劳动,他们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而这种最初的劳动兴趣往往被家长的拒绝而扼杀了!其实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做得并不完美,家长,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大也应给予鼓励。如家长的一句“你真能干”

人对孩子的动手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二)家长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孩子自理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三)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3~4岁的幼儿可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叠被褥,洗手绢,自己整理玩具图书等。5~6岁家长可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让孩子饭前摆放餐具,饭后帮助收拾饭桌,让他们扫地、擦桌子、浇花等。父母除了必要的帮助以外,还应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不宜要求过高过严,孩子自然会有不同于昨天的今天。孩子是一点一点变化,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有效施教。

(四)家长必须为孩子做出榜样,持之以恒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做父母的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你们的责任是帮助小孩子学会做人。”孩子在学习自理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教他们方法,给他们鼓励和帮助。由于有些家长的溺爱,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物,自己吃饭,可回到家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所以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才能取得好效果。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有、“今天时因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不用洗了”等等。这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常规呢?

经过大班上学期在园的生活与学习,孩子们的常规动手能力有了大提高,在上课及活动的时候,都明显懂事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由此,为了抓好我班的常规,本学期我将按月进行实施,执行如下: 三月份幼儿常规: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主动接受晨检,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2、能迅速正确地洗手,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愉快、文明的进餐。

3、值日生协助保教人员收拾餐具,清扫地面。

4、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户外活动并且学会遵守规则。

5、上课时要举手发言,不插嘴,不告状,不做小动作。

6、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7、能独立、迅速地整理床铺。

8、能接适量的水喝水,做到活动过后、口渴时随时饮水,不浪费水。

四月份常规细则

1、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能自我控制,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

2、会根据气温、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

3、幼儿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且大便自理,便后正确洗手。 掌握基本动作:走、跑、跳、爬、攀登、钻、投掷和拍皮球、跳绳等

4、做操时,动作到位正确,有节奏,会调节步频和距离。

5、幼儿独立、较迅速、有序地穿脱,睡前不带小玩具上床,养成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的习惯。

五月份常规细则

1、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它活动。

2、基本形成正确握笔、书写、看书的良好习惯。

3、在游戏中,幼儿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

4、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5、能听从老师的口令较迅速地整理收拾玩具、材料和场地。

六月份常规细则

1、懂得不越区活动。

2、能在各区角内安静活动,互不干扰。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地长期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幼儿园生活过的幼儿会升到新的班级,还会有一部分新生加入到中和音乐艺术幼儿园的大家庭来。每年幼儿园新学期的开始都是一个特殊时期,都有一项重点工作--幼儿常规习惯培养。下面,我向家长简要介绍一下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情况;

一、教师常规的培养

抓教师常规是为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各项常规打下基础。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教师有了规范的工作、教学态度,才能保证孩子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幼儿常规的培养

1、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所有细节的规则培养。例如:盥洗的常规要求包括正确的刷牙、漱口方法;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鼓励提醒幼儿多喝水等。进餐的常规要求包括饭前的准备(消毒、洗手等);吃饭时不挑食、细嚼慢咽、安静进餐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及饭后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规要求包括为幼儿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吃手等。

总之,不论是幼儿园的老生还是刚入园的新生,常规习惯的培养都要在新学期开始初期对幼儿进行强化的训练和加强。

2、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指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书写习惯、阅读习惯、集体活动常规要求等。大班的幼儿面临毕业上小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要让他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同样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有些习惯是从小就需要养成的,比如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等习惯,这些习惯一定要在小中班时期培养好,否则到了大班再亡羊补牢,就会事倍功半。

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时一会儿、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园教师长期的指导及训练,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

祝愿小朋友们在中和音乐艺术幼儿园都能生活得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毕业论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865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 ,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 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XX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XX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目前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缺少一门课程,专门教学生关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小学生乃至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化较强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既研究方法问题,又研究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假设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是:提出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假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得出肯定的结论。旨在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认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传授学习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习能力基本途径;启发自我教育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习能力培养有赖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深化;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觉地投入。我们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学生常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与传授;

