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层卫生院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三篇实用4篇

发布于2024-05-11 03:50,全文约 10587 字

篇1:卫生院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卫生院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29年中,王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

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王**1962年出生在岭南,因为从小生活在岭南,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1982年,王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岭南乡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

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王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王就不愿再离开。“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王说。

在王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王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王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王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

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一心为民情系病患

王从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王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47岁的芦苏云说起王感激万分:“是王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王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

工作中,王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

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是岭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页 页 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

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王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

妇产科是岭南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王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王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王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

王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王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岭南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王对他做

了验血、b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王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王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工作为重家庭为轻

王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与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总是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她的心里,医生“拼命”就是为了救命。

1989年3月22日,王预产期到了,当时在岭南卫生院待产的孕产妇还有四个,卫生院又只有她一个妇产科医生,王心里放不下她们,没有去住院待产,当她挺着大肚子刚为一名前来流产的妇女做好手术,就感到不适,发现羊水已经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坚持为等候门诊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驶往市妇保院的急送车。还好,女儿顺利出生了。

她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爱心,一生无愧,却对家人甚少关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和她住在医院里,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女儿,王只好雇了个保姆平时照看着。等到女儿到百官读初中了,王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照看她,亦无法在学习上指导女儿。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说起母亲对她的照顾,仍会抱怨少之又少。

王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结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却因她的缺席让全家人十分不悦。当时,她正在配合岭南乡计划生育工作为育龄妇女放环,“因为岭南乡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妇产科医师,如果我走了就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于是,王选择留下来工作,没有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最终,父母不理解,弟弟无法接受,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成为她的心头之憾。

三年前,王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可当时正逢卫生院搞基建,身为院长的她每

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里有时间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带到卫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这样劳累,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哪知这一去就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没有机会尽孝,是她一辈子的悔痛……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在担任岭南乡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的近时间里,王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理念,加强安全医疗、行风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等,使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从的30万元提高到了和的100余万元。岭南乡卫生院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她内强制度抓管理,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卫生院领导班子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重抓落实,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外树形像抓行风,深入开展卫生院职业道德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通过激励考核机制,切实推进行风建设,近几年来,卫生院从未发生医疗纠纷、投诉、上诉等事件,,以满分的优异评议成绩在岭南乡基层单位(窗口)行风评议中获第一名,并被市卫生局评为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围绕“落实医改、提高服务、提升行风、促进健康、构建和谐”实践载体,深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她带领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山区农村,和群众交流谈心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山区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查找岭南卫生事业在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深入分析检查,切实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有力推动卫生院各项事业的科学稳步发展。

“我生在岭南长在岭南,与岭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再说这里的百姓需要我,我离不开他们。”这是她朴实的心里话,却更显得她的高尚和博大。正因为有高尚的医德,她才能满腔热情地去实践医生的职责与使命;也正因为有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她才能坚定理想扎根山区救死扶伤始终无怨无悔。山区需要王这样的好医生。

篇2:爱国卫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爱国卫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现任长江区公用事业局副局长,分管物业办主任,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能够开拓进取、工作勤奋,在爱国卫生各项工作中能以身作则,有效地组织、协调和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在长江区爱卫工作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小区基础建设灭四害工作

舒适卫生的小区居住环境是业主生活的必要条件,小区的灭除四害工作尤为重要。刘辉同志多次深入小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情况,组织、督促物业企业做好灭除四害的工作,对一部分资金困难的物业企业,积极协调提供鼠饵洞100多个,指导物业企业以条幅、宣传单、板报栏等多种形式开展除四害宣传工作,督导物业企业切实做到不留残余、不留死角。同时组织物业办工作人员下到小区认真复查,对于不达标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在张玲同志的狠抓落实下,辖区内32个封闭小区和23个未封闭小区鼠饵洞建立齐全,在迎接省、市多项检查中均获得好评。

二、抓小区“三清一净”工作

小区人口密集,生活垃圾产出较多,如果清理不及时,极易传染流行性疾病,危及小区业主的健康安全。为此刘辉同志日常工作中大力开展小区卫生“三清一净”整治工作,督导和检查物业企业及时清除小区各种生活垃圾,清除堆放物,清理草坪中的漂浮物等,同时经常向物业企业宣传环境卫生意识,使业主享受到环境舒适的居住生活。

