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形容苏州狮子林的词语汇集20篇

浏览

6183

范文

452

篇1:苏州木渎导游词解说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36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腐败,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庐抗议》,他针对呀片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进入内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榜眼府第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砖雕内容均为戏文图案,有“渔樵耕读”、“太白醉洒”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人生境界。中间四字“通德高风”,既高风亮节的意思,是冯桂芬的又一位恩师潘世恩所写。

内厅名叫芙蓉楼,以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之寓意,来表达主人的高洁品性。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因而也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园中有亭榭廊轩,点缀在红花绿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在山顶的含山亭可登高望远,俊逸挺秀的“吴中第一山”灵岩山一下跃入您的眼帘,激起你对吴王、西施故事的无限遐思。

木渎镇上有两处“双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小双桥”之称的西安桥和小日晖桥。站在西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遥的东安桥,两桥一座精致,一座雄丽,遥相呼应,俗称“姐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姜潭渔火”。每逢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满天闪烁的繁星与江中的点点渔火相映成辉,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虹桥,始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放眼西望,可见夕阳正和香溪、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日光把香溪水染成一匹彩绸,给两岸的粉墙黛瓦披上袭朱纱,绚丽无比,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正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当年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登上灵岩山的。由于山塘街背倚灵岩。面临香溪,依山傍水,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族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古松园。

古松园的主人蔡少渔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从这幅《古松园鸟看图》可以看出,古松园小巧精致,曲折幽深,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一座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这是一座抬梁式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和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为仿明建筑,步杆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翼翅,俗称纱帽厅。棹木上透雕了各种戏文故事,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图案,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明间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这是楼厅,只五间,两侧有厢房,因檐枋下端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雕有十六只凤凰,因而人们又称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是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的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东而西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有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俗称“暗八仙”;厢房檐枋上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介绍了木渎镇上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图文并茂,大家看后会对木渎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集中展示了我们木渎“书法之乡”100多位当地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楼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东侧有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蔡少渔“古松园”之名既因此树而来。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后花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双层长廊把亭台楼阁连成一个整体,置身双层曲廊之上,既可近揽古松翠色,又可这瞩灵岩山景,这样,古松园虽小,但于局面促之中,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往前漫游,身边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中,满河生香,故得名香溪。沿着香溪漫步,我们就像闻到了二千五百年前吴宫花草的芳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木渎最大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它门对香溪,背靠灵岩,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街道,前往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__中论落民间,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在戏台两侧的廊墙上,陈列着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吴地名人书写的对联65幅,称为“吴中联墨宝鉴”,所选名人大都与木渎有关,而且都是书坛一代大家,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廊内还陈列着近百件清代牌匾,固其多为重臣大吏、进士举人榜书题写,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心刻制,妙趣横生,极具收藏和欣赏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一番,细细品尝玩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园,这里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可自成一统,十分清静闲适。

这是轿厅,名为“离茨堂”,是当年徐士元迎客停轿的地方。“离茨”二字出自《离骚》,有“茨录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句,“茨录施”皆为恶草,徐士元将其借喻小人,告诫自己近君子,远小人,故以此为轿厅之名。

这是大厅,主人举办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招待贵宾的地方。中堂为《古木慈鸟图》。表达了徐士元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两侧字画值得一读,其中这幅《春山访友》,是徐士元留存至今唯一的一首诗作,诗意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幽居隐逸的情怀。另一首是《夜读山房》,作者谈汝龙也是木渎人,康熙南巡木渎的时候,谈汝龙作为木渎秀才,当面向康熙献诗一首,深得赏识,被钦取进京,入内庭任纂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这座东园为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这座楼厅就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名“雪宦楼”,如今,我们在这里布设了沈寿纪念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桂花飘香时节,沈寿出生于吴县,即现在的苏州乔司空巷。沈寿7岁的时候,开始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学习绣艺。第一幅作品为《鹦鸿图》,12岁时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15岁就以绣艺闻名姑苏。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20岁的沈寿与绍兴秀才、书画家余觉结婚,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随余觉迁居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与姐姐沈立、学生余静芬等人绣成“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进献慈禧,被慈禧磁后称为“绝世神品”,人专旨农工商部领“四龙宝星”四等商勋,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寿原名沈立芸,得慈禧赐书后改名沈寿,并改号为“雪宦”。这时,朝廷采纳农工商部建议,设立好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11月,余沈夫妇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第二年1月回国,带回各种画册87本和刺绣小屏一架以及金线、颜料等,开始尝试以西洋版画及摄影图片为绣稿,开创“仿真绣”技艺,其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用“仿真绣”技艺绣制了我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沈寿的女工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1914年,应张骞之邀,沈寿去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为南通培养绣女150多人。第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酥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被誉为“绣圣”。

1917年10月沈寿患病。卧病期间,沈寿口述自己一生绣技的经验理论要点,由张骞手记整理成《雪宦绣谱》,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河。在此期间,沈寿还抱病绣成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女优倍克像》。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终年47岁,葬南通黄泯山。

