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护理人员典型事迹热门6篇

发布于2024-04-27 15:41,全文约 6599 字

篇1:2024年护士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她是19xx年来到环卫处的,从街道保洁员干起。十几年的保洁生涯,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雨雪,锤炼了她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的坚强品格。扫街虽然是个累差事、苦差事,可每天看着马路在自己手下变得干干净净,她的内心就会涌出难以言表的高兴。

清扫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干好并不容易,没有一股认真劲是不行的。多年来,她一直把“人在路净”作为自己的工作质量标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她十几年如一日的清扫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因她工作勤勉,后被调到县政府办公区当保洁工,这可是一个“面子活”。环境的清洁优美,是她的工作目标。她保洁的面积大、楼层高,有卫生间、洗刷间、厕所、楼梯等,365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有时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在办公人员上班之前,她要把所有卫生区域打扫干净。这些年,手套磨破多少,靴子穿坏了多少,保洁工具用坏了多少,已难以计算了。

门窗、地板、洗涮池等都要经常擦洗,遇到顽固的水垢等污渍,她就先用草酸浸泡,再用钢丝球去擦。遇有大型会议时,还要加班加点,有时干到很晚,她从没怨言。今年10月8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县政府办公楼组织卫生大检查,工作量大、卫生标准高,她没有向单位提出要求,而是把丈夫叫去,一起干到晚上七点多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然而工作热情不减、工作质量标准不减。她用朴实的劳动诠释着自己对环卫工作的无限热爱。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展示了一个优秀保洁员的优良品质。

亲情服务暖人心,由于小区正在施工,一条运材料的马路从边上经过,一天来回运材料车辆多次,睛天灰尘大,雨天全是黄尼土,可是唐松英再没有安排的情况下主动清扫。被小区领导发现了,就说,这段路包给你清扫两个月,唐松英二话没说就说好、好。两个月后小区领导给钱时说,你工作做的好,再给我们扫到春节,但钱先付给你,她说没事做完在给,在给。

这说明她工作做的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有几位小区领导和业主给物业管理人说,公司有这样的员工,是公司的骄傲,是企业大家学习的磅样。再三说公司一定要好好表扬。

记得有一次,在寒的冬天,刮着风,下着雨,她发现风里吹来几个拉圾袋,她忙拿扫把去扫,被经理看到了,就说:“大姐,你等到雨停了再去扫吧。”她回答着:“没事,没事,雨不大。”提着扫把就扫起来了,当经理接过扫把时说,“大姐你太幸苦了,”她说“我是农民出生的,以前的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生活的那么好)已经是很幸福了”,然后又带上自已破破烂烂的帽子,披着古老的蓑衣,又投入到工作中。感言道。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这话是那么的实在,而有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真谛。

因为生活在新社会,前辈们已承载了岁月的苦难。但我们要谨记勤劳致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光荣美德,并需要我们代代传承。

或许她没有过高的生活追求,但却从她平凡的工作中折射出不平凡的闪光点。

忠效公司,以企为家,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篇2:2024年护士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40年里,刘永坦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从理论原始创新、到建立雷达站、再到实现装备,这支“雷达铁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把重要的事干到极致。

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埋头苦干,一待就是几个月。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在环境恶劣的废弃民房里挥汗如雨,常常通宵达旦。40年里,刘永坦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初心不改、使命必达,硬是把冷板凳坐热,为中国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篇3: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典型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典型材料

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汝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5年6月24日)

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全县总面积240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36个村(居)委会,四个社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36.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万,有下岗失业人员7329人,符合发证条件并已核发《再就业优惠证》的有4426人,持证“4050”人员1489人。近几年来,我们把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05年6月底,共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351起。两年来共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210户,发放小额贷款金额420万元。今年完成110户,发放贷款金额220完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占下达任务的183%。扶持了210个小型微利项目顺利上马,共创造661个就业机会,帮助292名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

一、畅通“三条渠道”,调查摸底清清楚楚,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做为“民心工程”来抓

把开展小额担保工作做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在全县深入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调查活动。一是社区专干走下去。县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城关镇、四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专项调查,由局领导带头主抓,社区专干分片包干,逐户逐户摸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二是问卷调查报上来。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向重点行业、重点地段、重点人员发放问卷,抽样调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三是张榜公布核出来。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张榜公布其出生、就业状况、家庭收入等,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经核实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纠正。提高调查的透明度。通过三管齐下,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状况清、社会关系清“三清”。调查统计显示,在7329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6078人实现就业,其中有1336人从事灵活就业,1420人在企事业单位就业,2445人在外打工,877人在家歇业。在这些下岗失业人员中,有892人有一技之长,有创业欲望,但缺少启动资金。这些调查材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激活“三个机制”,社会参与群策群力,把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德政工程”来抓

