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甘肃租房子(推荐20篇)

浏览

1098

范文

297

篇1: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42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听植。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创建,嘉靖二年、清顺治十年、乾隆四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 1.3万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4 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政府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

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 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

大家好,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伏羲庙。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公元1490年,也就是明弘治三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能够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此刻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此刻,我们进到大殿里面看看。大家此刻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龛内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大家能够看到他手中拿有一个盘状物,那这个盘状物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先天八卦太极盘”。相传是伏羲创造绘制的,伏羲画卦的基础是以阴爻和阳爻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伏羲创造的易称为“先天易”,其图称为“先天图”,其卦称为“先天卦”。

我们继续前行,此刻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那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旁大家能够看到很多柏树,这些树基本上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先纵八行,横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里64卦方位排植的。

大家此刻再来看一下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这匹马就是龙马,为什么那里会出现这样一座雕像呢?根据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出于天水北道三阳川卦台山下的渭河,那里流传着伏羲画卦的神奇传说。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圆形,中空外实,形似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是忽然望见从渭河北岸上的一个洞中飞出了一匹龙马,伏羲看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画了八卦。

看完了龙马塑,我们再来看看神龛左侧的这两个相互叠合的石盘,这就是著名的河图洛书石盘。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灭绝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娲受到雷公的启示,钻进了一个大葫芦内才幸免于难。洪水退后,兄妹俩历经千辛万苦,承担起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娲务必结亲,但他们是兄妹,不能结亲,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两个人约好分别应对面站在天水南北两山上,将两个石盘滚下山,如果石盘刚好重合在一齐,那么就说明上天同意他们结合。结果石盘滚下来后结合在一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那里的当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庙中的磨盘,夫妻便会永久和睦。

为了弘扬伏羲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龙的生日,那里会举办节庆活动“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华夏子孙纷纷来到天水朝圣祭祖,观光旅游。

好,我的讲解就到那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20xx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20xx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1992年8月,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甘肃伏羲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书记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啊,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来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0xx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后来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返回路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路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现在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现在呢,保密,一会啊,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这里可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可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起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起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天随人愿啊。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啊,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远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啊,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的甘肃马蹄寺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文革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甘肃马蹄寺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马蹄导游词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甘肃马蹄寺,欢迎大家来阅读。

甘肃马蹄寺导游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距张掖市6 O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留有深深的马蹄足迹,史载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 0 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1 O 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那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以7层2 1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金塔寺内高肉雕彩塑飞天,在全国仅有;藏佛殿石窟规模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虽非鬼斧神工,却也有梦挂魂牵之魅力。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尤其是全国独有的裕固族,更会为您展示民族的特点和风采。近年来,先后投资1 0 00多万元,建成了3 0.4公里的金马公路、自来水工程、仿古商贸区、防洪、景区围栏、3 5千伏变电站、景区人行步道、民族景点接待等。景区内水电齐全、交通便捷、通讯网络遍布。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1 0万/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光临马蹄寺,来马蹄寺时亲笔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马蹄寺,亲笔题名马蹄宾馆为卧龙山庄,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财政部、公安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农业部、交通部、外交部等部委和省上领导光临马蹄寺极大的鼓舞了肃南各族人民。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景色秀丽的临松薤谷,那“清泉挂碧峰’’的壮观飞瀑;那媚材埠林,云衣迷陉,岚气袭人的绮丽风光;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游人到此,寻古揽胜,避暑游玩,会使您留恋忘返。群山起舞,松柏鼓涛,溪流鸣唱,万花颌首,我们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地方政策,真诚欢迎八方客商来马蹄寺旅游区投资开发建设,热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甘肃马蹄寺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87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马蹄导游词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马蹄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一)

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

尤其是全国独有的裕固族,更会为您展示民族的特点和风采。近年来,先后投资1 0 00多万元,建成了3 0.4公里的金马公路、自来水工程、仿古商贸区、防洪、景区围栏、3 5千伏变电站、景区人行步道、民族景点接待等。景区内水电齐全、交通便捷、通讯网络遍布。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1 0万/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光临马蹄寺,来马蹄寺时亲笔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原国务院副邹家华视察马蹄寺,亲笔题名马蹄宾馆为卧龙山庄,原国务院副姜春云、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财政部、公安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农业部、交通部、外交部等部委和省上领导光临马蹄寺极大的鼓舞了肃南各族人民。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景色秀丽的临松薤谷,那"清泉挂碧峰’’的壮观飞瀑;那媚材埠林,云衣迷陉,岚气袭人的绮丽风光;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游人到此,寻古揽胜,避暑游玩,会使您留恋忘返。群山起舞,松柏鼓涛,溪流鸣唱,万花颌首,我们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地方政策,真诚欢迎八方客商来马蹄寺旅游区投资开发建设,热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顺着去马蹄寺的山路向上走,我看到路边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树上的树叶绿油油的,遍地小草青得逼眼,各种野花遍地都是,散落在草丛之中,景象漂亮极了。我们坐的小车在这漂亮的景象里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看到神秘的马蹄寺。

为什么神秘呢?因为马蹄寺修建在大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传说是汉朝著名的霍去病将军建造的。它取名马蹄寺是因为上马蹄寺的石阶旁边有一块大青石,大青石上面有一个马蹄印,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骑的马留下的。山下前寺院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香炉,佛堂里面供着千手观音等佛像,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院左侧的一口井。

那口井里面的水很清很凉,所有的游客都会舀上一勺喝上几口,听寺里面的和尚讲,井水虽然很清很凉人喝了却不会拉肚子,相反还能治百病。我很想看看井底到底有什么让井水如此神奇,但井却深不见底。这口神秘的井叫饮马井,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饮马的地方。

沿着峭壁上的石阶向上攀登,可以走进悬崖峭壁上悬挂的马蹄寺。寺的周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庙,每一座庙里都供着不同的佛像。原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佛洞。我十分惊叹,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这些佛教建筑。也许,这这也是马蹄寺神秘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感觉马蹄寺神秘极了,漂亮极了,大自然太美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马蹄寺位于张掖的肃南县,关于马蹄寺还有一个传说呢!

从前有一个民族很弱小经常被别的族欺负,可有一个国王不想被别的民族欺,就带领着子民奋起反抗,而后一直打到了张掖的肃南县的一个地方,有一天,国王安排军队去休息,自己去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他到一个巨大的山洞口,他正准备休息且下在观察,可从山洞口飞出来一条龙,吓的国王的马跳了起来,石头上留下了一副完好无缺的马蹄印,吓的国王马上骑马返回了部队。

第二天一大早,国王就带领军队到了那个巨大的山洞口,看见了那幅马蹄印,于是国王命令军队在这修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大约花了3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毕,修好后,人们问国王为寺院取什么名,国王说就叫马蹄寺吧!

因为我的宝马在这座寺旁边的石头上留下了一幅深深的马蹄印。人们听了国王的解释就全然明白了。

现在,马蹄寺已成旅游胜地,好多外来游客都会来看看那块石头上的马蹄印,到寺内烧香拜佛,以求得平安。如果游客累了,还可在寺内休息。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二)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距张掖市6 O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留有深深的马蹄足迹,史载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 0 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1 O 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那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以7层2 1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金塔寺内高肉雕彩塑飞天,在全国仅有;藏佛殿石窟规模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虽非鬼斧神工,却也有梦挂魂牵之魅力。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尤其是全国独有的裕固族,更会为您展示民族的特点和风采。近年来,先后投资1 0 00多万元,建成了3 0.4公里的金马公路、自来水工程、仿古商贸区、防洪、景区围栏、3 5千伏变电站、景区人行步道、民族景点接待等。景区内水电齐全、交通便捷、通讯网络遍布。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1 0万/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光临马蹄寺,来马蹄寺时亲笔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马蹄寺,亲笔题名马蹄宾馆为卧龙山庄,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财政部、公安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农业部、交通部、外交部等部委和省上领导光临马蹄寺极大的鼓舞了肃南各族人民。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景色秀丽的临松薤谷,那“清泉挂碧峰’’的壮观飞瀑;那媚材埠林,云衣迷陉,岚气袭人的绮丽风光;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游人到此,寻古揽胜,避暑游玩,会使您留恋忘返。群山起舞,松柏鼓涛,溪流鸣唱,万花颌首,我们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地方政策,真诚欢迎八方客商来马蹄寺旅游区投资开发建设,热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三)

顺着去马蹄寺的山路向上走,我看到路边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树上的树叶绿油油的,遍地小草青得逼眼,各种野花遍地都是,散落在草丛之中,景象漂亮极了。我们坐的小车在这漂亮的景象里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看到神秘的马蹄寺。

为什么神秘呢?因为马蹄寺修建在大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传说是汉朝著名的霍去病将军建造的。它取名马蹄寺是因为上马蹄寺的石阶旁边有一块大青石,大青石上面有一个马蹄印,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骑的马留下的。山下前寺院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香炉,佛堂里面供着千手观音等佛像,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院左侧的一口井。那口井里面的水很清很凉,所有的游客都会舀上一勺喝上几口,听寺里面的和尚讲,井水虽然很清很凉人喝了却不会拉肚子,相反还能治百病。我很想看看井底到底有什么让井水如此神奇,但井却深不见底。这口神秘的井叫饮马井,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饮马的地方。

沿着峭壁上的石阶向上攀登,可以走进悬崖峭壁上悬挂的马蹄寺。寺的周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庙,每一座庙里都供着不同的佛像。原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佛洞。我十分惊叹,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这些佛教建筑。也许,这这也是马蹄寺神秘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感觉马蹄寺神秘极了,漂亮极了,大自然太美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甘肃马蹄寺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31 字

+ 加入清单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导游词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一)

张掖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距张掖市60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留有深深的马蹄印迹,史载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

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竖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0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

马蹄寺是历史上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独特的风情习俗。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二)

马蹄寺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马蹄寺距张掖市区62公里,...

属国家4A级景区。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有山,其名为马蹄,传说天马降至人间,留马蹄印于此山之巅,遂有马蹄山之称,而山下寺庙也因山得名。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44元(包含风景区内所有景点) 西关车站和汽车南站每天定时有班车开往马蹄寺。或者全程包车,费用120元左右。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三)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竖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四)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竖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精选5篇甘肃马蹄寺导游词(五)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 马蹄寺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 马蹄寺,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甘肃马蹄寺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03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马蹄导游词3篇

马蹄寺位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提供的甘肃马蹄寺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篇1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

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

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 马蹄寺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

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文革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 马蹄寺,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篇2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文革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篇3

马蹄寺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马蹄寺距张掖市区62公里,...

属国家4A级景区。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有山,其名为马蹄,传说天马降至人间,留马蹄印于此山之巅,遂有马蹄山之称,而山下寺庙也因山得名。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文革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44元(包含风景区内所有景点) 西关车站和汽车南站每天定时有班车开往马蹄寺。或者全程包车,费用120元左右。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988 字

+ 加入清单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xx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竖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由于深处大陆腹地,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冬寒夏暖,四季分明,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仅13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为71左右,每年降雨比较集中的6〜9月是到张掖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湿润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会让人们的旅程倍感舒适。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距张掖市仅40千米处的张掖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海拔2180米,东西长约45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以其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同时该地貌群与梨园河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在临泽,最为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有七彩霞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菇、大扇贝11处,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尽收眼底,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中国丹霞地貌权威黄进教授曾说: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位于白庄子一带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张掖丹霞地貌被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各位游客朋友,丹霞地质构造是由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新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和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张掖丹霞旅游,我是景区讲解员小时。现为景区的一名实习生。由于是初次讲解,所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有什么失误,请大家谅解。

现在咱们的观光车要去的是一号观景台,所以在去景区的过程中,我就对咱们的景区做以下简单的介绍。咱们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市区4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它是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有51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的张掖丹霞的一部分。现为3A级旅游景区,正规化升级为4A级旅游景区。

其实我们通常所听说的丹霞,它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是指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体,在风力侵蚀和流水冲蚀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奇峰怪石的总称。它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著称,所以被称为是丹霞地貌。其实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著名的矿床学家,现中科院资深院士,曾经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冯景兰就已经发现了地球上存在着这么一种由红色砂砾岩体所组成的地质地貌类景观,也许是因为太忙的原因,并没有为这种地貌景观取名。在经历了一段时期之后,我国中科院的另一位院士程国达教授,他在经过多年研究以后,为这种地貌景观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写到丹霞景观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取其其中的两个字丹霞,于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丹霞便应运而生了。大家请看车窗右边,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像贝壳一样的景观,在咱们景区叫大扇贝,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呢,那是因为它真的像海滩上的贝壳一样美丽。这样的贝壳在咱们景区共有九个,所以景区人员又将其称作九龙腾云,待会儿到观景台了,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哦!大家再看车子的两边。你就会发现两边的山体都是表层被薄薄的一层红色岩体覆盖,所以大家在待会儿登上观景台之后,请以栏杆为界,彩色山体是禁止攀爬的,因为如果你留下一个脚印,它的自然恢复时间需要60年。现在咱们的车子要上一个比较陡的坡,请大家抓好扶手注意安全!大家请看我左手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主景区了,咱们景区的门票等各种对外宣传册上采用的都是这里的景区,大家在看我右手边,刚才给大家讲的大扇贝和九龙腾云都在这儿,朋友们在这儿你还可以看到的景观有众僧拜佛景观,待会儿大家登上那边的观景台就可以看见了。

