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创业的案例合集3篇
发布于2024-07-04 16:20,全文约 4232 字
篇1:干事创业强举措 依托优势谋发展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干事创业强举措 依托优势谋发展
一、以项目突破为主线,打造经济新优势
该县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新建和续建重点项目31个,投资总额16.5亿元,已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9亿元。明年将继续以“创新环境暨项目建设年”为主线,做到“线索项目抓跟踪,跟踪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在项目突破上实现“四突出一加快”,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年谋划项目36个,预计总投资26.35亿元,亿元以上8个,千万元以上28个。一是突出支柱产业。总投资1.8亿元天马汽车特种车上装总成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前期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大迪重型汽车项目,设计产能1万台,预期产值10亿元,可实现利税XX万元。投资6亿元的小型热电厂项目,装机容量12.5万kw,拟采用企业投资、引资、bot运作,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二是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053万元的工业窑炉用高性能钛酸铝复合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是国家计委批复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建成后,可年产复合材料吨,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XX万元。投资2600万元的海天板业新型建材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压力板8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8000元,利税2600万元。三是突出产业化。投资2600万元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年加工食用菌可达5000吨。投资4000万元的鲜切菊花种植推广项目,年产菊花可达3000万支。投资1000万元的祥龙方便面厂建设项目,可年加工方便面可达1万吨。四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是批复的保定市生态治理打捆项目之一,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2万吨。投资5000余万元的铁路立交桥建设及开发项目,现已经过北京铁路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阶段,建成后的高架立交桥长600米,宽19米。投资XX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日处理垃圾可达200吨,现正与加拿大乐土公司洽谈,争取明年签约并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总投资3亿元的长城公司三期扩建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康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混凝土泵车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华鑫印刷厂扩建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昌盛苑西区建设项目等续建项目,力促早投入、早投产、早受益。
二、以产业聚集为平台,实施工业富县
坚持培育主导、规模发展、创新品牌、增强效益的思路,明确功能定位和主导方向,突出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作用,为民营企业和项目聚集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快产业聚集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集约化经营。在长城内燃机、天马、大迪三家龙头汽车企业基础上,带动金海车架、亚南密封件、华兴橡塑、远东配件、宏益达工贸等配套企业的发展,提高内配率,壮大汽车制造、配件产业群。扶持五合窖、伊顺等企业扩规模,促进粤大饲料、荣达畜禽、圣通畜禽、永兴食品等企业发展上水平,逐步形成集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群。抓住三九济世、步长天浩已通过gmp认证的有利机遇,抓技改、上品种、增效益,提升生物制药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助长高科制药产业群。引导丽华礼帽、华智抽纱、华鑫印刷、佳丽彩印等企业拓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兰创中雷、金伦制衣和以“三斗”、“三王”为核心的牛仔服生产企业上规模、树品牌,扶强轻纺工业产业群。促进华建、一建、二建、三建、八建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加快金地钢筋连接、华润建材、新北建材等项目尽快投产,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巩固建筑建材产业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渔业村支书带头创业事迹_事迹材料_网
渔业村支书带头创业事迹
搏击海滩铸辉煌
——记如东县大豫镇东港村党支部书记李学仁
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浪潮把一个渔民出身,从小跟大海打交道的年青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个年青人凭自己良好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胆识,站立南黄海之滨,搏击风云,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
他就是如东县大豫镇东港村党支部书记李学仁。
1992年,李学仁受上级组织的重托,更是全村党员群众的信任,从船长被推到了村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岗位。~年众望所归的他,又被推到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挑起了发展家乡经济的重任。李学仁凭着他多年积累的海水养殖经验,~远瞩的经济眼光,一幅加快发展渔村经济、富民强村的宏伟蓝图在胸中绘成。
十三年来,李学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勇于开拓,与全村群众一起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成绩。当他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不由感慨万千。
