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汇总11篇)
发布于2024-07-04 22:19,全文约 23242 字
篇1: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_网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这次省政协陈主席一行莅临我市调研指导,这既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关怀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力鞭策和鼓舞。现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倾斜扶持,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以“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等措施相互配套的综合治理,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于上世纪末提前一年整市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过渡的阶段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全市扶贫开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寻求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有效结合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重点乡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以来,国家和省上共给安排扶贫专项资金7.22亿元,有35.4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解决温饱目标,农村贫困人口由XX年底的90.2万人下降到54.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1.38%,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XX年,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国有关地区专题调研后认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xx市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
(一)整村推进促进了扶贫工作重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市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共投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7941万元,在396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占重点村总数的40%,村均扶贫资金投资强度70万元,已有344个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项目户形成了1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2项以上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计划生育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同时,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决单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局限性,从XX年开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6万元,先后实施连片开发、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19个。项目实施区域按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突出产业、完善机制、持续发展的原则,乡、村、社各级联动,准确定位,注重创新,不断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和监测管理,在群众参与、产业经营模式、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机修梯田、等级道路、优质马铃薯基地、设施种养业为相辅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开发扶贫的聚集效应凸显,贫困农户增收环节更加完善,扶贫开发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试点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XX年以来,我们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为新农村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143万元,其中试点前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912万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相结合项目资金2440万元,天津对口帮扶资金250万元,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40万元,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快了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步伐。XX年度安排实施的8个试点,于XX年底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XX年,按照省新农办和省扶贫办关于省级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确定陇西县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1万元,加大了对市级6个新农村试点乡镇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三)产业扶贫拓宽了贫困农户增收门路。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运用市场思维,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凸显的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产业,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近1.5亿元,贴息贷款4.8亿元,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实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培育营销主体,形成了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产加销协作紧密的产业开发机制,使产业扶贫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到XX年,全市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7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3.4%,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的70.25%。其中,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316.8万亩,总产量430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50%,马铃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94%,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96元。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篇2:关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关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排, 8月25日,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杰,副主任任建新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组成调查组,在县政府办公室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组现场察看了花林寺镇卫家岗村委会、香菇种植大户等扶贫项目建设情况,走访了花林寺镇木瓜铺村、高楼村部分扶贫搬迁户。在查看现场的基础上召开了由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工作情况汇报,调查组成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把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有效载体,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全县贫困人口比XX年减少了1.