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参观烈士陵园的活动总结(热门16篇)

发布于2024-09-10 08:45,全文约 15490 字

2024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篇1: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这里的历史。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篇2: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风和日丽,我们学院高党15组学员第一次组织一起参观参观了上海博物馆,我们都异常兴奋,历时一个上午,勉强看完,但现在依然意犹未尽。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整幢建筑外观蛮扎眼的,圆鼎状框架结构,寓意传统中国的“天圆地方”。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走进博物馆,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观众非常多,并且很多是外国游客。

博物馆就像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是光荣,伟大,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和品质。在整个博物馆,到处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佳绩,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每一件文物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在所有的展品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

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上海博物馆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是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但我们千万不要拿祖先给我们留给我们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现在更应该做是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篇3: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4月x日榆中的早晨,还有点微冷。早上8点,我们在食堂前集合,士气满满地就出发了,行到兰大门前,两队人一起出发了。一行近400人来到兴隆山烈士陵园祭奠先烈之灵。

路上近40公里,徒步6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下午3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烈士陵园,在外休整了一会儿,放下路途的疲惫,以的状态,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兴隆山烈士陵园。进园时,我们每个人都佩戴了小白花,脱下了用以遮阳的帽子,一步一步向上走,靠近这个神圣的地方。

致悼念词,献上我们从榆中带来的花圈,全体同学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烈士默哀三分钟,以此来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在去扫墓之前我就已经查了资料,一九八八年十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在兴隆山卧龙湾建立革命烈士陵园,将分葬在各处的915名烈士合葬在这里。当时,我对数字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当我爬上一个一个的台阶,看到一排排的墓碑,立刻被震撼了,我往上一步步地走着,走着,忽然,在灰色墓碑中,有一抹亮色,我仔细一看,是一束有点枯萎了的菊花。我望望远方的一排排墓碑,心里想着,你们并不孤单,会一直有人记得你们当时的牺牲与奉献的。

这次扫墓让我觉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应该是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了解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因为珍惜,我们关心同学朋友;因为珍惜,我们尊敬父母老师;因为珍惜,我们合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因为珍惜,我们更加能了解身上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里,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我们的路还很远。

篇4: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还记得我小时候,每次爸爸说带我去自然博物馆都像是要经历一次旅行。只是,每次都兴致勃勃地来了,却没走几步就觉得又累又没劲。但即使是这样,博物馆还是让我感到亲切。后来长大了,我愈发喜欢博物馆。现在,我也时常会带着女儿去各种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看看,在那里感受历史,感受自然,感受生命,感受艺术、科技、生活的日新月异。

前几天心血来潮回忆了一下我带着孩子走过的展馆,一丝幸福感涌上心头,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再一次让心为之一暖。所以今天,我想说说我们去展馆的一些小经验,说不定也可以帮到同样想激发孩子兴趣的花友们。

一、什么样的博物馆值得去,孩子几岁开始参观更合适?

有人说孩子太小不适合去博物馆,有人却说博物馆大小通吃,几岁都适合。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家是从两岁左右开始尝试去博物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频率和深度,是否选择带孩子去展馆,去什么样的展馆,我考虑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1、年龄和路程是否匹配:如果孩子还太小,特别要考虑博物馆与家的距离,博物馆里需要徒步的距离。体力如果都跟不上,就更别指望有耐心慢慢参观了。

2、年龄、兴趣和展出内容是否匹配:有的展出内容很好,但缺乏童趣,孩子就会觉得沉闷,如果要看的是文物,那就需要孩子有一点历史知识背景了。当然,如果家长用心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尝试,这一点是可以改观的,在后面会细说。

3、展馆的参观环境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如果要去的展馆人特别多,孩子身高又矮,什么都看不到,那孩子的感受可能不会太美好。

综上所述,带孩子去展馆最好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上,参观的路线不要让孩子太累,如果展馆的内容太多,可考虑一次只看部分。几岁可以进展馆,这一点并无定论。

二、去展馆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吗?

