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内蒙古实用导游词精选【经典五篇】

发布于2024-07-13 14:56,全文约 16448 字

篇1:2024年简洁内蒙古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__×旅行社导游__×,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__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__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近年来,包头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列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1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均进入前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2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包头就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城市规划,是唯一由中央批准实施的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极具前瞻性。近年来,包头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出发,全力打造“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和“功能齐全、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包头已经从昔日的钢铁城、工业城变为文明城、花园城,先后荣获了“20__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大连市、桂林市和包头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包头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包头市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30多处山水人文旅游景区、景点。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1家,3A级6家。20__年包头市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草原休闲之都”的包头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将尽全力打造这一形象品牌,使包头市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草原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目的地。内蒙古旅游主要是领略草原风情、大漠风光和蒙元文化。包头市具备了三种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内蒙古旅游最好的进出港口和集散地。包头市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又是距著名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最近的大城市。包头市具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及独具民族风情特色的餐饮服务。闻名全国的小肥羊总部就在包头,热情好客的240多万包头各族人民相信中外嘉宾的包头旅游,定将不虚此行。包头市现有旅游宾馆饭店等经营单位650多家,星级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一家,在建的五星级、四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55家;导游人员502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车辆可通达各重点旅游景区。20__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0.24亿元。

篇2:内蒙古优质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我是内蒙古××××旅行社的导游×××,大家称我小×好了。

按照旅游合同上的日程安排,今天上午我们要去游览的景区是将军衙署。它位于呼和浩特的新城区,是清代一品封疆大吏绥远城将军的办公住所。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随绥远城一同兴建,只是将军衙署当年就建成了。这是我国仅存的一座高级武官衙署,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那为什么要在呼和浩特这个地方建一座武官的衙署呢?呼和浩特过去又叫归绥,归指的归化城,绥指的是绥远城,也就是今天的新城,为什么又要在这里介绍绥远城呢?因为将军衙署和绥远城是密不可分的,它建在绥远城中轴线中心偏北处,就好比是绥远城的心脏,因此要介绍将军衙署就得先从绥远城说起。归化城是建于明代的,它是由著名土默特部的蒙古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和他的妻子钟金哈屯(人称三娘子)亲自督建的,建好后起名叫“库库和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这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名字译音的来历;明政府取“归附朝廷、接受教化”之意(显然带有有民族歧视色彩)赐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当时是一座繁荣的城市。到了清代,清廷与漠西蒙古准葛尔部经常发生战争,西北边疆的这种动荡局势,促使清廷决定要加强北部的军事防卫,以巩固其在西北的统治。经过反复权衡,清廷决定在原归化城东北五里处新建一座军事防御城,使新、旧两城成犄角之势,便于防卫。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开始了新城(绥远城)筑城的筹备工作,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正式开始筑城,于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新城建成,历时两年四个月,这种建城的速度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乾隆二年,清廷从山西右卫(今右玉)调来建威将军王昌(又作“王常”)就任第一任正一品绥远城将军。绥远,是绥靖远方、也就是安抚边远地区的意思。这里要强调一下,将军衙署的主人是绥远城将军,不能随意将绥远城将军简称为绥远将军,因为清廷任命的是绥远城将军,而不是绥远将军。清代就有78任将军在174年间先后在此任职(据《清实录》记载),民国时期先后又有二位署将军、十三任都统、五位绥远特别行政区与绥远省政府主席在此办公,其中著名将领有傅作义,董其武等。可以说2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绥远地区的政治中心,可谓“漠南第一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的题匾挂在大门门头上。

〔大门前及第一进院实地导游讲解〕

我们现在衙署对面看到的“一”字型照壁,上面正中石匾上刻写着“屏藩朔漠”四个大字,意味着保卫边疆,是光绪十六年第70任绥远城将军克蒙额所题,为绥远城三件珍贵石刻文物之一。衙署原有六进院,现保留有四进院。我们沿着甬道往里面走,来到仪门前。这正中的大门为什么叫作仪门呢?仪取礼节、仪式之意,是礼仪之门。当年的绥远城将军就在这里迎送贵客的。那时只有和将军品级相当的官员才可以走仪门,其他的官员要走两边的旁门,又分为文东武西,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大门内是第一进院,院内北边东西两侧有两只赑屃(bì xì)各驮一块大石碑,这是近年建造的;南边一溜房屋,现为书画、纪念品商店和古玩店。大家进来和我走过仪门一同细细游览吧!

