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市级优秀班集体申报材料【实用四篇】
发布于2024-05-09 04:20,全文约 5937 字
篇1: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范本_申报材料_网
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范本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
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范本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小学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小学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中心完小,近年来学校在县教育局、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学,质量树校”的理念,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教育教学成绩连续几年保持“优质、高效”,在九江县乡镇学校乃至全县小学中成为佼佼者,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荣获“支援镇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县青年文明号”、“九江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九江县师德师风先进单位”、“九江县绿色学校”、“九江县平安校园”“九江县校园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并连续两年获系统各项综合考核第一名。—XX年度被评为“九江市文明单位”之后,我校决定以此殊荣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全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全校师生精诚合作、艰苦创业,再创“—XX年度九江市文明单位”。现将我校这一年来的文明建设成果及取得了的一系列成绩汇报如下:一、办学思想明确,注重教育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树品牌、创特色、扬优势、争一流”为总体目标,学校各项指标均达到县级评估要求。工作中认真贯彻“质量立校、特色办校”的办学思路,学校内注重狠抓管理,对外努力争树形象,做到了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管理有特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全部课程,遵循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成绩始终稳居同类学校前列。二、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作风扎实。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总结、部署阶段工作。班子坚持集体领导,坚持会议决策,实行校务公开。创建活动组织健全,成立了沙河街镇中心小学创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校长张娟同志亲自任组长,出台了一系列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计划方案,条块清楚,落实得力。
三、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
1、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学习,狠抓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有健全的政治学习和法制学习制度,政治学习和法制学习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既有全校性的集中学习,又有分组学习,还有规定任务个人自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讲,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重点加强“”重要思想学习,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井冈精神,开展形势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校师生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2、加强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通过“”的学习,行政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迈上了新的台阶,我校有了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的教育管理队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篇3:小学市级文明班集体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小学市级文明班集体申报材料
本学年已经过去大半的日子了,经过老师和54名同学的共同努力,五年级三班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极强的凝聚力的班集体,一个文明、团结、严谨、活泼的班集体。我们都为自己身为五(3)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因此,经校领导的推荐,班主任、各科老师和每位同学的积极响应下,特提出“文明班集体”的申请。
一、出色管理,班规护航
一个班级能否正常运转,是否具有凝聚力,班级的管理是关键。而班级的管理又全在于班主任以及班干部们的工作。学年初的班会上,我们54位同学加上班主任共同制定出我班的班规,竞选产生了我们的班委成员。在班级实行班干轮流值日制,让每位学生都来尝试一下班级管理的辛苦,从而更自觉地听从班干部的管理,并且值日的班干要有记录、有心得,以便大家取长补短,日常考核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严格德育考核,使量化成绩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后来的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了以法治班的可喜效果和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和自身的以身作则。所以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良好组织纪律性我们主要从下面严抓:
a.规范早操,午休,自习课的纪律
b、狠抓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力争在升旗,早操和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表现出快,静,齐,要站得挺,直。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
d、当天事情当天做,从细节处要求学生,用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行为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使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
e、常规教育反复抓,抓反复
主要从放学的路队、上学进入校门要排队;见到老师要问好,课间严禁追逐打闹;学会主动分担班级的劳动任务;上学不迟到等方面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班级有章可循,对照班级的规章制度行事。
f、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强化教育。
所有任课老师均反映我们的纪律是严肃活泼,张弛有度的。我们的课堂特点是积极活跃、老师能轻松做到收放自如;而我们的自习课则是安静、全神贯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的。
二、学风浓郁,知识领航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也是促使班级发展的重要因素。班主任一直把优良的学风建设放到班级发展的首位。学年初,班主任首先对班上的学生做了一个学习情况的问卷了解,我们了解到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在以前的班级处于不受关注的群体,有个别还是学困生,当然,也有非常优秀的孩子进入了我们的集体。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认识到从开学初就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浓郁的学风,对我们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带领下,同学们自己动手装饰和美化教室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建立了班级“隐形图书馆”,就是要求每个孩子的书包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本名著,看完了在班级自主交换,并在指定管理学生那儿登记。从第一周开始,我们就开始写我们的读书笔记,这个读书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会一直坚持下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浓郁的学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在学校的学习,我们更注重的是课堂的学习效果和热情,我们从最基本的抓起,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积极思考”,认真倾听,是对老师劳动的尊重,积极思考,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同时自己也遵守了课堂纪律,我班的学生可以说是放得开,收得住,听时专心,说时精彩,有个好的学习状态。渐渐地,我们班涌现出了各个学科的优秀者。上学期期末考试前,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们对各科优胜者进行了表彰,评选了班级的“学习之星”,这些优秀者在班级的学风建设中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孩子也都有了努力学知识,争当有知人的进取心。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4: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