各位朋友,观看完了一号观景台,想必大家已经注意到观景台上的那个大石头了吧,它可是从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支流梨园河所运送过来的,上面的四个大字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对了,是“丹霞观止”。它的意思就是看了我们这儿的丹霞就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这儿的丹霞是彩色丘陵与丹霞奇观的结合地,在国内仅此一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而一提到国内的丹霞景观,我们首先会想到以广东仁化丹霞山。其实丹霞地貌在北方分布也是很广的,我们甘肃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丹霞资源也居全国第三。其中我们有都熟知的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的天水麦积山,“道教第一名山”崆峒武术的发源地平凉崆峒山,以及咱们张掖市的名片之一肃南马蹄寺,它们都属于丹霞地貌,只是没有我们张掖丹霞景观发育齐全而已。在20xx年由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国内外34家大型媒体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活动中,我们张掖丹霞从全国483出丹霞景观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当时它排列第六。其它的依次是:排列第一的广东丹霞山、排列第二的福建武夷山、排列第三的福建大金湖、排列第四的江西龙虎山、排列第五的由两处景观组合而成它们是湖南崀山和广西资江八角寨、排列第七的贵州赤水丹霞。20xx年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当时排行第二(依次是九寨沟、张掖丹霞地貌、黄龙、野柳(中国台湾)、澎湖列岛(中国台湾)、天山托木尔冰川)。而在去年三月又被美国最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地理杂志《美国地理》评选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咱们中国做为资源大国共有3出入选,分别是排第六的张掖丹霞,排列第八的路南石林和排列第九的湖南武陵岩。其实一提到丹霞地貌好多人都会想到雅丹地貌,去魔鬼城的朋友也许会同样被它的神奇所吸引。但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它们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作用力

不同,雅丹主要是地球的外力作用,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分化、剥离、侵蚀、搬运等。而我们的丹霞景观主要是内力作用,就是我们经常所听说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也许还会由朋友问到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其实告诉大家,内力作用就是把平的变得凹凸不平,而外力作用就是把高的削平,矮的填平。弹指间,我们的2号观景台就到了,在2号观景台大家可以看到的景观有左边的睡美人和右边的夕辉归帆以及主景区七彩屏和七彩塔的一部分,而这个睡美人可需要有三分观察和七分想象的,提示大家一下,我们的睡美人可是头西南足东北的。咱们的观光车在这儿停留十分钟,请大家以路为界,进行拍照,彩色山体不许攀爬。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车子的左边,细心的游客就会发现路边的相邻的两个土丘其景色却大不相同,其中一个土层的下面也已经出现了淡淡的彩色,而另一个则殊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这样呢,那是因为在景区刚开发,由于管理不够完善,加之部分游客不服管理,在这个山体上随意踩踏,才造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大家再看看车子的两边,你会发现一边是黄土丘另一边是彩色山体,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那是因为大家左手边的黄土层形成于第四纪,而右手边的彩色山体形成于侏罗纪时期,而侏罗纪是早于第四纪的,所以说,大家左手边的这些黄土层之下仍然是彩色山体,不信的朋友可以看看路基部分,就会明白的。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我们的主景区的近景,其中上面的红色的像屏障一样的东西就是,七彩屏,它的来历就是夕阳落山时,太阳余辉照耀其上如一个红色的屏障,在七彩屏下面的五颜六色的成三角形状的就是七彩塔了。各位朋友大家右手边的这个山坡就是小沈阳MV《哥只是个传说》的拍摄地,登上小土丘,大家同样可以看到山对面的水墨丹霞景观,请大家一路为界进行拍照,十分钟后车上恭候大驾。

各位朋友,咱们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裕固、保安、东乡为甘肃特有三民族。而裕固族全国只有10227人,主要分布在我们张掖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民间就流传这样一句话“裕固族的姑娘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而裕固族的典型服饰就是红缨帽,所以,好多对裕固族风情有所了解的人都将七彩塔形象的比喻为红缨帽。也许细心的游客已经发现了,我们这儿的山体上很少有植被,但是你还是会发现有那么一种绿色的植物生长在七彩屏之上。那就是骆驼草,骆驼刺的一种,别看叶子小小,但根系特别的发达,一般可以长到1-2米,也这是因为这样它们才会在这红色的砂砾岩上生长。大家再看看车子的右边,你就会发现在不远的山坡上还长着一些黑色的植被,它可是咱们景区的宝贝,发菜、地卷皮、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其实在我们这儿也拍摄过好多电影,除了20xx年的贺岁大片《三拍案惊奇》外,还有刘德华拍的《见龙卸甲》,周荣发拍的《黄石的孩子》、姜文自导自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以及严秋雁导演的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咱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咱们景区未来的旅游规划重点区域,像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店以及咱们地质类公园所允许建设的设施,在前面则是咱们景区目前唯一的娱乐设施场地-滑翔机场。在滑翔机场旁边有两匹骆驼,它可是咱们景区的明星,其中三和神探狄仁杰里面都有它们母子的身影。大家请看前面,待会儿大家下车后就可以沿着台阶登上山顶去看一看。那里的景色有麻子面馆的远景,为一灰色建筑,其所需材料是张艺谋花68万巨资从河北运过来的。还有就是正对面的刀山和火海景观。咱们的观光车一般在这儿停留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大家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凭车票乘坐下一趟车,返回景区大门或去其他景点。同时提醒大家,在登台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了,现在大家可以下车去一览丹霞景观的神奇美景了。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四)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五)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我胜作人员,非常荣幸能为各位来宾做讲解服务,在这里衷心希望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510平方公里,分布在临泽、肃南、甘州三县区,主要包括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肃南冰沟丹霞、甘州区平山湖丹霞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这里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分布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这里平均海拔高度为1800米左右,现在所处的位臵是1780米,张掖丹霞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xx年又被极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所处的位臵就是景区核心浏览区——七彩神仙台,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820米。映入我们眼帘的这片色彩斑斓的山体,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大家看远处橙黄色的那一部分,看上去呢特别像一条红棕鱼的造型,它就是整个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七彩屏,加上眼前这片线条流畅,色带清晰的部分,在夕阳西下、雨过天晴的时候每条色带发出自己的光芒,色彩相邻而不相交就呈现出七彩飞霞的景象。这片景观也是景区宣传画册和门票的封面,现在的张掖丹霞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宣传,已享誉中外。前面的平台是拍照角度最佳的一个点,大家可以拍拍照,把美景留住以作纪念。

各位来宾往这边走,我们前方所看到的这块大石头呢,是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搬运过来的,堪称丹霞镇山之石,石头上镌刻着 “丹霞观止”四个字,为什么是“观止”呢?这是有蕴意的。第一就是,据考证,目前全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50多处,咱们张掖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极具代表性;

第二是因为在张掖51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中,咱们南台子彩色丘陵以色彩之艳丽,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举世罕见,既具有五彩城的色彩美,又有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态美,最具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所以呢,看完这儿,其他地方您可以不用再去了。

俗话说:“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您再看一下石头上方白色轮廓的这一部分,它的造型是一条龙和一头虎的造型,老虎头部清晰,虚爪前卧,到身后变为龙头,龙虎幻化为一体,给人无限遐想,所以被称为“藏龙卧虎”石或青龙白虎石。

(好了,各位咱们继续前行。)咱们一号观景台分为东、西两个观景平台,东观景平台主要适合于日落前观赏七彩飞霞景象,西观景平台则适合于清晨日出时观赏万象奔腾景象。现在请各位来宾先随我登上东观景台,因为丹霞的景致呢是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看造型是截然不同的。

刚才我既说到丹霞地貌,又说到彩色丘陵,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丹霞是地理学名词,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彩色丘陵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彩色地貌,呈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颜色,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彩色丘陵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咱们张掖的彩色丘陵、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和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彩色丘陵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颇受游人青睐的地貌景观。

各位来宾随着脚步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东观景台。大家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刚才的七彩屏,下面那些三角形塔状、有序排列的部分,我们称它为七彩塔,由于我们现在跟它是同一个高

度,看到的全是塔的顶端,俗话说塔是佛教的象征,有塔就有佛,请大家看咱们身后的那一部分山体,我们看它右边最突出部分,是一个人的五官轮廓,嘴巴微张,鼻梁,眉骨非常清晰,我们视线继续向左,您会发现凹进去白色的那部分就是人的脖子了,继续往左您惊喜的发现是他宽阔的胸膛,而两手相交放在腹部,一直向左延伸至远处的山顶就是他的脚了,继续往下看,你发现下边灰白色的轮廓像不像莲花瓣呢,而莲花瓣下方的小土丘像不像披着袈裟跪拜着的小僧人呢,所以整个景象堪称是景区一大奇景“众僧拜佛”。

请大家转身看正前方山梁那处特别凸出、特别尖的部分,远观近看都像一只猴子蹲在山顶上,而前方低洼处是深红色的一片,在夕阳普照下一片火红,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火海”,而那只猴子正好就在眺望火海,所以这一景观称为“灵猴观海”。

好了,咱们东观景台的景观就游览到这里,我们原路返回。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

自从这片神秘绚丽的地貌景观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它的考察和研究从未停止过,曾有人认为这种地貌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岩石中含有众多的矿物质,在20xx年7月,从事50多年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兰州大学陈致钧教授和《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景区进行了考察,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彩色丘陵之谜被陈教授一一揭开,实验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含有不同价位的铁离子,亚铁离子是淡黄色的,在酸性条件下它就变成是淡绿色的,在碱性条件下它又变成墨绿色的;三价铁离子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也呈现四五种颜色。据专家介绍,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是铁在水环境中的基本形态。在通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铁离子价位要发生变化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铁离子变化的环境,必须存在着大量的水源。因此,专家断定几百万年前,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交界的地方是一个盐水湖,在西北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含有不同价位铁离子的丘陵岩石遭到了强烈的风化和地表水的侵蚀,最终被裸露出来,

裸露岩层中的铁离子价位会随着气候环境而发生化学反映,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终形成今天的彩色丘陵。

大家现在请随我登上西观景台,在这儿咱们既能感受到西北豪放、雄厚、苍劲之感,又能感受到南方清秀、端庄、典雅之美。咱们眼下的这一景观就是七彩练了,它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宽窄度,好似拿排笔画出的跑道一样,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修饰。请大家转过身,我们看看这个白色的山体,它单独看就好象一个贝壳,我们取名为大扇贝,连片看这九个大扇贝,她弯弯曲曲的造型不就跟咱们舞龙的造型一样吗?因此又称它为“九龙腾云”。然后大家再仔细看贝壳上面有一些黑色的轮廓,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像一头头的大象,后边还跟着一群小象,特别在朝阳升起时显得尤为形象,又形象的称之为“万象奔腾”。四周都是悬崖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跟咱们甘肃地图有点相似呢,当然这是人工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这纯属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您看,除了个别地方被雨水冲刷外,其它地方都是比较完整的!