〔第二进院实地讲解〕

朋友们,请大家看院内的这4株青城名木——紫花丁香树,它们均植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每到,花满枝头,香溢远近,沁人心脾。近两年每逢“五一”节前后,这里都要举办“将军衙署丁香节”。届时,游者如云,堪称嘉会盛况。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丁香花是呼和浩特市的市花呢。

第一展厅 折房

大家现在参观是东边第一展厅——过去叫折房,折房是衙署下级官吏上堂前议事和休息的地方。现在,这里介绍的是呼和浩特新旧两城,主要是新城——绥远城建城的历史。历史途中已经介绍过,请大家结合实物,听讲解员讲解。

〔以下各展厅内容主要由将军衙署讲解员讲述〕

好,下面我们先看模型吧!大家看到的这个归化城和绥远城复原模型就是呼和浩特旧新两城在清代时的样子。绥远城总面积为285万平方米,合4275亩,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城墙上有炮位44座,城墙高2丈9尺5寸,城墙顶宽2丈5尺,城外还有一条环绕四周的护城河。绥远城有4座城门: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都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在将军衙署东南面的是绥远城的钟鼓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阻碍交通”被拆除)。城内西南角设有“小校场”。西城门外设有36万平方米的“大校场”和演武厅,原为驻防军平时检阅和操练3900多八旗兵的大操场。而在战时系将军出征点将,开拔军旅的出发站。

下面来看这张清代地图,这粉色的区域就是绥远城将军的管辖范围,它看起来就象一个屏障,守护着中原的北大门,从此可以看出绥远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是绥远城的建城图。建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耗银130余万两,动用10万民工,仅木材就用了30余万根木料。因负责建城的官员通智等人偷工减料、谎报实情、贪污公款,被“宰相刘锣锅”之父刘统勋奉旨斩首了。看来反腐败问题是历来要抓紧解决的。这张图是绥远城的驻防分布图。这两个城门石匾,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件珍贵石刻文物之二,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并亲笔题写的蒙汉满三种文字的绥远城北城门和南城门——即镇宁门和承薰门的石匾。由天子亲自命名并题写城门石匾,全国仅此一处。这几门大炮是仿制当年绥远城驻军使用的红衣大炮,是当时从国外进口回来的先进武器,进口的炮是头大尾小,后坐力大。国产的炮头尾一样粗。因为这里是军事重镇,所以当时配有二十四门重型大炮。

第二展厅 回事处

我们再来参观西边第二个展厅回事处。这里原来是衙署文官办案整理资料、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现在是陈列衙署的概况和变迁史。

这是衙署恢复原貌的沙盘。衙署是严格按照一品封疆大吏格式建筑的。它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两边配有厢房,耳房和东西跨院,是取八卦之意,四平八稳的意思。原整体布局分前后二组,五进套院。前组为公务厅院,后组为将军的内宅,现在只保存了中间四进院,五进院和后增的六进院在民国和解放后及的时候被毁掉了。接下来看展柜中的展品。这一张是绥远城管理等级图,从将军到士兵等级森严,待遇差别极大,比方说将军一年俸银两千多两,协领就四百多两,到步甲就只有十八两了。这些刺绣图案是清代的补子,在官服的胸前,背后各有一块。它是用来区分官品等级的。文武官各分九品,文官的是飞禽,武官的是走兽。将军连体衣帽箱是将军出行携带官服和帽子用的,这种设计非常方便合理。

第三展厅 官房

院内西北角上的官房是将军的下级官吏协助将军处理军政大事的地方,官房的规格仅在大堂、二堂之下。将军的幕僚在此审阅从回事处送过来的公文,查阅后送折房行文,最后到大堂印房盖印,然后用快马送至京城,报于皇上,因此官房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官吏比将军品级略低,一般在三、四品左右,房内陈设虽比不上将军的大堂、二堂,但也比其他管理办公地方讲究。首先请看北炕,由于北方冬季较冷,所以明清两代北方官吏办公室一般都有火炕,取暖的方式很像现在的地暖。冬季,官吏们坐在炕上,炕上有炕桌,桌旁有坐垫,靠炕墙处有踏板,官员踩踏板上炕,踏板旁陈设有痰盂。房间若大,还有火盆,北京的故宫军机处的陈设就是如此。官吏们坐在炕上看文件,写公文。炕桌上有笔、砚等文房四宝。正面北墙上挂有清代十二位皇帝的画像,我们依次做个简单的了解。第一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都盛京(今沈阳)。1636年其子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朝对全国统治了268年,这一阶段共有十个皇帝,他们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宣统即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基,在位仅三年零两个月,到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2月就被迫退位。宣统退位标志着清朝的彻底灭亡,也标志着中国永远取消了帝制。至于1917年张勋导演的溥仪复辟闹剧,仅11天便在举国唾骂中收场了。

