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品九篇)

发布于2023-12-07 00:56,全文约 18013 字

篇1: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_经验交流材料_网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

xx镇地处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国土面积248平方公里,居住有6.2万汉、壮、苗、彝等10余种民族,全镇共辖4个社区10个村民委201个村小组,距离国境线的直线距离仅10余公里,是乃至全省全国面向越南的一道重要门户。近年来,镇党委书记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xx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和“xx省‘十五’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同时也荣获“州‘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先进个人”、“州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如今在xx镇,提起镇党委书记,群众都纷纷翘起大拇指,称他是“群众的知心人、一心为民的好领导” 动真情、扶真贫,努力改善群众生产条件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贫三项工程建设大会战、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历史机遇,群策群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夯实基础设施。xx年以来,全镇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加大以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先后改造和建成大小街道10余条,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县城面积由xx年的3.2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立项上报,争取实施了和两个小集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建并提升乡村公路等级,全镇201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通乡村公路,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累计新修水利工程53件,新增灌溉面积360亩,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解决了3620人,175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易地开发等重点,先后建成小水窖(水浇池)1225口,沼气池1820口,改造茅草房1间,历史性地消除了茅草房,建成小康示范村11个,养殖示范村3个,易地搬迁项目3个,使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此外,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全镇自然村通电率达100%,农村电网运行质量明显改善,通广播电视率达84%,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四年来,全镇累计共有5720人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抓基础、调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深入各村委会、社区、田间地头,搞调研,订规划,围绕思路抓发展,全镇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全镇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畜牧业、烤烟产业、果蔬产业等齐头并进,全镇共扶持发展养殖大户1420户,建立养殖协会23个,建成养殖基地和示范村5个,基本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科技兴烟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烤烟种植,每年全镇的烤烟种植面积都达到5000亩左右,使烤烟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引导城郊结合部和有条件的村寨发展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培育增收亮点,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9000余亩,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9300亩,已建成全镇规模效益最好的蔬菜生产基地,x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杨梅、樱桃、中国台湾椪柑等新兴产业的引种示种取得了成功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抓治安、保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x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边境,流动人口较为复杂,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xx年前的x村委会x村是当时全镇社会治安形势的一个缩影,村内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现象猖獗,偷牛盗马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治安秩序非常混乱,村内邻里关系紧张、人心惶惶。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党政一班人痛下决心,将社会治安秩序最不好的“阿黑村”定为重点整治的对象,以点促面狠抓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xx年起,xx镇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在有196户农户的x村创造性地建立了“户户联防”的防控网络,由全村群众每家抽一名人员组成村治安巡防队,全天候轮流在村里进行巡逻防范,唱响了“我为别人守一日,别人为我守一月”、“我为人人站岗,人人为我放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题歌。这一防范网络建立后,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该村治安案件的发生,而且协助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外村发生的案件。与此同时,xx镇还在城区组建了一支35人的治安联防队伍,设立了7个治安岗亭,对城区进行24小时巡逻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xx年,镇党委经上级批准,对xx镇辖区内的省、州驻马单位、县直部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严格目标量化考核,细化和落实了创安工作,确保乡镇、社区、单位、村寨、校园等多层次多系统的创安工作同步开展。在各种措施的推动下,创建“平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呈现出了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2: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学习型的国家,将自己的政府建设成学习型的政府;而欧盟在1998年就已经提倡将欧盟各国都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社会。在世界排名前100的企业中,40%的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到突出位置。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

社会化、组织化的学习才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奠基人彼得。圣吉的观点,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班组,诸如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院所、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车间,等等。

学习型组织理论鼻祖佛睿斯特提出,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应该是“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和系统开放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扁平化问题。有专家认为,学习型社会将迎来一个“知识人”时代。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知识人”,社会结构正趋于从等级制向扁平化转型。因此,学习型组织不能成为等级权力控制型的,而应该采取非等级权力控制型管理模式,即扁平式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如果学习型组织仍然保持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就不利于信息流通。必须对原有组织进行“扁平化改造”,减少组织层次,允许信息“越级”的、多向的流通。这样,组织内部的相互咨询(整个部门就像一个咨询公司,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彼此询问、学习,相互之间形成非常和谐、非常融洽的关系)、信息系统开放化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组织内部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平等伙伴关系、协调合作的群体,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学习型组织也就有了活力。学习型组织可以打破传统组织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法定”边界的界定方式,超越自己原来的组织结构,形成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的弹性的组织结构。

