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给高三毕业生的赠言3篇
发布于2024-07-12 03:17,全文约 6452 字
篇1: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班主任的发言_高三寄语_网
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班主任的发言
十二载寒窗苦读,一百天全力以赴,我们在追寻着我们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必将在六月变得美丽而辉煌。
感谢姚校长热情洋溢的报告,我们聆听到校领导的谆谆教导;感谢家长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感受到亲人们的殷切希望;感谢徐老师和李忠林同学充满激情的发言,我们看到了07届高三全体师生必胜的信念和奋力拼搏的决心。在此,我谨代表高三年级组全体师生郑重承诺,我们将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激情和万倍的努力,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去夺取XX年高考的胜利,给家长一个惊喜,还栟中一个奇迹。
有志者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而无论什么样的路,我们总要一步步坚定而又踏实地走下去。我们要抓住每一堂课,每一节自修,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题目,不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我们还要利用每一次考试的机会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改正错误,提高自己。在这一百天里,我们会有三次大的模拟考试:四县联考,市一模和市二模。其中四县联考将在五天后的2月28日开始进行。四县联考是对我们一轮复习情况的全面检阅,是对我们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意义十分重大。2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天距离高考正好一百天,我希望大家利用接下来的时间认真复习,以优异的成绩拉开高考百日冲刺的大幕,为高考的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
曾经有人这样说:"高考是年轻的战场上最后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
胜利属于充满自信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信心,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充满激情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取得胜利。
胜利属于勤奋努力的人。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非得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这种人也一定会是高考战场上的胜利者。
胜利属于方法正确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勤于思考,善我总结,抓住点滴时间等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包括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学习状况,通过合理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成功才会最终到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百日竞渡展示青春风采。同学们,这一百天可不是普通的一百天:这一百天,凝聚着十年求学的汗水;这一百天,凝结着亲人期待的目光;这一百天,是我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日子;这一百天,是我们最难忘、最珍贵的青春记忆。一百天说长也长,它等于两千四百小时,十四万四千分钟,我们会有足够的机会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所以我们要充满信心;一百天说短却也短,在我们并不算长的人生路上,已有很多个一百天悄然逝去,却很难说给我们留下多少有价值的记忆,珍惜这一百天的分分秒秒,你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高三年级主任,我愿意在这一百天里与老师们、同学们同甘共苦,急你们所急,想你们所想,与你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我希望这一百天也能成为我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高三班主任毕业留言_高三寄语_网
高三班主任毕业留言
早读的书声唤醒迟到的黎明,晚修的灯光映亮求知的心灵。高三的同学们,你们带着一路走来的坚强与自信,带着母校深情的期待与嘱托,即将迎来高考的检验,接受时代的挑选。
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坎坷路,每位同学在求知的历程中既品尝过成功的欢乐,也经历过失败与挫折。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暂时的落后也并不可怕,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同学们,你们三年来的勤奋耕耘,即将换来收获的喜悦。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请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全力拼搏的精神,轻松愉快的心情。考场上的比拼,不单单是知识容量、思维深度、逻辑判断,还有难能可贵的平常心。西藏谚语:能解决的事,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担心也无用。与其惊慌失措杞人忧天,不如胸有成竹自信坦然。以云卷云舒的惬意,以小桥流水的轻盈,悠然行来,摘取一份本就属于我们的神奇。
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我能行,以顽强的意志去拼搏,坚持到底,有志者事竟成!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家长、回报学校!
回首来路,充盈于内心的是一份踏实,一份厚重。岁月流转,步履匆匆中,我们充满对未来的希冀。期待一份收获,祈求一份美好。而今我们会聚一起,共同祈祷,梦想成真。让我们相约成功!六月的天空,我们一起腾飞!
