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课件(合集3篇)

发布于2024-05-09 21:36,全文约 16975 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篇1: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

1. 认识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农村衰败、农民日益贫困的痛苦情况,加深对新社会的热爱。学习鲁迅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

2. 学习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领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解题

本篇文章写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编入小说集《呐喊》。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我国农村的凋敝和农民遭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情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势力范围的划分,给人民造成种.种苦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皖、直、奉等各系军阀连年混战,酿成横征暴敛,农业凋敝,农民破产。1911年辛亥革命,虽推翻了皇帝的专制政权,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军阀混战)、匪(盗贼横行)、官(官僚统治)、绅(地主盘剥)相互勾结。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苦难之源。

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鲁迅很是不满,一度陷入孤独和苦闷之中。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受到极大鼓舞。这时他在北京,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精神高举文化革命的大旗,用小说和杂文解剖旧社会,向反动势力斗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1919年12月,他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赴北京,目睹故乡残破景象,农民日益贫困,感到十分悲痛,一年后以这次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 边听录音边理清故事情节

1. 听录音要求:

(1) 识字、积词。

(2) 体会语气。

2. 理清故事情节,要求:

(1) 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以“我”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回故乡卖屋接母赴北京的事。

(2) 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列情节提纲。

情节安排:

故事情节就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结构而成。回故乡一段稍写景色;在故乡一段简记人物;离故乡一段则略抒情怀。小说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就是借助此故事情节来精心描绘的。

三、 典型人物

1. 作品从社会现实出发,经过艺术提炼,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典型艺术形象,请学生在第86段中寻找三个词组来表明三种人物的形象。(三个典型人物)

辛苦辗转——“我”

辛苦麻木——闰土

辛苦恣睢——杨二嫂

2. 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从他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外形、语言、动作)

(1) 读第12~30段,读第54~76段。

(2) 少年闰土:

健康、纯朴、热情、聪明、活泼,农村生活知识丰富。农村的广阔天地,是他生活的场所;开朗乐观,“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小少爷相比,更显得活泼动人。生气勃勃,少年英雄。

出现时的背景,那“瓜田月下刺猹图”的美好形象,珍藏在“我”的记忆中,20年来,没有褪色。

(3) 中年闰土:

自卑、衰老、迷信,像个木偶人了。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肿,手开裂如松树皮,脸上全然不动,如石像一般,只觉得苦,又形容不出。生活艰辛,处境穷困。

他从旧物中拣出来的东西中,不仅有日用的长桌、椅子、抬秤,而且还有一副香炉和烛台。见“我”时,不再是天真幼稚,友谊真挚;而是“动着嘴唇”(尽管有“欢喜”的冲动),“却没有作声”(“凄凉”的处境造成)。神态是“终于恭敬起来了”,叫道:“老爷……”

(4) 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泼的少年英雄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纯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花;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与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封建统治者借助宗教对农民实行愚民政策,利用神权把广大农民牢牢束缚在迷信思想的囚笼内。通过这样的描绘可以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但又无可奈何;憧憬未来,却不懂得靠自己及阶级弟兄共同反抗来夺取,而是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痛斥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农民的日益贫困,指出了听天由命、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绝路。

(抓住表现力强的词句阅读、领会)

3. 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外形、语言、行动、性格)

(1) 读第39~52段。

(2)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外形。

(3) 年轻时,以涂脂抹粉增添姿色招徕主顾,得以谋生;人老珠黄,每况愈下。她的说话和动作表明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4) 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说明这个人在旧社会还是受损害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官僚地主统治下农村的急剧破产,也是故乡衰败的一种标记。

(5) 恣睢:放纵行为。杨二嫂是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产物,在旧社会严重腐蚀下,一面辛苦劳动,一面放纵自己,从招徕生意到连偷带摸,鞭挞了那个黑暗的时代环境和罪恶的社会制度,希望下一代不要走这一条路。

4.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思想、情感有怎样曲折复杂的变化?

作品中的第一人称“我”,是艺术形象,作者虽运用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材料,但“我”是个虚构人物。

“我”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

(1) 读第1~5段,读第78~88段。

(2) “我”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由于辛苦辗转,他回故乡的心情是怎样的?

“心情悲凉”。

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失望与悲凉,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句话表现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关键在“改变”。

怀着压抑的情感,用淡淡的抒情笔触,传出悲凉激愤的心情。

(3) 老屋的残破寂静,母亲凄凉的神情,故乡的萧索景象与“我”的悲凉心情一致。

(4)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阶级隔阂刺痛“我”的心,思想上有极大的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5) 杨二嫂的变化,“我”讨厌。

(6)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气闷悲哀——从碗碟比较闰土与杨二嫂两种人物的不同,深感旧社会在物质上、精神上对人们的损害。

展开对未来新生活的希望——“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否定三个“辛苦”,明确指出要追求一种新生活。从失望到希望,反映了作者要求推翻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革命精神。

“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想到希望,就会想到希望的实现,并想到当时社会有无实现的可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极端不满,认识改造它的艰巨复杂。

闰土崇拜的是神的偶象,只想眼前生活好一些,故“切近”;“我自己手制的偶像”是希望后一代过新的生活,这不是轻而易举的,须经长期艰苦的实践,故“茫然”。这样写,表现了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决心。

最后以“路”作比喻,充满了希望和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心。这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引上一个新高度。

感情曲折复杂,通过“我”的感想,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极度愤慨,表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和焦虑,提出“新的生活”的伟大理想,并表达了实现理想的决心。(热切向往)

小结: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抒沉重压抑的哀愁,揭社会的病根,收鬼斧神工之效。

(1) 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2) 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对比,揭示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指出了听天由命、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和绝路。

(3) “我”和闰土之间关系前后变化的对比,揭示了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

(4) “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对未来生活前景的热切向往。

四、 主题思想

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绘,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层层压榨下农村破产、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社会制度在物质上、精神上损害农民无比愤怒;对闰土精神上的麻木状态充满同情和焦虑,并表现了推翻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体现了鲁迅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文章的主题思想十分深邃:(1) 揭露社会黑暗;(2) 指出贫穷的社会根源;(3) 批判三种态度;(4) 探索新的出路。

五、 作业

1. 练习(二),练习(五)。

2. 练笔参考题:《故乡新貌》《我可爱的故乡》《故乡琐事》。

【教后】

1. 学生听录音全神贯注。听、读、看,对课文前前后后比较熟悉,综合分析时就大为方便。

2. 教学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把有关段落对照起来读,加强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的理解。

3. 加强朗读,发挥文章的感染力。

篇2: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 导入法一:(主题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法二:(背景导入)

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作家。首先,让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些“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旨在告诉他们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道路。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论教养》就选自利哈乔夫的《善与美书简》。 引述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精力的尽快集中。

通过简介《善与美书简》,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了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倾向和读者群体,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约15分钟) (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处留白,重点词语的意思处留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解决。教师最后点拨,明确。)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贸然(mào)尴尬(gān)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风雅(yōng)

大发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4)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11)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围绕着如下问题,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

3.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检查预习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约20分钟)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文本,深层探究。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突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3.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三)赏析语句,重点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下面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后语句的关系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品味亮点词语: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3)“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此环节的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即由整体到局部认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约7分钟) (一)探究主旨

1. 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1)举例论证。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小组内交流,讲时需结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再评价、补充。)

(三)师生总结

(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补充。)

本文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从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有教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8.论教养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篇3: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 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 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 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 志洁 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 行廉 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 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 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 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 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 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