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等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

③学生应用电脑、因特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

此项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结论。通过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自觉地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丹东市第十五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丹东市六纬路小学、丹东市金汤小学等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每所学校各选定2~3个班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实验学校具体确定。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配合个案研究法。

2.研究步骤

第一步:通过向学生、家长、教师宣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改变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们的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认识,其中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和认识:

①重视学习知识而轻视学习能力的观念;

②重视学习成绩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

③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④重视"勤学"、"苦学"而不重视"巧学"的观念和认识,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步: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主要传授以下几种方法:

①传授实用学习、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强化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机关锁定记忆法等。

②传授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单元网络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体输入法等。

③传授资料的查阅方法和检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利用internet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等。

第三步:自学能力培养阶段。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学习计划,学会灵活运用"实用学习记忆法",培养学生独立自学教科书中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多媒体查找所需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能力检验阶段。在每一阶段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分析。主要检验学生的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搜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之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479 字

+ 加入清单

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实验报告

本文是一篇关于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方面的研究报告。文中主要阐述了在小班阶段开展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针对实验前提出的两个假设性目标一是:如何培养自信心;二是:探索自信心建立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关系,运用科学理论分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实验。

文中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结与分析,得出:在小班阶段开展本实验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能力的发展。本实验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并且将在中、大班作进一步地研究。

关键词 自信心 健全人格 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里,科技迅猛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方面的竞争。“拥有自信,就等于拥有成功的一半。”遵照邓提出的“三个面向”指示,我们的教育必须体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因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期开始重视人的自信心方面培养,为更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小班第一学期的开学阶段,开展了关于“小班自信心”方面的问卷调查,从统计数据情况中反映出,小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在游戏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多的采取逃避态度,缺乏一种大胆表现自我的勇气和自信心。

可见,在小班阶段,把幼儿“自信心培养”作为课题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本课题“关于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

1、探索如何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

2、探索自信心的建立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以及健全幼儿人格间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本课题运用的主要教育科学理论有:桑代克关于“联结主义学习论”、归因理论。

a)规因理论:代表人物(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并且,他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

b)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且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三、对象、时间、方法:

a)实验对象:以小一班30名幼儿(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为试验组。以小二班30名幼儿(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为对照组。

b)实验时间:20xx.9――20xx.6

c)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游戏法、对比法。

四、实验过程: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验,实验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9――20xx.10):通过观察、分析、设计、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小班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的表现(见附页)

内容主要涉及幼儿在吃饭、穿脱衣裤鞋子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以及在游戏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自我等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①小班阶段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和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普遍缺乏自信,或以逃避了之或以依赖父母的包办;②导致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在于:a 大部分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识机能的传授,轻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导致孩子在家长失去了自己主动尝试生活机能训练,从中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更谈不上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滋味、b由于平时父母对自己孩子过高期望,不给孩子面子,横向比较以及消极评价,诸如:“你这么介笨?”“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乖,你总是……”等花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是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自负心理,自信心的培养更何从谈起?

第二阶段:(20xx.10――20xx.4)

着重在某些学科、游戏及生活等环节开展自信心的培养,在选定的样本中进行跟踪观察、记录,通过列表、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反映自信心建立情况。

(一)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注重家园密切配合,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使幼儿逐渐体验到:“我能行”、“我真棒。”具体为:

1、自己穿脱衣裤、鞋子;

2、自己洗手、洗脸;

3、独自进餐;

4、整理玩具、衣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因此,我们采用桑代克的联结主义中学习律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方式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儿歌,帮助幼儿反复练习,掌握初步的生活机能,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信心。如儿歌《吃饭时,坐坐好》、《穿衣服》、《穿鞋子》的儿歌:

吃饭时,坐坐好,爬爬爬,爬爬爬,拉着裤腰儿,

手拿勺,碗扶牢。捏住袖子往上爬。穿进裤腿儿;