当前我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存在一些偏差。学习型组织一般都是按照行政或职能部门来确定和划分,而很少按照兴趣和目标来划分和确定;学习型组织缺乏个人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组织确定学习的目标)、共同价值观、共同使命;在学习型组织内部,领导者和管理者与其他成员还存在“身份位差”,彼此难以沟通信息和思想,缺乏良好的默契,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创建过程中必须大力改变。

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和动力机制

对组织学习过程具有影响力的是组织的制度因素。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但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初期,在学习型组织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制度因素——如,个人自学制度、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学习辅导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工作调研制度、学习档案制度等等,是决不可忽视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新时期,为适应加入wto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浪潮的冲击,企业改革日新月异,这对企业共青团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共青团组织的新任务迫求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强效能的团干部队伍。多年以来,团委积极落实“贯彻三个原则、坚持两个服务、注重三个加强”的团干部工作思路,瞄准把团干部培养成为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目标,着力培养思想成熟、勤勉敬业、开拓进娶自觉奉献的团干部队伍,为开创企业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矗

一、贯彻“三个原则”,确保团干部热心共青团事业又适合做团工作,把好团干部入口关。

一是贯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原则。坚持团委参与考察,站在全团工作发展的角度提出参考意见,坚决打了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的束缚,防止和克服了凭个人好恶、得失和恩怨选拔团干部,或者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等错误倾向,大胆启用政治素质高、知识能力强的青年人才到共青团干部岗位上来锻炼。

二是贯彻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的原则。这既是我们党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一贯坚持的原则,也是共青团组织培养和选拔优秀团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共青团干部应是广大团员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要集德才、贤能于一身,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思想品德、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全面贯彻党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选拔和任用团干部贯彻走群众路线的原则。共青团是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选用团干部上,积极探索竞癣民主推荐等方式,紧紧依靠广大青年,不断拓宽广大青年参与的范围和程度,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把青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选拔团干部的重要依据。此外,坚持征求除青年以外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并从实际出发,认真把握群众的参与度,使选拔的团干部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矗

二、坚持“两个服务”,确立团干部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培养团干部良好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两个服务”就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这既是企业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是各级团组织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级团干部站在公司及本单位全局解决团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根本要求。近几年来,公司团委通过培交流、研讨、个别指导等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定期回顾、总结各项具体工作和活动,研究团工作的符合性问题,把团的工作导入pdca循环,形成工作闭环,坚持重点问题重点研究,启发团干部“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努力培养团干部尤其是直属团总支支部书记总体工作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具体工作的战术推动能力,确立“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的团工作思路与方法,收到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团干部综合素质的迅速提高。

三、注重“四个加强”,使团干部在团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推动团工作不断进步的同时,努力把团干部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第一、加强团干部培训的力度。公司团委在坚持办班、定期组织团干部学习的基础上,以观看“海尔经验”光盘,学习wto相关知识、现代企业运作、管理知识,举办各类、各层次知识竞赛,进行个人才华展示等方式来拓宽团干部的知识面,活跃团干部思维。与此同时,团委还采取送(集团)公司、四川省团校培训,坚持每年选派部分团干部到外地知名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引导部分团干部做好兼职工作,经常分批组织团干部参加多内容、多形式的非团~、培训班等各种方式、途径加强团干部素质教育,促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第二、加强团干部道德品质和作风建设。首先大力加强团干部思想教育,广泛开展“四个正确对待”学习讨论活动,使他们牢记党的宗旨,竭诚为青年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了解、帮助、关心广大团员青年;其次注重求真务实、团结拼搏精神的发扬,要求团干部在共青团岗位上始终如一的多干事、干好事、干实事;第三是带领团干部勤俭办事,绝不因为共青团是“清水衙门”就放松警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努力提高勤俭办事的自觉性,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不断强大自己的人格力量,为青年树立先进楷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群众基层廉洁建设交流_经验材料_网

群众基层廉洁建设交流

在*,很多村干部感慨,现在的“村官”越来越不好当了。江东区仇毕村是*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村办市场一年经营额达5亿元,村里各项事业红红火火,但村民对前些年少数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办事不透明的做法有意见。现任村党委书记余世良说,根据村民意见,村里规定,凡集体投资、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都要由村两委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后再作决定,一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要公开招标。结果村民个个都成了“义务监理”,村里建水泥路,有的村民还会拿着尺子去量厚度,生怕承包商偷工减料。

