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推荐13篇)
发布于2024-10-31 01:17,全文约 24830 字
篇1: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感谢中心小学李老师提供资源。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几何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2.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三、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若干
学具准备:正方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师:最近,罗老师发现,我有一项神奇的本领,什么本领呢?我发现,只要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板书)这样的算式,我都算得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你们说出这样的算式,罗老师差不多都能脱口而出,信吧?不信也没关系,我们就现场来比一比。找同学出题,老师来和你们比赛,看老师是不是向传闻中那样快。找一个同学来出题,(为了公平起见,我找来2个计算器,请两个同学用计算器来算。)好!请出第一个。生:……。师(板书算式并说结果)…。师:怎么样,这个方法快吗?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算得这么快?(生),想不想掌握这种方法?(生)。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自己掌握这个方法好一点,我可以给你一点点提示。我的提示是:我是借助图形来发现这个方法的(板书:形—数—与)揭题: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与形。
那我是怎么借助图形发现的呢,我是根据加数,拿出若干个图片,摆成图形,接着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发现的。如何复杂的问题的研究,都先从简单的开始。
(二)探究实践,发现规律
1.活动1:借数摆形,借形解数。— — 依次出示凌乱的1,3,5, 7个小正方形。
师:(先出示1个小正方形)请看大屏幕,这是?生:1个小正方形。《贴正方形,板书1)
师:《再出示3个小正方形)现在一共有几个?生:3个、4个。
师:是算出来的还是数出来的?生: 数出的、算出的。
师:数一数生:数
师:算的同学是怎么算的呢?生: 1+3=4 (板书)
师:把1+3这个算式如果摆成图形的话,你能摆成什么图形呢? 长方形、正方形
观察,还可以怎么算?生:2×2=4(师板书22)
师: (再出示5个小正方形)快速告诉我,现在一共是几个?生: 9个
师:能用加法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吗?生:能。1+3+5=9 (板书)
师: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吗?证明给我看 生摆成正方形师板书(32)
师:观察一下,数的方法、摆成长方形用加法计算方法和摆成正方形用乘法计算方法,哪种更简便。
师:继续!,下一个总数会是多少?生: 16个、7个、9个。
师:说到16和7的同学都是有点感觉了。(再出示7个小正方形)看,几个?生: 16个。
师:我还没出呢,你就知道是16生: 猜的
师:很棒!刚刚你们为什么那么快就猜出是16呢?生:因为这里有规律……。
师:(表扬)当别人在等待的时候,他在利用前面的现象猜,这是一种很棒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说明他发现了规律,聪明的孩子。
算式是?想成正方形计算是?(板书)1+3+5+7=16 (4)2
师:再来,总数是几?那后面一个呢?还写吗?谁说不写?老师要写(……)
师:表示什么?虽然写也写不完,但是,我们就是能依次写出下一个算式来,是吧?
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词,叫(板书:以此类推)(指)依据前面的(板书现象),以此类推,推出(板书:规律)。
2.活动2:总结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算式并结合图形讨论:算式的左边的加数从几开始的?这些都是什么数?加数的个数与右边的和是什么关系?(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1=(1) 2
1+3=(2)2
1+3+5=(3) 2
1+3+5+7=(4)2
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奇数相加就等于几的平方,我们看一下上面的算式是否满足这个规律?
师:师:是这样的吗?ppt展示,看来我们总结的规律是对的。
生:(齐读)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师,真的很了不起,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平方,
师:可不可以去掉出从1开始?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教师可以尝试拿掉一个正方形)
生:拿掉1,就组不成大正方形;算一下,结果也不对。
师:非常好。挑战一下,如果从1开始,有连续n个奇数相加,你能写出算式吗?
师:1+3+5+7+…+(2n-1)= ? (n个加数) 生:1+3+5+7+…+(2n-1)= n2
3.活动3,师:这个结论重要吗?不重要!如果把目光集中在这个规律上,你想走也走不远,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的更远?记住:刚才探寻规律的方法远远比这个规律重要,用这个方法,你可以寻找到更多的规律。既然学了这个规律,用它干点事行吗?
