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招生入学自查报告【汇编两篇】

发布于2024-08-16 19:11,全文约 3697 字

篇1:2024小学招生工作自查报告

2022小学招生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xx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宝山区教育局关于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及《20xx年宝山区小学招生工作要求》的精神,开展20xx年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现将我校在招生工作中的情况作出自查与分析。

组织机构

1、于20xx年3月成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顾金龙

副组长: 支 乔 朱婷婷

组 员: 盛学文 胡启华 李仁娴 武文红 严 敏 何 璇 曹琼燕 沈新忠 李国萍 徐明华

具体分工:

组长(顾金龙):全面负责相关招生入学工作;

朱婷婷:咨询接待

严 敏:幼小衔接科研项目

胡启华:幼小衔接学校教学工作开放活动

徐明华:学籍管理,资料积累

其他组员: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具体工作和工作措施

1、学习相关文件,明确工作要求。

首先,校长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会议上向全体组员宣讲了市、区20xx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学习相关招生政策,明确要求和操作方法,制定学校招生工作方案,通过组长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讲一年级新生招生政策,做到人人了解工作流程,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其次,顾校长于20xx年4月期间,深入地段对口幼儿园(行知、七色花、密山、博士蛙、友谊路、机关、红黄蓝等幼儿园)利用幼儿园开家长会的平台,宣传 20xx年新生招生政策和幼小衔接相关教育建议。受到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热烈欢迎,家长们纷纷表示领会了新生招生工作的精神,明确了学校招生工作相关细节,对广育小学细致入微的做法表示感谢。

学校科研主任严敏老师牵头成立幼小教育衔接课题组,分课题与幼儿园老师密切协作开展科学研究,严敏、曹琼燕、胡启华等老师经常深入幼儿课堂了解孩子日常课堂教学情况,指导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前做好一年级新生学习生活等衔接项目。同时组织幼小老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向各幼儿园各学科教师开放我校低年级学生教育实况。如: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要求、学生广播操五大环节的设计、训练和成果、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学生基本教学习惯要求等,让幼儿教师和孩子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促进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与学习。

做好摸底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我校地处宝山中心城区牡丹江路友谊路附近,南北校区分跨友谊和吴淞两个街道,新生对口学区分别为:宝钢二村,宝钢三村,宝钢十村,宝林一村,宝林二村,密山新村(密山路500弄),密山二村(密山路30弄),牡丹景苑,璟都花园,华能城市,恒鑫公寓,建宇公寓12个小区。

为了保证对口地段的适龄学生都能就近免试入学,我校于20xx年12月下旬主动到所属友谊警署和双城路警署排摸新生人数共计 210人。今年2月和4月两次再进行适龄新生儿童具体名单调研,由于今年宝山公安局对于户籍信息的保密规定,学校没有拿到地段内的新生具体名单,我们及时把情况上报教育局基教科,同时学校马上召开招生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应急预案,确保20xx年新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公布招生信息,做好家校互动。认真做好一年级新生家长的接待咨询工作,学校通过校园网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信息,4月25日及时向对口居委会张贴“新生招生简章”告知家长及时到学校进行新生报名。5月5、6日学区范围内的适龄健康儿童持户口证明到学校北校区(密山路30号)领取“新生入学告知书”,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人人参与,按照预定操作顺序,有条不紊的帮助家长完成告知书的领取,告知家长在5月15日之前将“告知书”交回学校教导处,对于特殊学生提醒家长于规定时间内到宝山区培智学校报名。5月7日开始每周四上午定为“一年级招生工作家长接待日”,在南北两个校区门口贴出“接待日公示”告知社会,由教导主任朱婷婷老师对来访家长进行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解释,就户口迁入时间、人户分离、地段外报名咨询等情况帮助家长解疑答惑,指导家长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报名。