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帮扶机制,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扶持下岗失业人员的浓厚氛围。一是政府推动。召开了县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情况汇报。成立了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劳动、财政、银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额担保贷款资格审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力。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注入担保资金210万元,解决根本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部门联动。形成了“劳动部门主动牵头,财政、工商、银信部门主动配合”的高效运作格局。财政部门保证了担保基金的按时足额到位,从而实现了在全市率先启动。工商、税务部门大力推行便民服务,保证办证办照快捷准确。农业银行、信用联社简化程序,热心服务,积极发放贷款。同时,组建了创业服务中心,对贷款的再创业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形成创业、就业、再创业的良性循环。三是干部主动。单位干部职工积极为自己的下岗失业人员亲友开展政策咨询,代办各种手续,踊跃为亲友承担工资担保。

三、把住“三个环节”,具体运作明明白白,把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做为“阳光工程”来抓

坚持“既办成好事,又规避风险”的原则,突出两性(可操作性、严密性)一化(规范化)。一是严密操作。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汝城县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汝城县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流程》、《汝城县小额担保贷款资格审查领导小组工作细则》、《汝城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中心工作细则》等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为我县顺利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规范放贷行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严格程序。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社区推荐、资格审查、中心担保、银行核贷”的工作程序,成立了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维护广大下岗职工的利益,防范贷款风险,确保资金安全,除严格按规定组织小额贷款项目评审外,还特别规定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人必须有国家公职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工资统发中心发放)提供的反担保,作为担保中心审批的先决条件。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不良分子套取贷款,确保了资金安全,维护了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根本利益。三是严肃纪律。对下岗失业人员弄虚作假骗贷的,进行公开嚗光,三年内不允许享受小额贷款政策,对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提供反担保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从而确保落实政策的严肃性。

四、力求“三个效果”,享受政策实实在在,把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做为“富民工程”来抓

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力求实现政策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实现了“三个一”。一是提供了一项创业资本。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具有创业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上,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启动资金问题,增强创业的造血功能。供销系统下岗职工李娜,三口之家,还要赡养两个老人,家中唯一的收入只有丈夫的一点微薄工资,生活相当艰苦。经过市场调查,李娜想开个手机美容店,又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我们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成为了第一批小额贷款户,拿到了急需的2万元。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打拼,小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一家人也过上了舒坦日子。二是扶持了一批创业典型。一批小额贷款户,经过资金扶持,滚动发展,成为私企公司,得到持续发展。何福堂是第一批小额贷款的受益者,由一家小日杂店起家,而后搞起了小型超市,如今已是金鑫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金鑫公司现已成为县里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员工近60人,其中吸纳下岗职工20多人,人均工资达到600元以上。三是创造了一次就业机会。在贷款户中有95%的人从事的是第三产业的经营。210个贷款户在实现自主就业的同时还吸纳了近300名下岗职工就业。随着这些经营实体的不断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将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与再就业是我们的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将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不断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增加担保资金规模,完善担保中心功能,利用劳动保障部门的优势向下岗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使更多的下岗职工得到贷款支持,让更多的下岗职工走上自主就业之路。

篇4: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页2]_事迹材料_网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

从事林业工作也需要铁面无私的情怀。在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中,从不搞“关系工程”、“人情验收”,总是实事求是地逐乡、逐村、逐户、逐山头、逐小班、逐地块进行丈量登记。每年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时间基本上都是秋冬季。有时为了赶工期,甚至冒着风雪也不停歇,图纸展不开,就折成小块,背过身,用身体挡着风雪勾绘、记录。在山上,在风雪中,摔了多少跤,崴了多少次脚,她已记不清了。但有时为了三五亩地,她却要在深山沟中跋涉十几里。别人劝她说:“不必要那么认真吧?反正兑付是国家拿钱粮,给我们多登记点,也不从你家多拿一个;给我们扣下,你也不能多得一个。你少跑点路,自己少受罪,我们也念你好,岂不两全其美?”但她总是婉转地说:“我得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中间还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的退耕户为了让多登记些面积,便想通过给一些“实惠”来收买她,但都被她严词拒绝了;有的达不到虚报的目的,便出言不逊,拦着不让验收,甚至个别农户还放出恶狗来要挟……凡此种种,委屈的泪水总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真想撂挑子不干!可转念一想,谁让咱从事的是林业这份工作呢!擦干眼中的泪水,她又耐心地给群众讲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以至老百姓都交口称赞“退耕还林真是最认真的工程,最真格的工程,最得民心的工程”。 林业工作需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到目前,满山遍野的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基本都已成林,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摸索出了不少先进实用的工作方法和宝贵经验。这一切,无不浸润着李滴滴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工作本来也是一种生活,假如一种工作让人失去太多,那么,拥有这种工作的人就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这种精神就是:牺牲自己,全心为人。正是寄于这种精神,工作才无往而不胜。