前几年,*市60%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出自基层。该市将惩防体系向基层延伸,把乡镇政务公开、基层站所事务公开和农村村务公开作为政府阳光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出台了《*市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基层廉洁工程。目前,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件逐年呈大幅下降趋势。

在教育方面,把廉政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活动中。以幻灯片、农民画、三北小锣书、宁海平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让群众在笑声中接受依法行政、村民自治等现代民主法治理念。镇海、慈溪、海曙等地的“党风廉政直通车”,江北区慈城镇“清风园”,奉化滕头村“清风苑”等廉政教育基地,成为党风廉政教育的生动课堂。

*市从保障村民的知情、参与、管理和监督等“四权”入手,创新工作思路,引导群众参与并推进基层廉洁工程。镇海区建立的廉情预警机制,用数字来量化基层廉洁工程的成效,对全区62个村有关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进行考核,在全国率先发布廉情指数。这种直观形象的考核方法,将在*市推广。

*各地完善制度的同时,采取热点公开、民主恳谈等措施,让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廉洁工程建设。

篇5:##区重点项目建设督查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区重点项目建设督查

东区即“特区”建设大东区—桃江县城东区重点项目建设督查 县城东区,富有活力、充满希望、日新月异、让人遐想的瞩目靓点,在县委、县政府的运筹下,跨越式发展将从这里起步,江南名镇将从这里显现,县改市将靠这里实现。为促进县委以县城经济带动县域经济战略构想的加速实现,最近,我们对东区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督查(创业园已作专题督查)。督查的情况告诉我们:憧憬,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近! 一、在建项目抓紧施工,拟建项目积极筹备 白天,机声轰鸣,尘土飞扬;夜晚,银光闪烁,灯火辉煌,这并非抒情的华丽词藻,而是东区建设场面的真实写照。至七月底止,党政办公大楼的建设者们苦战酷暑高温,夜以继日,主体工程已完成第七层灌砼;桃花江大道、金盆北路、迎宾路、创业大道抓紧施工,都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资江大桥自4月9日开工以来,完成了南岸引桥18根桩和9根系梁的灌砼,7月底施工队已开赴北岸和下河施工,累计完成投资1190万元。竹业城二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去年6月份启动至今,共建房屋15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全部完成,8月底完成外装修,~年春节后即可组织试营业。桃花江汽车站前后经过4年的努力,省、市的立项批复全部完成,由湖南省国际咨询公司中标设计的施工图纸现已交付,总投资1100万元的预算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正在办理征地手续。文化艺术园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今年2月份成立了领导小组,可行性论证报告已由县计物局批复,《桃花江报》已刊登启事征求各方建园意见。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多方筹措资金。东区各项工程根据目前施工进度,几条大道均能在9月底全部完工,党政办公大楼~年元旦前峻工。那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让人更加欣喜的景象。诚然,在这些可喜成就的背后,有我们许多部门艰辛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县建设局为东区的整体规划、开发和建设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县交通局、计物局等单位多次跑省市终于赢得资江大桥、桃花江汽车站等项目的立项和争取项目投资;县国土局多途径使项目用地得到市里审批、省里认可;县文化局依托文化抓产业,抓住产业促文化,为文化艺术园建设做了许多前期工作;环保、电力、房产、自来水等单位为加快东区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工作有待完善,各方尚需努力 (一)规划滞后影响工程进度。大的建设理应规划先行,而东区开发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滞后。目前在建项目受规划影响的有:民营创业园,桃花江大道,资江大桥、迎宾路、金盆北路、休闲广场、党政大楼、竹业城等建设项目拆迁户的复迁安置和筹建中的文化艺术园。现在,因桃花江大道规划的变动,埋设管道路线难确定,从而影响到创业园区的整体运作。资江大桥拆迁户原计划安排在桥两边,也因规划没有出来不能安置,影响其他拆迁户的拆迁。特别是休闲广场、迎宾路拆迁户的安置一拖再拖,已达三年,现由政府出钱每月100元租住竹业城门面,租金已达20多万元,闭塞的住房酷暑难熬,一些拆迁户经常吵闹到有关部门,并影响到其他拆迁户的拆迁。文化艺术园也因规划影响难以定址,不能向上级申报立项。 (二)施工环境仍然欠佳。反映较大的主要是资江大桥工地。4月9日开工以来先后发生阻工、停工4次。主要原因:一是因未付清部分村民的征地款而阻工;二是村组要求承包工程,推销材料;三是当地个别领导认识有差距。桃花江大道、创业园也有一些反映。但自七月份县城基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施工环境大有好转。 (三)资金跟不上是主要矛盾。一是东区在建重点项目一方面因上半年多雨和7月份的高温炎热天气影响施工,另一方面资金的制约拖延了工程进度。二是东区整体规划的基础工作需要投入,如小比率的地形数字图、50平方公里的航测片等需要70余万的投入。三是征地款和报批费用没到位。县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东区还有100亩的征地应付款未付,创业园40万元征地款未到位,党政办公大楼20万元报批费未付而不能拿回审批手续。 (四)国土收入期望值与实际效果难同步。前两年我县国土收入由于有关部门精心运作,严格管理,国土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终究仅靠县内民间资金投入有限,我们一些好的资源和项目开发,优良的人居、投资环境还不为外人所知,因缺乏外地投资商的参与,土地开发升温不够,导致今年来在县城的几次土地拍卖都不很成功。因此,国土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缓,支持东区开发建设受到影响。另外,东区土地征用过程中,给予农民部分的征地款“同地不同价”的问题,当地镇、村两级与村~见较多,有关部门对此应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以人为本,建设大东区 我们没有沿海和比邻大城市的优势,但我们有人类生存而其他许多地区不可媲美的青山、绿水、蓝天、景观等人居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通信等优势。因此,大东区要以生态、旅游、花园的特色城市取胜,吸引各方客商,接纳各色人种来安居、来兴业。 (一)精心绘制蓝图,构建大东区。东区规划,我们既要相信专家的技术权威,又要有自己独特超前的主见。我们认为,大东区规划的重点区域应是:一条黄金道(桃益公路桃江段)、一颗摇钱树(竹海—美人窝风景区)、一个聚宝盆(向东南延伸的创业园)、一块处女地(狭义的东区)。项目定位要多元化,即狭义东区的政治、金融、贸易中心,竹海—美人窝风景区的休闲旅游观光,桃益公路黄金道的商品生产、展示交易,依山傍水的别墅群落,创业园区的加工贸易。做到科学布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建筑风格要突出特色,高楼、仿古、欧式、园林各得其所,真正体现无声的音乐,凝固的诗。 (二)运作市场提升人气,加快土地开发。随着竹业城二期工程的竣工、党政机关的搬迁和桃花江汽车站的建成,竹业城市场已具开发基础和条件,要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和精心的运作吸引客商,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免租金、免税费(试营业)等优惠政策和划行归市等措施开发竹业城,并尽快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竹制品集散中心。通过竹业城市场商品的集散和人流的聚集,提升东区财气和人气,进而提高土地价值,增强土地竞买力,加速土地开发,形成市场运作、项目建设和土地开发的良性循环。