细细嚼来慢慢咽,先把小手伸出来,伸出脚丫子,

一口一口全吃掉。最后钻出脑袋瓜,自己穿裤子、

真是乖孩子。

在陈鹤琴老先生的生活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大胆着手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有:“自己吃饭真能干”、“我会穿套衫”、“不露小肚皮”、“小火车穿山洞——穿裤子”等,在 平凡而又反复的每日生活环节中,孩子们逐渐树立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从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注重家园密切配合,对于日托幼儿来说,更是切实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在自我努力中体验到成功和获得征服失败的信心和力量的关键。马克思指出,意识控制行为。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帮助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前提条件。于是,我们以家长会、家园专递、家访、个别交流等形式,多角度地向家长宣传介绍有关自信心对促进幼儿成长关系的理论,家教文章有:《应重视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满足幼儿对积极情感体验的需要》等。让他们关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关注和操作的课题。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通过我们共同的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让自己做到:

①把理解和尊重幼儿放在首位,努力给孩子营造充满民主、快乐的成长环境,抓住生活中一切有利时机,让孩子大胆的探索。通过尝试,家长们反映:孩子虽小,却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孩子们变得独立了,自信了,经常能听到“我自己来!”“让我来试试吧?”“我来帮助你。”等话语。

②注重孩子自身的纵向发展,能努力做到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家长们体会到:孩子们在父母经常性的赞扬、肯定下,则其行为表现就显得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

③孩子想做的事,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孩子主动帮妈妈擦地板、扫地、取牛奶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或孩子提出自己想做一件从未尝试过且有挑战性的事情,家长就予以支持、鼓励其向更困难挑战,直到享受到征服困难后的喜悦。

在家园同步配合下,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有显著提高,家长的教养态度,从包办代替中解脱出来,孩子们在亲自尝试中真正体验到了成功和自信。

(二)在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我们小班幼儿对体游特感兴趣。让幼儿在走、跑、跳、爬等形式多样的游戏中,体验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和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在实验中,主要开展的系列体育游戏有:小熊走独木桥、小刺猬背果子、穿木珠、捡豆豆、踩高跷、踏小车、小兔跳等。教师在“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这一原则指导下,采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如“你能行”、“你真棒”、“你一定会成功!”、“不要怕、学做小小解放军!”等语言支持孩子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平时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更予以关注;渐渐地,我班孩子在参与体育游戏中不在热衷于动作机能的掌握,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的是这个游戏是否富有挑战性,而且遇到困难,他们会冷静地思考,勇敢地去面对,甚至要非达到成功不可。

(三)以“我”为主题,在班级内设立“我的作品”、“我的心情”、“我的小脚丫”、“能干的值日生”等栏目,积极为每个孩子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教师为孩子合作伙伴、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变化,让每个孩子去主动地关心、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概述。这样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逐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如以“我的心情角”为例,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宣泄内心情感,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和敢于主动与人交流的环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幼儿活泼大胆,乐于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我的个性。具体操作办法是:每个幼儿就是花瓶中一朵朵小花,他们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把我的小花朵插到相应的花瓶中去。(每个花瓶分别画商高兴、生气、伤心、平静的娃娃脸谱)从中来表达当天内心的感受。而教师总是主动地和幼儿交谈,“为什么今天你这么开心呀?”、“什么事情使你这么高兴呢?能告诉老师吗?”等。两个学期下来,我班大部分孩子能形成用正确的方式与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某同伴不高兴时能主动地去接近他、关心他,孩子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某同伴不高兴时能主动地去接近他、关心他,孩子对自己也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不会因为一时的难过情绪而影响到对活动的参与,并且还会勉励自己,“下次再努力一些,我肯定能得第一”;还有的说“我以后把饭吃得快,老师肯定会给我加小红花”;“明天我早点到幼儿园来,我肯定能当上值日生。”等。

第三阶段:(20xx.5――20xx.6)结果与分析:(见附表)

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计划和落实,在选定的样本中,根据观察记录,再进行后测,对比分析所得出的数据中,得出有关假设性的论证。

分析表一:

