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村级调研报告范文(推荐20篇)

浏览

4853

范文

1000

篇1:关于县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财务,全文共 473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县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村级财务管理是困扰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全面了解我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促进该项工作规范发展,县政协经济委在周雅英、华实佑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经济委部分委员,并邀请县农业委、财政局有关人员于8月中下旬对我县部分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按照山区、湖区、坂区、洲区四种类型选择了北浴、千岭、凉亭、汇口四乡镇八个村作为调研点。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帐册、走访农户等方式,重点调研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乡村联管”运行情况、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情况。调研组未到的乡镇,同步开展了书面调查,广泛听取和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成效和经济状况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推行财务“乡村联管”的实施意见》,大多数乡镇基本按照《意见》做到“四不变”(即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独立核算权不变,村债权债务管理权不变,经营自主权不变)和“八统一”(即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民主理财制度,统一财务公开制度,统一记帐方法,统一使用票据,统一报帐时间,统一审核记帐时间,统一帐据归档保管),对提高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建立了管理机构。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农村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的监管。

推行了“乡村联管”。大部分行政村由乡(镇)农经站对村级财务实行帐据代管。在代管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形式:一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每季或每月集中在乡镇记帐,接受财政所、农经站的指导和监督;二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帐务由财政所代记;三是仅仅管理了村级财务档案和票据;四是设有联管办,但基本上没有管理。全县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

严格了审批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离不开民主监督,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是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的组织。各行政村在民主监督中要求,对每一笔开支,经办人均要在票据上注明开支事由,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

实行了财务公开。广大群众对农村集体财务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从调研的情况看,全县绝大多数村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公开工作。

同时,在村级财务运行中,除极少数村(社区)外,经济状况不容忽视:

村级收入匮乏。调查中发现,村级集体经济总体水平落后,运行十分困难。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的支出全部由转移支付资金承担,仅仅用于村干工资、五保户供养和办公费支出,其它收入很少。从而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村级组织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的功能,制约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村级负债沉重。在调查的八个村当中,除少数几个村经济状况较好外,大部分村是负债运转,少的负债几十万元,多的几百万元。形成债务的因素主要有以前村级垫付的农业税款和兴建村部办公楼、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教育费用支出、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配套资金和贷款利息等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联管”不到位。在推行村级财务“乡(镇)村联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县农业委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县财政局为会计工作主管部门。由于各乡镇农经站一般只配置1名人员,财务管理业务水平不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任务重,受精力和能力的影响,致使村级财务联管工作走了过场。部分乡镇把该项工作交给财政所,但财政所做起来也觉得师出无名,困难不少,因而对联管工作疏于管理,形成了大家都未管的“真空”。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建帐不及时。个别村会计工作拖拉,不及时建帐,更为严重的是少数村存在“包包帐”、“断头帐”问题。二是明细帐设置不全。有的村应收款和内部往来科目虽设置了明细帐,但其它科目仅在摘要栏中作了记录。三是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由于会计与出纳对帐不及时,有的村会计和出纳员甚至长期不对帐,造成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四是帐务处理错误较多。村级会计在进行帐务处理时,经常是以收抵支,差额入帐,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处理。五是票据管理不规范。收据、自制单据、“白条子”入帐,以借条、欠条抵库,坐收坐支现象等极其普遍。六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个别村会计档案保管不完整。

民主理财不民主。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走向了极端。一种情况是,个别村的理财小组成员与村干部关系较好,对不合理的开支进行否决时当了“老好人”;另一种情况是,在行使监督权时夹杂着个人的好恶和私心,做了“死对头”。同时,少数村在财务公开上遮遮掩掩,对受托查阅审核的村级财务帐目有时被加以限制,影响了民主理财的效果。

会计队伍不稳定。由于受村级三年换届一次的影响,会计人员变更快,调换随意性大,导致村级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落选会计中,一部分人不及时办理财务移交手续,导致村级财务管理脱节;有些人出门打工,不交帐务,造成接任会计财务记帐从零开始。由于人员更替频繁,有些新任会计基本不懂业务,而主管部门也不能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直接影响了村级财务的管理水平。

转移支付不够用。转移支付资金是取消农业税后,为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而下拨的财政资金。近几年来,资金额度一直没有增长,根本维持不了村级的正常运转,甚至连村干的工资也难以兑现。

三、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村级财务在经历了从“三提五统”到“转移支付”、从“取”到“予”的转变之后,一些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采取的应变措施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加上撤村并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更加引发了一些新的财务管理上的矛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乡村提出的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的体制模式可以施行。在乡镇设立专门机构,由村委托乡镇管理,村里只设报帐员。这样做,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围绕这一重大体制改革举措进行参政议政,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既立足于财务管理又跳出财务管理谈管理,力图侧重于宏观上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发展的大平台上来审视,分别从舆论引导、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工作运转和减债增收等方面作一些思考,是以为建议。

宣传引导与依法办事相配合才能不反复。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是要向群众宣传清楚。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是维护群众利益、让村级财务得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财务上送群众一个明白,使村级财务真正步入良性管理的轨道。二是要提高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在调研中,多数村干赞同这一改革举措,认为可以还干部一个清白。但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村干有顾虑,担心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后,不能再象以往一样,财神爷要饭——装穷,害怕从此在项目和资金上得不到乡镇的照顾,一些合情不合规的开支受到限制。我们在制度的制订上要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和放心丸。三是要履行法律程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民主权利,遵循自愿原则,在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善有关法律手续,实行依法委托。四是要引起乡镇领导的足够重视。要加强领导,实施前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不可简单行事,要防止把矛盾集中到了乡镇,给工作带来后遗症,造成新的不稳定。可以按照“先清理,后代理”或者“暂时搁置过去,努力规范现在,逐步化解矛盾”等办法进行,通过周密的部署安排,顺利地过渡到新的管理体制上。

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相协力才能不折腾。村级财务监督和管理是上级农业主管部门赋予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由于我县农经力量薄弱,形成了在该项工作上的“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局面。目前,村级财务工作管理得较好的乡镇,基本上是由财政所在承担此项业务,但财政所管理起来又名不正言不顺,加上自身工作压力就不小,这样一来,又会造成“有能力”、“没精力”的不利形势。鉴于“三农”政策主要依靠农业和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为既方便与上级部门相对接,及时掌握有关政策精神,又发挥各自优势,既分工又合作,我们认为,在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比较适宜,以财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帐务处理、资金管理和村级报帐等工作,农经人员负责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和监督。在实行这一管理体制时,要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同时,乡镇财政所当前又承担了大量的为民服务、民生工程、一事一议、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以及本次施行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等工作。要切实增强其协调能力和业务素质,提高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水平。

制度健全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才能不失控。我县主管部门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制订了不少好的制度,在实施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前只要认真加以完善并切实实施,就能收到实效。在制度的制订上,一是要坚持科学性,做到能用、管用、好用。能用就是符合实际和特点,如要求村做到“零招待”和“零白条”就值得商榷。管用就是要有效果,要做到“管而活”,又如许多村是靠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来维持正常运转的,在制度设计时应实施正向激励,不能捆住了发展的手脚。好用就是可操作性强,在执行中可以对号入座,让死规则能够看守活世界。二是要做到完整性。从事前、事中到事后,要环环相扣,从帐务处理、公开监督、考核奖惩等,要构建一张完整、立体的制度网络,因为绳子总在细处断,财务管理的缺口往往是从制度不完善处打开的。三是要做到合法性。制度的条款要符合法律精神,否则,发生纠纷引起诉讼时,败诉的必定是制度的制定者。四是要坚持创新性。制度的完善是相对的,不完善是绝对的。要适应实际,与时俱进,既不能超越现实,也不能墨守成规。五是要坚持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是用来执行的,执行制度靠人。凡是村级财务能够规范管理的,那里的干部素质就高,反之亦然。制度的科学性和到位的执行力相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就能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统一才能不误事。所谓不误事,当然是不误老百姓发展的大事。在客观上做到量力而行,按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在主观上做到尽力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快则快,不能快则不强求,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这个度确实很难拿捏。当前,一些撤并的村,并村未并心,并村未并帐,财务仍是一本糊涂帐,干部力不从心,难于尽力,影响村级发展。个别民生工程的实施,在少数地方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硬是被“逼上梁山”,无法量力。如“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条件的差异,山区个别村仅此一项建设,就负债两百万,在享受优惠政策的雨露时,又使自己变成了“落汤鸡”。如何使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对接,促进村级良性发展,也是村级财务管理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输血手段与造血功能相补充才能不差钱。研究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好稳定与发展的问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如何理清过去,解决“包包帐”、“断头帐”问题,怎样规范现在,做到运转有序,阳光操作,我们寄希望于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同时,要扭转“吃饭靠赊,做事靠扯”的被动局面,就要解决有财可管的问题。一方面要解决输血问题。现有的转移支付补贴标准已不能适应村级发展需要,要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补贴的额度。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加快村级债务化解的速度。在调研中,部分村反映,个别站(所)存在向村级拉赞助的情况,这种做法,群众有意见。另一方面要增加造血功能。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广泛开辟财源渠道,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村级减债增收要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研究,以财政政策为杠杆,从财务管理入手,一村一策,逐步推进,实现铺天盖地的发展。可以预见,村级财务不差钱之日,就是县域经济振兴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财务,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村级财务管理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既是推行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村级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1998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先行试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由“以村为主——集中办公——村账镇管”的过渡,财务人员由村会计(出纳)——村报账员的过渡,并于XX年7月全面推行了村级代理会计核算制度。当前,我县村级财务都统归于镇财政所管理,实现了村账镇管,且大部分村的财务管理实现了电算化,村级财务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健全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四是村组干部经济违纪违法件数明显减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强,干群关系得到缓和。据纪委、信访部门统计,XX年以来,全县村社干部违纪违法的件数、涉及的经济额度、群众上访的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二、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报账员普遍存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度理解得不够透,上岗前没有受过专门的正规培训,上岗后的后续教育也很少,致使技能偏低。

(二)村干部财经法规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未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村办公益事业、修路等,未按相关法规、政策办理或不透明,本应公开招投标的事,却大都由村干部说了算,有些事项未在村务公开栏公布。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制度要求收支两条线,但由于部分村没有在银行统一开户,所有收支全部通过现金结算。如有的村干部将代收村里的承包款、租金等收入不及时足额上缴入账,存在坐支现金,财务管理不规范。

(四)财务手续不完善。村里各项支出因为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正规发票很少,一般情况都是打一张代办条就入账,随意性很大,而且有的票据是只有审批人,没有经手人和证明人,手续不全也入账。此外,结账不及时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监督措施不到位。一是村干部民主监督执行不到位,如村上的重大支出未经过村两委班子讨论,只是村支书、主任说了算;二是代理记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碍于人情,怕得罪人,对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好过问太深,没有切实起到监督作用。镇政府认为村账已被镇财政所代理,就不需要再下大力气管理了,因此在管理上形成“真空”;三是民主理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四是村级财务内部审计质量不高,村级财务内部审计一般由镇财政所具体执行,但由于这种审计缺乏独立性,专业能力不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由县财政局按程序选拔会计,统一委派。委派会计实行县财政局和镇政府共同管理。镇政府未经县财政局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委派会计。

(二)增强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对村级报账员严格实行凭证上岗,定期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搞好业务培训。

(三)统一开户监管,规范现金操作流程。镇财政所在银行为村级财务统一开户,各村的所有收入包括往来款项都必须及时足额上缴银行专户。现金使用实行备用金领用制度,零星支出从备用金中列支。各类支出必须使用财务法规认可的票据,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账。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划拨,不得通过现金结算。

