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读后感是什么(最新8篇)
发布于2023-12-04 01:39,全文约 5935 字
篇1: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从新西兰回国,恰逢MERS病毒猖獗,每个经韩国转机的乘客在离开机场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数百名乘客从飞机舱门一涌而出,个个归心似箭,姿态匆忙,以不断变换的倒三角形队伍向检疫站移动。我的前方,四十几岁的中年夫妻一路以推搡的姿势前行,二十几岁的姑娘小伙子佯装看着手机偷溜到人前面,连十岁的孩童也不甘示弱,机灵地跳到我前方,然后越过我的目光,对着队伍的末端大喊,“妈妈,站到这里来!”
我无端地从中间的位置被挤到后半部,又从后半部被挤成最后一个,和身边“请排队”的提示牌站在一起,同样地孤零零。我成为最后一个从机场走出来的人,看见我的爸妈伸长了脖子,望眼欲穿。
而在返回新西兰时,我提前三小时来到机场,站在等待办理托运队伍的最前面。在工作人员出现的那一刻,从远处跑来一个中年男人,他似乎看不到一条长长的队伍蜿蜒在他的身后,自顾自把行李一股脑放在了称重台,然后摊开手里的护照,对着工作人员说,“来,给我换张机票。”
我欲走上前为自己徒劳的三小时说理。我妈捏住我的手,“孩子,你跟他吵啥?这年头,守规矩的才是傻子,没处说理。”英文中有一个词叫 「culture shock」,意为「文化冲击」,通常指人初到异国时所感受的焦虑,孤独和困惑。我居然在自己的家乡感觉到了这种冲击。
篇2: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前几天有个妞和我吐槽,说单位组织旅游,她负责订票,让同事们把身份证号码发她微信。结果刷刷收到几十条微信,有一半发过来的是身份证的照片,还有的虽然发了身份证号码,却没留下姓名。
面对十几张照片,她瞬间傻眼了,为什么就不直接输号码给自己呢?难不成要让她一个一个数字敲出来?
这种只图自己方便,完全不考虑对方感受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丢垃圾不看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垃圾箱里乱丢一气;
公共食堂的餐盘不收,吃完饭起身就走;
去超市购物,拿到购物筐里又不想要的商品,不回归原位,而是随手就放到某个货架上边……
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的确,这样做会让自己很方便,可后续却必须有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这种不良行为“买单”,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儿,叫必须有人帮忙“擦屁股”。
近几年情商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谈及,什么是情商?说白了,情商无非是宁可自己麻烦,也让别人“方便”的一种基本素养。
篇3: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曾经看过一篇海外漂写的文章,他说自己作为中国人在异国深受歧视,经常要冒充日本人去赢得尊重。那时的我是个毛头愤青,恨不得把这人从网上揪出来,好好和他理论一番爱国的重要性。当我漂泊到异国,作为局外人,客观地看到一些事实,心里还是不能接受这种做法,但我突然理解了这种心情。
我在那些需要排队的地方看到自顾自站到人前面的亚洲人,在那些不可以随地扔垃圾的地方看到扔下可乐瓶的黄面孔,在那些禁止高声喧哗的场所听见高分贝的中国话,在那些不可以抽烟的公共场所看到烟雾缭绕的同胞们……我看到一张张白面孔流露出厌恶的神情。那一刻,他们无需说话,我就自觉理亏。他们把那厌恶也一同给了我。
我无法告诉他们,我是守规矩的中国姑娘,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懂得排队,不随意扔垃圾,不高声喧哗也不在公共场合抽烟。我不能指着我的同胞对这些白面孔说,“那是他们,不是我。”我知道他们代表着我,我只是心痛,为什么有些人从不珍惜这种代表。在异国,每个国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行走着的教养,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塑造着异国人眼中的民族印象。
篇4:尊重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
我记得曾经去一个远房伯伯家玩,伯伯家有个儿子,我应当叫堂哥的,他眼睛不太好,严重弱视。伯伯家东西收拾得都很整洁,东西摆放也都遵循严格的位置,为的是堂哥方便。
可惜当时我不懂,那时候人也小,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鲜,这个也想动,那个也想动。妈妈劝我不要乱动人家东西,可那时我太淘气了,得到伯伯允许后,禁不住好奇,把堂哥的玩具玩了个遍。
