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发布于2023-12-07 01:23,全文约 31663 字

2023-2023学校党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1: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我们高二级部的学生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曙光社区进行社区服务活动。给我安排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录入曙光小区内参与民主投票的业主选票单。在工作前我熟悉了录入文本所用的格式,认为这是一份十分简单的工作,但是工作开始后,问题接踵而至,和我同一屋子的同学发现选票单上的字迹十分潦草,很多名字无法确认,为此我们只能不断向社区工作站的服务人员请教,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继续进行选票录入。在处理文件格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E-CEL表格内容直接转化为WORD文档中文字无法完成的困难,我们向团委老师求助后才得以解决。后来由于同屋同学所拿表格分配不均,我们又发挥团队精神重新分配了所有表格,使得每个人的工作量可以相同。我们累计工作了5个小时候才离开曙光小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与人交流的能力,真正地走出课堂。去义务地帮助别人,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以后也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不断参加类似的活动,有目的的深入实践,之后还要`进行分析与体会,才能紧跟社会步伐,在以后的生活中站稳脚跟,做一个强人,才能够自己宝贵的实践阅历打开成功之门。

曙光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我才更进一步地融会了这句话的精髓。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这种感受是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最平凡而又殊于一般的感受。

篇2:有关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有关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的着力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范文(一)

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xx年9月,中央文明办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服务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地位。随着社区建设的加快发展,社区法律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社区法律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社区法律服务的形式日益多样。新的形势下,为我们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法律服务进社区”是司法行政机关执政为民、加强社区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就是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发挥职能作用,充分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法律服务资源,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开展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保障和法律参谋助手等职能作用,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社区呼唤法律服务,群众急需法律服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社区群众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居民群众涉法问题大幅增加,因此,社区群众渴望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矛盾的需求与日俱增。社区法律服务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发展而产生和壮大,这就急需要把专业的法律服务送进社区里来,送到群众的家中。面对群众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而优质的法律服务,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紧紧抓住“一切为了人民”这个根本,深入社区,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高效、低廉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定、团结、文明、和谐的美好社区环境。

(二)“法律服务进社区”,对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建设离不开法制,法制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法律服务是民主法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服务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区居民法制观念,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进社区”,还可以为社区管理组织当好法律顾问,为依法管理社区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另外,还可以对社区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法制化管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三)“法律服务进社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区内居民的成份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社区,大量离、退休人员即将归入社区管理,使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同时,社区内存在着各种矛盾和纠纷,事关社区稳定的大局。因此,解决好社区内的矛盾纠纷,是社区组织的一项主要职责和重要任务。通过“法律服务进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及时的法律服务,用法律解决家庭中和邻里间的矛盾,用法律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消除不安定的隐患,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二、 目前,我区“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现状。一是领导重视。我区领导高度重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切实把它纳入区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充分体现在我区的工作之中。今年,我区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区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十件实事之中,社区中许多弱势居民得到了优质、便利的法律援助,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今后,要进一步把法律援助工作向社区延伸,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服务。区司法局作为“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始终把它当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的亮点工作来抓,在工作中,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二是组织健全。我区把社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通过一系列摸索,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主体,社区法律服务站为阵地,社会法律服务机构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法律服务进社区运行机制,建立了区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中心、街道法律服务所、社区法律服务站及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三级服务网络。三是措施有力。区司法局切实加强对“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管理,强化指导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纪律,加强监督和规范,促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效果显著。通过开展社区法律服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普遍提高了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在社区中,家庭矛盾少了,和睦恩爱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团结互助多了;丑恶陋习少了,文明行为多了。

尽管目前社区法律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的看来,社区法律服务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二是法律服进社区工作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三是社区法律服务的管理和规范还不太到位;四是社区法律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新形势下,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搞好“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

“法律服务进社区”,是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20xx年,司法部《关于加强大中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法律服务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群众、坚持服务的公益性、便民性。面对新形势,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有为于社区”的思路,加强对“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领导,强化管理监督,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把 “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抓出实效。我们要努力做好法律服务进社区的“四个结合”。

(一)“法律服务进社区”与培育社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律服务进社区”组织载体的培育和建设。社区设立“三个站”。1、社区法律顾问站。指派街道法律服务所和律师进入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全区每名律师都要和一个社区结成服务对子,签订服务协议,每个月进驻一次社区法律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2、社区公证咨询站。公证处进入社区提供公证服务,在每个社区设立公证咨询点,定期派公证员面向居民提供公证咨询服务,受理公证申请,指导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做好公证宣传和日常解答工作。3、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站里,设立法律援助申请受理的条件以及相关的法规政策的公示牌,设立咨询电话,发放便民卡,定期接待居民的咨询。另一方面,在组织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等专业法律人士做好“法律服务进社区”的同时,还要大力组织和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要努力号召和动员社区内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热爱公益事业的在职和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法律专业教授、学生积极参与法律服务活动,建立一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以社区为依托,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

(二)“法律服务进社区”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法律服务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而且对促进、保障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律服务要和社区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要积极为社区建设服务。社区法律工作者要切实当好社区居委会的法律顾问,协助街道、社区制定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社区事务,并组织居民制定《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把社区建设和管理引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法律服务进社区与普法依法治理结合起来。为深入落实“四五”普法目标,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要以普法依法治理作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切入点。1、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组织社区举办法制文艺演出,制作法制宣传园地,营造社区法治氛围。2、在街道、社区举办法律培训班,对街道干部和居委会干部进行法律培训。3、组织法律工作者、普法骨干深入到居民楼栋、工地和辖区单位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掀起群众学法用法的新高潮。4、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采取法制演讲、法律知识竞赛、开办法制板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以案讲法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四)“法律服务进社区”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人民调解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职能工作,是关系到每个社区、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因此,社区法律服务要把这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在加强社区调解委员会建设、开展对调解人员的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以及协助调解社区内的疑难重大矛盾纠纷等方面当好顾问和助手。此外,法律服务还要积极参与对刑释解教人员、违法青少年、“邪教”顽固人员的帮教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法律服务进社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它在服务人民群众、普法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广大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的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下,“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一定大有作为,前景会更加广阔。