(四)严格审批手续,明确费用支出制度。村级所有支出必须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职报账员报账。对大宗支出必须由村委会集体研究或村民议事会讨论后,报镇长批准。

(五)明确财务公示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要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明确镇财政所为村级财务公开的主体。镇财政所要定期将各村财务收支明细情况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不得由村里公开财务内容。

(六)加强民主理财,杜绝违纪违规。各村要从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民情信息员中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账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报镇纪委存档。镇纪委要有重点的对有关村的财务账目进行审核、解剖,确保每年对各村财务全面审核。

(七)强化乡镇财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镇财政所内审作用。各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开展内审工作,对所属行政村坚持经常性指导检查。加强对群众关心的年终收入兑现、招待费开支情况、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焦点、热点问题的检查和监督,促使各村规范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公开各项收支,为群众解疑释惑,密切干群关系,避免发生群众集体上访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财务,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级政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加大了涉农惠农资金的投入,村级经济组织的资金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村级经济组织如何确保涉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主要取决于涉农项目实施主体村级集体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就目前如何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纠正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怎样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进行一些探讨。

一、村级财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现状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报支手续不规范

从基层各村组看,大多数村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的村根本就未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加之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一些不便或没公开的支出都在“其它支出”科目中列支,且数额较大,群众根本就不知详情。从报支手续上看是五花八门,有白条直接支付,有自制的现金付款条直接列支,连工程结算也不开税票。有的仅施工合同就列支工程款。

2、工程发包和惠农补偿资金不透明,监督管理不到位

农村集体工程项目发包透明度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有的工程项目无预算、超预算现象。目前农村兴修水利、建桥造路、村庄整治、河塘清理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有时不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不进行公开招标,不签订施工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人员进行跟踪监督,工程结束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就结清工程款。有的村支部书记开据领取专项资金一次就是十多万元,有会计他不用,逃避会计监督。有的村对应发放到群众手中的专项资金不及时,克扣、占用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的村对补偿中的公用面积部分不及时公布于众,且没有作为村级收入游离于帐外,或相关费用直接在里面列支形成“坐收坐支”现象。

3、帐务处理和档案归档不及时,村级资产处置不力

有的村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集中报帐,由于收支凭证结报不及时,处理帐务拖拉,导致跨年度核算,加之村帐目设置不规范,科目单一,收支往来明细帐不平,漏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无法年终转帐,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会计档案管理滞后,没有制订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明确专人管理档案,造成会计档案不全,遗失,有的村会计把会计资料放在家里,任期结束自然帐就结束,要查帐目死无对证,为个别村干部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目前各村都先后建起了农村服务中心,迁入新中心后对原来村部房屋和资产处置时不公开又不透明,不进行评估作价和公开招标,更谈不上公示、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置手续不完备,有的资产转让费不入帐被长期占用。

4、会计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

当前村级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部分人员因年龄偏大或因接受能力差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有的会计连电脑都不会开,更不要说简单的电子表格了。年轻的不把培养,老的又培养不了,村委会换届就是一任支书一任会计,导致会计队伍不稳定。

二、解决当前现状的举措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更是农村基层组织政治思想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出台农村级财务管理措施,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建全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已刻不容缓。

1、健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财经法规,应制订一套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制度细则,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来进行细化、强化,使财务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2、健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监督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镇财政、农经、纪检及审计部门应组织思想过硬、业务精练、政策精通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通报审计结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村“财务公开栏”这一载体,每月定期向村民公开当月各项财务收支、项目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监督集体资产处置情况,公示内容要全面同时要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惑,接受村民监督。

3、加强档案管理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明确专人、专室管理村级各项财务档案、干部骋任及劳动报酬档案、工程项目立项、招标、实施、验收档案等,确保各类档案资料的完整。对离任村干部要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做到工作调动必审、任届期满必审,这样才能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对村干部任职期内各项工作进行公证的评价,增加村干部任期内的工作透明度,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对违纪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做到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举,严查虚报冒领、挤占倾吞集体资产等违法乱纪行为。对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严重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章丘市创新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经验值得借鉴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财务,全文共 3154 字

+ 加入清单

章丘市创新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经验值得借鉴

章丘市创新村级财务管理体制 的经验值得借鉴   长期以来,村级财务管理是诱发群众上访、影响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索农村财务管理的新路子,章丘市自XX年全面推行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制度,撤销全市908个行政村的会计,在市里设立了“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在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建设了覆盖全市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监控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目标,从而根除了困扰农村稳定的财务管理难题。改革两年来,涉及村级财务问题的集体访、越级访下降80%以上;全市撤销村会计减少村干部职数800多个,每年减轻农民负担650多万元,集体非生产性开支下降30%以上,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促进了全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缘起 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章丘市于1993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村账乡管”、“会计委派”等制度,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从源头上堵住农村财务管理的漏洞。一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一些地方的“村账乡管”只是改变了记账地点,监督多数流于形式。有些账目虽公开,却不详细、不及时,甚至不真实,群众依然信不过。二是由于村会计任免权及工资发放仍掌握在村主要领导手里,乡村领导调整换届,会计人员多随之变动,造成账目缺乏连续性,管理很不规范。特别是当前分散经营条件下,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日趋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在这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涉及面最广、牵扯群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农村经济和财务管理问题。据统计,从XX年至XX年三年间,章丘市因农村财务问题而诱发的上访占到信访总量的7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原来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还不适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缺乏全面有效的约束机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章丘市委、市政府认为,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这个难题。为此,他们在试点的基础上,于XX年初开始在全市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 二、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主要做法 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不是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适应农村发展形势,建立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新探索。章丘市重点抓了以下四个环节: 1、认真做好清账理财工作。 在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前,章丘市首先进行了村级财务的清理审核工作。各乡镇组织专门力量,对村集体的现金、存款、债权债务等进行彻底清理核对,经审计、核对无误的,将村级财务移交记账服务中心。对清理工作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 2、抓好人员选聘与技术装备。 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选配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章丘市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聘,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首批招聘录用83名会计,并颁发了《农村会计任职资格证书》。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章丘市投资600多万元,在市农业局设立了“农村财务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在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服务中心”,统一装修了房屋,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网络技术对全市农村财务账目及乡镇记账服务中心工作情况进行即时监控,在全国第一家建起了城乡联网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创出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 3、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确保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统一制订完善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农村集中记账中心会计选拔录用标准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报账时间。各村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的本村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由当事人、村支部书记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二是统一财务公开的时间,每月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三是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4、强化监督,确保实效。 章丘市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强化三层监督,确保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取得预期效果。一是群众监督。坚持依法保障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随时到记账中心通过电脑查询并提出质疑。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人员要经常对村财务进行业务审核,谁审核谁负责,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同时,切实加强对记账中心会计人员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报账员的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财务管理不当,经查证属实的,对负责该村记账的会计予以辞退。 三、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成效与启示 从两年来的实践看,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种新探索、新机制,其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减少了村级财务支出 。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后,实行农村会计公职化,中心会计由市里直接选聘、管理、考评、支付报酬,不受政府换届、人员变更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对农村会计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既增强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又杜绝了村干部乱支乱花现象,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去年以来全市集体非生产性开支减少30%以上。 二是解决了农村“三访”多的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过去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村务公开存在失真的问题,农村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集中反映在农村财务不清上。实行集中记账管理后,村民可以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账,鼠标一点,村里各项收支去向一目了然,

群众心里亮堂了,疑虑消除了,也就不再写信上访。今年1—4月份,章丘市农村来信来访反映财务管理问题的只占信访总量的2.5%。 三是有效遏止了~现象的产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原来村里想花钱,全凭村支书一句话。村级财务集中管理后,村里的一切财务收支都置于中心会计的监督之下,各村开支必须由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理财小组三方审核会签盖章才能生效,否则记账中心不予受理,村务开支实现了多方监督、公开透明,这就从源头上铲除了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土壤,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四是促进了“两委”班子团结,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 。过去有的村班子不团结,大多数是因为两委主要领导之间争权夺利、互相猜疑、互相告状而致。实行集中记账管理后,避免了村支书、村主任暗箱操作,无权可争、无利可夺,减少了村干部之间的磨擦,两委班子互相信任,团结干事,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章丘市的实践证明,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不仅有效堵塞了农村财务管理漏洞,解决了多年来因财务不清引发的诸多矛盾,而且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为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今年我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如何加强农村经济和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是当务之急。建议有条件的县区应积极借鉴章丘市的经验做法,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财务,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问题,是农村群众十分关注的敏感话题,事关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开展了以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和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从中发现和暴露出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试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集体资金“乡管村用”制度执行存在偏差

农村税费改革后,推行了村帐乡代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实行“乡管村用”,要求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对村级集体资金,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上级用于村级建设事业的专项拨款,用于村级正常工作运转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及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收入、“一事一议”筹资款、种种代收、借贷往来等属于集体所有的各项收入纳入到代理财务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的范围。但是一些乡镇在具体执行中,没有按要求将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收入、“一事一议”筹资款、种种代收、借贷往来等纳入到应代管的集体资金中来,对村集体这一部分资金仍然由村财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村两本帐的局面,一本帐在乡镇,一本帐仍在村里,两本帐各管各的,互不相干。这种“一村两帐”的做法导致未纳入乡镇代管的那部分村级财务,仍然出现了现金管理混乱无序,会计帐目不清,各项开支缺乏约束和监督的问题.在旧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为部分村和部分村干部违规操作或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主要表现为:利用两头报帐或者制作假帐,有的干脆做糊涂帐或者不入帐、不设帐,贪污、私分、挪用村集体财产。

㈡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基础性的群众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在群众知情权、民主管理权没有充分  保障的情况下,不但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还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表现为有的村连续几年都不公开,有的村公开不完整,甚至出现个别村搞假公开。在民主管理方面,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表现为有的村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根本就没有成立,有的村虽然成立了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极少发挥作用。

其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够到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业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时,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资金平衡和单据审查,而对村级支出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审查和对村级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审查,以及对村级资金使用中是否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的审查都不够到位,使得利用虚报开支,现金收入不入帐和截留、挪用等方式贪污、私分村集体财产的现象没能及时发现,且长期得不到查处。

二、对策

㈠继续推进、巩固和加强以“乡管村用”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用于村级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其它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由乡镇农经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十分明确的政策,必须全面贯彻执行。所有应纳入乡代管范围的村集体资金,都必须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代理并实行审计监督。

㈡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

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设立专门的农经部门,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实际上由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分担,具体由乡镇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在这种体制下,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就应围绕明确职责分工来进行,一是明确由财政所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负责帐务管理、资金管理和报帐事宜的程序上、形式上的审查。二是明确由乡镇纪检部门领导农业服务中心经管人员负责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负责对村级财务的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审查。三是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责任人各负其责。

㈢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以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在制度上完善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之外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会使相关制度的执行脱离群众基础,实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实、全面、详细的财务公开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有效监督检查,将使村级财务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一方面村民可以直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政府监管提供线索和依据。

㈣加强镇村财务人员管理和镇村干部的财会知识教育

镇村财务人员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有直接的作用。加强镇村干部的财会知识教育,使镇村干部明确村级财务管理的范围和程序等相关规定,增强镇村干部照章理财的自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调研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092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调研

村级班子处于农村最基层,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幸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人员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村组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办法,对全县村级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带头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县辖10个镇26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设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3个工作机构以及妇女、治保、计生等群团组织。全县专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13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53名;监委会主任266名,党支部书记中女性6人,监委会主任中女性2人。

2、年龄及文化结构。在全县专职党支部书记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8人,高中116人,大专及以上29人;35-50岁124人,50-60岁及以上89人。专职村委会主任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4人,高中58人,大专及以上51人;35岁以下5人,35-50岁167人,50-60岁及以上41人;“一肩挑”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7人,高中25人,大专及以上11人;35-50岁27人,50-60岁及以上26人。

