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课题阶段报告怎么写(优秀3篇)

发布于2024-05-31 23:47,全文约 5387 字

篇1: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_实验报告_网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信息”服务于“学科” “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惠生”战略呼唤下,确立了“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电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承办省十一五“科学认读”、全国少先队课题等活动现场,学校实现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去年,我校申报“十一五”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力的探索。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  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

--全力创设“有效整合”实验新保障

1.理论为核心。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小学学科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思品、体育”学科为主。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2. 队伍为先导。由全国优秀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省少先队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姚恒章校长挂帅、江苏省实验先进个人程瑶校长、泰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梅兰校长担任主持,组成一支支名教师能领,骨干教师会干,青年教师肯学的科研队伍。做到一周一议会,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展示。陆续派出近百名课题实验老师赴外地学习交流,邀请周德藩、华耀国、徐兆兰等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与农村中心校、盐城阜宁、南京等苏南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互学互访活动。

3. 技术为台阶。依靠原有的财力资源,增设了电子阅览室、电子读吧、网络教室,制定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网络,开放科研网页,为科研投入近一百多万元;依靠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寒暑假、晚间和双休日培训活动,为教师培训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pp、photshop、网页制作、个人博客的创建,为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

二、科研强师,开展课题研究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导新境界

1.构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心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设立了“中心小学名师实验指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借助校园网、校务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教研平台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室”中。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网络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开展制作课件互动与共享,从而引进课堂,进行实践分析、量化比较、总结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3.构建交流平台,实现思想互联。

——网络教研。学校把qq群网聊引入教研,建立不同学科的qq群,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等,不定期地开展qq网聊“零距离”主题研讨活动。

——个人博客。借助“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平台,教师人手一博,全校上下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实现了教师新研修资源的共享和思想互联。

——教育网站。鼓励师生登陆教育在线网站,建立个人与班级主题帖,展示师生研究成果,就相关教育问题与各地同行和兄弟匹配学校进行研讨,实现异步交流。与市宣传部联谊,开展了校园全民阅读周活动,网上快乐读书征文活动,在刚刚揭晓的省教育厅组织的《青少年网上主题性读书活动》的征文评比中,有26人获一等奖,超过了全省获奖人数的50%。

三、科研兴校,形成课题效应

--奋力打造“有效整合”成果新品牌

1.围绕“学科整合”,各课题组有序地开展了“三学三课三研”活动。“三学”即读一本课题研究专著,完成三万字学习笔记,外地学习一次;“三课”即一学期内一节研究课,每组一节公开课,每科一节示范课;“三研”即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获奖,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活动,以课题组为首的老师撰写的论文二百余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三十篇,并形成了我校论文集《探索交流发展》和特色刊物《钟晓春韵》。

2.针对“科研”,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课活动:高级教师示范月活动、骨干教师风采月活动、青年教师成长月活动、科研教师研讨月活动、师徒结队青蓝工程月活动,至今为止我校陈俊华、于璇、朱燕恺等在省市获奖老师达20人次,孙晓兰、周群龙老师在泰州市网络环境下课堂整合大赛荣获一等奖;殷燕、黄晨老师在新体系研究课堂信息技术与语数教学有效整合获省一、二等奖;赵留锋老师代表泰州大市赴省参加“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赛课荣获二等奖;居春美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识字整合在省一举夺冠荣获一等奖。就在前不久我校对全市开放的三十四节课堂全部引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语数英、音体美、思想品德中队活动,给全市同行全新视觉。上月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近三百名专家教授,聆听了我校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晚上,与市委领导、教育局和镇上主要负责人一起观看了我校师生表演的经典诗文晚会,气氛热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仁泉,市政府副市长周桂香给予了大力表扬。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汇报暨校本教研活动_汇报材料_网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汇报暨校本教研活动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课题阶段汇报暨校本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中心校

活动内容及安排:

1、汇报课;

时间

类别

课题

教者

地点

第一、二节

低年识字

虎王开会

杨丽君

1.2教室

中年阅读

希望戒指

刘爽

4.1教室

高年阅读

寻找幸运花瓣

谢英

6.2教室

第一节:1:00——1:40   第二节:1:55——2:35

2、课题阶段总结(王文国)(2:50开始)

3、分年级教学教师反思

4、实验教师、讲课教师、领导互动评课。(4:00结束)