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那条河叫梨园河,眼前的这片绿洲呢,是梨园新村。但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梨园口战役。临泽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总指挥部就设在位于倪家营乡境内的下营子缪家庄院内,这里也是红西路军西征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总指挥部。红西路军自1936年12月底进驻临泽,历时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消灭敌人1万余人,陈海松等7名军职将领及6000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临泽也就成为了红西路军河西征战以来,牺牲人数最多,最为悲壮,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之一。

各位来宾现我们乘车前往下一个点,在一号观景台的观赏角度呢是以远观为主的,体现的是彩丘的壮观气势,而咱们下面所去的一个点呢则是局部的景观,但是色彩非常的艳丽,也是整个景区的灵气所在之地。彩色丘陵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自然遗产,20xx年黄进教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彩色丘陵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举世罕见。黄老就曾提出“张掖丹霞冠绝华夏”、“张掖

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的美誉。在20xx年1月4日,堪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上,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及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麦积山、崆峒山等一批甘肃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旅游景区惊艳亮相,这是甘肃省第一次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向美国及美洲旅游市场展示、推广精华旅游资源。

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已成为科考、探险、旅游览胜、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写生作画的理想之地。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第一部影视作品《三抢拍案惊奇》,及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均把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场地。现在景区已成为临泽乃至张掖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各位来宾,请看车窗左边,它是景区的二号观景台——云端顶观景台(大山观景台),它是我们整个景区的至高点,海拔为2200米左右,为游客提供摄影及有氧锻炼,站到观景台上,不仅能看到全景也能看到远景,加上周边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名画,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力和体力可以登到山顶体验一下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各位来宾,我们正前方看到的这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的局部山体是咱们景区的另一处精华所在。它像极了天空中倒泄的彩虹,夕阳西下,山与山的倒影特别像凯旋而归的帆船,由此得名夕辉归帆。

曾有游客这么赞美过彩色丘陵,说它是仙女的化身,这个话一点都不假。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处奇景——仙女醉酒,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天上的一位仙女在天宫醉酒后,借助酒兴,偷偷来到人间,游走山水,足踏平川,饱览世间秀色,享受人间真情,竟然留恋忘返,甚至萌生凡心。谁知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她三步两回头,恋恋不舍的行走在返回天宫的路上,后来酒力发作,倒头醉卧在祁连山中,顺手扯了一片五彩的云朵当做被子盖到身上,后来玉帝派天兵天将来寻找,看到她安详的睡姿,不忍惊扰她,就将她幻化成一座山峰留在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647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二)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南环路 邮政编码:734000 行政区划代码:620700 长途电话区号:0936 车牌:甘G 拼音:Zhangye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境内有大佛寺、马蹄寺、木塔寺、镇远楼、山丹军马场、丹霞地貌、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0xx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0xx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面积40874平方公里,人口131万(截至20xx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九州时期 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xx年)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 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 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 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20xx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两晋南北朝时期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唐时期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时期 天圣六年(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时期 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时期 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 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0xx年 设张掖县。

1985年5月 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20xx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前138年和前120xx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xx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20xx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20xx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我是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为各位来宾做讲解服务,在这里衷心希望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510平方公里,分布在临泽、肃南、甘州三县区,主要包括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肃南冰沟丹霞、甘州区平山湖丹霞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这里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分布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这里平均海拔高度为1800米左右,现在所处的位臵是1780米,张掖丹霞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xx年又被极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所处的位臵就是景区核心浏览区——七彩神仙台,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820米。映入我们眼帘的这片色彩斑斓的山体,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大家看远处橙黄色的那一部分,看上去呢特别像一条红棕鱼的造型,它就是整个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七彩屏,加上眼前这片线条流畅,色带清晰的部分,在夕阳西下、雨过天晴的时候每条色带发出自己的光芒,色彩相邻而不相交就呈现出七彩飞霞的景象。这片景观也是景区宣传画册和门票的封面,现在的张掖丹霞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宣传,已享誉中外。前面的平台是拍照角度最佳的一个点,大家可以拍拍照,把美景留住以作纪念。

各位来宾往这边走,我们前方所看到的这块大石头呢,是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搬运过来的,堪称丹霞镇山之石,石头上镌刻着 “丹霞观止”四个字,为什么是“观止”呢?这是有蕴意的。第一就是,据考证,目前全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50多处,咱们张掖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极具代表性;

第二是因为在张掖51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中,咱们南台子彩色丘陵以色彩之艳丽,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举世罕见,既具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美,又有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态美,最具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所以呢,看完这儿,其他地方您可以不用再去了。

俗话说:“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您再看一下石头上方白色轮廓的这一部分,它的造型是一条龙和一头虎的造型,老虎头部清晰,虚爪前卧,到身后变为龙头,龙虎幻化为一体,给人无限遐想,所以被称为“藏龙卧虎”石或青龙白虎石。

(好了,各位咱们继续前行。)咱们一号观景台分为东、西两个观景平台,东观景平台主要适合于日落前观赏七彩飞霞景象,西观景平台则适合于清晨日出时观赏万象奔腾景象。现在请各位来宾先随我登上东观景台,因为丹霞的景致呢是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看造型是截然不同的。

刚才我既说到丹霞地貌,又说到彩色丘陵,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丹霞是地理学名词,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彩色丘陵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彩色地貌,呈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颜色,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彩色丘陵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咱们张掖的彩色丘陵、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和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彩色丘陵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颇受游人青睐的地貌景观。

各位来宾随着脚步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东观景台。大家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刚才的七彩屏,下面那些三角形塔状、有序排列的部分,我们称它为七彩塔,由于我们现在跟它是同一个高

度,看到的全是塔的顶端,俗话说塔是佛教的象征,有塔就有佛,请大家看咱们身后的那一部分山体,我们看它右边最突出部分,是一个人的五官轮廓,嘴巴微张,鼻梁,眉骨非常清晰,我们视线继续向左,您会发现凹进去白色的那部分就是人的脖子了,继续往左您惊喜的发现是他宽阔的胸膛,而两手相交放在腹部,一直向左延伸至远处的山顶就是他的脚了,继续往下看,你发现下边灰白色的轮廓像不像莲花瓣呢,而莲花瓣下方的小土丘像不像披着袈裟跪拜着的小僧人呢,所以整个景象堪称是景区一大奇景“众僧拜佛”。

请大家转身看正前方山梁那处特别凸出、特别尖的部分,远观近看都像一只猴子蹲在山顶上,而前方低洼处是深红色的一片,在夕阳普照下一片火红,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火海”,而那只猴子正好就在眺望火海,所以这一景观称为“灵猴观海”。

好了,咱们东观景台的景观就游览到这里,我们原路返回。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

自从这片神秘绚丽的地貌景观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它的考察和研究从未停止过,曾有人认为这种地貌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岩石中含有众多的矿物质,在20xx年7月,从事50多年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兰州大学陈致钧教授和《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景区进行了考察,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彩色丘陵之谜被陈教授一一揭开,实验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含有不同价位的铁离子,亚铁离子是淡黄色的,在酸性条件下它就变成是淡绿色的,在碱性条件下它又变成墨绿色的;三价铁离子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也呈现四五种颜色。据专家介绍,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是铁在水环境中的基本形态。在通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铁离子价位要发生变化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铁离子变化的环境,必须存在着大量的水源。因此,专家断定几百万年前,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交界的地方是一个盐水湖,在西北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含有不同价位铁离子的丘陵岩石遭到了强烈的风化和地表水的侵蚀,最终被裸露出来,

裸露岩层中的铁离子价位会随着气候环境而发生化学反映,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终形成今天的彩色丘陵。

大家现在请随我登上西观景台,在这儿咱们既能感受到西北豪放、雄厚、苍劲之感,又能感受到南方清秀、端庄、典雅之美。咱们眼下的这一景观就是七彩练了,它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宽窄度,好似拿排笔画出的跑道一样,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修饰。请大家转过身,我们看看这个白色的山体,它单独看就好象一个贝壳,我们取名为大扇贝,连片看这九个大扇贝,她弯弯曲曲的造型不就跟咱们舞龙的造型一样吗?因此又称它为“九龙腾云”。然后大家再仔细看贝壳上面有一些黑色的轮廓,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像一头头的大象,后边还跟着一群小象,特别在朝阳升起时显得尤为形象,又形象的称之为“万象奔腾”。四周都是悬崖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跟咱们甘肃地图有点相似呢,当然这是人工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这纯属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您看,除了个别地方被雨水冲刷外,其它地方都是比较完整的!

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那条河叫梨园河,眼前的这片绿洲呢,是梨园新村。但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梨园口战役。临泽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总指挥部就设在位于倪家营乡境内的下营子缪家庄院内,这里也是红西路军西征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总指挥部。红西路军自1936年12月底进驻临泽,历时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消灭敌人1万余人,陈海松等7名军职将领及6000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临泽也就成为了红西路军河西征战以来,牺牲人数最多,最为悲壮,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之一。

各位来宾现我们乘车前往下一个点,在一号观景台的观赏角度呢是以远观为主的,体现的是彩丘的壮观气势,而咱们下面所去的一个点呢则是局部的景观,但是色彩非常的艳丽,也是整个景区的灵气所在之地。彩色丘陵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自然遗产,20xx年黄进教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彩色丘陵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举世罕见。黄老就曾提出“张掖丹霞冠绝华夏”、“张掖

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的美誉。在20xx年1月4日,堪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上,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及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麦积山、崆峒山等一批甘肃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旅游景区惊艳亮相,这是甘肃省第一次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向美国及美洲旅游市场展示、推广精华旅游资源。

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已成为科考、探险、旅游览胜、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写生作画的理想之地。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第一部影视作品《三抢拍案惊奇》,及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均把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场地。现在景区已成为临泽乃至张掖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各位来宾,请看车窗左边,它是景区的二号观景台——云端顶观景台(大山观景台),它是我们整个景区的至高点,海拔为2200米左右,为游客提供摄影及有氧锻炼,站到观景台上,不仅能看到全景也能看到远景,加上周边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名画,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力和体力可以登到山顶体验一下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各位来宾,我们正前方看到的这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的局部山体是咱们景区的另一处精华所在。它像极了天空中倒泄的彩虹,夕阳西下,山与山的倒影特别像凯旋而归的帆船,由此得名夕辉归帆。

曾有游客这么赞美过彩色丘陵,说它是仙女的化身,这个话一点都不假。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处奇景——仙女醉酒,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天上的一位仙女在天宫醉酒后,借助酒兴,偷偷来到人间,游走山水,足踏平川,饱览世间秀色,享受人间真情,竟然留恋忘返,甚至萌生凡心。谁知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她三步两回头,恋恋不舍的行走在返回天宫的路上,后来酒力发作,倒头醉卧在祁连山中,顺手扯了一片五彩的云朵当做被子盖到身上,后来玉帝派天兵天将来寻找,看到她安详的睡姿,不忍惊扰她,就将她幻化成一座山峰留在人间。

现在咱们眼前这块色带清晰,宛如梦幻般屏障的部分就是七彩屏了,刚刚我们在一号观景台看到的是它的远景,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咱们裕固族少女戴的红缨帽,红缨帽是裕固族妇女独有的特色,据说是为了纪念裕固族历史上一位被害致死的女英雄,红缨穗代表着她为民而死时头顶上的鲜血。大家再看七彩屏下方是呈三角形,有序列隆起的这一部分就是七彩塔了,您看它的造型像不像少数民族姑娘的裙摆。而最神奇的呢不仅如此,大家看只有一路相隔,两边的山体是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色彩艳丽的油彩画,而登到对面的观景台看到的则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各位咱们现在登上观景台参观,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映入咱们眼帘的就是水墨丹霞,一幅充满神妙意境的中国画,大写意、细工笔、精雕细刻,水墨丹青游走群山之间,轻描淡写的水痕,浓墨重彩的色调,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咱们再来看下七彩屏上方红色的山头,山体的中间部分是均匀的漫坡,不见一块突出的山石,好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细沙,远看好似大片的沙漠。而在沙漠上方的山顶上,则像一个在沙漠上长途跋涉的驼队,正在不慌不忙地走向远方。走在驼队最前边的是一匹领路的头驼,遥望驼队,仿佛能听到悠远的驼铃声在叮当作响。因而,这处称它为“大漠驼铃”。

咱们现在前往景区的四号观景台——火海观景台,那里有景区专设的滑翔机场,如果大家想换一种体验方式,换一种视野角度的话可以乘坐我们的滑翔机去感受一下航拍的感觉,俯瞰一下彩丘的壮观之美。登上观景台可以看到一处人文景观和一处自然景观。20xx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拍摄地麻子面馆就在这里,虽然现在面馆已经很沧桑了,但是它是张艺谋当时花了68万修建的一处皖南民居。大家沿着栈道可以领略到景区火海的唯美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593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范文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xx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由于深处大陆腹地,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冬寒夏暖,四季分明,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仅13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为71左右,每年降雨比较集中的6〜9月是到张掖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湿润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会让人们的旅程倍感舒适。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距张掖市仅40千米处的张掖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海拔2180米,东西长约45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以其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同时该地貌群与梨园河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在临泽,最为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有七彩霞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菇、大扇贝11处,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尽收眼底,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中国丹霞地貌权威黄进教授曾说: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位于白庄子一带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张掖丹霞地貌被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各位游客朋友,丹霞地质构造是由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新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和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三)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2]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四)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南环路 邮政编码:734000 行政区划代码:620700 长途电话区号:0936 车牌:甘G 拼音:Zhangye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境内有大佛寺、马蹄寺、木塔寺、镇远楼、山丹军马场、丹霞地貌、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0xx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0xx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面积40874平方公里,人口131万(截至20xx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九州时期 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xx年)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 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 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 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20xx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两晋南北朝时期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唐时期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时期 天圣六年(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时期 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时期 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 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0xx年 设张掖县。

1985年5月 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20xx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前138年和前120xx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xx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20xx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20xx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行政区划

张掖(3张) 截至20xx年12月31日,张掖市下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六个县区;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0874平方千米。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总人口131万人。其中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裕固族民族风情独特,是张掖市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县区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甘州区 4240 52 734000 南街街道县府街

民乐县 3687 24 734500 洪水镇

临泽县 2777 15 734200 沙河镇

高台县 4312 16 734300 城关镇

山丹县 5402 20 734100 清泉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456 4 734400 红湾寺镇

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资源状况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市还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1998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分别达到100万吨和7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