(三)出台特定机制,加速东区开发。开发要有新理念,要把东区作“特区”,要以超时代的新、特、优思维,超常规的管理措施,开发建设新东区。“新”,观念要新。既然不具备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势,那么,就要跳出本地圈圈,更要超越经济发达地区的思维,思想要更加解放,思维要更加创新,这样一切都将豁然开朗。特别是要有新的用人观念和机制,要不分地域、资历、年龄、职位,要高薪从外地引进,要提供职位从本地竞选,唯才(德才兼备)是举。“特”,管理要特。“特区”要有特招,对区域内的人员、机关单位、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的管理机制要打破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敢于冲破一切陈旧观念,真正体现新区的特性和特色,以特诱人,以特显特,一切服务于经济,一切有利于发展,一切围绕着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优”,人员要优,政策要优,环境要优。要选用德性好、素质高、充满活力、勇于创新、少说多做、讲奉献、讲服务、讲效率的人到东区工作。要制定具有深度和力度的引得来、留得住、招数独特、客我双赢的开发政策促进东区开发。要高起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为东区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确保东区快速发展。 (四)解决具体问题,加速项目建设进程。目前,一是尽快安排拆迁地。在既考虑土地开发,又体现政府承诺和~的前提下,选择适当路段地块尽快安置拆迁户,一律实行统一规划设计,严格规范建设(现在社会的发展不宜再取名为“农民街”)。二是优化施工环境。要思想工作和依法处理相结合,坚决打击处理一批地痞和刁民。三是稳定村民思想情绪。发挥当地政府和村组党员的作用,做好未付征地款村民的思想工作,并承诺分期分批付清。四是协调部门关系。部门要主动服务,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为东区开发作出贡献。