第四展厅 大堂

院内正北的大堂,门前是13米见方的露台,是官员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大堂又称正堂,是衙署的主体建筑,平常是闲置不用的,是将军接圣旨或有重大活动时才启用的。大堂为五开间,瓦顶悬山式建筑,长20米,进深10米,高9米。大厅内有屏风一座,屏风的图案就是象征当朝武一品的海水麒麟,屏风前端坐在太师椅上这个形态逼真、威风凛凛的一品武官就是第一位绥远城将军王昌的蜡像。他右边这个穿长衫的文弱书生就是我们熟知的师爷或机要秘书;他左边是带刀侍卫,两人都是六品或六品待遇。下边站着的这个弯腰屈膝,穿着二品文职官服的是当时的山西巡抚。这四尊蜡像讲的是一个“将军权力大,气死一巡抚”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绥远城将军位尊权重,非一般封疆大吏可比。所以王昌上任时,乾隆皇帝亲题一块牌匾送给他,请大家抬头看上方,写的是“泽敷遐迩”。“泽”是恩泽,“敷”是覆盖,“遐”是远,“迩”是近。意为皇恩浩荡,泽及远近。那绥远城将军这官到底有多大呢?拿现在话来说相当于上将衔的大军区司令员。您看公案桌上摆有八支令牌,红色是派兵遣将用的,黑色是审案子用的,他审的可是重大军事案件。桌上还摆放有1个签筒,是将军行军打仗或做重大决定时占卜用的。这边有二顶万民拥戴伞,上边签满了黎民百姓的名字。在历史记载中这是百姓签名以表示拥戴王昌将军的廉正爱民功德。

花架上摆放的这对景泰蓝器物叫天鹭,俗名朝天吼,您看它眼睛向上望很形象吧!它的实用价值其实是作香薰之用。您可别小瞧这器物,这样的东西都是皇上御赐的,可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买来摆在这的。摆在这有“威震四方”的意思。

大堂两侧摆放有回避、肃静牌,职衔牌,仪仗车轿等。职衔牌又称云牌鸾驾,数量不等,将军出行时排在轿前显赫扬名用的,平时放在大堂内两侧。作为一品职衔的绥远城大将军出巡时的仪仗是:杏黄伞两柄,金黄棍一对,扇两把,兵器一对,赝翎刀一对,枪两对,兽箭一付,回避、肃静牌各一对。出行时,队伍前面还要打开道锣,将军在后边坐绿呢大轿。这墨绿色也是只有一品职衔才配用的。那边的勒勒车可是件文物,是将军家属远行时坐的,前后都有刻花铁装饰,那么精致,可见非同一般。

大堂墙上是嘉庆皇帝为教育八旗子弟写的《圣训》,又称《八旗箴言》。其大意为清代祖先历尽艰难险阻打下了江山,期望后代子孙发扬优良传统,保卫好这来之不易的社稷疆土。这其中的许多内容于今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其中提到的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等等。看完大堂的陈设,您还可以欣赏一下梁上的彩绘图案和大堂的建筑风格。这大堂梁上是旋紫,门头上有双龙合禧,仪门上有苏式彩绘,一会儿大家还可以再欣赏一下。整个大堂屋顶是完全的木制卯榫结构,270年了,依然这么坚固,可见当时不时兴豆腐渣工程,也说明王昌首长极有可能没吃回扣。

第五展厅 印房

院内东北角的印房是存放将军印玺及重要档案的机密之处。印房后墙上张贴着乾隆御题关于诸葛亮“淡泊明志”的一段感悟文字,下边陈放着两个高大的印箱罩和两个小印盒。东南窗下陈放着将军虎钮银印。西炕上摆放着精美的供案。东墙供奉有武圣关公铜像,因为满族是个尚武的民族,认为关云长助其入主中原,对关公更是倍加推崇。关公自古因忠孝节义、品德高尚而为人敬仰,早已超出了世人的境界,被历代奉为神灵,明朝以后被尊称为关帝。〔第三进院实地讲解〕