交通通讯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xx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张掖交通发展迅猛,张掖机场与20xx年11月1日正式通航,开通西安—兰州—张掖往返航班,班期为每周二、四、六,机型为ERJ145,航班号为GS7563/4。每班飞机11∶50从西安起飞,12∶55到达兰州,13∶30从兰州起飞,14∶40到达张掖;张掖起飞时间为15∶10,16∶20到达兰州,16∶55从兰州起飞,17∶55到达西安。通航初期临时票价为:张掖至兰州288元,燃油附加费7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至西安480元,燃油附加费14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重庆往返航班于5月4日正式开通。此航线由华夏航空公司运营,华夏航空将以庞巴迪CRJ-200商务飞机执飞重庆兰州张掖航线,每周一、三、五、七执飞,航班号为G52751/2,飞机型号为CRJ200,50座。重庆起飞时间15:55,兰州到达时间17:40,张掖到达时间19:10;张掖起飞时间19:40,经停兰州起飞时间21:05,重庆到达时间23:00。

经济发展

市场体系日渐完善。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1992年8月和20xx年6月,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这不仅为充满生机的张掖大地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全市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更是推进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体育赛事

20xx年7月2日至4日在张掖市举行20xx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第二站赛事,也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举办,张掖站比赛崎岖多道,比赛共分10个赛段,赛事总里程约202公里。20xx“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初步确定于7月19日在张掖滨河新区滨湖广场举行开幕式,7月20日在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举行短道比赛和长道比赛,7月21日至22日在平山湖丹霞生态旅游景区举行长道比赛,7月22日下午在滨湖广场举行闭幕式。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 、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风景及相关图片(20张)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张掖丹霞地貌 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横贯东西的祁连山,既是甘肃、青海两省的界山,又是蕴涵甘肃河西丝路谷地湿润气候的天然屏障。每年7-8月间沿国道227线一带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山丹军马场和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百万亩油菜花一望无垠,构成一幅金辉飘香的诗意画卷.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 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据说,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痴情在此住了20xx年;如今,中国作家陈运和也采风到此呆了一日。 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丹霞地貌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较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 鱼儿粉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 西北大菜

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到处是,且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回味无穷。除此之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民的最爱。在张掖,只要是席宴,都会上一道特别的名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个个象征吉祥意义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边点缀着嫩香的炒鸡蛋和木耳以及翠绿的青菜,美味无比。还有张掖的卤肉,卤鸡爪等各种卤味,张掖的凉粉,鱼儿粉等小吃,都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张掖最有名的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名诗佳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敦煌。如今有滨河集团、国风葡萄酒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红酒,甘肃祁连葡萄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世界级大奖,是我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

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五)

地处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20xx年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xx年被极具权威和导向性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xx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20xx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彩色丘陵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地理学家黄进教授题词:“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丹霞奇观主要分布在康乐乡、白银乡地段,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地貌学家黄进教授誉为“祁连山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祁连山丹霞地貌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59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5篇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张掖丹霞旅游,我是景区讲解员小时。现为景区的一名实习生。由于是初次讲解,所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有什么失误,请大家谅解。

现在咱们的观光车要去的是一号观景台,所以在去景区的过程中,我就对咱们的景区做以下简单的介绍。咱们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市区4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它是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有51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的张掖丹霞的一部分。现为3A级旅游景区,正规化升级为4A级旅游景区。

其实我们通常所听说的丹霞,它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是指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体,在风力侵蚀和流水冲蚀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奇峰怪石的总称。它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著称,所以被称为是丹霞地貌。其实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著名的矿床学家,现中科院资深院士,曾经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冯景兰就已经发现了地球上存在着这么一种由红色砂砾岩体所组成的地质地貌类景观,也许是因为太忙的原因,并没有为这种地貌景观取名。在经历了一段时期之后,我国中科院的另一位院士程国达教授,他在经过多年研究以后,为这种地貌景观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写到丹霞景观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取其其中的两个字丹霞,于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丹霞便应运而生了。大家请看车窗右边,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像贝壳一样的景观,在咱们景区叫大扇贝,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呢,那是因为它真的像海滩上的贝壳一样美丽。这样的贝壳在咱们景区共有九个,所以景区人员又将其称作九龙腾云,待会儿到观景台了,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哦!大家再看车子的两边。你就会发现两边的山体都是表层被薄薄的一层红色岩体覆盖,所以大家在待会儿登上观景台之后,请以栏杆为界,彩色山体是禁止攀爬的,因为如果你留下一个脚印,它的自然恢复时间需要60年。现在咱们的车子要上一个比较陡的坡,请大家抓好扶手注意安全!大家请看我左手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主景区了,咱们景区的门票等各种对外宣传册上采用的都是这里的景区,大家在看我右手边,刚才给大家讲的大扇贝和九龙腾云都在这儿,朋友们在这儿你还可以看到的景观有众僧拜佛景观,待会儿大家登上那边的观景台就可以看见了。

各位朋友,观看完了一号观景台,想必大家已经注意到观景台上的那个大石头了吧,它可是从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支流梨园河所运送过来的,上面的四个大字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对了,是“丹霞观止”。它的意思就是看了我们这儿的丹霞就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这儿的丹霞是彩色丘陵与丹霞奇观的结合地,在国内仅此一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而一提到国内的丹霞景观,我们首先会想到以广东仁化丹霞山。其实丹霞地貌在北方分布也是很广的,我们甘肃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丹霞资源也居全国第三。其中我们有都熟知的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的天水麦积山,“道教第一名山”崆峒武术的发源地平凉崆峒山,以及咱们张掖市的名片之一肃南马蹄寺,它们都属于丹霞地貌,只是没有我们张掖丹霞景观发育齐全而已。在20xx年由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国内外34家大型媒体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活动中,我们张掖丹霞从全国483出丹霞景观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当时它排列第六。其它的依次是:排列第一的广东丹霞山、排列第二的福建武夷山、排列第三的福建大金湖、排列第四的江西龙虎山、排列第五的由两处景观组合而成它们是湖南崀山和广西资江八角寨、排列第七的贵州赤水丹霞。20xx年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当时排行第二(依次是九寨沟、张掖丹霞地貌、黄龙、野柳(中国台湾)、澎湖列岛(中国台湾)、天山托木尔冰川)。而在去年三月又被美国最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地理杂志《美国地理》评选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咱们中国做为资源大国共有3出入选,分别是排第六的张掖丹霞,排列第八的路南石林和排列第九的湖南武陵岩。

其实一提到丹霞地貌好多人都会想到雅丹地貌,去新疆魔鬼城的朋友也许会同样被它的神奇所吸引。但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它们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作用力不同,雅丹主要是地球的外力作用,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分化、剥离、侵蚀、搬运等。而我们的丹霞景观主要是内力作用,就是我们经常所听说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也许还会由朋友问到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其实告诉大家,内力作用就是把平的变得凹凸不平,而外力作用就是把高的削平,矮的填平。弹指间,我们的2号观景台就到了,在2号观景台大家可以看到的景观有左边的睡美人和右边的夕辉归帆以及主景区七彩屏和七彩塔的一部分,而这个睡美人可需要有三分观察和七分想象的,提示大家一下,我们的睡美人可是头西南足东北的。咱们的观光车在这儿停留十分钟,请大家以路为界,进行拍照,彩色山体不许攀爬。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车子的左边,细心的游客就会发现路边的相邻的两个土丘其景色却大不相同,其中一个土层的下面也已经出现了淡淡的彩色,而另一个则是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这样呢,那是因为在景区刚开发,由于管理不够完善,加之部分游客不服管理,在这个山体上随意踩踏,才造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大家再看看车子的两边,你会发现一边是黄土丘另一边是彩色山体,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那是因为大家左手边的黄土层形成于第四纪,而右手边的彩色山体形成于侏罗纪时期,而侏罗纪是早于第四纪的,所以说,大家左手边的这些黄土层之下仍然是彩色山体,不信的朋友可以看看路基部分,就会明白的。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我们的主景区的近景,其中上面的红色的像屏障一样的东西就是,七彩屏,它的来历就是夕阳落山时,太阳余辉照耀其上如一个红色的屏障,在七彩屏下面的五颜六色的成三角形状的就是七彩塔了。各位朋友大家右手边的这个山坡就是小沈阳MV《哥只是个传说》的拍摄地,登上小土丘,大家同样可以看到山对面的水墨丹霞景观,请大家一路为界进行拍照,十分钟后车上恭候大驾。

各位朋友,咱们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保安、东乡为甘肃特有三民族。而族全国只有10227人,主要分布在我们张掖的肃南族自治县境内。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民间就流传这样一句话“族的姑娘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而族的典型服饰就是红缨帽,所以,好多对族风情有所了解的人都将七彩塔形象的比喻为红缨帽。也许细心的游客已经发现了,我们这儿的山体上很少有植被,但是你还是会发现有那么一种绿色的植物生长在七彩屏之上。那就是骆驼草,骆驼刺的一种,别看叶子小小,但根系特别的发达,一般可以长到1-2米,也这是因为这样它们才会在这红色的砂砾岩上生长。大家再看看车子的右边,你就会发现在不远的山坡上还长着一些黑色的植被,它可是咱们景区的宝贝,发菜、地卷皮、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其实在我们这儿也拍摄过好多电影,除了20xx年的贺岁大片《三枪拍案惊奇》外,还有刘德华拍的《见龙卸甲》,周荣发拍的《黄石的孩子》、姜文自导自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以及严秋雁导演的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咱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咱们景区未来的旅游规划重点区域,像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店以及咱们地质类公园所允许建设的设施,在前面则是咱们景区目前唯一的娱乐设施场地-滑翔机场。在滑翔机场旁边有两匹骆驼,它可是咱们景区的明星,其中三枪和神探狄仁杰里面都有它们母子的身影。大家请看前面,待会儿大家下车后就可以沿着台阶登上山顶去看一看。那里的景色有麻子面馆的远景,为一灰色建筑,其所需材料是张艺谋花68万巨资从河北运过来的。还有就是正对面的刀山和火海景观。咱们的观光车一般在这儿停留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大家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凭车票乘坐下一趟车,返回景区大门或去其他景点。同时提醒大家,在登台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了,现在大家可以下车去一览丹霞景观的神奇美景了。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简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我是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为各位来宾做讲解服务,在这里衷心希望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510平方公里,分布在临泽、肃南、甘州三县区,主要包括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肃南冰沟丹霞、甘州区平山湖丹霞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这里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分布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这里平均海拔高度为1800米左右,现在所处的位臵是1780米,张掖丹霞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xx年又被极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所处的位臵就是景区核心浏览区——七彩神仙台,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820米。映入我们眼帘的这片色彩斑斓的山体,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大家看远处橙黄色的那一部分,看上去呢特别像一条红棕鱼的造型,它就是整个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七彩屏,加上眼前这片线条流畅,色带清晰的部分,在夕阳西下、雨过天晴的时候每条色带发出自己的光芒,色彩相邻而不相交就呈现出七彩飞霞的景象。这片景观也是景区宣传画册和门票的封面,现在的张掖丹霞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宣传,已享誉中外。前面的平台是拍照角度最佳的一个点,大家可以拍拍照,把美景留住以作纪念。

各位来宾往这边走,我们前方所看到的这块大石头呢,是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搬运过来的,堪称丹霞镇山之石,石头上镌刻着 “丹霞观止”四个字,为什么是“观止”呢?这是有蕴意的。第一就是,据考证,目前全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50多处,咱们张掖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极具代表性;

第二是因为在张掖51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中,咱们南台子彩色丘陵以色彩之艳丽,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举世罕见,既具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美,又有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态美,最具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所以呢,看完这儿,其他地方您可以不用再去了。

俗话说:“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您再看一下石头上方白色轮廓的这一部分,它的造型是一条龙和一头虎的造型,老虎头部清晰,虚爪前卧,到身后变为龙头,龙虎幻化为一体,给人无限遐想,所以被称为“藏龙卧虎”石或青龙白虎石。

(好了,各位咱们继续前行。)咱们一号观景台分为东、西两个观景平台,东观景平台主要适合于日落前观赏七彩飞霞景象,西观景平台则适合于清晨日出时观赏万象奔腾景象。现在请各位来宾先随我登上东观景台,因为丹霞的景致呢是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看造型是截然不同的。

刚才我既说到丹霞地貌,又说到彩色丘陵,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丹霞是地理学名词,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彩色丘陵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彩色地貌,呈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颜色,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彩色丘陵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咱们张掖的彩色丘陵、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和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彩色丘陵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颇受游人青睐的地貌景观。

各位来宾随着脚步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东观景台。大家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刚才的七彩屏,下面那些三角形塔状、有序排列的部分,我们称它为七彩塔,由于我们现在跟它是同一个高

度,看到的全是塔的顶端,俗话说塔是佛教的象征,有塔就有佛,请大家看咱们身后的那一部分山体,我们看它右边最突出部分,是一个人的五官轮廓,嘴巴微张,鼻梁,眉骨非常清晰,我们视线继续向左,您会发现凹进去白色的那部分就是人的脖子了,继续往左您惊喜的发现是他宽阔的胸膛,而两手相交放在腹部,一直向左延伸至远处的山顶就是他的脚了,继续往下看,你发现下边灰白色的轮廓像不像莲花瓣呢,而莲花瓣下方的小土丘像不像披着袈裟跪拜着的小僧人呢,所以整个景象堪称是景区一大奇景“众僧拜佛”。