有些功课我觉得是必须要做的,有些则属于锦上添花,不必强求。我曾经做过的准备工作主要有这些,供大家参考:

1、了解展馆:

在去展馆之前,了解展馆是必修课。我一般会提前了解是否需要提前预约;参观需要带的证件;注意事项,比如是否允许拍照,展馆的温度(有的展因展出方对于保护文物的要求会把温度调的很低)等等;“镇馆之宝”都是什么;有哪些特展和常规展;正在展出的宝贝哪些是我们可能会感兴趣的;有没有可以参与的现场活动;是否有需要提前预约的项目等等。

比如上海博物馆,在珍品100中展示了上博的镇馆之宝,每一件宝物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大克鼎。

在她小时候,一般是我了解展馆之后,把了解到的信息和她分享。现在她长大了,已经学会自己在公号里找她想要看的宝贝,自己提前做功课了。有些公号内容不够全面。比如上海昆博,其中还有一个视频简介,比较适合小孩子。现在,在公号里也有视频简介了,看起来更方便。

对于国外的博物馆,更有必要提前了解。有的博物馆需要提前一天预约,甚至更早,如果到了当地再约可能就会有预约不上的风险。

2、对即将观看的展出做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我们第一次去国博是为了去看大英博物馆的特展。在出发之前,我和孩子先搜索了互联网上大英博物馆的特展信息、“耳朵里的博物馆”关于大英展的攻略,后来又读了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书。这些了解让孩子对参观更加期待。

3、决定是否参加讲解活动。

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多机构都在搞观展解说活动,有的机构请的老师非常专业,讲解方式又符合孩子的认知。我们曾两次去北京参加“文话童心”的观展活动。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花友啊!

4、设计好玩的活动。

女儿第一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时候才刚刚六岁,故宫博物院里的宝贝特别多,也特别好,我真担心她没有耐心可以全部看完。可台北不像北京,我们可以经常去,可以分成若干次参观。那要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她有一个很好的参观体验呢?我的办法是和她一起设计游戏。

这本书展示了台北故宫里的100件文物。我和女儿一起看,让女儿从其中选出30件,作为我们此次台北行的寻宝对象。女儿特别开心,一再斟酌选择哪些,最后把选好的文物图片用她自己的小相机拍下来,作为现场寻宝的参考图。

这个游戏让我们的参观既有趣又有动力。不仅把整个博物院走了两整圈,还真正去看了每一件展品。对找到的宝贝更是要好好端详一番。

最后我们有几件宝贝还是没有找到,可孩子仍不想放弃,她说:“我们可以去问问那边的姐姐(工作人员),看看这些宝物都在哪里。”果然,问询是有收获的,这让我们又找到了一件。而其余的我们没找到,都是因为借出在台南参展。闺女说:“那我们就在展出的这些里面再找出我们最喜欢的几件,加进来,凑够30件宝物吧。”看来,只要有了兴趣和动力,那体力问题也是次要的。

5、设计宝物卡。

我们在去甘肃省博之前,还尝试做过宝物卡。主要是我根据省博公号,以及百度词条信息制作的。到了现场,孩子会参考卡片对实物加深了解。同时还可以用卡片来收集印章,画简单的草图,卡片背面写几首诗词,等车排队的时候可以随便读读背背,总之用处多多。

6、了解国外的博物馆。

如果有出国逛博物馆的打算,最好也要在国内事先了解一下。了解的渠道,一个是维基百科,上面不仅有很详细的介绍,还有清晰的图片可以参考,了解展出信息、开放时间、预约通道等等。

如果是去欧洲,参观美术馆会比博物馆更多,每一座教堂、城堡也都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提前了解一下西方美术史和建筑常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7、留足参观时间。

通过对展馆的了解,预计参观时间,尽可能多预留一点。一来是因为在参观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问很多问题,也许会在一个宝贝前驻足很久,整个参观速度就会很慢。二来是因为展馆的人流可能超出你的预期,比如国博,进门需要排很长的队,团队和散客需要分开排队,除了一定要记得提前预约,还要看清排队的位置,切勿排错。