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年均减少贫困人口XX余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增加收入为重点,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抓手,每年安排100多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果、茶等特色产业。在扶持洋坪镇马渡河柑橘示范区等5个产业扶贫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全面启动了6个村的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柑橘基地4万多亩,茶叶2万余亩,食用菌发展规模达到1.1亿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6家(规模以上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5家,3.65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XX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80元,比XX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长15.7%,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坚持以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为主,以设施建设、“一建三改”、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建设。XX年来,已完成了30个村的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80公里,累计投入2.1亿元解决了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兴建末级渠240公里,完成晓坪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了农网完善化建设任务,累计新建沼气池达9560口。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与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相结合,与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房户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对居住 “三不通”的贫困农户稳步实施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农村危房和土坯房改造4300户,完成扶贫搬迁408户1489人,完成生态移民315人,90%的移民搬迁户基本实现脱贫,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坚持把实施“雨露计划”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有效整合“阳光工程”、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农民参与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XX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500多人,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培训贫困农民3万多人,转移安置就业1400人,全县通过培训后外出务工人数达4万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就业促增收”扶贫新模式。
(四)以满足贫困人口需求为重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贫困学生救助、广播电视村村通、医疗救助和“三下乡”等项目建设,贫困地区和老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县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工程,新建农家书屋110个、村广播室102个,新建、改造村级组织活动阵地87个;新建、改造2家县级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和45个村卫生室,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因病返贫现象得到缓解。积极推进了“两项制度”对接,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和特别困难贫困人口基本纳入低保,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贫困人口。自XX年来,全县共投入4亿多元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累计有5790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9.86万人参加社会保险,累计救济救助困难群众9500人次。
(五)以社会扶贫为重点,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合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活动和“百企反哺”活动。全县县直单位每年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500多件,捐赠和争取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建立结对帮扶基地100多个,建立农家书屋40多个,累计向贫困村捐赠各类书刊5万余册。累计有50家民营企业支持贫困村建设,为贫困村捐资捐物折款500多万元。扶贫开发工作的扎实推进,有效改善了干群、党群关系,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调查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认为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二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差。三是扶贫开发的任务越来越重。四是扶贫开发争取资金难度越来越大等。
二、相关建议
为深入推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充分认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创新完善扶贫方式,确保扶贫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计划。要根据国家、省市扶贫纲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计划,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效推进。要加大全县贫困人口的普查力度,掌握贫困人口的现状、需求、脱贫路径,为扶贫计划推进提供科学依据。要坚持城镇农村统筹规划,各乡镇、村要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作出具体扶贫规划,做到上下衔接协调推进。
(三)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要以“雨露计划”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形式、拓宽渠道,不断创新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乡镇、村居的工作积极性。要把扶贫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种渠道的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素质、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充分调动扶贫对象自主脱贫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扶贫效果。要坚持把扶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壮大增收产业,作为实现开发式扶贫的着力点,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从根本上使贫困人口走出困境脱贫致富。要巩固现有产业化建设成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产技能,指导扶贫对象加强产业管理,发挥产业脱贫效益。
(五)进一步拓展开发式扶贫资金渠道。要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的力度,打好远安不列入整体对外开放县和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牌,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要认真总结资金捆绑扶贫的好做法、好经验,整合各类资源投入到重点贫困村,用于推进重点村项目建设。要继续开展社会扶贫,调动方方面面的扶贫帮扶积极性。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营造良好的对上争取环境,确保扶贫开发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地贡献。
篇3:中学2024年学校血防健康教育活动情况总结_情况报告_网
中学2015年学校血防健康教育活动情况总结
