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品5篇)
发布于2024-12-08 08:55,全文约 6547 字
篇1:部队优秀士官事迹材料_部队士官先进个人事迹
入伍以来,我能立足本职岗位,爱警精武,爱岗敬业,较好的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支队“十大优秀士官”和“爱警精武标兵”,多次获得支队嘉奖。受到各级领导的褒奖和战友们的肯定。虽然说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培养和关心,离不开战友的帮助和支持。我的老班长曾经这样说过,每个战士都应该崇尚荣誉,追求荣誉。要去享受取得荣誉的过程,而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得到过什么荣誉。这四年来,我一直谨记着班长的教诲,努力扎根警营,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自己的价值。今天我主要把几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所感所想,向各位领导和战友们作简要汇报。
一、追求理想,军装是我无悔的选择。
人们都说,青春是富于幻想的季节,理想是含苞绽放的花蕾。自从穿上军装,我就将那斑斓多彩的愿望打进了背包,带进了直线加方块的行列。当我走进警营的那一刻,我已不再是一名社会青年,穿上这身橄榄绿,就意味着我要在这片土地人开始奉献。从前的悠然自得被紧张的训练所取代,摸爬滚打,擒拿格斗,武装越野……成了家常便饭,让我感受到训练的艰辛,体验到了当兵的滋味,更感悟到了青春的无悔。如今,我依然手握刚枪,但我的思想却发生转变,面对的是更多的挑战,虽然前方的路坎坷万分,但我的那股冲劲始终激励着我,让我奋勇前行。
二、爱警精武,争做新时期的“武教头”。
爱警精武是军人的天职,是军人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我所在的中队经常在支队军事比武中获奖。面对这些前辈所取得的荣誉,我倍感压力。于是在训练场上,我将压力化为动力,训练中有了动力便有了使不完的劲。去年七月份,支队组织士官大轮训,为的就是参加总队军事大比武,每个士官都有可能被抽到,我的压力也相当大。因为训练如果不好就会影响中队乃至支队的成绩。为了能拿个满意理想的好成绩,在训练上我起早贪黑,积极请教,一直坚持到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的付出终究有回报。考核那天我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中队整体成绩排名全支队第三。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拼命?我想,我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头顶的荣誉和作为战士的那一份责任。虽然自己最后没有参加比武,但我始终认为,只要付出过,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三、爱岗敬业,双肩的责任是军人不辱的使命。
“兵头将尾”、“军中之母”,是人们对士官班长的形象赞誉。然而在改选士官时,我却犹豫了。那时我很矛盾,一面是我曾经放飞理想的花花世界,一面是我挥洒汗水,建功立业的警营,那时的我不知何去何从,然而就是那份责任让我做出了抉择,我得留下来,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有人说我傻,说留下来干嘛啊,早点回去早点脱离这枯燥乏味的生活。但我没有理会,因为我的心已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我要为我头顶的国徽和这身橄榄绿做出应有的贡献。士官也是“兵”,不能整天摆架子,当我成为士官的那天起,我就决定了要和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另一方面自己也处在班长位置上,负有组织领导、管理教育的责任。然而,担任班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战士想家,我束手无策;班里训练成绩差,我无能为力;班里的“刺头兵”,我更是进退两难。面对前进的道路上的挫折,我感动无助,多少个夜晚在苦恼中难眠,我问自己该怎么办?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我决定一切从头开始,不懂的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老班长学,不怕难为情,不怕丢面子,渐渐地班里的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管理班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去年的预提骨干集训我班里叁人包揽中队的名额。年底评功评奖又又两人获得“优秀士兵”,两人获得擒敌能手,一名获得“优秀哨兵”。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觉得能够让班里的战士有所收获,就是我当班长的追求和理想,这就是我的价值。
转眼间,已又是一个寒冬。也可能是我军旅生涯中的最后一个。过去的已经成为回忆,我又将勇敢的面对未来。军旅生涯也许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更是我为之骄傲的抉择。选择警营,我无怨无悔!