作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刺绣艺术人才,为苏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这就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夫人,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就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的骄傲,也是木渎的骄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园,这里原来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即1631年。当时,五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副部长)、应天府甲(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少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大家都知道,我们木渎不但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而且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虹饮山房过程中,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遍搜民间有关清代皇牍文化的珍藏之物,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去欣赏一下这些镇园之宝,稀世珍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平时,大家在古典戏剧和影视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皇宫太监手捧黄绫在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演出的道具,真正见过皇帝诏书和圣旨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么,真正的圣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江宁织造,我们熟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长,宽33厘米。为什么这样长呢?一是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职衔、勋封等项,还有该官员的事迹。除了封勋官员本人,还对其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思封赠”,甚至延及该官员的子孙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书写,上面钤盖“制诰之宝”也就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伪造,古代圣旨还有它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圣旨的两端,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龙,中间是“奉天诰命”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动感壮美,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图案中,能看出被赐者的地位等级。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图案,五品以上则为瑞鹤。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偶然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则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明清二代专门书写圣旨的人称为“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大学士,擅长书法,文采飞扬。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董其昌等一度担任过“庶吉士”,专门书写圣旨。因此,历代圣旨的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相当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圣旨用料的质量,还反映了当时国力的盛衰。清代盛世的圣旨用绫都很讲究,到了后期,用料越来越美。清看这幅光绪圣旨,它的用丝已粗糙得像麻布一样了。伪“满州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索性将圣旨改为“指叙令”,其玉玺也由“司法部门”代替了。

慈禧太后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这份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懿旨中表述:一、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二、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恢复自然;三、禁止在汉女中选秀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自隋至清的1300余年中,有状元750余人,进士11万余人,举人上百万。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无不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一份由户部开出的“执照”,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考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姓名,如果该考生的出身成份不好,就没有考试资格。考生持有这份“户部执照”后,就可以到国子监换取这份监照,等于现在的准考证。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但可以通过文字把考生的五官相貌描绘得一清二楚:“根据户部册报,温世寿,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人,年十五岁,身巾、面白、无须――――――

这是一套光绪二十年河南乡试题目。共分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三题,第二场为“五经”五题,第三场为“第”五道。这是一套完整的乡试考卷,是河南省姚毓贤乡试卷1―3场真迹,十分珍贵。清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乡试考取者即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会试、殿试。

这就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试卷――殿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中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一份殿试卷,双面书写,书法功力深厚,内容切题,用语精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

封建科举考试可谓考场森严,但依然挡不住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弊手段。这件丝绸夹带长45厘米,宽38厘米把它双面书写对折成两部分,便于考生藏于鞋内。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划细如发丝,书写俊秀,共有2万8千余字,包含了《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此书如此之小,显然是为考生作弊方便,但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的字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露馅而牵连到自己。

这里展示的是清代官服、顶戴以及其它宫廷用品。

明清官员着补服源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清朝沿用,文武官员各分一至九品,文官补子用禽鸟纹,武官补子用猛兽纹。各缝制在前胸和后背,是显示官衔高低的明显标志。这里陈列的是明朝二品文官补子,锦鸡图案,全部图案用彩色金丝盘制而成;这是二品武官补子,狮子图案。这里还个别陈列着清朝五品文官的白?补子,六品文官的鹭鸶补子。

清代官服做工考究,配色鲜丽明朗,光泽眩目,生动雅洁,十分珍贵。这里展示的有清代文武品官行褂、亲王行褂,还有晚清的舒袖氅衣。

这是满清官员的官帽和化翎。花翎是孔雀的羽毛,由皇帝赐戴,分三眼、双眼和单眼三种。所谓眼,就是翎上似眼状的环形花纹。三眼最贵,双眼次之,单眼最次。清初,只有皇帝嫡亲才能得到戴三眼花翎的赏赐,皇帝宗亲有戴双眼花翎的资格,五品以上内府大臣才能戴单眼花翎。到了乾隆时期,戴花翎的规定开始放宽,凡是为皇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大臣也可以赐戴花翎,有的甚至可以戴三眼花翎。

各位游客:我们已从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清代皇牍文化藏品中走了出来,让我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再来欣赏这座园林的美景吧。当年,东林党人王心一构筑的这座秀野园以水景取胜,池亭花木环池而构,参差错落。在这里,我们既可近揽水影鸟语,远瞩灵岩山色,还可聆听西墙外千年古刹明月寺的隐隐梵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外仙境一般。

这是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四月的怡泉亭,整座亭子全部采用石料构成,显得古雅拙朴。怡泉亭的平面呈正方形,宽三点一米,高约四点五米,屋顶采用歇山檐式,用八块条石合盖而成。“怡泉”为人名,冯怡泉与殷心揖是当年镇上的两位好朋友,冯对殷十分信任,曾将毕生积蓄的一百两银子存放于殷处,不久冯怡泉因病猝死,膝下无后,殷心揖就将冯怡泉寄存的一百两银子,开井造亭,既方便了路人,又以这个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亡友。人们对殷心揖重义轻利、高风亮节的君子风范赞叹不已,把这座古老的怡泉亭看作是纯真友谊的象征。殷心揖的弟子写有《井亭》诗:“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千年古刹――明月寺。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由僧明智所创,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道根重修,“__”中曾遭毁,1993年修复开放。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的诗句,传诵一时。明月寺与灵岩山上的灵岩寺在布局结构上相仿,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附近村镇的老百姓平时喜欢到明月寺去寄托自己的祈盼。

这是一座明代古桥,名叫永安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今已有五百多个春秋。永安桥为单孔石拱桥,桥洞宽敞,倒影如环,葛萝垂挂,古意盎然。当地的新婚男女或小儿满月都有“走永安,祈福保平安”的习俗。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江南著名园林:严家花园。严家花园原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几易其主,曾先后经历了三位主人。第一代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大名士、《古诗源》作者沈德潜。后沈德潜官至太子太傅,被乾隆皇帝赞为“诗坛耆硕”。沈德潜原住苏州葑门,雍正七年(1729年)迁隐木渎,建屋筑园,号“灵岩山居”,在此开馆授徒。