20xx年5月19、20日两天,学校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接收了前来报名本校对口范围内的每一名适龄儿童,不作任何口头书面测试,并当场办理了入学登记手续。对于拿到告知书未来报名的个别学生,学校招生工作小组的成员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形式进行了沟通,做到凡地段内没来报到的学生去向明确。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新生报名,学校也是做到热情接待,严格按照市、区招生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帮助家长解决困难;还有部分地段外的适龄学生,虽然户籍不在我校区地段内,但家长工作在广育小学附近,无人接送学生上学和放学,根据家长的实际困难和入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招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量解决。

8月10日,学校对一年级318名新生依据平均、随机、公平的原则进行了8个班级的平行分班工作;8月15日按照教育局要求准时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做到了学区范围内没有一个流失学生。

招生工作体会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20xx年新生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实学透,做到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使得本次新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2、招生工作过程中做到作风深入、工作细致。开展每一项工作之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事先心中有数,事中有条不紊,事后反思总结,注重改进与提高。

3、遇到问题不回避。本着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家长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正常入学为目标,积极为家长提供帮助,解决困难。

篇2:杭州二中分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学校收费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杭州二中分校200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学校收费自查报告

杭州二中分校200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学校收费自查报告

杭州市教育局:

我校是一所国有民办高级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目前拥有高中三个年级30个班,学生1400余名。学校在杭州市教育局和杭二中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坚持成本办学。

针对杭教办高中〔2004〕35号《关于进行学校开学工作情况调研的通知》的文件规定,并按照浙江省教育厅、物价局、纠风办《关于开展教育乱收费检查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对我校200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杂费、代管费收费情况

我校将《杭州市民办学校教育收费公示栏》作为一项重要的校务公开内容长期公开于校务公开栏内和校园网上,使学校收费进一步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化。学生的学杂费按照杭价费[03]108号批文每学期4600元收费;代管费按照杭价费[04]81号、杭财综[04]235号、杭教计[04]14号批文每学期每生350元收费,同时,对代管费实行多退少不补原则。收费方式按照规定由学生将学杂费和代管费直接打入由教育局指定的中国工商银行,学校财务出具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鉴)制的行政业性收费票据。学校坚持实行“一费制”的收费制度,做到收费行为的规范。

二、教辅资料的订阅和收费情况

我校对学生的教学辅助材料、课外读物等资料的订阅严把数量关,根据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由教学部门、教导处统一要求。规定高一、高二年级每门学科每学期只能订一份教辅资料;高三年级每门学科每学期只能订2~3份教辅材料。对于教辅资料的收费均在学生缴纳的代管费内扣除,不另外向学生额外收取一分钱。

三、校服采购情况

学生校服采购,从市教育局指定的服装生产厂家(或单位)中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并严格招投标的相关程序(派出了有学校代表、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招标),中标单位为黄湖服装实验厂。订购数量和价格:运动服1000套,45元/套;夏装1000套,36元/套;女西装260套,110元/套;男西装260套,120元/套,已在杭州市教育局城域网上公布,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伙食费

学校根据学生自愿用餐的原则,结合上学期的成本核算,中餐定为4.50元、晚餐定为5.00元(包括水果)的餐费标准。学生如果在学校食堂用餐,先向班级的生活委员登记,并由生活委员统计后,向财务室统一购买餐券,在一个月内,如果学生餐费有剩余,可以向财务退券,学校实行按实消费原则。同时,学校坚持做到每月在校务公开栏内公示每月每生的餐费标准,以接受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监督。

五、择校挂读生情况

目前,中小学择校挂读生的收费问题是社会最为关心、最为敏感的话题。也是本次收费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杭州市物价局、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纠风办关于杭州市区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作为国有民办学校,我校严格实行按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进行收费。收费的标准:学杂费每学期4600元,代管费每学期每生350元,并在开学初一次性收取,做到不收取与读书相关的择校费等额外费用。至自查之日,我校现有择校挂读生人数48人,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择校挂读生的人数会出现增减的可能。

以上五项是我校本学期学校收费自查情况的真实反馈,我们坚持做好收费公示制和收费联系卡的制度,积极地增加收费透明程度,做到不提高收费标准,不扩大收费范围,做到“一费制”的收费方式,坚持走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规范收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