8、携带的物品。

如果要去展馆,我一般会为孩子额外准备一个本子(不带格子)、一支笔和橡皮。如果展馆温度比较低,要额外准备一件外搭。带齐证件和预约单。其他物品越少越好。

三、参观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参观过程中,我觉得最要紧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思考。

1、进门前和孩子讨论参观计划。

在参观之前我会让孩子自己设计参观计划。要看哪些,不看哪些,重点看哪些,要不要音频讲解,有没有其他有趣的想法进行互动等等。

2、关于孩子的提问。

提倡现场提问,现场解决。很多展馆预留了二维码,可以扫码了解博物馆对文物的介绍。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去询问工作人员、讲解员、志愿者。实在不行,记下来,回去慢慢找资料。

3、鼓励孩子有啥想法及时分享。

我很喜欢孩子在参观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各种联想,有时候她会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

4、如果人太多,可以调整计划,专注于某个方面。

比如我们在圣彼得大教堂时遇到了超级多的人。当时孩子感觉特别烦躁。我说:“没关系,你能看到哪些地方,觉得哪里最有趣,妈妈就陪你看哪里,我们不去和他们挤。”闺女说:“我最喜欢教堂四周的装饰图案,还有雕塑里的天使。”于是,我们娘俩就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观察起来,她还现场画下了自己喜欢的装饰图案和天使的翅膀。

5、留意博物馆里的儿童区域。

绝大部分展馆都没有替儿童考虑,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儿童区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个儿童区域设置在地下一层,很多人没有留意到。我们去的时候几乎是空无一人,真是痛痛快快玩了个够。这里不仅有可以触摸的各种毛笔、矿石,还有可以让孩子拿在手上360°观察的瓷器仿制品。他们把《清明上河图》做成了找细节的电子游戏,把故宫变成积木让孩子任意搭建。

比利时的巧克力博物馆虽然不大,但也非常适合孩子,因为有各种巧克力可以随意品尝。浓浓的比利时巧克力。为我们现场演示如何制作各种花式巧克力。每天只有固定时间才有,需要提前安排好时间。而比利时漫画艺术中心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大乐园。

6、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带孩子看展学到多少,掌握多少,我并不在意,但我在意孩子有没有享受其中。如果她在一幅画前停留,我从不打断她,从不催她前进。在佛罗伦萨看到《维纳斯的诞生》和《春》的时候,闺女在那幅画前足足站了半个多小时;上博的一个展厅我们就耗费了半天时间;甘肃省博我们前后去了好几次;宁夏科技馆我们连续玩了两天……

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可以沉浸其中,有她自己的思考空间。在庞贝古城静静欣赏残缺却带着神秘的雕像。

四、参观之后还可以做点什么?

人们经常会在事前做很多准备,参观完之后就再没有回顾。而如果能在事后做点事情的话,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沉淀。比如:

1、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做讨论。

在观展过程中孩子的问题可能并没有完全得到解答,那么事后再讨论回顾一下就是非常必要的。一起查查资料,全家来个头脑风暴,都很不错。

2、整理拍摄的照片,记录的资料。

很多博物馆不允许拍照,但也有允许拍照不允许开启闪光灯的博物馆。尊重博物馆的要求,尽可能留下一些喜欢的图像,事后整理出来随时翻看将是很好的回顾。

3、写下(画出)一些思考和总结。

在整理、记录的同时,我也会写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孩子有时候也会如此。比如,我们看了“从莫奈到苏拉热”的画展之后,女儿就画了几幅图,来总结绘画发展的轨迹。

同样的小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绘画表达方式:古典主义~印象派~野兽派,最后一个说是向苏拉热致敬,把小熊拆成了零件,哈哈。

当然,除了这些,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来丰富观展体验,比如看看专题纪录片,读读相关书籍等等吧。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展心得。

篇5: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星期三,我们进行了扫墓活动。这次扫墓,令我感慨万千!