三、加深理解,适时小练
1、回受教才,填写例题(请打开书,翻到第107页)
2、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点名起未回答。)
1+3+5+7=( )2
1+3+5+7+9=( )2
1+3+5+7+9+11+13=( )2
=(9)2
四、系统训练,学以致用(p108做一做1)
1请你根据得到的规律算一算
(1) 1+3+5+7+5+3+1= (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2,5+3+1=32.原式=42+32=25
(2) 1+3+5+7+9+11+13+11+9+7+5+3+1= ( ) 原式=72+62=85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规律掌握的还不错。用这个方法很快能算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变化一点的也能很快算出来,现在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了吧?(回头解决比赛的方法问题)
计算问题,能借助图形思考(板书:思考),那么,图形问题会不会蕴藏着数的规律呢?一起来看
2.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p108做一做2)
蓝色: 1 2 3 4
红色: 8 10 12 14
师:请你认真的观察,上面的图形和下面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好,谁来说说看?生:……
师:为什么每增加1个红色的小正方形,就要增加2蓝色的小正方形呢?
照这样接着回下去:
(1)第6个图形有( )个蓝色小正方形,个红色小正方形;
(2)第10个图形有( )蓝色小正方形,( )红色小正方形。
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能解释一下你算的道理吗?先说红色,谁能说说蓝色计算的道理。(有没有更快的办法?)看来,图形的问题,确实也蕴藏着数的规律,找到他们的规律,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了。其实,数和形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
3.《练习二十二》第109页第2题。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学习了这节课,你对“数”与“形”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课件),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可见数形结合是我们数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方法。
附 板书:
1 + 3 + 5 = 9 (32)
1 + 3 + 5 + 7 = 16 (42)
以此类推
规律1 + 3 + 5 + … +(2n-1)= n2
篇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浙教版_教学工作计划_网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浙教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成数、折扣的含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 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本单元的难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单位“1”)多(少)几的数除以“另一个数”。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 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3、 会把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并能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
4、 初步认识倒数的意义,会正确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
学习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3、 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除法的应用题。
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带分数除法,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特别是“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关键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掌握两步计算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用算术方法或用方程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之一,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 使学生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4、 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的特征。
5、 使学生学会求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6、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篇4: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_教师工作计划_网
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
为了应对考试、升学和就业等决定人的下一个阶段的生活,对前期所学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为了达成更好回顾效果而制定的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时间表,叫做复习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一)
紧张的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我们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巩固,才能真正应用好数学。首先是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复习核心突出概念和方法。其次是加强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然后是积累数学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最后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学整理知识,回顾、反思所学的方法与策略。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复习整理工作,及时制定计划,使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优等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所学的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复习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到好中差衔接准备。
二、复习目标
1、对本学期所学习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在复习同时有意识的链接旧知识。
3、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复习原则
1、系统性原则。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针对性原则。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计算能力训练不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训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针对班情做好分层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综合性原则。为了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所学知识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辨析乘、除法应用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5、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成立互帮小组。结对子,一帮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达到合格。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10、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口头表扬和发奖状(优秀奖和进步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二)
一、回归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上课认真听讲。虽然这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但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却直接关系到基础的落实;第二,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点,记清概念,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列出各单元的复习提纲。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等方法加深印象,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从现在起每天10题选择,10题填空让学生把知识更熟练,更加准确。
二、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小升初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小升初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三、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小升初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
六年级数学老师复习计划(三)
一、复习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习。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8题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习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习二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习。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习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习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习难点
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六、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一年级下册按行、列确定位置的一个深化,把第几行第几列的具体描述抽象成数对的形式,更为简洁明了;横向来看,则与四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刻画物体的位置关系。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综合以前学过的平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4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比如,以同学的身高为例,不同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宜选用条形统计图,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年级时的身高宜选用折线统计图,同一年级的同学不同身高所占的比例则宜选用扇形统计图。九义教材是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编排的,课标教材则是作为必学内容编排的,即该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但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习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3、在复习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极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篇5: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_教学工作计划_网