篇3:高三班主任给学生的临别赠言_毕业赠言_网
高三班主任给学生的临别赠言
各位家长、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又到毕业季。有幸站在这里,在诸位即将翻开人生新篇章的时候,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既代表在座的每位老师,也代表我自己,不抒情,不煽情,接地气地和大家聊几句实在的。
首先恭喜你,穿过了人生第一个黑暗隧道,爬上了一个小土坡,从此以后,再碰到什么大考小考,天空就会飘来5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当人从长时间的紧张疲惫中,一下解脱出来,十有八九会进入失重状态,苦了那么久,你想尽情吃喝玩乐,带点报复和肆意的快感,很正常,我只想提醒你,安全,安全至上!日子还长,你慢慢来——除此以外,父母生你容易,养你不易,你的安全不属于你自己,请你,且乐且珍惜。
我猜你吃喝玩乐两个礼拜以后,八成就会进入那么个状态——睡得昏天暗地,醒得晕头涨脑,目光呆滞地洗漱,蓬头垢脸地上网,看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聊天打游戏,父母心疼你苦了太久,懒得跟你大呼小叫,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你吧,然后你人就慢慢颓了,干啥都不起劲,一心等开学。
三个月说长也短,说话间你就上大学了,然后你会发现,你上当了!大学没有想象的那么自由和高大上,搞不好校舍没有实验洋气,课程比中学还乏味枯燥。你的中学老师,虽然是一群情智商都不怎么高的人,但是他们谨慎胆小,善良心好,陪你成长,一起欢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可以很温暖。然后,你的大学记忆里,同学永远比老师清晰。当然,大学里也可以碰到影响你一生的人生导师,看你运气。
大学上个一年半载,新鲜感过去,荷尔蒙的释放也无法缓解你的焦虑,未来茫然无头绪,有件一直困扰你的事儿,开始让你焦灼——要不要出国?当然要!张三李四都走了,凭啥落下我?父母也经过了一年的心理适应期,也愿意放你走更远的路。于是,各种忙碌,然后你就出国,然后你就头大了…再然后…此处省略几万字。
好了,我不再向下设想了,这样想下去,你未来的七八年,都没法儿过了。
但是,这样想过去,你就知道这种过法,除了没劲,还是没劲,浪费时间,糟蹋青春。而这种浪费生命的活法,很可能就从明天就开始了……让我们把思路拉回来,换一种过法,或许可以改写生活——
青春不留白,但是不能失控。你的人生终久是你的,先规划,想好了,再去做。
一、关于暑假
这个假期,我给你一些可行的建议:报个名,去把驾照考了;约几个靠谱的朋友来趟靠谱的旅行;去听音乐会买畅销书看热门电影;去把一直想学的吉他学了,看你想看的书,干你一直想干的事儿。动起来,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怎么都比在家傻宅着强。
但是,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事儿不是瞎玩,而是陪父母,哄他们开心,修补一下被应试教育折磨得千疮百孔的亲子关系。你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父母的分离已然开始了。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开始无限外放和分散,唯独注意不到身后逐日衰老的两个人。我18岁离家求学后,几乎再也没有跟父母相处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一直以为来日方长,不知道一向健康的父母会在XX年之内相继离我而去,没有孝敬过他们,更谈不上好好的陪伴,终生遗憾。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无常,岁月无情,如果你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一切都来得及。
二、关于大学
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没有罪不可赦,它最大的问题是过度教育,基础教育的大部分时段,都在揠苗助长,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遗憾的莫过于没什么机会好好发展情商、没什么时间认真读读真正的好书。
今天回头看,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专业以外的不急之务,譬如多年阅读累积出的大智慧,譬如长期锻炼而来的好身体,譬如良好的家庭教养内涵,譬如人际沟通表达能力,譬如人脉资源,等等。
所以,在大学里,除了专业学习以外,你要做的事儿还很多。
首先要广泛阅读,读罗素说的“没用的书”——
读一点小说,因为你阅历有限,可以在故事中窥视人性,预演人生。但是,小说对于人性的想象永远超越不了现实,现实生活总是比小说家闭门想象出来的还要狗血、惊悚。等你真正进入社会后,大可以少看小说、多看新闻。但那时候,你就会发现,曾经的阅读体验给你开了天眼,你可以用这第三只眼观察生活,洞悉人性,进退从容。
读一点历史,“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永远在轮回,人性却从未改变,光芒与丑陋轮番上演。历史让人活在当下,更容易清醒和睿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大部分都可以在史书里窥见。
读一点文学,纯文学的诗歌和散文。北岛说,“诗在纠正生活”。那些唯美的文字会让你在浊世中保持一份赤子情怀。让你有心情在抖落满身的疲惫后,站在窗前看万家灯火;即使未来身体蜗居陋室,心灵也可以诗意栖居;哪怕摆脱不了俗世的纷扰,也可以在内心自在逍遥。这在今天整体焦虑的社会状态下,很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一点哲学书,看一看康德、柏拉图,也读读老庄、孔子,当然也要翻翻冯友兰、周国平。人生的某个时段,自我救赎,可能都要靠这些前辈和现世高人的指点。
除此以外,书不妨看得杂一点,那些不实用但有趣的书籍,让人轻松愉快。按照你的喜好,读些关于体育娱乐、时尚饮食、专业动向的小文章,人间烟火里有百般滋味,细品之下都可以很美好。幸福往往被琐碎裹挟,挖掘生活中的“小确幸”,多少要点智慧。毕竟我们是在用心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去寻找所有能营养你的东西,那些跟艺术、跟美、跟普世价值有关的东西。譬如听一些好的音乐,既能让你血脉愤张,也可以让你沉默安详;看一些经典好片,体会光影背后的深邃;还有那些有质量的讲座、培训、脱口秀和公开课,能吸收就不要错过了。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气质、气场、气魄、气量、气概,很可能跟他的阅读、历练构成因果关系。俞敏洪谈到他的大学生活时,说:“不管北大给了我什么样的影响,大学五年读的500本书,才是真正决定我人生和未来的关键。”如果这四年你没有荒废,未来四十年你就有可能开始的相对从容。读“无用的书”,日后方能做“有用的人”。
20岁前后是人生的上升期,做加法,多读书、广交友、勤做事。互联网虽然可以让秀才不出门,神游八万里,但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肯定不能靠这些完成。走出门去,读书,也读人。