道光八年(1828年),此园被木渎诗人钱端溪买下,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起名“端园”。此时,宅园初具规模,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的赞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端园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严氏买下端园后,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茸一新,严国馨的母亲朱太夫人仰慕前贤,改“端园”为“羡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次来苏州调查古建筑,对木渎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推崇备至,认为此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著名学者董军教授也在他的《江南园林志》中,对严家花园作了重点介绍,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严家花园的建造者姚承祖大师更是把严家花园作为自己平生最满意的作品,在他的著作《营造法源》中载有大量严家花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这是羡园大厅,名叫尚贤堂,是一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明朝建筑,因梁上有帽翅,俗称纱帽厅;而厅中直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此厅主要用于接待重要客人、举办红白仪式、祭奠祖宗和商议族内大事。

作为一座江南名园,严家花园主要以其建筑布局疏密曲折,局部处理精巧著称,体现出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整个花园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第一部分:春景区。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此树相传为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夜宿沈宅时所种。

友于书屋是当年严家馨的子孙们用功勤读的地方,严家以经商发迹,希望有后辈弃商从政,光耀门楣,果然,严氏子孙不凡人才,其中就有曾担任中国台湾的“国民政府总统”严家淦先生。

书屋后有一座湖石假山,恰似一堵天然屏障,高峻挺拔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穿过假山,我们来到夏景区,夏园主要以赏荷为主,三两好友置身廊内,阵阵消凉的荷风吹来,夹杂着一丝丝荷花的清香,让人暑气尽消,感觉来到了仙境一样。在夏园内不同的角度欣赏这座湖石假山也别有情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响,再假山上寻找自己的生肖。

大家看到一堵粉墙,以为这里是花园的尽头了,其实不然,只要绕过这座天绘峰,里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这里是秋景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用黄褐色的黄石来堆砌假山,渲染一种秋收的喜庆气氛。对面有座水榭,名“闻木樨香”四周遍植桂花,每当仲夏,这里是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倒影水中,随波荡漾,是赏秋月,闻桂花的最家去处,榭中有副对联:“闻香思折桂,攻读仰收萤”,寄托了园主期望子孙得中功名的美好愿望。

再往前,就是见山楼和眺农楼,当年严家小姐们在楼上凭栏远望,可看见对面灵岩山、天平山的秀姿,以及农人们在田间躬耕劳作的情景。

这座平台是园主特设的临水舞台,四周的建筑就是家人和亲友听曲赏戏的地方。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条特色的长廊,它沿着地势渐渐升高,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登上二楼,因而又叫爬山廊。这是苏州私家园林中最长的一条爬山廊,有是严家花园中最具有识别特征的建筑。

我们现在以经来到了冬景区,这个景区以庭院建筑为主,是园中建筑密度最高的一个,主要有听雨轩、蔬影斋、海棠书屋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三个小院既相隔有相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于变化,为冬日游园增添了不少乐趣。冬园内分别有琴室、棋室、书房和画室,是当年主人以诗会友、以琴棋书画自娱的主要场所。

这里是严家的内厅明是楼,是主人全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现在布置了严氏家族史馆,详细介绍了严氏由来和严家后人的情况,严家是木渎大族,其后人经商从政,名声远扬,代表人物有严家灿、严家淦、唐人等。

各位来宾,关于木渎古镇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木渎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大家回去时可顺带一些时令鲜果或木渎特产枣泥麻饼、石家酱方等,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平安快乐,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苏州周庄导游词简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各位一起共度行程,我是各位今天的导游,我姓董,大家可以叫我小董、大董或者董导,不过记住是导游的导不是捣蛋的捣啊,我身边的师傅姓x,他可是有着二十多年安全驾龄的师傅,大家坐他的车可以说是安全无忧,不过我们x师傅有一个缺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故作轻声地)他有两个老婆,一个名门正娶的,还有一个嘛就是他的小老婆---爱车,所以我先告诉大家一下,大家可要帮帮忙,在车上不要吸烟、吃的带皮的食品请扔在垃圾袋内,免得x师傅心疼他的小老婆。

昨天天气预报报道今天的温度是零5度到零下2度,但是我好象感觉很暖和,奇怪!让我找找原因,噢,我知道了,是你们灿烂的笑容将冷空气赶走了,谢谢谢谢。

今天我们到达周庄的时间大概是中午11点,我们将先在饭店用餐,12点我们就要开始今天的重头戏——周庄游,我们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在周庄进行游览,另外我会安排一个小时给大家做自由活动,四点的时候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大家配合一下啊。

现在我将周庄的由来及重要景点向大家单间介绍一下,这样我们在游览的时间才能抓住重点。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中国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还有不少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水乡。周庄是以小桥流水而著称的古镇,它今天能保持原貌,还得有赖于水,为什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江南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周庄由于水的阻隔发展迟缓,小镇的原貌才保存了下来。周庄最早的时候叫贞丰里,在九百年前在该地有一位姓周的迪郎将二百亩捐出建成全福寺,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贞丰里改称为周庄。当然,周庄的兴盛得兴于江南富豪沈万山,沈万山利用周庄的河道与外商做

外贸,才使周庄的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

周庄的主要景点有江南富豪沈万山的住宅沈厅,有"船从家中过"张厅,有文人赋诗作乐的迷楼,有周迪郎捐地而造的全福寺等,我上面说的几个地方是周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有因陈逸飞一画出名的双桥及最具江南建筑风格的桥楼---富安桥等,大家到了后一定要好好欣赏。