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范文(二)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的着力点,社区稳定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社区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区发展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区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响应省厅、市局关于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和“双进双联”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在加强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近年来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取得的成效

法律服务工作涉及业务科室多,职能分散,人民调解、如律师、公证、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等,我局注重把各业务处室及司法所职责落实到位,相互间协调一致、团结协作,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带入新的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实效。

(一)加强人民调解,为社区营造和谐氛围。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了一系列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深入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和信息预警工作,人民调解组织覆盖所有社区、村居。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人民调解浓厚氛围。20xx年,《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我们以学习、宣传和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着力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举办了《人民调解法》宣传月、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启动仪式;表彰了全区“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十佳人民调解能手”和20xx-20xx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利用每月一次的“18”法律广场、“民调月”等活动,深入社区(村)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三个第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细划矛盾纠纷责任单元,在村民小组、社区楼幢、企业车间等领域建立纠纷责任区和信息员队伍。建立社区、村(居)每周排查、街镇每半月排查、区每月排查工作机制,使纠纷在源头上“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处”。

20xx年,XX区司法局被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区调处中心获全省首批“规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可喜成绩,其中,纠纷调解工作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均获单项第一名,并且代表全市接受了省调处成功率考评;罗加林等3名同志分别被司法部和省、市授予“调解能手”荣誉称号。11月份,“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建设暨区县大调解中心实体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副市长等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区在人民调解工作和推进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省司法厅厅长缪蒂生等领导同志相继来视察调研;市司法局先后在我区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创建省优秀司法所工作现场推进会”。

(二)扩大普法覆盖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以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为落脚点,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形式,大力实施普法品牌建设工程,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建立了13支共171人的普法讲师团和普法联络员队伍,各街镇成立了普法小分队、法制文艺宣讲队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依托区文化馆、街镇文化站,全区组建了业余演出队伍、小分队20余支200多人。利用各种时机,深入社区、村(居)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二是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20xx年,创办了《法治农民画画刊》,并向全区所有街镇社区(村)发送,5月份,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并成立了“法治农民画画刊编辑部”。在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和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法治农民画”为载体先后共创作、编印XX市法制宣传挂图27000余份,并发放到全市所有社区、村居。区法宣办和区综治办还创办了以“防盗、防抢、防骗、防火”等治安防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的XX年“法治农民画年历”30万份,分发给全区每家每户,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以法治农民画为主要载体,加强以法治农民画灯箱大道、法治农民画广场、法治文化小区、法治文化社区、娃娃农民画院为内容的冶山法治文化镇建设。三是大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将传播法治精神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紧密融合,结合开展“法律六进”、“法律人在行动”、“18”法律广场、“12.4”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广场活动。并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宣传志愿者、普法宣传员走进社区、村居,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19年以来,我区“18”法律广场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12019余人次,免费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20190人以上,在全区公民中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四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过程中,不断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强化社区、村(居)法治文化平台建设,以社区、村(居)委会办公楼为中心,建立村(居)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律咨询室、法制文艺活动室、调解室等。各街(镇)、村(居)以交通主干道为轴心,设立了法制广告灯箱或法制宣传标语,既美化了农村道路环境,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加强工作站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优年”主题,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工作目标,使贫困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的公正。20xx年,区法援中心获全省“十佳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妇联授予“维护妇女权益示范岗”称号、中心承办的“周某工伤赔偿案”入选“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许某等187人劳动报酬案”等9件案件被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列为资助案件。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加强对基层法律援助站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从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在《XX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将六类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免于经济审查的十二种情形,做到对社会和受援人公开透明。二是切实提升“窗口”形象。加强对区法援中心和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硬件建设,营造优质的接待环境。三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利用街(镇)、村(居)平台,加强对法律援助范围、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的宣传。结合特定的时期,组织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

(四)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贯彻落实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和“双进双联”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一是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开展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的“双进双联活动”,深化“法律服务进园区联千企、进社区联千村”工程。整合法律援助、公证、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民事、刑事、劳动争议等案件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投诉案件,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机制。二是服务政府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建设,并积极向街(镇)发展。围绕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共事务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强化法律服务行业保障科学发展的职能,从源头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不断强化公证职能。公证工作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窗口形象显著提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取得了良好业绩。20xx年,办理农村土地复垦招标7宗,安置房建筑招标4宗;参与街镇万顷良田改造安置房、工业园区建设拆迁安置房、公租房分配2676套。公证员时常放弃节假日,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公证,有效预防和钝化了大量社会矛盾,公证维稳职能得到显现。此外,公证处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20xx年,全市公证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我区公证处规范化建设现场,提高了我区公证工作的知名度。