走入襄西烈士陵园,我情不自禁地严肃、庄重起来。在这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甘洒热血,为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美的篇章,光荣地载入了中国伟大的历史史册。

走进襄西烈士纪念馆,凝视这一张张布满历史印记的照片,回首我国曾经的沧桑荣辱,令我深受震撼,深受感动。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与怀想,还有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索和感悟:我们尊重生命,更敬仰这些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大业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我们珍爱和平,更热爱这些为社会和平、世界和谐始终坚持不懈努力的人。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换来的啊,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文明、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篇6: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这里有两个层次,于国家而言,清明是追溯先烈、缅怀英雄的日子。所谓“遗忘就是背叛”,在清明节这样的节点,让历史走进国民的心中,这是的社会教育。今年清明来临之际,四川各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场所人潮涌动,人们向千千万万英烈致以深深的哀思、献上崇高的敬意。报道称,巴中市通江县“铭记·20--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举行,县级部门及乡镇的干部职工、基层党员、教师、医生、学生、青年志愿者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1000余人到陵园祭拜红军英烈。

于家族来说,清明就是祭奠先祖、合家团圆的日子。好的家风、善的孝道,总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代代相传,扫墓祭祖,就是严肃而传统的形式。每个家族总有自己的历史,荣辱兴衰,悲欢离合,在生命溯源的仪式中,感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血脉情怀。正如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万建中先生所言,“通过扫墓能够强化一种家族的血脉情节,增加家族的凝聚力,从宗族传承来说,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方式”。

正因如此,各地开展清明祭奠活动旨在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呼吁大家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用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怀念之情。那么,对今日而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清明节呢?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环保绿色的清明节。简言之,就是倡导文明祭祀、科学祭祀、环保祭祀、节俭祭祀、网上祭祀、安全祭祀,过一个绿色、平安、环保、生态的清明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身心清明的清明节。清明是个清洁明净、身心肃穆的日子。祭扫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做给“今人”看,让每个现世的人,沉淀繁杂,洗净铅华,回归人性的本真,以绿色环保文明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知礼而明义,沿袭好家风,以清亮、淡泊之心,观照万丈红尘。笔者以为,四川乃至全国各地举行清明祭奠活动就是教育后人要以孝为先,善待身边老人、关爱家人至亲,更加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正是如此,我们要通过清明祭奠活动教育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寄对革命先辈哀思,铭记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和我们为什么出发,更加珍惜今后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更加懂得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是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呼唤新文明,清明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清明是一份传统,更是一枚图腾。对于今天而言,我们要倡导文明祭祀,过绿色环保清明,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凝聚起强大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文明祭祀成为祭祀的新常态,成为一种习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篇7: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又是一年清明时,只是今年有不同。虽然乍暖还寒,但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清明时节逢疫情,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祭扫,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日前发起“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号召市民预约祭扫不聚集,提前自备祭扫用品,出门戴口罩,到达陵园要排队,遵守“一米线”“文明线”。

清明节的意义在于追思先烈故人,慎终追远。祭扫是一种追思怀念的仪式,更是一种情感升华。通过追思祭扫,让活着的人精神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把先烈先人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这才是清明祭扫活动的深刻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明祭扫活动实质上更是精神层面上的祭祀,精神大于物质、内容大于形式。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舍生取义。8万余人感染患病,超7万人治愈出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全国治愈出院患者人数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地方本地确诊病例清零。在两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抢治病患,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镌刻在了逆行冲锋的工作中,谱写在了拼搏奋斗的岗位上,这种精神应该被我们牢记、被社会弘扬。

弘扬抗疫英雄的崇高精神,就是要感念他们逆向而行的人间大爱,秉承他们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引领我们的价值取向、凝聚我们的精神追求。弘扬抗疫英雄的崇高精神,眼下就是要积极响应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倡议,预约祭扫不聚集,做好防护减风险;听从指挥守秩序,身体异常不预约;防火安全要牢记,文明有礼树新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抗击疫情时,我们要用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让庚子年的清明更“清”更“明”。

篇8: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清明节逐渐临近,日前,据媒体报道,“未来扫墓,直接扫二维码”将不再是网络段子,重庆市某陵园将二维码印到了逝者墓碑上。重庆市永川区白塔园负责人介绍,为方便家属祭扫,该陵园的花坛旁、大树下将竖立铜牌,上面印着逝者姓名以及二维码,好似一张逝者的名片。