说了景,我们得说说吃了,在周庄,大家可一定要尝尝周庄特产万三蹄,另外,周庄的阿婆茶也很有特色,我简单说一下吧,阿婆茶是镇上阿婆阿嫂们在各家轮流吃茶的一种社交方式。周庄人都称为吃阿婆茶而不是喝阿婆茶,那可真是吃出来的。因为比茶更讲究、更丰富的是钦茶时聊天时的小吃,其中是有特色的是腌菜心,咸咸的、酸酸的,是早春油菜心装在密封的瓶中腌制而成的。因为很有特色,居然成了周庄的主要旅游土特产商品。好,在车上我先给大家讲到这里,先别流口水,到了周庄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苏州定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王珮瑶。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玩苏州的定园,我真诚地祝愿你们玩得开心。

苏州定园,位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山南麓的茶花古村,占地一百多亩。这里有目前苏州最大的园中湖“塔影湖”26亩,亭台楼阁映画其中,曲廊流水浑然天成,古迹遗址,大小景点三十多处,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之精,又有江南水乡之秀。

如今,定园在茶花古村遗址上,全面恢复了原有的建筑和景观,并增设了“茶艺苑”、“茶花圃”等景点,把培育、制作、品尝花茶的全过程展示给你们,使这项当地传统的技艺得到了弘扬和光大,定园也成了苏州首屈一指的集江南水乡特色与古典园林为一体的,全面展示苏州“水文化、茶文化和吴文化”特色的国家AAA级综合旅游名胜景区。

好啦,我介绍完了,你们可以自由参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苏州定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定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明朝大臣刘伯温的家,刘伯温一心一意为朱元璋卖命,是开国功臣。朱元璋建了一个功臣楼,要把前来赴宴的功臣全部烧死,被机智过人的刘伯温看穿了,他逃离了功臣楼,并没有回家,而是住进了定园,他让家人伪造一个他已经死亡的`假象,瞒过了朱元璋派来的钦差,躲过了一大劫。

定园中有一个湖,湖面碧绿,波光粼粼,里面还有许多大鱼。一座白色的大桥横在水面上,就像遨游在宇宙中,银河上,无数颗小星星在奔走。

古时候最发达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了,我们在定园坐了摇撸船。船一摇一摇,很快就到了对面。对于古人来说,就已经很发达了,不过要是走个远点的地方,还是要走上几个月的。

定园有一个长约100米的长廊,布置了12个民间传统节日,分别有春节、元宵、花朝……。花神庙前有十二花神像正月梅花神寿阳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摸过自己农历生日时的花神,花神就会保佑你的。

定园里还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雕像、唐伯虎的画。吴王夫差与西施等历史人物,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渊博文化,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苏州定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出了苏州的风景秀丽,其中之一就是苏州古老的园林了。“园林山水甲天下”,在国庆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园林游览。

我们参观的地方是定园,园林历史悠久,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刚进大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花香,那是桂花的香味,开得成串,香得迷人,闻了沁人心脾。

往里走一点,就能看见一片小湖,湖里可以划船。湖的中央立着一个巨型茶壶,四五个大人还抱不回来呢,壶口中喷出了清澈的泉水,湖身上还刻着“天下第一壶”的标志。

继续往里走,风景更加秀丽了。看,那梧桐树,有着像手掌般大的叶子,有着像弹力球般大的梧桐果,再加上和房子一样高的枝干,显得格外壮观。路旁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每隔几米都有小木桥,小桥的两旁长满了柳树,微风一吹,柳枝轻轻摇摆,像一个个少女正在梳洗自己的光滑的秀发。

参观了风景,我们来到了古房。导游说,这里是刘伯温的宅院,有三百多平米,宅院呈四合院型,其中的一个古房里摆着各色各样的根雕艺术品,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双龙戏珠,有的像老鹰展翅……都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一幅根雕艺术品叫“中国地图”,听导游说,这鸡型状是自然长成的,连象征海南中国台湾的两点都有。我想:连树根都能长成中国地图的形状,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了。

“欲把园林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园林真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苏州定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定园内水味浓郁,一路走过,都有“塔影湖”的流水相伴,颇具灵性。雨天的塔影湖一改往日的宁静,微风徐徐,碧波荡漾,令游人泛舟湖中的兴致油然而生。于是笔者随同游人一起钻进了渔舟,驾舟的船夫披上雨衣,带上草帽,划起木桨,船客坐在舟上享受着苏州的时令船点小吃,口感润滑,松柔甜美,真是有滋有味。

在小舟的荡漾中看岸上的亭廊也是别具特色,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划过身边:采用传统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的“观花亭”,一展江南风味;眼看只有一半结构的“半亭”和形似一把撑开的大伞的“伞亭”风格奇特,引人注目。想了解水文化自然不能忘了仔细打量那一座座蕴藏着姑苏特色的桥梁,石桥、木桥、竹桥;拱桥、平桥、弯桥,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定园内有一条很有特色的长廊,长廊中每个牌匾上都是一幅节日的彩画,从一年伊始的春节开始到一年结尾的腊八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全部都是传统的中国节日。长廊中的节日介绍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一个是花朝节,一个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下凡的日子。花朝节是这里的花神的诞辰日,每年到花朝节的时候,许多游人纷纷来这里祭拜花神,为自己和家人朋友祈福;另一个吕洞宾下凡的日子,每到这一天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和游人都来到大街上游玩,人越多越好,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据说这一天吕洞宾会化身为凡人来到凡间,与平民百姓挤挤,谁要是挤到了吕洞宾,来年就会有一年的好运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苏州周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158 字