第六展厅 箭亭

院内西北的箭亭原是将军下属武官在此负责驻防官兵武备军需及军事演练等事宜的地方。现作为归绥驻节将军专题展览之处。这是将军年表铜牌,清廷授封绥远城将军的经过较为复杂和频繁。从乾隆二年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开始到宣统三年最后一任将军为止,历时174年,这一期间清廷共委派了78任绥远城将军。 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之前,归化城将军是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这边有他的半身画像。他平定噶尔丹叛乱战功卓著,朝野共敬。这78任绥远城将军中有一位在任期间最长,共任职11年,他是第70任将军克蒙额。民国后,从1912年10月张绍曾任了新体制的绥远城署将军,到新中国成立前共有l8位20任署将军、都统和特别行政区、省主席在此任职,其中商震,李培基都是两次连任,最后是董其武任绥远省政府主席时,于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通电全国,宣布和平起义了。亭前广场上陈列着古代作战用的刀、枪、斧、钺等十八般兵器。兵器起源于原始的生产工具,特别是狩猎工具,后来生产工具转变为主要用于战斗和杀人的工具,于是兵器就诞生了。到了战国晚期,钢铁开始用于兵器,铁制兵器结构紧密,成分均匀、坚韧、锋利,质地更加精良。

第七展厅 二堂

院内正北是二堂,这里是将军日常办公的场所,现在陈列了将军的蜡像及相应实物,再现了将军昔日办公的情景。过去,有人认为这个二堂的别称是“退思堂”。其实,后院的三堂才又名“退思堂”。步入二堂我们看到的是照满族习惯布置的一明两暗的格局。中间是海水波涛的屏风,前面摆放着将军办公时的大条案,条案上放有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二堂西屋这尊蜡像是第71任绥远城将军永德。他于光绪二十年十二月调任绥远城将军,二十一年六月初六到任,任期六年之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因英帝国主义迫害,被撤职后自杀。永德虽已身死,但仍然被帝国主义和清廷列入惩办“祸首”名单之中。端坐在东屋的这尊蜡像是第76任绥远城将军贻谷。贻谷(吉林满洲镶黄旗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三十四年(1908年)任“钦差督办西蒙垦务大臣”,“理藩院尚书衔”,兼任绥远城将军,在呼和浩特任职七年。他居住在旧城垦务大臣行辕,又坚持到新城将军衙署上班。他一面积极推行清廷的垦务政策,为清廷不遗余力地搜刮到大量银两,一方面他也预料到清王朝的统治已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因此他十分关心新城满族同胞的未来生计,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因追查前任将军信恪调任后一批补修军械巨款经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处理后下落不明的问题,而反被文哲珲状告其贪污,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下狱。辛亥后,贻谷旧僚岑春值上书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为贻谷翻案。徐世昌派马福祥调查后,给贻谷平了反,并赐给一面“耆英望重”大匾,以示表彰。民国十五年(1926年)贻谷病死在河北易县。

第八展厅 客厅

参观完二堂您可以信步来到二堂东边的客厅,也就是第八展厅。您可知道这里原本就是将军接待客人的客厅呢?现在,这里辟为“归绥老照片”展厅,展出“城市建设”、“历史纪事”、“历史人物”、“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共5个篇章近200幅珍贵照片。请大家逐一过目,以加深对呼和浩特重要历史的认识。