请大家转身看正前方山梁那处特别凸出、特别尖的部分,远观近看都像一只猴子蹲在山顶上,而前方低洼处是深红色的一片,在夕阳普照下一片火红,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火海”,而那只猴子正好就在眺望火海,所以这一景观称为“灵猴观海”。

好了,咱们东观景台的景观就游览到这里,我们原路返回。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

自从这片神秘绚丽的地貌景观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它的考察和研究从未停止过,曾有人认为这种地貌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岩石中含有众多的矿物质,在20xx年7月,从事50多年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兰州大学陈致钧教授和《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景区进行了考察,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彩色丘陵之谜被陈教授一一揭开,实验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含有不同价位的铁离子,亚铁离子是淡黄色的,在酸性条件下它就变成是淡绿色的,在碱性条件下它又变成墨绿色的;三价铁离子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也呈现四五种颜色。据专家介绍,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是铁在水环境中的基本形态。在通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铁离子价位要发生变化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铁离子变化的环境,必须存在着大量的水源。因此,专家断定几百万年前,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交界的地方是一个盐水湖,在西北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含有不同价位铁离子的丘陵岩石遭到了强烈的风化和地表水的侵蚀,最终被裸露出来,

裸露岩层中的铁离子价位会随着气候环境而发生化学反映,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终形成今天的彩色丘陵。

大家现在请随我登上西观景台,在这儿咱们既能感受到西北豪放、雄厚、苍劲之感,又能感受到南方清秀、端庄、典雅之美。咱们眼下的这一景观就是七彩练了,它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宽窄度,好似拿排笔画出的跑道一样,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修饰。请大家转过身,我们看看这个白色的山体,它单独看就好象一个贝壳,我们取名为大扇贝,连片看这九个大扇贝,她弯弯曲曲的造型不就跟咱们舞龙的造型一样吗?因此又称它为“九龙腾云”。然后大家再仔细看贝壳上面有一些黑色的轮廓,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像一头头的大象,后边还跟着一群小象,特别在朝阳升起时显得尤为形象,又形象的称之为“万象奔腾”。四周都是悬崖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跟咱们甘肃地图有点相似呢,当然这是人工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这纯属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您看,除了个别地方被雨水冲刷外,其它地方都是比较完整的!

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那条河叫梨园河,眼前的这片绿洲呢,是梨园新村。但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梨园口战役。临泽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总指挥部就设在位于倪家营乡境内的下营子缪家庄院内,这里也是红西路军西征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总指挥部。红西路军自1936年12月底进驻临泽,历时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消灭敌人1万余人,陈海松等7名军职将领及6000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临泽也就成为了红西路军河西征战以来,牺牲人数最多,最为悲壮,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之一。

各位来宾现我们乘车前往下一个点,在一号观景台的观赏角度呢是以远观为主的,体现的是彩丘的壮观气势,而咱们下面所去的一个点呢则是局部的景观,但是色彩非常的艳丽,也是整个景区的灵气所在之地。彩色丘陵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自然遗产,20xx年黄进教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彩色丘陵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举世罕见。黄老就曾提出“张掖丹霞冠绝华夏”、“张掖

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的美誉。在20xx年1月4日,堪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上,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及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麦积山、崆峒山等一批甘肃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旅游景区惊艳亮相,这是甘肃省第一次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向美国及美洲旅游市场展示、推广精华旅游资源。

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已成为科考、探险、旅游览胜、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写生作画的理想之地。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第一部影视作品《三抢拍案惊奇》,及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均把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场地。现在景区已成为临泽乃至张掖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各位来宾,请看车窗左边,它是景区的二号观景台——云端顶观景台(大山观景台),它是我们整个景区的至高点,海拔为2200米左右,为游客提供摄影及有氧锻炼,站到观景台上,不仅能看到全景也能看到远景,加上周边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名画,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力和体力可以登到山顶体验一下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各位来宾,我们正前方看到的这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的局部山体是咱们景区的另一处精华所在。它像极了天空中倒泄的彩虹,夕阳西下,山与山的倒影特别像凯旋而归的帆船,由此得名夕辉归帆。

曾有游客这么赞美过彩色丘陵,说它是仙女的化身,这个话一点都不假。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处奇景——仙女醉酒,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天上的一位仙女在天宫醉酒后,借助酒兴,偷偷来到人间,游走山水,足踏平川,饱览世间秀色,享受人间真情,竟然留恋忘返,甚至萌生凡心。谁知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她三步两回头,恋恋不舍的行走在返回天宫的路上,后来酒力发作,倒头醉卧在祁连山中,顺手扯了一片五彩的云朵当做被子盖到身上,后来玉帝派天兵天将来寻找,看到她安详的睡姿,不忍惊扰她,就将她幻化成一座山峰留在人间。

现在咱们眼前这块色带清晰,宛如梦幻般屏障的部分就是七彩屏了,刚刚我们在一号观景台看到的是它的远景,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咱们裕固族少女戴的红缨帽,红缨帽是裕固族妇女独有的特色,据说是为了纪念裕固族历史上一位被害致死的女英雄,红缨穗代表着她为民而死时头顶上的鲜血。大家再看七彩屏下方是呈三角形,有序列隆起的这一部分就是七彩塔了,您看它的造型像不像少数民族姑娘的裙摆。而最神奇的呢不仅如此,大家看只有一路相隔,两边的山体是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色彩艳丽的油彩画,而登到对面的观景台看到的则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各位咱们现在登上观景台参观,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映入咱们眼帘的就是水墨丹霞,一幅充满神妙意境的中国画,大写意、细工笔、精雕细刻,水墨丹青游走群山之间,轻描淡写的水痕,浓墨重彩的色调,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咱们再来看下七彩屏上方红色的山头,山体的中间部分是均匀的漫坡,不见一块突出的山石,好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细沙,远看好似大片的沙漠。而在沙漠上方的山顶上,则像一个在沙漠上长途跋涉的驼队,正在不慌不忙地走向远方。走在驼队最前边的是一匹领路的头驼,遥望驼队,仿佛能听到悠远的驼铃声在叮当作响。因而,这处称它为“大漠驼铃”。

咱们现在前往景区的四号观景台——火海观景台,那里有景区专设的滑翔机场,如果大家想换一种体验方式,换一种视野角度的话可以乘坐我们的滑翔机去感受一下航拍的感觉,俯瞰一下彩丘的壮观之美。登上观景台可以看到一处人文景观和一处自然景观。20xx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拍摄地麻子面馆就在这里,虽然现在面馆已经很沧桑了,但是它是张艺谋当时花了68万修建的一处皖南民居。大家沿着栈道可以领略到景区火海的唯美景象。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四)

在我国美丽辽阔的大西北,不仅仅有戈壁荒滩和那苍茫无边的孤烟沙场,而且还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名胜,如那颇具盛名的鸣沙山。远远望去,晴空万里,山体恍如一条横卧着的黄色巨龙,绵延柔软平滑似镜,山脊如刃峰若削,好一派罕见的流沙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脚踏沙,人行沙中,顿感一种细软滑圆,踩入沙坑,表层蒸热里面凉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虽无惊险却很艰难,沙流软绵绵,进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脚印好像省点力气,偶尔也小跑一阵往前冲刺。如此这般向上攀登,虽汗水淋漓,但也其乐无穷。

登上山峰,举目远视,天苍苍,沙茫茫,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层层叠叠的峰峦,挥洒出道道优美的曲线;近处沙浪萦回,看似澎湃汹涌却如波涛凝固。“鸣沙”之说更给此山抹上一层神秘色彩。阳光下掬沙细撒,指缝间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莹闪亮,沙脊两边阴阳分割呈强烈反差。一边是黑乎乎清凉凉,一边呈金灿灿热腾腾。真是东边日出西边凉。

再俯瞰山下,沙山环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据说,自东汉以来便有此泉记载,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无愧于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称。面对着蓝天、沙海、碧泉,和谐恬谧相映成趣,人们无不赞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时,不妨滑沙而下,虽有几分惊险但也有几分刺激、几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两手一伸似双翼展翅,沙浪滚滚如山洪奔腾,耳边风声阵阵好似沙鸣声声,恍然犹如全身腾空而起,惊心动魄一刹那,即已到得山脚下,真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飞流直下之飘飘然感。

关于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5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历时五载,在西夏贞观三年竣工。历史上明朝永乐九年敕赐为宝觉寺,在康熙十七年又改称为宏仁寺,现在张掖大佛寺的别名有“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宏仁寺”。说道张掖大佛寺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是有一个叫嵬咩(mie )的国师,一日静坐,忽听附近有丝竹声音,于是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建起了这座做东面西的佛殿。

说到大佛寺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建筑,首先大佛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建筑,这在我国古代是最高的建筑形式,在殿门的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作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如三摩地、元演法。大殿面宽九间纵深七间规模宏大给人以精神震撼。在大殿的屋脊上蹲坐有吻兽,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鹿等象征威武吉祥的珍禽异兽。张掖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多,为亚洲最大的室内木台泥塑卧佛,如果大家还不能想像这尊佛有多大,我就更形象的描述一下,这尊大佛的一根手指就能平躺一个人,他的耳朵可以容8个人并排坐下,大佛侧身而卧,金装彩绘,面容慈祥、体态丰满。在大佛的胸前有一个“ ”字表示佛法常转,吉祥万德。由于大佛是木台泥塑的,所以大佛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用来储存物品,1966年就在大佛腹部发现了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1977年还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下出土了五枚波斯银币,这五枚银币就成了中外交往的有利见证。 细心地游客不难发现,大佛双眼微启,似睡似寐,这不正映衬了大佛寺山门的楹联吗!“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有些游客也许不明白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前一联就是大佛的实体形象,卧佛在那千百年来无声无语;而后一联则是无数的的人来到大佛前哭诉自己人生苦恼,许下心愿,大佛双眼微启仿佛在认真倾听却默默不语。等到若干年后,这些经历了世事沧桑的人回想起他们笑了,而后又像卧佛一样眼观世间变化笑看苍生前来询问。

大家听了大佛的故事也许会疑问为什么佛教会盛行?这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的因素,古代君王用佛教教义来愚化大众,使他们甘于压迫,此外宗教的传统、苦难的生活和人们心灵上的寄托都促使了佛教的盛行。大佛教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武灭佛究其原因还是佛教的实力扩张威胁了其统治,包括出家人过多影响人口出生、生产、兵役、赋税等。

穿过历史的层云大佛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精神上的启迪。钟鼓楼(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城市中的钟鼓楼早为专用报时建筑。古代里坊制城市(见里)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鼓楼是现存最古老的实例。此外,唐代寺庙内也设钟和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完全是中国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楼下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可以通过行人和小型车辆。

洞门上方嵌刻着匾额,东“旭升”,西“贾城”,南“迎熏”,北“镇远”。楼上四面悬有匾额:

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晴雪”,北“居延古牧”。清顺治四年(1647年),米喇印、丁国栋反抗清廷,曾因诱杀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镇守总兵刘良臣,烧毁此楼。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竣工后,亦悬额四面:“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记》碑刻,镇远楼于明正德二年(1520xx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数次维修。楼东南角悬有唐代铜钟一口,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又带铁青色。钟高1.3米,直径1.1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口形,下口六耳。钟身有三层图案,每层六格。上层其中三格为飞天。飞天头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赤脚、手捧花束,形象优美,颇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的风格。中层亦六格,其中三格是朱雀、玄武。朱雀是长颈、长腿、长尾、展翅;玄武是长嘴、长尾、展翅,作奔走状,下层为六格,其中三格为青龙白虎。这口大钟铸造用合金;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它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亮的声音,钟声可传至金城的各个角落。楼上北侧树立重修甘州吊桥及镇远楼碑一块,至今保存完整。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张掖古称“甘州”,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1020xx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的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1966年在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境、铜壶、佛经等,还有一块铅牌,记载了明成化年间在河西发生的一次地震,是供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资料。1977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则是古代中外贸外贸易往来的见证。此外,该寺碑有明宣宗《敕赐宝觉寺碑记》、明通政使穆来辅《重修宏仁寺碑记》等。寺中藏有《大藏经》等众多佛经

南宋投降元朝的一位皇帝在此出家,不当皇帝了,转身却成了一代名僧。[在殿后的藏经阁里,还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6800余卷,其中一部明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为全国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

元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来到张掖,被大佛寺的塑像精美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叹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白世永问不明。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百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大佛寺的传说就扑朔迷离,不能不让人疑问。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盘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902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范文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一)

在我国美丽辽阔的大西北,不仅仅有戈壁荒滩和那苍茫无边的孤烟沙场,而且还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名胜,如那颇具盛名的鸣沙山。远远望去,晴空万里,山体恍如一条横卧着的黄色巨龙,绵延柔软平滑似镜,山脊如刃峰若削,好一派罕见的流沙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脚踏沙,人行沙中,顿感一种细软滑圆,踩入沙坑,表层蒸热里面凉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虽无惊险却很艰难,沙流软绵绵,进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脚印好像省点力气,偶尔也小跑一阵往前冲刺。如此这般向上攀登,虽汗水淋漓,但也其乐无穷。