3、村干部待遇落实。在职村干部报酬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模式。基本工资为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每月4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300元;绩效工资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每月2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100元。村监委会主任任职报酬为1000人以下村每月200元,1000—2019人的村每月260元,2019人以上的村每月300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为,对连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2019年—19年的每人每月50元,20—24年的每人每月60元,25年以上的每人每月70元,目前全县有497人享受这一政策,年补贴金额34.1万元。

4、升级晋档活动开展情况。2019年,按照新一轮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分类定级办法,全县确定“好”类村级党组织16个,占6%;“较好”类42个,占15.8%;“一般”类147个,占55.3%;“较差”类61个,占22.9%。依据“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总体规划,预计到2019年,全县“好”类村将达到10%以上,“较好”类村达到20%以上,“一般”类村达到50%左右,“较差”类村下降到20%以下,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全面实现升级晋档年度目标任务。

二、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县村“三委”主要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5%,40岁以下的仅53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导致村干部队伍思想落后,发展观念不新,“双带”能力不强,甘做“太平官”。

2、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年轻人因村干部压力大,待遇低,对参选村干部热情不高,加之个别村干部“保位排外”思想严重,不愿将年龄有优势、素质较高的青年人选进村党员干部队伍,造成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局面。

3、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尽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补助水平仍然偏低,难以保证村级环境卫生、日常办公等正常工作开展。我县村级运转经费按照三个档次拨付,小村每年6000元,中等村每年7000元,大村每年8000元。截至目前,全县村级累计债务已达2100多万元。

4、待遇报酬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按照我县现行标准,村干部年薪酬最高为7200元,最低为3600元,且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每月仅有几十元的生活补助,这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村民生活水平相比偏低,直接导致了干部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

5、部分村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近年来,面对村官直选,在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拉票及贿选等违规行为,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向。一方面导致部分公道正派的农村能人放弃竞选;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村党支部表现不适应,对村党支部在村上的领导核心作用缺乏信心,同时也助推了部分村委会干部认为自己是民选干部,不愿意接受村党支部领导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了村上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意见建议

1、强化班子建设,促进和谐运转。坚持把实施能人强村战略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内选”、“回请”、“下派”、“外援”四项措施,从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选拔政策观念强、“双带”能力突出、民主作风好、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队伍。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避免村“两委”内耗严重现象,促进村级班子和谐运转。回请“眼界宽、思路活、有本事”的外出返乡创业人员进村两委班子,鼓励支持县直部门副科级领导干部到村担任副书记或主任助理职务,充实村干部队伍,减轻村级经费支出压力。

2、增加集体经济投入,夯实基层基础。乡镇党委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找准农民稳定增收项目,制定增收计划,提出增收措施,引领群众致富。村党组织要带头领办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通过“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逐步提升产业层次,增加群众收入。县级层面可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创办经济实体,合理流转土地,成片开发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努力增加集体和群众经济收入。同时,要以文件形式逐步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可以全县农村党员人均100元为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由组织部集中管理使用,逐步解决基层无钱办事的难题。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加大对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 “三送一扶”(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扶产业)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和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坚持每年举办2至3期以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社会管理、综治维稳、产业发展等方面知识为重点的村干部培训。定期选派部分优秀村干部赴县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村实地参观交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等,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开阔村干部眼界,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

4、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干部活力。加大对村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力度,继续实行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制度;按照干部任职村人口数、工作量、工作实绩等指标区别对待分层发放干部工资,不搞“一刀切”;结合实际,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逐步放宽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招录公务员和乡镇事业单位编制的政策限制,扩大招考比例,使更多的村干部能通过这一途径解决“出路”问题,进而吸引农村广大致富能手、优秀青年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来。积极探索建立在职村干部及离任干部生活补贴和养老保险机制,扩大政策覆盖面,增加享受补贴人数,切实解决干部后顾之忧。

5、扩大后备干部储备,保证持续发展。按照配备“双带”、“双强”型农村后备干部标准,重点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中遴选后备干部,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素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采取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公开选拔等方式,扩大后备干部储备工作的民主。设立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特殊岗位,积极为后备干部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提前熟悉村级事务的运行和管理,参与到村级事务决策实施中,为日后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暑假实习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暑假实习报告

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去区检察院实习,时间是从二00二年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九日。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人员交办的工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检察干警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审查起诉科,因此主要实习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公诉起诉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干警提审,核实犯罪事实,探询犯罪的心理、动机。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诉人员做好案件的调查笔录和庭审笔录,做好案卷的装订归档工作。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检察干警求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时候,人们对有些法律条文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以至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有一个案件就是这样的,被告人原是某村会计,后来在改选中落选,这样一些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认为《会计法》是规定的要等帐目清算后再移交,所以就坚持不交出,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捕。这一个案例就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虑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我觉得社会也有一些责任的。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所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干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高等法学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大学的法学院应当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暑假社会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显示,XX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青岛、杭州、西安十大城市涉及16类行业和11类职业的网民的平均年薪为27060元人民币。其中,9.1%的人年薪在5000元以下; 13.7%的人年薪在5000~10000元; 19.4%的人年薪在1万~2万元; 15.3%的人年薪在2万~3万元; 13.6%的人年薪在3万~4万; 7.4%的人年薪在4万~5万; 8.2%的人年薪在5万~6万; 3%的人年薪在7万~9万; 0.8%的人年薪在9万~10万; 3.1%的人年薪在10万以上。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者的比例远远大于高收入者,两端人数均较少,而大部分人收入基本在中间档次,从1万~5万元的收入者占55.7%。

薪资收入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it业年薪排在第一,其值为29948元。XX年是it业寒冷的冬天,其行业排名却是第一,可见冬天来了,春天将会更辉煌。排在第二的是媒体/广告业,其平均年薪是28239元,后面行业及其平均年薪依次排行为金融/保险(28218元)、商业/贸易(25840元)、咨询/法律(24404元)、建筑/房地产(23049元)、医药/保健(22799元)、教育/研究(19746元)、机械/仪表(19379元)、其他类行业(19041元)、政府/公用事业(19023元)、石油/化工(18945元)、矿产/冶金(13931元)、餐饮/旅游(11613元)、纺织/服装(11181元)、交通/运输(9250元)。

经营管理者收入最多

调查显示,从事经营和管理类的职业年薪为最高,其平均值为41208元。其次分别为技术(36220元)、销售(35965元)、编辑/记者/翻译(23598元)、律师/法律工作者(10340元)、公关/市场/广告(21360元)、后勤/物流(13756元)、财务/审计(13223元)。

按城市划分,从事销售工作的,深圳的平均年薪为最高,高达68000元。经营和管理工作者,广州排名第一,约为63083元 ,深圳紧跟其后,为62083元。公关/市场/广告职业者,广州以50833元胜于北京(35050元)。编辑/记者/翻译职业者,北京当仁不让,其年薪为56000元,第二名深圳被甩到30000元。财务/审计的高薪收入还是产生在经济中心上海市,其平均年薪为43333元。 各城市收入差距大

此次调查深圳和上海分别以52630元和50215元的平均年薪分列前两名,北京则以47356元身居第三位,广州(43362元)名列第四位。而其余6城市均低于4万元。

在被调查者最多的四大城市中,各城市最高收入的行业不一样。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行业为it业,平均年薪为50125元;上海地区“咨询/法律”行业高居榜首,平均年薪水平为53254元;广州薪金排在首位的律师/法律工作者行业的年薪超过50000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行业是“教育/研究”和“医药/保健”业,其年薪平均高达60000元以上。

1.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五篇)

2.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20xx

3.20xx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4.【调查报告】

5.20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6.社会实践报告

7.20xx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8.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9.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暑假社会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和几个朋友却欢声笑语,激情澎湃,赴我家乡的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夏日的清凉。

刚去的时候,孤老院宛若一张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边的行道木,溶为一体似地一动不动。干净的庭院内无人走动,走道两边的长椅上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他们都保持着固定的姿势:翘腿的、低头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

我们刚一进门,他们立即都站起来,同时几乎把眼睛和嘴张到最大,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态。然后纷纷跑开了——不是跑向我们,而是边跑边向屋里没有出来的人大喊,然后一起站在屋檐下看着我们。

我们主动走上前和他们聊天、发书、作游戏,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了。

和这些老人相处时,我的心情真得很复杂,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愁。喜的是老人们现在能很好的享受生活,而愁的是他们是一位位即将逝去的人,不知下次再去是会少几个!所以无觉的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痛苦包括挫折,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逃避的,珍惜他们也是珍惜生命!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们的平静的表情真的很美,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底蕴真的是我们年轻人比你不了的,我很羡慕他们,也在感慨人生,为什么人最美的时候却是在暮年呢,为什么人真的可以享受生活确实在他即将逝去的时候呢?!可能就像其他的东西一样,只有快失去的时候才会感到保贵吧!

我们了解了他们的一些状况。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半天的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养老院。爷爷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让我们经常去玩儿,要我们好好学习,同学也都表示以后会经常看望老人们。活动在同学们与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告别中结束。 最后全体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一起与老人们合影留念,老人们与同学们的手拉着手恋恋不舍的惜别。做了平凡的事,却带来了不平凡的喜悦和幸福,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纷纷表示要永远用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真挚的爱为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是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升华思想的有效途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希望全院学生班级和个人再接再厉,不断创新,继续学习锻炼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暑假实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5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

暑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自己的暑假变得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暑假实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一)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0天的支教和调研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农村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暑假里,在天水市清水县郭川乡川儿村川儿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 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历史典故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学,毕竟历史对于国人来说很重要。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 美丽岛 ,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因为有孩子们很配合,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聪明活泼可爱用来形容他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业优势,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里,巩固了我的所学,也让我体会到我储备知识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强学习。

二.调研总结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直到现在还有人家在上个世纪的住房中度日,家里的平地很少,一般情况下,户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种地、养孩子。 我走访的一家情况是这样的:家里现有3口人,有父亲、姐姐和妹妹,母亲因病早逝,家里背了几万元的外债,大姐已婚,二姐外出打工自己还顾不住自己,父亲先天右手有残疾,现又患有肾结石,妹妹上高二,学习成绩很棒。

在调查的过程中父亲强调说无力供养小女儿上学,想让她辍学,她死活不答应,还好孩子争气,成绩总是排名前三。

这样的家庭在那很常见,尽管家庭贫困,可孩子们学习非常认真。本着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理念,我们会将调查结果反映给社会的相关单位,以便社会给予相应补助。

三.素质总结

1.扎实的专业知识。

2.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即俗话说: 大家的心要齐 。切不可各怀心思,南辕北辙。因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了,才会真正把支教和助学落实到行动中去。

3.团队作战的精神,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4.强烈的责任感。个人要在团队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能。一旦发生问题,千万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如果缺乏这点,那团队将无法凝聚,也就更加谈不上发挥超强战斗力了。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协调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心智发展

十天的实践中,我同样在心智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1.正确对待挫折

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何去何从?古曰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经过实习进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了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2. 更加重视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做事情也变得简单、轻松和高效。

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注意领导的指示,认真领悟其中的意思.要认真仔细的领会判断,学会察言观色.同时面对多个领导时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对领导要热情,要多关心领导。

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管闲事。

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热情外,对来访人员也要好,要一视同仁.对领导热情是为了自己,对其他人好是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义。

4) 不要贪小便宜.尽量不要让单位的公共设备私人化。

5)要热情大方,要处理好和同事关系,那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领导的关系更加重要。