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妈妈要求我把玩具都回归原位,伯伯忙说不用,妈妈还是要求我必须将玩具收好,我当时还挺不乐意的,因为伯伯明明说不用了,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
回去的路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在得到允许后可以玩别人家的玩具,但是你堂哥眼睛不好,你不将玩具回归原位,他就会找不到,一则会给他带来麻烦,二则还会给人留下没教养的印象。”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一堂课:尽量别让人帮你收拾烂摊子,这不止涉及到一个人的修为,还可以上升到教养问题。
什么是教养?不给人制造麻烦就是最好的教养。
这话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无非因为我们太利己了。
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却要麻烦很多。谁都想图省事,人人都图省事的结果是注定有人不省事儿,因为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
想不给人制造麻烦,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OK了。试想一下,你愿意给人收拾烂摊子吗?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尽量从不给人制造烂摊子做起吧。
篇5: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耐人深思的话,“现在的人渐渐活出这种趋势,有文化但没教养。”这种“没教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不守规矩。我们多少次亲历这样的景象,又多少次读到这样的报道:一次室外大型活动后,现场留下满地的垃圾,“请勿乱扔垃圾”的牌子形同虚设。一处禁止停车的地方,有人停下自己的车转身去做别的事,造成其他人的出行不便。一场凭消费参与抽奖的商场促销,人们因为争抢顺序厮打起来,无视着请排队等待的提醒。一个中国旅行团停留过的国外自助餐厅里,餐桌上满是剩菜,杯盘狼藉,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请勿浪费食物”的标语……
不守规矩,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人性中最自私的体现。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对 “不守规矩”有一种奇怪的解读,不守规矩是一种特权,是一种聪明,是一种优越感,是可以容许的任性,守规矩是愚蠢,是有损利益,却唯独不是一种教养。写有《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老先生说过,“一个国家是不是礼仪之邦,在排队上可以一目了然。”
篇6: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
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老虎袭人事件。
一自驾游的女游客在园区内因和丈夫发生争吵,擅自打开副驾驶车门快速下车,愤然走去打开丈夫一侧的驾驶员车门,就在这时被老虎突然袭击,扑倒继而叼走,车内的丈夫和母亲随后跑出来营救,母亲却因此毙命,而女子本人也受了重伤。而此时的动物园内,安全提示牌上明确标识着,禁止下车。这是一只无辜的老虎,和一个任性的大人组成的悲剧。一个重伤的女人令人意识到我们对于规矩的习惯性失守。而一只老虎让人看清我们因长久失守规矩而受到的伤害。轻则失去教养,重则失去生命。
这是一场悲剧,也让人感触到了教养的危机。这件事的发生,会让多少人重新开始体悟遵守规矩的重要性?十几年后,我们的寓言故事里,是否会出现这样的一条,“从前,有一个不守规矩的大人,在动物园里被老虎叼走……”这是伊索寓言血淋淋的现代版。
篇7: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出发前一天,我忙着收拾跟纯阳旅行要用的行李,屋子被我弄得乱七八糟。而花了好几天才收拾好的行李又被丈夫大规模的清点给弄得到处都是。因为旅程很长,长袖、短袖,各个季节的衣服都得带着,而且,不只是衣服,还有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巨大相机和相机装备,以及准备在旅行地读的几本厚厚的书……丈夫用在军队时学来的整理行李的要领开始检阅我的行李箱,把行李全都拿出来检查一遍,然后再放进去。这么一折腾,天已经亮了。我在头脑还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下来到了机场,慌慌张张地办好了登机手续,上了飞机。此刻,我虚弱的身体状况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我们买的是经济舱,又窄又不方便。纯阳倒是挺舒服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动画片和书,还时不时地望望窗外,喝着果汁,很是惬意。而我这个43岁的妈妈反倒一直在飞机上不停地扭来扭去。
“唉……怎么还不到呢!”
