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汇报材料怎么写【优秀六篇】
发布于2024-05-19 11:26,全文约 16433 字
篇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日,按照部里统一要求,市文明办以“‘种’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为题,深入各县(市、区)的村屯,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种”文化作为我市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文艺组织方兴未艾,乡土文化人才得以挖掘,特别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改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加强。截止目前,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级图书馆累计支援各类图书近100万册,建设各类文化(体育)广场、影剧院、小剧场达近百个。如,我们调研的宁江区农林村、乾安县君子村等村屯中,有的小剧场及活动室面积近3000㎡,规模和标准都很高,作用发挥的也很好,已成为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农村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举办农民文艺辅导(表演、乐器演奏、文学创作、民间手工艺制作、书画)短期培训辅导班200期,累计派出下乡辅导人员2500人次,培训农村文艺骨干7200人,培养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手工艺爱好者1000多人,文化热心人6000多人,二人转民间演员450多人,文艺表演爱好者20xx多人,业余文学创作者300多人,礼仪司仪250多人,文化户近3000个,拥有乡(镇)、村屯小剧团、秧歌队、文艺演出队、篮球队等各类农民自办文体组织941个,在走访调研的典型村屯,都有着一批较为专业的“草根”艺队伍和民间艺人队伍,有农民自发成立的小剧团,还有专门为小剧团创作剧本的土生土长的创作者。农民写农村事,农民演农村事,极大的激发了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成果丰硕,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如,宁江区农林村筹拍了电影《笑春》,乾安县君子村的文艺表演登上了央视新闻。
——农民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民村晚等各级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百余场次,改编和创作文艺节目1280个,吸引农民累计约140万人次,一批民办鼓乐队、民办小剧团和民间工艺品等民间文化产业正在兴起。特别是在乾安县君子村等一些村屯,通过快板、二人转、拉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意识地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富民政策、农村好人好事、文明新风融入文艺表演中,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促进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形成。如今, 在全市广大农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成为最热闹、群众最向往的去处,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村呈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变化,即: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参与打架斗殴的少了;学科技、学文化、学知识的多了,酗酒、赌博、搞迷信活动的少了;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的多了,邻里纠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少了。在我们调研的典型村中,犯罪率、超生率几乎为零,崇尚科学、创业致富、尊老爱幼、和谐文明等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虽然通过在“种”上下功夫,我市的农民自办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取得良好效果,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但农民自办文化在很多地方对农村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改善作用不十分明显,农村的盗窃、赌博、打架斗殴,以及不孝顺父母,因经济利益造成兄弟反目、姐妹成仇等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市的农村自办文化主要是农民在农闲间的自娱自乐,内容选择以农民的喜好为主,没有把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文明规范以及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知识进行充分植入,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不足,“以文化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在演出中,为了活跃气氛,荤段子、低俗的表演也屡见不鲜。二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目前全市广大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多数以大秧歌为主,形式单一,没有特色,一些传统的快板、拉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很少,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形式也比较少,农民自办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差距,与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作用的要求还有距离。三是土生土长的乡土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讲的是群众身边的事,说的是农民自己的话,农民创作人才最重要。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村屯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特别是创作型人才非常缺乏,很难保证文化大院切实能发挥其文化阵地的作用,极大的制约了我市“种”文化的发展,制约了农民自办文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如,宁江区农林村,在村里较强的集体经济的支持下,农家书屋、健身房等文体设施完善,篮球队、秧歌队伍等农民文体队伍齐全。但是,由于缺乏乡土创作人才,小剧场只能外请剧团来为农民演出,本村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政府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各文化大院的维护资金仅够开展一般性活动,多是农民自发参与,或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民自己购置,资金的短缺制约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同时,“三下乡”活动存在着与农民需求相脱离的情况。
三、几点建议
可以说,当前我市农民自办文化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还不适应,特别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度不够,自办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迫切需要在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拓展。
一是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富、求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对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引入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农村移风易俗。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农民的特点,以乡土为根基,以传统为依托,以时代为基调,大力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特别是把孝道内容突出出来、融入进去,倡导文明新风。要本着“宜居”、“宜业”的村落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各地不同文化资源优势和保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积极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特色文化乡村建设,着力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县乡、特色文化村组、特色文化团体和特色文化企业,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防止各地农民自办文化单一化、同质化。同时,要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拓展活动形式。