(五)夯实基础,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强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队伍建设为根本、业务建设为目标的司法所建设工作。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摄像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20xx年,为全系统所有人员配发了服装。大力开展省优秀司法所和“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履职能力和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水平。20xx年,在市司法局评定的全市5家“五星级司法所”中,金牛湖、冶山司法所名列其中,雄州等6家司法所被评定为“四星级司法所”。冶山司法所被评为区十佳政法单位。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区实施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青奥赛事筹办的决战之年。从当前形势看,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但是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社区、村(居)的民主法治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工作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司法所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近年来,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基层政法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员少,工作负担过重是司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他们既要履行司法所的9项工作职能,又要服务地方政府,参与各项政府行为,工作任务非常重,司法助理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影响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定性不够明确。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同律师制度一样,一方面成为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独立的按照事业法人体制运行,另一方面,基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所特有的任务、体制和发展水平,它与实行市场机制的各类中介组织乃至同律师机构都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定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基层法律服务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是社区工作者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病与矛盾日益显露,又加以各个部门均打着“某某进社区”的旗帜,将所有冠之“社区”二字的工作推向基层,推向社区,更使社区基层组织的工作量过多,负担过重,从很大程度上讲,社区居委会还充当着“政府的触角”的作用,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情况。社区工作者要完成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投入自身的自治及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

四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专业人才不足。加强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依法治区的基础,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与建设的先决条件。但目前,专业人才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少部分地区的进社区工作难以深入推进;目前,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基层基本上是由司法所承担,由于司法所人员编制的局限,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供需双方比例的严重失调,而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业务发展,也不可能把工作重心长期放在社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对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和管理体制也造成一定冲击和负面影响。

三、法律服务进社区的设想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辅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规范运作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而且根据这项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坚持基层法律服务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对郊区和城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加以分类指导,调整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科学界定基层法律服务服务在整个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法治工作中的地位。从大局出发,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完整、规范、有序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的效能。持续推进“双进双联”深入开展,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机制载体,更好更快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完善社区法律服务的对接机制,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网络在线服务和延伸服务,拓展法律服务内涵。加强资源整合,打破地域界限,开放式吸纳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进驻,进一步提升社区法律服务品质。

(二)按照司法所发展规划,夯实工作基础。把司法所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要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把双管制全面引向垂直管理,使其与现行的法治建设相适应,与现有的工作职能相配套。通过司法所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增强自身的业务承载能力,尽可能地消化社区涉法问题。

(三)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在各社区的组织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采取方便快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现代网络传播手段在社区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形成法治理念和意识。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法律专业知识是一种动态性的知识,需要经常补充和更新。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自学为主,培训为辅,边学边练,边练边干。不断提高现法律水平。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的业务培训,实行年度限期培训制度。采取短期培训、以会代训、以案说法、专项研讨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以推动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理论研究。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各单位和部门都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但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研讨和交流还比较少。因此,要加强单位和部门间联系,就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协同作战、如何用制度保证进社区活动的工作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加快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

篇3:社区服务实践报告2000字_社会实践报告_网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2000字

7月5号到7月11号,大学城暑期社区服务实践队在大学城内进行了为期7天的的暑期服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送真情服务,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包括慰问孤寡老人、义务家教、清扫街道、亚运宣传调研四大内容。活动中,实践队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充分展示了我们广工学子们务实求真,团结奉献的实践精神,也表现出机电实践队员接到任务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早在五月下旬,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就开始筹备本次实践活动。从早期的联系服务实践地点和队员招收再到活动正式启动,所有与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和实践人员都全身心投入,出谋献策,力求把活动办到最好。

实践队一共有二十四名队员,按义教地点分成了两个小队,一队为贝岗队、二队为穗石队。由于实践人员是通过全校报名面试筛选的,队员们都有实践的经验和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本次活动中,二十几个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队员们就这样走到一起,一起亲切地慰问孤寡老人、一起为需要帮助的小孩热心家教、一起清扫街道拾捡山坡垃圾、一起做问卷调查宣讲亚运,团结互助、热情奉献,共同完成了实践的每一项内容。由于本次的实践地点就在大学城,路途近而免去了奔波之劳,但时间只有七天,且实践内容较多,每天反复往返于各自然村与学校之间,行程相对较紧。

义务家教是我们实践队较为重视的一项实践内容,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本次义教对象主要是贝岗村和穗石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一共有二十四人,并以一对一的家教形式展开。此义教实践活动的宗旨是“会其所意,教其所需,拓其所学” ,实践队员需要体会小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意愿,了解他们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材施教,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会其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他们心中播下大学梦想,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发奋读书。实践队员跟从所分配的队伍,朝晚各一次,朝贝岗或穗石一起出发,从5号到11号,持续了整个实践活动,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实践自我、奉献他人难得的宝贵体验。在义教过程中,实践队员都能与学生及其家长和睦地相处、和谐地沟通,耐心热情地教导学生,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答疑解难,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高度赞同,更是赞扬了我们广工学子、机电学院的学识风采和热心奉献精神。

清扫街道、整理村容也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月6号早上,实践队一行人骑着单车前往贝岗村街道,与小谷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道展开我们的社区清扫活动。戴着粗糙的白手套、拿着清扫工具,在夏日炙热的阳光照耀下,实践队员与其街道办事处人员从清扫街道到爬上山坡俯拾垃圾,脚印遍布了整条街道和整个山坡。清走了垃圾与肮脏,留下了洁净、微笑与爱心。当日,街道旁横幅“送真情服务,建和谐社区”几个大大的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注目。

7月8号,实践队再次全体前往贝岗村,在当地村团委负责人卫美华委员的指引下,队员们随之一起慰问了许多孤寡老人,送去了亲情般温暖和我们最真诚的祝福。当日清晨,实践队员们早早地便去市场挑选合宜老人的慰问品,并讨论着如何才能令老人开心点,可见队员们对老人的细心和关爱。一间又一间孤单楼房,我们慰问团队随之探望了许多单身老人,队员们细心地了解老人的生活和身体情况,耐心而真诚地听老人们或伤心或欣慰的倾诉,队员们一个个面带着笑容,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让孤单的房间里充满了温馨、和谐,笑容不间断。夏日的暖阳让人心生慰藉,社区服务暑期实践队的勉励鼓舞人心。一直以来,广工大的社区服务队都很重视孤寡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每每及时地给他们送去温暖,即使仅仅是几句简单的慰问,打扫卫生,但它所传达的是机电学院大学城社区服务暑期实践队“奉献、和谐、关爱”的精神!