低年:姜颖     中年:王文国     高年:赵颖

评课内容:

(1) 对本节课的收获与建议;

(2) 对本节课的模式、设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3)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与教师共同探讨。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总结

一、对课题的认识

1、课题简单说明:XX年末批准立项,是辽宁省首批科研课题。XX年为课题的准备阶段,XX年到XX年为试验阶段,XX年进行结题。

2、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教学方法:指的是在不同条件下达到不同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把多种教学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形成“模式”。

对教学模式要正确认识:(1)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框架,有了这个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2)教学模式不是死板的,不会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反而会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和对语文教学新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要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考虑新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本着“五结合”的原则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这里的“五结合”指的是:

(1)整体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即语文教学模式要着眼于整体目标的教学目标,又要在强调整体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教学条件和教学结果的需要。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教学模式要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施教者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重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调整模式各组织要素的结构关系,使其内容和形式能有多样变化。

(3)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教学模式在结构上要充分考虑教、学和教学具体条件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功能上要可用、有用、能用,能为具体的教与学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4)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即要借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因素,还要在借鉴中有所创新,汲取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融于课堂教学。注重借鉴和创新的有机结合,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更完整,结构更新颖,功能更有效。

(5)一般模式与学科模式相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分支,与一般教学模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注意汲取一般教学模式(如启发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的精髓,再结合语文学科的目标,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个性化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

关注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研究的内容: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按照“板块教学模式”构建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

板块教学模式主要研究范围: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模式;2、阅读教学模式;3、习作教学模式;4、口语交际教学模式;5、课外阅读与欣赏教学模式等。在必要时可辅之以不同的课型,如阅读教学可以有教读课教学模式、自读课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模式等;写作教学可以有以读导写教学模式、作文讲评教学模式等等。

二、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1、首批实验教师:郭英杰、张坤、杜立新、么爽、谢英、杨进、付金环、吴妍、吴敏、吴萍、王淑敏、张宝莲

XX年补充的实验教师:白银、王月、付博、陈素英、吴影、李春雨、张军成、宋锦华、刘爽、关杰、王素君、张咏梅、宋佳莹、苏宇卓

2、要求:实验教师要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积极地进行实验研究,坚决杜绝等靠思想。阶段实验中,没有实验成果的教师不允许参加最终结题。

三、本学期的阶段试验安排:

1、实验教师要撰写一篇本次活动的反思(b5纸打印,内容绝对禁止网上下载或抄写报刊杂志)

2、征集阶段成果(论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市级;40元,b5,一式三份)

上交时间12月10日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汇报

暨校本教研活动互动总结

1、本次教研展示的整体设计理念:

(1)随文识字:以随文识字为基本方法,密切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坚持以读为本,重视积累语感。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有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并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一位教育专家指出:“学生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形成能力,需要20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每课时朗读的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朗读是激发朗读兴趣、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读的目的,读的要求。此外,读的形式要多样。如教师的泛读、领读、学生小声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读、接读、配乐朗读、齐读等,在指导读时,读的面要大,兼顾大多数学生,读的时间要保证,使学生在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受到思想启迪。课文篇幅较长的更要在读的方面下功夫,要在重点段、重点词句上下功夫。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学习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标中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方面的要求。认真领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落实好教学常规。

(2)利用好现有参考材料。尤其是参考书,重点研读“编写说明”。

(3)认真研读课文,设计好教学问题。注意开发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

(4)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的教学,要抓实。

(5)教学中要有所取舍,不要面面具到。要读,就读到位,要练就练到位。

篇3: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页2]_实验报告_网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3.艺术教育更是科研兴教的延伸和发展,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学校艺术教育镶上了一道亮丽风景。XX年信息技术与我校小课题研究紧密整合,学校“民族精神引领我成长”课题被评为全国优秀小课题,六(2)中队被团中央授予“廉政特色中队”,开展的“平安我能行”研究得到了中央三台的报道,开展的“道德荣辱银行”得到了中宣部的佳奖,开展的科技特色研究--“节能从我行”,得到国家六大新闻媒体聚焦采访,二实小开展的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的“关注留守儿童”研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而今迈步正卓越,再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勤劳智慧的中小人,必将在上级党委和市局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并肩作战下,高擎“信息技术与科学认读”旗帜,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小教科研工作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作不懈努力!

姚恒章  刘九兵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