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管理创新的案例合集五篇

发布于2024-07-03 03:23,全文约 11431 字

篇1:工商管理系优秀党务工作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_事迹材料_网

工商管理系优秀党务工作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崔连珍带领全系教师和党员,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院创建全国重点培育院校和全国文明单位两大目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工商管理系出色完成学院各项工作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主要事迹有:

一、创造性的开展党建工作

作为党总支书记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学习制度,加强与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创造性开展开展党建工作,创立党建工作简报制度,规范日常党建工作,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

作为党总支书记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学生和教工党员,带头与重点积极分子进“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与了解,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认真开展文明和谐系创建活动,由她亲自挂帅,成立了专门创建机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在xx年创建活动全面充分开展的基础上,xx年把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使教职工和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使工商管理系在xx年、xx年连续两届被评选为学院文明和谐系,有8名教工被评为文明教工。

工商管理系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她担任组长、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利用板报、系报、学院网等形式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系里优秀教师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鼓励党员进行教学改革,举行党员观摩课和示范课,为推进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她的带领下,工商管理系领导班子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系里拨专款为教师和学生购买保健和立志新书,派出各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精品课和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师生在到东北烈士陵园、东北烈士纪念馆和“731”遗址进行祭拜和参观,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帮助生活贫困的学生成立了博爱基金会,每月组织同学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还长期资助东风小学家境贫寒学生,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彰显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她被评为学院和黑龙江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二、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学院创建全国示范院校和全国文明单位两大目标,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将工作重点之一放在教学改革上,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带领全系教师围绕教学需求开展各项工作并不断实现突破。

(一)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精品课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她作为《物业管理实务》精品课主讲教师,出色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在xx年先后被评为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2、重点专业建设初见成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在她的主持下,实现了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吸收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式和综合考核的“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3、进行岗位认知教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修订xx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她根据高职教学的发展规律,指导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加入专业岗位认知教育,完善了工管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4、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倡导考试方式改革,改变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学主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我系有6门课程经过学院批准进行改革,课改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考试方式的改革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一种启动和支点作用、是"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共有16位教师的18门课程进行考试改革,其中党员教师占95%。

5、创新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日常教学工作。从xx年首创教学周志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更有利完成学院的教学工作。

(二)工学结合初见成效,校企合作深度加强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在教学工作中推进校企双方合作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双方合作确定实习实训方案;校企合作开展学院职业技能大赛;“基地三合一”合作培训机制的建立;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积极进行订单培养,彰显办学特色。- xx年创立6个整建制订单班,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奠定基础,也使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名列前茅。

(三)协助系主任做好就业工作,加大力度抓就业

为促进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转变思想意识,将就业教育和入学教育同步进行,贯穿教学、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创新实习、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成立专门的实习就业机构,将实习、就业工作作为全系教职工的一项任务,进行全员动员、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在每年企业用人高峰期间,工管系在每周三下午举行招聘大会,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招聘会40次以上,涉及招聘的企业达到90家,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新村农村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新村--农村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材料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新村--农村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材料

xx村位于xx县城东面,城小镇南面,距xx县城5公里,辖7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7户,人口2709人,党员56名。近年来,xx村采取以支部领导、村委牵头、协会运作和群众参与的模式,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住核心,健全村级组织,推进村民自治

村党支部是农村全部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加强全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村里以支部建设为核心,提高村支两委的执行力切入点,推进村民自治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以支部建设为核心,推进村民自治。在xx年12月的村支委换届中,采取“两推一选”和“海选”的方式,组织村官民选,先好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加强团委、妇联、调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等配套组织的建设,加强蔬菜协会、农机协会、计生协会和劳促会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在协会中建立党小组,推进村民自治。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提高执行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五个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作为目的,采取集中学、分散学、自学、助学等方式,认真组织学习,提高村组干部、协会管理人员的社会管理综合能力。三是加强协调,理顺村支两委与协会关系。将社会管理作为全村工作重心抓好落实,明确支部抓社会管理的第一职责,由村委牵头,带领配套组织和协会分工抓落实。及时从村支两委中抽调人员充实配套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力量,调动全村力量致力于“和谐”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家乐业。

二、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扎实抓好社会管理工作

在实践中,围绕构建“和谐”,采取支部领导、村委牵头、协会运作和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全村社会和协稳定。

一是抓好村级社会管理队伍建设。以村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建设为重点,合理安排村组干部、村后备干部和行业协会骨干参加社会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社会管理骨干队伍,加强社会管理工作。

二是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集中村民意愿,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规范行为;坚持用制度管理人、按规章理事,实现了各项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关口有人把,有效形规范社会管理;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引导行业协会进一步做好相关事务公开,及时消除误解,促进和谐。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党员联系基本户”创建十无模范村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学法、守法、用法”活动,由村组干部、党员带头遵纪守法,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遵纪守法模范,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加快社会和谐进程。

