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方面的课题报告(经典3篇)
发布于2024-07-19 03:24,全文约 5954 字
篇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课题研究报告[页5]_综合实践活动总结_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现在我们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有口头语言评价、书面评价、星级评价、表格评价、成长袋评价、网上自助评价;有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做到既关注过程又兼顾结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让评价真正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四)在课题组制度建设上
综合实践不是校本课程,但是依托校本开发的管理和机制。教研不是口号,其真正有效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1、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研讨。规定每双周二下午2-3节全部课题组教师集中多媒体教室进行专题教研。教研的内容主要有:围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教研、观看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讲评,教师的专题讲座,集中的课堂观摩与交流等。
2、采用在职培训。对综合实践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对大学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进行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学生奠定基础。
3、量化评估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期初每位实验老师必须制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活动台历、活动设计,每学期最少要提供一堂校级公开观摩课,要有教案,课堂实录、反思。期末对整学期进行回顾和总结,提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有价值性的资料,课题组用《养正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成果考核表》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工作,肯定有突出成效的教师,推选在课题组中作讲座。
总之,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经历了一次次成功的探索,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真正地与新课改走到—起。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从今天开始。今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我校仍将风雨兼程,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弘扬科研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力争再创另一个新辉煌。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篇2: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新课程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二、关键概念界定: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它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另外,还有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教育,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应把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结合为一体来进行,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理解多元文化
研究内容:一、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不应是生硬的说教,而应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如通过音乐课的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学生进入音乐教师、师生问好等训练规范化,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基本练习中,可以将德育渗透与各项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各种德育因素,贯穿于教学之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教育。四、教师以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理想,以为人师表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课堂上,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歌唱充满激情,琴声优美动听,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学生不仅通过间接的教材内容,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直接的德育教育。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调查法:
设计一定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品德情况进行调查。
观察法: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德育进行引导,观察学生的领悟情况,并及时记录。
行动研究法:
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个案分析,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经验总结法:
在文献资料和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途径。
五、研究计划或步骤:
本课程共用时一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对课题进行规划,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学习有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二阶段:资料收集阶段(.9—.3)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收集研究需要的资料,并及时地做好记录。第三阶段:总结阶段(.4—.6)对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全面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六、研究条件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
邓艺君: 《小学音乐欣赏认知途径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音乐想像力的研究》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
《唱游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研究课题的实践成果使教研组的成员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各方面的素质有一定的提升。在校的反思课、汇智课、平台课、擂台课中显示了明显的成果评价良好。课题论文也曾在片级范围内进行过交流得到良好反映。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人是一名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线教师。可以在实践中积累,便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研究成果可以很方便地运用于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时间保证:1、前期准备阶段:XX年9月。制订实验方案,做好物资准备等工作。积极,稳妥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2、中期实施阶段:XX年9月至XX年2月。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及时修正局部研究方法、方式和方向,一切以有利于研究工作为依据,形成初步研究结论。
3、后期总结阶段:XX年3月至6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依据,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
4、最终完成时间:
XX年6月份。
4、资料设备:
本课题需要得到学校、社区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低年级教育课程化的实施阶段,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肯定需要落实到课程,课题组成员将一起积极出力,向有关部门请示,完善解决。
七、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知道纲要》
篇3: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
《课标》也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其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在此背景下,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
(二)课题提出的缘由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再者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能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未来社会要求培养新型人才,其不仅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人才的潜能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同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在现实中,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班级文化的常规管理和建设,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家园。这是我们课题组需要研究的内容,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的阐析
(一)课题的内涵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搞好个性化班级布置。搞好个性化班级财产管理。搞好个性化班级卫生管理。
2.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制订个性化的班级公约。实现班级自能管理。做好与家长良性沟通工作。做好后进生帮扶工作。
3.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开展个性化班级主题活动。培植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貌。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做好班级优秀传统的传承工作。
(二) 课题的假说
班级文化存在方式是动态、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它是集体的结晶,它需要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进去。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要使其作用最大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实施,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们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必须融入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去,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齐头并进的和谐发展观,从而也必将有力推进优秀班级的创建工作。
(三) 课题研究的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等。
2.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有三个,即:精神文化理论、班级文化建设理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理论。
3.实践依据:
和谐自主的班级,班级精神文化活动是课题研究的强大支撑。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
(二)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研究
(三)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2.通过课题的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XX年6月—XX年9月)
1.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2.选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根据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的具体情况选好研究内容。
3.收集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组织好实验教师的动员、培训工作。
4.拟定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
(二)实验阶段(XX年9月—XX年4月)
1.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的研究计划作好相关的工作:
布置教室,设计班级标志,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2.作好过程性的指导、评价和反馈。
3.作好阶段性的研讨工作。
(三)总结阶段(XX年4月—XX年5月)
1.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研究资料,拟写好课题结题实验报告。
2.拟写课题结题实验报告和整理课题核心成果资料。
3.作好结题申报,迎接课题专家组的验收、评估。
五.研究对象的选择
对实验班级不作特殊的选择,以增强实验的可借鉴性、可模仿性和说服力。(选取具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研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富有工作热情的老师担当实验教师。)
六.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实验报告; 2.《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集;
3.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汇编; 4.课题研究活动影视专。
七.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课题组由吕瑞云主任亲自主持,由教育骨干张艳霞老师具体负责实施,成立完善的课题组。具体组成如下:
正组长:吕瑞云
组 员:张艳霞、陈彩云、戚秀梅、赵佩华、梁金多、许艳彩
陈齐颂、梁小华、吴佩华、陈慕洁、汤瑞欢、谭凤屏
郭瑞莲、李卫红、林炳辉、吴绮雯、伍金莺、冯群英
2.制度保障。课题组有较健全的科研制度,将参与活动情况和科研成果纳入课题组成员的年度考核。
3.师资保障。课题研究队伍年富力强,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4.理论保障。课题组聘请专家为课题的专业引领团队,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5.经费保障。学校划出一定的资金作为课题组专项研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