学校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各类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抓好学校的健康教育是根本上解决不良卫生行为问题的战略举措。学校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结合前阶段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提高认识
我校健康教育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我校成立以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为成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使学校对血防健康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切实有效地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管理组织,即学校领导与班主任、学生会及各班卫生委员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县血防领导小组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文件,进行动员宣传教育。使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紧迫性。
二、制订计划,措施落实
为了贯彻落实县血防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预防艾各类疾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健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体质和精神健康。召开了班主任专题工作会议和各班卫生委会议,提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流行病防控等工作目标要求和任务安排,保证工作部署到位。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落实血防健康教育。
1、把血防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
按照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校各相关组织工会、团委、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形式,将有关知识渗透到思想品德、自然、生物课、体育与健康等课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反复强调、不断渗透、贯穿整个学年,确保血防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有效。
2、开展血防健康教育专题教育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预防血吸虫病》等vcd片;开展禁毒、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各班主办了一期以血防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备有一定数量的《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小丛书,供学生借阅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预防血吸虫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3、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外活动
结合学校的实际,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把健康教育以活动课、班队课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电化教育等广泛开展卫生知识,青春期生理卫生保健、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并根据季节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饮食卫生、营养卫生等宣传教育。如在世界戒烟日,学校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有的学校还组织召开了一次“拒绝毒品、珍惜生命”的主题班会或 “健康杯”卫生知识竞赛。开展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而且活动有记录,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工作台帐。
4、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社区活动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区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密切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调动各方力量,挖掘社区、家庭、学校潜力,联合行动,形成血防健康教育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学校以告家长信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体检结果的同时,印发预防艾滋病等卫生知识资料。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附近街头、村组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的同时,开展爱国卫生、健康促进、预防血吸虫病等板报展览、向居民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将学校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以带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学校血防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和学校的各项工作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和学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师生对常见疾病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是提高了。但仍有相当部分的教职工、学生认为,健康教育是小事,如认为疾病离我还远,有麻痹轻视的思想。学校的措施、制度及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日常卫生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经常洗手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待改变。如何使广大师生确实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从我做起”的理念,还需要我们学校教职工不懈地努力,确保血防健康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篇4:关于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关于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残疾人扶贫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应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按对残疾人帮扶形式的不同,目前我县基地还处于“零”状态,严重制约了农村残疾人的就业,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县残联组织开展了基地建设的调研。
一、我县残疾人扶贫基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我县有各类残疾人3.84万,占全县人口的6.4%。持证残疾人1.2万,其中农业户口的残疾人1万人,占83.33%;非农业户口的残疾人0.2万人,占16.67%。
现状:残疾人扶贫基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应农村残疾人扶贫解困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目前,我县基地建设还处于“零”状态,按照省、市残联的安排部署,我县拟计划在今年建成3个县级残疾人扶贫基地,这3个基地分别是:XX县养殖专业合作社、XX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XX乡养殖场。
XX县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XX县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龙安镇后山村塘房村民小组,计划建设规模6000㎡,计划养殖规模五年达到养肉牛500头,年收入达500万元,纯利润达150万元,现有设施设备占地面积800㎡,其中畜圈12间,养殖肉牛12头,青贮窖6个,办公室1间,配有割草机、粉碎机、铡草机、地磅秤等必备的专业养殖工具,还备有断电时备用的柴油机一台,有合作社社员8人,其中残疾人3人,现已投资40万元,年底前投资达80万元;办理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关制度以及每头牛每天情况记录簿,对每头牛的情况进行记录。