登上山峰,举目远视,天苍苍,沙茫茫,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层层叠叠的峰峦,挥洒出道道优美的曲线;近处沙浪萦回,看似澎湃汹涌却如波涛凝固。“鸣沙”之说更给此山抹上一层神秘色彩。阳光下掬沙细撒,指缝间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莹闪亮,沙脊两边阴阳分割呈强烈反差。一边是黑乎乎清凉凉,一边呈金灿灿热腾腾。真是东边日出西边凉。

再俯瞰山下,沙山环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据说,自东汉以来便有此泉记载,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无愧于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称。面对着蓝天、沙海、碧泉,和谐恬谧相映成趣,人们无不赞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时,不妨滑沙而下,虽有几分惊险但也有几分刺激、几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两手一伸似双翼展翅,沙浪滚滚如山洪奔腾,耳边风声阵阵好似沙鸣声声,恍然犹如全身腾空而起,惊心动魄一刹那,即已到得山脚下,真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飞流直下之飘飘然感。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游览,我是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为各位来宾做讲解服务,在这里衷心希望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510平方公里,分布在临泽、肃南、甘州三县区,主要包括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肃南冰沟丹霞、甘州区平山湖丹霞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南台子彩色丘陵,这里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分布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这里平均海拔高度为1800米左右,现在所处的位臵是1780米,张掖丹霞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xx年又被极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所处的位臵就是景区核心浏览区——七彩神仙台,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820米。映入我们眼帘的这片色彩斑斓的山体,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大家看远处橙黄色的那一部分,看上去呢特别像一条红棕鱼的造型,它就是整个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七彩屏,加上眼前这片线条流畅,色带清晰的部分,在夕阳西下、雨过天晴的时候每条色带发出自己的光芒,色彩相邻而不相交就呈现出七彩飞霞的景象。这片景观也是景区宣传画册和门票的封面,现在的张掖丹霞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宣传,已享誉中外。前面的平台是拍照角度最佳的一个点,大家可以拍拍照,把美景留住以作纪念。

各位来宾往这边走,我们前方所看到的这块大石头呢,是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搬运过来的,堪称丹霞镇山之石,石头上镌刻着 “丹霞观止”四个字,为什么是“观止”呢?这是有蕴意的。第一就是,据考证,目前全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50多处,咱们张掖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极具代表性;

第二是因为在张掖51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中,咱们南台子彩色丘陵以色彩之艳丽,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举世罕见,既具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美,又有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态美,最具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所以呢,看完这儿,其他地方您可以不用再去了。

俗话说:“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您再看一下石头上方白色轮廓的这一部分,它的造型是一条龙和一头虎的造型,老虎头部清晰,虚爪前卧,到身后变为龙头,龙虎幻化为一体,给人无限遐想,所以被称为“藏龙卧虎”石或青龙白虎石。

(好了,各位咱们继续前行。)咱们一号观景台分为东、西两个观景平台,东观景平台主要适合于日落前观赏七彩飞霞景象,西观景平台则适合于清晨日出时观赏万象奔腾景象。现在请各位来宾先随我登上东观景台,因为丹霞的景致呢是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看造型是截然不同的。

刚才我既说到丹霞地貌,又说到彩色丘陵,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丹霞是地理学名词,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彩色丘陵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彩色地貌,呈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颜色,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彩色丘陵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咱们张掖的彩色丘陵、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和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彩色丘陵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颇受游人青睐的地貌景观。

各位来宾随着脚步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东观景台。大家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刚才的七彩屏,下面那些三角形塔状、有序排列的部分,我们称它为七彩塔,由于我们现在跟它是同一个高

度,看到的全是塔的顶端,俗话说塔是佛教的象征,有塔就有佛,请大家看咱们身后的那一部分山体,我们看它右边最突出部分,是一个人的五官轮廓,嘴巴微张,鼻梁,眉骨非常清晰,我们视线继续向左,您会发现凹进去白色的那部分就是人的脖子了,继续往左您惊喜的发现是他宽阔的胸膛,而两手相交放在腹部,一直向左延伸至远处的山顶就是他的脚了,继续往下看,你发现下边灰白色的轮廓像不像莲花瓣呢,而莲花瓣下方的小土丘像不像披着袈裟跪拜着的小僧人呢,所以整个景象堪称是景区一大奇景“众僧拜佛”。

请大家转身看正前方山梁那处特别凸出、特别尖的部分,远观近看都像一只猴子蹲在山顶上,而前方低洼处是深红色的一片,在夕阳普照下一片火红,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火海”,而那只猴子正好就在眺望火海,所以这一景观称为“灵猴观海”。

好了,咱们东观景台的景观就游览到这里,我们原路返回。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

自从这片神秘绚丽的地貌景观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它的考察和研究从未停止过,曾有人认为这种地貌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岩石中含有众多的矿物质,在20xx年7月,从事50多年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兰州大学陈致钧教授和《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景区进行了考察,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彩色丘陵之谜被陈教授一一揭开,实验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含有不同价位的铁离子,亚铁离子是淡黄色的,在酸性条件下它就变成是淡绿色的,在碱性条件下它又变成墨绿色的;三价铁离子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也呈现四五种颜色。据专家介绍,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是铁在水环境中的基本形态。在通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铁离子价位要发生变化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铁离子变化的环境,必须存在着大量的水源。因此,专家断定几百万年前,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交界的地方是一个盐水湖,在西北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含有不同价位铁离子的丘陵岩石遭到了强烈的风化和地表水的侵蚀,最终被裸露出来,

裸露岩层中的铁离子价位会随着气候环境而发生化学反映,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终形成今天的彩色丘陵。

大家现在请随我登上西观景台,在这儿咱们既能感受到西北豪放、雄厚、苍劲之感,又能感受到南方清秀、端庄、典雅之美。咱们眼下的这一景观就是七彩练了,它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宽窄度,好似拿排笔画出的跑道一样,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修饰。请大家转过身,我们看看这个白色的山体,它单独看就好象一个贝壳,我们取名为大扇贝,连片看这九个大扇贝,她弯弯曲曲的造型不就跟咱们舞龙的造型一样吗?因此又称它为“九龙腾云”。然后大家再仔细看贝壳上面有一些黑色的轮廓,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像一头头的大象,后边还跟着一群小象,特别在朝阳升起时显得尤为形象,又形象的称之为“万象奔腾”。四周都是悬崖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是不是跟咱们甘肃地图有点相似呢,当然这是人工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这纯属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您看,除了个别地方被雨水冲刷外,其它地方都是比较完整的!

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那条河叫梨园河,眼前的这片绿洲呢,是梨园新村。但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梨园口战役。临泽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总指挥部就设在位于倪家营乡境内的下营子缪家庄院内,这里也是红西路军西征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总指挥部。红西路军自1936年12月底进驻临泽,历时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消灭敌人1万余人,陈海松等7名军职将领及6000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临泽也就成为了红西路军河西征战以来,牺牲人数最多,最为悲壮,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之一。

各位来宾现我们乘车前往下一个点,在一号观景台的观赏角度呢是以远观为主的,体现的是彩丘的壮观气势,而咱们下面所去的一个点呢则是局部的景观,但是色彩非常的艳丽,也是整个景区的灵气所在之地。彩色丘陵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自然遗产,20xx年黄进教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彩色丘陵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举世罕见。黄老就曾提出“张掖丹霞冠绝华夏”、“张掖

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的美誉。在20xx年1月4日,堪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上,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及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麦积山、崆峒山等一批甘肃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旅游景区惊艳亮相,这是甘肃省第一次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向美国及美洲旅游市场展示、推广精华旅游资源。

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已成为科考、探险、旅游览胜、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写生作画的理想之地。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第一部影视作品《三抢拍案惊奇》,及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均把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场地。现在景区已成为临泽乃至张掖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各位来宾,请看车窗左边,它是景区的二号观景台——云端顶观景台(大山观景台),它是我们整个景区的至高点,海拔为2200米左右,为游客提供摄影及有氧锻炼,站到观景台上,不仅能看到全景也能看到远景,加上周边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名画,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力和体力可以登到山顶体验一下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各位来宾,我们正前方看到的这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的局部山体是咱们景区的另一处精华所在。它像极了天空中倒泄的彩虹,夕阳西下,山与山的倒影特别像凯旋而归的帆船,由此得名夕辉归帆。

曾有游客这么赞美过彩色丘陵,说它是仙女的化身,这个话一点都不假。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处奇景——仙女醉酒,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天上的一位仙女在天宫醉酒后,借助酒兴,偷偷来到人间,游走山水,足踏平川,饱览世间秀色,享受人间真情,竟然留恋忘返,甚至萌生凡心。谁知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她三步两回头,恋恋不舍的行走在返回天宫的路上,后来酒力发作,倒头醉卧在祁连山中,顺手扯了一片五彩的云朵当做被子盖到身上,后来玉帝派天兵天将来寻找,看到她安详的睡姿,不忍惊扰她,就将她幻化成一座山峰留在人间。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三)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简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四)

张掖大佛寺源于汉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东晋时期,涅盘宗师昙无谶到河西走廊一带弘法,涅盘教义在张掖广为传播。

西夏时期,国师嵬咩在“迦叶如来寺”故址掘得古涅盘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宝殿,塑涅盘佛像,形成大佛寺雏形。宋元之际,宋恭宗赵显降元后曾避祸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据传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别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万历时期对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当时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门、牌楼、钟楼、东阳楼、西阳楼、金刚天王殿、卧佛殿、大乘殿、轮藏殿、弥陀千佛塔、后山门、内外圆殿、北庑、南庑及原迦叶如来寺遗存的建筑,仅东西中轴线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体现了“之尊”的皇家气魄。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将《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经1621部,6361卷)颁赐大佛寺。时任钦差镇守甘肃等处总兵、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以名贵绀青纸和金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并入藏大佛寺。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经名闻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间,张掖大佛寺虽屡有维修,但寺院已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败。著名诗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时感慨之余,写下了“那堪牲牧厂,驼马践苔斑”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放的实施,张掖大佛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切实加强大佛寺保护,从1985年开始,原张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复牌坊一座、钟鼓楼两座、山门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经殿一座,并修复了因地震损坏的土塔塔顶,使张掖大佛寺这座历经千年的西夏国寺,得以重现历史原貌。1986年,张掖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和20xx年,张掖大佛寺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 级旅游景区。

5篇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xx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由于深处大陆腹地,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冬寒夏暖,四季分明,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仅13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为71左右,每年降雨比较集中的6�9�19月是到张掖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湿润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会让人们的旅程倍感舒适。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距张掖市仅40千米处的张掖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海拔2180米,东西长约45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以其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同时该地貌群与梨园河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在临泽,最为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有七彩霞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菇、大扇贝11处,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尽收眼底,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中国丹霞地貌权威黄进教授曾说: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位于白庄子一带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张掖丹霞地貌被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各位游客朋友,丹霞地质构造是由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新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和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141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

敦煌,由甘肃省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xx年,入选“20xx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甘肃,我是你们本次甘肃之行的导游员李欢,现在就由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许多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是世界上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与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时刻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显现,被称为“东方卢浮宫”。“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很多的佛教塑像和壁画洞窟,所以俗称“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的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有记载,唐代沙洲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名,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敦煌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1年我过国务院确定气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举世无双的人类瑰宝。

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的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弟16号洞窟通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南都僧统共讧的“影窟”,有碑文记载这一事实。说到藏经洞大家就会想到王道士。是他发现了藏经洞,但也是由于他的无知导致了藏经洞大部分文物损坏、丢失。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藏九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箓的愚昧,使这些珍贵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窃。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些文物;1907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树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20xx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盗走约九百多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以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是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索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冒矛盾,既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是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是,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是他们不是考虑如何的保护它,而是千方百计的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真所谓是“敦煌千古事,苦乐谁人知!”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被密封的呢?

一说是11世纪初,西夏侵入敦煌是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切的神经圣典收集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话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20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参观了藏经洞,了解了它的掠夺史,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壁画艺术。通过壁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我过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风俗习惯、衣冠服饰、音乐舞蹈等。它不仅是一部生动的敦煌画史,也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在莫高窟壁画的佛经故事中,也有许多动人的画面,如“九色鹿”的故事,就是歌颂正义谴责邪恶的。壁画以连环画的方式生动的表达了这一故事。

谈到壁画艺术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所无法比拟的。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艺术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那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谁绘成了堪称世界艺术瑰宝的敦煌壁画?