就在我觉得浑身酸软、忍耐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伴随着纯阳微弱的鼻息声,飞机终于轻轻地滑落到了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听说这个机场的入境审查程序很是烦琐,我忐忑不安地拉着纯阳进了入境审查台。纯阳抬着头,开心地笑着。不知道是因为看到纯阳明朗的笑容,觉得我们入境的目的很单纯,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检察人员只简单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就给我们盖了入境许可章。
在此次旅行之前,纯阳就已经接触过很多介绍英国的实录片和书籍了。她对这里好像一点儿都不陌生,一直不停地环顾着机场周围,比在国内的时候走得还快,甚至一度超过了我,走在我前面。
“妈妈!这里全都是英语国家的人呢!她们到底在叽里咕噜地说些什么啊,我一点儿都听不懂!哈哈。”
从机场出来,我们径直走到了地铁站,准备先去市内的宾馆。听着广播里放的“MindTheGap!(请留心地铁和站台间的缝隙!)”,纯阳就像一只小鹦鹉似的,每到一站就跟着广播说:“MindTheGap!MindTheGap!”其实,她根本就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刚到伦敦没多久,我们激动的心情就一扫而空了。伦敦的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里面又旧又暗,视线很不好。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却没想到一路上总是碰见一些大喊大叫打架的男子。真是令人难堪啊!这里的地铁比韩国的窄很多,对坐的人甚至能碰到对方的膝盖。但就是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伦敦的女人还是在精心地化妆,一副在自己房间里的架势,全然无视旁人的存在。她们用睫毛膏把眉毛一根根地涂匀,再用睫毛夹使睫毛翘起来,让自己的妆容看起来更完美,更漂亮。这一系列动作都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因为没有多余的空间供我们转移视线。有时候看久了觉得多多少少有点儿尴尬,于是我就冲对方微笑一下,没想到她们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妈妈,伦敦人不怎么爱笑呢。笑笑多好啊?真是的,讨厌!”
“妈妈,伦敦人真可怕。明明是红灯还过马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绿灯呢?”
在去宾馆的路上,纯阳一直不停地问着我类似的问题。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和纯阳对伦敦人的印象没有丝毫改变。记得有一天突然下雨了,纯阳想去图书馆避雨。刚想进门,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气势汹汹地走过来大喊:“GetOut!”我们着实被他的口气吓了一跳。当时一位中年外国游客看到这一幕,说管理人员小气,还一直不停地说:“Terrible!”
可是,在地铁里面化浓妆、不看交通指示灯就过马路,这些对伦敦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而那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只不过是在例行公事,这不正表现了伦敦人严格遵守原理原则的良好品格吗?我决定这样安慰自己。现在,我和纯阳要做的不是用我们固有的标准去评判这里的人,而是应该怀着一颗悠闲恬淡的心去理解他们。毕竟在以后的80天里,我们要在5个陌生的国度里生活,所以,必须要赶紧和以前熟悉的事物告别了。
篇8: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读后感
在与女儿出发旅行的前一个月,我向公司递交了辞呈。领导希望我旅行回来后再回公司继续工作,但是我辞职的态度很坚决。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20多年。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的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这份工作已经不能让我觉得幸福和着迷了。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对公司的工作了如指掌,我甚至觉得它浑身散发着陈腐的气味,如果再继续在这里工作下去,只会使我的能力慢慢倒退。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很小却很真诚的梦想。
女儿纯阳已经7岁,还有6个月就该上小学了。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一场旅行,一场属于我和纯阳的80天旅行。跟纯阳同龄的孩子们大都被妈妈带着去上补习学校,我却天天想着攒跟纯阳的旅行经费。纯阳只认识10个数,再多了就数不清了,对于这一点我很是担心。可是,我还是觉得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很多比识数更重要的东西。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得通过去世界各地旅行来实现。从纯阳蹒跚学步的时候开始,我就带她逛遍了全国各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愈发聪颖,对记路更是很在行。看着这样的纯阳,我对她充满了信心。
对于这次旅行,我们从没想过一定要去某个地方。其实,当我跟纯阳铺开巨大的世界地图挑选旅行地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绕地球转了一周了。某天在欧洲大陆,某天又在北美大陆。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哪儿,而是旅行这件事情本身。
有一天,纯阳看着书,跟我提起了沙漠狐的故事。
“妈妈,听说在沙漠里也有狐狸呢。我也想看。”
“是吗?那咱们去看沙漠狐好不好?”
