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年大学校长开学讲话稿(精品4篇)

发布于2024-05-11 19:18,全文约 10250 字

篇1:大学校长开学振奋人心的讲话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们:

大家好!

最近,我在《四川师大报》上读到你们发表的入学感言,来自内江的王小乔同学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梦想的大学,而我的大学梦因师大而更加明亮。”从几千公里外的大兴安岭来到师大求学的王泽禹同学认为:大学是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级台阶。他还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你们的字里行间既有圆梦师大的欣喜,又有筑梦师大的志向。今天,你们踩着时光的落英,采撷辛勤的果实,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在四川师大迎来梦想的新起点、人生的新征程!

同学们,当你们跨入校园,面临的是新的环境。

1946年,抗战初期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的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学校的前身——川北农工学院,这就是我们校歌里唱的“白山黑水,源远流长”。建校至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学科门类齐全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也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著名美学家高尔泰、著名物理学专家赵敏光、著名拓扑学专家刘旺金、著名数学家丁协平等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建校至今,四川师大的校友遍及世界各地,他们中间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神州飞船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还有解放军中的将军等等。建校至今,四川师大走过了整整69年,当你们走进师大校园,驻足欣赏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亭台楼榭、湖光潋滟的校园风景时,我建议大家也一定去看一看校史馆,读一读师大的故事,感受师大风雨兼程、一往无前的历史,感悟师大弦歌不断、砥砺耕耘的精神。今天,看到一大批朝气蓬勃的新同学进入校园,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在各个领域成长成才,继续书写四川师大历史的新篇章。

同学们,当你们跨入校园,遇到的是新的同学和朋友。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以博大的胸怀,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容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今天的师大,已经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是我们越来越开放的祖国的一个缩影。同学们,在中学学习的时候,你们周围都是说四川话的同学,然而,在师大校园里,你们的新同学和新朋友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来自港澳台地区,还有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国留学生,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四川师大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正是这些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文化,共同融汇成四川师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正如每个音符的发音不同,才能谱写出美妙悦耳的乐章。古语有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希望你们用开放包容、乐观豁达的心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智慧,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朋友们共同成长,愉快地度过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隐形的课堂,与人相处是你们进入大学的必修课。希望你们在四川师大实现心态的转变和智慧的升华。

同学们,当你们跨入校园,面临的是新的学习阶段。

大学的学习是你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大学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封闭的学习,而是自主式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你们正值青春年华,精力充沛,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希望你们既要掌握书本,又要敢于质疑;既要学习理论,又要投身实践;既要独立探索,又要团队合作;既要深悉文史,又要精研理工。四川师大将不遗余力地为你们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舞台。学校开放的自习室、图书馆,开设的讲座、论坛、网络课程等为你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校的各类社团、暑期实践、第二课堂等为你们投身社会创造了机会;学校专门成立的学生创新创业工场,开办的实验超市、学生创业种植园等为你们创新创业搭建了平台。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你们的学长学姐们制作了一部《奔跑吧川师》,这部全国首档大学生真人秀节目受到了欢迎,也着实火了一把,人民网等几十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四川共青团等多个官方微博大量转载,影响可真是不一般。前些天,学校女篮在全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联赛中荣获总冠军,在四川师大的史册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相信我们的校园里将会长久地流传他们的故事。希望你们学有所成、发挥专长、提升自我、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划定人生坐标,铺就靓丽底色。

同学们,当你们跨入校园,面临的是新的理念。

四川师大建校以来,历经几代师大人的奋斗,积淀形成了“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师大精神。69年来,师大的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继,一代代师大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等等,他们立德树人、博学多识、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是师大理念的践行者。作为师大的新主人,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在今后的治学、为人中践行师大的优秀理念,将师大精神转化为你们自身学习生活、安身立命的具体理念。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时代,新的理念能帮助你们走得更远。然而,在关注互联网的同时,你们不妨抬头看看世界,在手捧书本的同时,也不妨立足现实。希望你们时刻用师大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前行,始终不忘初心。

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归零”也同样重要,一个将什么都背负在身上的人,如何能够步履轻盈、足下生风呢?过去的成绩属于过去,过去的遗憾也属于过去,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祝愿你们在新的起点开创人生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篇2: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2万多师生员工和遍布全世界的20余万校友向新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与欢迎!

xx年前,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我们学校的名称也由创办时的“北洋大学堂”改为“北洋大学校”,时任“监督”徐德源成为学校历史上被称为“校长”的第一人。时光荏苒,昔日的北洋大学已经成为今日的天津大学,120xx年前建校之初,学校只招收了30名学生,而今年,我们录取了4027名本科生、229名高职生、3579名硕士生和792名博士生,你们将从今天开始创造天津大学的也是你们自己的未来。

