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总结报告怎么写(最新两篇)
发布于2024-08-12 13:33,全文约 2965 字
篇1:2024小学科学组听课活动总结反馈报告_情况报告_网
2017小学科学组听课活动总结反馈报告
根据学校的要求,随堂听课活动开学第二周正式启动,根据听课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形成评价报告,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个汇报。
一、亮点
1、教师对科学新《课标》的解读进一步加深,对小学科学的教学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所有上课的教师都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都注重在学生动手实验中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科学知识,而没有采用生搬硬套的填鹅式教学方式,这是教师对《新课标》理解到位的一个表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比如王巢老师在讲《解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而是通过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今一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
在所有的听课中所有的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中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关注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3、教师的学习意识非常强
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一点,年轻教师王巢,在上课以前,不止一次的同我交流课上问题。李红英教师,年龄比我大,也一次次的同我讨论教学中的问题。我非常的佩服老师的学习精神,值得我学习。
4、注重了科学生活化
王xx老师在物质变化是使用了生活中的沙子和黄豆的混合对比,白糖的加热变化等,李红英老师在讲解动物的卵时,让学生自己带了煮熟的鸡蛋进行观察,王延波老师准备了盐、白糖、味精、马铃薯,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生活即科学,科学中有生活。
5、突出主体,开放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是伙伴。课上,老师们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去探究,教师只是在引导与总结。比如 马玉清老师在总结时,没有自己总结知识点而是反问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比如《马铃薯的沉浮》中当学生指出液体中有什么东西时,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时,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我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给学生一台显微镜,我指导他去观察,用实验结果,让他自己认识到用显微镜是不能观察出水里有什么东西的。
二、不足
1、教师重视多媒体的使用而忽视了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的使用,既不重视板书要点。
很多教师以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出示要点,就用不着板书了,其实板书是对教学主要内容的小结,能够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力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总结。
2、教师不重视科学实验室的使用。
包括我在内,老师不习惯也不想使用科学实验室。究其原因,实验室中没有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的设计也不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所以教师不愿意使用实验室。
以上问题的解决:
我开教研会时讨论板书问题和实验室使用问题,形成共识,解决这个板书问题和实验室使用问题
3、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十分到位,还需进一步学习。对教材研读不够深入。
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
1.任课教师要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只有自觉的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才能把握好课程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好学科特点;局限于浅层的学习或者过分依赖学校、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不能很好的解决根本问题。
2.学校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形式,强化新课程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任教学科课程标准。
4、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合而不作。
虽然教师才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合作意识没有深入学生人心,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合作习惯。
建议:
1、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合格的小组合作组长,有组长带头分配任务,形成合作习惯。同时也减轻教师的上课压力。
2、教师应该对小组的合作有一套评价机制,有了评价机制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不如评比的方法,加分的方法等等。
5、学生没有养成实验后整理仪器的习惯。
建议:这与教师的要求有关,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2:行政领导听课反馈情况总结_情况报告_网
行政领导听课反馈情况总结
一、总体情况
总听课57节次,其中21节优课。
二、优课教师:(略)
三、优课中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位英语教师):注重基础,紧抓重难点,有效的进行拓展和延伸,注重变化训练及解体指导,讲练结合,突出主体恰当运用多媒体。
(一位数学老师):①灵活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来有效的扩散知识容量。
②紧抓问题的关键,启发、点拨,学法指导到位,有效性、针对性强,注意引导规律与方法的总结
(语文):①语言风趣、幽默,富有磁性。
②举例贴切,恰当,比喻形象、生动。
③理论与应用能做到完美的结合。
④课堂气氛渲染恰到好处,整体课堂是高潮迭起,富有感染性、鼓动性,使每个听者(老师、学生)都跃跃欲试,萌发一种立即拿起笔来一展身手进行创作的冲动。可以用几个字概括,太精彩了。
(高三数学):①对考纲的研究深入透彻,能紧扣考纲灵活进行教学设计,富有创意。
②注重一题多解,善于引导学生做到一练、一思、一得。
③选题能做到紧扣考纲、考点,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总结能做到画龙点睛,点拨抓住问题的穴位,学法指导一招制敌,激励能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升华。教师能通过自己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课堂带给学生一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熏陶,整个课堂简洁而高效。
四、存在共性问题
1.学生立体地位突出不够。
2 学生指导针对性有待加强。
3.讲和练的比例偏大。
4.探究性讨论问题设置有待提高。
5.课堂还给学生,怎么还、还什么,拿捏不准。
五、建议
1.做好备教材、教学内容与备学生有机结合、重在备生、教学内容上重点放在考点、难点、疑点、易混易漏点。备学生上:做好知生、为生、适生,要针对学生存在问题上课。一切教学环节设计要适应学生的需求,要想办法使内容变得易学,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活学,直到学会。
2.备教法和备学法有机结合,重在备学法。注意针对性、有效性,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找问题,并有效的解决。没有问题,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3.讲和练的有机结合,重在练,少讲多练,铁嘴巴不如烂笔头。讲要在练的基础上讲,一定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指的是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淆点;“三不讲”指的是学生已会、自己能学会、讲也不会的不讲。练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途径,遵循几个原则:考点问题重点练,难点问题梯次练、错点问题变化练、疑点问题对比练、漏点问题反复练,前提在瞄准考点的基础上。做好选题、改题、编题、评题的工作。教师要建好学生共性错题集,学生建好个性错题集。有人说:高考的竞争就是题目的竞争,谁平时练的题目离高考题最近,谁就是最好的胜利者。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题目的结晶与升华。
4.尝试“10+35”模式,教师用10分钟,学生用35分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不是自由活动,更不是自由行动,而是指在教师设计好的方案前提不变的指导下,什么权都能放,指挥权不能放,有效组织学生有激情、积极主动的活动,演要学生演,怎么演,演什么,按什么程序演由教师说了算。做到主持人讲10分钟,戏演35分钟。(要做到做好,就看上课者的水平了。10分钟的讲解,精讲中的精讲啊!)
5.关于课堂上学生探究讨论题设计,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思维性: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出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教师首先是个打火者。
②趣味性:一个问题下来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③曲折性: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④成就性:通过一个讨论题,让学生产生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狸猫欢似虎的感觉,得胜不能象斗饭公鸡,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