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坚持自己来”方面由实验前20.7% 72.4%,上升了51.7%;而对照班由26.8% 51.0%,上升了24.2%;“根本不愿自己来”方面,由15.2% 1.4%,减少了13.8%,而对照班由15.2% 7.6%,减少了7.6%,可见实验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2、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导致家长过度溺爱,包办代替的教育态度大为削弱,并转化为积极地为孩子创设自主锻炼、主动发展的机会,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良好建立,这里实验班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班。

分析表二:实验班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由31.0% 71.3%,上升了40.3%;而对照班由32.2% 58.6%,下降了26.4%;在完全依赖父母帮助由46.0% 28.7%,下降了17.3%,可见实验班幼儿明显由于对照班。

分析表三:实验班幼儿在大胆表现自我方面:由实验前16.7% 63.3%,上升了13.4%;在胆小、羞于表现方面由23.3% 6.7%,下降了16.6%,而对照班由23.3% 10.1%,下降了13.3%,说明实验班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

五、 结与讨论

a) 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小班幼儿的个性变得活泼大胆、乐于在集体或他人面前表现自我,为健全幼儿人格奠定良好基础。

b)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表明:在小班阶段开展幼儿自信心培养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促进了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c) 注重开展幼儿自信心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全体实施素质教育确实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将在中、大班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六、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陈琦、刘儒德1997年4月第一版《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高玉祥著 1997年12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实验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实验工作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我们研究的市级“”规划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到目前已运作两年,这期间在区教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及校教科室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两年的思考、研究和实验,已达到预期效果,初步完成了研究任务,现就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和关心支持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动力。

科研兴校,科研兴园已在北门小学唱响,领导非常支持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工作,从我园课题立项以来,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教科研室每学期都进行科研督导、检查、验收,并请区教科室专家进行指导,如实验方案的修改,资料的汇编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目标,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更深的指导。

二、落实组织机构,保证课题的开展。

1、成立课题小组

刘真园长:主要负责课题的行政领导,组织管理资金疏通等工作。

孙玉梅:负责撰写实验阶段性计划、总结、实验报告、工作报告、收集汇编资料。

2、实验教师分工明确

中、小班一线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大班一线教师主要负责幼儿学习习惯,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等习惯的研究。

三、加大资金投入,为课题实施提供保障 为了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理论学习机会,学校为每人提供100元的订阅杂志,鼓励教师自费订阅杂志。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50多万元,每班配备电脑,提供教师收集信息的条件,又配备了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发现室,充实各班区角活动内容,幼儿在这里学习合作、交往、学习、帮忙、分享和探索,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里渐渐萌发—实践—形成,老师在这里观察、记录、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写了许多的教育活动笔记和活动观察记录,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部分素材。

四、健全制度,强化激励机制、规范研究过程。

在开展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前期有规划,中期有记录,后期有总结,积累原始资料,立足本园实际实际进行实践,以实践—理论—再实践来验证我们的过程。

(一)健全制度。

1、管理制度:

a课题研究过程包括开题、计划分解、操作实施、中期总结汇报、补充拓展、材料收集。

b市级课题每学期不少于6节实验课。

c接受校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校教科室汇报课题进行情况接受其指导。

2、目标考核制度:我校不仅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纳入年度考核目标,还把课题按省、市、区等级别纳入考核制度。

3、学习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4、资料收集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资料、验收并归档。

(二)规范研究过程。

实验资料反映了实验研究的过程,是原始资料,是以后实验效果推广的依据,实验课题一启动,就布置每学期资料。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000字段理论笔记,每周一篇教育活动笔记,一篇观察笔记,每周一上一节养成教育课,每学期至少追踪调查一名幼儿,一篇有关幼儿行为习惯的论文,一篇实验总结或经验交流,两篇有理论价值的中心发言,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好要收集一名养成教育的名言,一首儿歌,一首歌曲,或者一幅图片,一个谜语等,还要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自编一首儿歌。两年下来,经过教师的辛勤努力,我们编了幼儿养成教育教师使用的大班、中班、小班的手册(见附录),以及家长使用手册等,更好地指导教师、家长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也更加规范了实验过程的实效性。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5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自信心培养调研报告