扫墓真的变成了“扫墓”。扫二维码后,会进入网上纪念墙,上面有逝者姓名、生平简介、生前照片、足迹、印象评价、纪念日志等板块,亲友上传图片以及相关的缅怀文字来缅怀故人,就可以完成指尖祭扫。今后,二维码扫墓,将逐渐在重庆主城区各大陵园推广。

传统祭扫方式需要焚香燃烛、点炮烧纸,常被诟病为“焚烧节”“消费节”,并容易引来形式上的相互攀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受关注,以前很多生活习惯与方式似乎也应“更新换代”。以祭扫的形式表达缅怀,其用意应在慎终追远,传承先人的美德、表达后人的感恩,以及善待健在的亲人。“心香一瓣”与“高香一束”相比,虽不胜在形式,却更强调发乎于心、体现于情,以虔诚之心与真切而深沉的情感感怀先人。

如何祭奠逝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人的文明修养。最近几年,代理扫墓、代人哭丧等常在祭奠先人的时刻粉墨登场,令人啼笑皆非。因此,二维码扫墓这种类似的文明祭扫方式值得提倡。这些新颖的方式并非不注重传统仪式的意义,也不是让传统祭扫方式“屈就”于现代文明,而是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让祭扫方式更合理,同时也更强调祭奠的深层内涵——启发人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常怀感恩之心。

篇9:烈士陵园活动总结

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蓟县盘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感受当年先烈们为国党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在冀东抗日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为纪念在冀东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56年兴建了盘山革命历史陵园。整个陵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在烈士墓区安葬着2764名烈士,多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红军和八路军指战员。站在纪念碑下,我们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随着平静的音乐轻轻地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听着他们的事迹,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的人民烈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用自我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为了胜利,他们献出了自我的生命,而我们此刻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心灵的感激,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老党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言,大家驻足停留,在宣誓声中共同表达对共产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在敬献花圈之后,全体党员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四周被问分别是聂荣臻题写的“光荣烈士永垂不朽”、谢哉题写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李运昌题写的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宋劭文题写的“抗日英雄浩气常存”,每一句话都尽显抗战的艰苦和人民的伟大。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盘山烈士陵园墓区。站在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缅怀烈士们丰功伟绩的时候,党员们的心灵深受启迪,对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价值。脚踩在埋着无数烈士先驱的这片土地,我的情绪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好处。

随后参观了盘山抗日斗争事迹陈列馆,管内展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珍贵革命文物二百余件,还有超多的文献资料和图片,生动想象地概括介绍了盘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鲜血扞卫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些烈士英勇就义时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时他们一心只为了救国,在奉献自我生命时,他们根本没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卫自我的祖国、坚守共产党的秘密。看着照片上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和充满朝气的样貌,让人心中不由的肃静和难过。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职责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为楷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篇10:烈士陵园活动总结

5月8日,我们校本部9名团员代表与其它校区的各位代表们在校团总支的组织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境参加了红安红色之旅,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红安烈士陵园广场面积到达了5000平方米,纪念碑高27.11米,此数字是黄麻起义的纪念日(1927年11月13日)。在陵园的下沉广场,绿化有深刻寓意:路两边种植的银杏树各边13棵,一共有26棵,代表了从1923年-1949年这26年的革命战争历程;在英烈台的两旁种有14棵雪松,代表了红安牺牲的14万英雄儿女;广场周围笔柏和红继木球相间种植共223棵,象征着红安两百多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突出了两百将军同一故乡的主题。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的思绪被带回到那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1927年11月13日,著名的黄麻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了鄂豫皖边区根据地,中国革命的征程上,播下了一颗期望的火种。