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是增强农村自办文化吸引力的主要抓手,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村农民农闲时机,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体活动相结合,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把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把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多开发举办一些农民运动会、农民艺术节、乡村篮球赛等符合实际、兼顾乡土气息与时代新风的活动载体,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让农民在与中提升素质,提高文明程度。要依托乡镇文化综合站、农民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主要场所,积极开办“农民大讲堂”,以国家政策法规解读、道德宣讲、科技普及、文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要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赋予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内容,积极营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着力打造农村本土文化创作人才队伍。扎根于农村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是农民自办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全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发挥好村级文化组织员作用,以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群众文体队伍,规范和加强群众业余文体团队建设,培育和发展乡镇、社区、村以及基层单位的文体团队,努力提高基层群众业余文体团队的文化素养和水平。要保护和培养民间艺术人才,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要加大对农村业余创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利用表彰、奖励等形式,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乡土文学的创作,引导他们在弘扬传统美德、提倡文明新风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农民创作群体的健康发展,带动扎根于农村的民间创作人才的不断涌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要创新培训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逐步提高农村乡土文化人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全面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乡村文化人的培养,为农民自办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扶持不仅是加快农民自办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保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松原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关于发展自办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扶持政策。鼓励具有较高水平的小剧团、小表演队面向市场,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资源,走专业化或综合发展的道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力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农民自办文化的开办情况、规模大小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使其步入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对发展农民自办文化成绩突出的村、表现优秀的团队,要给予重点扶持,以此带动、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打造出一批贴近专业水准的品牌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表彰奖励机制。通过设立文化奖励基金,定期对在农村文化建设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个人、优秀文艺团队、示范性文化大院、文化带头人等进行表彰奖励。要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三下乡”活动制度化和科学化,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做好农民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调研基础上,探索实施菜单式“三下乡”模式,送农民现实需要的,送农民迫切想了解的,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建立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常效机制,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篇2:区政协关于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区政协关于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确立了我区工业的核心地位,努力促进资源整合和集约发展的战略思路。围绕做强做大工业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民资民力的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头戏来抓,促进工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1月20日,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区政协领导参加了视察。副区也应邀参加。
一、基本情况
从视察的情况看,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地位和作用已被社会各界认同。目前,我区共有工业园区9个(含小区),规划建设面积已达36.7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2家,从业人员13476人,1—6月创收8亿余元,利润8000余万元,实缴税金4700余万元。
本次视察的三个工业园区正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其中经济开发区和sanling园区已经成为项目集聚的新载体,初步形成了设施规范、机构健全、产业聚集、思路清晰的局面。吴地工业园区也正进入项目引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全区工业园区已形成办园区、兴园区、服务园区的良好氛围。各园区牢固树立了“项目是园区生命”的观念。为下步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镇街领导充分认识到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标准,招商引资、服务管理必须高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行政区域分割带来园区布局分散。我区最典型的工业园区就是经济开发区、长城和吴地园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行政区域上的分割,出现了单独规划、自行开发、相对分散的局面。从建设工业园区的角度看,存在着布局小、零散的现象,制约了园区的建设规模。
二是建设水准不高,规划档次偏低。明显表现在园区规划前瞻性、科学性欠佳、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项目引进上缺乏对产业发展具有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因而难以形成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三是缺乏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没有完全配套。包括园区内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没有做到科学、长远规划。
三、建议
园区建设是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须用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抓龙头园区,努力构建区镇(街)两级工业园区体系。确立以建设区级工业园区为龙头,以镇(街)级工业园区为网络的园区建设策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分主次轻重先后规划和建设。