〔第四进院实地讲解〕

第九展厅 西厢

(慈禧少女时期在呼历程)呼市新城有条出名的街叫落凤街,从历史上看,这里并没有出生过皇后,怎么会有落凤一说?其实这条街是因慈禧太后少年时住过而得名的。下面我们参观的这个展厅原为将军家属及侍卫活动的地方,现在陈列的是慈禧15-18岁时在归绥生活的场景。慈禧,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她的祖先原是蒙古族。姓土默特。其祖垦垦达尔灭了库伦那拉后,占据了人家的地盘,就改称那拉,后又迁居到叶赫河畔,因此号称叶赫那拉。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镶黄旗满洲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征由安徽的修补道员升任归绥兵备道台(全衔是“山西分巡归绥兵备道”),是文职、正四品地方行政长官;又因他有“兵备”职衔,所以除管民政外,还有整治地方兵务之责,但只管汉军绿营兵,不管归绥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蒙古土默特旗兵。他上任时带着十五岁的女儿及全家来到归绥,可人已经来了,道台衙门还没有整修好,归化城副都统只好把他们全家人安排到绥远城内一座协领衙门里寄居(这协领衙门就在今新城区东落凤街)。不久道台衙门修葺好了,惠征一家才搬进道台内宅(今天呼市一中校址)居住。四年任满后举家赴京,兰儿经选秀而入宫。后来到光绪时,这两处都被奉为慈禧皇太后的圣迹,慈禧住过的那条街,从而更名为东落凤街,与其西边的西落凤街街名一并沿用至今。 这两件衣服是慈禧一生最喜爱的便服,上面绣有兰花,是因慈禧小名叫兰儿,而且兰花又很清新素雅。顺西墙几个玻璃橱展箱里陈列的是与兰儿少女时期在呼和浩特生活有关的各种展品。这一幅立体模型图是慈禧跟随父亲来绥远上任时的情景。从小长在安徽的兰儿从未见过这样的鹅毛大雪,新奇地撩开窗帘向外张望,茫茫白雪笼罩着的绥远城显得更加威武、壮观。少女时代的慈禧天生丽质自然也爱打扮,慈禧的容貌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四大美女,但也非同一般,有野史描绘她“一出游,旁观者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可见她年少时确实漂亮。

这是一幅草原秋猎的场景,慈禧在归绥时练就了骑马射箭的本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入宫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去承德骑马。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慈禧60大寿时照的,您看她长方脸、长鼻梁、大耳朵、高颧骨,目透威严,而且双手保养得多么好。她每天早晨洗脸前,先用毛巾把手包起来,放入盆中温水浸泡,一直泡到柔和为止。这幅照片是慈禧坐在莲花座上扮观音菩萨,我们从电视上总看到当时慈禧又称老佛爷,那慈禧为什么叫老佛爷呢?慈禧垂帘听政后,仍贪心不足,她想圣祖康熙被人们叫做老佛爷,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的活佛,那我就是观音菩萨转世的活佛。她为暗示别人,在宫里多次扮观音演戏。一日,慈禧传旨让宫中画师在5尺长的宣纸上画9尺高的观音,只有一位女画师画出了一幅观音坐像脸面和慈禧一模一样。于是,慈禧就把画像挂在大堂,天天拜,边拜边看如醉如痴。天长日久,大家都看出了这西太后想当观音的化身,叫她老佛爷肯定特别高兴。从那以后,宫内宫外就叫开“老佛爷”了。下边这张是慈禧和宫女皇妃的照片,这个瘦的是光绪的皇后,胖的那位是光绪的瑾妃。当时的审美观与现在差距很大吧!这双是元宝底鞋,是清代妇女穿的旗鞋中的一种,旗鞋也称“寸子”,有“马蹄底”、“花盆底”等等。这种鞋的特点是平空增高三四寸,妇女穿上显得身材修长,高挑挺直,甚是优美。在这里顺便提一句旗人和汉族女人最大的区别,旗人是天足,汉人是缠足。

这是慈禧画的牡丹和写的“福禄寿”三全,可见真实的慈禧真的是才华横溢。

第十展厅 东厢(佛堂)

大家现在参观的展厅是佛堂,这里原为将军及其眷属求神拜佛的地方。如今这里又恢复其原貌,供游人参观礼拜。我们先从左手看起。这个石雕叫转轮,是寺庙中用的,上面用满蒙藏三种文字刻着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hōng)。据说这石转轮每转动一周,就代表您诵了 三千六百八十遍,那您念的经越多,就会离佛越近,天长日久就会深结佛缘了。接着我们看到的这尊坐东面西的石质佛像是药师佛,这是在整块青石上采用高浮雕手法刻制的。制作的年代约明末清初时期。他的全称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他左手持钵盛甘露,右手持药草。相传他在成佛时曾立下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的疾苦。人们认为信奉药师佛能消灾延寿,医治百病。墙上的这张图片,表现的是初唐时期的彩塑佛,中间为释迦牟尼成道像,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右手作神法印,左手作与愿印,身边是他的两个弟子左面是迦叶,右为阿难,这种组合是一佛二比丘,比丘是弟子的意思。在人们供奉的各种佛中,只有释迦牟尼才是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这个叫石经幢(chuánɡ),这是佛教中的用品,上面记载着一些佛教中发生的事件。这幅彩图最上边为一佛二菩萨,释迦牟尼和他的左、右胁侍菩萨文殊和普贤。彩图的中部为五百罗汉,这里出现有济公的形象,因为他不守佛规,又喝酒又吃肉,所以,一般在五百罗汉中把他放在角落里面。彩图的下部为一佛众菩萨:弥勒佛和观世音、虚空藏、普贤、金刚手、妙吉祥、除盖障和地藏菩萨等。

