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活动总结(经典2篇)

发布于2024-05-26 00:50,全文约 4017 字

篇1:小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_活动总结范文_网

小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

总结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师生爱国主义热情,教育师生在现代和平条件下牢记屈辱历史,努力工作学习,奋发向上,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做好应尽的职责。王营镇中心小学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伟大遗志,激发广大师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爱淮阴的热情,全面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暑假期间,王营镇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倡导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与时俱进红色信念”主题,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六个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即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部红色电影,听一次红色讲座,上一次红色网站,观一批红色景点,讲一个红色故事),对全校师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红色影片展映活动。开学第一周组织全体师生利用网络媒体观看《抗战》、《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唐山大地震》等优秀影视作品,并开展师生征文比赛。

三、广泛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读书系列活动” 为深入开展纪念活动,我们结合相关开展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全体学生阅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题材图书、图片、影视资料,使他们积极参加“抗战故事大家讲”竞赛、“抗战历史我知道”知识竞赛答题、“歌颂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现已收到抗战历史我知道”知识竞赛答题300多份,歌颂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读书征文60多份。“抗战故事”主题绘画70多幅,促进了纪念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结合新生入队仪式,以《红星闪闪放光彩,民族精神代代传,新生入队仪式》为主题召开一次大队会。教唱几首抗战期间儿童歌曲,中高年级同学自编自演的抗战小话剧,收看几部抗战影片。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而努力奋斗。

五、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和群众性读书活动。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学习党史,研读《苦难辉煌》。

六、结合党员培训工作,8月27日,组织教职工参观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上了一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生动党课。

七、结合党建工作,召开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主题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立志奉献教育事业”。

通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广大师生再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师生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历史,坚定信念,不忘国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人民满意教师,做新时代的四好少年。

总结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早春园小学开展了旨在用抗日战争生动史深化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时机,由老师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利用班会课,讲述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发生的英雄事迹,学生们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2、以班级为单位,收集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材料和图片制作手抄报,同学们有的上网收集,有的摘抄,有的查阅书报、杂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的目的。

3、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了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答卷。在全校师生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4、学校少先队向全体学生发出号召,利用班会课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去感受着革命先辈顽强斗争、奋勇向前、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

感悟:通过活动使师生们深刻了解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更加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信念。

篇2:2024迎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总结_活动总结范文_网

2016迎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总结

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主题活动小结

首先,我想感谢中国作协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使我们从历史教材中走了出来,沿着抗战路线,深度走进那段历史,跨越大半个世纪的沧桑,亲手触摸历史留下的伤痕。并且,我想感谢一路上陈主席的关怀,马主编的全程陪伴,以及程处长默默的奉献。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陈主席的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不搞特殊化,这使我对新时代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有了全新的认识。谢谢你们。

回顾此行,我的收获很大。

我们6月23日出发,一大早,由陈主席带队来到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我们奏国歌,誓师。听着陈主席慷慨激昂的演讲,数着石桥上随处可见的弹痕,循着先烈们的足迹,我的心情固然沉重,但也由此点燃了爱国主义激情。作为小分队光荣的一员,我迅速融入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生活中来。

出发仪式后,我们马不停蹄赶往沈阳。我领到了三件宝:作协活动专用帽,采访采风胸卡,和一本抗战简史。从这天开始,我每晚都要对照次日的行程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6月2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918纪念馆。看着实物与照片,听着英烈们的事迹。立体的再现,加深了理解,我的心在滴血。我当时的情绪关键词有两个:愤怒与纠结。愤怒比较浅显直白,而纠结的是历史无法重演,却在不同的方向与节点上派生出那么多的可能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只有不可逆转的结果,没有发生的事,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从那段历史中汲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天返回住地的途中,大家的话都很少。回到驻地,我的心仍久久无法平静。

下午,我们参观了大帅府,并与金融博物馆馆长交流抗战起因。学到了更深层的知识。

6月25日,我们来到大同,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和主战场原址原貌。在敌我争夺最为惨烈的老爷庙制高点上,我俯瞰深壑,眼前浮现了你死我活的战争场面,仿佛听到了胜利的号角,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我深切体会到这次大捷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我的情绪关键词也有两个:欣喜与振奋。