篇6:市电力局农电标准化建设经验汇报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市电力局农电标准化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一流企业建设和常态管理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全面规范、突出特色”,通过“四轮驱动”,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宣传动员,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势启动

近年来,我局着眼于管理创新,通过一流企业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大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注重基础资料的积淀与总结,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新要求和专业管理的新变化,标准与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差距。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今年以来,我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3年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和措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安全生产运行、市场营销、农电管理、综合、多经等5个专业小组,充分利用内部网站、《河间电力报》等载体,开辟专栏,宣传标准化知识,通过分专业、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上来,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工作高潮。

二、实施“四轮驱动”,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

标准化建设启动之初,我们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4项工作措施,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全局标准化建设在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一)领导带动

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部室主任、所站长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亲自组织、调度,亲自主持制度流程的编制,特别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运行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全员互动

我们倡导干部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满腔热忱地投入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动心”,增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动脑”,深入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动手”,坚决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通过“动腿”,了解基层和一线实情,避免“闭门造车”;为了消除管理的死角和盲点,开展了“管理检讨周”活动,反思分析部门、员工之间分工、协作、流程衔接的现状,整合了物资管理、财务审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8项流程;还开展了经验宣讲、现场观摩、示范操作等活动,从而在全局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掀起了讲责任、抓规范、强素质、提效益的热潮。

(三)竞赛推动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一是积极参加省公司部署的“班、站、工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竞赛活动”,以沙洼供电所和机关客户服务中心为试点,加大整改力度,促进工作提升,沙洼供电所的经验在省公司农电系统得以推广;二是组织标准化知识调考、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成鼓励学习、褒奖先进的正确导向;三是结合同业对标工作,选树标杆部室、标杆供电所和标杆个人,在各个层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7: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应急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构架和谐社会的需要,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求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以完善组织体系、健全预案体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与基层原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宣传培训等工作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维护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镇政府制定了《先市镇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镇社事办、群工办、安办等部门根据自身部门职责制定了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全镇各级基层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截止XX年底,我镇共编制应急预案94个,其中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5个,部门预案5个,基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预案83个。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联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应急处置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应急管理机构逐步完善

一是领导重视。我镇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对全镇的应急管理工作专项进行了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全镇各项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健全机构。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社事办、群工办、安办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镇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党政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目前,我镇初步建立了一支以民兵预备役、社区民兵为骨干,以机关干部、派出所民警、协警、医疗救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在此基础上,我镇紧扣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故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预测预警、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了应急管理值班制度。要求各单位在节假日及汛期、高温季节、全镇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带班,做好值班记录,切实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二是制定了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及科普宣教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普及应急知识。我镇在每年高温季节、汛期都组织宣传应急知识,通过自主宣传、媒体宣传、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各村(社区)、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制定了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方案。我镇根据制定的应急预案,突出预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动物疫情、公共卫生、群体性事件等重点,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XX年内共开展4次应急演练,其中镇人民政府组织1次,镇中小学组织2次,镇直各单位组织1次。 XX年镇内共举行重大活动5次,制定重大活动预案5个。