“真的吗?哇!太棒啦!”
“来,快铺开地图。看看哪些国家有沙漠,这儿,这儿,还有这儿……”
纯阳在我指的几个国家中挑中了埃及。我也只是在电影中看过埃及,现实生活中一次都没去过。我们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以埃及为中心,开始制作我们的旅游路线。然后很自然地选出了英国、土耳其、希腊、埃及、德国这几个国家。那一刻,我感觉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可是,随着旅行日程一天天推进,我不再像起初那么激动,更多的是担心。我第一次跟丈夫宣告要去旅行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如今,他也开始经常做噩梦。别人都说,恐怕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像他这样让妻子和女儿单独出去旅行这么久还一点儿都不担心的丈夫了。也有人劝他,要是真同意我们出去的话就去个安全的地方,或者把旅行日程缩短。但是,对于旁人的提醒,丈夫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老公,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其实,我也害怕。前几天我还梦见纯阳在路上走丢了。可是,我是一分一分、辛辛苦苦地把旅行经费攒下来的。朋友们说我‘厉害’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我自己多吃点儿苦没关系,只要能省下钱来去旅行,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次不去,估计以后就不可能再轻易地计划一次80天的旅行了。所以,我要去,我想去。而且,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纯阳,不会出什么事儿的。我想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把这个作为入学礼物送给她。你不要担心。老公,你再多给我一些鼓励好不好?”
“老婆,你说的我都明白。我相信你,我不再苦闷了。但是,你得把你的旧手机换成支持漫游的智能手机。咱不要违约金了好不好?算我求你了……你不联系我也没关系,只要我能给你发短信就安心了。”
看着丈夫可怜兮兮冲我耍赖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打了一下他的屁股,算是回应。
“手机违约金是小狗的名字吗?说得这么轻巧!你别担心了,我去了会经常给你打电话的。当然啦,前提是电话费便宜哦!”
本来以为安心等待旅行的到来就可以了。没想到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
“妈妈,爸爸不跟咱们一起去吗?”
“嗯?呃……我之前一直没跟你说清楚,咱们这次旅行一共是10个‘8个晚上’ ,也就是80个晚上,只有我和你两个人去。”
“我不!没有爸爸在,旅行还有什么意思!嗯……三个晚上的话我倒是还可以考虑考虑。”
看纯阳态度如此坚决,丝毫没有作出让步的意思,我更加苦闷了。我甚至开始怀疑: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爸爸陪着去旅行到底是对还是错;是不是现在放弃旅行,然后把纯阳送去数理补习班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还是觉得,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不应该放弃。我和丈夫一起劝说纯阳,最后,她终于答应按原计划跟我一起去旅行。而在那之后的80天的旅途中,纯阳每时每刻都在向我展示着她成为一个旅行家的天赋。
旅行的那段时间,我对纯阳最大的惩罚就是跟她说这样一句话:
“哎呀,看来是不行了。我再也不能跟你一起旅行了。你还是先回去找你爸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