亚运宣传调研,是此次实践活动最为重视的一项实践内容,包括了亚运问卷调查和亚运知识宣讲两部分。7月5、7、9、11号四天时间是做亚运问卷调查,7月10号是亚运知识宣讲,主要是以知识竞答的形式开展宣讲。亚运调查问卷是调查关于大学城在校大学生及四大自然村村民对亚运会的关注程度。在四天的问卷调查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分组分批到了中大、广外、华工、华师、广中医、广药等高校和北亭、南亭、贝岗、穗石四大自然村,所到调研之地遍及了大学城。队员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间和调查方式,结合了面访和笔访两种形式,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针对性和影响力。活动中,队员们到了每个大学的食堂、教学楼,到了村里面间间户户、大街小巷,顶着烈日,冒着雨滴,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份调查。为了宣传亚运,7月10号,实践队与小谷围街道办、贝岗村居委会在临近中大与广外的贝岗街道旁共同承办了“亚运知多少”知识竞赛。竞赛以分组抢答的形式,选手均来自义教的小学生。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小孩子欢快的笑声与亚运歌曲不断,越远越传,过路人无论是学生,还是不同年龄身份的村民群众,只要看到我们亚运知识的竞赛,都会驻足观望,为一群真正关注亚运会的小学生而欣慰、微笑。举办此次亚运知识竞赛,能使更多学生,以及更多的村民主动去了解亚运、关注亚运,并真正把亚运会看成一项全民运动。尽管此次暑期实践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计划细节上也出现了纰漏,但此次实践真正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实干,对实践队员们而言是一次既能奉献别人又能锻炼自己难得的体验。实践中队员们表现出来的认真负责、热心奉献、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向社会展示了我们广工大学子、广工实践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学识风采。

篇4: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活动总结_寒假社会实践报告_网

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活动已圆满落下了帷幕,我很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次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接触到了平常时很少接触到的东西。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让我获益匪浅。

1月24号,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在xx镇中集合,主要说这次活动的大概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项。那天,寒风习习,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积极参加此次社区服务活动。因为经费不足,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都自愿捐款来支持此次活动。这让我很感动,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自己来说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锻炼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25号,我们第六组是采访乡镇司法所所长。他很可亲可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接受我们的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显得有些拘紧,不敢放松,但在他的鼓励下我们也慢慢放开了,与他进行了开心而又有意义的谈话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我明白了礼仪的重要性。虽然在学校的社团我是公关部的部长,但在这次的采访中,我还是深深觉得自身的礼仪知识是不足的。理论知识也要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才是最好的。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社交礼仪,让自己的知识库更丰富。其次还要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些突发情况要灵活。

27号,在xx镇峡山派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宣传资料。每个小组都派几个人去分发资料,并为当地居民讲解。我们每个人都很积极的去分发资料,虽然大家都互不认识,但是我们在活动中都不约而同地进行着默契合作的锻炼。我感受很深的是,大家都有很强的集体意识。接着选出来的二十人跟着副书记步行去了xx镇敬老院。路上,当地居民看到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就对我们说,大学生就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祖国的明天就靠我们去建设。到了敬老院,虽然我们和那里的老人都不认识,但是他们还是露出了笑容来迎接我们。我们给他们送去了一些慰问品,并和他们合影留念。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有些老人还是舍不得的。其实老人的心愿是很简单的,就是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安享晚年。家里有老人就是拥有一块宝,不要觉得要照顾他们而感到麻烦。当初他们含辛茹苦的养我们,是那么艰辛,我们应该要懂得感恩。感恩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28号,,我们上党课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又一次重温了历史,深知今天地和平世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应多学习先辈们的艰辛与拼搏精神;听了《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方向》的知识讲座,现在的我们不能在茫目、无计划、无目标的去生活,应找到自己人生中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为此付诸自己的努力,并实现它。29号,每组派两人一男一女组合,去敬老院打扫卫生。下午三点半在xx镇中进行友谊篮球赛。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感触最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5:特殊儿童康复部暑期志愿者服务感言_暑期社会实践报告_网

特殊儿童康复部暑期志愿者服务感言

南京农业大学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感言:

七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之一,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我和我的志愿者同学们没有在空调间里吹空调、吃西瓜,而是选择走在路上。这条路,不是去旅行目的地的路,也不是回家的路,而是连接我们与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的路……

人中人特殊儿童康复部,位于江宁区。具体的位置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它距离我们学校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坐地铁要换线,下了地铁还要坐二十站公交车。从一辆公交车的始坐到底站,这在我过去的经历中,确是没有过的体验。下了车,我立马就被学校地理位置的偏僻惊到了。一大早纳凉的公公婆婆、满地跑的小鸡、铺满石子的土路以及让我们领队同学特别惊喜的小黄狗,都赋予这片土地“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感觉。走进婷婷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的“黄发垂髫”也是怡然自乐的。但是,这里的“黄发”却显得跟别的孩子那么不一样。他们有的戴着助听器,有的从外表上看就跟正常智力的孩子很不一样,但是他们与正常的孩子一样都很活泼很热情。看到我们,他们都很开心地跑过来与我们握手。学校的墙上都画有很温馨的画,有的是小朋友们画的,有的是老师画的,还有每日提醒等一些生活小常识。可以看到,在许多地方都有“好好说话真棒”“说的棒”等一系列鼓励的话语。就在这里,我们与小朋友度过了几天难忘的时光。