四是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治安管理责任制,及时做好全村矛盾纠纷排查,发现矛盾及时化解;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户籍管理,加强对流出和流入本村人口的管理,做到了流动人口到哪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责任就落实到哪里;配合司法部门,加强对服刑、劳教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落实对“三无”人员、涉黑涉毒涉邪教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实现了所有矫正对象无一例漏管、脱管,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全村社会稳定。

三、围绕中心,加快发展,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经济社会协调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村支两委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围绕中心,聚集民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发挥协会作用,加快产业升级。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由协会联系带领的群众,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上来。蔬菜协会带领群众完成了省级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在xx村的任务,建农贸市场1个,钢架大棚100余个,种植无公害蔬菜800余亩,种植优质水稻1500亩。养殖协会带领养殖户养殖二元、三元母猪1100余头,年出栏肥猪3500余头,出栏家禽10000多羽。劳促会每年培训村民600余次,有组织输出富余劳动力300余人,年劳务收入近400万元。计生协会在抓好优质服务的同时,会同其他协会同共关心全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与教育问题,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大村寨整治工作力度,全村修建垃圾池9个,水泥硬化7个自然寨道路;4个自然村寨实现路灯亮化,硬化机耕道11公里、修建水渠10公里、治理河道4公里,全村实现水、电、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电话等“六通” ,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村风民风。以抓好文艺宣传队建设为切入点,召集文艺爱好者组建设了5支有老年、中年、青年人参加的文艺队,队员达80人。队员们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文明创建活动、尊老爱幼等方面的节目,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村民,即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使围桌打麻将、玩扑克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进程。

篇3: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经验交流材料_网

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区是省里确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我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市区有XX0多名离、退休人员,其中市本级约占85%,区级占7.5%,外籍居住我区离退休人员占7.5%,现在这些人员都分布在各个社区里,就试点社区所辖就有~名离退休人员。为推动市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区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城镇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试点的要求,从XX年5月初开始调查研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建立了首家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管理服务站)。为我市离、退休人员 “社保关系社会化,人员管理进社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们在筹建过程中,省、市、区领导对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区长亲自过问此事,先后两次陪同省市领导视察,及时协调解决筹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到位。 2、调查摸底、制订方案。一是摸清底子。借鉴、吸收了杭州、宁波等地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经验,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了准备工作:首先自我开发、编制了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保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次抽调业务骨干深入试点场地社区和部分离、退休人员家中,在上街街道的配合下,对400名离、退休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摸清了该社区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关系、基本现状和兴趣专长,对困难抚救对象进行了重点登记,并全部输入了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网络化、数据化管理和研究。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筹建方案》。三是合理选址,根据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特点,从有利于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和有利条件出发,选定了132平方米的临街店面房为中心地址。四是针对该社区95名退休老党员成立了党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社区退休人员党支部,形成基层组织网络,制定了党的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了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3、筹措经费,配备设施。根据中心社区设施、服务项目的需要,我局筹措了12.5万元的经费及办公用品,对中心场地进行了适当装修,配备了电视电脑、空调设备,订购了报刊杂志、图书、办公用品,设置了视听阅览室、棋牌活动室、电脑资料室、健身房等项目多、实用性强、功能齐备、新、雅、简、洁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极大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本社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4、规范管理,扩大宣传。为400名离、退休人员制作发放了附有本人照片的、可享受中心免费服务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卡”,开发、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保关系和基本情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老年人才库、党员组织关系资料库,制定了《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服务规则》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管理服务中心正常有序地运转起来。同时,在市、区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社区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离、退休人员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 5、集中管理,效果明显。我们刚开始,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是明显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人有了自己的“家”。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破产,其退休老人们也随之推向社会,几十年的企业人失去了单位(家)、失去了党组织,有话无处说、有难无人帮,党员组织生活无处过,之前退休人员有一种失望和耽心,有一种失落感。实行了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党和政府把这些离退休老人送进社区,使他们在政治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生活有了保障。从原来的管理松散、没人管理到事事有人管,如养老金发放、医疗就诊、困难救助、家政服务等,该社区400名离退休人员全部进中心(站),从面有了一份归属感,一份为社会所承认的成就感、充实感,退休老人们都把服务管理站当成自己的家,夸党和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 二是老有所乐有了依托。中心(站)设立了棋牌活动室、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电视室、电脑室等,服务站每天座无虚席,老人们感到方便、安全又有伴,从中得到了乐趣,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三是老有所学有了“学校”。中心(站)建在家门口,环境优雅,居民集聚,旁边又有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是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阅览室内报刊、杂志、书、画供退休老人读书学习,并请有关人员讲卫生健康课、社会保险知识课、市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时事政治课,举办了一些适应老人的学习、谈心活动、练写书画等,退休人员从中获取信息、获得了精神食粮,从开业2个月来,集中讲课10次,参加学习860人次,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是老有所为有了用武之地。中心(站)建立了离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流动、生存状况及社保关系数据库,建立了老年人才库,使闲不住的退休人员可以凭丰富的经验和一技之长为社会发挥余热,已向社会提供推荐老年人才21名,使之为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五是党员活动有了规范。中心(站)建立了退休人员党支部,有党员95名,分设了5个党小组,支部书记、委员全部由热心于党的事业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实现了退休人员自我管理组织机制。支部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制度,每周分别开展组织生活学习活动,开辟了社区服务党组织学习园地,从而保证了辖区内退休党员同志有组织活动场地、有学习内容,使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站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窗口、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巩固保障。 二、存在问题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践江总书记的具体要求,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现代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千家万户离、退休老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依托政府、依托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工会等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努力开辟符合当地实情的社区服务管理服务新路子是社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区街道社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试点过程中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 1

