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镇干部个人思想和工作小结(汇总三篇)

发布于2024-05-21 23:16,全文约 3795 字

篇1:乡镇干部思想工作总结开头怎么写_工作总结开头_网

乡镇干部思想工作总结开头怎么写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的新形势给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乡镇年轻干部,为适应农村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增强驾驭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农服务、为民解难。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一年多的学习,我向组织汇报如下:

篇2:机关干部职工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个人自我总结_自我总结_网

机关干部职工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个人自我总结

开学以来,响应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按照学校的具体安排,对照学校提出的要求,认真对自己近年来工作中师德,业务等做了深刻反思检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也发现了不少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对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的认识。

对于我县整体干部队伍,进行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领导全县人民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师队伍,师德师风虽然常抓不懈,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有利于我们深化教育改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就我个人而言,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具体。一直以来,自以为教育工作是务实不务虚的,况且以自己的道德品质,无需多加要求,完全可以适应为人师表的要求。所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班务工作,除了学习时事政治和党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门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指导方面的文件外,很少对自己思想作风方面有所怀疑和反思。可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上似乎遇上了音障,提高很困难,虽然自己在解决不少具体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方案,实施效果不错,但无法整体提高自己解决教学中困难的能力。经过这次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要在自己的工作作风上做改进,只有作风过硬,才可能做一个所期望的不甘平庸的老师,只有提高工作作风,才能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同时做一个实干型的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真正为教育事业做出能看得见的贡献。

二、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反思,寻找差距。

通过对自己近年来的工作反思,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偏低,满足于“达到”、“完成”、“做好”这样的要求,未能精益求精,切实力行。

首先,参加工作以来,我能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各级部门对教师队伍关于思想,业务方面的要求,能完成所担当的教育教学任务,并参与了教育教研工作,工作业绩和能力也得到了认同,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上也能主动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实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个人行为规范,做到为人师表。近8年来没有体罚过学生,没有过有违师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行为。在教学上,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称号,在教研方面,曾获得省基础教育教研陈果奖,也指导学生在涉及计算机软件制作方面获得过宝鸡市一等奖等。这些成就,曾使我一度有一个错觉,我已经很优秀了。但反思后我认识到,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达到了一个合格高中教师的基本要求。这决不能成为我个人奋斗的终点。至少目前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亟需提高。

1.对待教育的态度。教育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事业。尽管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教育本身并没有问题,教育事业永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工作。值得我去珍惜和努力。10年初,我曾在一个论坛上看过一个同行的文章——《我不相信教育》,当时我正为了那些基础薄弱,数量过半的学困生大伤脑筋,这篇文章正应了我的情绪。我对高中教育的个人评估就有了一些偏差。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自己置于当年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境地。一度我甚至于本着“但尽所能,各安天命”的态度去对待工作,这种态度影响了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虽然,上学期以来,这种倾向有所淡化,但对我工作的影响,却是一个巨大的教训。通过反思,我已清醒的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病,还教育以本来面目。教育事业是我正确的,无悔的选择。

2.对待工作的态度。由于教学一直都是自己摸索,没有参考,更没有机会观摩优秀老师的实际课堂,最多也是听听有些作秀成分的(听课时我总是这样想的)公开课而已。我曾很自信自己的教学能力,聊天中曾放狂言,天下教师无非如此而已。XX年,我有机会连续学习了一位高级教师的物理课,对照自己的无知我想起了一个典故,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件事后,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特别是工作态度上,不能精益求精,满足现状,对自己要求偏低,总找一些理由做借口。备课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不足,教学方法上,纵然有新的想法也满足于现状而懒得去实践,例如上学期开始我就有关于做学优生解题能力专题训练的设想,但迟迟以各种理由没有实践,连一个像样的计划表都没有。这一问题,我明知存在却没有信心踏出第一步。上学期末,我在水平测试复习中,大胆的使用了自己整理的学案资料,收效不错,但依然存在计划不周详,虎头蛇尾的问题。本学期,在备课上,做的更周密,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我已制定了关于学优生解题能力巡礼的计划大纲,并计划于一月内做好讲义和学案,5月开始小范围实验,改进后在高三实施。

3.对待学生的态度。我一直努力做学生的朋友,为了避免代沟。我青年老师经常交流,并尝试了现在学生爱好的大多数游戏,读过个别80后写手的网络小说。和学生交流中总感觉亲和力不错,但在需要对他们的不良习惯进行矫正时,却是很难立竿见影。这个问题目前需要多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寻求解决途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乡镇司法年度个人思想总结范文_司法工作总结_网

乡镇司法年度个人思想总结范文

我叫黄本有,1948年--月出生,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从事司法行政兼人民调解工作,现任商洛市镇安县青铜关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兼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九年来,我先后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398起,其中疑难纠纷41起,防止“民转刑”案件8起,群体性事件3起,调解成功率达98,较好地履行了一 个基层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九年中,党和政府也给了我许多荣誉,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多次受到市司法局,县委、县政府和县司法局的表彰奖励。今天我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工作,心里很不平静,我只是尽了司法助理员应尽的职责,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回顾几年来,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我的体会是:

树信心,立规矩,规范执法行为1997年,当组织让我到青铜关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亲朋好友都反对。一方面认为青铜关镇位于镇旬两县结合部,撤区并镇由原来的4个乡合并而成近2万人口的大镇,时逢西康铁路建设,社会治安相当复杂,另一方面认为都快五十的人了,干司法调解整天与哭天抹泪、扯皮打架的事情打交道,没权、没利、没地位,有啥好干?因为这之前,我在公安上工作了好多年。但我不这样想,让我做司法调解工作,说明组织上相信我的能力,镇大民情复杂,说明那里更需要我,我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了。上任后,首先利用一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全镇的15个村79个村民小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了长达20多页的社情调查报告,专题向镇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在当时镇机关住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给我安排了一套间房子,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在随后的工作中,我结合实际,专门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和廉洁制度;及时修定完善了《人民调解员守则》、《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等20多项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创新绘制了《青铜关镇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动态示意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了矛盾纠纷重点区域,排查调处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这些制度和示意图,因经费原因,都是我亲手书写,绘制上墙,虽然不太好看,但却十分实用。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前提下,针对全镇村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按照“四五”普法宣传教育要求,自己结合具体案例,汇编了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讲稿20余份,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九年来共召开群众会近百场次,有近万人受到了普法教育。为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打下了基础,也使镇司法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前几年,无论什么事,只要村干部解决不了的,群众都要找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不立马解决就不肯罢休。xx年4月,镇政府所在地的铜关村六组60多岁的杨老汉三番五次找领导,大喊大闹要求处理镇教办老师李某侵占其承包地和核桃树,毁其小麦苗等问题,天天纠缠不休,闹得领导不安,无法办公。当我得知后,就主动介入此事,经过实地勘查,调查了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向镇领导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平息了事态,杨老汉不再找镇政府,类似这样在别人眼里的“小纠纷”,我每年都要接待40多件,每件都能当作司法所的“大事情”。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这样,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镇书记常说,司法所就是关键时候顶大事。为此,镇司法所的牌子也渐渐亮了起来,老百姓有事就先想到找司法所“老黄”了。

快出动,细工作,防止矛盾激化。我已经快60岁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法助理员,在我们镇上新的司法干部到来之前,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在这个位上呆一天,我就会尽职尽责地干一天,站好这最后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