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方方言词汇研究开题报告(最新四篇)

发布于2024-08-08 04:19,全文约 7621 字

篇1:《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热爱自己的语言,就必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说好普通话,正确规范地书写汉语言文字,优化语言环境。如何才能使学生树立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现阶段,中学生普遍存在汉字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且在陕北方言区,普通话氛围不浓,因此,开展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主要观点

语言文字是我们相互交流的载体,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语言文字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创设规范的语言文字校园环境,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总结陕北方言区学生发音中的常见错误,发现学生在作业、作文、试卷等文字资料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措施合理得当。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还要在教学中,大力开展讲故事、朗诵、演讲、改错别字等活动,在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十九条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XX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摘要)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摘要)

第九条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第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三条 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

(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3)招牌、广告用字;(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我国中央政府(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规定、标准(属于国家法规),如:《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文化部、文改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教委、国家语委 )

4、我国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的有关规定、标准(属于地方性法规),如《河北省汉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条例》、《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江苏省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福建省推广普通话规定》、《成都市招牌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XX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广西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地方性法规)。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1、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约定俗成”出自《荀子•正名篇》。 “约定俗成”有两层含义,“约定”是“制定、决定(名称)”的意思,“俗成”指“形成习惯”。是先要制定名称,然后在使用中形成习惯,反映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规范观。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按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来进行这项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因此, “约定俗成”可以成为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2、列宁的“交际工具”理论

19xx年,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提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观点。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语言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它的职能。这个条件就是要使这个工具本身规范化。换句话说,我们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文字能够更好地发挥交际职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提高交际的效率。不仅如此,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也将成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就更加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否则语音的输入输出、自动翻译等都将无法实现。

3、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

索绪尔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他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和言语” 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及其结果。(言语是说话、写作以及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文章。)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具有社会性,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互相依存。一方面,言语要依赖语言而进行。语言是言语的工具,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语言都是“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离开了语言,言语就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语言要依赖言语而存在。“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因此,语言中的一切都来自言语,语言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在言语中萌芽的,所以我们对于言语中出现的新现象,不能一概否定,否则不利于语言的发展。(详见张小克《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语言文字规范化》,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XX年第5期收入《索绪尔研究在中国》一书的《中国索绪尔研究年鉴》,商务印书馆,XX年。)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探究形成有效的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教学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二)普及推广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能读准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积极配合学校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三)使用规范汉字。不断提高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扩大学校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辐射范围。由学校到家庭、由家庭辐射到社会,使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补充渠道,形成有效推普、推规辐射网,扩大“双推”工作影响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探讨陕北方言的特点。

依据陕北方言区不同的语音特点,有效地总结归纳,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矫音,才能更好的推广普通话。

(二)分析总结中学生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特点。

把学生在作业、试卷、作文中存在的不规范书写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用字规范意识和书写技能,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正确书写汉字,并做到字形笔划规范。

(三)分析陕北方言区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面临的挑战,探索并构建切实可行的、贴近中学生特点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和方法形式。就陕北方言区如何有效加强学生的写字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展开研究,对规范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实用之处在于立足于陕北方言,偏重于实践应用研究,直接作用于教育实践,师生共同受益,共同进步。

六、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解决陕北方言区学生普通话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矫正方言,推广普通话的方法。

(二)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意义,通过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提高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并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之上有所提高。

(三)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技巧,让热爱学习语言的、善于学习语言的、乐于学习语言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分析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对当前陕北方言区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调查研究是本课题最基础的工作。具体了解陕北学生的普通话标准发音情况和语言文字规范书写情况,寻求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方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的积极性。

(二)经验总结法:根据调查分析所得出的事实,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分析、吸收和借鉴其他名校的成功经验,找出适应陕北方言区学生规范汉语言文字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新手段并进行实验。

(三)文献法:搜集到全国相关研究资料论文,对全国的相关研究动向和趋势有较为熟悉的掌握。并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料进行研究。

八、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确定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研究课题。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对课题的可研究性进行论证,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进入课题申报阶段,形成课题申报材料。

第二阶段(XX年1月——XX年3月)课题开题,并进行初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为:制定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通过分析试卷、测评作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了解当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获得第一手数据性资料,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并根据其特点,探索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定期总结、分析,同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统计、整理,科学调控研究实施过程,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实践探索,尝试将新方法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写出相应的实践报告。

案例研究,结合研究实际,针对课堂教学及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变化,形成研究小结。

第三阶段(XX年3月——XX年5月)课题深入研究,成果形成、验证、推广阶段。研究形成有利于促进陕北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第四阶段(XX年5月——XX年6月)课题上报结题阶段。根据研究实情,收集过程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与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填报课题研究鉴定书,将课题研究成果汇总上报,接受课题组专家评审。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等。

九、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学校有先进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便于查询,研究条件优越。

篇2:简述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简述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网络系统,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

从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扬州方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 明清地方志中散见的方言语料.

(2) 王世华.扬州话音系.科学出版社,1959.

(3)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和指导组编.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

(4) 王世华.《红楼梦》下江官话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85,(1)42

(5)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中国语文,1985,(6)415-416

(6)黄继林.扬州方言里的“蛮”和“稀”.方言,1987.(4).

(7) 李建.谈谈《背影》中的橘子.中学语文教学,1987,(11).15.

(8) 李建.扬州方言"时间名词+的"的特殊用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90.

(9)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98-105.

(10)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 (4).119-125.

(11)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91-99.

(12)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102-106,111.

(13)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3).211-222.

(14)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4).299-309.