第十一展厅 三堂

院内正北的一溜正房,居中的面阔五间、较为高大宏伟的建筑就是“三堂”。这是针对大堂、二堂而言的。三堂又称官邸,亦名“退思堂”。中间为过厅,设有书案、彩绘木质屏风和木框书画玻璃钟堂(现场指说实物);东侧两间为“内签押房”,是将军平日批阅公文及处理日常公务的处所;西侧两间为将军的书房,是将军平时(主要是閒暇时)温经习字、读书作画之处。总之,三堂是将军在大堂、二堂工作之余,退至此处思考军政大事兼之休闲、娱乐的地方。游人可以在此通过实物鉴赏并充分运用联想,尽情体味将军平日的工作、生活场景。

〔结束语〕

末了还要说一句,清代的绥远城将军衙署,民国初年曾一度改称将军府,其后的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又改称绥远都统署;之后,国民政府又将它变作绥远省政府(即省主席衙门),先后200多年,历经沧桑。现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旅游景区,它又焕发出青春,吸引着无数游览者。将军衙署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历史遗存,1984年即被文博界评为内蒙古十大古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呼和浩特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直接见证之一,也是研究清代军事、政治、八旗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官衙建筑的实物资料。将军衙署为繁荣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文博事业、旅游市场作出了积极的令人欣慰的贡献。最后,愿将军衙署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祝大家知识增进、旅途快乐、身心俱健!欢迎大家再次做客呼和浩特,再次光临将军衙署。谢谢大家的真诚配合,再见!

