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热门两篇)
发布于2024-08-25 23:15,全文约 2618 字
篇1:个人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篇2:2024年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_单位工作总结_网
2013年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乡纪检监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纪委、监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扣“稳定、发展”两大主题,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开江纪发[2012]28号和开江纪办[2012]5号文件精神,**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深入实际,全面进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乡纪检监察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努力开展工作,成立了奥运期间安全稳定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干部下访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并下设8个工作小组,分别到7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服务。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农业产业发展
①蚕桑:以袁家坪村密植桑园为龙头的蚕桑商品化基地已基本建成,全乡新规划4个村共栽桑3000亩。
②冬枣:周家河坝村已建冬枣基地400亩。
③烟叶:全乡种植烟叶500亩。
④养殖业:一是依托隆鑫牧业科技开发公司和农欣养羊专业合作社,推行山羊改良换种,通过业主和大户推进以乐至黑羊为主要品种的商品羊养殖业发展,目前已培育养羊大户12户,带动全乡150余户群众养羊近只。二是培植养殖大户。沙坝村新建养猪场1个,投资近50万元,丁家山村刘志生投资20余万元建肉牛养殖场1个,养殖肉牛40余头,极大推动了我乡畜牧业的发展。
2、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确保经费到位(全乡投入近两万元)。全乡7个村的软件资料已全部完成,近4000户的林权证正在审定和发放。
3、安全信访稳定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二是对重点区域(摩的非法营运、超载、生产自用船载客、非煤矿山等)进行重点打击;三是组织“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四是对信访户、信访老户实行任务、责任到人做稳控工作,全年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现象。
4、认真贯彻《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四川省国家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条例》、《四川省监察厅关于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招标行为,加大监管力度。
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级示范村(袁家坪村)、乡级示范村(周家河坝村)的建设,以点促面,全面推进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大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户办工程建设。两个示范村共投入近300万元建成通村公路水泥路9公里,泥结碎石路2公里,便民路7公里,沼气池100余口。
2、场镇排污治理工作:已完成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池1个,解决170户的排污,沼气池47口,化粪池41口,解决了场镇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沙坝河的问题。
3、公路建设:完成了袁家坪村续建硬化水泥路3.5公里,启动了蔡家坝村新建水泥路2公里,丁家山村新建水泥路2.6公里,泥结碎石路5公里,石垭口村新建泥结碎石路1.2公里工程。
4、全乡水利良种补贴9.2万元,种粮直补13.5万元,综合直补28.2万元,油菜直补5.2万元,移民补贴占28.3万元,全部打卡直发到户。
四、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启动了应急预案,加强排查和24小时值班;二是做好对全垮户和严重危房户的安置工作,建集中临时安置帐篷安置8户,已发放过度安置费12户24000元,发放生活救助金30户27000元,救助大米5000斤,面粉1150斤,因灾生活救济款10000余元;
三是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对重建户12户进行了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建房;四是组织乡村干部对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帮扶,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五、机关效能建设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