三、抓小区整治工程

有一些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设施陈旧,特别是一些小区内楼体周围的方砖破损严重,坑洼处较多,经常残留一些污水,每到夏季污水臭味四处飘散,而且滋生蚊蝇等害虫。有一些小区内的草坪缺少保养和管理,不仅漂浮物四处飞扬,而且成了家禽和宠物狗的排泄场所。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一年四季也不敢开窗户。为此,张玲同志积极协调市里,自XX年至XX年大力开展小区整治工程,三年时间对建设年代较早、配套设施不完善的36个小区和9栋单体楼进行了方砖、道路、绿地等环境进行了基本整治。软硬覆盖计21.23万平方米。三年整治工作中,张玲同志早出晚归,既要规划工程和监督工程质量,还要协调居民意见,任劳任怨,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小区整治工程,使弃管楼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各类垃圾有专人管理。

四、抓环境卫生宣传工作

通过环境卫生检查和督导工作,经常在各种场合向物业企业和居民宣传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倡导居住环境健康卫生的理念,不仅提高了物业企业在居民中的管理地位,也真正实现了业主居住环境清洁美丽,只有将这样的环境卫生健康理念传播到每一个居民的心中,才能确保爱国卫生运动的顺利而长期不懈地进行。

第二篇:爱国卫生先进个人材料

,男,现年30岁,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院爱国卫生工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爱卫办的有力指导下,该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XX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爱国卫生精神,紧紧围绕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三大要素,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身体力行致力于做好全院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明显。

一、围绕中心,深入基层,甘做爱国卫生政策的宣传者

作为妇幼保健院爱国卫生工作的业务骨干,该同志讲政治、顾大局,在推动爱卫工作中始终能够与上级和县爱卫办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爱卫工作是一项民生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把爱卫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该同志坚持把爱卫工作政策的宣传作为首要工作。作为爱卫工作的年轻干部,他能够积极主动在落实《尚义县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县爱卫办的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自觉组织全院干部学习相关的卫生法规、政策和卫生常识,从而使得全院对爱卫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对做好爱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进一步提升。

该同志负责院办公室工作兼管爱卫工作,他能够自觉克服工作繁杂、人手紧张的实际困难,经常加班加点,甚至牺牲节假日下基层宣传爱卫工作方针政策。针对目前乡村老弱幼残不没有卫生意识、没有卫生习惯的实际情况,该同志经常利用下基层检查工作的时机,积极宣传爱卫工作,手把手指导村民基本的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帮助村民进一步提高了健康卫生意识。

二、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甘做爱国卫生光荣的倡导者

爱卫工作无小事。对待爱卫工作始终注重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自觉担当起甘做爱国卫生光荣的倡导者。妇幼保健院核心工作是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每个工作日中,前来询问、看病的人很多,该同志作为办公室负责人,经常与他们打交道。为了把爱卫工作深入群众思想和行动中,让更多的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爱卫工作中来,切实享受到爱卫工作带来的利益,该同志经常在交流中纠正群众中存在的不注重卫生的不良习惯,比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娘、大爷用药要听医生的话,不能凭经验,乱吃药。

在单位,该同志总是提前上班,提前整理收拾办公室的卫生和楼梯过道的卫生。特别是办公桌椅始、卫生用具终保持了干净整洁,包括档案等各类物件的摆放,都做到了分类分别,决不乱堆乱放。该同志坚持不懈、身体力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影响到了身边的同事和来访的广大人民群众。

在小区,居住户大多数从农村而来,生活习惯一直是农村的陈规陋习,小区内、楼道内环境卫生一直很差。该同志重言传,更重身教。每天他心甘情愿地打扫整个楼道的卫生,包括门前人人不愿解碰的垃圾桶,他这种“宁愿自己一身脏、换来千家万户洁”的行为,很快受到居住户的认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小区居民自愿成为维护自家干净整洁的保洁员,小区的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居民健康卫生意识明显提升。不仅如此,在每年的公共卫生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他总是一头扎在活动联系点上,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干劲,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投入爱国卫生工作。在基层,他广泛宣传“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耻辱”的新风尚,极大促进了群众参与爱国卫生的自觉性和热情。

三、热心公益,率先垂范,做爱国卫生事业的推动者

爱卫工作同样是一项公益事业,只要人人都是参与者,千家万户都是受益者。该同志,在保健院做到率先垂范、兢兢业业;在基层、学校、在每个卫生所(站)都有他推动爱卫工作奔波的脚步,忙碌的身影。