研究人员认为敦煌画师的来源主要有四种。首先是来自西域的民间画师。这是因为敦煌壁画的早期作品风格和新疆同期的很多佛教石窟壁画风格非常接近;第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师;第三是高薪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第四是来自五代时期官办敦煌画院的画师。

欣赏了美丽而神奇的壁画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莫高窟的彩塑。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善业泥菩萨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僧统的肖像塑好玩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建筑艺术主要指洞窟的形制。洞窟本身就是具有立体空间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即开凿是在洞窟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中期开凿的洞窟相对较大,中心塔柱式被庙堂式即浮斗顶窟式代替,多数是在洞窟正面墙壁上开较大的龛,塑造多身塑像。窟顶为覆斗式,天井彩绘精美的图案;后期开凿的洞窟都比较大,纵深二三十米,称殿堂窟。洞窟中央设有佛坛,佛坛上面塑造多身较大的塑像。此外还有禅窟、大佛窟和涅盘窟。从洞窟建筑形式的转变和多样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化、吸收使它成为了本民族的东西。另外,莫高窟还保存着宋代窟檐五座,以及散步其周围造型独特的舍利塔十几座,加上壁画,中彩绘的亭、台、楼、阁、殿、寺院、城池、居民、茅巷、野店等等,构成了莫高窟无比丰富的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一部敦煌建筑史。

那么,敦煌莫高窟历经千余年来为何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呢?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死自然条件,莫高窟地处内陆沙漠,气候非常干燥,干燥的气候给保存莫高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次,古代人开凿洞窟是为了供奉神、佛和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祖先开凿,子孙继承,加之又有僧侣维持香火不断,后代又予以维修、重绘;再次莫高窟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战争等重大破坏。所以能较好的保存下来。

短暂的莫高窟之旅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谢谢大家的观赏。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

1920xx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20xx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带大家去参观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为塑像,在进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几种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头搭架,上面缠上麦秆、谷草、芦苇、麻丝等,然后用特制的粘涂塑,整形雕刻,最后上彩绘画的。

塑像主要有四大类:(1)佛像,包括释迦、弥勒、阿弥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萨像,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及供养菩萨等;(3)弟子像,包括迦叶、阿难;(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罗汉等,另外还有一些鬼神、神兽等动物塑像。由于制作年代不同,风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吴带当风”等风格,充分地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维。

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多为1佛2菩萨的组合,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到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也出现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158窟的两身长16米多的涅盘像、96窟高3405米的北大佛和130窟高26米的南大佛,都是一时期的作品,其艺术风格也趋向雍容华丽,特别是唐代的许多优秀作品,那注入的感情和技巧,给人的印象就像真实的生命体。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建筑形式为覆斗顶方形禅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造像题记,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有记年的洞窟。

南壁禅窟上面绘有《五百强盗在佛因缘》故事,讲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为盗国王派军队捕获,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他们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唤佛的名号,佛听到后,大发慈悲,用神通力使他们恢复光明,并现身说法,终于使五百强盗皈依佛门。画面非常写实,每个环节都作出细致的描绘,这则故事对今人同样教育意义,只要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

220窟是初唐开凿的洞窟。这个洞窟南北两壁面,原来被宋代的壁画覆盖,1948年已残损的千佛画被剥掉后,下面露出了初唐时代的壁画,色彩如初,非常清新鲜丽,保存状态极其完好,而且是非常精美的作品。南壁是根据《佛说阿弥陀经》绘画的“阿弥陀净土变”,中间是栏杆环围的宝池,沙罗双树下的莲花台上坐着阿弥陀佛,以胁侍菩萨为中心,诸菩萨、飞天、伎乐天等众圣云集,场面非常壮观。宝池前有红、绿、黑、白颜色的瓷砖铺设的平台,正面舞台上乐师们在演奏各种乐器,平台中央有两个舞姬,在圆形的地毯上踏着音乐节奏立着脚尖跳舞,羽衣飘动,激烈欢快。英建筑艺术主要指洞窟的形制。

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体空间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既开凿时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上面开龛,龛内塑像;中期开凿的洞窟相对较大,中心塔柱式被庙堂式即伏头号代替,多数是在洞窟正面墙壁上开较大的佛龛,塑造多身塑像。窟顶为覆斗式,天井彩绘精美的图案,后期开凿的洞窟都比较大,纵深二三十米,称殿堂窟。洞窟中央高有佛坛,佛坛上面塑造多身较大的塑像。除此以外还有禅窟、大佛窟和涅磐窟。从洞窟建筑形式的转变和多样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进,融化、成为本民族的东西。另外莫高窟还保存着宋代木结构窟檐五座,以及散布其周围造型独特的舍利塔十几座。加上壁画中彩绘的亭、台、楼、阁、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巷、野店等等,构成了莫高窟无比丰富的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一部敦煌建筑史。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三)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叫殷佳怡。希望能在我的介绍下,让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现在,大家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建筑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 ,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祝愿: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甘肃,我是你们本次甘肃之行的导游员李欢,现在就由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许多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是世界上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与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时刻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显现,被称为“东方卢浮宫”。“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很多的佛教塑像和壁画洞窟,所以俗称“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的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有记载,唐代沙洲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名,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敦煌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1年我过国务院确定气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举世无双的人类瑰宝。

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的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弟16号洞窟通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南都僧统共讧的“影窟”,有碑文记载这一事实。说到藏经洞大家就会想到王道士。是他发现了藏经洞,但也是由于他的无知导致了藏经洞大部分文物损坏、丢失。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藏九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箓的愚昧,使这些珍贵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窃。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些文物;1907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树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20xx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盗走约九百多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以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是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索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冒矛盾,既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是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是,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是他们不是考虑如何的保护它,而是千方百计的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真所谓是“敦煌千古事,苦乐谁人知!”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被密封的呢?

一说是11世纪初,西夏侵入敦煌是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切的神经圣典收集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话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20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参观了藏经洞,了解了它的掠夺史,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壁画艺术。通过壁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我过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风俗习惯、衣冠服饰、音乐舞蹈等。它不仅是一部生动的敦煌画史,也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在莫高窟壁画的佛经故事中,也有许多动人的画面,如“九色鹿”的故事,就是歌颂正义谴责邪恶的。壁画以连环画的方式生动的表达了这一故事。

谈到壁画艺术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所无法比拟的。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艺术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那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谁绘成了堪称世界艺术瑰宝的敦煌壁画?

研究人员认为敦煌画师的来源主要有四种。首先是来自西域的民间画师。这是因为敦煌壁画的早期作品风格和新疆同期的很多佛教石窟壁画风格非常接近;第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师;第三是高薪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第四是来自五代时期官办敦煌画院的画师。

欣赏了美丽而神奇的壁画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莫高窟的彩塑。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善业泥菩萨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僧统的肖像塑好玩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建筑艺术主要指洞窟的形制。洞窟本身就是具有立体空间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即开凿是在洞窟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中期开凿的洞窟相对较大,中心塔柱式被庙堂式即浮斗顶窟式代替,多数是在洞窟正面墙壁上开较大的龛,塑造多身塑像。窟顶为覆斗式,天井彩绘精美的图案;后期开凿的洞窟都比较大,纵深二三十米,称殿堂窟。洞窟中央设有佛坛,佛坛上面塑造多身较大的塑像。此外还有禅窟、大佛窟和涅盘窟。从洞窟建筑形式的转变和多样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化、吸收使它成为了本民族的东西。另外,莫高窟还保存着宋代窟檐五座,以及散步其周围造型独特的舍利塔十几座,加上壁画,中彩绘的亭、台、楼、阁、殿、寺院、城池、居民、茅巷、野店等等,构成了莫高窟无比丰富的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一部敦煌建筑史。

那么,敦煌莫高窟历经千余年来为何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呢?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死自然条件,莫高窟地处内陆沙漠,气候非常干燥,干燥的气候给保存莫高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次,古代人开凿洞窟是为了供奉神、佛和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祖先开凿,子孙继承,加之又有僧侣维持香火不断,后代又予以维修、重绘;再次莫高窟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战争等重大破坏。所以能较好的保存下来。

短暂的莫高窟之旅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谢谢大家的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新的甘肃敦煌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西千佛洞开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河岸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西千佛洞开窟年代无从稽考。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佛龛百姓更营造。”推测文中所记佛龛当指此。据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创年代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

西千佛洞现存石窟16个(窟、龛22个),其中1-3窟为唐窟,4-8窟为魏窟,16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时代难以确认。一般认为洞窟属北魏至宋代所凿。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盘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与莫高窟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历程,受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艺术宝库损失惨重。近年来,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缮了洞窟,使面临崩塌的崖体和洞窟恢复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崖体回廊保证了游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10个洞窟开放,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线上重要的参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53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黄河铁桥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黄河铁桥吧。但愿今天的黄河铁桥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三)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兰州城内水域并不像其下游那样开阔,但兰州人近年投入巨资打造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就连一些南方的游客也盛赞其美丽。

近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黄河大桥,气势雄伟,造型独特,其主桥墩虽仅有三个,却依仗桥面上有两束起牵拉作用的钢管,从而使大桥更加坚固悦目。

位于大桥不远的“黄河母亲”雕像可谓天下闻名,故而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游人在此摄影留念。而离“黄河母亲”不远的“兰州水车园”,那两轮高达数十米的水车虽已“赋闲”不用,却似在诉说兰州黄河的过去。水车系明代兰州段家台人段续所创,曾悠悠灌溉了黄河两岸的万亩良田。然最令人感奋的当属离“水车园”不远的黄河索道。远远望去,只见载人的电缆车正徐徐从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滚滚奔涌的黄河则被飞越而过。

河对岸的白塔山,巍峨起伏,大有拱抱金城之势。立白塔下,可俯瞰山下的黄河及兰州全城,虽无“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却犹如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让人面对美景,赞叹不已。 兰州沿河而建的黄河风情线,像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据说,兰州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准备把“两山、两线、两园”都纳入到黄河风情线的建设议程。

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四)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3。33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其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名叫镇远桥。根据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该桥以二十四艘大船贯连,浮于河面,冬拆夏设。严冬时黄河结冰,车马都可通行。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20xx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 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 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20xx年5篇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提起兰州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座令兰州人骄傲自豪的桥,它就是号称“黄河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中山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20xx年2月开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而成的,建桥花费白银306600余两。中山桥长233。5米,宽8。36米,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所以有黄河天下第一桥之称。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该桥于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是全钢构造的五拱桥,造型美观大方,气势磅礴,北面有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下滔滔黄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过。

夜晚的中山桥是黄河岸边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灯给中山桥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远远望去,中山桥就像一条威猛的金色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临河观看,中山桥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花灯闪烁,真是美轮美奂!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山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的中山桥已经改为步行桥,人们在桥上拍照、休闲、娱乐……中山桥因为它的百年历史和独特造型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值得兰州人自豪的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32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范文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一)

黄河铁桥又叫中山桥,这是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年间。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和德国人,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建桥时间是三年,造价也是非常之昂贵,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 之称。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对兰州黄河铁桥简介,希望游客能对兰州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大桥历史兰州黄河铁桥之宏伟让人惊叹,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塞,中原与西域的往来比穿过此地。黄河穿成而过,民间曾有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 天下第一桥 。镇远浮桥并非坚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会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而且,冬季黄河封冻,浮桥必须拆除,车马均由冰上通行。冬春之交冰将消未消之时,经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春天冰融之后,又需重建浮桥,所费甚巨。进入20世纪,清政府鼓励洋务,为建设黄河铁桥提供了历史契机。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建桥计划。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兰州注定要在20世纪初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完成一件惊世伟业。桥梁规格是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我感叹这座宏伟的大桥和人们的智慧和汗水,这座宏伟的建筑让中国人骄傲。

大桥的历史价值大桥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外表的宏伟,还有带给国人的历史反思。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兰州铁桥游客观赏人数在逐年曾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洗礼,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兰州黄河铁桥是我最喜欢的大桥之一,站在上面我会立刻感觉到自己像是穿越了时间的变迁,感受到人们的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兰州黄河铁桥简介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文字不能一一描述,只有自己去亲身感受。

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穿过这片地势平坦的草原,前边这座高耸入云的塔叫舍利塔,是仿杭州的六和塔和南京的报恩寺塔而建的。塔身为九层八面,高67米,我们承德人叫它“六和塔”。一层南北两面各有石八券门,进门沿盘旋而上的台阶可登到塔顶。塔内供有佛教雕像。乾隆在山庄居住时,有时清晨登塔礼佛。巍巍宝塔配以绿色的原野,气势宏伟,格外引人注目。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0xx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20xx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说了这么多,再来说说玉山的一个资源和气候条件吧。玉山呢,是江西省废金属资源矿产大县之一,目前发现的矿产品种有30多种,矿产地60多出,像什么青石、叶腊石、黑滑石、罗文燕石等等一些矿产呢,在我们的玉山储存量那是相当丰富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就等着在座的各位老板前来投资开发了,来玉山发财了哈,也算是给玉山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吧。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提起兰州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座令兰州人骄傲自豪的桥,它就是号称“黄河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中山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20xx年2月开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而成的,建桥花费白银306600余两。中山桥长233.5米,宽8.36米,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所以有黄河天下第一桥之称。

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该桥于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是全钢构造的五拱桥,造型美观大方,气势磅礴,北面有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下滔滔黄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过。

夜晚的中山桥是黄河岸边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灯给中山桥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远远望去,中山桥就像一条威猛的金色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临河观看,中山桥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花灯闪烁,真是美轮美奂!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山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的中山桥已经改为步行桥,人们在桥上拍照、休闲、娱乐……中山桥因为它的百年历史和独特造型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值得兰州人自豪的名片。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三)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他这样写道: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20xx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20xx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20xx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黄河铁桥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黄河铁桥吧。但愿今天的黄河铁桥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五)

兰州市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546 字

+ 加入清单

друзья:

древние люди говорили: ? не будь добр до великой китайской стены, не умридо хуанхэ?. сегодня мы поедем на экскурсию по реке - - - хуанхэ, материкитайского народа. Сначала я познакомлю вас с основны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туристического района хуанхэ.

