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通用六篇

发布于2024-07-01 16:47,全文约 6369 字

篇1: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推荐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推荐材料

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也是困难人群,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却又难以自我约束,在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实际,xx乡中心校按照区教体局要求,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构建健康成长的平台。区教体局主要负责人到中心校调研时,得知学校厕所破旧还是旱厕时,立即现场办公,为该校建一座全新的水冲式厕所。同时,该校还紧缩开支,投资建设了标准篮球场,乒乓球台,建设了要求规范留守儿童俱乐部和多媒体教室;学校教师自筹捐助资金,为留守儿童们购买了活动器材和各类学习书籍,充实了学校图书馆和俱乐部,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需求。

丰富留守儿童知识。学校坚持针对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脾气暴躁,不愿结交外人的实际,坚持周一绘画、写字、手工训练等;周二唱歌、跳舞、观看碟片等;周三棋类、球类活动;周四开设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和法制教育和“四自三远离”教育活动;周五由爱心爸爸和妈妈为自己的留守儿女补习本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障碍。

开展有趣文体活动。在运动会、联欢会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张扬个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针对留守儿童由于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乏,对人冷漠、不知感恩的性格特点,学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和团队合作双线实践活动,在集体生活中,留守儿童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情,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内涵;同时,在互相帮扶的过程中消除孤独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学会了关爱他人。实践中,孩子们体会到出门在外父母劳动的艰辛和对自己的厚爱,懂得了父母的深恩。

目前,xx乡中心校留守儿童们“身有所护,心有所暖,情有所依,学有所获”,学校已成为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篇2: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_事迹材料_网

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留守儿童最缺的是什么?亲情!留守儿童最盼望得到的是什么?还是亲情!”担任浙江苍南县矾山镇新街居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的朱玉琴十几年来用浓浓的爱和温暖滋润这些留守孩子们亲情饥渴的心田,她是留守孩子们心中最尊敬的“朱阿姨”。

小卢是朱玉琴结对的其中一位留守儿童,今年14岁,是个性情开朗,活泼大方的小男孩,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个非常沉默的孩子。是什么让他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从他一口一个“朱阿姨”的话语里寻找到了答案。小卢在年幼时,父亲在外打工意外身亡,母亲改嫁外地,从小跟随奶奶长大,性格孤僻,怕见生人。朱玉琴告诉记者,刚接触小卢时,他害羞地躲在门后不肯出来,更别提与她交流。几年来,朱玉琴只要一有空闲,总不忘去看看小卢,谈心聊天从不间断,并给他送些学习、生活等用品。

在矾山镇,像小卢一样的留守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留在远离城市的家乡,伴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守着与父母团聚的希望。朱玉琴说:“好多家庭夫妻同时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单亲照管或由‘隔代家长’代养,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或代养的老人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少……”朱玉琴说,矾山镇的留守儿童漏管、失管现象让她十分忧心。“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从生活上关心,还要从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孩子帮助,定期谈心、定期家访……”这些年对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爱,让群众对“琴姐”赞不绝口。

在朱玉琴眼中,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应尽之责。朱玉琴说,去年,县妇联在矾山南下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她每个周末都会去当代理妈妈。“作为母亲,看到这些孩子天真活泼可爱,感觉真的需要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去关爱呵护。”南下村的留守儿童之家给朱玉琴一个启发,她心里琢磨着如何借鉴该村的经验,在自己的居民区也建立一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通过和社区两委的讨论后,朱玉琴专门腾出一个办公室作为留守儿童的活动室,建立社区图书阅览室,让他们多一个可以学习、娱乐、活动的场所。昨日,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正式成立了,有了活动场所,朱玉琴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我要绞尽脑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每一个细节。”

留守孩子们常常用最简单的标准衡量幸福与否:谁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谁就幸福;反之,谁就是不幸福。为了让每个留守孩子都能得到结对,让他们都享受到母爱的温暖,朱玉琴在居委会发动“关注留守儿童,党员先带头”活动。如果你去新街居,你会发现不仅居委会的女干部全都是代理‘妈妈’,不少男党员也是“代理爸爸”。朱玉琴说:“我们要承担起代理家长的职责,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帮扶,用我们的爱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

