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业工程部优秀员工事迹材料范文(合集2篇)

发布于2024-05-05 02:52,全文约 2790 字

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事迹材料800-1000字

篇1:物业优秀员工事迹_事迹材料_网

物业优秀员工事迹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努力工作,肯钻研,能吃苦,在原生活服务部机动科任技术员时因工作表现出色,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XX年9月份任东兴物业部维修中心副主任后,他更是把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人生的崇高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奋努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东兴物业部“四保四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创新管理、悉心钻研,确保冬季稳定供暖

维修中心担负着东兴辖区供暖、上下水、供电系统的设备运行及管道维修工作,供暖工作又是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身为维修中心的副主任,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要。每年8、9月份,他就提早深入现场,细心了解太华交换站的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状况,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就设备运行隐患,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如:将补水系统改为双回路,以保证补水的稳定运行;对热交换器的冷凝水系统进行改造;在机房内增加换气扇、应急灯;对站内压力容器、安全阀进行校验等等,为太华站的正常运行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摸清整个生活区的管网、阀门以及私拉乱接情况,他亲自带队钻地沟、跑现场,全面掌握辖区管道、阀门的分布及完好情况,梳理问题,对腐蚀严重及薄弱管段组织人员提前进行内部检修,对辖区阀门进行保养更换,建立和完善了设备维修台帐,给管网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相继出台了维修中心《内部检修方案》、《更换阀门方案》、《供暖补水方案》、《供暖应急预案》等,由于动手早,措施好,从而保证了整个供暖期稳定运行。

XX年 11月下旬,热平衡工作趋于稳定,供暖工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因堵塞造成部分管网循环不畅,个别单元、立厅暖气不热等方面。在他的倡导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热网消缺组,集中力量迅速解决暖气不热问题。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带领消缺组经过20余天的昼夜奋战,共处理不热户180余户,换管200多米,打卡子280余处,更换阀门52个,解决了多起突发爆管事件,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生活区一些住户多年不热的老大难问题,多次收到用户真诚的感谢信。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二、忘我工作,默默奉献,做好挖潜增效工作

XX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维修中心的可控费用大幅下降,而维修量比以前有所增大,针对这种情况,能够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一方面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发生,另一方面同时要求班组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遇到突发性爆管时做到反应迅速、措施到位、尽量缩小停水范围;各班组在检修过程中尽量以修代换,充分利用边角料,杜绝浪费; 3月16日,曙光10栋中门上水支线管爆,dn80的铸铁上水管断裂,因铸铁管检修无法焊接,只能打铅口,难度大,费用高,以往均为外委项目,为了节省费用,和大家一起蹲守在现场,查资料、想办法,首次采用哈夫节进行修复,短时间内恢复了供水,节省费用1000余元。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战,1-8月份共处理各种漏点800余项,辖区水电暖设施重复维修次数比往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维修材料费用消耗比去年同期节约20余万元,仅热网阀门维修一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的工作量,节约费用两万余元。有效保障了辖区115栋住宅楼、9栋单身楼及诸多公用设施的供水、供暖需求,也为企业挖潜增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水利工程局项目部的女职工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水利工程局项目部的女职工事迹材料

在人类生息的岁月里,平凡总是与伟大并存。现今,妇女早已走出了家庭,走向了社会。无论是社会地位、法律地位还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她们都已不再受歧视了,而是成为了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社会成员了,她们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她们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生存机会,获得了同等的求学机会,获得了同等的就业机会,更获得了同等的为社会作贡献的权利。这样的机会和权利来之不易,它是几代中国妇女为之奋斗得来的。

如今,更多的新女性正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了理想与事业执著前行着,追求着,完成着自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平凡而又绚丽多彩的人生。

在我们水利战线上,就不乏这样的新女性。她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她们快乐的生活,努力的工作,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在我们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第三工程处第六项目经理部,就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新女性集体。我们的名字很普通,马翠玲、曹月芝、雷冬梅、郭立红、吕胜云、马纪彩、宋志云。我们平凡的生活着、工作着,在平凡中体现出了不平凡的精神。

谁不想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谁不渴望温馨幸福的生活,谁不希望在工作之余安享天伦之乐,家是什么?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抚慰心灵创伤的地方,是幸福的源泉。

我们何尝不想每天可以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何尝不想每天回家共享天伦之乐?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愿意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最基本的愿望,我们也很难满足。孩子的生日,或是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打个电话,通过长长的话线寄托牵挂。电话线的这一端,是工地上风风火火,和男同志并肩作战的女性;也是孩子的母亲,是年轻的妈妈。放下电话,擦干眼泪,我们把牵挂和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继续上路。什么也不说,大坝最明白;什么也不说,是我们选择了水利事业,我们便别无选择!

我们是女儿,一样有父母;我们是女人,也一样有子女。父母,儿女,那是家!家是什么?家是父母手中的线,儿女是那高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在父母目光的注视之中。家是什么?家是儿女在电话中叫的那声“妈妈”。家是什么?家是除夕夜的那碗水饺,吃了一碗,再盛一碗。五一,十一,万家灯火,万家团圆,我们不在自己的家中,我们在备战,我们在施工。父母、爱人、孩子,给了我们深深的理解。父母,人到老年,本应安享晚年,但是,因为我们的选择,他们在尽了对儿女这一代的义务之后,又担负起了对下一代的责任。爱人,代我们在父母膝下尽为人子女的义务,在孩子面前尽母亲的责任。孩子习惯了有事喊“爸爸”、“奶奶”,对我们,总是有几分陌生。这不能怪孩子!孩子呀,是妈妈对不起你,你睡觉时,是爸爸给你讲故事,妈妈不在身边;你生病时,是爸爸陪你去医院,妈妈也不在身边;你生日时,是爸爸陪你切蛋糕,妈妈还是不在身边。感谢爱人,他用行动诠释着家的含义,播撒着爱的光芒。对孩子,我们只有愧疚。孩子,妈妈爱你,妈妈也爱大坝。什么也不说,我们选择了水利事业,便无怨无悔!

您是否见到过一岁半的孩子躺在病床上输液时,嘴里带着哭音喊出来的是“奶奶”而不是“妈妈”吗?您是否见到过两岁的孩子受了委屈不去扑到妈妈的怀里,而是等爸爸回来撒娇诉说吗?您是否见到过两岁半的孩子在睡觉时要“爸爸”陪伴,而不是“妈妈”吗?您是否见到过三岁的孩子在梦中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好像一松手妈妈就要飞走似的?此情此景,您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