+ 加入清单

周庄地处苏州昆山市、吴江市、上海的青浦区三地交界处,四面环水,处于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南湖怀抱之中。全镇36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多人。周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至汉代,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摇君分于此,称为摇城,又名贞丰里。至宋元祐元年,周迪功郎在此舍宅为寺,始称周庄,至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

周庄凭借“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特有自然环境,避开了历代兵荒马乱,更滋养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悠久的历史,给周庄造就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有耐人寻味的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寓居钓游的南湖园,有“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的明代建筑张厅,江南民居之最“七进五门楼”的沈厅。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周庄充分利用旖旎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了荟萃传统文化的贞丰街,传承经典昆曲艺术的古戏台等。20xx年,更是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

前面的这座古牌楼就是古镇区的一个大门。1991年时造的一个仿古牌楼,是古镇区和新区的分界线,里边是周庄的古镇区,占地面积很小,只有0.47平方公里,但古镇风貌保存的相当完好,60%以上为元明清建筑,外面是新区。牌楼上有四个字“贞丰泽国”,由原中央书法协会主席沈鹏所题。“贞丰”是周庄的原名,汉初到北宋时期这里叫“贞丰里”,古时五十户人家为一里。到了北宋元祐元年,也就是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人,他的官衔是“迪功郎”,是一个九品官,相当于现在的镇长地位。他做了一件好事,舍宅为寺。即把自己的200亩庄田捐了出来,为老百姓造了座寺庙,叫“全福寺”。 舍宅为寺,古代各地都有,但周庄人特别感恩。于是把“贞丰里”改名为周庄。所以“周庄”这个名字我们已经叫了九百多年了。泽国”是说这里是个水乡,它四面环水,有四个湖,整个周庄镇原先是一个岛屿,89年时才通车的,也就是说在89年之前老百姓想进出都是靠坐船摆渡的。

抱柱上的对联是“贞坚不贰攀日康庄有道路,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这是由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上下联首字位置上的“贞丰”二字,与牌楼上的横额“贞丰泽国”相对应。本联正是回溯了周庄悠久的历史,让人体味到了千百年来,周庄人民“贞坚不贰”地努力,终使“攀”于“耀日”的“康庄”有着四通八达的“道路”,呈现一片“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的景象。

我们走过牌楼就进入古镇区了,大家请回头看一下,这背面也有四个字,“唐风孑遗”,意思是说在周庄还能看到一些古代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及古风遗韵。这是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龄时题写的,左下角还有他的落款,“新我左笔”四个字。抱柱的对联是:“万顷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百尺临云塔影横斜景亦奇”,这是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以苏东坡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化成,原诗前两句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说周庄“万顷碧波”、“水光潋滟”可真是十分确切。全镇处在澄湖、白蚬湖、和南湖环抱之中,镇区内以“井”字形河道为骨架,因水成街,因河成镇。下联所描述的景物是纤丽俊俏的全福塔。

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汉白玉照壁,它是为纪念古镇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艺术地勾勒出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缩影。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吴冠中教授游览了周庄后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建于清代。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在双桥前停下来)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双桥,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这两座桥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 3.5米。双桥最能体现周庄古镇的神韵,等一会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双桥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关于双桥有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由于时间短促,陈逸飞不能采取在画板上一一写生的办法,只能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周庄,而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深深的吸引了陈逸飞,他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幅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后来,这幅《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苏州周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名镇周庄是崛起在中国东南沿海,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小城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卫生镇和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xx年周庄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周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谓摇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为寺渐成集镇,故称周庄,已有900多年建镇历史,具“小桥、流水、人家”风格的江南古镇周庄已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改革开放以来,周庄成功走出了一条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翼发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和“传感器产业基地”两个著名品牌。20xx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5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6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1亿元,吸引日本、中国台湾、香港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累计3亿美元,以中国昆山高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为建设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自1996年以来周庄已成功举办七届国际旅游艺术节、二届中国传感器基地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会,20xx年6月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又在周庄成功召开。

近年来,周庄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诚信服务,致力于营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地构建独特的竞争新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富有远见的海内外投资者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享受着丰厚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苏州狮子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此楼楼名出自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贵疏贵斜,忌密忌直,疏梅之影横斜倒映在清浅的水面上,黄昏时分月上枝梢,有暗香浮动,这幽雅醉人的环境,真是赏梅咏梅的佳处。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上楼南面可见红梅绿树,树丛中飞翘的屋檐便是问梅阁。

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飞瀑亭建在瀑布旁,方形,卷棚歇山顶,亭内西置屏门,上部刻有《飞瀑亭记》,下刻浮雕“杏林春暖,茶净纳凉,东篱佳色,山家清供”四幅。亭中有石桌和四只石鼓墩座,坐在亭中,流水潺潺,如闻涛声,故亭又名“听涛亭”,与湖心亭“观瀑”相互辉映。

问梅阁的名出自禅宗公案,是西部园景的中心景物,筑于土山之上,阁前遍植梅树。阁内窗纹,家具装饰地面花纹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也都取材梅花。此处乃西部最高处,可以东眺山地,池中有湖心亭架曲桥,全园山色历历在目。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双香仙馆,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所谓“双香”是指梅荷之香。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有荷花池,冬天梅花暗香浮动,夏天荷花想远益清。在这里能够享受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花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转角处的亭子叫扇亭,外形象折扇的扇面。扇形月洞,扇形吴王靠,扇形石台。置身其中,可饱览园景。

建于廊的最高点的为文天祥诗碑亭。文天祥诗碑亭亦名正气亭,亭内碑刻是文天祥狂草手迹“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

