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通用4篇】 范文大全汇集7篇
发布于2024-07-14 00:34,全文约 8347 字
篇1:什邡个体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付彬抗震救灾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网
什邡个体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付彬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5.12大地震是我市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的自然灾害,在全市人民积极抗震救灾的同时,什邡红十字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抗震救灾医疗队,付彬同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什邡个体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什邡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医疗队。她和其他同事一起,在市卫生局和红十字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在队长龚飞龙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灾民救治点,40多个日日夜夜不管刮风下雨、冷热肌饿,还是深入灾区送医送药,她都奉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宗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从5月12号下午3点到6月23号灾民救治点撤除的40多天时间里,她和她的家人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仅5月12日下午3点至13日她和她的家人在洛水单独救治的伤员就达70多人,红十字医疗队灾民救治点治疗灾民XX余人次,和红十字会医疗队深入灾区送医送药8次,捐献急救药品4000多元,(仅老家洛水联合村就送去藿香正气液2箱,板兰根冲剂2箱,大锅药700多元),到灾区出动车辆30多架次,转运伤员20多人次,仅油费都达多元,丈夫江文全还多次为救援部队送菜、送饭、送肉等费用达7000多元,加上丈夫联系朋友送到灾区的物品折合人民币30000多元。
从6月23号红十字灾民救治点撤除后,她又在已被地震破坏的诊所里继续对解放军、武特警官兵、消防人员、防疫人员进行免费诊治。她怀着一棵感恩的心,感恩社会,报答来自全国人民和解放军、武警官兵等对我们灾区的援助和帮助,让全国人民都能感受到我们什邡卫生人员的感恩之心,感受到什邡人民的感恩之心,让我们的爱心永存。
什邡市红十字协会
XX年8月2日
篇2:谭千秋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谭千秋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为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中国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日前,中央组织部通报表彰第二批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决定授予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汶川县水磨镇党委、什邡市红白镇党委、理县杂谷脑镇党委、彭州市宝山村党委等5个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授予王理效(北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洪发(羌族,北川县民政局长)、蒋晓娟(女,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敏(女,羌族,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李林国(羌族,北川擂鼓派出所副科级侦察员)、蒋青林(汶川县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琼(女,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等7名同志“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谭千秋同志(生前系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中组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充分运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大爱无声铸师魂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
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篇3:同志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同志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一)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生,河南上蔡县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现任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协调分管城建、交通工作。自5月28日赴川参加抗震救灾工作至今,一直任驻马店市抗震救灾援川前线指挥部指挥长,为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赴川援建队伍,并被委以驻马店市援川前线指挥部指挥长之重任。自5月28日入川以后,他一直工作在灾区第一线,除坐阵指挥安县黄土镇活动板房建设施工工地之外,还来往奔波于驻马店市公路局所承担的道路抢通保通任务所在的江油市文胜乡和石元乡施工现场,市卫生局所承担的卫生防疫、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任务所在的北川县的擂鼓镇和安县的秀水镇、沸水镇,驻马店市驻军第159医院所承担的医疗施救任务所在地的平武县的南坝镇、响岩镇和平通镇等地。所到之处,他都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奋不顾身地冲在第一线,履行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
在余震不断的安县黄土镇活动板房建设工地上,他和全体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组织各施工队伍之间扎实地开展“比学赶帮”竞赛活动,通过合理规划、科学施工、交叉作业、压茬推进,严把质量,实施“五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渠化),实现“五防”(防雨、防渗、防雷、防震、防晒),终于于6月15日在全省首批通过正式验收,赢得了当地入住灾民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扬。这支建设队伍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了“工人先锋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有35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崇山峻岭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助现场,他和队员们一起,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深入宣传,严控疫情。
在高山峡谷的道路抢通保通现场,他指挥大家庭科学作业,加快推进,安全施工,有效地赢得了时间,实现了提前通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了整体推进灾区援建工作,在其他同志奉命撤退的情况下,作为前线指挥部的指挥长,他继续坚持下来,负责灾区规划,在全省第一个完成对灾区的全面规划工作。