篇3: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导游词_内蒙古导游词_网

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来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也应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不可无食,“民以食为天”嘛。论起呼和浩特的风味美食,不能不先说稍美和莜面。稍美、莜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有特色的两种主食,新城、旧城许多餐馆都经营。    稍美:亦作捎卖、稍麦、烧麦。把面擀成薄皮,垫粉面碾边成荷叶状,然后包以鲜羊肉馅,捏成石榴状,上笼蒸熟后,晶莹透明,味极鲜美。早年都在茶馆出售,故称“捎卖”,也因其边稍如花,故称“稍美”。归化城稍美早在明清之际便成享誉塞外乃至京师(北京)的驰名美食品牌了;现以旧城大北街“麦香村”(百年老店)及其在新城总局街南口的同名分店特制营销的最为著名。莜面:即燕麦面,有“三熟”之说,即麦粒要炒熟,和面时要用滚开水烫熟,成形后蒸熟。莜面食品耐饿,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食品。俗谚云:“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莜面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种微量元素,为天下粮食营养之王,常食有益于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保健。莜面食法与季节有关。春、夏季多用凉菜调拌,如山药丝丝、水罗卜、黄瓜等新鲜蔬菜;秋、冬季则用羊肉汤、腌菜汤等调拌。食用时均以油炝辣椒末调拌,香辣可口。莜面食品的做法也很多,主要有搓鱼鱼、窝窝(猫耳朵)等。武川莜面是最为有名的。“武川焖三宝”(莜面、山药、羊肉合焖一锅)是饭菜合一的精品美食。莜面系列主食与相应菜肴,以“莜面大王”、“半亩地”等饭店为营销名店。主要食品还有糕。特别是在婚礼寿诞时,非吃糕不可。糕,即用黍米面蒸熟后,反复揉轧,揉好后有以下做法:    油炸糕:捏成皮包上豆馅或菜馅炸熟,也可直接炸成片状蘸糖吃。市内各饭店在喜宴上都将此装盘上席。    素糕:蒸熟揉好后的糕直接佐以烩菜或炖肉带汤食用,一般小饭馆才经营此项。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常用主食:    荞面饸饹:将荞面和好压成饸饹,浇肉汤食用。和面时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则别有风味。因荞面可“食疗”糖尿病,市内许多专营店生意兴隆。不过据《本草纲目》介绍,荞面类食品不宜与羊肉同吃。    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的副食品主要有牛、羊、猪肉,其次也有鸡、鱼、骆驼肉、驴肉。蔬菜则主要有土豆(俗称“山药”、学名马铃薯)、长白菜、圆白菜以及夏令乃至四季各种新鲜蔬菜。    呼市的酒类主要有:    白酒:亦称“烧酒”,以高粱酒为最佳,主要地产的有金元呼白、成吉思汗酒等;当然,区内其他盟市进货的河套系列、奥淳系列的白酒亦颇受欢迎。    呼市人喜饮砖茶(吃稍美时必喝),也有人饮花茶。市内饮奶茶的也不少。奶茶系蒙古族的常备饮料,用牛奶加砖茶熬成,饮时可加盐。赴蒙餐馆就餐,吃蒙古包子(蒸羊肉饺)、蒙古馅饼,奶茶是少不了的。    呼市地区许多饭店、餐馆经营的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有:    涮羊肉:将鲜羊肉切成薄片,放火锅内烫熟后,蘸芝麻酱、香菜、腐乳等佐料食用。很多蒙、汉、回族餐馆均有特色经营,其中“小肥羊”为精品名店。手扒肉(亦作“手把肉”):系蒙古族佳肴,即将大块鲜羊肉煮制,锅开后就可食用。新城西街的玛拉沁饭店特制的手扒肉鲜美无比,颇具特色。烤羊腿、烤羊排:市内多数饭店都有营销,蒙古大营、敖包相会酒店和世纪兴隆美食广场推出的此类名菜颇受食客欢迎。烤全羊:内蒙古饭店、新城宾馆等高星级饭店和草原旅游点向贵宾团游客推出,每只在1500元左右。    过油肉:瘦猪肉(以里脊肉为最好)加蛋清粉面,抓匀后过油,然后再炒一下,鲜嫩味美,极受欢迎。这道大众菜,除清真餐馆外,市内绝大多数餐馆都“拿手”推出。     和林炖羊肉、托县黄河鲤鱼和哈素海鲜鱼佳肴更名闻遐迩,有专营店推销。    呼市的风味小吃品目甚多,颇具特色。如:    豆腐脑(即老豆腐)、粉汤(一种淀粉汤,内有粉条、黄花、肉丝等)、回民所做的羊杂碎、酱牛肉(以万胜永、铁兆义为名牌)、油茶面(白面炒熟后,加熟牛油,以髓油为最好,然后加白糖、葡萄干、桃仁、芝麻、青红丝等,食时用开水冲熟,成糊状)、爆肚儿(洗净的羊肚切成菱形小块,在开水锅中烫熟即捞出,则洁白如小海螺,食时蘸芝麻酱等佐料,是佐酒之佳品)、凉粉儿(亦称“粉皮”)、大力丸(亦称“大留丸”,泡开的蚕豆加五香面煮熟)、莲花豆(油炸蚕豆瓣),还有白焙子、三角、油焙子、香油馃子、蜜麻叶儿、油旋儿、“牛舌头”(形似牛舌)、小米面甜窝窝、小米面混合玉米面煎烙的“摊黄”等面食类食品。以上种种,市内各小吃店多有经营,而旧城回民区清真寺一带店铺林立,花样最为齐全。以上主要内容,呼市民俗学家王忠民先生早年在《呼和浩特史料》中多所论及,马志洋先生在《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内蒙古》一书中曾援引阐发。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以增进了解。朋友们,欲尽情品尝呼市价廉物美、地道正宗的风味美食,劝大家还是去旧城北门外或新城西凤美食街、东影南北路走一趟,定能让您大快朵颐。虽说“民以食为天”,但“国以民为本”,可不要贪吃、吃坏肚子哟。

篇4:内蒙古景点导游词范文_内蒙古导游词_网

内蒙古景点导游词范文

内蒙古风景宜人,是个值得一去地方。所以今天小编准备了一些导游词,供大家观赏,希望你mean喜欢。

内蒙古孟王栓海子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五原县孟王栓海子旅游区。下面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旅游区的总体情况。孟王栓海子度假村位于五原县城南乡,从县政府所在地隆兴昌镇出发,途经荣丰路口、虎先生圪旦、清真寺等,南行20公里即可到达。