4. 自学能力很重要

在实习中认识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刚开始一段时间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实践经验不足,不会运用。但渐渐认识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非常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动脑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实践总结:暑假的实习工作不仅是对我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和动手能力的一次提高,更是对我思想上的一次洗礼。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任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今后走向社会祈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与人文明相处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是我们初涉社会的开端,迈向残酷而美好的未来。我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我要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奋斗和前进。那段日子里我所体验到的一切一生我也不会忘记。希望那里的孩子能好好上学,我们会及时把收集的资料交给学校。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二)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迅速,但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不断加强对偏远山区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地域条件等问题,偏远山区各方面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改革困慢重重。扶贫工作一定程度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有利于先进物质精神文化的推广交流,也能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支援山区教育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的欢迎,对当地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知都有启蒙和帮助,相互的交流和感化也意义重大。

关键字:贫困经济发展产业改革环境教育

三门峡卢氏县狮子坪乡毛河村是位于河南省最靠西位的偏远山区,全村178户,617口人,居住分散。介于交通与地理环境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人均耕地面积处于全县最低,农作物产量低,主要经济来源极不稳定。近年,在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协助下,村民经济发展思路有很大变化。近年,有省委组织部派下的分包单位,全力扶助新农村建设,毛河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

毛河村党建工作原则及新农村建设规划

毛河村村办是一个年轻有活力有干劲,始终坚定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责的领导班子。多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村。村长夏明云带领各村联委班子成员在招商引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借资,垫资,敢想敢干,大力投入公路,村基础设施,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及村民居住条件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建设,初期规划近20年发展方向。

1.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交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问题一直困扰其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交流。近年,毛河村通过借资,垫资,已经通入近1300万人民币通入公路的修建,预计在20xx年6月前将全面完成三条出境的主干道。方便人民的出行。

(2)住房条件。由于自然灾害及山区住房破旧分散等原因,毛河村按照新农村规划,扶贫建设69户房屋,将危房及过于贫困居住条件下的村民住房问题加以解决。不搬迁的加以规整,给搬迁户人均XX元辅助资金。为改善和丰富居民生活条件,毛河村正投资百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包括村级办公室,大型舞台,洗浴的中心,健身娱乐场所,超市,招待所,农家乐等设施建设。为实现对天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毛河村合理处理垃圾,牲畜粪便,实行厕所,沼气,猪圈等一体化,设沼气池,充分利用能源。

(3)经济发展规划。毛河村利用天然的水质,山林,规划并创新一批特色产业。毛河烧酒,毛河腊肉,食用菌,山货,烟叶,特殊养殖,有色金属,红色旅游及国家级森林公园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并产生产业链条,比如毛河烧酒,腊肉及旅游搭配,相互带动。目前,由于封山育林,毛河村食用菌产业停滞。烟叶,农作物则由于耕地面积过少而不能作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少部分村民正在进行娃娃鱼等特殊养殖的试验,如果经验成熟将得到大力推广。毛河烧酒腊肉的制作是每家每户都熟知的传统手艺,急需招商引资,集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进入最后审核阶段,它将解决大部分村民闲散劳动力问题。开采加工,出售成品,为期十年。十年后的人力资源则可以为即将开发的红色旅游业来服务。毛河村外出务工人员70余人,目前空闲劳动力200多人,村委也在动员村民外出务工,促进交流和提高村民的社会认知。

2.毛河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资金问题。自新农村建设及改革经济体制以来,毛河村的资金问题一直很难解决。除国家发放以及帮扶单位捐助的资金外,用于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建设的资金多是村民,村联委集资,借资,垫资来进行运作的。招商引资没有成熟的进行。传统特色产业无法大规模组建。

(2)如何宣传。地处偏远,经过长期的半封闭,毛河村如何面向市场化经济的大趋势,推销自主品牌,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个问题。

(3)科技人才。先进文化和技术知识紧缺。懂技术的人才太少,外出务工人员少,对外交流少,很难把生产推向灵活高端的进程。医疗,教育事业也发展缓慢。关键是人才的紧缺。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是个问题。

(4)环境保护。发展必定带来环境的改变。毛河特色产业离不开优质的环境资源保障。目前,已经封山育林,但开采矿山,发展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5)教育大业。贫困是教育问题存在的根本,学生对只是的渴望,家长对教育日渐的重视,针对偏远山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和部分在职正式老师的职业态度,国家应给予关注和调整。

毛河村的发展总体上正处于瓶颈阶段,村领导带领村民积极地进行最基础的新农村建设,但资金,将来的出路,部分规划但未能预知困难的产业项目都紧紧的包围着这个偏远山区的村民们。村书记夏明云说:只要我们敢想敢干,作出成绩,自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只要我们以诚信为本,自会得到投资者和来访者的信任和满意。

我的暑期时间感想:

毛河是一个环境清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山区的人民同样渴望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经济制约着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制约着渴望知识文化的孩子们去奋斗创造未来。在那里,村民齐心搞建设,渴求党和社会给予他们机会和帮助。我想,在中国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尽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去关注并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有了此次的支教经历,对我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认知都是一个新的提高和丰富。百年大业,教育为本。只是改变命运,成才后才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暑假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2017暑假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南靖县是个“土楼王国”,拥有各类大小土楼1.5万座。XX年7月7日,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这“两群两座”共20座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XX年8月,福建南靖土楼旅游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5a旅游景区。南靖土楼旅游是福建省主打生态旅游主线路之一,通过实地调研,宣传科学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结合民众以及市政部门的努力共同促进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

为了响应“三下乡”以及学校的暑期实践,7月17日绿色家乡生态保护调研小队先后深入南靖土楼景区的延安楼、土楼旅游接待中心、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塔下村等景点进行调研,旨在实地了解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深入理解四进四信理念。

首先,通过来到延安楼的拜访了解,得知延安楼是至今最小的土楼,其之所以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建设,是因为当地居民并非都是一家族,而是经个人交易变卖给他人。如今住在延安楼的居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地居民,久而久之导致延安楼的文化流逝。并且,延安楼是一座孤楼,政府也曾有过维护的念想,没能付诸行动,大概也是因为难度太大。

之后,调研小组来到已经开发的南靖土楼旅游景点。如今的土楼熙熙攘攘,院里随处可见各种商贩,古朴的山寨也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调研小分队针对土楼当地居民的满意度展开了详细的问卷调查与走访活动,向他们宣传建设“绿色家园”“美丽中国”。并对游客就门票价格与土楼现状等问题展开随机访问。绝大部分人对土楼的意愿消费在800元以下,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土楼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基本维持原貌。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土楼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这是土楼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地调研,调研小队得出土楼发展中的问题:

1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2各地独立开发,缺乏区域合作。

3缺乏监督机制。

4绿色经济产品单一,消费疲软。

最后,我们的调研结论是,希望南靖土楼,永定土楼,还有其他未被开发的小土楼等,可以整合资源,打造全域大旅游圈,加大基础设施和绿色环保建设力度,引进高级旅游模式,把卫生,环境,绿色摆在首要位置,提高景区开发管理水平,使得生态旅游开发合理带动绿色经济的崛起,最后形成别具一格的绿色经济文化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暑假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355 字

+ 加入清单

2017暑假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一、目的:

(一)对六个调研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现场培训。

(二)分析实地调研状况和预调研得到的一线资料。

(三)进一步微调、完善调研方法与工具,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

二、预调研方法与内容

为了预测调研的情况,及时发现调研内容的不足之处和培训参与调研人员的调研能力,使他们熟悉调研过程,调研组首先进行了预调研工作。为了达到预调研的目的,预调研所采用的方法与内容是和正式调研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包含五个方面的问卷:实习生问卷、实习学校学生问卷、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和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包括中学教师和师范生两种)。通过广泛的收集数据,和同类样本间与不同样本间的横纵对比,研究分析此次教育实习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样本抽取原则是:实习生问卷的调研样本为所有调研学校的所有实习生;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调研样本是每个县域块内各选择一所初、高中学校,每校抽取两个班级(不同年级,有实习生工作的班级);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调研样本是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县域内实习学校的所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参与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根据样本抽取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全部实习学生,共十五人;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两个班的学生;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预调研样本永吉七中副校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的所有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参与以上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二)访谈

访谈的对象包括四部分:实习生访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和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访谈的内容是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上的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分三大块内容:基本情况访谈、教育心理访谈和教育技术访谈。

访谈样本的选择原则是:实习生访谈对象为每校选择3-5名不同专业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每校2-3名指导教师(其中要有班主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学生对象样本为选择6-8个学生进行访谈,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

根据样本选择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访谈对象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一名女英语教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六名学生(三男三女),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由于此次预调研目的之一是为了培训参加调研的全体成员,因此进行访谈的学生都是有过访谈经验的或者之前受过访谈方面培训的,其余参加访谈的调研组成员则是见习这些访谈者访谈,向他们学习访谈的方法与技巧,吸取经验。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

课堂观察与录像的样本选择原则是:随机抽取有我校实习生实习的班级进行课堂观察与录像的工作。

预调研的课堂观察与录像工作一共记录了三节课,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三、预调研过程

(一)预调研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xx年10月8日上午7:30——18:00

2.地点:吉林市永吉县第七中学

(二)预调研准备工作:

1.分配工作:侯恕安排此次调研的工作分工,提出基本要求。

2.协调工作:向永吉七中学校领导说明调研目的与内容,协商具体的调研事项,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预调研工作内容:

预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项: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1.访谈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此次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的访谈,访谈时间为15分。

(2)我校实习生的访谈,访谈时间大约为15分钟。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英语,女),访谈时间约5分钟。

(4)学生座谈(6人,三男三女),访谈时间约为5分钟。

2.问卷调查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问卷调查,为5分钟,在访谈之前。

(2)我校实习生的学科能力试题和我校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发15份试题全部收回,调查问卷发15份返回13份。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调查(学科能力试题和调查问卷),共持续约一小时。学科能力试题全部做完收回,问卷调查做了10份。

(4)学生问卷调查(两个班),每班的问卷平均都用了40分钟。

3.课堂观察与录像

共录了三节课的教学录像,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四)下一步调研工作安排:

1.问卷相关部分负责人对问卷调整(周五完成),周六合卷,周日印出(杨明)。

2.侯恕协调带队老师分组,参与调研的研究生分组(专题负责人分本专业学生,统一调整)。

3.联系六个调研县域的学校带队教师,与调研学校提前协商(张丹)。

4.调研设备落实(李广负责)

5.调研预算(侯恕)、借款(张丹)

6.下周开始进行实时实地调研工作。

(五)预调研材料的简单处理

预调研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微调调研的方法与工具,科学有效的进行实地教育调研工作,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课题组成员将收回的问卷、访谈录音和教学录像内容做了一些处理与分析,并对实地调研状况作了分析讨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永吉七中领导和我校实习生的积极配合下几乎所有问卷的完成质量都比较好,而且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基本真实的反映了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能够达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实习学校领导问卷、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这几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便于回答。

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都较多,但是实习生问卷的问题数量虽然较多却并没有影响实习生的回答。学生问卷的问题一方面问题数量比较多,另一方面其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问得比较晦涩,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平均每个学生回答问卷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较多也影响了对问题的回答。

(二)访谈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的内容都进行了访谈,并且能够就一些问题展开提问,进行深度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习访谈的学生也通过当场观察、学习访谈者的访谈过程,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访谈的整个过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学会了访谈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为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有的访谈者虽然就某一个问题问的较为详细,却忽略掉了一些问题的访谈,尤其是对基本情况的访谈并不全面。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新授课的录像图像清晰,教学情境反映的较为全面。不仅有对实习生的讲课情况进行录像,还有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录像,而且质量很好,可用性强。但是此次预调研只有新授课的录像,可参考的维度太少,给课堂教学的分析讨论带来不便。