跟有“料”的人做朋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种情况,是有的。主动去结交一些大朋友,那些年长你两三岁,甚至三到六岁的人,这种年龄差距不会在价值观上与你形成断层,他们刚从你的年纪走过,理解你的想法和困惑,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吸取,这会让你在未来三五年内少走不少弯路。人生苦短,没必要把时间全浪费在酒肉朋友的觥筹交错间,卡拉次数多了,人的感觉不是ok,是无聊。
多做运动,切莫放纵。因为年轻,所有的身体指征良好到会让你失去警惕性。我亲眼见过在企业招聘中千里挑一胜出的大学生,在随后的体检中惨遭淘汰,拿着报告单在医院走廊里放声痛哭,忏悔自己四年疏于运动,作息不规律等等。
除非你有后顾之忧,否则,我不太主张读书的时候打工,或者长期打工。写不进简历的工作经历,不要也罢。好好利用这四年,这是真正的黄金年华,读书、交友、运动、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年人热衷于致青春,就是因为青春太好了,怎么过都觉得浪费,也因为青春太短暂了,她的消逝远比你想象的要快,快很多。好好珍惜这四年,这几年在你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影响之大,你以后就知道了。
三、关于出国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出国留学的大军中,很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的。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跟世界接轨,但除了大学排名,至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性在哪里,出国去学什么,对一个人改变是什么,关注不多。当然更隐藏着某种期待:最好留在在国外,立稳脚跟,传宗接代,再别回来。万一孩子毕业求职无望、移民没戏,海归变海待,不仅没跟国际接轨,反而和国内脱节了。就会很沮丧,觉得白忙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打了水漂,还不如给他买房子当首付,还不如给他创业做启动资金,如何如何,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教育越来越像投资,付出时间精力金钱,需要一个好的收入、体面的职业作为回报,至于精神是否压抑,人是否快乐,考虑不多。
从学生的角度看,对西方教育的向往只怕也是盲目居多,老觉得谁谁出去都能变学霸,我出去看能变个啥?
中国教育现状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寄希望于外国月亮更圆,也是不现实滴。
东西方教育各有千秋,西方的公立学校和普通大学是一种公民教育,培养普世情怀,对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功不可没;私立学校和重点大学则是精英教育,培养学生领袖,注重济世情怀,对整个族群的引领,非常注重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和儒家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理想是异曲同工的。从受教育的终极目标上看,东西方一致,也不一定非出国接受再教育不可。
但是,在今天的国际大视角下,如果有机会,都可以出去走走看看,这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时代,都是好事情,因为人的素质和思想都会有个较大的提升。如果你想学业精进,也不一定非把目光锁定英美,德国有那么好的文科类大学,意大利有极棒的设计学院……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不一定非得从校门到校门。你可以申请新西兰b2签证,去当一年果农;也可以申请到迪拜去当一年酒店服务员;也可以参与ngo组织,去中南美洲接触雨林土著;考一个双语双城导游证,看看世界,顺道传播国学,也是极好的……间隔年经历可能比一个学位更有意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对英语的要求不过是雅思5.5以上,提前一年递申请即可,获签率很高。
只要你动脑去想,然后谨慎地付诸实现,这个世界真的很有趣,前提是动脑打开思路,然后用行动力带来好运气。
东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其实是教育方式,他们是唤醒,我们是灌输。但是不管是哪里的教育,都希望打造出一个这样的人——健康、自信、会思考、有正向价值观。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未来——职业、配偶、生活方式。
四、关于处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人均gdp3000-10000美元就是这样的时代,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满足,价值观却扭曲混乱,道德和诚信都缺乏底线,整个社会乱象横生,匪夷所思。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每个社会转型期都这样,这是一个必然阶段,我们刚好赶上了而已。只要没有战争,和平年代从来都没有最好和最差的分别,要感恩,你生活在这么富庶发达的历史阶段,不必纠结“这个世界会好吗?”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坚信未来一定会很好,这个阶段不过是产前阵痛,时间会证明它终将过去。
越是年轻,越要有意识地积累智慧,辩证思维,不偏激地看问题,尤其不要在网上胡乱吐槽泄愤,逞口舌之快,做无用之功。与其抱怨,不如实干。“30岁以前没抱怨过,30岁以后还抱怨,人都废了”。
肯尼迪说“不要总是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要常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这话适用于全世界的年轻人,用来解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以一己之力,或许对全局没有大的改观,但是鲁迅先生早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借一句网络金句,更加直白简单——“你有阳光,中国就不会黑暗。”
总之,带正知正见去生活,努力让自己内心强大,就无需在意众声喧哗!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混帐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在基础教育的任何学段都是滑稽和不合理的。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线?一定要划,划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也罢了。所以,未来几年,你要怎么过?请三思而后行。
感谢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相伴三年,缘牵一生。青春是人生最美的歌,愿你们好好谱写,唱响未来的每一个日子,无怨无悔!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