廊东半亭,为御碑亭,嵌有乾隆第二次南巡(公元1757年),首次游览狮子林时所作的《游狮子林苏州府城内诗》御诗一首。后黄氏刻碑立石以示皇帝临幸荣耀,留念后人,为园中古迹之一。碑曾被毁,现碑文乃是之后按原有断碑拓片重刻,而碑座、碑顶为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苏州狮子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7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来到了燕誉堂。“燕誉堂”出自『诗经』“式燕且誉,好而无射”。燕誉:安闲快乐之意。此厅为全园之主厅,原是园主宴客所用。此厅是苏州园林中最典型的鸳鸯厅。所谓鸳鸯厅就是在一座大厅内用屏门,挂落隔成南北两部分,从内部看似两厅相连,但布置相异。在这个厅,一共有十个不同。(1)匾额的题名不同,南厅为燕誉堂,北厅为绿玉青瑶之馆。(2)屏门南面为重修师子林记,北面为狮子林的全景图。(3)南厅的窗景是真实的景色,北厅是画像,假的。(4)家具的陈设样式不同。(5)一面放着钟,意思是男人做事要守时;一面放镜子,女人要打扮。(6)脚下的铺砖一面是菱形的,表示男人做事要有棱有角;一面是正方形的,意思女人做人要规规矩距。(7)北厅的梁柱用圆木,南厅的梁柱用方木。(8)南面的景色比北面漂亮。(9)梁的不同。南厅是雕梁;北厅梁无雕刻。(10)宫灯的不同。在功能上,前厅常为招待贵宾,内“堂”为密友聚谈,女眷欢聚的地方。

3、小方厅—九狮峰—指柏轩

由燕誉堂后院北行,就到了“园涉咸趣”的小方厅。小方厅四面通透,为过道厅。前面有一块金砖,是清朝留下的。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金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又因金砖制成后要运至北京的京仓,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金砖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漫长,一块金砖的完成大概需要8到9年的时间。小方厅东西两侧墙上有呈矩形的砖细月洞,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

出小方厅,即见厅园中的九狮峰。九狮峰由太湖石堆砌而成,为狮子林众多湖石峰的代表之一,气势雄伟,涡洞纵横,玲珑奇特,妙趣横生。因有拟态的九头狮子造型而得名。峰石粉墙衬托,勾勒出峰石清晰的轮廓,左侧有次峰相配,翠竹摇曳,更显出峰石的奇曲高峻,变幻莫测。九狮峰后面有四副漏画,分别代表琴、棋、书、画,

九狮峰小院西侧,有一海棠形门洞,上嵌砖刻“涉趣”、“探幽”。门穴造型别致,海棠花型,组成美丽框景,引人入胜。进入门洞,即是狮子林的主景区,前有假山,后为楼厅“指柏轩”。

假山占地面积1.78亩,有上下3层,9条通道,21个洞穴。指柏轩为两层楼建筑,全名是“揖峰指柏轩”,出处:一是狮子林为现存的唯一一座“禅意”园林,其建筑名称大多与禅宗的公案有关。指柏轩来自“赵州指柏”的典故。另一说源于宋代朱熹的诗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明代高启的诗句“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指柏轩体态高大,四周围廊,有栏杆围合。轩前古柏数株,并与假山石峰遥相呼应。指柏轩二楼现为茶室。

4、花篮厅—湖心亭—真趣亭—石舫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花篮厅。花篮厅本名“荷花厅”,民国三十四年曾在这里举行驻苏州向中国军队投降仪式。68年此厅焚毁,后从娄门内郑宅移花篮厅一座至此。所谓花篮厅是一种小型的厅堂,厅中步柱不落地,改成很短的垂莲柱,柱端雕成花篮状,若有喜事的时候,花篮里还会插上花,以示喜庆。花篮厅面水而筑,前有平台。厅南14扇落地长窗,刻有唐诗各一首,厅北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中悬挂“水垫风来”匾额,表示此为夏天赏荷的好地方。

我们看到湖中央有一个亭子,名为湖心亭。从亭中西望有瀑布飞泉。瀑布共分五叠,跌入飞溅,故湖心亭中悬匾“观瀑”。湖心亭是观瀑佳处,而它本身又在湖中占中心位置。当游人沿池绕行时,它始终成为视线的焦点。连接亭的九曲桥与南面的拱桥一平一拱、一曲一直、一轻一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州狮子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金碧辉煌的真趣亭。“真趣”二字据说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苏州狮子林游玩,一时雅兴大发,唤随从备砚,挥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这是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觉得不免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乾隆明白的他的用心,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他,成了“真趣”二字。乾隆走后,地方官在此筑造亭阁,将“真趣”二字作为亭名。由于是皇帝亲临之地,亭内装饰金碧辉煌,绘有凤穿牡丹图案,雍荣华贵。还饰有“秀才帽”图案,寓意“秀才本是宰相苗”,鼓励认真读书,奋发向上,三面设吴王靠,饰有木刻狮子。在此小坐,可悉心欣赏湖心亭、九曲石桥、石舫、飞瀑和连绵的假山远景。

出真趣亭,沿走廊西行,就到了石舫。系二十世纪20年代最后一任园主所建,仿照北京颐和园的石舫建造,中、后舱均为两层。石舫四周安有86扇镶嵌彩色玻璃的和合窗。

5、暗香疏影楼—飞瀑亭(听涛亭)—问梅阁—双香仙馆—扇亭—文天祥诗碑亭—御碑亭—立雪堂

此楼楼名出自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贵疏贵斜,忌密忌直,疏梅之影横斜倒映在清浅的水面上,黄昏时分月上枝梢,有暗香浮动,这幽雅醉人的环境,真是赏梅咏梅的佳处。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上楼南面可见红梅绿树,树丛中飞翘的屋檐便是问梅阁。