、经费难以保障。社会化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的接收和管理、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和组织活动的开展、老人们文娱健身活动的开展、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对孤老、病号、特困人员的走访慰问、生活照料服务、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前培训等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需要充足地资金投入,而目前由于经费困难,全区5个街道20多个社区点众多离、退休老人所期盼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因财力所限难以一步到位。 2、管理力量薄弱。随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进一步发挥,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将会从本企、事业单位走入街道社区,从由企、事业保障改为由社会来保障。要承担起诸如:建立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关系数据库,认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资格,提供医改后对退休人员的相关服务以及特困户的低保衔接,进行社保知识、就业知识培训等等一系列职责,就必须配备一支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经验的专职社区管理人员队伍来进行管理,以确保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持久、稳步、健康发展。从目前社区管理服务站情况来看,暂定3人,要保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全天开放和社区日常服务管理,并向深层发展,应需配备3—5名工作人员。 三、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服务管理网。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应以街道和社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社区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载体,是市区离、退休人中实现社会化管理的继续和延伸,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应定位和立足于街道和社区,社保部门唱主角只是开始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政府拍板、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保机构指导配合,责成街道经办建立退管服务网络,履行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职能,从而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制度、服务工作“六到位”。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一是由市、区政府财政预算,核拨一次性开办经费和每年相应固定的办公活动经费;二是离、退休人员所在企、事业单位(或从企业改制资金中)按移交的退休人员数一次性缴纳部分费用缴费标准根据区位情况可考虑50—70元/人/年;三是社区服务组织面向社会开展一些有偿服务性活动,弥补经费的不足;四是对社区所在单位、个人进行筹集,或发动社会进行捐助;五是扩大社区服务项目后,对离、退休人员考虑收取适当的折旧费、茶水费等劳动报酬以用于社区各服务项目;六是从每年征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按2-5‰的比例提取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经费,作为弥补离、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办公经费。 3、强化人员管理。一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每个社区服务站核定3—5名有编制、有固定经费的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纵向管理。要求是: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和政策,懂计算机操作,热爱社区工作,政治素质好,能够单独胜任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日常事务特别是具有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的管理、培训才能,使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落到实处;二是在离、退休人员内部或本社区选拔、组织一支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力、威信和奉献精神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横向的自我管理,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补助,如选出有娱乐专长的老人举办各种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文娱活动、党组织活动等等,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我市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XX年8月

篇4: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创新管理 用心服务_事迹材料_网

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创新管理 用心服务

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创新管理 用心服务

张,男,34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xx年12月任电厂团委书记至今。

张始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本职业务精通,工作能力较强,道德品质优秀。能够按照“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入基层,密切联系青年,热情为青年服务,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企业稳定发展作贡献。该厂团委连续7年荣获xx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xx年荣获“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xx年被确定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张先后被授予xx市优秀共青团干部、xx省先进青年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于xx年3月当选为共青团xx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一、深入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开展“讲政治、学理论、读好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年,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青年,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企业稳定发展的美好前景感召青年,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

加强青年文化阵地建设,培育良好道德品质。成立青年摄影、读书和文艺协会等团体,举办入团宣誓、祭扫烈士墓、组织新老团员联谊会和青年文学作品展等活动,丰富青工业余文化生活,以高尚、科学、有益的活动占领业余活动阵地,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激扬青春活力,争做创新尖兵”活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围绕企业安全质量和节能降耗创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成立各种qc小组,广泛进行技术攻关活动;组织了电气焊、电工接线、抗洪抢险故障排查、反事故演习等20余种技术比武,为青工提供一个展现业务技能,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也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