该同志是县爱卫办最得力的干将,只要爱卫开展到哪里,哪里就会他的身影。每年县爱卫办也承担着县里一些卫生法制建设和环境卫生监管工作,特别是今年的“四清四化”工作开展以来,他多次配合县爱卫办协同城建、城管、环卫等部门对县城周边乱倒建筑垃圾和城内破坏卫生设施等不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还与卫生、安监部门对辖区内酒店、排档、摊点和诊所、药房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努力排除着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有力促进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篇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王是我市xx医院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行医25年,她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求自己,用一份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治疗效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赞誉。

铭记师训,规范行医。在同济医科大学求学时,曾经聆听过一代名医裘法祖的教诲,“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王始终将裘老的教诲铭记在心,正是这种上医之境,深深影响着她的从医生涯。“视、触、叩、听”是她长期坚持的诊疗习惯,一年365天,只要是上班时间,在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上戴着一块十年前医院建院百年的纪念手表。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表,就是她诊断病情的“武器”。她诊疗时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然后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多年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在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这就是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

坚守医德,服务患者。几十年来,王对患者始终坚持因病施治,不爱开高档“先锋”,常用青霉素,被称为“青霉素医生”;诊病尽量少抽血化验,靠“多问一句”。她对每一个来就诊的病人都会细心了解病情,对症下药,从不让病人花过多的钱。虽然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王却经常替患者垫钱——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等等。由于一心扑在患者身上,王有了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从xx医院江岸门诊到门诊,从门诊到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走到哪里,熟悉她、信任她的患者就跟到哪里。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家住后湖的石婆婆,因双脚严重肿胀,多次到大医院检查诊断,一直未能确诊,石婆婆的女儿慕名找到王。王不顾天气恶劣,到患者家中出诊。为石婆婆检查时,她仔细地为老人从头查到脚,在检查到严重肿胀且散发着难闻臭气的双脚时,没有丝毫在意,仍掰开老人的一个一个脚丫查看。这个不起眼的动作,让婆婆的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王最终确诊,原来困扰婆婆多时的病根就是脚气。后来,通过精心治疗,婆婆逐渐康复,一家人感动不已。如果不是王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小小脚气可能就会让婆婆更加痛苦不堪。

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王是一名普通医生,也是一名管理干部,始终淡泊名利、廉洁行医、本分做人。她这种人格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她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坚决不收;患者送补品,坚决要患者拿回去自己补身体;患者送锦旗,她为患者着想不要,免得他们“浪费”钱,诊室里面唯一的一面锦旗,还是患者“先斩后奏”才挂上去的。她毕业于名牌大学,同学们的高收入,她不羡慕。同学邀请她去南方工作,收入待遇比现在要高好几倍,可她没有答应,虽然不能如同学那样富足,但感觉踏实幸福。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基层党员先进事迹材料_党建党委_网

基层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三严三实”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是关于基层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我是一名来自人民渠二处金山管理站的基层水利职工。刚才的短片简单纪录了我的工作。20xx年的基层水利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烙印。我在这里向大家交流几句心里话和一点感受。

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有付出就有收获。20xx年前,我参加工作时,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点专业知识,基层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一点都没有,灌区协调也是四处碰壁。但是我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困难在大,也难不到勤快人”。于是,我努力工作,加倍学习。我每天至少巡渠一趟,对隐患地段每天观察两、三次,每周对桥梁清障和对渠道除草一次。春灌期间,为了节约用水,29个分水洞只能轮流开关,我每天可能要跑四、五次甚至十几次,一天下来接近200公里。只要是工作需要,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是深更半夜、雷鸣电闪,我都要去巡渠检查、开闸放水。记得20xx年,有一个下大雨的晚上,我一个骑着摩托去4公里外的范家庵泄洪闸泄洪。后来把我老公和单位领导都吓了一跳。单位领导只说了一句话:“今后,在夜间,坚决不准一个人上渠道!一定要保证人的安全!”