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飞瀑亭建在瀑布旁,方形,卷棚歇山顶,亭内西置屏门,上部刻有《飞瀑亭记》,下刻浮雕“杏林春暖,茶净纳凉,东篱佳色,山家清供”四幅。亭中有石桌和四只石鼓墩座,坐在亭中,流水潺潺,如闻涛声,故亭又名“听涛亭”,与湖心亭“观瀑”相互辉映。

问梅阁的名字出自禅宗公案,是西部园景的中心景物,筑于土山之上,阁前遍植梅树。阁内窗纹,家具装饰地面花纹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也都取材梅花。此处乃西部最高处,可以东眺山地,池中有湖心亭架曲桥,全园山色历历在目。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双香仙馆,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所谓“双香”是指梅荷之香。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有荷花池,冬天梅花暗香浮动,夏天荷花想远益清。在这里能够享受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花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转角处的亭子叫扇亭,外形象折扇的扇面。扇形月洞,扇形吴王靠,扇形石台。置身其中,可饱览园景。

建于廊的最高点的为文天祥诗碑亭。文天祥诗碑亭亦名正气亭,亭内碑刻是文天祥狂草手迹“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

我们走出长廊,到达冬部庭院“立雪堂”。这是一个幽雅精致的小庭院。立雪堂旧为狮林传法之堂,天如禅师曾于立雪堂说法授教。堂名出自佛教的“慧可见达摩”典故,慧可雪地断臂立志参拜达摩为师。宋代还有一个故事: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现留“立雪”题名,意为宏扬尊师、求学的精神,激励后人。现堂中两边庭柱上有明代唐伯虎旧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现联为邓云乡重书。庭院之中散列佳峰珍石,造成狮子岩余脉之状。湖石又具牛、蟹、狮、蛙之形,组成“狮子静观牛吃蟹”的景观。你看,庭院北面一个牛头伸过来,向着匍匐在地..的螃蟹;螃蟹怒张着双螯,气势汹汹地迎着牛头。庭院东南角一只狮子翘着尾巴、张着大嘴窥视,像在等待时机进攻,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组造型,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州同里古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苏州同里古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里古镇,那儿可美极了!

同里是一个水乡,河水穿梭在古镇中,有水就有桥。同里的“三桥”非常著名,分别是太平桥、长庆桥和吉利桥。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传说在天平桥上走了一个来回,就可以一生都平平安安的;在长庆桥上走了一个来回,就可以长命百岁;在吉利桥上走一个来回,就可以一生大吉大利了。”

同里既有美景,而且还是一方富土。曾有许多达官贵人在此居住,建造了很多名人厅堂。有崇本堂、退思园、嘉荫堂……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退思园”了。

据介绍,退思园为清朝光绪年间安徽一名官员叫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进而报国”之意。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了方向,由纵向变成横向,由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特意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亲水建筑”来。

既然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少的。这里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假山活水尽收眼底,心胸豁然开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在水榭山亭间下棋解闷,或春日小阁作画,或夏夜石舫观灯,或赏一池雨荷的清凉,或登八面来风的“天桥”,真正令人神清气爽。再有读书思过“辛台”,将园子主人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园子里有几处卖砚台、团扇等江南小玩意儿的小摊点,我背着男同学悄悄地买了一个苏州丝绸包装的小化妆镜。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她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出园后,我们又去了熙熙攘攘古香古色的“明清街”购物,边走边看,即使什么都不买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傍晚,沿河两岸有许多红灯笼亮了起来,许多游人在河边茶摊上坐了下来。吃几块“同里一绝”的臭干子,喝一碗甜丝丝的芡实粥,夏夜里微微的凉风轻轻吹过,送来年老的艺人咿咿呀呀二胡的声音,偶然身边有乌篷船慢悠悠地划过,河面上的灯影便摇摇晃晃起来,就连时间的指针仿佛也走慢了许多。“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风光就这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有时间,你一定也要到同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苏州周庄导游词简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是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周庄古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乘船经南湖可抵青浦商榻,游览大观园。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湖水清澈澄净,鱼虾丰盛。这里既是一个天然水库和养鱼场,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充满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

周庄八景:—全福晓钟、指归春望、钵亭夕照、蚬江渔唱、南湖秋月、庄田落雁、急水扬帆 、东庄积雪,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陈迹依旧,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却已影踪难觅。被历史的风尘所湮没。

迷楼:地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古镇,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在父母的宠爱下,抵制缠足,“大脚观音”的雅号不胫而走。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

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镇区交界处,矗立着一座仿古牌楼。四根坚固挺拔的浅褐色花岗石方形柱子,支撑起重檐翘脊的盖顶;浑然粗犷的木质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筑的风采。整座牌楼气势轩昂,形态翼然,恰如水乡周庄古镇的一道庄重古朴的门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苏州周庄导游词简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中国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还有不少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水乡。

〔走到贞丰泽国牌坊前〕这里是石牌楼,巍然矗峙在这新老镇区的交界处,是古镇周庄的象征,上面镌刻有"贞丰泽国"四个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所写。"贞丰"是指周庄的原名为贞丰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给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贞丰里改为周庄。"泽国"是指四周环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贞坚不贰攀日康庄有道路",下联是"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意思是说我们周庄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庄大道,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大家跨过石牌楼就进入古镇区了,请回头再看,这里还有一幅对联:"万顷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百尺临云塔影横斜景亦奇。"这是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横额上书"唐风孑遗"。意思是在周庄,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古风遗韵还能看到一些。这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龄的时候用左手题写的,左下角还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细辨认一下,是"新我左笔"四个字。这石牌楼和马路两旁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的房屋,以及高高耸立的古塔,构成了一个古建筑群,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留影,回头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留个影。