(二)
在前线,只把自己当作一名最普通的援川队员。关于他很多“拼命三郎”式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在四川灾区,全省各地市的兄弟援建工作队都知道,有一个来自天中之地“拼命三郎”式的援川建设前线指挥部的指挥长。
在驻马店市对口援建的三个工地,人们经常看到的,却不是指挥长,而是一名普通的援川队员。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都是吃苦在前,为别人考虑在前,从不为自己考虑。
当河南卫视的记者到工地一线采访他时,他停下了手中正忙的工作,淡淡地说道:“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援川队员。”
是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援川队员,因为他像所有最普通的队员一样,每天都在工地不辞辛苦地劳动。
可是,他却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援种队员,因为他比普通的队员,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艰辛的努力。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篇4: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xx县,给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原本是国列贫困县的xx人民,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灾难使全县人民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抗震救灾工作开展以来,他就积极投身于少数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深入地震灾害第一线,了解灾情。申作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在地震灾害面前,他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想到的是少数民族受灾群众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发生的当时,申正陪同市县领导在新城子.乡开展维稳工作。地震发生后,申按照市县领导安排,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迅速到新城子xx乡xx村了解灾情,并及时电话联系全县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询问了解地震灾害情况,当得知灾情严重时,他心情很沉重。
地震后第二天上午,申在单位召开了短时间的紧急会议,及时安排部署了民族宗教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会后,他立即带领单位职工,首先奔赴灾情严重的新城子xx乡和城关镇乔家xx村检查灾情,又连续3天深入全县其他民族宗教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认真细致地查看了灾情。他用最快的时间向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汇报了灾情。
二、组织宗教界开展了募捐活动。灾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申组织县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向灾区献爱心,开展了募捐活动,同时自己带头捐款,并组织单位职工捐款,共捐资1.72万元。
三、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申组织单位人员在了解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的基础上,加班加点,编制了xx县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上报了市民族宗教局和县政府。
四、多方争取了救灾物资。申心系少数民族受灾群众,他对受灾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时向市民族宗教局汇报灾情,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超的高度重视,市局马局长查看了灾情后,通过国内外友人关系,争取到阿联酋迪拜酋长基金会捐助xx县抗震救灾帐蓬500顶,争取到香港乐凯公司捐助xx县抗震救灾帐蓬40顶。争取到xx省xx市伊斯兰教协会捐款8万元,面粉2500斤、大米2500斤、青油500斤、衣服和鞋件。
五、驻村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县上安排,申作为第一批驻村抗震救灾工作队员、进驻新城子xx乡老树川村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一是了解上报了灾情.二是制订了灾后重建规划。三是协助乡村为易地搬迁户选址定点,兼备物资,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这次“5-12”抗震救灾中,申始终和县委、县政府及市局保持一致,时刻想着灾民,时刻参与救灾,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腔热情,体现了“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篇5:记抗震救灾志愿者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记抗震救灾志愿者先进事迹
5.12地震灾难来临时,有良知、友爱新的人们都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在这危难时刻,愿在唐山的、兄妹二人及时向灾区亲伸出援助之手,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为青川县抗震救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唐山市古冶区的个体运输户自得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那刻开始,全家人就通过媒体时时关注着每天抗震救灾的动态。通过一周的观察,认识到救灾进行中清拆调运设备还有很大的缺口,现自家有大型自卸车正能在地震灾区派上用场。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她和哥哥一商量,兄妹二人都同意去灾区救援。5月21日兄妹二人开着自己家的2辆自卸车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出发的时候,两辆汽车装载着唐山市红十字会运往灾区的物资,还装有赴灾区人员价值3000余元的食品饼干、面包、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当时心中就有一个念头:我们既然是去抢险救灾,就应该到最危险、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不畏路途艰险,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青川县。当时通往青川的山路有三条,其中两条已经塌毁,只有一条山路算是可以勉强通过。实际通向青川的路按直线距离来说没多远,可在那里却和人想象的大不一样,去青川需要翻过四座山,而且全是盘山道,在那里行车可真说得上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大山。往山上看,余震不断,随时会有山体滑坡崩落的巨石,根本无法防御。往山下望是万丈深渊,就算没挨上滚石的砸落,就因路面上洒落的碎石,也会发生车轮打滑,随时会有车坠深渊的可能。
到地震灾区救灾和平日里热心助人不同,单凭热情不行,还必须具备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这样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无私无畏!