还有8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即将在天津举行,你们所在的这个体育馆也是赛场之一。本届大运会的主题口号是“新里程 新跨越 新精彩”,我也想把这九个字送给你们——天津大学xx年入学的全体新同学。

人的一生有一些重要的转折点,进入大学学习就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意味着你们长达九年基础教育时期的终结,意味着你们将与父母聚少离多,更意味着你们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意味着你们将要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你们选择的这所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她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时,创办就是为了“兴学强国”,正如学校的创始人盛宣怀所说:“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天大人历来以国家、民族为重,“爱国奉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了天大人的传统与责任。天津大学的老校长李曙森在30多年前就曾教育当时的天大学子:“个人的前途取决于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幸福寓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之中。……,不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希望同学从私心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放在头等的位置上,做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xx年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地缘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几十年中,你们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贡献力量,实现人生的新精彩,多么令人期待!然而,要能真正做出一番事业需要同学们在大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以“严谨治学”为校风的天津大学,你们的学习不会比中学轻松,要想掌握过硬的本领,可能还需要吃更多的苦。

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浮躁的风气,诱使人投机钻营,急功近利。在这种风气的误导下,一些人读大学敷衍了事,以为只要能拿到文凭,就可以发大财、做大官。我们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天大人喜欢踏实、好学的学生,天大人希望培养出踏实、能干的学生。成功没有捷径、更没有秘诀,天大众多杰出校友的成功靠的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请你们记住“实事求是”四个字,这是天大的灵魂,一代又一代天大人以此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当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并以此作为人生信条之时,就是你们完成人生又一次跨越,成为一名真正天大人的时候。希望你们毕业时可以底气十足地告诉别人:我,是“天大人”!还有32天,天津大学即将迎来117岁的生日。预祝全体新生和全体天大人节日快乐!谢谢。

篇3: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xuexiala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篇4: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一度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金秋,此时的华园不仅处处洋溢着丰收与成功的喜悦,更加因为你们新华工人的到来而饱含了无限的希望与生机。今天恰逢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们在南校区举行隆重的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代表学校党委书记王迎军同志和其他党政领导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祖国各地的6203名本科新生、4250名研究生以及来自60个不同国家、地区的332名留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节日问候!衷心祝贺你们梦想成真,走进华南理工大学这座学术殿堂。

华工是一所什么样的学府?也许,你们在报考志愿表里填上“华南理工大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你们心中可能还充满了无尽的想象。我在这里度过了过半的人生岁月,深深地了解并热爱着这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我想以“希望”为题,谈一谈华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谈一谈老华工人的向往,谈一谈新华工人的使命。

我相信,今天出席开学典礼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心中装着希望、带着憧憬来到华工的,而这个希望和憧憬,将陪伴你度过这段人生中最美好、最难以忘却的岁月。诗人艾青这样形容希望: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自己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希望是人们最真切的幻想和盼望,最美好的愿望和期待。它无影无形,却美丽动人,是指引人们前行的灯塔,赋予人们不竭之动力;它温暖如春,但忽远忽近,让人们历经等待和挫折的考验,需要人们常常与忍耐和努力为伴;它霓裳飘渺,却平等善良,为平凡的人插上信心的翅膀、赋予神奇的力量。是啊,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希望,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希望,希望是力量、是信心、更是践行,需要人们为之不断的拼搏和奋斗。

希望之意义,在于责任,她来源于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自强不息。1952年,为了迎接新中国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进行了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汇聚了来自全国10余所大学的工科力量,一所新型的多科性工业专门学院—华南工学院诞生了。建校伊始,我们的首任院长、先后求学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人称“海陆空专家”的罗明燏先生,毅然谢绝美国航空顾问委员会对他的高薪挽留,回到祖国,献身华工的建设,虽面临重重困难,但他始终秉持“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信念,号召和影响了一大批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名师汇集华南工学院。我国著名教育家、电子学家,新中国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之一冯秉铨先生,面对1956年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后全系只剩下3名教师的情况,毅然组建了4个专业的无线电自动控制系。一个人开了12门专业课,“一天干几天的工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使无线电自动控制系从无到有,到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和学院。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大地测量专家陈永龄、土木结构专家陆能源、人民画家符罗飞……他们大多都是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到起步维艰的华工,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在老一辈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下,华工不久后就成为了全国文教战线的先进单位,1960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如今,你可以徜徉在由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的石牌坊下;瞻仰一番掩映在苍翠树林中的伟人塑像;夕阳下你或许会轻轻抚摸日晷上的投影和底座上依然雄浑的花纹装饰;你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华工开创者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正是源自对祖国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激励了一代代华工人面对前行路上的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昂首阔步!

