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简报(汇编四篇)
发布于2024-05-30 20:17,全文约 3415 字
篇1:2024食品安全教育广播稿_广播稿_网
2019食品安全教育广播稿
同学们:
大家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乎到我们每个同学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合格的?怎样才能做到
安全食用?合格、安全的食品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判断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引导、帮助同学们安全食用食品,确保大家健康成长,今天,我们校广播电台为大家专题讲解一些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知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样的食品属于质量安全的食品。质量安全的食品是指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标准要求的食品,不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不合理危险。也就是说一种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到消费使用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不能存在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危险。在购买食品时,我
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是否安全进行辨别:一看食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是否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看是否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三看是否标明产品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及执行标准号;
四看是否在包装的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了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看该食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五看是否标注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贴)了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
在这里特别向大家讲一下如何识别qs标志。qs标志由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qs为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其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
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目前,属于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范围、要求加印(贴)qs标志的食品有以下28类。第一批包括大米、小麦粉、酱油、醋、食用植物油;第二批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第三批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果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了解了食品安全常识后,希望同学们在购买食品时注意辨别、食用安全、放心的食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篇2: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简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衡水市局针对本辖区内中小学校多,外来就读的学生多等特点,认真落实省局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整治工作。
一是迅速行动,督促学校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对辖区内的学校食堂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省局和市局通知精神传达到各学校,要求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联合教体局组织召开会议,与各校长集体进行责任约谈,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了职责要求和具体的工作重点,要求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对持证学校食堂监督覆盖率达100%,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率达100%。
二是加强互动,及时通报餐饮食品安全情况。针对在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少,饮食不注意,容易误食不合格食品等问题,衡水市局与教体部门沟通,专门为学生和家长代表设计了一堂包含如何鉴别放心食品、如何合理膳食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安课,增强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确保学生餐饮食品安全。还倡导各学校有条件开展学校食堂对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监督,及时通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
三是惩防并举,开展学校食堂及周边小餐饮、小摊贩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本次专项检查重点是对各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小餐饮、小摊贩餐饮服务许可持证情况;全市所有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作,主要是网络厨房和视频厨房;建立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教育情况;原料采购存储、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规范情况;台帐管理、清洗消毒、食品留样情况;食堂卫生环境,餐饮设施设备配置、运行、维护情况等进行检查。特别是畜禽肉及其制品、粮油等主、副食品的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落实等。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次,检查学校食堂(含托幼食堂)、学校周边超市小餐饮店659家,共排查隐患280余处,主要有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不齐全,台账记录不规范,工用具、水池等标识不明,存在混用现象,食品留样制度执行不规范等,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过本次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及食堂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落实了管理责任,对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篇3:关于食品安全小常识的广播稿_广播稿_网
关于食品安全小常识的广播稿
各位听众:
大家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的生命健康,我们创立这期栏目,分享关于食品安全的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怎样挑选安全健康的水果呢?
三个小窍门哦,首先一定要购买当令水果,不合时令的水果肯定喷洒了大量的农药才 能长的鲜艳;其次,不用刻意挑选外观新美、亮丽无病斑的水果。外表稍有瑕疵的水果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营养仍旧丰富哦;最后,水果食用前应以大量清水冲洗,如带皮水果就应先清洗后削皮。
二、怎样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呢?有四个方法哦。
1.浸泡水洗法:用清水浸泡30分钟,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农药。
2.碱水浸泡法:把蔬菜冲洗干净后,浸泡到碱水中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重复3-5遍。
3.储存法:蔬菜上的残留农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地分解。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可以先放1周再食用。
4.热水法: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再用清水洗一、二遍。这样就能去除农药残留了。
三、怎样区分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 ?
在购买食品时我们会发现,在食品的包装上或标签上除了印有食品名称、配料、制造者、经营者等项目外,还有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那么什么是保质期呢?保质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是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如果保质期或保存期与食品的贮期条件有关,必须表明贮藏方法,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等。大家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销售商的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
食品安全问题牵动我们每个人的心弦,为了让大家吃的放心、吃的舒心,大桥镇食安办一直努力着,这一期的食品安全小知识,我们学习到这里,欢迎所有人参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督。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当然如果你有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我们分享,或者有关食品安全的疑问,欢迎致电。联系电话......,我们等待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做好食品安全。
篇4: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简报
记者从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办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近日,河北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联合综治、教育、公安、住建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工作。
按照各地自查和省级联合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各市及所属县区对照《国务院食安办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条逐项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自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边查边改。在此基础上,河北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牵头,综治、教育、公安、住建等部门委派业务骨干联合组成督导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赴石家庄、保定、廊坊等三个地市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组深入基层县区,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餐饮单位进行了随机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了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主体责任及监管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内容。
根据重点检查情况,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将相关工作内容纳入了社会综合治理范畴,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并完善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河北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信息通报、风险会商和联查联动工作,推动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维护全省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