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值班总结报告合集9篇

发布于2024-06-25 18:48,全文约 13611 字

篇1: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报告

按照《关于抓好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每一位流动党员,使每位返乡流动党员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街道于1月24日-25日扎实开展了对流动党员走访慰问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街道共走访慰问流动党员6人,组织他们召开一次座谈会,进行领导点评和民主评议,并对生活困难的返乡流动党员发放慰问金和慰问物资,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关心爱护党员特别是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返乡流动党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促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次走访慰问工作的重要意义。街道党委、政府于1月23日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返乡流动党员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了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保障了慰问经费。

二、认真摸底,深入调查。

我街道在慰问前利用一周时间安排驻村干部深入村社,搞好了调查摸底,核实掌握好了慰问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党时间、困难状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为慰问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领导带动示范,精心组织实施。

针对每个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我街道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带头,采取入户走访慰问、座谈会、领导点评和民主评议等形式,具体地询问了流动党员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目前工作的地方和从事的职业、主要存在什么困难等,并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送去了慰问金,切实将慰问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结合走访慰问活动,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街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流动党员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群众,共克时艰,战胜困难,为加快建设新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报告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这个佳期,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教师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对退休教师的送温暖活动。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活动组织,精心策划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工合作,对全校教职工实行摸底调查,并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经过调查,我校在职教师均无困难,退休教师中,有崔大明、李廷源、彭茂兰、左哲夫、范祖武五位教师,因年老体衰,常生病住院,经济较为困难,其余退休教师精神矍铄,身体健康。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对较困难的五位教师采取给予适当现金进行慰问的方式表达学校的一片敬意,对绝大多数退休教师采取请回来,开座谈会的方式表达学校的一片深情。这样,让他们都能从后山小学这个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二、以行动见真情,让温暖传万家

2月9日,冬阳暖暖,情意浓浓。在学校工会和退协的共同组织下,我校退休教职工二十多人来到学校欢聚一堂,举行迎春座谈会。会上,首先学校工会领导和退协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校一年来的工会工作和退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接着,学校张校长向全体退休教职工介绍了学校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衷心希望退休教师要尽其所能为学校的发展发挥余热;最后,学校领导和退休教师们促膝谈心,谈时事,谈家事,谈人生,谈理想……笑容泻在每个人的脸上,甜蜜荡在每个人的心头。各位退休教师深情回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感慨祖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由衷感受到生活在这个新时代,心情舒畅,晚年幸福!

整个座谈会充满了温情,大家在热烈的氛围中交谈着,退休教师们都感到有一种回家的温暖。政府党委书记陈俊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彭道学两位领导也前来看望并慰问全体退休教师,祝他们晚年幸福安康,同时,真诚地希望他们能为后山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会后,全体领导和退休教师共进午餐,提前享受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快乐、祥和。

由于五位较困难退休教师现居住较远,没能到校参加活动,学校依依打到每一位教师家里,详细询问他们的近况,送去学校的问候和祝福,所有退休教师都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另外,学校在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还特地为五位退休教师安排了共计3300元的慰问金。

篇3: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范文_社会实践活动总结_网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范文

【篇一】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

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篇二】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篇三】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xx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xx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xx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1.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2.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9.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0.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1.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2.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3.“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4.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5.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 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篇4: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汇报

我校校园内彩旗飘舞,歌声嘹亮,全校1000多生欢聚在操场上,共同举行庆年新春文艺汇演活动。9时30分整,文艺汇演正式拉开帷幕。学校一百多生参加了演出。师生共表演节目18个,其中大合唱1个、舞蹈5个、小品2个、歌曲6个、武术1个、器乐2个、魔术2个。整场活动安排紧张、热烈、有序,节目表演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断。全场演出近2个小时,上午11时50分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伴随着美妙的乐曲,文艺演出渐渐落下帷幕。