〔边走边导游〕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汉白玉照壁,它是为纪念古镇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艺术地勾勒出了周庄悠久的历史。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条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将古镇分割,形成8条街道,15座各式小桥彩虹般横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给周庄增添了风采。镇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临港背河。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墙门、长驳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栏、水巷幽弄、深宅大院,处处显露出古朴幽雅,是中国水乡古镇风貌的"活化石"。吴冠中教授游览了周庄后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建于清代。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江南风情画,在沈厅的展览室里,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画家桥本心泉以它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为《周庄的某一天》的油画。

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在双桥前停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双桥,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这桥面一横一坚,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等一会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双桥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油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过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过双桥〕各位游客,大家看,我们对面的一角,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色,是我们周庄建筑内涵最丰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还是赤日炎炎,喜欢画画的人都会在这里铺开画板,描绘着对岸的一景一物。我国的许多电影导演和演员,都把周庄作为最佳的外景地,先后在这里拍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聊斋志异》、《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游记》、《江南巨富沈万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在周庄拍片子,很令人满意。"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古宅的建筑和幽深的水巷组成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一时一日能制作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苏州木渎导游词解说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位于中市街18号,创业于乾隆55年(1790年)。经百年苦心经营,逐渐形成以十大名菜为主的独特菜肴体系,世有石菜之誉,为苏帮菜系的代表之一。其中,鲃肺汤更是名满江南。李根源、于右任、李宗仁、张大千、费孝通、盖叫天、金声伯等名人都曾慕名来此品尝。

可去百年老店石家饭店品尝鲃肺汤、太湖河虾。另外,木渎镇乾生元产的松子枣泥麻饼非常有名,各式蜜饯也非常入味,价格又很便宜。还有现做现卖的粽子糖,小小的身材,碧绿清透,让人爱不释手。姑苏十二娘风情街上有家号称“天下第一”的臭豆腐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苏州木渎导游词解说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木渎古镇内名胜古迹遍布,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交融,风情独特,其历史可追溯到吴越春秋时代。木渎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木渎有“园林之镇”之美誉,明清时镇上私家园林多达20多处,现仍存有严家花园、榜眼府第、虹饮山房、古松园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苏州木渎导游词解说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是林则许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马桂芬的故居。他坐南朝北,有许多房间。前面为门厅、大厅和楼厅。花园中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池子,还有一座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一个园子里,还呈现着一幅风景如画的“姑苏繁华图”, 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间,入苏州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古松园,古松园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得名。我们欣赏到了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里的刺绣作品,如《和平》、《国色天香》、《待嫁绣娘》等。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 不一会儿,“乾隆皇帝”在大臣、太监的簇拥下坐上了龙椅,太监宣读“圣旨”:“为选拔优秀人才,特在木渎组织一场特殊的恩科考试。”然后,又宣布了考官名单和考场纪律。而且这次考试和以前不同考官给我们发了一把扇子,要求我们笔在扇面上写上“木椟古镇”,扇的背面则可自由创作。一些同学赶紧写了起来,不到十分钟我们就都写完了。经过“乾隆皇帝”“钦阅”,我们班的陆一阳等3名同学获得了考试的前三甲。因为他们都练过书法,所以能写一手好字。

下午我们来到灵岩山风景区的“童玩街”,这有很多游乐项目,如滚铁环、打陀螺、踢毽子、调房子、放风筝等传统游戏。这是我看见了一座长80米的吊桥,我立刻冲了过去,可惜我来得太晚了,早有一群同学在排队,看来只好等了。五分钟后,我可以过桥了。我直接冲了过去,没到30秒,我就过桥了,后面的同学还没过中点呢!后来我一连走了好几次,我觉得过吊桥实在太好玩了。

2点半,我们失望地听了老师喊了一声:“同学们,我们要回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灵岩山风景,告别了木渎。我一定会再回来和你见面的,一定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园林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姓潘,就叫我小潘或潘导好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吧!

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那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

现在我们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下面大家拍拍照吧,小心点,不要掉到水里或乱扔垃圾了!

参观了拙政园,现在大家跟我来到了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瞧,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多美丽啊!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现在,我们已经把苏州园林的几个名园都不得参观完了。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这些名园,非常感谢这一路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今天的旅途就先告一段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和大家相约美丽的苏州园林,我是此次苏州园林之旅的导游,我姓窦,大家叫我小窦好了。我身边的这位师傅姓陈,是此行的司机,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就由我和陈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各位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提出,我将尽力为各位解答。祝愿大家都能不虚此行,玩得尽兴。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明武宗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园林设计以水池为中心,亭榭楼阁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亭子是“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

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近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浓密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 和远香堂等众多景点,我就不一一讲解了,大家可以慢慢欣赏,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我。

从中花园穿过“别有洞天”的圆洞门后,就来到了西花园。 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北厅“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清代状元洪钧所书,南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出自清代状元陆润庠的手笔。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

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如果游客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靠近蓝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雪。

西北面的“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相传是太平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

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楼阁下层“拜文揖沈之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纪念馆”。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后人将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合称“明四家”。到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轩,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俗称扇亭,取名“与谁同坐轩”,取义于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面状屋面和扇亭与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构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朋友们,短暂的拙政园之旅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希望以拙政园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