基于以上对预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课题组成员为教育调研的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使预调研的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改进。为了使实地调研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得完满的成果,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五、建议

(一)对问卷的建议

由于各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其余问卷的内容都过多,而且学生问卷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建议精简除了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所有问卷的内容,使问题少而精,浅显易懂便于回答。

(二)对访谈的建议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访谈者进行访谈时并不能对所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有遗漏的地方。因此,建议访谈者在访谈之前要熟记访谈提纲的内容,对相应部分的问卷内容也要有所了解,使访谈全面深入的进行。

(三)对课堂观察与录像的建议

课堂观察与录像之前要得到被采访者的教学设计,而且不仅要对实习生的新授课进行课堂教学录像,也要对实习生的试讲课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课进行录像。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的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完善调研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3237 字

+ 加入清单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调研报告

今年,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各调研组深入各县区、走进田间地头,摸实情、察民意、汇民智,全面了解了我市农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和查找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在调研课题确定、重点内容把握等方面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余学友书记参加了推进农业现代化专题协商会,对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对深化调研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对市政协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良好机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求实效,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长,品质不断优化。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1亿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9倍、1.9倍;平均亩产791.4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4倍、1.6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玉米优质率在95%以上。全市有3个县(上蔡、西平、正阳)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百强县,西平县被确定为“全省优质小麦生产重点示范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花生、蔬菜、烟叶、白芝麻、食用菌、花木种植和生猪、肉牛、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都达到一定的规模。2019年,全市油料总产量达到11.19万吨,其中花生总产居全省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达到86.2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拥有4个全国油料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和2个全国肉类百强县(西平、正阳),正阳、平舆、泌阳县分别成为全国花生、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一是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项目536个,建成高标准粮田243万亩。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125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等项目,打配机电井8.15万眼(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新增旱保田58万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道路、电网、水网等农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改建县、乡公路336公里,新建农村公路连通工程115公里。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至2019年底,我市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00家;全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5.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45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1%,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销售收入达414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其中11个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1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有5家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26家,实现总产值1096亿元。农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至2019年6月,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组织11464家,其中农民合作社8841家、家庭农场2623家。

(四)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不断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全市已发展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43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市场体系。汝南三门闸蔬菜批发市场已被确定为农业部重点市场,正阳中原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豫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泌阳香菇市场获得了“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称号。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立了“驻马店农业信息网”和“驻马店兴农网”,基本实现了网络一体化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部分地方已形成了“网上订单、网上种植、网上收获”的网络农业生产新格局。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已制定和发布各级农业标准规范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级地方标准规范88项;全市“三品一标”产品已达170个;泌阳、西平和汝南等县被列入“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逐步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共有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96个,其中市级14个,县级82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724人。规划了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已开工84个、交付使用4个,计划在年内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五)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全部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已完成3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市基本形成了村信息员、乡镇服务站、县区服务中心、市网络交换一体化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县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完成了股权改造工作,有2家组建农商行正式挂牌营业,有2个县成立村镇银行。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全市小麦保险面积524.4万亩,玉米保险面积275.9亩,花生保险面积86.5万亩,财政保费补贴13460万元,赔付金额8870多万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中低产田比例较大。目前,全市仍有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8%),其中有150万亩基本是“靠天收”的岗地旱地,350万亩为低洼易涝地。这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制约着粮食的稳产增产。二是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缓慢。我市目前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仅占2020年规划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资金渠道分散和投入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也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三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全市规模较大的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够配套,有些年久失修,灌溉、排洪能力远未发挥。如宿鸭湖、板桥、薄山、宋家场四大灌区涉及灌溉面积17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在50万亩左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水利设施线长面广,国家顾不上,地方没钱投,农民建不起,原有设施老化失修,新建设施难推进。因产权不清、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有限。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城镇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地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加上各地出现的“非农化”、“去粮化”倾向,我市要实现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55亿斤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二)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一是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普遍存在。一家一户三五口人五六亩地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营方式还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存在着农业科技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二是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业生产分散投入成本大,生产效益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即使是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部,“公司”和“农户”之间大多停留于一般购销合同关系,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远未形成,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优势产业的大起大落。2019年全市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4亿元,但平均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仅有7164元。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总体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不足300家,“空壳社”的问题突出;县区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还存在一些空白村;产业链条短,品牌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不够规范,职业化经营程度低。四是土地流转规模小。到2019年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48.7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三)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有限。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有53%。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不健全。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大市地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国家和省级研究研发机构。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缺乏。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工资低、条件差,留住人才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有些地方对农技推广人员的配备把关不严,非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缓慢。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总体比较薄弱,专职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人口比例为1∶3384。三是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财政对农技推广安排的经费非常有限,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仅有的事业费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办公,开展相关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十分困难,连测土施肥、配方播种等一些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四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市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老人和妇女占较大比例,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新技术在农村难以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一是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全市132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小、散、差”的状况。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家,占全国1253家的1.6‰;省级只有46家,占全省760家的6%。涉外经营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匮乏,对外形不成市场,对内缺少辐射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58∶1,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区域内一些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严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普遍联系不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市有全国粮食大县、全国油料大县和畜牧大县10多个,至目前没有一个农产品加工大县,大多数农畜产品以原字号销售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很多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一些经营者对名牌产品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够,缺乏争创品牌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驻马店号称“中原粮仓” 、“中州油库”和畜牧大市,却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全。虽然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但规模普遍较小,大多处于区域性自我循环状态,仅仅起着区域内调剂余缺的作用,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地域非常有限。二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尽管我市香菇、白芝麻、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期货市场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作用远未发挥,造成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负责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信息的专门机构,各业务部门提供的农业和农产品信息零星分散且不及时,大部分农户对市场供求把握不准,继续沿习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极易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农产品交换经常出现“买涨卖低”的现象。

(六)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政府投入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财政收入用于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4.6%。金融投入方面,由于各级金融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力度,农村新增贷款必须有担保或抵押物作为放贷条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贷款十分困难。经营主体投入方面,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都是流转过来的,成本较高,出于收益考虑,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的真金白银不多。农户投入方面,201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437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7.7%、全国平均水平的83.6%,直接约束了农户的投资行为。2019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入78.24亿元,户均仅4289元。

三、对策和建议

在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机遇难得。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根本,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全面推进,走出农业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加强引导,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支持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回乡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等,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种养专业大户。二是支持各类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机经营大户、经纪人、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村基层组织,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种植、养殖、农机等专业合作社。鼓励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组成联合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三是支持专业大户和在外务工回归农民、农村经纪人、农村能人等依托技术、资金优势,开办家庭农场。四是支持农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拓展经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合作,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形成 “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五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种养业,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模式。建议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区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工程,探索新路子,建立新机制,高标准抓好一批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注重规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机构,并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基层组织作用,深化课题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一是结合各地实际,区分不同类型,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制度,防止“空壳社”的出现。二是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章程,建立运作机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及时提供法规政策、土地流转、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等信息,帮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3、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现代化。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民的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淡化传统农民的身份性质,促进有专业技能的农民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依赖农业职业技能而非依靠土地的职业化农业从业人员,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二是坚持普及和重点相结合,培育农业产业人员。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力量、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社会化专业服务人员等的培训,增强市场化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县区职业培训机构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等培训工程培训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建议有关培训机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别,科学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完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是吸引各类人才,形成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队伍。建议出台能够增强农村和农业对各类人才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返乡农民、投资参与者等群体投身农业现代化,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

(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1、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土地流转。按照稳定所有权、维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以推动农村土地确权为重要抓手,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一是按照《物权法》规定,赋予土地生产经营者的物权属性,明确确权后的农村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有偿出租、转让。建议在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加快做好确权证书的发放工作。二是针对目前农民承包地条块分割、分散布局和部分农民不愿参与土地流转的现状,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对现有农村土地作出适当调整,把不愿流转的农户土地向村庄周边集中,解决大块土地流转难的问题。三是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利用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资金等形式,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流转大户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强化服务保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议加快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流程,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水平。建议各县区制定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在区域内推广。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三是积极搞好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和鉴定等服务。四是建立和完善县区、乡村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处理各种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上蔡等县通过建立“村有信息员、乡有服务站、县有流转中心”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度,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搞行政干预,不下硬性指标,严禁“一刀切”。二是坚持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的主体地位,对现有从事特色种植业、收益较好的农户,不强行要求参与土地流转;对以种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允许他们自主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流转双方合理定价,并对农民在流转土地上的劳动、使用家庭农业机械的报酬,以及入股分红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写入土地流转合同,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利益不受损失。

4、加强监管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建议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防止 “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功能区规划,划定粮食生产和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区域,明确界定不同地域的土地用途。二是针对目前农业补贴分散发放、收效不明显的问题,遵循“谁种田补贴谁”的原则,逐步将各种农业项目补贴直接补给种粮大户,并加大对农技、仓储、良种、农资、水利设施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多种田多种粮。三是建立审查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土地开发和使用,保证土地的农业用途,严把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三)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1、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建议各级政府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的多方面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科学规划,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下大力调整农业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蔬菜、芝麻、花生、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和林果业,持续发展牛、羊、生猪养殖等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形成各种种养殖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坚持发展种养殖业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重。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经济效益明显、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一是科学搞好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六大基地”建设,即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生猪、肉牛生产基地,花生、芝麻油料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产、花木、茶叶、林产品等特色种养基地。二是依托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面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油脂加工、皮革加工等基地。力争今后5到2019年形成产值处在全省前列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2个。

3、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市政府选择10个左右起点高、规模大、生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申请国家和省扶持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扩大招商引资。以政府为主导,围绕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驻马店。以中国“农洽会”为重要平台,组织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扩大项目和技术合作,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品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三是重视培育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已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优先发展;对规模小、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指导其创新发展思路,转换经营方式,提升发展水平;支持本土企业之间合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4、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结合农业大市实际,把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摆在我市质量建设、品牌创建工程的突出位置,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档次,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新产品,以新取胜,以特取胜,以质取胜,大力开发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高、新、精农产品,努力提升“夏南牛”作为全国第一肉牛品牌的知名度,把“一加一”、“悦生合”、“泌阳花菇”等品牌培育成国内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1、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完善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加强板桥、薄山、宋家场等大型水库和宿鸭湖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疏通引水渠道,增加泵站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二是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强灌排管网建设,完善机井灌溉配套设施。同时,尽早展开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管护机制,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在确山、泌阳县等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应加强小型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岗地旱地的灌溉条件。四是在高标准粮田推广喷灌技术,在设施农业区域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建议市、县(区)政府抓住国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省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一是超前计划安排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提前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二是针对目前资金渠道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促进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千亿斤粮食规划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方面资金的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标准粮田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注重长远规划,有效解决目前高标准粮田建设布局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实施区域连片开发,为实施大型机械耕作、推广农业灌溉新技术创造条件。

3、抓好低洼易涝地治理。建议市政府和各县区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推进350万亩低洼易涝地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低洼易涝地域的农田改造工程,增加田间排水沟渠管网密度,提高田间排涝能力;疏浚河道,新建闸站、涵闸、泵站,提高集中连片低洼地的排洪能力;通过新修水库和扩大现有水库的库容量、开挖池塘等途径,提高低洼易涝地域的蓄洪能力。