作为林业工作人员,还需要她不断地学习。她总是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警戒自己、鞭策自己,把别人用在闲聊、“斗地主”上的时间统统用在学习上,不断向书籍、同事、网络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内在素质。为了对外树立良好窗口,XX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山川秀美新”的口号,要求对全市通道进行绿化。通道多,地形复杂,这对规划设计人员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她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根据每条公路的功能、区域、沿线地形地貌等特点,翻阅资料,征求各方面意见,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尽可能使每条道路体现出不同的景观,实现满目郁郁葱葱、一路一景、路移景换的造林效果。为了达到这些效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学习。 她还十分注重科研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改变“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她上高山,下林场,入苗圃,进农家,根据十几年的林业工作经验,提出困难造林地造林技术支撑方案。这些方案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她的“技术研究”成果也获得了**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教育厅颁发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成果奖”二等奖。致力研究的《国家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同类型研究方面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省科学技术厅鉴定为科技成果,并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系列的成果全都源于辛勤的耕耘。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篇5:2024年护士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努力并不一定最终成功,但不努力永远不可能成功。成功的要素都有什么?从刚满18岁的中国单板小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成功摘得中国单板滑雪冬奥首金,并最终获得一金一银,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答案:天赋、伯乐、努力、坚守、机遇。

20__年2月18日,苏翊鸣出生于冰雪资源丰富的吉林省吉林市。他的父母都是滑雪发烧友,所以苏翊鸣4岁时就和父母一起上了雪场。当年,滑雪在中国还不算普及,根本没有适合小孩的装备,苏翊鸣就用大人的雪板和护具开始了滑雪生涯。他学得很快,没多久就可以熟练换刃并在中高级雪道上自如驰骋。

据吉林蜂巢俱乐部创始人刘伟回忆,苏翊鸣是特别有灵性的小孩,第二年就能做转体动作,“开始是我们教他,但没几年就是他教我们了。他还经常参加大人的比赛,一点都不畏惧”。

被称为“银发单板侠”的张亦兵是苏翊鸣的雪友“大爷”之一。今年60岁的他曾见证了苏翊鸣7、8岁时从大跳台上往下“飞”,9岁时第一次在雪上做“前空翻”。

苏翊鸣曾就读于吉林市万达实验小学,当年的班主任何玲回忆说,苏翊鸣从小就想当单板王,想当奥运冠军。他的专注力非常强。

就在苏翊鸣的滑雪技术已超越身边雪友之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伯乐——中国职业单板滑雪选手王磊。

据王磊回忆,他当时正在北京举办一个青训营,苏翊鸣是学员之一。“很快我就发现,苏翊鸣不但模仿能力特别强,小小年纪还会自己去琢磨动作,通过思考让这个动作做得更好。这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他身上有一种对这项运动的极度热爱,绝对是个好苗子。”

苏翊鸣滑雪生涯中的第二个伯乐是日本教练佐藤康弘,这是一位有近30年执教经验、为日本培养出世锦赛女子冠军和世界杯男子冠军的著名单板滑雪教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佐藤康弘接受中方邀请,执教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队。苏翊鸣是他最得意的门生。

根据中国不少选手是跨界而来的情况,佐藤研究出一套“速成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水平。像苏翊鸣这样具备相当基础的选手则更是如虎添翼,成绩提高迅速。两人刚接触时,苏翊鸣还只能完成翻转两周,现在则已是在训练中完成内转1980度抓板动作的世界第一人。

苏翊鸣的好友、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2金1银的谷爱凌说,天赋只是在运动员接触项目时能起到助推作用,但没有一个奥运冠军是纯靠天赋成功的。

多位曾与苏翊鸣一起训练的队友表示,苏翊鸣的成功不是偶然,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篇6: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页3]_事迹材料_网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

由于李对林业各方面的突出贡献,XX年9月荣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先进个人”称号,XX年三月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绿化奖章”。

“干林业苦不苦?苦!但没有我们林业人的苦,哪来的山青水碧天蓝?”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第一天起,就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十五年奉献给了大山,奉献给了林业。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心血装扮着山山水水,沟沟壑壑。看着镜中青春渐逝的自己,看着越来越美、越来越绿的大山,她笑了,笑得很甜,很美。

共3页,当前第3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