XX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XX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龙安镇乐村阴山村民小组,该专业合作社现有建设规模2019㎡左右,设圈舍50间,办公室1间;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残疾人4人;生猪存栏300余头,其中:仔猪存栏200头左右;圈舍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也投入资金 45万元;办理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关制度。
XX乡养殖场基本情况:XX乡养殖场位于XX乡水果村烂田村民小组,该养殖场为股份制企业,始建于2019年8月,现有股东及员工5人,其中残疾人1人,总投资70万,养殖场地1000㎡左右,分为1区和2区,1区现养殖蛋鸡4000余只,日产蛋3600多枚,产蛋率占90%以上。2区现在没有喂养。办理了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关制度。
存在问题:从拟计划建设的XX个基地看,我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地以农业养殖业为主,规模小、基础差、覆盖面窄、带动残疾人就业能力弱。且均未纳入本地区扶贫工作的大局中,缺乏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二是缺乏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政策导向。是合作框架松散,服务内容单一,整体实力不强,扶贫机制有待规范。四是产业化运作渠道单一,基地资金匮乏,发展缓慢。以上种种原因给我们基地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的方向、基本目标和主要原则
农村残疾人的扶贫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基地建设作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基地建设的方向
基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是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要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才能持续推进。
我县的基地建设,一是要着力建设一产基地,以一产基地为主向第产业领域拓展。这应该成为我县今后基地的建设方向,也是解决基地一条腿走路问题的要求。我县拟建的XX个基地是以养殖业为主,而且现在规模较小,这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残联及社会各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我县的第产业现在的发展正稳步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应探索产业领域拓展的途径。根据我县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产的服务配送等工作,进一步带动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要开拓残疾人服务业,结合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实施,依托现有的社区服务、社区康复等平台和资源,逐步推行社会化服务。开展了居家养残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实现残疾人居家托养。
在一产的基地建设中,着力打造“辐射型”基地,推动其发挥优势,培育和发展这一类基地是今后建设的一个方向。首先是经营优势。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在经营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辐射型”基地,不仅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帮助残疾人解决了生产环节上难以克服的经营、管理、销售和技术等问题,扩大了残疾人的生产范围。其次是市场优势。“辐射型”基地的特点在于残疾人依托基地,基地依托市场,基地处于残疾人与市场之间,既可以为远离市场的残疾人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又可以有效地组织残疾人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既为市场运作提供保证,又能克服小农经济的盲目性,为残疾人的生产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和收入。第是规模优势。基地的发展需要规模来支撑,规模越大,越能高效地占领市场。基地的规模效应可有效克服残疾人经营小而散的弱点,通过产品有效地将分散的残疾人组织起来,形成市场的供求规模。第四是素质拉动优势。就整体而言,残疾人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形成生产障碍。而残疾人素质的提高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基地迫使残疾人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残疾人在这种被动的生产过程中自身素质能够逐步提高。第五是风险共担优势。辐射型基地的发展,不仅使残疾人从基地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还可能与基地建立风险共同体,这样大家有利共享,风险共担,极大地减轻了残疾人的风险压力。
(二)基地建设的基本目标
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受到环境、市场、人才和政策等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基地建设的近期目标是获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建设,提高向残疾人辐射的能力。远期目标则是通过基地的发展,提升自身的实力,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由此带动一批残疾人的自我发展,从而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则
基地建设和发展应当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效益统一原则。基地建设必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力度的加大有赖于基地经济效益的增强,基地如果没有经济效益,扶持就没有物质基础。二是市场需求原则。基地的经营毕竟是市场行为,必须符合经济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引导、支持、协调、服务帮助基地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是资源优势原则。由于各地的“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不同,在经过市场的选择后,各乡镇都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产业群,这种产业群实质是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的产物。基地应当利用当地产业群,使基地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四是有序发展原则。基地建设既是一项新事物,又受到资金、人才、组织性质和市场、自然等风险的制约,需要积累经验,逐步完善。而残疾人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群体,在经济上经受不起大的波动。五是选择性原则。基地建设要选择好投资方向,选准依托。选定的项目要适合残疾人的特点,符合市场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强劲的生命力。
四、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基地建设列入农村扶贫工作的议事日程
基地作为农村残疾人脱贫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就目前的体制而言,基地要发挥作用,政府行为的存在尤为必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基地建设纳入本地区大扶贫的范畴之内,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和各部门支持等形式,给予基地特别的关照。政府可以通过“非市场制度”的安排,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应用、土地的流转、税费的减免以及市场服务等措施予以有倾向性的扶持。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在发挥残疾人、企业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财政、民政、农业、扶贫办和残联等部门要增加对基地的投入,探索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企业负责承建和经营的投入机制和运行方法。其中基础性、公益性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种仔种苗发放、技术培训指导、自然灾害保险、市场推广服务等,主要可由政府或有关部门解决,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向基地加大投入力度。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则主要由基地通过自筹、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有关部门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助引导。同时,建立担保基金,确定担保机构,为基地的建设投入及残疾人从事更大规模的生产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对积极创业的残疾人优先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提供一定的风险基金。