4、加大岗地旱地改造力度。我市有150万亩的岗地旱地,这类土地保墒保肥能力差,应加大对岗地旱地农田的改造力度。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平整地势相对宽阔的岗地,对山区陡坡地兴修水平梯田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这类土地的形态;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推行地膜覆盖、植物保护等综合栽培技术,提高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5、加快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道路“村村通”建设标准,并逐步向田间延伸,不断增加农村路网密度,为大型车辆和农业机械进出提供方便。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田间输电线路,加强配送电站建设,提高农业用电保障能力。三是完善农村信息化设施,加强无线通信站点建设,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推广使用,逐步实现农村地区“三网融合”,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五)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市本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尤其是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充实县乡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改善结构,加强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健全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争在每个村建立农技推广示范户;加快完成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运作机制,使其尽早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农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在农技研发上,鼓励农业科技研发机构自主研发农业种植新技术。在品种改良上,大力推广小麦、水稻、玉米和畜禽、水产品、花生、芝麻、烟叶、林果、食用菌、花木等优良品种,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优势主产区。在生产加工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三是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实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奖和推广应用专项奖,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机构和企业大胆创新。

2、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统一规划,积极引导国有、集体、个人和外商参与市场建设,新建和改建一批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管理有序的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兴建辐射国内外的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大小结合、城乡衔接、专业与综合配套的市场体系新格局;大力发展农业市场组织,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使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培养一批大型“农产品联营公司”。

3、建立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搞好各类市场信息的预测和分析,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使现代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合作,着力打造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和淘宝特色中国驻马店馆,努力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育和引进力度,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4、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特别是要着力抓好玉米机械化收获、花生机械化收获和设施农业、农作物植保、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发展重点。二是建立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为平台的农机服务机制,通过农机补贴、装备引进等形式,进一步增加大型拖拉机等农机数量,扩大深耕面积,实现秸秆还田,改善品质,提高地力。三是要加强培训,培养能熟练操作使用现代农业机具装备的新型农民。

5、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以及产后销售、运输、加工等一体化服务。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制定相关规范,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办理注册登记时简化手续,严格落实国家农业生产资料购置补贴政策,对经营有困难和新开办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的优惠。

6、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准入体系。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广播电视、互联网向社会定期发布禁用、限用以及推荐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品种目录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抓好驿城区、汝南县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并在全市各县区推广,逐步达到只有经专业机构认定的农产品才能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从销售环节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建立检测体系。争取资金,补充设备,完善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检测能力,加快建设由市、县(区)和批发市场三级组成、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三是建立认定体系。选择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超市,开展“三品一标”认定、产品包装标识和连锁配送、超市经营、专柜销售的销售模式试点工作。

(六)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生态化水平

1、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按照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确山、遂平、汝南3个组团县县城周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一批集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和“菜篮子”工程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工程。

2、推广生态化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对地表质地黏重的沙姜黑土、黄褐土等农田,通过大型农业机械深耕土地,活化土壤,改变土壤理化性状。二是采取增加补贴的形式,鼓励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户购置和装配秸秆还田设备,引导农户搞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各地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加强对农田养分丰缺状况的检测,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养分的利用率,为农户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和施用方法,减少因过度施肥对土壤的破坏。四是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预防土壤板结和肥力流失。同时,要通过土地整治养护,尽可能扩大轮休轮作,加大劣质退化土地改造和修复的力度。

3、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基本农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明确补偿的环节、主体、标准等,发挥激励作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七)建立多元化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增加财政在“三农”方面的支出。二是针对目前农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非粮化”倾向,增加种粮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针对传统农区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的实际,建议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反映,减少或取消重要农产区市、县涉农项目资金配套。

2、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搭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一是落实中央“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推动金融服务下乡。二是主动对接农行、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展开试点工作,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细则,探索农民合作社产品订单、大型农用生产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的办法。三是综合运用优惠政策、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现代农业。四是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探索土地信托、土地银行等新的融资方式。

3、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针对当前涉农项目资金种类多、管理渠道分散、使用效益低、浪费较大的实际,改变涉农项目资金的投放方式,统筹规划,集中安排项目资金,发挥涉农资金的集聚效应。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安排项目资金,保障农业重点建设任务;建立“一个项目库、规划一个本、审批一条龙、实施能同步、标准能统一”的项目运作机制,解决同一地域项目推进难同步、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4、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一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二是引导和支持农业保险机构把保险的功能与农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优势农产品保险产品,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业保险机构向基层乡镇延伸,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农业保险信息、保险销售和理赔等服务。四是加强农业保险政策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之间的衔接,建立完善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五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大灾之年农民的基本收入和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议由农办牵头,联合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有关种植、养殖、农机保险的试点工作,推出适合当地实际的保险业务,制定完善政府财政保费补贴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3666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入世问题调查思考

农业入世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农业面临新的冲击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就商城县而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 源是我们应对“入世”挑战的最大优势,我们应按照“粮油优质化,产业区域特色化,茶叶、果蔬有机化,畜禽、水产绿色化”的发展新思路,面向市场,抢抓机遇,真抓 实干,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转变观念,确立结构调整的总体工作思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首先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实现根本改变,用改革创新精神,组织 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从依靠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模式中解脱出来,瞄准国内国际市场,通过科学规划、培植典型、建立基地、开发市场、强化执法等市场经济手段 和方法,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二是要从布局欠优、规模零散模式中解脱出来,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 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农产品规模经济优势。三是要从家庭小生产、简单再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四是要从粗放经营、经验种植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快品种、技术和知识更新,加速农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五是要从自 给自足、封闭经营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根据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开发生产、加工、运输、保鲜、包装等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科学规划,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依托山、水、田、林和劳力资源,调整种养结构,不断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 高,向几乡一业,几乡一品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带和基地群,继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及“县抓龙头,乡抓产业,村抓基地,农户建园”的成功做法,充 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调”字上狠下功夫,在规模上大做文章,重点抓好“三带六区”,即:南信叶路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特色经济开发带,灌河滩涂树草牧防风 固沙速生杨防护林带,浅山丘陵畜禽(山羊、淮南猪、土鸡)养殖带;深山区生态茶叶、高山蔬菜主产区,南部乡镇栗、茶、药、杉主产区,中北部优质粮油主产区,鲇鱼 山、铁佛寺、大石桥库区水产品主产区,城镇周围瓜果、蔬菜主产区,沿河库塘堰淮南麻鸭主产区。 三、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农业产品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加入wto的新要求,随着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十分紧迫。今后几年,我县推进农业标准化,要着力抓好六大体系建设:一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确定农产品生产执行标 准。对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创立品牌,注册商标。2—3年内,在叫响其鹏牌天然有机 茶、长元野生茶油的同时,力争使板栗、高山四季豆、麻鸭、山羊、淮南猪、 花白鲢、河蟹等产品获得注册商标和品牌。二是生产示范体系建设,建立无公害产品基地。重点抓好28万亩板栗、10万亩茶叶、15万亩油茶、2万亩银杏、6万亩杂 果、6万亩中药材(含国槐)、15万亩紫云英、8万亩瓜果菜、2万亩高山蔬菜、50万头淮南猪、30万只山羊、6万亩水产品等基地建设。三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推行生产过程标准化。根据部颁标准,制订完善主要产品的无公害栽培养殖技术规程,示范基地生产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四是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实行加工 产品无害化。着力提高企业的标准化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冷冻、保鲜、脱水、盐渍等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实现加工无公害。健全无公害产品 销售网络,县城和主要交通要道,乡镇农产品市场设立无公害产品专销区,并逐步在大中城市设立商城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窗口,凭证销售。五是检测监控体系建设,保证农 产品达标上市。县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按照产业布局,建立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检验网点,实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跟踪管理。     四、搞活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努力达到四个一批:一是兴办一批龙头加工企业。支持现有的龙 头企业挂靠集团,资产重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发蔬菜保鲜加工,兴办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企业。二是组建一批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发展要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 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对接,就必须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大户与农民、市场与农民、科研单位与农民的 联合,组成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联合,结成利益共同体。组建各类专业研究会、协会、合作社,做到每一个产业都有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产前、产 中、产后服务。今后十年,力争培植100个年营业额超百万元的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培养一批农民经纪人。放手支持他们从事购销、传递信息、发展储运,发挥他们搞活 生产流通的主力军作用。到“十五”期末农民经纪人达到5万人以上。四是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县一级要建设3—5个年购销超亿元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地处交通干道的 集镇,都要办1—2个农产品市场,同时每个镇都要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实现产销直挂、产销代理,扩大农产品销售。 五、眼光向外,加快发展跻身国际市场的外向农业。抓住“入世”机遇,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在巩固扩大猪鬃、山货等产品出口的同时,不断拓展茶 叶、油料(茶油、菜油、香油)、肉类、水产品、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产品,扩大生产能力,拓宽出口渠道。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货额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 30%以上。开发新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寻求外销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民资、工商资本进军农业,寻求合资合作,开发新兴农业项目。扶持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参与国 际市场竞争。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实行网上招商,创建一批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和提升一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参与国际学术 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引进外资,兴办一批外向农业示范园区、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旅游农业示范园区。运用优质高效农业开发的先进典型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品位,真正

把商城农业推出国门。 六、科技创新,拓展农业优新发展空间。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一是开发新兴产业,引进推广农业优新技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应用生物快繁技术,实行工厂化育苗。发展名贵花卉、盆景、苗木,形成产业化生产。开发无土栽培新项 目,引进扩繁名特优稀品种,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二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粮油生产向优质化方向发展。粮食适应人们注重保健、生活层次提高的要求,加快品种更 新。在继续坚持压粮扩经,压麦扩油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粳米、“双低”油菜等高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三是发展主导产业,培植新的发展优势。重点培植发展林果、 两茶(茶叶、茶油)、蚕桑、畜禽、水产、油料、山货、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使之形成规模和知名度。四是培植农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转租、返 租、承租等形式,集中一定的土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逐步把县农场、白塔集农科队、王楼林场、河凤桥园艺场、上石桥双河滩涂林果间作生态示范区等创办成农业 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七、信息引导,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一要搞好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根据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更高要求,合 理制定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规划,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二要抓好信息 和产业政策发布。农业信息网络向市场、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 延伸,及时发布农产品产销和价格信息,为调整结构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信息引导,国家投资、集体投入、吸纳民资、引进外资并举,共同投资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八、资源重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是农业资源少,农民太多。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 即使农业产生很高的回报率,但由于规模上不去,农民收入也难 以有较大增加。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的实践看,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很大一块是转向经营非农产 业得到的。而农村人口减少,从而增加农业人口资源占有量,并通过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可以使经营农业的人口收入增多。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好增加非农收入 和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文章。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特别是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 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 文章做好了,不仅农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产质量也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面貌必将大大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范文

一、简介

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xx县农机部门围绕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拥有拖拉机5397台、联合收割机203台,植保机械721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3.76万千瓦,机械原值1576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围绕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配套装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拥有冷藏保鲜4745m3,多功能田园管理机15台,喷滴灌设施1935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果蔬分级机5台。三是公司投资农机成为新亮点。在农机项目的引导扶持下,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成为农业企业的投资热点。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95.3万元,购置引进农产品冷藏保鲜库1230 m3、喷滴灌设施350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田园管理机3台、集雨设施2套、割草机3台、农用运输机4台,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较好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效益。xx县的专业乡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魏塘的“中国甜瓜之乡”、姚庄的“黄桃之乡”、西塘的“沼虾之乡”、丁栅的“甲鱼之乡”、惠民的“蜜梨之乡”相继涌现。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县初步形成了南部设施农业栽培、北部名特优水产养殖、中部食用菌生产的区域布局,设施瓜菜种植面积4.9万亩,淡水养殖8.3万亩,粮经比例已调整为45∶55,前几年又启动了3万亩无公害大棚瓜菜基地。全县上下以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结构优化增收之路,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据农经统计分析,今年粮食收入2.7亿元,比去年增17.4%,经济作物7.08亿元,增长10.5%,畜牧业7.3亿元,增长27.5%,林业0.9亿元,增长25%,食用菌0.58亿元,增长5%,预计全年农业总收入18.5亿元,增长24.9%。 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9.5万亩,大米、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及农产品加工等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基地促龙头,龙头带基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单一粮食加工,走出作坊式加工模式,由低档次向中高档次,由内销为主向外销推进,涌现出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6个。今年新增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各4家,全县已拥有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15家,4家农业行业协会、43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其带动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推广了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绿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凸现。今年新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组织申报的省绿色农产品4个正在认证当中。目前全县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16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3个。