每一幅历史的画卷,都向我们诉说那令人难忘的年代,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无比震撼的故事,甚至还有不少烈士连照片,姓名都没有。不少烈士的照片都是依靠之后幸存的革命战士的记忆素描画成的,更让我们无比震撼的是,有不少的女烈士,她们将自我的丈夫、儿子都送去当了红军,而她们也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我的生命;有一位戴克敏烈士,他的全家所有亲人都为革命事业相继牺牲,令所有参观者无比动容!烈士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全国人民得到解放,可是每一位烈士却各有各的故事,他们有的被反动派凌迟处死、有的被反动派秘密枪杀、有的直接作战牺牲、还有的被反动派活埋致死……

这些残酷的刑罚,在今日,我们似乎只能在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然而我们的革命先烈们却都承受了这样的酷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把生的期望留给了自我的革命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我,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战友,宁可自我牺牲,也绝不出卖党、出卖同志。是什么能够使这些英雄视死如归我想那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叫“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胸怀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充满了革命的梦想,人生谁人不死,难能可贵的是死得其所。“共产主义”的信仰,“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而战”的革命梦想,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第一,为梦想而死,心也光荣。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真正体会到了红安革命烈士的伟大及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一个人仅有建立了正确的信念和梦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最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革命烈士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此刻过着完美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篇11:烈士陵园活动总结

在临近清明之际,我们生物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预备党员与党员和关工委一齐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午时1点,我们手捧鲜花,怀着沉重的心境从学校出发。大约在2点时我们在烈士陵园门口与关工委们汇合。

关工委是学校退休的教师,是老党员,他们给我们讲诉了一些关于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位教师对广州起义异常有见地。作为受教者的我们,能从她的言语中深切得体会到她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痛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教师的介绍,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些。

听完教师的介绍,我们就来到烈士的墓前。鞠躬,献花,默哀,每一个程序无不是怀着沉重的心境和对先烈的敬仰而进行的。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时,我心中难以平静。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自新中国之后,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不再是问题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地发展,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先进的技术开始走进普通家庭,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满足了。应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是否应当时常想想是谁给予了我们这一切来到烈士陵园,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舍去了自我的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将热血洒遍了祖国大地,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完美的未来。

我们虽然生活在这太平盛世里,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不能够被历史遗忘,不能够被我们遗忘,我们要学会感恩。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更应当在他们身上学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精神,牢记共产党的宗旨,在日常生活中以一位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我,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

篇12: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节气轮回,清明即将到来,各地将陆续迎来清明祭扫高峰。今年清明节正值举国上下抗击疫情、加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情况不同于往年,无疑为清明祭扫提出了“防聚集、防风险”等新课题。民政部要求各地暂缓举办集体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暂缓开放不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骨灰存放场所祭扫服务,显然是出于“防聚集、防风险”的考虑。暂停清明祭扫服务并非“一停了之”,而是针对群众清明节祭扫诉求,推出了多项便民惠民举措,引导多元化祭扫,不仅有助于弥补市民的缺憾,也将为推动移风易俗、大兴文明祭扫之风提供有力的条件。

清明祭扫讲仪式,更要注重内涵。清明祭扫是国人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习惯。按旧习俗,清明祭祀要上香上供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等,由此引发山火、导致空气污染的现实危害,这样的祭祀仪式放在当下已经不合时宜。要看到,传统习俗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化、更新,以更加适应时代的生活。倡议市民网上献花,进行网络祭扫,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之举,为清明祭扫方式的革新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其低碳文明显而易见。而暂停组织守灵、告别、祭奠等群体性活动,倡导外出人员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流动,更是巩固疫情防控的必要措施,相信能够得到人们理解和支持。

引导多元化祭扫,重在安全文明。不可否认,近年来清明节由于集中祭扫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公墓内沿路垃圾成堆、周边环境脏乱差、焚烧纸钱引发火灾等乱象,在一些地方频频上演,甚至酿成安全事故。针对疫情防控避免人员聚集推出的“云祭扫”“代祭扫”等服务,是防风险保安全之举,也为清明祭扫方式的革新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而有些地方的“预约祭扫”,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文明祭祀,激荡社会文明新风等,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其实,不论什么仪式,都是表达哀思和敬意,祭祀的核心是表心意。换言之,清明祭祀,精神重于物质,内心重于形式,即便是简单的仪式和祭祀品,甚至只是在心中默默的怀念,就够了。