在接下来的四天里,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电影、玩多米诺骨牌、学习急救知识、做折纸和手工、种花、做巧克力、完成许多有难度的体育项目……在这些活动中,小朋友们和我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小朋友中的大哥大,已经十岁的汪阳,每天一来就要找“他的大哥哥”;忧郁小王子小潘潘,每天都会在哥哥姐姐们的逗乐下开心地笑;可爱小公主从雨洁,因为感冒起了麻疹,缩在姐姐们的怀里不肯出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小朋友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活泼,相反,因为的他们的不完整,他们比正常的小朋友更加勇敢、坚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让我们由衷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孩子们的笑脸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觉得路途的遥远与艰辛都是那么不重要了。我们从孩子们小小的进步中,感受到我们的青春的意义。

对!就是奉献。我们的小小付出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巨大的改变,让我感受到服务他人的快乐。青春不能没有奉献,同样也不能没有勇敢和坚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深深铭记这次志愿活动给我带来的感动,向孩子们学习勇敢和坚强,用奉献照亮前进的道路。

篇6: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在这种活动中得到很多的启示。首先一点就是,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于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欠缺。这次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高峰,让我亲身体会了劳动的光荣感。也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我们增强了抵制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侵蚀,以避免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也促进了我努力修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的目标确立。

社区实践活动同时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的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计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这里所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计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为特征而劳动的,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劳动,并且觉得光荣而自豪。而积极为社区服务也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热爱社会的一种表现。

参加这类劳动,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不光是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和外界的交流。使我们从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前感受人生,体验人生,而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的发现生活的美好和艰辛,感受人生的广阔和博大。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它已经不符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却更加广阔。我们追求个性,追求进步,追求前沿,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健康向上。所以,此类活动正在中学生日益要求社会参与,要求社会进步的思维模式中逐渐壮大,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显然,这种活动已经成为一道不可抵挡的社会潮流,它使我们更趋向于全方位的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时是有点累,但是当看到劳动的成果时,却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很高兴,有被分享感。

而看到了成绩,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最深的是做任何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的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踏实。假如我们不亲身历练,就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多少回报,而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励志网,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也是受益的。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历练和过程。

所以,这次社区服务劳动,只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我却从中却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这些道理都是我们平时光从理论上不能领悟到的。而社会是有一定的曲度的,我们将在曲折中成长,在挫折中长大,这也就是将来我们必然面对的规律。我们不再觉得平时在家时被父母当宝一样的伺候是理所应当的了。我们更是体会到,我们要关爱自己,也要关爱他人,关爱父母。我们要细心观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天才是有所收获的,而我们也会在这种积累中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完善自身,然后,赢取更大的进步。

篇7: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__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虽然2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2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初中生寒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寒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可能初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我很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次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接触到了平常时很少接触到的东西。

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让我获益匪浅。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中的高中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来理论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实践结束之后,我感到自己有很大收获:

1、待人要真诚,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2、要善于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3、要有热情和信心,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学生,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我感触最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长胜利。

篇8:社区服务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网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同时为响应省团委、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倡议:鼓励大学生主动投入社会,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让学生早日认识社会,熟悉社会的运行章程,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团委组织一支三下乡服务队到北亭村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全力打造“践行科学发展观,青春献北亭,服务新农村”这一主题,同时将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带到乡里去!

这个暑假我们体科院团委1支队到北亭村开展维持五天的下乡活动。在这五天里,我们全体队员以一颗赤诚的心胜利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任务。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有五个:一是宣传,宣传内容涉及,亚运知识普及,建国六十周年等主题宣传活动;二是调研,调查居民对广州将举办的XX年的亚运会的关注度;三是探访五保户、老党员、老教师;四是举行“健康一条街”免费体制测量活动,为居民服务;五是举行主题文艺晚会,丰富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为村民送上最好的服务。

根据我院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的益民服务活动,在这短短的五天中,我们开展如下几项工作,现总结这五天活动开展的情况:

一、专业知识过硬,无私奉献,诚心诚意服务至上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7月20—21号是我们社区服务开展活动的前两天,队员们热情高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这一天的任务是开展对“居民对广州亚运关注程度”的调研活动。试席卷中国沿海地区的“莫拉菲”刚离开,天气马上恢复夏天应有的炎热。顶着炎炎夏日,华南师范大学体科院社区服务队在北亭村开展了主题为“居民对广州亚运关注程度”的调研活动并为村民送上惠民好消息。

7月22号,是我们社区服务第三天。被誉为“5XX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今日(7月22日)8时至11时在全国范围陆续登场,同日,华南师范大学体科院社区服务队携带夏日佳果探访北亭村老党员、老教师、五保户以表心意。为了响应本次大学生三下乡的“践行科学发展观,青春献北亭,服务新农村”主题,服务队特意带上夏日佳果探访北亭村的老党员和五保户人家。14点30分左右,服务队队员开始了探访的步伐。首先探访的是行动不便的五保户人家,接下来是五位年纪都76岁的老党员以及老教师。亲手送上表达服务队心意的佳果后,通讯员开始了对老党员的访问。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到已经进行了三十年有余的改革开放,到去年的奥运,近几年大家都关注的中国台湾问题,小康社会的水平问题……从老党员昨天的点滴到眼前的现状,如此的详谈,既让通讯员加深对历史的了解——由老一辈的口中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改革开放为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又让队员们认识到建国60周年以来,国家都在不断探索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

我们暑期下乡服务队针对自己学院的专业特色, 7月23号于北亭村市场旁边举办了体质测量和“缤纷7月,放飞青春激情”主题晚会两大特色服务。惠民信息落到实处,三下乡服务名副其实。