二、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县农委农业资源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673 字

+ 加入清单

农委农业资源调研报告

属低山丘陵地带,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为我县农业种植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探寻我县农业优势资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农业农村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优势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其发展困境、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思考。

一、全县农业优势资源概况

(一)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引导农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食用菌、柑橘、茶叶、桑蚕、优质米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运营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食用菌、桑蚕产业在我县形成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到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食用菌、桑蚕、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产值达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稳固来源。

(1)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XX年上半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达1.09亿袋,同比去年增加1550万袋,增16.6%。截至XX年,全县发展食用菌农户达25563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54.5%,食用菌产业总产量占全省比重为20%,居全省第二,为农民增收达5368万元,成为全县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进一步突出代料香菇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以茶树菇为主的非耗材食用菌,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之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向立体型、循环型、节约型方向发展。XX年5月被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

(2)桑蚕产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蚕种培育、桑园基地建设、茧丝绸一条龙加工、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措施,成为全县出口创收的一大亮点。XX年,全县桑蚕产业产茧量达1766吨,占全省比重的21%,位列全省第二,辐射带动农户1XX户,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48万元,成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3)粮油产业稳定发展。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创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粮油生产连续三年丰产丰收。XX年全年粮食总播面23万亩,总产9.7万吨;全年油料作物总面积10.46万亩,总产1.4万吨。粮油产业农民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

(4)水果产业强势推进。抢抓省、市打造长江流域200万亩柑橘带契机,科学论证规划,以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桔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桔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强力推进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截至XX年底,全县柑橘面积已达3.3万亩,柑桔总产量7000余吨,农民收入达700万元。

(5)茶叶产业潜力巨大。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研究茶苗无性繁育技术,500亩高标准茶叶基地的建成,深入推广了运用茶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传统制茶升级改造步伐,茶叶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XX年茶叶产量554吨,比上年增加4吨,增0.73%。XX年,全县茶叶总产605吨,农民增收达700万元。

(二)农业优势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精品名牌。XX年,“森源”牌香菇、“垭丝”牌白厂丝荣获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县农产品名牌产品空白的历史性突破。“花园碰柑”、“双红蜜橘”、“云雾绿茶”、“龙凤蕃茄”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森源”牌香菇、“鸣凤”牌优质米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远野风”、“森源”牌、“鸣凤”牌获得著名商标认定。XX年,“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当选宜昌市第二届“三峡十大特产”,荣获名牌产品。XX年,“森源”牌香菇荣获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森源”牌香菇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垭丝”牌白厂丝远销江浙一带,并出口印度、巴西等地,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等系列产品远销广东、河南、东北等地,鹿苑黄茶远销全国各地,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某县农委农业资源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674 字

+ 加入清单

某县农委农业资源调研报告

属低山丘陵地带,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为我县农业种植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探寻我县农业优势资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农业农村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优势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其发展困境、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思考。

一、全县农业优势资源概况

(一)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引导农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食用菌、柑橘、茶叶、桑蚕、优质米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运营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食用菌、桑蚕产业在我县形成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到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食用菌、桑蚕、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产值达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稳固来源。

(1)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XX年上半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达1.09亿袋,同比去年增加1550万袋,增16.6%。截至XX年,全县发展食用菌农户达25563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54.5%,食用菌产业总产量占全省比重为20%,居全省第二,为农民增收达5368万元,成为全县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进一步突出代料香菇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以茶树菇为主的非耗材食用菌,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之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向立体型、循环型、节约型方向发展。XX年5月被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

(2)桑蚕产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蚕种培育、桑园基地建设、茧丝绸一条龙加工、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措施,成为全县出口创收的一大亮点。XX年,全县桑蚕产业产茧量达1766吨,占全省比重的21%,位列全省第二,辐射带动农户1XX户,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48万元,成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3)粮油产业稳定发展。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创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粮油生产连续三年丰产丰收。XX年全年粮食总播面23万亩,总产9.7万吨;全年油料作物总面积10.46万亩,总产1.4万吨。粮油产业农民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

(4)水果产业强势推进。抢抓省、市打造长江流域200万亩柑橘带契机,科学论证规划,以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桔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桔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强力推进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截至XX年底,全县柑橘面积已达3.3万亩,柑桔总产量7000余吨,农民收入达700万元。

(5)茶叶产业潜力巨大。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研究茶苗无性繁育技术,500亩高标准茶叶基地的建成,深入推广了运用茶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传统制茶升级改造步伐,茶叶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XX年茶叶产量554吨,比上年增加4吨,增0.73%。XX年,全县茶叶总产605吨,农民增收达700万元。

(二)农业优势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精品名牌。XX年,“森源”牌香菇、“垭丝”牌白厂丝荣获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县农产品名牌产品空白的历史性突破。“花园碰柑”、“双红蜜橘”、“云雾绿茶”、“龙凤蕃茄”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森源”牌香菇、“鸣凤”牌优质米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远野风”、“森源”牌、“鸣凤”牌获得著名商标认定。XX年,“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当选宜昌市第二届“三峡十大特产”,荣获名牌产品。XX年,“森源”牌香菇荣获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森源”牌香菇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垭丝”牌白厂丝远销江浙一带,并出口印度、巴西等地,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等系列产品远销广东、河南、东北等地,鹿苑黄茶远销全国各地,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3222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调研报告

今年,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各调研组深入各县区、走进田间地头,摸实情、察民意、汇民智,全面了解了我市农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和查找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在调研课题确定、重点内容把握等方面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余学友书记参加了推进农业现代化专题协商会,对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对深化调研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对市政协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良好机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求实效,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长,品质不断优化。XX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1亿斤,分别是1978年、XX年的3.9倍、1.9倍;平均亩产791.4斤,分别是1978年、XX年的3.4倍、1.6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玉米优质率在95%以上。全市有3个县(上蔡、西平、正阳)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百强县,西平县被确定为“全省优质小麦生产重点示范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花生、蔬菜、烟叶、白芝麻、食用菌、花木种植和生猪、肉牛、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都达到一定的规模。XX年,全市油料总产量达到11.19万吨,其中花生总产居全省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达到86.2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拥有4个全国油料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和2个全国肉类百强县(西平、正阳),正阳、平舆、泌阳县分别成为全国花生、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一是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项目536个,建成高标准粮田243万亩。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125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等项目,打配机电井8.15万眼(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新增旱保田58万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道路、电网、水网等农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改建县、乡公路336公里,新建农村公路连通工程115公里。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至XX年底,我市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00家;全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5.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45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1%,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销售收入达414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其中11个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1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有5家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26家,实现总产值1096亿元。农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至XX年6月,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组织11464家,其中农民合作社8841家、家庭农场2623家。

(四)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不断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全市已发展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43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市场体系。汝南三门闸蔬菜批发市场已被确定为农业部重点市场,正阳中原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豫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泌阳香菇市场获得了“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称号。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立了“驻马店农业信息网”和“驻马店兴农网”,基本实现了网络一体化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部分地方已形成了“网上订单、网上种植、网上收获”的网络农业生产新格局。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已制定和发布各级农业标准规范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级地方标准规范88项;全市“三品一标”产品已达170个;泌阳、西平和汝南等县被列入“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逐步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共有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96个,其中市级14个,县级82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724人。规划了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已开工84个、交付使用4个,计划在年内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五)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全部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已完成3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市基本形成了村信息员、乡镇服务站、县区服务中心、市网络交换一体化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县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完成了股权改造工作,有2家组建农商行正式挂牌营业,有2个县成立村镇银行。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全市小麦保险面积524.4万亩,玉米保险面积275.9亩,花生保险面积86.5万亩,财政保费补贴13460万元,赔付金额8870多万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中低产田比例较大。目前,全市仍有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8%),其中有150万亩基本是“靠天收”的岗地旱地,350万亩为低洼易涝地。这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制约着粮食的稳产增产。二是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缓慢。我市目前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仅占2020年规划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资金渠道分散和投入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也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三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全市规模较大的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够配套,有些年久失修,灌溉、排洪能力远未发挥。如宿鸭湖、板桥、薄山、宋家场四大灌区涉及灌溉面积17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在50万亩左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水利设施线长面广,国家顾不上,地方没钱投,农民建不起,原有设施老化失修,新建设施难推进。因产权不清、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有限。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城镇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地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加上各地出现的“非农化”、“去粮化”倾向,我市要实现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55亿斤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二)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一是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普遍存在。一家一户三五口人五六亩地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营方式还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存在着农业科技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二是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业生产分散投入成本大,生产效益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即使是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部,“公司”和“农户”之间大多停留于一般购销合同关系,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远未形成,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优势产业的大起大落。XX年全市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4亿元,但平均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仅有7164元。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总体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不足300家,“空壳社”的问题突出;县区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还存在一些空白村;产业链条短,品牌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不够规范,职业化经营程度低。四是土地流转规模小。到XX年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48.7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三)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有限。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有53%。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不健全。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大市地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国家和省级研究研发机构。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缺乏。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工资低、条件差,留住人才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有些地方对农技推广人员的配备把关不严,非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缓慢。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总体比较薄弱,专职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人口比例为1∶3384。三是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财政对农技推广安排的经费非常有限,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仅有的事业费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办公,开展相关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十分困难,连测土施肥、配方播种等一些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四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市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老人和妇女占较大比例,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新技术在农村难以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一是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全市132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小、散、差”的状况。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家,占全国1253家的1.6‰;省级只有46家,占全省760家的6%。涉外经营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匮乏,对外形不成市场,对内缺少辐射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58∶1,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区域内一些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严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普遍联系不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市有全国粮食大县、全国油料大县和畜牧大县10多个,至目前没有一个农产品加工大县,大多数农畜产品以原字号销售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很多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一些经营者对名牌产品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够,缺乏争创品牌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驻马店号称“中原粮仓” 、“中州油库”和畜牧大市,却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全。虽然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但规模普遍较小,大多处于区域性自我循环状态,仅仅起着区域内调剂余缺的作用,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地域非常有限。二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尽管我市香菇、白芝麻、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期货市场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作用远未发挥,造成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负责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信息的专门机构,各业务部门提供的农业和农产品信息零星分散且不及时,大部分农户对市场供求把握不准,继续沿习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极易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农产品交换经常出现“买涨卖低”的现象。

(六)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政府投入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财政收入用于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4.6%。金融投入方面,由于各级金融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力度,农村新增贷款必须有担保或抵押物作为放贷条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贷款十分困难。经营主体投入方面,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都是流转过来的,成本较高,出于收益考虑,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的真金白银不多。农户投入方面,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437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7.7%、全国平均水平的83.6%,直接约束了农户的投资行为。XX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入78.24亿元,户均仅4289元。

三、对策和建议

在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机遇难得。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根本,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全面推进,走出农业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加强引导,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支持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回乡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等,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种养专业大户。二是支持各类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机经营大户、经纪人、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村基层组织,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种植、养殖、农机等专业合作社。鼓励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组成联合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三是支持专业大户和在外务工回归农民、农村经纪人、农村能人等依托技术、资金优势,开办家庭农场。四是支持农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拓展经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合作,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形成 “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五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种养业,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模式。建议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区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工程,探索新路子,建立新机制,高标准抓好一批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注重规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机构,并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基层组织作用,深化课题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一是结合各地实际,区分不同类型,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制度,防止“空壳社”的出现。二是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章程,建立运作机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及时提供法规政策、土地流转、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等信息,帮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3、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现代化。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民的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淡化传统农民的身份性质,促进有专业技能的农民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依赖农业职业技能而非依靠土地的职业化农业从业人员,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二是坚持普及和重点相结合,培育农业产业人员。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力量、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社会化专业服务人员等的培训,增强市场化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县区职业培训机构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等培训工程培训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建议有关培训机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别,科学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完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是吸引各类人才,形成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队伍。建议出台能够增强农村和农业对各类人才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返乡农民、投资参与者等群体投身农业现代化,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