20xx年来,我骑坏了两辆摩托车和几辆自行车,走过的路程超过了20万公里。同时,我虚心向前辈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农民朋友询问农业生产情况、熟悉用水规律。只用了两年时间,我就信心满怀了。渠道工程情况、工程设施维护要求、灌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甚至每个生产队负责人的性格都装在我心里面。而且工段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从20xx年开始,我一个人就承担了金山站彭家坝工段的全部工作。象这种情况,在人民渠二处,还是第一例。为了做好工作,我把老公和父亲都动员过来了,他们也成了水利员。这样,我们一家都成了水利人,真的是以渠为家!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有沟通就有理解。金山管理站用水矛盾非常突出,下游还有几十万亩灌面等着用水。我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向下交水,才能确保全灌区用水一盘棋。很多时候,沿干渠老百姓看着满沟沟的水哗哗地流淌却用不上水,心里是想不通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找我吵架,一定要放水,甚至出现撬闸抢水或人身威胁等情况。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找老前辈们取经,他们给我说了两个字“沟通”。从此以后,我就把农民群众当朋友,工作之余或者在巡渠时就去拉拉家常,农忙时帮忙干点农活,而且很尊重他们。然后利用自己掌握的水情信息,提前沟通,让他们对水情有所了解,尽量提前用水,避免在关键时刻打挤用水。通过几年的努力,沿干渠老百姓就信任我了,也理解我们的抗旱政策。村民有什么用水需求、用水困难都直接跟我说,跟我交流。我也做到言而有信,按照站上的规定,合理地安排给他们供水。就这样,他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胡段长”。我还记得有位村支书对我说:“你这个小女娃子,眼勤、腿勤、手勤,真的不错”。多年来,我工段的沿干渠群众从来没有发生过水事纠份,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撬闸抢水或人身威胁等恶性水事事件。

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有苦难就有成功。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我的工作和人生就这么平平顺顺。但万万没有想到今年6月6日发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件。当时正值春灌工作最紧张的时段,我和老公在外忙了一整天,一直忙到晚上将近9点,正准备洗澡休息,忽然听见楼下传来急促的狗叫声。我老公急忙下楼看情况,我也跟着下去,刚到楼下,大门已被几十人强行撬开,叫嚣着“我们是来要水的”。人群不听任何解释,就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打我老公和我。我老公被打得筛骨骨折,住院一周;我的脸也被打肿,现在都还有淤青。事后经过调查发现,事件的起因是一场误会,打人的群众来自于支渠下游的一个镇,今年一直没用上水。他们灌区属于地方水务局管理,不是我们管理的范围。我们只负责给支渠口供水,支渠水量的分配及管理由地方水务局负责。老百姓不懂这中间的关系,以为是我们故意不给他们供水,所以才发生了这次意外事件。

当时情景非常恐怖,我们一家都感到很委屈,很伤心,因为我们觉得一直是在用心为灌区服务,而且自认为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却得到这种结局?后来,我理解了,老百姓离不开水!更多的是同情老百姓,理解老百姓对水的渴望,理解了都江堰水的重要性,理解我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依然坚守岗位。

虽然这件事让我很伤心,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伤害我们的事件发生时,附近村民发现异常情况,主动赶到彭家坝工段来,保护我们,制止那伙人对我们的伤害。当天晚上,就有几位村民自发地到医院看望我老公,到工段来安慰我慰问我。人民渠二处的领导也迅速赶来关心我,工会还专程来慰问我。很多领导职工都发短信、打电话来慰问我、鼓励我。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附近的村民每户都给我买了一挂鞭炮,他们说我受了误会、挨了冤枉,要用鞭炮来冲一冲霉气,希望从此吉星高照、好运连连!我也感到非常温暖,满含热泪!为什么?因为当地村民不仅仅把我们当朋友,而且把我们当亲人!

我相信在座的大家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当一个人因为努力工作、用心工作被群众当朋友、当亲人,算不算成功?纵然有苦难,又算得了什么?

各位领导,在座的水利同行们,我还想谈的一点感受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20xx年来,在服务群众和供水工作上,我从来不搞“吃拿卡要”,也从不对群众说大话、说假话、说那些靠不住的话。他们也这么对待我。我认为,基层水利就是做好沟通交流,努力为群众解决用水困难,引导群众理解我们的处境、遵守我们的供水规矩,从而支持我们的工作。群众的感情是非常直接的、非常真诚的,他们的高兴或者不高兴会直接体现在感情上,甚至是体现在情绪上。

20xx年的水利经历告诉我:只要你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心中就会装着你;你心中装有多少群众,就有多少群众心中装着你;在你心中群众有多重,那么在群众心中你就有多重。尽管工作有误会,人生有苦难,但我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终群众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认可我们!

各们领导,在座的水利同行们,我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作为最基层的水利人,风风雨雨、年年月月,有苦有乐、流汗流泪,我无怨无悔!而且我愿意一辈子做一名水利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