由于活动前两天充足的宣传工作,以及服务队队员的实践经验,还要得益于北亭村村民的支持,体质测量在早上8点钟正式开始。不少获知活动消息的村民携带一家老小前来活动现场,为自己的身体情况做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得到服务队的义务服务,体质测量活动的同时,宣传工作也继续进行,使通知时遗漏的群众也参与到这次的社区服务中来。村民积极参与,服务队员热情服务,可见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暑期下乡服务队组织的体质测量活动取得完满成功。接受通讯员采访的梁大姐说:“这样的活动好啊,不用交钱都能做检查。现在的大学生服务态度好,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体质测量活动持续到早上约11点才真正结束。参与这次的体质测量的村民主要是中老年人,其中老年人对血压的测量最关注。为了方便老年人排队,服务队特意借用村委会的椅子供他们排队休息。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9:街道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实践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街道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实践与思考

村级便民服务室是市行政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延伸,也是村级便民服务窗口。XX年12月,街道召开推行村级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试点动员大会,各村相续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到目前,全街道33个行政村、城东经济股份合作社都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室。

一、服务内容与代办事项

便民服务室按照“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把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政、计生、治安、土管等项目和社会矛盾调处、社会保障服务等都纳入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农村工作方方面面,实现了手续审批、矛盾调处、帮扶救助三位一体。具体来讲,主要涉及七项内容:

1、证照代办服务。主要项目:(1)建房审批;(2)生育审批;(3)身份证、暂住证办理、补办;(4)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申请;(5)户口迁移审批。此项服务由村负责代办或报送协办。

2、咨询指南服务。主要项目:(1)法律咨询;(2)政策咨询:(3)农技知识咨询;(4)市场信息咨询;(5)劳动力、人才需求信息咨询;⑹在农网上为农户发布需求信息。此项服务,凡农户有要求的,由村值班人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答复,提供信息。

3、公益事业服务。主要项目:(1)村庄绿化,村容、村貌经常性整治;(2)殡葬代为联系;(3)农户电话、有线电视线路维修代为联系;(4)计生服务;(5)扶贫帮困服务;(6)环境卫生服务;(7)办理村民大病、财产保险;(8)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健康及低保款代领服务;⑼农村合作医疗代报销。此项服务,凡农户有要求的,由村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

4、民事调解服务。主要项目:外来人口管理登记;本村邻里乡亲、家庭成员抚(赡)养、房屋宅基地等方面的纠纷,由村负责调解或协助解决。

5、致富发展服务。主要项目:(1)种养结构调整;(2)优良品种引进;(3)技术指导;(4)技术业务培训;(5)农业税、特产税征收服务。此项服务,凡农户有要求,村尽力同有关部门帮助联系、解决。

6、文明建设服务。(1)创“三美”、文明家庭创建指导服务;(2)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

7、特色文化服务。(1)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举办;(2)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3)群众性科普活动组织举办。

二、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1、增强了村干部服务意识。通过成立村便民服务室这一服务平台,全街道广大村干部积极参与到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中来,很多干部把群众的难事、杂事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来做,增强了快办事的意识。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谈到,现在村里工作发生了“五个变化”:由群众跑变为干部跑;多次办变为一次办;拖着办变为主动快速办;随意办变为规范办;被动接受监督变为主动听取意见。

2、提高了村干部执政能力。通过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提高了村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相关知识的自觉性,提升了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了执政能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实行全程代理,村干部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行全程代理以来,仅XX年,全街道34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共受理各类即办件16438件,承诺件954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100%。现在村民有事就会想到村干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建立,使村民们得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的服务,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办事拖拉,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台帐记录不全,服务质量差的现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10: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我校自开展“争当小小志愿者,文明创建我行动”活动以来,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响应,经过近一年的活动的开展,学生从自身提高了很多,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劳动的教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社会经验,进一步延伸了课堂,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尊老爱幼的教育,提高了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了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奠定了基础。为及时总结经验,将社区教育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推向深层次,现将这次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措施得力

让学生参与社会、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生奋发有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为此,学校学校校长专门召开了有关人员会议,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做了部署,对相关活动做了周密安排和精心组织,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和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内容详实、可操作性极强的活动方案。并召开指导老师和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出具体要求。

二、内容丰富形式各样

1.大力宣传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积极做好市民文明行为劝导工作。

2.制止乱丢垃圾、乱吐口水、乱停车辆、乱讲脏话、乱闯红灯、损坏公共财物、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

3.清捡路面、绿化带垃圾,纠正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启发与教育,更以一片真情回报社会,向全社会展示了新世纪青少年学生的卓越风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带动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有的居民说:“学生为我们清除了散落的垃圾,今后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到处乱扔了”。

4.帮助孤寡老人。

通过到五保户送温暖,真情回报社会。学生在为孤寡老人的服务中,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难,了解和认识老人,听老人谈人生经验和做人的道理,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了敬老院的卫生环境,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技能和习惯。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5.在社区街道清理卫生和清除白色污染活动中,学生一边劳动一边和居民谈心了解社区情况,拉进了与居民的感情,改善和促进了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增强小区居民讲卫生爱整洁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培养了学生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好作风、好习惯。在到社区活动的同时,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并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

总之,我校的这次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真正做到了主题突出,组织有力,特色鲜明,成绩显著,使学生接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弘扬道德新风,展现了自我风采。我校今后将继续努力做好着方面的工作,不断丰富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机制,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11: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进一步建成更加优美、整洁、老人们有个舒适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现将近期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关爱身边老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开展活动前期,社区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关爱老人活动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对每个成员都安排具体工作,做到精心部署,有条不紊。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做到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为“爱的奉献—关爱老人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全民动员,广泛宣传,为“关爱身边老人行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关爱身边老人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社区主要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志愿服务等形式大力开展“全民爱心、关爱老人”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全体居民参与关爱活动的自觉性。