一是合理设置工业园区。首先是分层次建设园区。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和发展。作为省市级的工业园区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发展。重点发展经济开发区、南路软件园和长城吴地工业园区。各乡镇及周边应逐步延伸纳入开发区总体规划之列。通过界定园区的产业特色和覆盖区域,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功能,树立全局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本着招商引资、项目同等,保证重点园区建设的原则,真正形成加快产业集聚、资源优化的新局面。其次是对镇级园区应合理定义,实际应为工业小区。要实事求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健康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小康生态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积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脏、乱、差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个农业大市,辖区有26个乡镇,7个社区,425个村,全市人口170多万,农村的比例占城区的85%以上。随着近年来xx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快了城区建设的步伐,同时,城乡联动、共创文明的氛围也逐渐形成,据统计,全市有自治区级文明村6个,贵港市级文明村10多个,县市级文明村80多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有文化活动室300多个、卫生室280个、体育健身场所250多个,农村通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金田镇理村、中沙镇上国村、石咀镇小汶村等一批村级创建典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主要成绩
xx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情,农民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其中,认真搞好村庄规划,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房、改路,绿化、美化村庄、庭院,硬化乡村道路和户间道路,积极配合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全市已建沼气池4万多个、卫生厕所约5万多个,初步实现了道路畅通、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美化,取得了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特色经济得到发展。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xx市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无公害产品和"农家乐"特色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如中沙镇上国村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村级经济发展;金田镇理村利用傍山依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绿化、美化村庄,搞生态旅游,发展旅游经济,取得满意的效果;石咀镇小汶村搞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效益显著。
2、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进步。首先,从总体上说,农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已初步形成。随着近年来xx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这些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创评活动入村入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农民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其次,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也日益增强。
3、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乡镇、村、街道均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党员活动室、文化站(室)、图书室、文化娱乐中心、录像室、音像电子信息馆、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文艺调演、卡拉ok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书画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
4、农村村居环境有所改观。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xx大精神鼓舞下,各村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抓好村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农户家中环境建设,从农民反映强烈、生产生活急需解决也有条件解决,又最能凝聚民心的硬化道路、净化庭院、绿化村庄的"三化"入手,并以此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抓好村中道路硬化,修建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甚至砖路,硬化连村公路及串户道路;净化庭院,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二乱"现象。绿化村庄,在庭院和村道两侧植树,在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木,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地营造环村林带。经过努力,农村"三化"取得明显成效,如中沙镇上国村和金田镇理村成为xx市文明村建设的两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分散精力,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对创建工作不够重视,走过场。二是整合社会力量不佳,齐抓共创力度需加大。创建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有的各自为政,对创建工作不是那么热心和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靠许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创建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齐抓共创的局面,不断探索新的创建形式。三是创建资金不足,硬件建设跟不上。创建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化村道,绿化、美化村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但由于xx市财政比较艰难,没能安排创建专项资金,致使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依托,实行财政补贴一点,群众投资投劳出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篇4: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汇报_汇报材料_网
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汇报
区委农工办:
近几年,我街道按照你办部署,以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专业合作社,共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6家、土地专业合作社4家,为农民增收、组织农民合作、民主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经济股份合作社主要情况一览表(至.9)
二、具体做法
1、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加快合作社发展的舆论氛围。我街道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社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实施的成效,使合作社具有的能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作业成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转移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等优势让农民家喻户晓,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谋求对合作社的更大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充分实行民主管理,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合作社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我街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我街道制定了工作方案,坚持民主决策,对合作社入股土地、股权设置、收益分配等关键细节都反复征求农民意见,量化折股的方案都经过农户签字盖章,对合作社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组成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3、严格履行规定程序,确保成立合作社过程的规范性。一是由合作社社员大会审议通过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二是在区工商分局办理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确定了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三是确定合作社的办公场所并挂牌;四是各项制度上墙;五是填写好股权证书并全部发放到户。