下午13时30分,为丰富我校学生业余体育生活,倡导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加深同学之间团结和拼搏的精神观念,增强各班的凝聚力和学生自身体质,我们组织了大章三中庆新春拔河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敲定战局,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校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弘扬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表达了全体师生对祖国母亲和年到来的无限热爱之情。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师生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激发了广大师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次活动中,许多学生表现突出,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自信,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超出很多人预料。他们成功的表演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光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次活动我校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个人都为这次活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收获“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校师生的一致努力,庆新春文艺汇演活动已顺利结束了,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很大收获。

篇5: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报告

为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活动。现就春节期间关爱困难教职工和学生的送温暖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切实关心困难教职工的生活,深入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校工会认真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送温暖活动作为工会春节前的工作重点,真正把党和国家及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学校切实加强对送温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贾校长为组长,凌全体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春节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党团组织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逐一摸清困难职工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并逐一登记备案。切实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者家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春节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登门慰问送钱物、帮助治疗送健康、丰富生活送文化、结对帮扶送恒温等途径,丰富送温暖慰问内涵,取得明显的实效。一是深入到困难职工和学生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困难原因、摸清生活需求。二对困难的家庭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积极帮助病残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中的急难问题。三是把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难的家庭作为走访慰问送温暖的重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此同时,我校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送温暖资金,资助要严格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运作安全、专款专用、发放有序、监督有力。1月12日学校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茶话会,对老同志进行慰问,对困难老同志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并每人发了一份春节贺礼。1月13日学校春节送温暖工作小组一行5人,登门逐户慰问了共14户困难学生,共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计3000余元。

三、加强宣传,造浓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韩中简报》等舆论阵地和工具,及时宣传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组织对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宣传扶贫帮困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广大教职工互爱互助、增强信心、勇于克服各种困难的生动事例,扩大送温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营造教职工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继续把关心困难职工和学生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如既往地切实关心困难职工和学生的生活,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国家及单位的温暖,为构建和谐淮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6:春节活动个人总结报告

为进一步解决社区居民节日活动问题,加快社区文化事业发展,推进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积极响应上级相关要求,现将社区春节活动小结如下:

一、活动组织要力求完善

社区工作人员要对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jr生活活动有深入了解,组织广大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并组织活动委员会,具体领导和组织春节活动的进行。

二、要切合春节的气氛

为让广大社区居民享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社区工作人员和春节活动组织人员要充分料及春节的来历和传统,对春节活动的组织有明确的概念,活动要切合春节的除旧迎新内容,给参与活动的居民们营造新年特有的感受。

三、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作用

春节活动需要广大的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必须发挥社区老党员、文化骨干、文艺青年的能动作用,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类似的庆祝活动中肯积极参与,为庆祝活动和文化活动营造更强的民众氛围。

四、要加强活动宣传力度

该类活动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因此宣传工作要落实到位,通过社区宣传栏、志愿者入户宣传、社区内对前来办事居民的通知等方式,对社区各个方面进行到位的宣传,保障活动合理、有序、参与性广。

篇7:2024春节活动个人总结报告

一、成交综述

1、活动合计成交23套:小高层(两房20套,三房2套),多层1套;

1单元2单元3单元4单元多层

2、成交房源主要集中在11楼3、4单元,92平米的两房约占售出房源的73%,103平米的三房滞销,仅售出1套。

促销活动售出房源多层顶跃售出房源

二、成交客户情况分析:

1)家庭人口:以一家3口与新婚2人首次置业为主,3代居为辅;2)年龄阶层:目标消费者年龄集中在25岁—45岁;

3)财务水平: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房源总价款:35万左右;4)来访来源:主要以回乡客为主,部分老客户电话通知活动后回访;5)户型选择:购买两室两厅占绝大多数,合计比例达到87%;

6)成交因素:价格第一;其次是交通便利工作方便;再次是环境和配套;

然后是教育;

7)购买动机:首次置业为主,改善居住条件为辅,无投资人员;8)付款方式:按揭为主,极少数一次性付款;9)成交来源:客户主要来自资阳周边乡镇;