()建立风险规避机制
基地的建设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基地又维系着众多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从我县的企业和农村一些养殖大户的发展看,过去一些企业和养殖户大在市场价格诱导下,盲目投入,盲目生产,结果是初具规模,市场价格却大幅度下跌,残疾人非但不能受益,反而因此而致贫。而有些农村种植大户经不住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打击,频临倒闭的边缘,同样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要资助基地参加政策性的农业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开辟新险种、优惠保费,从而增强基地和残疾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规范基地的运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基地作为经济实体进入市场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第一,基地应该是法人。当然,是企业法人为妥,还是福利社团法人为妥,要视各地的情况而定。第二,要理顺与基地的关系。对基地的扶持基点是基地必须扶持残疾人脱贫。有关部门应根据自身对基地的扶持力度而确定基地的扶贫工作要求和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基地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残联可采取基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无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现在拟建的 XX个基地均缺建设资金和周转资金,可每个基地补助20190元,以解决其当前资金困难的问题,多渠道对残疾人扶贫基地进行扶持。第,要实行签约式扶贫。基地对残疾人的扶持必须有契约。用合同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基地有责任、有信心,残疾人有实惠、有恒心。
(五)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
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发展特别需要专业突出、甘于奉献的经营领头人。这些经营带头人在不断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也为残疾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民企业家,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在经济上不让或少让他们吃亏,在政治上要给予其一定的关心,在经营上则要多为他们提供优惠优质的服务,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协调、和谐的外部环境。
(六)加强和改进对基地的服务
总之,要搞好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和残联组织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基地建设的服务工作,努力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建好XX个拟建的基地,推动更多的基地建设,同时,把基地建设向二、产业拓展,从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促进残疾人的就业。
篇5: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撰写过程中,以上行公文体裁(报告),把握客观性、陈述性叙述。文字要简练,避免重复,用语要准确,切忌词不达意,文字冗长。下面是有关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县纪委监察局:
按照《中共**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对自20xx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年度脱贫任务数
20xx年我镇共有416户120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贫困发生率为2.7%,有县列贫困村1个(xx村)。
20xx年脱贫人数为139户425人。
20xx年预脱贫人数为124户372人。
20xx年脱贫任务数为172人。
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网络系统
精准扶贫工作共包含4个系统、1个网页。2019年底录入数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20xx年10月开通的爱心帮扶后台管理系统,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目前正在录入数据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
国扶办开发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并发放了扶贫手册。省扶贫办开发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要求户有表、村有册。市扶贫办下发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一览表。
三、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贫困户入户项目
20xx年共实施了两次入户项目,包括蔬菜种植、菜叶种植、柑橘种植、核桃种植、育肥猪、母猪养殖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第一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16户,376人,应拨款16.7825万元。合20xx年10月开展的精准扶贫再识别和“回头看”工作,我镇有22户因不符合贫困人员认定条件,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一批实施入户项目为94户,实际拨款为13.56万元。20xx年底通过了县扶贫移民局的验收,近期将报财政局拨款到户。第二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46户,425人,实际实施109户,305人,将于20xx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验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县列贫困村圣本村于20xx年硬化3km长3.5m宽的村道,工程总造价9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35万元,投资折资19万元,上级扶贫资金36万元。
四、贫困户再识别和“回头看”
精准扶贫识别及回头看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入户甄别,严格剔除城镇户籍人员、经商、买车、买房、财政供养人员,于12月28日核定系统人员为403户1178人(包含已脱贫人员中需清退的95人,因要求系统不能动)。及时上报清退、新增表。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级对贫困户的准确定义不明朗,各部门要求不一致,比如:民政系统要求所有的低保户都要进入贫困系统,而精准扶贫系统要求必须要符合整户低保才能纳入;二是贫困人员的隐形收入不能认定,比如其存款我们无法核实,为此造成人员核实不能确保100%的准确度,随时有可能增减人员,但系统不能随时变动。
篇6:中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中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7:县人大“农民健康行”活动开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县人大“农民健康行”活动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xx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于7月中下旬对以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农民健康行”xx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卫生局情况汇报,抽查了县合管办相关档案,召开了中医药从业人员座谈会,先后深入到县中医院、卫生院、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实地查看了农村中医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突出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县政府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中医药工作列入“农民健康行”活动主题,成立了“农民健康行”xx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同时按照《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中医院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提高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地位。