四、各部门协同配合能力不断加强

明确所有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单位、人员由镇政府统一指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负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应急通讯、人员疏散和安置、社会动员、特别应急、综合信息、新闻报道、应急物资经费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各工作组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互相支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对易激化、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努力把各类事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敏感时期的监控工作,有力地维护镇的社会稳定。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8:切实加强机关后勤管理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切实加强机关后勤管理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切实加强机关后勤管理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二oo五年十月十八日)   ##县地处祁连山分水岭以北、河西走廊中段,东邻山丹,西接肃南,南通青海,北倚张掖。总面积3678.32平方公里,辖6镇4乡、21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有汉、回、藏、裕固等10个民族,总人口24.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8万人,城镇人口5.42万人。近年来,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化带动”三大战略,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壮大工业园区实力,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2.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为65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28元。 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酒业、食品、化工、建材、农特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双低油菜、啤酒大麦、中药材、饲草、蒜菜薯类、林果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18%。全县交通便利,通讯信号覆盖全县,房地产逐步升温,生态旅游正在叫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有13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高考录取人数连续十年居全市第一,打造出了教育强县的品牌。 我县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在几次的机构改革过程中,本着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归并职能、提高效率的原则,撤消了县机关后勤事务局管理,对机关后勤人员重新进行了定岗核编。目前,全县核定机关后勤编制共    人,全部实行聘用制管理,平均年龄       岁,平均月工资     元,主要负责全县机关房产、物资、车辆管理与使用,饮食、接待服务,政府采购,办公环境绿化清洁,办公大楼设施维修等后勤事务。近年来,我县机关后勤事务工作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和发展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改善和拓展机关事务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一、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机关后勤工作的活力 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县坚持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全方位审视机关后勤工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管理、服务、经营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配置机关后勤资源,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了机关后勤生产力。 一是创新机关后勤管理理念。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工作的创新。由于我县的机关后勤改革起步晚,很多后勤人员习惯过去的分散管理,对集中统一管理、发挥后勤资源的整合作用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工作理念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我县在机关后勤管理中坚持把加强后勤管理,提倡有效管理的理念,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意识,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引导教育后勤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后勤改革与发展理念,加强和规范各项管理,在力求节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机关后勤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全县机关后勤工作中普遍形成了“既讲行政效率,又讲经济效益;既不主张高成本上的高效率,又反对低成本上的低效率”的新理念,推动后勤管理工作在创新中稳步发展。 二是深化机关后勤人事制度改革。为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机关后勤工作效率,我县大胆改革机关后勤人事制度,将全县原有的      个机关后勤单位进行撤并重组,对机关单位后勤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并严格实行以需定岗、以岗定员的进人原则,把后勤工作人员的录用、管理纳入到了考核择取和聘用制的规范化渠道。如,根据各机关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需求,及时核定需求编制,成立保安服务公司,引导用人机关从保安服务公司择优录取城镇户籍的退伍士兵充实到门卫队伍,既较好地解决了退伍士兵的就业安置问题,又满足了社会经济对安全服务的需求,缓解和弥补了我县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为防止各个机关单位的重复投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我县撤消了     个机关单位的供热点、分流了     名后勤绿化人员,集中成立了供热中心、绿化大队等机关后勤服务单位,大力优化了资源结构,防止了资源的重置与浪费。 三是大力改革机关后勤管理模式。过去我县的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物管、文印、保卫、保洁、绿化等方面,机关后勤服务功能单一。近年来,我县紧扣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实际,逐步探索由行政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向交予社会、市场化运作方式型转变。对可以实行社会化运作的服务项目,大力引进市场机制,以最低的服务价位实现了最优的服务,推动了机关后勤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如对机关公务车辆加油、维修和办公用品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政府采购,最大限度地扩大投标范围,增强采购的透明度,在保证物品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办公采购费用。再如,对县套班子文印室资源重新整合,成立了四办综合文印室,采取对外承包的形式,将整合成立的四大办公室综合文印室办公室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从而减少了印刷设备、材料的成本及耗损费用,达到了后勤管理节约化、社会化,有效降低了后勤成本。 二、健全制度,推动机关后勤工作步入规范化 没有制度的后勤管理不是科学的管理。根据后勤机构改革的变化以及职能转换所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我县注重吸收先进后勤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后勤事务管理制度,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管理来规范机关后勤行政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工作,为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一是制定出台了《##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及招标数额标准》,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通用物资实现了由县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公开招标采购,大大降低了成本。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全县政府采购预算资金       万元,实际采购付出金额     万元,节约资金    万元,节约率为  