篇3: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网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

xx镇x村,男,19xx年6月出生,高中毕业,现在读一村一名大学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x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

x村共有1760人,496户,6岁以下的幼儿120人,6岁以上的儿童144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儿童的7%,共计19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的现状与问题。1、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经理,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2、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刘叟儿童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较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示范行为失控。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上进心不强。

XX年在县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x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并配备了一台电脑,一部固定电话,每天星期天,带领这些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占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或是打电话那种。很多天没见,骨肉亲情相见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家长从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道德规范情况、健康成长情况,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请教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题目和一些开心的事情与家人分享,使得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生活充满着希望。

除了帮助孩子们与其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孩纸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古诗、玩游戏,并且他自己也融入进去,与他们一起活动,有个村民路过聊侃地说你整天和一些孩子玩,也玩得有什么"劲"吗?回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祖国的希望还靠下一代,哪一家没有孩子,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孩子们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不信你也来试一试"。从那以后,参加这些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本村的小学教师等。

不仅自己参与,还争取了有关部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实行一帮一活动,大手牵小手,走访困难户,推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点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左右,使整个村里充满着阳光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篇4:留守妇女阳光关爱工程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留守妇女阳光关爱工程先进事迹材料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大批青壮男子纷纷“洗脚出田”,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一员。与此相对应的是,清闲在家的妇女也按耐不住创业的激情,跳出了“篱笆墙的影子”,用辛勤的汗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曾几何时,她们忍受着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成了家中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妇女”。如今,广大的农村留守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英雄”。近日,在连云港市灌南县五队乡走访调研时发现,一大批从“泥腿子”中催生的“巾帼能手”遍及全乡的各个村落,她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引领着“草根经济”在广袤的原野中“扎根发芽”。

一、跳出“农门”:都市外乡人的成功路

今年42岁的李月霞,系五队乡六队村村民。早在20年前,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如今,她成了上海一家废旧品回收公司的负责人。“不容易呀,十几年了,吃了很多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谈起妻子的创业历程,丈夫姜志富感同身受。

姜志富是该乡中学的一名老师。虽说家庭不是很富裕,但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因此,当妻子李月霞每每提起出去闯荡的事情,身为丈夫的他总是有些顾虑。1989年,生性好强的李月霞还是鼓足了勇气,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她没有按照丈夫临行前安排的做法——投奔远房的姑姑。自己租下了一间小屋,四处找活干。

一次在街上闲逛,李月霞发现几个安徽籍的妇女捡破烂,投到旧品回收站里卖,她灵机一动,花了80块钱买了辆平板车,跑起了废旧品拖运。一来可以节省那些捡破烂的脚力,二来自己也能赚取其中的差价。靠着平板车跑运输,她一年能挣5000元。凭着双脚卖苦力,她这一干就是6年!

现在,她在上海创办的废旧品回收公司年纯利润达200多万元,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10余名妇女也都参与创业赚了钱。每人每年薪水都在8万元以上。

二、返乡创业:撑起带民致富的“半边天”

走进该乡头队村的国城电子厂,一片繁忙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一大群妇女围坐在操作台边,有的在剥皮,有的在插针,有的在总测……村支部书记江孝青告诉笔者,去年以来,在厂老板刘彩云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已有120名妇女在厂子里打工。月工资平均为1000元以上。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正在车间忙碌的刘彩云。

“,我和丈夫在常州太湖电缆厂打工。看到别人当老板,自己也想当老板,于是,利用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和学得的技术,去年回到家里搞起了卫星连接器线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刘彩云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据了解,她厂子里每天生产6000个连接器,产品全部销往德国、意大利。

由于工艺比较简单,操作也方便。刘彩云就把村里的妇女召集起来,一起学习电子技术。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农村妇女的生活。“过去,闲呆在家里,丈夫总是看着不顺眼,经常闹离婚,婆婆也被逼出去打工了,现在,我俩关系也好了,婆婆也回来跟着一起做活了。”面对笔者采访时,村民李秀娥笑着说。

三、就地打工:家乡的月亮同样圆

在五队乡二号桥建材市场,乔本平一家四口正在厂里忙碌着……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5:团委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团委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今天,我们第三次来到村中心小学,与这里的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加上先期与杨校长的商量活动计划,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来到这所小学。这三次的活动,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自己关爱的对象了,而由于我要顾及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很遗憾,这一次还是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我还是看着同学们和小朋友幸福的笑脸,他们一起写信、游戏、唱歌、跳舞,比起关爱一个孩子,我应该更幸福吧。

这次的募捐活动,我们募集到了资金和大量的物品,很多同学都谢绝了在爱心名单上留下姓名,都说是无名的。这让我着实感动了一番,谢谢你们的捐助!