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纳入了县城建设整体规划并提到议事日程,中医院经费实行了财政预算,今年预算安排45万元。 XX年,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二)突出网络建设,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一是加强中医院建设。目前中医院拥有业务用房9400平方米,开放病床101张,年门诊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年手术1500台次。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18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35%。XX年与XX年相比,中医院资产总值由170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增长23%。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县政府决定将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到马鞍新区,计划征地30亩,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开设病床200张,总投资4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论证和环评工作,省发改委已立项呈报国家发改委,征地工作、建筑设计正在抓紧进行。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全县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3家乡镇卫生院创建为“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兴院示范单位”。治河渡卫生院地处城郊,面对县级医院的竞争压力,通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该院桥头门诊部全部为中医药科室,其中医药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20%。团洲卫生院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0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30%。能提供中草药3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同时,注重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了辖区内农民健康档案,针对个体差异,为农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药治疗方案。全县50%的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参与预防保健。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突出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逐年显现。
通过专科建设,极大提高了我县农村中医药服务比重和服务能力。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其中,县中医院的骨伤科是该院的拳头科室,也是省级重点专科。该科室年收治病人占全院病人总数的40%。中医院的针灸康复科、颅脑外科、中风专科日益受到全县人民信任。治河渡卫生院的肝病专科已开设10多年,在全县享有盛誉,曾治愈了大量危重肝病患者。县注市中心卫生院设有中医骨伤科、中医肝病专科、风湿理疗专科、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科等四个中医特色专科,开展了针灸、推拿按摩、牵引、小针刀和封闭等项目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的定点介入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元至6月份,中医定点介入治疗患者234人次,中医中药治疗患者245人。XX年上半年全院中药收入43.1万元。通过专科的建设,中医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突出人才培养,中医药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8:五规划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十三五规划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近三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
20xx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将扶贫标准由1196元提高到2300元,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江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程和“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扶贫开发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20xx年,省财政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统筹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7亿元,比20xx年增长64.4%。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赣州市规定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扶贫开发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不低于2%,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自20xx年起,市本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中央、省、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为协助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有关工作,9月上旬,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组赴赣州、吉安市及所辖的于都、兴国、万安县,就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扶贫项目、走访贫困农户等方式,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等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有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复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0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迅速作出全面部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将任务分解到有关设区市和省直部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规划方案编制全面展开,省委、省政府贯彻意见中明确要求编制的12项规划和方案已基本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分别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复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土坯房改造规划已印发实施。国家扶持全面展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批复建立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52个中央部门和单位结对支援我省31个县(市、区)。资金投入大幅增加,20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原中央苏区78亿元,占全省四成,比上年增长53.7%。民生工程全面实施,20xx年,赣州、吉安、抚州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12.5万户,占全省的70%;解决了约200万农村居民和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赣州农网改造补助资金4亿元;改造原中央苏区农村公路4800公里。