10)了解途径:了解项目途径主要为路过,其次为朋友介绍;

三、总结与反思

1)项目的3房滞销,主要是总价较高,采光不好,可设置看房样板间,弱化采光问题。

2)很多客户回访主要是项目有活动作为噱头,给客户提供了额外利益,才增加购买动机。给到客户实际利益的活动促销,客户得到实惠促进成交。3)现剩余房源主要集中在1,2,3单元的103平米的小3房,挖掘该户型的价值,加强现场展示,优化后期销售说辞。

篇8: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报告

20__年2月20日,__市文广新局在__市图书馆召开了20__春节文化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大会总结了全市20__年春节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表彰了全市春节文化活动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颁发了新春农村文艺调演文艺节目奖,并对20__年全市文化工作与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经统计,全市共组织了14支文艺宣传队,开展送戏进村、进社区248场,受教育观众达142000多人。制作花船31条,花担32付、龙灯5条,组织腰鼓队9支,组织民间文艺踩街89次,组织书法、美术、摄影展览8个,组织专家讲座、知识竞赛7次,灯谜竞猜3次,牌棋竞赛8次,乒乓球赛5次,歌咏比赛5次,电脑培训3次。

在城区,组织了“大型民间文艺踩街”、“新春广场文艺演出”、__市“国土杯”第七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__市农村文艺调演暨元宵晚会、平安__摄影图片展、吴洪春书法作品展、曹凯钵国画作品展、新春书画名家现场笔会、徐忠林书法展览、新春百科知识有奖竞猜、“共享文化幸福花”优秀资源展播、新春读者茶话会、“春节免费的电影专场”等十多项大中型文化活动。在镇村,市艺术团组织了“幸福__,与谐人社”新春慰问演出(仍在进行中),各镇也纷纷组建文艺宣传队,专门创作排演了153个文艺节目,进村到户为村民演出202场,镇电影队为农民免费送电影153场,不少村也组织了花船、花担利用民间艺术形式,对老干部、老党员、种养植大户、招商引资有功的企业与个人上门慰问,把党与政府的温暖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心中。

会上汤云庆局长还要求市直文化单位、各镇文化站要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力求文化基础设施有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有新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与品牌建设有新突破、文化惠民设施工程有新作为,统筹抓好新闻出版、文物保护等各项工作。

篇9:春节活动2024个人总结报告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使我镇人民度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文明的`春节,营造充满生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我镇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农村文体设施、文化活动室开展了群众新春篮球比赛。内容虽然不是很丰富多彩,但却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文体联欢的乐趣,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我镇的松柏、黎洞、湖溪村于大年三十至年初二在松柏小学的篮球场上举行了20__年春节篮球比赛活动,比赛有__队、黎洞队、湖溪队和松柏2个队共六支队伍参加,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谢海雁委员就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村干部按照上级安排和部署,立即行动,精心组织,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主动地推动作用。

二、活动基本情况

20__年正月初二当天,松柏村小学篮球场内外站满了围观的村民,携老带幼的,场面热闹非凡。首先是欢迎身穿统一球服的各参赛人员入场,领导发表赛前讲话。接着宣读各项比赛的活动规则,然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比赛。活动过程中,参赛人员个个面带笑容、精神抖擞,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比赛搞循环赛,最后决出冠军,此次活动中,年轻人成为了赛事主力,精彩瞬间时时出现,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比赛结束后进行了本次文体活动的颁奖仪式,为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活动体会

通过20__年春节文体活动的开展,我们主动思考,总结了以下深刻的体会:

1、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农村体育文化运动发展的有力保障。我镇今年的活动群众参与主动性较高,人数较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上级领导的主动支持和鼓励,极大地鼓励了村民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2、广大群众的参与是农村体育文化运动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春节体育文化活动,唤醒了我镇农民对群体活动的盼望与向往之心,此次活动体现了我镇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发展体育文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运动直接促进了乡风文明,极__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家的身体素质、思想境界和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主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