当他们把车开进青川县城后,眼前的情景让他们不寒而栗。县城里近四分之一的房屋被瓦砾砖邱。他们刚刚下车的时候,正处在地震极度悲伤的男女老少一下子就把他们围拢上来。由于当时被地震毁坏的道路短时间内还不能修通,救灾物资还远远供应不上。距地震都过了一周的时间了,当灾民所得到的食品和水却还很有限。当体弱的老人还有脸上挂着眼泪的小孩,纷纷伸出手向往爱玲要吃的时,在那一霎间他们的心都被这情景震撼了。一贯和困难抗衡的比男人还坚强的女强人落泪了。带去的两辆大型自卸车上装着他们准备自己使用的总价值三千元的食品在当天全部分给了当地的灾民,他们连当天晚上吃的东西都没有留。当天晚上,不但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喝水,并在潮湿的地上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各自都奔向救灾最需要的地方。首先用两辆自卸车清走了成品的废墟,开发出好几块平整的场地,为附近的灾民修建了临时简易住所奠定了基础。和哥哥在很短的时间里,也不知慰问了多少灾民,为他们送去了多少钱物。他们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竭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灾民。据不完全统计,发放灾民救助款有五万多元,其中直接资助了四十多名在小学生。
他们承接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青川县中医医院废墟下埋压的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医院帐目单据、病案资料抢救出来,为当地伤员的后续救治发挥作用。在这次抢救中最艰巨的任务是扒运医疗设备。为了防止有害射线对外界的影响,这样的特殊的建筑结构墙体厚,并镶有铅板这样的防护层,破拆难度大。他们硬是用铁锤砸用撬棍撬,经过了近一天半的时间,才打开了可以运出医疗设备的通道。有的医疗设备上吨重,他们就用钢丝绳栓牢,再用自卸车往外拽。他们连续四天四夜才把医院里现存的药品、医疗设备、器具及账目票据、病案资料等抢救了出来,解决了救治伤员中所需药品和器械的不足,在青川开辟了一条医疗绿色通道。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6:抗震救灾小学教师英雄事迹_事迹材料_网
抗震救灾小学教师英雄事迹
映秀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震发生后,映秀小学的教师们奋不顾身,竭力保护和救援学生,甚至因此而牺牲生命。
5月12日下午,大地忽然颤抖起来,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很快反应过来“地震了!”他带着几位老师冲出办公室,朝着教学楼的方向奔去。在操场上,大地的晃动已经几乎可以让人“飞”出去,老师们拉过正在上体育课的孩子,带着大家一起趴在地上。
等大家从地上爬起来,曾经的校园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都已不复存在。面对坍塌的教学楼和传出的呼救声,老师们清楚地熟悉到: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必须开展自救!
仅过6分钟,谭国强便率领幸存的老师进入教学楼废墟进行搜救。坍塌的教育楼里到处是令人心痛的呼救声,透过废墟缝隙,看见的是令人心碎的景象:有的孩子努力探出头,用近乎绝望而又满怀希望的眼神看着外面的世界,有的孩子则伸出血淋淋的小手使劲的摇摆……
面对废墟里孩子们布满希望的眼光,没有施救设备、没有钢钎,老师们便用双手开始了生死大救援。他们用双手硬是在废墟上打开了一个孔,救出了3名孩子。
此时,余震再次无情的袭来,老师们不顾晃动着的教学楼废墟和不断掉下的水泥砖块,一边安慰着受困学生,一边继续用手搬动压在孩子们身上的砖石水泥,又救出了4名学生。陆续赶来的家长们也带来了绳子、钳子等工具。
经过老师和一些年轻家长不懈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一个可以进入废墟内部的孔道,眼前的一幕让大家肃然起敬:二年级二班班主任、29岁男教师张米亚身体前俯,张开手臂,手臂中掩护着的两个8岁的孩子还活着,没有受伤,而张老师却早已化做了丰碑!救援人员含着眼泪试图掰开张老师护卫孩子的双手,却怎么也掰不开……
12日当天,自救持续到晚上22时20分,总共救出学生156人。
晚上,学校操场上燃起了一堆火,老师们预备稍事休息继续战斗。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四面躺满了遇难学生和老师的遗体,大家相对无言,彼此的眼神里却都透出坚毅的目光。
当天晚上又来了一场倾盆大雨,冲熄了燃起的火堆,参与救援的9名男教师紧紧地靠在一起,用体温暖和彼此,度过了他们有生以来最为难熬的夜晚。
13日凌晨6时,大雨仍然继续,谭校长带领没有受伤的老师们不顾危险,再次赶到废墟中,从教学楼顶部打开了一个很小的生命通道,又救出多名被困孩子。