(三)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强水利、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近三年来,全省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817公里、桥梁5926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平方公里,帮助国家扶贫重点县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严重的9694户39391名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组织实施了农村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6651名群众整体搬迁,完成了25.5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兴国县改造农村公路480公里,实施了3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移民搬迁4137人、建立集中安置点29个,推进28867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土坯房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把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关键,着力提高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职业技能素质。着力推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20xx-20xx年实施培训突破10万人,培训对象转移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地在工业园区转移就业人数占到80%以上。吉安市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每年培养200名“三定向”的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科技扶贫示范项目22个。万安县财政安排300万元,对20xx年考取三本以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每人扶持1万元。
(五)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省委、省政府构筑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建立了“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机制(即:一位省领导、一个省直部门、一个有实力的省属企业以及每县每年一千万元财政专项补助,对口帮扶一个国定贫困县),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万安县建立了“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扶贫到户新机制,对全县76个贫困村、19429户7264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分类。于都县利用县产业园区片区建设,安排一定比例的扶贫资金与贫困村贫困户直接挂钩,与土地一并入股入园企业或龙头企业,并从中获取相应的租金或红利(股息)以及劳务工资等稳定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篇9: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篇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县纪委监察局:
按照《中共**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对自20xx以来的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年度脱贫任务数
20xx年我镇共有416户120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贫困发生率为2.7%,有县列贫困村1个(圣本村)。
脱贫人数为139户425人。
20xx年预脱贫人数为124户372人。
20xx年脱贫任务数为172人。
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网络系统
精准扶贫工作共包含4个系统、1个网页。20xx年底录入数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20xx年10月开通的爱心帮扶后台管理系统,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目前正在录入数据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
国扶办开发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并发放了扶贫手册。省扶贫办开发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要求户有表、村有册。市扶贫办下发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一览表。
三、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贫困户入户项目
20xx年共实施了两次入户项目,包括蔬菜种植、菜叶种植、柑橘种植、核桃种植、育肥猪、母猪养殖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第一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16户,376人,应拨款16.7825万元。结合20xx年10月开展的精准扶贫再识别和“回头看”工作,我镇有22户因不符合贫困人员认定条件,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一批实施入户项目为94户,实际拨款为13.56万元。20xx年底通过了县扶贫移民局的验收,近期将报财政局拨款到户。第二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46户,425人,实际实施109户,305人,将于20xx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验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县列贫困村圣本村于20xx年硬化3km长3.5m宽的村道,工程总造价9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35万元,投资折资19万元,上级扶贫资金36万元。
四、贫困户再识别和“回头看”
精准扶贫识别及回头看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入户甄别,严格剔除城镇户籍人员、经商、买车、买房、财政供养人员,于12月28日核定系统人员为403户1178人(包含已脱贫人员中需清退的95人,因要求系统不能动)。及时上报清退、新增表。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级对贫困户的准确定义不明朗,各部门要求不一致,比如:民政系统要求所有的低保户都要进入贫困系统,而精准扶贫系统要求必须要符合整户低保才能纳入;二是贫困人员的隐形收入不能认定,比如其存款我们无法核实,为此造成人员核实不能确保100%的准确度,随时有可能增减人员,但系统不能随时变动。
篇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xx年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
6、公示公告。先将入选名单在贫困户所在的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确定出全镇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后报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办公室复审,复审后进行公告(公告期为5天)。
7、建档立卡。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库。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83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最后统计的贫困户人口数为3278人,导致与市扶贫办下达的贫困户人口数3377人少9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核对各村上报的公示名单和贫困户登记表名单信息,将遗漏的贫困户人口数进行核实存档,以备以备下步改正
2、上报的采集信息存在身份证号码不准确、银行账户漏填或不准确、填报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仔细核对上报信息,列出信息填报存在错误的户,以备下步改正。
篇10:2024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述职报告_述职报告_网
2017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合水县扶贫办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以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为总揽,以创造一流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为宗旨,以建设依法、高效、清廉的扶贫行政机关为目标,集中力量在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大解放、能力素质大提升、工作效率大提速。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现做如下述职,敬请评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办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及时成立机构。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办理业务。二是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县上政风行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办扶贫工作实际,制定出了《合水县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阶段任务,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做到了有的放矢。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股室分工制,领导分管责任制,绩效考评制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配合抓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创新工作机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贫困村改善基础条件和培育支柱产业上