(15) 吴继光 李建.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91,(4).75-79

(16) 王世华.扬州话的声韵调.方言,1992,(2)115-119

(17)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本字考.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130-146.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18) 吴继光 李建.扬州曲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盐城师专学报,1993,(2).52-55

(19)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3,(3).161-175

(20)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1)何自胜 李建.《扬州风月记》词语例释.滁州学院学报,2017,(6),15-16

篇3:估测英语词汇量专题研究方案_开题报告_网

估测英语词汇量专题研究方案

1.背景

进入21世纪,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广大学生、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环就是掌握词汇。因为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接触到新单词、新用法,所以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量很难确切地计算出来。且随着不断的学习,脑中的词汇量会不断地增加,所掌握词汇的意思也逐渐丰富,单纯用诸如“会10000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是极不科学的。本专题将探讨一些估测词汇量的方法,并给出计算一个人词汇量的公式。

2.研究价值

如能较为确切地掌握自己的词汇量,便可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了如指掌,也可获知自己可参加何种水平的英文测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将各类语言考试所需的词汇量列举如下:

高考英语(nmet):~3000个

大学四级英语(cet-4):4600个

大学六级英语(cet-6):6000个

托福(toefl):10000个

雅思(ielts):10000个

商学院英语考试(gmat): XX0个

法学院英语考试(lsat):XX0个

研究生院英语考试( gre): 30000个

(二)研究目标和假设

1.目标

可较准确估测一个人掌握的英语词汇量。

2.相关性

受测人的词汇量与“中文同义词选择”、“英文同义词选择”、“英文反义词选择”、“英文类比词选择”相关,且相关度可用公式表述,该公式可用来估测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量。

3.测量误差

尽可能将估测词汇的误差控制在总词汇量的1%以内。

4.受测人假设

因为对受测者所做的测试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所以可认为测试的结果是受测的一瞬间,受测人所掌握的词汇量在这一瞬间内没有变化。

(三)研究方法

综合各种词汇测验的优点,构架出估测词汇量实验测试的方法。

1.中文同义词选择

给出一个单词的中文释义,列出4-5个选择项,由受测人选择正确的中文释义。

2.英文同义词选择

给出一个英文单词的英文同义词,有时为同义解释性短语,列出4-5个选择项,由受测人选择正确的英文同义词。

3.英文反义词选择

给出一个英文单词的反义词(即在每个单词的众多意义中,有一点相反即可),列出4-5个选择项,由受测人选择。

4.英文类比词选择

给出一对英文单词,给出4-5对英文单词作选择项,由受测人选择在逻辑关系上相同的一对单词。例如,司机一开车,教师一讲课。数据分析、测试数据有以下几个:

(l)出题词库:即所考的单词是属于什么范围的,会一个生僻词要难于会一个常用词。词库容量记为n。

(2)总题数:一张试卷所含的总题数,记为t。

(3)答对数:记为d。

(4)答错数:记为c。

(5)未答数:记为w。

(6)反应时间:记为s,反应时间总和为考试时间s=s。

(7)选择项数:x=4或5

(四)研究进度

XX年3月,设备、资料准备阶段(开题准备)。

XX年4月,进行词汇量测试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XX年5月,进行论文写作(结题)。

(五)设备及导师要求

1.计算机测试需要

计算机一台,《我爱背单词》光盘一张,《轻轻松松背单词》光盘一张,《韦氏大词典》光盘一张。

2. 笔试需要

在学校帮助下印刷试卷若干张,并请教师组织对我班同学进行一次测验。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202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临夏方言研究_社会实践报告_网

2017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临夏方言研究)

生活,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社会、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而我,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领悟到很多曾经根本无法懂得的道理。经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已经了解调研的精髓,并不是生硬地找当地人读语料,而是要通过聊天的方式让这些语料在人们不经意间说出来,只有这样,搜集到的语料才最真实、最科学、最具有价值。

7月12日下午,我们14名队员包括罗老师在内来到了临夏回民的聚集地-----八坊街,由于我们来的时间是3点,大多数居民都还在午休,贸然打扰人家总是不好的,我们选择了大门开着的人家去访问。

访问了几家,我们真的深切地感受到了回民的热情。虽说他们现在是在闭斋期间,但他们却热情的拿油果子等东西来招待我们,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竭尽所能的回答。我们这组的主题是关于临夏回族地区的婚丧习俗。在来这里之前,虽然我已查阅了大量资料,知道回族的葬礼是很简单的,但我一直有着那种几乎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丧事尤其重要,借着这次机会,我终于明白了回民丧事的简要。每一个逝去的回民,都是简简单单的在身上裹白布,没有任何繁琐的程序,就这样清清白白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像他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如果不是亲耳所闻,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们的这种平和。

之后我们发现阿訇在回民的婚丧礼仪中扮演者一种很重要的角色,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地的阿訇。总觉得阿訇是个很神圣的人物,可我们见到的阿訇是跟普通回民一样的装扮的中年男性。在和阿訇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阿訇的一些情况。他们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是由当地人民选出来的,并非终身制。这位阿訇言语间透露着对自己民族信仰的自豪和骄傲,他的语言平和而有序,这让我在不知不觉间觉得自己在倾听一位哲学家的教诲。

团队生活总是短暂的,在5天的临夏之行中,我们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天在外采访村民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报告,写日志,为明日准备到深夜。

每天的采访,吃饭,采访,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每每奔波于乡村城镇的各个小巷街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实现自己的愿望。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仍旧怀念着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即使组团吃泡面,啃面包大饼,也觉得特别香,或许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