(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1、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土地流转。按照稳定所有权、维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以推动农村土地确权为重要抓手,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一是按照《物权法》规定,赋予土地生产经营者的物权属性,明确确权后的农村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有偿出租、转让。建议在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加快做好确权证书的发放工作。二是针对目前农民承包地条块分割、分散布局和部分农民不愿参与土地流转的现状,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对现有农村土地作出适当调整,把不愿流转的农户土地向村庄周边集中,解决大块土地流转难的问题。三是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利用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资金等形式,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流转大户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强化服务保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议加快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流程,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水平。建议各县区制定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在区域内推广。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三是积极搞好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和鉴定等服务。四是建立和完善县区、乡村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处理各种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上蔡等县通过建立“村有信息员、乡有服务站、县有流转中心”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度,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搞行政干预,不下硬性指标,严禁“一刀切”。二是坚持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的主体地位,对现有从事特色种植业、收益较好的农户,不强行要求参与土地流转;对以种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允许他们自主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流转双方合理定价,并对农民在流转土地上的劳动、使用家庭农业机械的报酬,以及入股分红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写入土地流转合同,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利益不受损失。

4、加强监管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建议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防止 “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功能区规划,划定粮食生产和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区域,明确界定不同地域的土地用途。二是针对目前农业补贴分散发放、收效不明显的问题,遵循“谁种田补贴谁”的原则,逐步将各种农业项目补贴直接补给种粮大户,并加大对农技、仓储、良种、农资、水利设施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多种田多种粮。三是建立审查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土地开发和使用,保证土地的农业用途,严把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三)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1、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建议各级政府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的多方面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科学规划,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下大力调整农业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蔬菜、芝麻、花生、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和林果业,持续发展牛、羊、生猪养殖等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形成各种种养殖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坚持发展种养殖业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重。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经济效益明显、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一是科学搞好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六大基地”建设,即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生猪、肉牛生产基地,花生、芝麻油料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产、花木、茶叶、林产品等特色种养基地。二是依托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面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油脂加工、皮革加工等基地。力争今后5到XX年形成产值处在全省前列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2个。

3、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市政府选择10个左右起点高、规模大、生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申请国家和省扶持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扩大招商引资。以政府为主导,围绕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驻马店。以中国“农洽会”为重要平台,组织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扩大项目和技术合作,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品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三是重视培育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已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优先发展;对规模小、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指导其创新发展思路,转换经营方式,提升发展水平;支持本土企业之间合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4、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结合农业大市实际,把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摆在我市质量建设、品牌创建工程的突出位置,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档次,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新产品,以新取胜,以特取胜,以质取胜,大力开发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高、新、精农产品,努力提升“夏南牛”作为全国第一肉牛品牌的知名度,把“一加一”、“悦生合”、“泌阳花菇”等品牌培育成国内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1、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完善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加强板桥、薄山、宋家场等大型水库和宿鸭湖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疏通引水渠道,增加泵站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二是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强灌排管网建设,完善机井灌溉配套设施。同时,尽早展开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管护机制,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在确山、泌阳县等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应加强小型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岗地旱地的灌溉条件。四是在高标准粮田推广喷灌技术,在设施农业区域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建议市、县(区)政府抓住国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省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一是超前计划安排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提前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二是针对目前资金渠道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促进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千亿斤粮食规划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方面资金的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标准粮田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注重长远规划,有效解决目前高标准粮田建设布局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实施区域连片开发,为实施大型机械耕作、推广农业灌溉新技术创造条件。

3、抓好低洼易涝地治理。建议市政府和各县区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推进350万亩低洼易涝地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低洼易涝地域的农田改造工程,增加田间排水沟渠管网密度,提高田间排涝能力;疏浚河道,新建闸站、涵闸、泵站,提高集中连片低洼地的排洪能力;通过新修水库和扩大现有水库的库容量、开挖池塘等途径,提高低洼易涝地域的蓄洪能力。

4、加大岗地旱地改造力度。我市有150万亩的岗地旱地,这类土地保墒保肥能力差,应加大对岗地旱地农田的改造力度。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平整地势相对宽阔的岗地,对山区陡坡地兴修水平梯田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这类土地的形态;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推行地膜覆盖、植物保护等综合栽培技术,提高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5、加快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道路“村村通”建设标准,并逐步向田间延伸,不断增加农村路网密度,为大型车辆和农业机械进出提供方便。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田间输电线路,加强配送电站建设,提高农业用电保障能力。三是完善农村信息化设施,加强无线通信站点建设,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推广使用,逐步实现农村地区“三网融合”,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五)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市本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尤其是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充实县乡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改善结构,加强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健全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争在每个村建立农技推广示范户;加快完成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运作机制,使其尽早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农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在农技研发上,鼓励农业科技研发机构自主研发农业种植新技术。在品种改良上,大力推广小麦、水稻、玉米和畜禽、水产品、花生、芝麻、烟叶、林果、食用菌、花木等优良品种,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优势主产区。在生产加工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三是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实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奖和推广应用专项奖,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机构和企业大胆创新。

2、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统一规划,积极引导国有、集体、个人和外商参与市场建设,新建和改建一批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管理有序的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兴建辐射国内外的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大小结合、城乡衔接、专业与综合配套的市场体系新格局;大力发展农业市场组织,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使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培养一批大型“农产品联营公司”。

3、建立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搞好各类市场信息的预测和分析,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使现代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合作,着力打造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和淘宝特色中国驻马店馆,努力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育和引进力度,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4、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特别是要着力抓好玉米机械化收获、花生机械化收获和设施农业、农作物植保、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发展重点。二是建立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为平台的农机服务机制,通过农机补贴、装备引进等形式,进一步增加大型拖拉机等农机数量,扩大深耕面积,实现秸秆还田,改善品质,提高地力。三是要加强培训,培养能熟练操作使用现代农业机具装备的新型农民。

5、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以及产后销售、运输、加工等一体化服务。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制定相关规范,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办理注册登记时简化手续,严格落实国家农业生产资料购置补贴政策,对经营有困难和新开办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的优惠。

6、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准入体系。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广播电视、互联网向社会定期发布禁用、限用以及推荐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品种目录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抓好驿城区、汝南县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并在全市各县区推广,逐步达到只有经专业机构认定的农产品才能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从销售环节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建立检测体系。争取资金,补充设备,完善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检测能力,加快建设由市、县(区)和批发市场三级组成、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三是建立认定体系。选择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超市,开展“三品一标”认定、产品包装标识和连锁配送、超市经营、专柜销售的销售模式试点工作。

(六)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生态化水平

1、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按照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确山、遂平、汝南3个组团县县城周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一批集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和“菜篮子”工程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工程。

2、推广生态化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对地表质地黏重的沙姜黑土、黄褐土等农田,通过大型农业机械深耕土地,活化土壤,改变土壤理化性状。二是采取增加补贴的形式,鼓励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户购置和装配秸秆还田设备,引导农户搞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各地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加强对农田养分丰缺状况的检测,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养分的利用率,为农户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和施用方法,减少因过度施肥对土壤的破坏。四是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预防土壤板结和肥力流失。同时,要通过土地整治养护,尽可能扩大轮休轮作,加大劣质退化土地改造和修复的力度。

3、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基本农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明确补偿的环节、主体、标准等,发挥激励作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七)建立多元化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增加财政在“三农”方面的支出。二是针对目前农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非粮化”倾向,增加种粮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针对传统农区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的实际,建议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反映,减少或取消重要农产区市、县涉农项目资金配套。

2、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搭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一是落实中央“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推动金融服务下乡。二是主动对接农行、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展开试点工作,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细则,探索农民合作社产品订单、大型农用生产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的办法。三是综合运用优惠政策、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现代农业。四是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探索土地信托、土地银行等新的融资方式。

3、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针对当前涉农项目资金种类多、管理渠道分散、使用效益低、浪费较大的实际,改变涉农项目资金的投放方式,统筹规划,集中安排项目资金,发挥涉农资金的集聚效应。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安排项目资金,保障农业重点建设任务;建立“一个项目库、规划一个本、审批一条龙、实施能同步、标准能统一”的项目运作机制,解决同一地域项目推进难同步、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4、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一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二是引导和支持农业保险机构把保险的功能与农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优势农产品保险产品,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业保险机构向基层乡镇延伸,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农业保险信息、保险销售和理赔等服务。四是加强农业保险政策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之间的衔接,建立完善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五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大灾之年农民的基本收入和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议由农办牵头,联合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有关种植、养殖、农机保险的试点工作,推出适合当地实际的保险业务,制定完善政府财政保费补贴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活动时间:XX年6月30日-7月6日

活动地点:x市xx县大云,魏塘、姚庄、丁栅,西塘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XX年6月30日至7月6日, xx大学农业机械化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在张馨艺的带领下一行9人,来到xx县进行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本次实践以“农业机械化调研”为主题,通过对各镇的探寻,深入xx县各镇农业机构调查,走访当地资深农民,向上一级政府反馈意见,我们相继参观了碧云花园,魏塘甜瓜之乡,丁栅渔民村,西塘古镇,“小蜜蜂”葡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我们在各镇进行农业机械化方面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倡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应用,让大众了解到机械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这次实践活动增加了我们对农业化程度的深层了解,既看到了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深深的被xx人民的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精神所感染,更加坚定了我们刻苦学习、奉献祖国的决心,因此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

一、简介

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xx县农机部门围绕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拥有拖拉机5397台、联合收割机203台,植保机械721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3.76万千瓦,机械原值1576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围绕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配套装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拥有冷藏保鲜4745m3,多功能田园管理机15台,喷滴灌设施1935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果蔬分级机5台。三是公司投资农机成为新亮点。在农机项目的引导扶持下,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成为农业企业的投资热点。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95.3万元,购置引进农产品冷藏保鲜库1230 m3、喷滴灌设施350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田园管理机3台、集雨设施2套、割草机3台、农用运输机4台,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较好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效益。xx县的专业乡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魏塘的“中国甜瓜之乡”、姚庄的“黄桃之乡”、西塘的“沼虾之乡”、丁栅的“甲鱼之乡”、惠民的“蜜梨之乡”相继涌现。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县初步形成了南部设施农业栽培、北部名特优水产养殖、中部食用菌生产的区域布局,设施瓜菜种植面积4.9万亩,淡水养殖8.3万亩,粮经比例已调整为45∶55,前几年又启动了3万亩无公害大棚瓜菜基地。全县上下以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结构优化增收之路,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据农经统计分析,今年粮食收入2.7亿元,比去年增17.4%,经济作物7.08亿元,增长10.5%,畜牧业7.3亿元,增长27.5%,林业0.9亿元,增长25%,食用菌0.58亿元,增长5%,预计全年农业总收入18.5亿元,增长24.9%。 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9.5万亩,大米、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及农产品加工等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基地促龙头,龙头带基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单一粮食加工,走出作坊式加工模式,由低档次向中高档次,由内销为主向外销推进,涌现出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6个。今年新增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各4家,全县已拥有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15家,4家农业行业协会、43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其带动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推广了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绿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凸现。今年新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组织申报的省绿色农产品4个正在认证当中。目前全县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16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3个。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xx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xx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