篇2:部队个人先进事迹[页4]_事迹材料_网
部队个人先进事迹
入伍多年我并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成绩,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所做的只是本职范围应做的一些平凡事,而组织却给了我很多肯定,这使我深感惭愧。今天,又给我一个向首长、同志们汇报的机会,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更加使我坚信平凡能孕育出伟大。我深知我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倍加珍惜所取得的荣誉,更加努力工作,以回报组织对我的培养。为部队建设贡献全面的力量。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篇3:部队个人先进事迹[页3]_事迹材料_网
部队个人先进事迹
一段时间后,在一次我对连队瞄准手摸底考试时,发现陈树的专业很有潜力。只是基础不好,成绩不稳定。但他头脑灵活反应快,只要用心肯定能出成绩。经过反复思量,我觉得只要把陈树从他们中间分离出来,单独培养,应该是行得通的。于是去年我采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
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也就是,从表面上拉拢陈树重点培养,孤立王晓东、叶小东严格督促不放松。
我让陈树变成了我的跟班。除了必要的以外,不管是洗衣吃饭,还是劳动生产,我都和他在一起,并尽可能创造两人世界。在此期间,我有意无意的指出他训练的缺点,有意无意的表扬他训练成绩,慢慢的他对他自己的训练有一些信心。两周后,营里组织了考核他获第一名。我就趁热打铁,边鼓励,便分析了他的弱点,然后细心的传授经验。在随后的几次考核中,他的成绩已超出团往年比武成绩。我马上告诉他可以参加比武,并将他的成绩与往年比武成绩作了比较,他很兴奋,同时也更加自信。之后的训练很勤奋。在去年的比武中他很顺利的夺得第一名。获得名次的他不光是改变了连首长对他的看法,还被当作典型宣扬了起来,他从未获得过如此大的荣耀。此后他的工作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同时也对我产生了比较坚定的信赖。
陈树获第一名后转变最大是王晓东。陈树与王晓东平时玩的最好。那次我们一起搞生产的时候陈树说:“班长我到现在才明白,其实干工作就像坐火车一样,同样价钱的一张票,同样远近的一程路,要是提前订票就可坐一程,要是到站买票无座就只能站一程,。主动干工作与被动干都是干,但主动干就是先进就要受表扬,被动就会挨批。”王晓东听了若有所思。看来王晓东对陈树转变是有感触地。于是我马上采取了第二个方法:
围点打援。也就是继续引导帮教陈树重点赤化王晓东。
从那以后,我们三人就经常泡在一起。渐渐的小王把他高学历,善写作的能力体现出来了,在海训,野营训练期间成了连队的报道骨干,各项工作较以前有很大的转变。经常受到连长指导员的表扬。陈树和王晓东是越来越活跃了。
这时的叶小东对工作主动与工作被动的结果在陈树、王晓东的身上已看得很清楚了。但是他不愿别人说他为了受表扬而好好干,所以工作时好时坏,表扬也有他批评也有他。鉴于此种情况,我立即找来陈树、王晓东商量,一起来帮带叶小东。对于叶晓东我采取了第三种方法:
侧面干扰,正面进攻。也就是以陈树、王晓东相配合,对叶小东若即若离,激发他的较真劲,而我从正面靠拢做工作。
用这种方法对叶小东很管用,青年人都有点不服谁的傲气,为了证明他自己不是没能耐而干不好,而是不想干才干不好的观点。他在野营训练期间,凭着自己结实的身板,常在训练中一个人负责一个驻锄,而被战友们誉为“炮七连第一镐”,在练战术考核时他以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而受到了连长的高度赞扬。
去年年终总结时,陈树,王晓东都被评为“优秀士兵”,叶小东也因野营训练期间工作突出而获“团嘉奖”。
入伍八年来,我先后四次代理排长一职,名符其实干部中的战士,战士中的干部。处在夹缝中间,工作可并不是那么好开展的,弄不好可能会两头受气。如何当好干群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有四点体会:一是躬身践行。凡事走在前干在先,要求战士的自己先做好,注重言传身教。高度的责任感,严格的作风是老兵的风采,当甩手掌柜,是得不到群众的拥戴;二是共同商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要先征求班长的意见,积极采纳好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共同寻找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要考虑到班长在工作开展中的自主性。独断专行,只会成为孤家寡人;三是细致入微。当好老大哥,身子弯下去,心要贴上去。同娱同乐,与大家伙打成一片,思想上设身处地,训练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耐心指导。摸思想、解扣子要真心实意,才能增进感情加深友谊;四是向我看齐。激情昂扬、热情饱满。事事敢说向我看齐。成绩不能一定要惊天动地,要能守得住平凡。从做好经常性的每一件小事着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才能增强感召力。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篇4:消防支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消防支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危难显身手忠诚铸警魂