一、问题产生背景:

自信心也称自信感,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良好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缺乏自信心则会产生自卑心理,退缩不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让孩子喊出:我能行!》的作者卢勒的亲身经历也证实了自信的重要价值。他谈到:“我发现‘我能行’三个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那些平日在父母身边‘软弱无能’的孩子变得十分能干。”

研究表明:4—5岁时期是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从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形成其健康人格的关键。德国行为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面对冲突和挫折,因此,从社会的发展来看,未来需要具有迎接竞争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而自信心是核心要素。因此,对幼儿进行自信心培养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纲要》中明确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典型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培养。

2.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对有关的情况和问题作充分的了解,认真思考,发挥一定的灵活性。

3.榜样激励法: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解决困难和矛盾,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4.个案分析法:对有典型行为的幼儿进行个案分析,确定有效的途径、方法。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过程:

1.准备阶段:(时间:XX年4月—5月)

⑴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设计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可行性论证,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培训工作。

⑵课题申报,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本课题的初步研究。

2.实施阶段(时间:XX年5月—XX年10月)

(1)分析在幼儿园教育中,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a.了解孩子在园的自信心情况。(见问卷调查)

b.个案跟踪调查(见个案分析)

c.了解教师的教养态度、教育行为以及与幼儿之间的师生关系等情况。

d.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情况。(见问卷调查)

3.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全体幼儿进行了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孩子的自信心表现不足。

(a)分析其主要原因:过度溺爱、过度严厉、过高期望、缺乏锻炼、自身特征等。

(b)建议:需要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自身的成就感,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家园合作,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探索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调整教师与孩子间的关系。

孩子与老师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感到老师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XX年3月,园内开展了第一届亲子班。我有幸地成为亲子班的“代言人”。当时我也是一名六岁孩童的母亲,因此视班里的每一位只有两岁半的幼儿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亲切的称呼他们“宝贝”或是“儿子,女儿”,因此孩子们亲切地称呼我“海霞妈妈”。从此,“海霞妈妈”的亲切称谓取代了有距离的“张老师”。并且从亲子班一直叫到了现在大班即将毕业。我们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位幼儿,生活中像母亲;游戏时是同伴;困难前是导师。小小的称谓“缝合”了我和孩子之间的陌生距离,增强了我所带班级内孩子们的自信心。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_教育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367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3篇

经过幼儿老师实习教育,三个月里:让我真正的了解幼儿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

三个月的实习期告已段落。在三个月里,学到了很多。确实,有很多东西都是学校里学不到的,暂且不说我们成人高考出来的学历、文化程度的高低,最重要的还是学到了对待工作的态度,做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跟着我的辅导老师从刚进来一点都不懂,到慢慢的开始学着自己策划方案,这些当中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导;我也是从一名半只脚踏入工作岗位的实习生到过了一把班主任的隐,当从老师口中听到有学生对我的看法,还真的蛮感动的。因为觉得自己也没有跟他们走的很近,由于相处的时间短,一开始束手无策,也就没能找到跟他们亲近的好方法。只是我也很喜欢小孩,虽然没能圆当幼师的梦,但这些都是一次次很好的机会,在活动中,偶尔跟他们聊聊天、玩玩成语接龙、猜猜脑筋及转弯、讲讲鬼事故什么的,这些都会让我觉得很开心。他们真的很厉害,跟他们比比,我想我们这代已经落伍了。