;  %。 二是制定出台了《##县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公务车辆编制审批管理。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车辆编制标准进行了严格核定,严格按人员编制、领导职级配备车辆,严禁超编、超标购车。同时要求机关公务车辆定点购置、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在下班和节假日期间车辆实行入库管理,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 三是制定出台了《##县公务接待办法》,严格公务接待标准。要求全县各个机关单位按照接待办法规定,本着“朴实、大方”的原则,根据所来领导级别确定接待标准,禁止违规、超标准接待,监察、纪委部门加大监管检查力度,有效避免了政务接待盲目攀比浪费,节约了财政资金。据此一项,使公务接待费用比过去大幅下降      %,节省财政资金      万元。 四是研究制定了《##县机关后勤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后勤财务制度管理。机关后勤财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务运行程序,实行“一支笔”审签制。督促财政部门加大机关后勤财务工作、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规范大宗物品、设备的处置报废行为,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做到了资金使用的合理、规范、高效。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我县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迈入规范化渠道,也为着力推进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强化节约意识,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后勤 勤俭节约、降低成本是新时期机关后勤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相适应的标准。因此,我县始终把强化后勤工作节约意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的后勤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专题教育活动,使后勤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后勤机关能否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关系到机关的运行成本,关系到反腐保廉的实际成效,促使后勤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按照总理会见全国机关后勤工作先进代表时提出的“清廉、节俭、奉献”的要求,带头厉行节约,切实有效地搞好机关后勤的效能建设。同时,我县督促各机关单位科学编制后勤经费开支预算,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各类支出,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做到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努力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资源的效能,大力降低了机关后勤服务保障成本。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竣工交付使用已达     年之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种设施设备不断老化,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为减少开支,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政府机关后勤人员自己动手进行维护抢修。据不完全统计,此举近五年来,共节约大楼基础设施维护费用     万元。通过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后勤建设,机关后勤费用大幅度降低,与前五年相比,直接降低了30%。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几年来,我县在大胆借鉴学习和勇于实践中,机关后勤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全国机关后勤事务工作协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在由以前单一的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后,我们的管理理念仍不能够跟得上发展的要求,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二是部分机关后勤工作引进市场机制,主动参与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能力低弱。三是随着后勤改革的深化和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关后勤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这些都影响了后勤管理效能的提高,制约了后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机关后勤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工作理念创新。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突出抓好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两个重点,强化管理、服务和经营三大功能,着力推进工作理念、服务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的创新,力求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后勤资源利用管理等五个方面有明显提高。 二是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体制改革。逐步将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大力引进社会服务进入机关后勤服务领域,使后勤管理部门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实质上切实从行政事业单位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开放型后勤服务经营实体。如,通过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大型活动接待服务和机关大院的保洁工作,逐步将县政府所属宾馆、车队、食堂等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推向市场,使其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减轻财政负担。 三是加强后勤队伍建设。以全县正在开展的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引导机关后勤人员认真学习总理和~秘书长~年11月9日在会见全国机关后勤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代表暨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三点要求,努力促进后勤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同时,鼓励全县各机关单位通过利用参与重要任务和大型活动接待的机会、走出去或请进来讲课等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训后勤人员,以科学、高效地先进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武装后勤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进而塑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会管理、善经营的机关后勤队伍。

篇9:关于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文章_经验交流材料_网

关于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文章

大学班集体是部分学生的集合体,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学生由学校划分组成的。班集体建设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因此,班集体建设既要追求班级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又要充分尊重成员的个性发展:既要有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建设主线,又要有适应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内容和特点。基于这个想法,笔者认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作为衡量指标,主要就是班风建设,集中体现为班集体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取向符合社会主流:班集体成员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学风浓郁;班集体成员在追求各自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和谐相处。

一、解决班集体成员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取向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解决好大学生的“三观”取向问题,使之符合社会的主流,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必然,是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班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17、18-——35岁是人的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青年大学生则正处于人生青年期的早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都日趋完善,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并逐步走向成熟,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表明,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其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步走向成熟。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和与个人命运攸关的突发事件影响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教育是影响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契机,运用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会、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社会实践、党团校等形式和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在班级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引导班集体成员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从新旧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人民生活水平和民主程度的对比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意义。要引导班集体成员牢记国家任人宰割的历史,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含义,充分认识个人命运前途与民族国家命运前途的关系,明确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引导班集体成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用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来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最大化。

二、帮助班集体成员明确各自进取目标,建设浓郁学风

学校是育人场所,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如果说“三观”取向教育是解决的是成员将来为谁服务,解决学生学习的内因问题,那么建设浓郁学风,就是解决班集体成员将来用什么来服务,解决学生学习的外因问题。学风好与坏,是班风好与坏的晴雨表。学风,就是学习风气。班集体的学风状况是由该集体单个成员的学习风气组成的,因此,它受社会环境、教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态度,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其严肃性的影响。建设浓郁的学风,不单纯是学生一方面的事,学校和教育者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好。前面所讲的“三观”教育,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内因问题,仅有此是不够的,还不足以建设良好浓郁的学风。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