2018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
(一)数与运算: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篇6: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书的规侓,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侓。
2、使学生会利用图型来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侓,可利用数的规侓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侓、完全平方公式等(如下图)。
还有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例如:几何及微积分中曲线与方程、方程组及函数与图像互为工具互为解释,有机融合。小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的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本单元中,教材以“1+3+5+7+……+(2n-1)=n2”“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1”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利用数学与形的结合,可以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等差数列1,3,5,…之和与正方形数的关系 例1
求等比数列1/2,1/4,1/8,…之和 例2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出数的规律。例如,例1中,从图形的角度直观的理解“正方形数”和“平方数”的特点。
二、是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例如,例2中,解决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的求和问题,教材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无限”的抽象概念;再如,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可以比较便捷的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⑴ 突出探索规律、应用规律的编排意图。不管是数还是形,都突出对其规律的探索。例如,通过观察和计算1、1+3、1+3+5、1+3+5+7+…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相加),又能发现和的规律(都是连续的正方形数);通过观察和计算1/2+1/4、1/2+1/4+1/8、1/2+1/4+1/8+1/16,…同样,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又能发现和的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再引导学生把规律应用于一般的情形,解决问题。
⑵ 在利用数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在例2中,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越来越趋向于1,感受什么叫“无限接近”。虽然无法一一穷举所得的结果,但可以利用观察到的规律进行“无穷无尽的”类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推理和极限的思想。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相互印证。
形的问题中包含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这种完美结合。既可以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互相印证结果、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例1中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3+5+…的得数,使学生发现得到的和都是“平方数”,再通过图形的规律理解“平方数”和“正方形数”的含义。也就是说,如果用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也可以有规律的呈现由小正方形拼成的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让学生看看前后两个大正方形图相差多少个小正方形,例如,边长是2的大正方形和边长是1大正方形,相差的是3个小正方形;边长是3的大正方形和边长是2大正方形,相差的是5个小正方形……相差的小正方形数正好是“?”形中的小正方形数。因此,每个大正方形图中都隐藏着一个算式,即1+3+5+…+(2n-1)=n2。
2、使学生感受到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够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如,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的结果为1。但是如果用圆和线段的图形加以说明,学生则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数无限趋近于1时,其结果就是1.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由于用图形来解决,就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了。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
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写出一个数列的通式,但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图形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用模式。例如,第109页第1题,根据例1的结论,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中最外围的小正方形数为:(2n+1)2-(2n-1)2,也可以从结果看到第一个图最外圈有8个小正方形,第二个图最外圈有8×2个小正方形,第三个图最外圈有83个小正方形……通过推理,可知第n个图最外圈就有8×n个小正方形,每一次都是在前一个图的基础上增加8个小正方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每次多的这8个小正方形都是怎么来的?使学生观察到是由于每边增加2个小正方形所产生的。
篇7: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教学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简单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原有学生35人,现转入 5人,共 40人。从去年一年教学情况来看本班的学习情况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和自习习惯,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比较牢固,有一定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期重点就是抓好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景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篇8: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页3]_教学工作计划_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篇9: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2)班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习习惯也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镇统测情况看,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负责、工作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培优辅差措施
1.教师要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高。
2.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周一次的“星级挑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即使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4.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六、减负提质措施
1.在认真备课基础上,与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材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篇10: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教学工作计划_网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
(一)数与运算: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11:推荐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推荐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
(一)数与运算: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篇12: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设计说明: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3+5+...+95+97+99=( )
设疑: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观察图形,把算式补充完整。
1=( )
1+3=( )
1+3+5=( )
1+3+5+7=( )
(2)观察图形与算式,总结规律。
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汇报规律。 [规律一:算式左边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规律二: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 规律三: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总结: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即是几的平方。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3+5+7+9+11+13=( )
=9²
(1+3+5+7+9+11+13=72)
1+3+5+...+95+97+99=( )
2.交流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悟。
(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形象化,使其直观、简洁、易懂)
设计意图:教学时,观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几何图形解决例题中的代数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例题中数与形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体会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感悟数学的极限思想。
三、巩固练习
1. 1+3+5+7+5+3+1=(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²
5+3+1=3²
4²+3²=25
2.根据上面结论算一算:1+3+5+7+9+11+13+11+9+7+5+3+1=( )
原式=7²+6²=85
四、教师小结
篇1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页2]_教学工作计划_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8.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负责、工作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培优辅差措施
1.教师要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高。
2.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周一次的“星级挑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即使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4.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六、减负提质措施
1.在认真备课基础上,与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材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共3页,当前第2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