整个景区由孟王栓海子度假区、孟王栓海子中心岛、孟王栓海子观鸟点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4500亩,海子水域面积2833亩。景区内水草丰美、景色怡人,是人们休闲、娱乐、感受大自然风韵的理想之地。 大家现在看到的海子北侧有建筑物的那一片是孟王栓海子度假区,现建有简易的旅游住宿房屋和蒙古包及一些相关的设施,四周水、草、树、绿地及各种简易人造景观随处可见。这个地方是垂钓点,爱好垂钓的游客可在此处尽享垂钓悠闲之乐。喜欢游泳的游客可以到前面的海湾尽情游玩。大家看到的海子岸边停靠着的游船,是专门为游客准备的,能让大家感受到在水上“行走”的乐趣。 大家看海子的中央是孟王栓海子中心岛。它面积30多亩,主体为沙丘,最高处距水平面5.3米,有上百种水鸟生活在此。岛区景色怡人,以水、草、树及各种人造景观为主体,早、晚各种水鸟在此翩然起舞,大家到这儿,会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孟王栓海子观鸟点。

这个观鸟点载体以沙滩为主,这里视野开阔,适于观测、观赏鸟类的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栖息在此的野鸭、鹭鸶、沙鹅、鹰、鹳等100多种鸟类。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导游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主要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和 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这里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号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 美称。

乌珠穆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而著称,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这里所辖的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汗”;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这三处景点是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

乌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大兴安岭西麓。主要山脉:大兴安岭,最高峰宝格达山1500米,是乌拉盖河 、色也勒吉河、海拉思台河、涅林高勒河的发源地。乌拉盖河流经东乌旗9个苏木一个牧场,全长320公里,水源充沛。东乌旗湖泊106个,泉水60多处,水 丰草茂,是内蒙古现存最好最大的草原。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蒙古召庙北五台导游词

召庙风景区位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林东镇南15公里。305国道穿山而过,集通铁路和省际大通道横贯东西,旅游专线柏油路三线交叉直通景区,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召庙风景区方圆六十平方公里,景区内景点众多,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古迹丰富。这里有大量的四季冰川遗迹,冰川压融水把花岗岩石雕琢的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人们游玩观光的圣地,召庙风景区由此而远近闻名。景区内耸立着灵岩、慈航、圣水、别楞、宝顶、七锅山等险峰,山间有朝拜圣地“真寂之寺”,真实反应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辽代中晚期石雕艺术的发展过程。庙有“北五台山”之称,相传到召庙三拜,能得到去五台山一拜之圆满功德。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篇5:2024内蒙古导游词准备600字

广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称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该寺有6个属庙,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其中供奉西藏第六世0-遗体宝塔的大殿称为“黄楼寺”。黄楼寺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其前部为81间,后部为49间,全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据说,在这座殿内,除西藏0六世遗体而外,还保存着飞天人像化石、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宝剑等珍贵历史文物。

广宗寺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由班自尔扎布台吉之子阿旺多尔济遵照师父—六世0-遗愿所建。寺内共有大小庙宇15座,共20xx多间。庙与庙之间则配以吉萨(仓库)僧房。伙房内安有1吨多重的青铜铸锅,可容纳4吨多水。庙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六世0遗体供奉在庙里,尊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顶格根。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罗卜桑多尔济上报清廷理藩院,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藏语名噶旦丹吉林),从而取代阿大希迈德里庙的原名。清道光年间进行了扩建,并把阿拉善第六代王爷囊多布苏隆的灵柩供奉在寺内。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该寺在兵乱中被烧毁,光绪年间修复。现有庙宇、僧房70多间,并举行庙会。

广宗寺依山而建,高低参差错落,四面环山,松柏长青,溪流如带,风景十分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十六罗汉被迎请至汉地时,在此过夏安居而被记载於有关经书中,五世0的《十六罗汉礼供》,六世0的《阿拉善神祈供》以及章嘉国师若必多杰为广宗寺(南寺)所写的寺规《三学昌盛之日光》中都记载当时活动的情景。

南寺第二代葛根(-)图布丹嘉木苏在他《瞻卯山熏香祭》的前言中更是具体地写到“早在有法术的和尚将十六罗汉尊者迎请至汉地时,在贺兰山做过夏安居和在此地由居士达磨做施主的历史载於五世大宝所作的罗汉礼供圆满中。班禅一切知曾亲口作预言,那时罗汉作夏安居之地是现在的噶丹旦吉林的所在地,并明示达磨居士也是诞生於此寺沟内。据老人们说在特布克山顶有罗汉足迹,果然於今清晰可见。”据《六世班禅传》中记载,图布丹嘉木苏(即温都尔葛根)於一七六九年谒见过班禅巴丹益布,并授过-传录。上述引用的话,很可能是两人交谈时班禅所讲。这是南寺作为圣地而名扬佛教界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