要推动移风易俗,尚需服务配套。也应该看到,在所有传统习俗中,唯有祭祀方式最难易俗,让沿袭数千年的清明祭祀方式从人们生活中彻底走开,决非易事。事实上,解决习俗问题,应该疏堵并举,软硬兼施,在明令禁止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倡导的文明祭祀跟进配套服务,用有效服务把群众引上文明祭祀上来,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新风尚。以网络祭扫为例,不光要提倡,还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解决靠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为市民创建网上纪念馆打造个性化祭扫环境;提供都市文明集体共祭“云”服务;创建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场景,等等,通过有效的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方式不仅没有影响清明这一传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反而增强了文化氛围,提升了节日的影响力,强化了人们慎终追远的意识。

清明祭扫是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尤其要抓住青年人接受新事物转变观念相对容易的特点,帮助青年人做好功课,在家庭文明祭扫中起作用。同时,还是抓住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抓住清明节这个有利时机,重点对党员、干部是否文明祭祀进行督查,让党员干部做绿色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向传统陋习说不,营造文明绿色祭扫社会氛围,让绿色祭扫渐成清明新风。

篇13: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坐校车去博物馆参观。

到了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木版画,画上有两只仙鹤和太阳,有些女人在拿枪捕鱼,男人们在骑马。看了这幅画,就有一种进入古代的感觉。

我们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展品是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在展示柜中,有许多磨尖了的石头做的器具、环形石器和许多小石头中有小洞做的项链。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又走进了另一间屋子,这间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时间由石器时代转到了古代。那里有军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军事重地。因为有兵器、枪、军用毯子和抽烟用的烟壶。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也说了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重地。在当时还相当的有名呢!

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体,又冷又不舒服。可现在我们不仅要穿得暖和,而且还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里有东西就行,可现在我们不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咸着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帐篷,现在住又宽有大的楼房,又暖和,又美观。并且现在有事可以打个电话,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骑马和信鸽的。并且我们有面向世界的互联网和电脑。

看看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个个幸福得在冒泡。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们也是能担起社会发展的一代。等我们长大了,中国将无比富强,我们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

篇14: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总结

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拿着一朵花,心情很激动,表情很严肃,因为这是去扫墓,不是去旅游。到了烈士陵园,老师指挥全体同学站好,每个班级都将自己的队旗竖在班级前面,学校的校旗插在最前边,许多老师都来了,等全部人都到齐了之后,刘利波老师才讲话。

来到烈士陵园之后,首先我们四年级同学给一年级的同学戴上红领巾,并让他们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后我们全体同学都低头默哀1分钟。在这时,我想到了许多烈士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和平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接着,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瞻仰为我们创造和平年代而壮烈牺牲的壮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献给一位壮士。这些壮士都是为了和平而牺牲,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如果,这些壮士能重新复活,那该多好!这些壮士能活过来,那么世界上的小偷就不会再有了。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我国传统习俗,但我们要文明扫墓,不要随意去烧纸烧香,万一引发山林火灾,将会带来很大损失。我们应该倡导文明扫墓、网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为。

篇15:烈士陵园活动总结

今日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明白了我们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当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此刻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我永远会将宣誓的话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我,改变成一个全新的自我,立志成人。蓦然回首,想想没来到那里之前的自我,是那么的堕落于沉沦,酒吧、迪厅唤不回,亲人朋友那样的劝说、教导,我始终无动于衷,甚至和父母、亲人争吵、打闹。想到那里,内心无比的惭愧与内疚,我想我留给父母心里的伤痛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了,此刻,我仅有在西点阳光学校里努力的磨练自我,完成好各项训练科目,改掉身上一些不良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要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品质,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不要有懒惰的思想,对自我要有坚定的信念,做什么都要做好,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更加努力,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肯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阶梯,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努力,锲而不舍,仅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相信自我会成为一个阳光少年的,加油!

篇16:烈士陵园活动总结

4月1日午时,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一齐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最之后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情绪,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教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之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先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以前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可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回到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教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就应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就应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