——李银泽二等功先进事迹材料
李银泽,彝族,中~员,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年11月入党,现任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二级士官。入伍5年来,李银泽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树立革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忠实履行一名消防战士的职责和神圣使命,他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保卫第一线,把5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了昆明消防特勤事业。5年来,李银泽同志在艰苦的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与肆虐的大火拼杀搏斗,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保卫着春城人民生活的安宁,体验着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幸福,展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他先后参与了全市及省内部分地区的多起重、特大火灾扑救以及化学泄漏、山体滑坡等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屡立战功,为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5.12安宁泥磷泄漏火灾扑救战斗中,李银泽再一次深入险境,勇挑重担,完成了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为部队扑救火灾、处置泄漏作出了突出贡献,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烈火中谱写出壮丽诗篇。
不畏牺牲迎难而上深入险地侦察堵漏
~年5月12日凌晨零时,云南马龙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储存有100余吨泥磷物料的4号沉降浓缩槽发生泄漏事故。泥磷燃烧生成的刺激有毒烟雾笼罩了整个厂区,弥漫至附近村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泄漏扩大,灾害蔓延,引发邻近储罐事故,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关键时刻,特勤官兵临危受命,迅速出动,苦战4天3夜,打下硬仗,再显神威。
李银泽随首批出动力量于12日4时50分左右达到现场,这样的场面对于他来说也是第一次,许多新同志都有点发懵,但李银泽清楚自己是老同志,不能乱了阵脚,一切听从中队指挥员的命令。现场浓烟滚滚,情况不明,处置事故无从下手。李银泽整顿好自己带领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主动请战,同副中队长一起前往火场深处进行侦察。高温和浓烟让他们难以靠近,但还是初步了解和熟悉了沉降槽底部泄漏和燃烧的基本情况。李银泽撤出燃烧区域,脱下厚重的避火服头盔,来不及擦去汗水便开始向指挥员汇报情况,得到燃烧区域的一些宝贵情况,现场官兵决定首先出水进行强攻,力争先灭火再想办法堵漏。两个小时过去了,大火灭了又燃,燃了又灭,特勤官兵反复近战强攻,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燃烧时间较长,罐底泄漏更加严重,火势更加猛烈,强攻方案被迫取消。12日上午,现场情况进一步变化,刚成立的指挥部决定由支队参谋长和特勤大队颜副大队长带领3名士官再次侦察,白天能见度有所好转,侦察组到了罐底泄漏处,正当同志们进行勘察观测时,泄漏口泄漏量瞬间加大。突然,成块的泥磷落下来,颜华副大队长躲闪不及,火团溅起的磷水混合物沾染上左腿,不幸被自燃的黄磷烧伤,受伤较重。此时,李银泽距离颜华副大队长不足1米,下落的火团溅起的磷水混合物朝他扑去,他往后用力一蹬,溅起的泥磷正好掉在他的战斗鞋面上,不论是侥幸,还是身手敏捷,他又一次与危险擦肩而过。
颜副大队长受伤的不幸并没有使李银泽在巨大的危险面前退却,他毅然领受了堵漏的命令,和战友穿戴好避火服,准备好各种可能用到的堵漏器材,来到泄漏罐前待命,一旦局部围堰成功就增加水枪强攻并掩护堵漏。等待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刚才那一幕悲壮的场景,仍是如此清晰,历历在目,对此,每一个人都会害怕、恐惧,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想法……然而李银泽的目光是那样的坚毅,一旦时机成熟,指挥员发出命令,他会如猛虎下山一般,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完成那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艰巨任务!最终,因为泄漏量太大,火势猛烈,指挥部被迫决定取消堵漏任务,但当零距离接触泄漏燃烧区域,牺牲的危险随时迫近时,李银泽那种深入险境,临危不惧,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仍然令在场的官兵无不钦佩。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5:部队个人先进事迹[页2]_事迹材料_网