早晨六点四十,我们集合三十一个团支部的团支书们。早晨七点,我们准时出发。9点半,捐赠及授牌仪式正式开始。同学们和留守儿童整齐的站在楼前,刘老师和教育局长共同为我们的这个活动揭牌。红色的团徽下,写着“共享阳光,让爱飞翔”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基地。授牌完后是捐赠物品,慢慢的两大箱子物品,有同学们捐的衣服和小玩具、水杯等生活用品。有系里准备的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三十一个团支部和团委委员和主席团主席也在以上物品捐出后,排着有序的队伍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放到旁边的桌子上。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们进入多媒体教室,每位同学带一位留守儿童,做为该团支部长期帮扶的对象。团支书们教孩子写信封,写下我们学校的地址,今后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写给大哥哥大姐姐们。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个应急避险演习,所以当应急避险信号发出后,孩子们有序的撤离出了教室,来到了楼前空地。接下来,我们开始我们的六一联欢会了。

不可否认,联欢会的主持人丁冬确实很出色,开场一句:“六一儿童节快乐!你们快乐吗?”全场的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就是礼仪队舞蹈的节目——快乐宝贝。青春活力无限。整个联欢会的气氛都很热烈,我们的节目还有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听你说和朗诵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朋友的节目有:舞蹈——快乐的节日,七色光,青春舞曲,快乐天使。现场,还有赵纯和刘琳教孩子们手语感恩的心。联欢肯定有游戏,我们注备了两人三足和拔河两个游戏,大家玩的很开心,奖品发放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活跃,手里的几十个团徽全部发完了。联欢中穿插了河北电视台的小学生党史知识问答,孩子们的知识确实不少,一些大学生还要想想的问题,孩子们马上可以答出来,当然,答对了会得到一份小文具礼物。一个多小时的联欢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最后孩子们在我们准备的理想长卷上书写自己的理想,这里要特别感谢宣传部在全力注备书画展的时候为我们制作那么漂亮的长卷。

联欢终有散场的那一刻,活动结束了,我们和孩子们在楼前合影留念,坐上校车,返回了学校。

活动结束了后,很多人发来了祝贺的短信。其实最要感谢的是为这次活动付出的每一个人,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团委的成功。真心的感谢三十一个团支部的倾力配合,感谢每一个人。谢谢大家!我们和孩子们建立长期的联系,希望大家发自内心的关爱那些孩子,让我们的关爱成为孩子们生活的阳光,让我们同孩子们共享阳光,让爱飞翔!

篇6:乡镇关爱留守儿童简要事迹_事迹材料_网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简要事迹

乡镇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活动室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该镇成立了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印发到各村党总支,各中小学以及相关单位,做到镇、校、村上下联动;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爱心妈妈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动员教师、“五老”等人员,建立了爱心妈妈队伍,以结对的形式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健康、心理、安全状况等方面进行帮扶,使留守孩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弥补了亲情缺失带来的情感空白;为改善留守儿童活动场所的整体环境,该镇利用镇文化站的资源,在镇区兴建了“留守儿童活动室”,镇政府投入4万元添置了桌椅等硬件设施;在9所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分别配备有大量图书、电视机、电脑、光碟和多种体育器材,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尽情地享用。为不局限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隆重表彰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留守儿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书画展,适时开展一些广播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体育运动会、主题班会、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吸引留守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中来,消除他们无助、孤独的心理,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在每年的“春雷桥”、“手拉手、心连心”等爱心资助活动中,还对那些贫困的留守儿童进行优先申请资助。

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社会环境,镇大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多项亲情服务,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开展扶贫救助。组织民政办、妇联、中小学校等单位广泛开展了扶贫救助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去年以来,在建立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儿童救助机制的同时,将全镇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予以救助。

二、开展亲情关爱。充分利用春节期间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之际,采取家访、电话、举办留守儿童父母培训班等形式,为留守儿童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增强其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三、开展健康关爱。联合卫生院、计生服务站、中心学校免费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村委专门配置了心理辅导员,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