然后,我们辗转太原与济南,来到了枣庄。

26日傍晚,我们步行参观了原址重建的台儿庄古城。这座古城虽然是重建,但看得出这是一次用心的重建,尊重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建,很多物件都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民间收集来的。

6月27日一早,我们从另一侧城门进入古城,参观了台儿庄大战遗址。数着墙上密集的弹坑,我的热血在沸腾。驻足于当时争夺最为激烈、敌我伤亡最为惨重的清真古寺。我并没有能够亲眼见证那面一平方98个弹孔的墙体,因为它早已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挖走了……

但我们紧接着又去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看到了那面墙的照片,也算是弥补了遗憾。我们认真听讲解,随后还观摩了大战实景演示。台儿庄的最后一站是李宗仁纪念馆。

当晚,我在微博上收到了一条珍贵的留言,是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康法如将军的曾孙写给我的,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这位不同寻常的粉丝已经关注了我好几年,而我竟浑然不知,直到我参加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活动,沿途在微博上不间断地发布动态,才与他有了交集与共鸣。对抗战历史共同的记忆连接了我们,这是一段不凡的缘分。这位化名为“国殇台儿庄”身份特殊的粉丝留言如下。

@国殤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时任31师副师长康法如。河南西平县大康庄人。(1900-5-18生于大康庄--1950-8-30镇压于西平县东关)至今没有照片和详细履历。我是康将军的曾孙。

康法如,看到这个名字,我印象深刻,在纪念馆那一整面墙上,我清晰地记得,康法如的名字被做得很大,但确实没有照片。当时我在想,这还算幸运的,不知名的英烈还有很多,他们在英勇赴死之际,没可能在心里计算,能否流芳千古。

经过慎重思考,我在微博上给他的公开回复是这样的。

回复@国殤台儿庄:向康将军致敬。此行让我认真学习与思考,抗战历史不仅震撼我心,更激起我创作的热情。抗日题材不能无病呻吟,必须肩负历史使命,扎根生活,潜心调研,才能写出无愧于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以及无数革命先烈的好作品。历史不会忘记康将军,即使他老人家没能留下照片。请您保重!

6月28日上午,盐城。我们参观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紧接着我们又来到江苏省重点中学——亭湖高级中学,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并观看了亭湖高中精彩的爱国主义文艺演出。看着一张张尚显稚嫩的面孔,我仿佛看到了文学事业生机勃勃的未来。

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随后我们又驱车60公里来到射阳,参观了华中工委革命纪念馆。

6月29日下午,南京。我们来到了三江学院文学院,与师生们座谈,主题围绕着网络时代,对ip的思考。会后,我们参观了三江学院的校区。

6月30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陈主席代表小分队向30万遇难同胞进献了花圈。参观的过程,紧凑,有序,气氛凝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痛。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疼痛才让我们醒着。我们不仅自己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有责任用我们手中的笔,一代又一代将真相传承下去。

下午,我们又从长沙中转,来到了怀化。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心里酝酿起活动小结。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三千字,在我心里却重于泰山。我的耳边萦绕着陈主席即兴的爱国诗篇,我的眼前再现着一幅幅史料照片。我恨自己生的太晚,一腔热血来不及投身于保家卫国;我叹自己活得太过安逸,安逸中却隐藏着惶恐与不安;我强烈意识到自己必须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奉献点什么,迫在眉睫。

7月1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芷江县,参观了此行最后两站,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和飞虎队纪念馆,听取参加过芷江保卫战的老兵回忆当年的战争形势,控诉日军暴行,分享胜利的喜悦。直到此刻,我心里沉甸甸的包袱才稍稍放下。中华儿女也许曾经受尽屈辱,在麻木中被奴役、被屠戮,但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怎样的波折,历史总是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有醒来的一天,中国人民最终是不可战胜的。因而,我由衷地想说:中国,万岁!今天恰巧又是党的生日,尽管我本人不是党员,但此刻我也很想说: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