具体工作中,我们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末,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贫困乡村办实事上去。xx年以来,我办共争取各类财政扶贫资金427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9个,整乡推进项目2个,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9个。共为贫困村新修村组道路16条108公里,土岘子5处,排水渠1500米,涵洞13个;新打机井2眼,建水塔2座;压设输水管道9处47.5公里,新打小电井40眼;新栽苹果树19500亩,建果窖160座,建钢架蔬菜大棚260座,建暖棚猪舍488座,新购良种仔猪2440头,新建暖棚牛舍182座,购基础秦川良种母牛182头;种植双垄沟播地膜玉米3万亩,新建村科技培训中心13处,完成科技培训8400人(次)。使贫困村组的基础条得到了明显改善,增收产业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县扶贫工作连续两年全市考核第一名,荣获全省一等奖。
三、完善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扶贫开发工作本质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在办理扶贫业务过程中,我们坚持要求“以人为本,高效服务”的原则。以“一张笑脸相迎,一句请坐交谈”的热情,以“耐心询问、细心解答、公心办理”的态度,确保各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有序、高效、便捷。先后共为贫困村编报各类扶贫项目计划360多个,签订项目合同120多份,拨付扶贫资金800多笔,按时办结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了100%。
四、坚持政务公开,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开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办实际,我们深入研究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对内对外公开的内容、形式、措施等,建立政务公开目录。采取公开栏、张榜公布、宣传标语等形式,重点对扶贫办内设机构、人员职责、受理事项、办事流程图以及规章制度;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依据和程序。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制度的主要事项等。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及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到了群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确保了工作高效、合法、有序的开展。
篇11: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自查自纠的工作报告范文_自查报告_网
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自查自纠的工作报告范文
扶贫办:
根据扶贫办纪检组《关于印发开展查处套取挪用侵占涉农资金案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扶贫办纪检发[20xx]4号)及相关文件精神要求,xx市扶贫办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所负责实施的项目资金进行全面认真的自查,现将有关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20xx年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资金使用情况。20xx年共下达xx市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等共计144万元.其中,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长期技能培训资金136万元(x财(农)指标【20xx】288号),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8万元(x财(农)指标【20xx】904号)。实际到位资金144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44万元。
2、20xx年资金使用情况。20xx年下达xx市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等共计120.3万元。其中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长期技能培训资金108.5万元(x财(农)指标【20xx】670号),“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以奖代补项目资金6万元(x财(农)指标【20xx】467号),20xx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5.8万元(x财(农)指标【20xx】853号)。实际到位资金120.3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17.8万元,结余资金2.5万元。
3、20xx年资金使用情况。20xx年共下达xx市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等共计120万元。其中,20xx年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开发培训和贫困村规划及监测资金120万元(x财(农)指标【20xx】875号)。实际到位资金120万元,实际支出资金36.03万元,结余资金83.97万元。
在项目资金使用方面,所有批复的项目资金全部用于下达的项目计划。其中20xx年结余资金2.5万元为中长期技能培训项目检测管理费;20xx年财政厅以(x财(农)指标【20xx】875号)下达我市移民地区技能培训经费120万元,因此笔经费指标20xx年12月8日发文,我市随即与11所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并按上述文件要求预拨相关培训学校30%培训费36.03万元,结余资金83.97万元我市将严格按照培训协议的要求,在保证培训进度、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情况下认真核查培训档案后予以拨付。
二、项目资金管理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在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xx市扶贫办制定了《xx市扶贫开发项目和专项资金督查办法》按照统筹安排、民主决策、突出重点的原则,市扶贫办要求培训学校结合自身培训特点和形势任务的需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坚持差异化发展,实现特色办学,重点以劳务移民、“两后生”为主要对象的劳动力转移中长期技能培训,负责制定和落实好培训计划,并严格按培训项目管理操作规程组织开展招生和培训。同时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并按规定的程序审批使用。资金拨款严格按培训项目实施进度拨付。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培训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xx市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体制机制比较健全,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培训项目资金下达较晚,近三年指标几乎都在年末下达,许多培训学校要么提前培训,要么持观望态度,等候培训指标,无所适从;
二是部分培训学校不仅承担扶贫部门的培训任务,还承担人社部门、妇联残联等部门的培训任务,有时往来于有关县市之间,造成招生宣传、技能鉴定等方面较为滞后,致使项目资金拨付较慢,发挥效益不及时。
四、下一步工作
xx市扶贫办非常重视区属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验收,我们将认真总结每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按照检查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整改。一是督促相关培训学校完善手续,加快进度,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要求抓紧时间尽早实施,使培训项目尽快完成并发挥应有效益;二是对还没有实施的项目要求倒排时间、抢抓进度在能实施的时间及早实施;三是创新完善培训项目招标制,健全各类档案培训资料,保证扶贫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并发挥应有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