туристский район Хуанхэ расположен в 30 км к северо - западу от городаЧжэнчжоу, на севере к реке Хуанхэ, на юге горы Йишань. Она имеет длину 4,5 км свостока на запад и 6 км с севера на юг и общую площадь около 17 кв. км. Начинаяс 70 - х годов, после десятилетий напряженной работы, живописная зона началарасширяться.

Итак, экскурсионный район Хуанхэ прибыл.

Хуанхэ, мы, современники, ласково называем это ? река матери?, ? колыбелькитайской нации?. из этой средне - капе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Хуанхэ видно, что люди,живущие по обе стороны реки, до сих пор сосают молоко матери. Мы пришли к этойстатуе "кормление", высота которой составляет 5 метров, весом 30 тонн, сделаноиз мрамора. мать, одетая в танскую одежду, в голове шиньон - волос,символизирует желтую реку, сильнейший ребенок в руках символизирует китайскуюнацию, вся статуя изображает хуанхэ и китайскую нацию, которые неразрывносвязаны друг с другом. река хуанхэ течет из общей крови воспаленных сыновей идочерей, он обладает огромной притягательной силой и несравненной связью, этосвязующее чувство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чувства.

А теперь, пожалуйста, посмотрите на горы вокруг. Эта гора называется37017 × гора, которая тянется из Лояна. раньше здесь был лысый горный хребет,зеленый лес, сейчас зеленые деревья, высокие точки на горах, эти трикотажныепавильоны, как и некоторые здания, сопоставимые с пейзажем Хуанхэ, и если вывзойдете на вершину своего павильона, то лучше понять "взойти на север - это37017" с видом на даль

далее отсюда на запад можно ехать на канатоходе Хуанхэ на другой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и горы юй. все видели на горе огромную статую юй. великий юйявляется героем в област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более 4000 лет назад,отец юй был наказан за неудачу в област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большойюй унаследовал патриархальные устремления, в конечном счете, увенчался успехом,его "три дома, но не войти" Истори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тысячи летвдохновил будущие поколения на неустанную борьбу. мы видим, что эта статуя,высота которой составляет 10 метров, весит 150 тонн, а голова большой юй имеетбоевую шляпу, левая рука указывает на фронт, как будто призывает народ вылечитьнаводнение. научно -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метод его дренажной проводки до сих пор имеетбольшое значение. его успехи в управлении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также помогли емузаложить основы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власти. в народе есть поговорка о том, что"человек, управляющий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управляет миром", и это подлинное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 важност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д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дух Бо культура Хуанхэ, а также выдающиеся здесь, как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рекахуанхэ стела леса, великолепная статуя императора янь Хуан Хуан, кирпичныескульптуры и изучение Желтой реки ил народ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и так далее, давайтепознакомимся.

лес на памятнике Хуанхэ является сокровищницей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в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с памятником более 1500 быстр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правда, трава,ли, чжуань, строки, способ надписи: плоский, круглый, острый, конопля, свет. напамятнике Хуанхэ в лесу поют о великолепной культуре Хуанхэ, о блестящихподвигах социализма, о величии родины. после создания будет разделенкаллиграфический 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узей, знаменитый каллиграф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каллиграфия и каллиграфия пять основных, в которых собранывыдающиеся каллиграфические качества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каллиграфии маоцзэдуна, шутуна, пр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й работы, чжан дэтысячи, линь, чэнь чжунлянь идругих знаменитых каллиграфии, ка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старинных, многоплановых,ярких и глубоких особенностей, выдающиеся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е образы неизбежно станутновой эпохой культуры веха.

великая статуя Хуан - ди является еще одной силой, воплощающей культурухуанхэ. пластиковые статуи были спроектированы на высоту 106 метров, и 12сентября 1991 года они начали земляные работы. Ее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для детей ивнуков во всем мире будет иметь огромное сплочение, чтобы стимулировать сильные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ие чувства сыновей и дочерей в море и за его пределами. В настоящеевремя на площади перед гигантскими статуями двух императоров в янь Хуан Хуан былустановлен барабан 9 династий "воспаление желтых треножников". высота 6,6метров, весом 20 тонн, внутренняя отливка "янь Хуан предков, тысячи династийцзин" восемь Чжунъюй, четыре стены были литы, "воспаление желтый треножник" тризолотых 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лидер Дэн Сяопин надпись, воплощающая в себе ностальгию иуважение миллионов китайских сыновей и дочерей к человеческому патриарху."воспаление желтый треножник" имеет глубокие культурные коннотации, технология,литье является умножением, является наиболее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ным бронзовыйтреножник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и, является основным ритуалом, чтобы дети янь Хуансмотрели на предков китайского гуманизма.

Все знают, что Хуанхэ с древних времен была на корабле. Однако развитиесовременной науки преодолело трудности, связанные с даосским движением. в конце80 - х годов была успешно создана амфибия ? чжэнчжоу?, амфибия ? чжэнчжоу? сталапервым в китае кораблем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м для туризма.корабль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 высо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ная кристаллизация. поопределению, он был надут под борт большой вентилятор под судном, чтобы создатьпод ним гигантскую воздушную подушку, поднимая корпус вверх на 20 - 50сантиметров. судно двигается вперед с помощью движущей силы, создаваемой двумягигантскими винтовыми пульпами за кормой.

необъятный жёлтой береговой плацдарм неровный, машина здесь не можетдвигаться, как правило, суда сели на мель, только судно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свободно и свободно.

большая особенность Хуанхэ - это высокая опасность. под спокойным рекойХуанхэ скрыты бесчисленные отмели, отмели, а на обширной реке нет судна. именнонадпись "Хуанхэ с древних времен плыть на лодке". но корабль на воздушнойподушке "Чжэнчжоу" достиг нулевого прорыва, свободно летая над рекой.

все можно плыть на лодке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Хуанхэ в объятия матери около40 минут по реке хуанхэ плыть вверх с востока на запад против воды в течение 40минут, Пересекая границу в нижнем течении реки Хуанхэ в долине персиков до нашейэры. в 203 году, когда князь Чу юй и князь лю бан боролись за мир на древнемместе боя – Хань Биг - чэн, на пляже в центре реки остановит судно на десятьминут, все могут выйти из каюты фотографировать на память.

Пойдем вместе на лодке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и свяжемся с хуанх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闻名天下的莫高窟。莫高窟地处敦煌,它和鸣沙山、月牙泉一样是敦煌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29处景观之一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洞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一千年。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是绘画和雕塑之宫,是中国现在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石窟。

游客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莫高窟的大门,在我们眼前有二座双塔,背后整面山体都是一层层藏洞,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高楼,一屋屋、一间间。洞里藏有许多宝藏、经卷、文书等。最多最醒目的是壁画,特别突出的是飞天壁画形象。

各位游客,你们有没有发现壁画大多是残缺不全的,那是因为一百多年前曾经遭到过几次劫难,被外国人盗走许多珍藏,现在给人们留下许多的遗憾。我在这里也要呼吁大家都来保护好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各位游客,因时间关系,今天的游览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大家不虚此行,通过这次参观游览,对莫高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想要更深地了解莫高窟,欢迎你们下一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导。伴着徐徐的春风,我们来到了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面前。

莫高窟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它的四周布满沙丘。莫高窟的洞窟数量有735个,分南北两个区,南区492个,北区243个。洞窟里面有精彩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堪称无价之宝的藏经。它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大家请跟随我到内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些历史悠久的壁画。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大家看,面前的这一幅壁画,是佛教艺术的其中一幅。这幅画的描绘的是《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国王叫尸毗王,大家都知道释迦摩尼吧,尸毗王就是它的前世。尸毗王十分的诚实、善良和仁慈,他一心求佛。天上有两个佛想要考验尸毗王是不是真心求佛。他们一个变成了鸽子,一个变成了老鹰。老鹰追逐鸽子,鸽子躲到了尸毗王的怀里。老鹰恶狠狠地说:“把鸽子还给我!”因为尸毗王十分善良,他愿意割自己的肉给老鹰,来换取鸽子的性命。两个佛看尸毗王果然是真心向善,这时,天空下了一阵香雨,国王感到身体轻飘飘的,他成了佛。这个故事就讲完啦。

下面,大家看一看壁画上的飞天,洞窟里有成百上千幅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请拨琴弦。有的倒着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扬,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游客朋友们,我们了解了莫高窟,听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大家有没有被莫高窟的艺术魅力震撼呢?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览,体会莫高窟的奇妙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_甘肃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38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导游词范文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一)

“大家好!今天我来当你们的导游,我的名字叫赵亮,大家叫我小赵吧,我今天带大家参观神奇的莫高窟。”

“大家可能不知道,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距城约二十五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中心。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即公元三六六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和尚路过此地,忽然看见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乐尊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后来陆续开掘了很多的石窟。

要问莫高窟的洞穴有多少,让我来告诉你吧,莫高窟洞窟多达到492个,塑像达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达33米,最小的一尊只有10米。而492个洞窟中,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45000平方米笔画,简直就是一座博大清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洞窟里还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大家今天有幸可以亲眼目睹其中的一些塑像了。

对了,各位游客朋友,提醒一下大家,为了防止闪光灯强光对壁画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加速氧化分散,从而导致壁画脱色、损坏,所以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允许拍照的,请大家遵守相关规定。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慢慢参观欣赏……“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还有很多未能参观的地方,我们留待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你们参观敦煌莫高窟。

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观,你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不准刻字,二、不准拍照,三、不准随地乱扔垃圾。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传说它是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历史了。在公元366年,乐尊东行至此,在一天傍晚,乐尊从三危山望向对面的鸣沙山,看到鸣沙山金光万丈,便觉得这是佛祖给他的暗示,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于是他在这里凿出了第一口洞窟,从此苦心修行。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红色九层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佛像高达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弥勒佛像,也是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们看,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虽然敦煌莫高窟被称为千佛洞,但其实它只有492个洞。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经洞,它是在1920xx年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发现的。可是后来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来到了莫高窟,连骗带抢夺走了许多经书,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你们看,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画——第257窟的《九色鹿 》。关于九色鹿,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个人,九色鹿告诉他说:“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诉其他人。”那人答应了,可他不守诺言,还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诉了国王,国王带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来从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实情。那人最终遭到了报应,身上长满了毒疮,痛苦地死去了。其实九色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画。像这样的佛教故事画,莫高窟还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眼睛微闭,好像进入了梦乡。

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三)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20xx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风格演变】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家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著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经洞

1920xx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破坏情况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1920xx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20xx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20xx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1920xx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20xx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以查找。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20xx年和1920xx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20xx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0xx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0xx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年代,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历史现状】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度颇为繁华,周边石窟寺亦颇多。除了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东千佛洞等,共同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东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于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党河北岸崖壁上,呈东西向排列,全长2.5公里,现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个、壁画约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均与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于历史上的保护不周,目前残损坍塌较甚。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罗振玉、王国维、刘半农等人在北京、伦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录敦煌文献,但对莫高窟的真正保护开始于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对洞窟进行了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1943年,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由常书鸿任所长,对敦煌诸石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书鸿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约400个洞窟,抢修了5座唐宋木构窟檐,并将周边10余平方公里划定为保护范围。1984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为敦煌研究院,充实了科技力量,开展治沙工程,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加强保护工作。由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壁画会产生潜在性的破坏,近年造访莫高窟人数增加,因此对日常参观人数应该加以限制。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屈辱简史】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20xx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20xx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20xx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20xx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20xx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0xx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注:

王道士

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1920xx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土,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几年过去了,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对此很感兴趣,并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遗憾的是,他没有下决心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920xx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1920xx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后来连醉心于壁画的张大千也加入了破坏的行列。1920xx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1920xx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四)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就叫我老周吧。四大石窟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最大的,可就是敦煌莫高窟了。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敦煌莫高窟看看吧!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莫高窟的千佛洞。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05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圣地。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千佛洞的岩壁上雕刻着成千上万的小佛像,每个小佛像虽然只有一寸多高,但头和身子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好了,到下一个景点。

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一个九层的遮掩,也叫“北大像”,高36米,是世界第三大佛哦! 莫高窟是一个百宝箱。

好了,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今天的导游,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x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20xx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20xx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好了,我就介绍到这里,这种艺术瑰宝的魅力是需要自己体会到,那么希望大家在欣赏中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