在整个三天三夜的自救工作中,重点全放在主教学楼,而没有来得及对教师宿舍和办公楼展开救援。到5月15日下午,合肥市特勤救援小队通过探测发现,映秀小学已经没有生命迹象,老师们才爬上教师宿舍看了一眼自己的家和已逝去的亲人。谭国强校长的妻子就在这片废墟中,他沉默了一下,只留下了一句话:“太迟了。”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映秀小学的473名学生中262人遇难,46名教师遇难21人。
篇7:抗震救灾英雄杨剑川先进英雄事迹_事迹材料_网
抗震救灾英雄杨剑川先进英雄事迹
抗震救灾英雄杨剑川先进事迹
XX年6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绵竹市检察院采访检察长抗震救灾英雄杨剑川,他失约了。此时,他正在富新镇乡下,指导四川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杨剑川老家在北川县禹里乡,地震中他有6名亲人遇难,5名亲人失踪。家人要他回老家帮助寻找亲人,他告诉家人:“绵竹灾情也很严重,这里更需要我”,说到这里,这位坚强的羌族汉子,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春节回家,我要在他们的坟头上多磕几个响头”。
群众恐慌时,你是主心骨
5月12日下午,刚刚向(www.diyifanwen.com范文大全提供)绵竹市委汇报完地震灾情的杨剑川,急忙赶回单位。路上,他的车子被拦下:“请你们救救孩子吧,孩子都压在房子下了!”原来,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垮塌,正在午休的老师和孩子全部被埋。
回到检察院,杨剑川立即把28名干警分成几组,一组负责城区重要街道巡逻,一组看守加油站,一组到市中心广场群众安置点维持秩序,一组到看守所维护安全。他自己则带领几名干警火速赶往欢欢幼儿园……
13日一早,按照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他和另外7名干警来到拱星镇,负责掩埋遇难者遗体。刚开始,很多遇难者家属不愿意亲人就这样草草入土,杨剑川就一一做工作,“尽管磨破了嘴皮子,但工作进展还算顺利。”杨剑川说。
在掩埋遗体的过程中,杨剑川和战友们还两次制止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10时半,拱星镇街上突然乱成一锅粥。杨剑川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群众中流传着“洪水要来了”的谣言。杨剑川一边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一边扯破嗓子向群众喊话:“乡亲们镇静,不要乱跑,我是检察院的,我马上给乡亲们观察情况,如果真的有洪水,也是先淹死我,所以你们不要害怕。”杨剑川向绵远河上游跑去,发现根本就没有洪水。返回后,他把看到的情景向群众说明,惶恐中的群众情绪得到了稳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点左右,上千群众再次四处奔跑,人群中不断有人在喊,“快跑,火山要爆发了”。一些妇女和孩子已被挤倒在地,哭声一片。杨剑川向河水上游眺望,浓密的滚滚黄色烟雾正顺河道而下。杨剑川与干警驾车疾奔黄烟发生地点,发现一家黄磷厂因厂房垮塌导致黄磷遇雨发生化学反应,于是他返回群众中劝慰疏导,最终平息了人群骚乱。
救灾办案时,你是铁面包公
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杨剑川还带领全院干警抓好法律监督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特别是救灾中的职务犯罪工作。从地震发生至今,该院已办理案件13件18人,出庭参加公诉4件5人。
5月25日,剑南镇天河社区的近千名灾区群众情绪激动,不让社区干部回家。原来,有群众反映,该社区工作人员将救灾物资私(www.diyifanwen.com 范文大全提供)自拿回家据为己有,强烈要求政府给一个满意的答复。情况紧急,杨剑川指示反贪局马上立案侦查。经过一天的调查取证查明:天河社区工作人员米某、李某、魏某利用负责发放救灾物资的职务便利,将价值千元的救灾物资毛毯据为己有,情节严重,已构成贪污罪。5月27日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这起案件对杨剑川触动很大,5月28日他就将《关于在抗震救灾中认真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交给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对救灾物资的接受、发放、管理、监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当天,该《意见》就以指挥部的名义发到全市21个乡镇、10多个救灾物资发放点、行政执法部门以及企业,保证了每笔救灾款项和物资都用到灾区群众身上。
“各人都有各人的困难和损失,只要活着的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建成更美好的家园”,采访结束时,杨剑川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