在谈天的过程中会发现,小孩子本来就很天真,他们说出的话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但都很诚实,这就是他们的本性。三个月下来,除了跟孩子们的接触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办公室里一位与“黄芩牙膏”有关的老师。印象很深的是给学生开动员大会,滔滔不绝在台上讲课以及五年一次的少代会,便可看出她工作能力的程度。她不但肚子里的墨水多,而且工作经验又丰富,尽管每月一次的大会上,会屁股有点坐不住,但我喜欢听她讲,因为会让我感触很深,她还会教导我们一些遇到困难时所面临的解决方法;很多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尽管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不管别人眼里是怎么看的,当然我也会议论,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听不到她讲少代会上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身上出了疹子的感受,但从她身上,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篇二: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xx幼儿园,随着时间飞逝,实习生活的结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师的不易。这次实习也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进园实习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难,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工作,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的确很难。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到底该从哪里下手,看着师姐们轻轻松松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热情高涨的小脸,我深深地被感染着,我努力地去学习,尝试独立带孩子,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这个小集体当中。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面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差异,有自己独立的内心小世界,而作为他们老师,要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小世界,不用心去了解去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是不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要想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非常的重要,在实习期间我试着与家长打交道,与他们交流幼儿在园以及在家的各种表现,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宝贵的东西。

在教工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最初,保教工作时,我虚心请教老教师和师姐们,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小心被烫,安静进餐,不挑食。洗手时用肥皂,消毒杀菌,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我们都要检查一下幼儿是否盖好被子,以免受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幼儿。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个幼儿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让每个幼儿真正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氛围,在玩乐中找到真正乐趣、不断的增长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共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我吸取周围教师的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对此疏忽!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不断的吸取、提高!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你。完全信赖于你。充分信任你。并且做到不怕苦,不怕脏,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经过这次实习,三个月里:让我真正的了解幼儿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真是:哎,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曾经以为带幼儿是什么人都能上任的。 可做起来是如此之难!回顾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的喜怒哀乐,想想要分开。实习也落幕尾声。

幼教工作是一个繁琐而又辛苦的事情,需要幼教工作者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并重,缺一不可,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幼教不容易啊~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我自己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我愿意用我的所有热情与爱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以及家长的诚心,实习间:让我增长了见识,做老师难,做个幼儿老师难上加难,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这就是我这几个月的实习过曾,想要当一名好教师不容易。总之为了以后——努力吧!

篇三:关于幼儿老师实习教育心得体会

当实习日期渐渐接近的时候,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情等待着,但当日子真正来临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安了,但当我走进观一幼儿园时,心顿时就放下了,这里的老师和领导都很亲切。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匆匆走过,这一个多月就这样结束了,再回首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我真的很开心,和他们在一起过生日,在一起玩耍。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不仅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更可以找到和书

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知识面,古人常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人可以发展到如此强大当然也不是由想象而来,没有一步步的做,又何来一步步的发展。在本次长达一个多月左右的实习期间,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了自己将来的工作性质、义务和责任。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受益匪浅,让 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

实习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社会活动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关系,让她们对你又爱又怕。所谓爱就是让小朋友都喜欢你,

喜欢你组织的活动,怕呢,就是让小朋友听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动。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行为收敛了许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这个月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做得更好。 这次实习中我第一次懂得了解、喜欢孩子,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

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而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保育员的工作也很辛苦.也很重要.也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洗刷间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到。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讲卫生的环境,同时培养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保育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也要很细心,这样才能做好保育工作。 保育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也要很细心,这样才能做好保育工作。

我在实习中增长了见识,我才知道,做老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回到学校来充实知识,弥补缺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 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 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跟孩子们在一起挺有意思的,还真想们。经过实习,我才发现,要想当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还真不容易,光靠现在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想起来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起,甜甜的。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只有不好的老师, 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名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小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幼儿教师、社会在发展,对幼儿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优秀教师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语口语培训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培训,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七月,我参加了包河区组织的英语教师口语培训班,为期三周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许多新的知识,锻炼了英语口语,而且也和我区的其他学校的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

先谈谈我们的外教,一位是来自加拿大的Tina,一位是来自美国的Kevin, 他们都是来自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所以他们的英语发音比较纯正,语句的表达十分地道,思维方式也和我们大相径庭,这为我们的英语口语培训塑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了no Chinese。此外,外教非常友好,总是带着微笑进入课堂,从来不给我们压力或批评,总是鼓励我们多开口说英语,征询我们的想法,即使我们说的不地道,不标准,他们总是“Very good”,“Pretty good”鼓励我们,这样我们都不再害怕错误,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整个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我们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交流,用英语真正的交流。