二、健全机构,强化服务,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

健全团的组织机构。针对团干年龄老化、团员人数逐减的现状,及时合并重组团支部,将年轻、有活力、有能力的团员增补到支委中,大大增强了支委班子的积极性和支部活力,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提高团的工作水平。服从服务于企业党政工作大局,确保共青团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团建基础工程,组织开展先进团支部、青年文明号和优秀青年突击队经验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共青团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团的形象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建设,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叫响“团员看团干”的口号,积极树立团干部的良好形象。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向重病学子和困难职工捐款、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等活动,展现了青年的良好形象。

三、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培育一流的青工队伍

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不断完善“青年文明号”创建制度,完善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青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引导青工大力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强化团员青年的“诚信”意识,使青工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体现出高度的文明素养和牢固的信用、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

深化“四好”团支部建设。按照“支部班子建设好、青年作用发挥好、团的活动开展好和基础工作做得好”的要求,积极创建“四好”团支部,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注重团员的团性意识教育,大力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青工中开展“做一件好事,读一本好书,创一项高指标”的“三个一”活动,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断深化“推优”工作。坚持“推优荐贤”,建立青年人才培养、选拔、推荐以及青年成长成才竞争机制,激发了全厂青工比学习、比技术、比贡献的热潮,优化了青年成长成才环境,推进了青年人才工程建设。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和活动的开展,该厂广大青工爱岗敬业、学习钻研的意识显著增强,整体素质普遍提高,近几年青工遵纪守法率都为100%。在xx市第二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六名参赛选手表现出众,分获电焊专业第一、三、五名,维修电工专业第二、七、八名,该厂被授予xx年度青工技能振兴奖。在xx年全国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中,该厂参赛选手获得金奖,并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篇5: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汇报材料_汇报材料_网

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抓好居民自治,让社区充满活力

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与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是我们xx街道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区转型也将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志。在深入学习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指示后,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已有XX年历史的xx社区,以民主自治加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探索社区服务模式,搭建居民同驻共建平台。下面,我就xx社区在居民自治管理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今后的一些设想向各位领导和社区同事们汇报一下。

一、完善居民自治体系,夯实为民服务工作

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即三级组织网络为社区居委会、片区居民自治会、居民自治小组,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一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到“五必访”。困难家庭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家庭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天灾人祸家庭每月必访。

二是片区自治会做到“六必到”。 社区片长组织协调并具体联络各片区的居民自治小组长,做到:片区居民有思想问题的必到、社区志愿服务必到、居民困难病重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邻里守望互助必到。

三是居民小组长做到“八必报”。有社区居民选出来的居民代表即居民小组长,担负着2至3个楼道,50多户居民的上级精神宣传员、民情信息报告员、邻里关系协调员、安全卫生维护员、社区服务监督员等工作。要与各楼长协助社区做到:公共设施损坏必报、乱堆乱放乱搭建必报、发现怀孕者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病重住院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社区不安全隐患必报、社区不稳定因素必报。

四是做好九项为民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专职委员和专职社工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党员先锋服务线、公共危机服务线、平安秩序服务线、环境美化服务线、医疗计生服务线、文体教育服务线、帮扶救老服务线、就业指导服务线、助残扶残服务线等九方面工作。

二、健全自治组织网络,夯实服务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自治组织体系。横向上,在原有xx社区自治体系基础上,完善社区议事会,增设社区监督委员会,形成社区议事会议事——社会居民代表大会决策——社区居委会执行——社区社会组织协助——社区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纵向上,构筑社区居委会——社区事务工作站——业主委员会三级管理平台。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事务,社区事务工作出站负责政府行政工作事务,社区业委会监督管理社区物业公司工作。使社区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组织。与此同时,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引入“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带居民为纽带、以党员办实事为抓手”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根据各类党员、居民技能特长等情况,分别开展政策宣传、法律顾问、卫生监督、安全综治、社区服务、党员帮带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居民参与自治,积极在社区内部发展各种协会和中介组织等“社区社会组织”。如:社区“四方联席会议”、社区妇女“议事会”、社区终身教育学习辅导站、“援手”义工志愿者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都已成为社区长期而又精细化的工作,特别是二委班子成员,统一了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社会化的思想,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深入到千家万户。

二是规范民主自治行为。为保证社区民主自治方向,必须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为此,xx社区在xx年换届选举后,完善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制定了《社区事务公开制度》、《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xx年准备编印《社区党建制度汇编》、《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汇编》等多项民主自治规章制度;健全了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社区稳定和谐共建机制、社区应急处置机制、社区扶贫济困机制、社区公共服务机制、防灾减灾机制、社工带义工联动发展机制等民主自治机制,推动社区各项工作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在社区建立了永久性的社区党务和居务公开栏,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建设事项、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工作业绩等公开公示,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强化了社区自治功能。到每年年末,社区全体党员、社区居民代表开展考评“二委班子”和全体社工,提升居民测评权重,让居民真正掌握社区工作考评“话语权”。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