部队个人先进事迹
做战友的贴心人,就是要急战友之所急,帮助战友解决实际困难。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战士的班长,就更要想战友之所想、急战友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战士小李是一个不错的同志。可在班协同训练期间,尽管他工作没什么差错,还经常受表扬,就是精神有点不好,不像以前那样活泼了,经过几天的细致观察,也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常举动,这到底为什么呢?我留了个心眼。经过四天的接触,他才吐出了“心病”。原来他父亲工作了十七年的国营商场,被一个投资商承包后,给他父亲下岗补贴比其他同样工龄的员工要少许多。为这事小李的父亲将投资商告上了法庭,打起了官司。可没想到,法院判决投资商胜诉。小李的父亲不服判决,再次提起上诉,并要求小李要部队出具有关证明,给投资商和地方法院施加压力。小李得知消息后,可他不懂法律,不知判决是否正确,不敢向连队要求出具有关证明,加上不知怎样安慰父亲,所以一直把这事憋在心里,闷闷不乐。情况摸清楚之后,我一方面把自学考试的劳动法、民法和诉讼法找了出来,和小李一起学习,帮助他掌握相关法律;另一方面通过连队与团法律咨询站取得了联系,请组织出面,使小李感到团党委的强大支持。此外,我和小李的父母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把起诉书和判决书的复印件寄到部队,和小李一起仔细研究。掌握事情来龙去脉之后,我还利用星期天带小李到南京一律师楼,请专家对这件事情给小李进行当面解释。经过多方了解,原来,小李的父亲尽管在商场工作了近20年,但却不是商场的正式职工,因此在补贴上与其他员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判决是公正的。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我和小李给他父亲打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向他解释了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以及团不能出具有关证明的原因,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平息了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要为战士排忧解难,生活上,工作上不能少了,细心观察,耐心了解,热心帮助。只有把这“三心”常挂心头,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
去年的三班,被连队干部称为“收容所”。而战友却将它比喻成“魔鬼集中营”。年初分班时,连队为了便于对几个刺头兵集中管理,将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陈树、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的王晓东、懒散成性无视自尊的叶小东,三个“老大难”一起分到我班。目的就是要管我住他们,不要给连队添乱子。虽然连队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是想试试转化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主动接受部队的锻炼。
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采取什么整改措施,而是先观察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近半个多月的观察,对他们的爱好,脾气,性格,综合素质,家庭背景,都有一定了解。 虽说他们性格上各有千秋却有共同的特点:特注重自己在新兵面前的形象。于是我就想着从他们的共同特点入手。采取先戴高帽让他们体会到老兵的优越,再压担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的方法,让他们与三名新兵一一挂起钩,结成对子,采取以老带新提高内务质量地措施,发挥传帮带作用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同时来提高自身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没想到连队几次内务检查,他们自己最差。这一下他们在新兵面前深深的伤了一回自尊,把刚刚激发出一点点激情的他们,又打回了现实。王晓东说:“班长,我们不奢望被谁看得起,也不需要谁看得起,反正也没想在部队里长干”。看得出,他们只因迫于我是一个老班长,才没过于放肆而违章乱纪。但要指望他们出成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算了,我想只要他们达到连队要求,不给连队添乱子,我也算尽到了一个“收容所”的责任了。我这样想了也只有这样办,无非长个婆婆嘴,妈妈心,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吗!监督好他们就是了。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