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业工作计划(经典4篇)

发布于2024-08-04 05:28,全文约 4670 字

2024-2024学年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范本

篇1:乡镇司法所2024年工作计划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乡镇司法所2017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xx大和市局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镇政府党政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推动“”普法开局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司法行政业务,大力推进创建“平安”进程,为我镇的平安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司法所、规范调委会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使该项工作均达上级要求,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司法所”,逐步建立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继续开展“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力争并保持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居于全市上游。

三、工作任务

(一)抓普法,推进依法治镇工作深入开展

xx年是 “”普法的发展之年,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的一年。法制宣传工作按照“”普法规划和依法治镇规划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改革发展的法治氛围。

1、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我们将以广播、橱窗、横幅、标牌、标语等媒体为主渠道,法制宣传咨询台为依托,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社会法制宣传模式,突破就普法而普法的浅层次运作,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学法培训、学法笔记、学法考试和学法登记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的法制培训等相关法律的普及。

3、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巩固拓展宣传阵地。严格按照区普治办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工作重点示范点的数量和质量均符合上级有关要求。强力推进“平安栏杆”的创建工作和依法治镇的工作,完善村民自治,调动基层干群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抓基础,加强网络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成立由党政统一领导、镇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行政为主、有关部门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并完善“大调解”机制。规范化镇调委会、规范化村级调委会的建设始终贯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态运行的理念。加强对村级调委会的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基层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坚持重大纠纷快报制度和社情分析制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从行政执法的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确保年内无上访、集访,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

2、强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司法厅规范化司法所“五有”、“六统一”的要求,立足我镇实际,在申报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进步规范司法所软件建设。

3、落实各项帮教安置、社区矫正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衔接和管理力度,定期召开例会,明确职责,各项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结果,及时向上汇报情况。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探索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衔接和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效进行。[1]

篇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人员培训计划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党中央、为缩小城乡差异,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就必须紧紧围绕“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建”是基础,“管、学”是关键,“用”是根本。结合我乡远教设备设备维护水平较低的实际,特举办本次远教维护人员培训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服务,为了认真搞好培训工作,特聘请了技术好、有经验的xx中学柳丽波老师和远教维护相关人员为授课教师,并制定了xx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维护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时间

XX年11月8日——XX年11月10日,共3天。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我乡各学校远教专干,共6人。

三、培训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主板、声卡和显卡的驱动及打印机的安装。

2、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包括远教ip接收软件的安装、接收卡驱动的安装、农村党员干部专用接收软件的安装。

3、ghost(克隆软件)的应用。

4、计算机整套设备常见故障的排查和处理。

5、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四、培训达到的效果

1、各参培人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

2、能独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3、能独立排查一部分计算机常见故障,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和部位。

五、考试

考试时间:XX年11月10日下午2:00——5:00。

考评办法:考试由授课教师统一命题。将考试成绩上报县局,并根据县局远教培训处理办法执行。

篇3:乡镇司法所2024年工作计划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乡镇司法所2013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xx大和市局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镇政府党政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推动“六五”普法开局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司法行政业务,大力推进创建“平安”进程,为我镇的平安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司法所、规范调委会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使该项工作均达上级要求,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司法所”,逐步建立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继续开展“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力争并保持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居于全市上游。

三、工作任务

(一)抓普法,推进依法治镇工作深入开展

XX年是 “六五”普法的发展之年,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的一年。法制宣传工作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镇规划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改革发展的法治氛围。

1、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我们将以广播、橱窗、横幅、标牌、标语等媒体为主渠道,法制宣传咨询台为依托,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社会法制宣传模式,突破就普法而普法的浅层次运作,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学法培训、学法笔记、学法考试和学法登记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的法制培训等相关法律的普及。

3、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巩固拓展宣传阵地。严格按照区普治办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工作重点示范点的数量和质量均符合上级有关要求。强力推进“平安栏杆”的创建工作和依法治镇的工作,完善村民自治,调动基层干群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抓基础,加强网络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成立由党政统一领导、镇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行政为主、有关部门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并完善“大调解”机制。规范化镇调委会、规范化村级调委会的建设始终贯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态运行的理念。加强对村级调委会的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基层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坚持重大纠纷快报制度和社情分析制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从行政执法的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确保年内无上访、集访,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

2、强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司法厅规范化司法所“五有”、“六统一”的要求,立足我镇实际,在申报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进步规范司法所软件建设。

3、落实各项帮教安置、社区矫正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衔接和管理力度,定期召开例会,明确职责,各项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结果,及时向上汇报情况。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探索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衔接和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2024年司法局农村工作计划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2015年司法局农村工作计划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突出“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基本法律知识特别是与保障农民群众权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大力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村居”活动,加大对农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众和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乡镇、村居人民调解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加快发展我市高效生态农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活动。围绕服务“三农”,维护稳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主题,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宣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群众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加强对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利用春冬季农闲时节,以各级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农村法制夜校等为依托,采取集中办班形式,聘请相关专家对农村两委成员进行“三农”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同时,积极培养一批农村“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处理矛盾纠纷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

(三)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配齐配强专职调解人员,健全、完善调解信息工作,畅通各类矛盾纠纷快速反馈渠道,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不断增强调解工作实效,形成真正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定期排查和敏感时期集中调处相结合,化解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发挥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团、驻村法制宣讲员和法制宣传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重点放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上,以法律赶大集、法律志愿者在行动等有效形式,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义务法律咨询等活动,更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真正发挥设在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做到应援尽援,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

(五)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力度。结合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村民自治,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对全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符合上一级民主法治村条件的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