三、突出重点,集中整治,扎实推进“关爱老人行动”的深入开展。自“关爱老人”以来,社区紧紧围绕辖区周边环境、主干道、楼洞口、绿化带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给广大居民老人提供了一个洁净的生活场所和舒适的活动空间,也为社区工作人员自身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办公环境。

通过此次活动,辖区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美化,更加给老人们一个优美、整洁、舒适、温馨环境。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让“关爱老人”的概念深入人心,由口号变为行动,并逐渐变为每个人规范和习惯。为提高辖区居民的关爱意识、也弘扬了我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将这种服务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篇12:最新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最新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发展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社区法律服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的着力点,社区稳定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社区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区发展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区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响应省厅、市局关于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和“双进双联”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在加强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近年来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取得的成效

法律服务工作涉及业务科室多,职能分散,人民调解、如律师、公证、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等,我局注重把各业务处室及司法所职责落实到位,相互间协调一致、团结协作,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带入新的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实效。

(一)加强人民调解,为社区营造和谐氛围。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了一系列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深入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和信息预警工作,人民调解组织覆盖所有社区、村居。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人民调解浓厚氛围。20xx年,《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我们以学习、宣传和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着力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举办了《人民调解法》宣传月、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启动仪式;表彰了全区“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十佳人民调解能手”和20xx-20xx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利用每月一次的“18”法律广场、“民调月”等活动,深入社区(村)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三个第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细划矛盾纠纷责任单元,在村民小组、社区楼幢、企业车间等领域建立纠纷责任区和信息员队伍。建立社区、村(居)每周排查、街镇每半月排查、区每月排查工作机制,使纠纷在源头上“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处”。

20xx年,XX区司法局被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区调处中心获全省首批“规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可喜成绩,其中,纠纷调解工作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均获单项第一名,并且代表全市接受了省调处成功率考评;罗加林等3名同志分别被司法部和省、市授予“调解能手”荣誉称号。11月份,“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建设暨区县大调解中心实体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副市长等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区在人民调解工作和推进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省司法厅厅长缪蒂生等领导同志相继来视察调研;市司法局先后在我区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创建省优秀司法所工作现场推进会”。

(二)扩大普法覆盖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以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为落脚点,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形式,大力实施普法品牌建设工程,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建立了13支共171人的普法讲师团和普法联络员队伍,各街镇成立了普法小分队、法制文艺宣讲队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依托区文化馆、街镇文化站,全区组建了业余演出队伍、小分队20余支200多人。利用各种时机,深入社区、村(居)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二是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20xx年,创办了《法治农民画画刊》,并向全区所有街镇社区(村)发送,5月份,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并成立了“法治农民画画刊编辑部”。在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和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法治农民画”为载体先后共创作、编印XX市法制宣传挂图27000余份,并发放到全市所有社区、村居。区法宣办和区综治办还创办了以“防盗、防抢、防骗、防火”等治安防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的XX年“法治农民画年历”30万份,分发给全区每家每户,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以法治农民画为主要载体,加强以法治农民画灯箱大道、法治农民画广场、法治文化小区、法治文化社区、娃娃农民画院为内容的冶山法治文化镇建设。三是大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将传播法治精神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紧密融合,结合开展“法律六进”、“法律人在行动”、“18”法律广场、“12.4”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广场活动。并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宣传志愿者、普法宣传员走进社区、村居,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19年以来,我区“18”法律广场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12019余人次,免费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20190人以上,在全区公民中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四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过程中,不断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强化社区、村(居)法治文化平台建设,以社区、村(居)委会办公楼为中心,建立村(居)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律咨询室、法制文艺活动室、调解室等。各街(镇)、村(居)以交通主干道为轴心,设立了法制广告灯箱或法制宣传标语,既美化了农村道路环境,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加强工作站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优年”主题,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工作目标,使贫困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的公正。20xx年,区法援中心获全省“十佳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妇联授予“维护妇女权益示范岗”称号、中心承办的“周某工伤赔偿案”入选“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许某等187人劳动报酬案”等9件案件被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列为资助案件。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加强对基层法律援助站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从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在《XX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将六类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免于经济审查的十二种情形,做到对社会和受援人公开透明。二是切实提升“窗口”形象。加强对区法援中心和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硬件建设,营造优质的接待环境。三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利用街(镇)、村(居)平台,加强对法律援助范围、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的宣传。结合特定的时期,组织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

(四)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贯彻落实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和“双进双联”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一是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开展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的“双进双联活动”,深化“法律服务进园区联千企、进社区联千村”工程。整合法律援助、公证、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民事、刑事、劳动争议等案件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投诉案件,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机制。二是服务政府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建设,并积极向街(镇)发展。围绕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共事务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强化法律服务行业保障科学发展的职能,从源头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不断强化公证职能。公证工作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窗口形象显著提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取得了良好业绩。20xx年,办理农村土地复垦招标7宗,安置房建筑招标4宗;参与街镇万顷良田改造安置房、工业园区建设拆迁安置房、公租房分配2676套。公证员时常放弃节假日,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公证,有效预防和钝化了大量社会矛盾,公证维稳职能得到显现。此外,公证处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20xx年,全市公证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我区公证处规范化建设现场,提高了我区公证工作的知名度。