4、高度重视技能培训,提供加强合作社建设的技术保障。我街道每年组织农技和经管人员到村居合作社开展1-2次辅导和培训,经常性地开展送书籍、送知识、送科技活动,拓宽农户视野,以点带面,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合作社的负责人和会计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督促指导他们规范合作社财务收支行为,像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样进行财务公开,规范合作社的运作,切实保护社员权益,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5、加快推进发展进程,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我街道指导各村居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合作社发现、鼓励、培育和引进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和能人在本村居兴办农业生产、养殖基地。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合作社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6、认真贯彻政策要求,做到合作社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上级补助合作社的所有资金都严格按照要求开支,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账务处理规范,内容真实可靠,账、表、据相符。根据前段时间惠农资金检查的结果显示,我街道各村居在资金使用中能够做到管理制度完善、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与申报建设内容一致、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不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
三、下步打算
需要完善的工作:
1、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扩大现有合作社的规模;
2、对目前尚未建立合作社的村居进行指导督促,实现村村都建立合作社;
3、继续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
4、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确保合作社正常有序运作。
篇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xx县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突破口,以农村阵地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三软”。一是思想上疲软,一些干部尤其是乡镇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还不到位,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精神文明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县、市“热”、乡镇“凉”、农民“冷”的现象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考核上手软。在加快发展上,一切以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奖励标准,而精神文明建设则往往作为一项软性指标加以布置,有走过场的考核,而无激励措施,因此基层单位则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来对待。三是经济上腿软,由于镇村财力匮乏,目前村一级已经没有可单独使用资金,而乡镇一级财政也仅仅保开门、保吃饭,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三旧”。一是形式旧。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常住人口主体大都为初中文化程度;同时,由于电视等现代设备的普及,群众能够欣赏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因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几十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花船、小戏、狮舞、铜器等活动,对农民吸引力不强。不少农民把喝酒、打麻将当作休闲娱乐。还有一些农民则把焚香拜佛、求签许愿当作传统文化,农村封建迷信重新抬头。二是载体旧。除了文明乡镇、文明户、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重视外,还缺乏更多更完美的活动载体,这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愿望。三是内容旧。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够贴近群众要富求富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需要克服“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公民道德素质急需提高的现实,不够贴近纠正农村人口现状的现实,由于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机械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富余人员,为了生存,年富力强的男性青年走向城市,成为打工一族,农村社会成员构成发生变化,人口主体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而被忽视的正是这一主体,因而群众参与度不高。
3、“三少”。一从业人员少。由于机构改革的深化,人员大量精减,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严重萎缩。而风光几十年的农村电影队、文艺宣传队等团体已成为散兵游勇。直接从情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作的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组织力度减弱。二是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投入的精力少。近几年来,县里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主要条件,使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志受到冷落,严重地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业务上不专、经济上不富、政治上不红这一现状。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阵地少。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教育阵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的文化大院活动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四个创新”,保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
1、制度创新。xx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管理规章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己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表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规划,乡镇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无规章,少数获得荣誉的单位,成绩到手,工作到头,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为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就必须适应形势,创新机制。20xx年,xx县制定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同时,制定了文明创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xx县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细则》,成立了xx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文明创建的新突破。