希望之意义,在于执着,她来源于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南大门开辟了一条先行先试的快车道,华工乘时代的春风,在当时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精心筹划和执着坚持下,于1993年开创了全国“部省共建”与联合办学之先河;1995年第一批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20xx年被纳入第一批“985工程”建设大学。20xx年学校敏锐地抓住国家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只用不到5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一个气势恢弘、建筑如诗、环境如画、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校区,不但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赢得了新的空间,而且促进了学校办学由多科性向综合性、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由半开放式向开放式的重大转变。近些年来,华工又不断强化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大幅度提升了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已进入ESI学科排名而成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轻工、食品、建筑、材料、化工等学科已名列国内前茅,一批理科和人文社科学科快速跃升到国内较高的水平;建立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国制造”和“广东制造”向“中国创造”和“广东创造”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无论是像何镜堂院士这样被称作世博会“中国馆之父”的名师大家,还是像黄飞教授这样31岁即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青年才俊;无论是华工引进的广东省领军人才孙大文校友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入选“全球海外华人社区新闻人物”,还是世界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陈怡伉俪受聘华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无论是生物科学创新班学生3年20人次共13篇论文问鼎《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3年3篇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0篇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还是开设创新班、卓越班、国际班,成立创业学院;这些都印证了,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已经成为当代华工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精神力量,它像是希望的生生之源,为华工带来了今天的人才鼎盛、学术繁荣!

希望之意义,更在于未来,她来源于始终如一、百折不挠的信念传承。同学们,华南理工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共和国的命运和前途紧紧连在一起了,在这片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土地上,“建一流大学、让华工走向世界”是一代代华工人的夙愿,她承载着历史、连接着现在,更与未来相约。我们希望,到20xx年,华工将形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大学的雏形;到20xx年,华工将基本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也就是华工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它将成为一所令人向往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名校。如果说,一代又一代老华工人的辛勤耕耘奠定了学校现有的发展基础,那么,华工明日的辉煌将有赖于新华工人更加努力的拼搏。同学们,明年就是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的大庆之年,你们正逢其时,当你们因为信任和向往而选择成为华工人的那一刻起,你们的成长成才就已经注定与华工的希望、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联系在一起了,你们的未来就是华工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老学长,我常常感慨,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代人神圣使命,几十年负重前行,虽青春已逝但却壮心不已,只因心中希望之火还在燃烧。年青的学子们,你们正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此,我想和同学们作如下约定:

第一,让我们约定,胸怀鸿鹄之志,登高望远,孕育希望之源。

同学们,希望之路漫长曲折,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才能为希望提供动力之源,才能在希望的航程中劈波斩浪、引吭高歌。你们不仅承载着自己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更寄托着学校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特别是在今天,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时候,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时候,在华南理工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时候,担责任于身,负使命于肩,你们责无旁贷。

同学们,希望的路上,我们共同前行。让我们约定,高扬理想,挥洒青春,立大志,成大器,让华园成为你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新起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积极担负起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让我们约定,炼就卓绝之才,学贯中西,插上希望之翼。

同学们,希望之路布满荆棘,只有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练就一身本领,才能插上希望的翅膀,飞越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取得最终的成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为学”需要一种一丝不苟、滴水穿石的学习态度,还需要一种独立思考、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在华工,高素质、“三创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究式、研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术无起点”的创新氛围,各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计划,各种活跃的文体社团活动,都将为你们提供成长成才的广阔空间。你们是学校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应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敢于彰显个性,敢于冒尖。我相信,华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将激励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真至善,知行合一,迈入辉煌的学术殿堂。

同学们,希望的路上,我们共同前行。让我们约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这三四年的每一寸光阴,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方面有所建树,努力成为出类拔萃的国家栋梁之才。

第三,让我们约定,常修高尚之德,以德立身,攀登希望之峰。

同学们,希望之路充满诱惑,只有日省其身,树德为先,才能学有所成,才尽其用,攀上希望的高峰,看到最美的风景。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我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为首要,修身就是要自觉、自律、慎独,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宽宏的心胸气量,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学在严,为人要正,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人品的高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面对成长中未知的坎坷,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品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终身。你们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名扬天下的大英雄,但你们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社会脊梁。因此,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你们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和研究中,你们要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去获取成功。

同学们,希望的路上,我们共同前行。让我们约定,发扬和光大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理,淡泊名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健全、能力出众、全面发展、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时代精英。

同学们,华工的史册即将翻过第五十九页,静谧的西湖、秀气的钟楼、隽永的校训石,她们共同见证了希望在一代代华工人身上传承、践行。华工作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社会精英的摇篮,承载着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你们作为新一代华工人,将延续并承载着几代老华工人“建一流大学、让华工走向世界”的殷切希望。今天,美丽的华园以其温暖宽厚的臂膀拥你入怀,在这里,你将书写人生春华,收获岁月秋实;在这里,你将与师长同窗结下深深的友谊,邂逅一段终生难忘的情缘;在这里,你的每一步足迹、每一个成功都将打上“华工”的烙印。同学们,衷心祝愿你们放飞青春的梦想,奏响人生的乐章,未来属于你们,希望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