(五)夯实基础,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强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队伍建设为根本、业务建设为目标的司法所建设工作。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摄像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20xx年,为全系统所有人员配发了服装。大力开展省优秀司法所和“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履职能力和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水平。20xx年,在市司法局评定的全市5家“五星级司法所”中,金牛湖、冶山司法所名列其中,雄州等6家司法所被评定为“四星级司法所”。冶山司法所被评为区十佳政法单位。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区实施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青奥赛事筹办的决战之年。从当前形势看,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但是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社区、村(居)的民主法治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工作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司法所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近年来,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基层政法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员少,工作负担过重是司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他们既要履行司法所的9项工作职能,又要服务地方政府,参与各项政府行为,工作任务非常重,司法助理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影响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定性不够明确。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同律师制度一样,一方面成为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独立的按照事业法人体制运行,另一方面,基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所特有的任务、体制和发展水平,它与实行市场机制的各类中介组织乃至同律师机构都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定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基层法律服务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是社区工作者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病与矛盾日益显露,又加以各个部门均打着“某某进社区”的旗帜,将所有冠之“社区”二字的工作推向基层,推向社区,更使社区基层组织的工作量过多,负担过重,从很大程度上讲,社区居委会还充当着“政府的触角”的作用,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情况。社区工作者要完成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投入自身的自治及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

四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专业人才不足。加强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依法治区的基础,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与建设的先决条件。但目前,专业人才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少部分地区的进社区工作难以深入推进;目前,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基层基本上是由司法所承担,由于司法所人员编制的局限,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供需双方比例的严重失调,而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业务发展,也不可能把工作重心长期放在社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对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和管理体制也造成一定冲击和负面影响。

三、法律服务进社区的设想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辅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规范运作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而且根据这项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坚持基层法律服务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对郊区和城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加以分类指导,调整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科学界定基层法律服务服务在整个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法治工作中的地位。从大局出发,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完整、规范、有序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的效能。持续推进“双进双联”深入开展,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机制载体,更好更快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完善社区法律服务的对接机制,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网络在线服务和延伸服务,拓展法律服务内涵。加强资源整合,打破地域界限,开放式吸纳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进驻,进一步提升社区法律服务品质。

(二)按照司法所发展规划,夯实工作基础。把司法所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要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把双管制全面引向垂直管理,使其与现行的法治建设相适应,与现有的工作职能相配套。通过司法所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增强自身的业务承载能力,尽可能地消化社区涉法问题。

(三)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在各社区的组织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采取方便快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现代网络传播手段在社区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形成法治理念和意识。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法律专业知识是一种动态性的知识,需要经常补充和更新。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自学为主,培训为辅,边学边练,边练边干。不断提高现法律水平。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的业务培训,实行年度限期培训制度。采取短期培训、以会代训、以案说法、专项研讨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以推动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理论研究。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各单位和部门都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但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研讨和交流还比较少。因此,要加强单位和部门间联系,就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协同作战、如何用制度保证进社区活动的工作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加快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

篇13:2023年社区服务心得总结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我市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构建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成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积极开展就业服务,长年设立培训班,定期向社区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同时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目前,共为3万多人提供了就业服务,为5000余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占30%。

二、构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平台。按照以居民为聚居区为主,避开繁华街区;以远离医疗机构的居民区为主,避开国立医疗机构;以全科医疗服务为主,避免单位专科性质的“三为主”原则,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枢纽,配备了医生、护士,为社区居民提供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坚持深入居民家庭进行健康调查,为城区60岁以上老年建立了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保健就医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构建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平台。在各社区建设了婚育新风大院,院内有图书室、活动室、康检室,配备了档案柜、药具柜、电教设备等设施。公开招聘了计生专干,分派到各社区。并按楼院、街区逐户建立了计生管理台帐,实行计生例会制度和楼院长报告制度,着重对流动人口和下岗职工的计生服务,每月进行清查登记。目前,全市接受群众咨询23000多人次,组织育龄妇女康检4万多人次,妇科病普查2万多人次,深受广大妇女欢迎。

四、构建社区治安防范服务平台。按照“一区一警两员一队”的标准,建立了社区治安队伍,社区民警的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三个工作日,并公布了社区民警联系方式,便于居民报警求助。认真做好民调工作,每月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咨询,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目前,社区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真正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于萌芽阶段。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出入档案,对流动人口实行“来登记、走注销”制度。

五、构建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分别制定了社区文化宣传方案,并制定了宣传月活动,实行社区群众唱主角,辖区单位齐上阵。各个社区纷纷发动辖区各单位和群众,其中川汇区通过自建或联合等形式,组成秧歌、唢呐、腰鼓、武术等近60支文艺演出队,以定点展演和巡回表演的方式活跃在各社区大街小巷。社区文艺队的演出,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曾被河南卫视专题报道。

六、构建社区环境卫生服务平台。制定了社区居民环境公约,实行垃圾袋装化,收集率达到95%以上,日清率达l00%。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绿化、净化、美化的义务劳动,社区居民参与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六无”,即辖区内无乱贴乱画;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放;无乱扔垃圾;无裸露土地;无占道经营,社区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七、构建社区青少年服务平台。按照文明市民教育的要求,组织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在各社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充分利用校外活动站等传统形式,对青少年开展了思想道德、革命传统、法律、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教育。举办了“争做社区小主人”、“争做社区安全小卫士”、“争做社区小孝星”等主题活动,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招募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在各社区组建20至30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兴趣,分成医疗、文化、法律和心理咨询等志愿者小分队,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楼道服务、健康咨询、环境保护等活动,积极倡导自助、互助和志愿服务等公益性服务,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志愿者队伍21支422人。其中川汇区万鑫苑等社区开展了“金拐杖”、“金百合”、“金阳光’’工程,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每天提供2至4小时的上门无偿服务,同时,还举办了“邻居节”活动,营造了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社区人文环境。

几年来全市社区建设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社区成员实际需求出发,服务社区居民;必须坚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共驻共建的氛围;必须坚持抓好社区自治组织建设,逐步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通过实践,我们也深深地感到,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措施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的工作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与其它省辖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借鉴先进市地的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