2、内容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落实“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抓住一个建设,即和谐社会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丰富活动内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0xx年,我们在农村开展了“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勤劳致富户”评选活动,20xx年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民”评选活动,这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变化,这就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巩固传统,发展优势,又要适应形势,开拓创新。基于此,我们从“三贴近”入手,针对群众的“三盼”(盼科技致富、盼政策入户、盼文化活动丰富),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同时开展了党员干部入千家包万户活动,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文明单位和农村结对文明创建帮扶“对子”。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我们开展了村文化大院和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各村都建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民学校,成立了宣传队、狮舞队、铜器队。内容上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
3、形式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方式新颖、方法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更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20xx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戏剧、歌曲擂台赛,直接参与群众x万人次以上,并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先进文化的大舞台。组织农民书画爱好者,举办书画展,义写春联,到外地采风等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交流。开展了“好丈夫”、“好妻子”俱乐部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家务技能比赛和家庭文体活动等,增强了关爱家庭、夫妻和睦、共创美好生活的意识。这些新颖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4、机制创新。为使农村精神文明规范化,我们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硬件建设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组织不力,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乡村进行处罚,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县乡每年的财政预算都要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规划,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主要做法
1、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各级党委的目标责任意识。
(1)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
一是科学详细制订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组织、教育、文化、舆论等各方面的措施,实行系统管理,使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造福于人民的社会系统工程,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三是强化目标意识,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个项目来抓,积小胜为大胜,把各项目标任务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逐级考核。
(2)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牵动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它的工作性质要求既要多部门都来抓,又要有一个权威力量把这些工作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抓创建活动的局面,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强化奖励激励制度。
一是要按照经济考核办法,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进行重奖,让基层感受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二是要建立文明村镇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三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和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同等对待。
2、加大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1)加强阵地建设。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各类文体设施;建设村居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农村书屋建设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xx年建设农家书屋56个,20xx年建成139个,共投入390万元。195家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为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借阅制度。白元乡夹河村农家书屋,面积40平方米,现藏书3500册,可容纳30个读者同时阅览。葛寨乡烟涧村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健全,选址得当,环境舒适,从7月份建成至今已接待读者600多人次,丰富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2)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广泛组建民间文艺宣传队,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照顾,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二是充实电影放映队,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三是充分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力求多出精品力作。
(3)加强启动基金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使精神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育的沃土。在资金的投入上采取确立重点、合理统筹、集中使用的方式,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3、贴近农村工作实际,努力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效。
(1)贴近农村人口现状的实际,突出三个主体。
一是突出学生这一群体。以学校为阵地,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广泛开展“道德进课堂”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
二是突出老人这一群体。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组建各类健身娱乐队伍,让他们老有所乐;同时充分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三是突出妇女这一社会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宣传,提高农村妇女的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农村女性典型;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各类农民教育阵地作用,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让她们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2)贴近群众生活需求实际,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尚未摆脱贫困的村镇,从激活农户入手,集中力量抓好“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加快脱贫致富;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村镇,要制定规划,加快奔小康步伐。
二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三是与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结合起来。要自觉主动、真心实意地解决农民个人、家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技术培训、提供致富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与改变村镇干部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村镇干部素质,密切干部群众联系;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动建立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形成村镇成龙配套的服务网络,为群众排忧解难,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