东港村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出口基地和文蛤苗种生产基地。李学仁一上任就提出,东港村是以文蛤养殖、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纯渔业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要富民强村,就必须加大投入,充分利用本村资源,挖出资源潜力。他上任后,以开发滩涂为着落点,扩大文蛤养殖面积,增加总产量。先后新开发滩涂3万多亩,使东港村的文蛤养殖面积从原来的5万多亩增加到现在的8万多亩。不断追加经济投入量,他每年带领村民共同投入资金1200-1500万元,养殖文蛤苗种1500-吨,年产成品文蛤5000多吨,文蛤苗种投入-4000吨,出口3000多吨,创汇150多万美元,年产值6000多万元,年上交税金200多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2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XX0多元。
滩涂文蛤养殖是露天工厂,常常要受台风、海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难以保证稳产高产。另外,取捕文蛤必须在潮退后才能作业,涨潮后渔民只能在船上闲着。为了充分利用滩涂优势,利用船只和渔民的空余时间,增加渔民收入,李学仁大胆提出了文蛤与紫菜在东港村滩涂上共同养殖的设想。他想,沿海渔民有养殖紫菜的滩涂优势和丰富经验,既不要到外头请人,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船只运输费,与只靠养紫菜的单位相比,我们一年可节省开支40多万元,渔民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他的想法一说出,便得到全村渔民的一致肯定。XX年,在李学仁带头下全村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共同投股450多万元,建立了紫菜育苗场、紫菜加工厂,开发紫菜养殖面积700多亩,同时注册了南通仁和水产品有限公司,从立项到企业能开始运行生产,前后不到六个月,李学仁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人也瘦了十几斤。公司成立后李学仁又经常深入到育苗场和海上船头、紫菜加工厂,了解观察紫菜生长、加工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为了提高紫菜的产量和质量,李学仁多次到紫菜高产单位拜师求教,采取走出去观摩,请进来培训的办法,虚心学习同行的紫菜生产管理技术。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仁和公司紫菜育苗出苗率比邻近同行高15%,加工紫菜正品率比邻近同行高10%。
XX年,仁和公司紫菜产量偏低,李学仁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反复琢磨紫菜低产原因。通过对邻近养殖企业紫菜养殖地形的反复考察,对海水流向与紫菜生长的影响的深入了解,并向相关养殖专家的请教,后来发现海水水质与潮流的缓急对紫菜生长影响较大。~年,他带领一班人在金刚套滩涂上咸淡水混合交汇的地方试养紫菜,结果紫菜产量比相同面积的其它地方增加了双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村支书带头创业事迹_事迹材料_网
村支书带头创业事迹
搏击海滩铸辉煌
——记如东县大豫镇东港村党支部书记李学仁
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浪潮把一个渔民出身,从小跟大海打交道的年青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个年青人凭自己良好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胆识,站立南黄海之滨,搏击风云,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
他就是如东县大豫镇东港村党支部书记李学仁。
1992年,李学仁受上级组织的重托,更是全村党员群众的信任,从船长被推到了村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岗位。2012年众望所归的他,又被推到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挑起了发展家乡经济的重任。李学仁凭着他多年积累的海水养殖经验,高瞻远瞩的经济眼光,一幅加快发展渔村经济、富民强村的宏伟蓝图在胸中绘成。
十三年来,李学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勇于开拓,与全村群众一起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成绩。当他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不由感慨万千。
东港村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出口基地和文蛤苗种生产基地。李学仁一上任就提出,东港村是以文蛤养殖、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纯渔业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要富民强村,就必须加大投入,充分利用本村资源,挖出资源潜力。他上任后,以开发滩涂为着落点,扩大文蛤养殖面积,增加总产量。先后新开发滩涂3万多亩,使东港村的文蛤养殖面积从原来的5万多亩增加到现在的8万多亩。不断追加经济投入量,他每年带领村民共同投入资金1200-1500万元,养殖文蛤苗种1500-吨,年产成品文蛤5000多吨,文蛤苗种投入-4000吨,出口3000多吨,创汇150多万美元,年产值6000多万元,年上交税金200多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2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XX0多元。
滩涂文蛤养殖是露天工厂,常常要受台风、海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难以保证稳产高产。另外,取捕文蛤必须在潮退后才能作业,涨潮后渔民只能在船上闲着。为了充分利用滩涂优势,利用船只和渔民的空余时间,增加渔民收入,李学仁大胆提出了文蛤与紫菜在东港村滩涂上共同养殖的设想。他想,沿海渔民有养殖紫菜的滩涂优势和丰富经验,既不要到外头请人,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船只运输费,与只靠养紫菜的单位相比,我们一年可节省开支40多万元,渔民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他的想法一说出,便得到全村渔民的一致肯定。XX年,在李学仁带头下全村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共同投股450多万元,建立了紫菜育苗场、紫菜加工厂,开发紫菜养殖面积700多亩,同时注册了南通仁和水产品有限公司,从立项到企业能开始运行生产,前后不到六个月,李学仁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人也瘦了十几斤。公司成立后李学仁又经常深入到育苗场和海上船头、紫菜加工厂,了解观察紫菜生长、加工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为了提高紫菜的产量和质量,李学仁多次到紫菜高产单位拜师求教,采取走出去观摩,请进来培训的办法,虚心学习同行的紫菜生产管理技术。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仁和公司紫菜育苗出苗率比邻近同行高15%,加工紫菜正品率比邻近同行高10%。
XX年,仁和公司紫菜产量偏低,李学仁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反复琢磨紫菜低产原因。通过对邻近养殖企业紫菜养殖地形的反复考察,对海水流向与紫菜生长的影响的深入了解,并向相关养殖专家的请教,后来发现海水水质与潮流的缓急对紫菜生长影响较大。2012年,他带领一班人在金刚套滩涂上咸淡水混合交汇的地方试养紫菜,结果紫菜产量比相同面积的其它地方增加了双倍。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