外教每天会给我们一个中心话题,如Festivals, Health, Personality, Food, Sports等等,题材和内容都比较丰富,扩展的面也比较广。如在谈论Personality时,外教先让我们自己思考什么是Personality,在她给出详细的解释后,她又让我们分组探讨Personality包含哪些部分,再对每一部分进行讨论,之后又把Personality与各种职业和颜色联系起来,尤其在说到颜色时,外教给了我们一个小测试,我们都觉得非常有趣,她给出五种颜色,黄色、红色、橘色、白色和绿色,让我们心里想一个人,然后用这五种颜色中的一种去定义这个人,当我们说出各自的答案时,她给出了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这一心理小测试的插入,让我们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很感兴趣。我当时在想,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一些心理小测试,孩子们会不会更感兴趣一点,注意力会不会更集中一些。

除了让我们讨论话题外,外教也会出示一些西方国家的人文图片,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文化,生活,娱乐等很多方面,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课堂小游戏,比如21questions, Eye spy, Name game, Blindfolded drawing等等,每介绍完一个游戏,外教总会带我们玩一遍,让我们自己先体会一下,之后还让我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所熟知的小游戏,和其他老师一起分享,这样我们都学习了很多新的小游戏,相信在今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添一些色彩,让孩子们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

学习之外,我们也有fun time,外教有时会给我们播放一些美国影片,播放到一部分时,外教会做一些讲解,如某个人物的性格,某一个古语词,某一语句等等,让我们一边在欣赏电影时,一边学习了很多英语口语的表达。电影也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视角,从电影人物的生活中,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如他们的居住环境,食物,日常生活,问候语,职业特点,幽默方式等等。

三周的学习很快就过去了,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不仅获得了很多西方文化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还和我区其他学校的老师有了充分的交流,这无论对自身修养的提高,还是对今后的教育教学,都有很大的裨益。但是,有些遗憾的是,这次培训的内容大多侧重于英语口语,而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等各方面都没有涉及到,希望今后再有类似的培训时,可以加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可能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会更有帮助的。不过此次学习还是值得的,我们都有一定的提高,希望以后还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英语口语培训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培训,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4月23日,最后一天的英语口语培训在世纪小学又开始了。在这次学习和培训里,我学到了很多。我认为这次培训确实是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的好机会。

这次培训,开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一开始Nancy带我们进一步学习了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的区别,并进行了强化练习。指出了中国人发音的十大错误,联系了一部分易读错的单词。然后进行了英语课堂用语应用的培训,在这一环节,Nancy强调了读句子时应注意句子重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缩读、升调和降调以及短暂停顿等问题,并引导我们进行朗读,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最后来自澳大利亚的Peter Johnson老师的口语交流,主要是进行英语朗读的语音技巧。课堂上,面对外教富有趣味和一定难度的问题,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站起来去争取练习口语的机会,然后用流利的英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都不容许你在学习期间有丝毫的松懈与放松。有时为了解释一个生词,外教Peter会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用他们那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演示直到你明白为止。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短短半天的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到专家们的教学真谛:他们重视营造语言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他们常常使用夸大的生动活泼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和我们交流,甚至把自己溶入所讲的故事情节,按不同角色给我们表演。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我们随着专家一起快乐一起进步,自身的口语也在交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次的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是外教Peter的口语交流课,这是我教英语以来第一次和外国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这时,我才觉得我的听力和口语是那么的糟糕。老师流利纯正的英式发音,绘声绘色的形体表演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与专家以及其它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师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我们交换了各自的联系方式,以便今后提高自身素质,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交流。我会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实效。在探索中求发展,我始终追寻的原则是:我学习,我拼搏,我成功 。

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当我参加这个培训之前,只是抱着学到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可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明白,在这里所收获的远超过预计的设想。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通过培训我才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赋有的责任,我们从专家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了教学本领,而且还学到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师。“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们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