(3)贴近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利用好三大资源。
一是学校这一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学校—家庭手拉手”道德互助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道德进家庭”活动,让学生促家庭;学校采取校讯通、告学生家长书等形式,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开展道德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努力实现农民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充分利用民间文艺宣传队这资源。进村入户进行演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好农户墙面这一资源。广泛设立以村规民约与公民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墙”,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4)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建设一条示范路、一条精品街、一个小城镇农贸市场、一个示范村、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集中整治活动,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县各乡镇的路容路貌、小城镇经营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社区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进度得到进一步促进。截止目前县乡村共投入资金x亿元,出动劳动力x万余人次,投入车辆x万余台次,清运垃圾x万方,粉刷墙壁x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xx处、x万平方米,整治标语广告x万余条,修复残垣断壁x处,整治道路边沟x万余米,新垒景观墙x余米,栽植绿化树木x余棵,整修绿化带x米,新建、改建小城镇农贸市场x处,新建、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x间,x平方米,取得了初步成效。
篇6:公司党委关于贯彻落实“组织建设年”活动情况汇报_汇报材料_网
公司党委关于贯彻落实“组织建设年”活动情况汇报
根据中央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公司党委的有关要求,xx党委提出,以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集中保运保产中心工作,制定实施了攻“七化”、创“三优”,“千里铁路党旗红,岗位奉献当先锋”等活动载体,结合实际深化创先争优、主题实践和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带头争创优质线路、优质项目、优质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工作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深化“对标领航”活动,打造“顾全大局、优质服务”品牌。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带头和示范作用,厂党委针对铁路维修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以及集中保运保产的现实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党员承诺活动。总体目标为:安全畅通,时刻牢记;文明和谐,永不放弃;规范管理,负责到底;提高素质,刻苦学习;创建先进,争当优秀;为我铁修,再创佳绩。全厂132名在职党员都结合本工作岗位要求做出“党员承诺”,守一方铁路,保一方平安,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并制定出具体内容、目标和完成目标的主要措施。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各党支部将“对标领航”纳入党员目标管理工作规范流程,整合管理资源,细化活动内容,量化活动指标,定期评比考核,促进了全体党员在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工作扎实的职工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去年共发展预备党员16名,转至8名,不断壮大了党的队伍,为党增添新鲜血液。
2、深化“立题攻关”活动,打造“务实创新、克难制胜”的党员品牌。
围绕年度急需解决安全保运的重点工作,通过运用党组织工作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主动地发现问题,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具体分解细化过程中,以实施重点课题为主线,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建立完善目标性、灵活性相互交融的“立题攻关”活动模式。XX年,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围绕提高点检维修质量效率、实现规范管理升级达标、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等重点,确立实施了6项“立题攻关”重点课题和13项科技攻关项目,分解到各党员责任区、先锋岗,促进党员骨干围绕集中保运保产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作用。
3、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快速反应、敢打必胜”的党员品牌。
两级党组织围绕集中保运保产,组织开展“争当铁路线路的守护神、让钢铁大动脉更畅通亮丽”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厂党委总体设计、基层党支部分解实施、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的活动模式,促进党建优势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彰显出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和党员的独特风采。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组织“战严寒、保生产攻坚战”,春融期“四提升、一降低”立功竞赛,换枕、换轨、除草自修战役、大中抢修工程突击会战、立足岗位节本降耗等活动,发动党员积极应对线路各种病害、人员紧缺、突发事故及雨雪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解决长期制约铁路线路“安全畅通”的关键难题,稳固提升了铁路线桥设备的质量状态。
4、深化“共产党员工程”,打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党员品牌。
在推进xx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两级党组织按照“围绕同心保中心,围绕特点抓亮点”的工作思路,设计实施了攻“七化”、创“三优”共产党员工程。攻“七化”即:安全生产标准化、点检定修管控化、线路钢轨重型化、老旧道岔统型化、道岔轨枕砼枕化、重载道口整铸化、物料管理微机化。创“三优”即:创党员优质线路,发挥党员在点检维修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创党员优质项目,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创党员优质品牌,发挥党员在打造品牌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活动中,突出安全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服务高品质、党员高素质,真正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引领,关键环节有党员把守,关键时刻有党员攻坚,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内“三优”品牌,丰富和推动了党建工作,促进了厂整体工作和谐发展。
5、深化“争做高素质铁运人”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厂党委连续三年开展“先锋论坛”活动,厂党委规定:班子成员每年要不少于一次上“先锋论坛”,每年要不少于一次为所联系党支部的党员上党课,变“关起门学”为“打开门学”,不断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全厂干部职工认清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认清自身在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实现铁修“文明和谐”中的重要责任,使“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思想意识牢牢根植于每一名干部职工心中。结合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学习郭明义、蒋东明,做高素质鞍钢人活动精神,集中宣传了一批具有“明义品格”的品牌典型。3月初,组织“郭明义爱心联队”26名红十字会员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轨排料场大型除草会战,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