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热门7篇)

发布于2023-12-09 04:40,全文约 8643 字

篇1: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想要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上级部门首先不能把基层当成“围城”,通过设置服务年限、控制调出比例等手段终究“留身不留心”,要在政策保障、安全保障、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加加温”,切实缓解基层一线干部普遍面临的“晋升难”“调动难”“收入低”“士气低”“嘴角低”的局面。

物质保障上“加加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大的后勤保障是取胜的关键的环节之一。脱贫攻坚就是一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大战,现在已然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要为一线攻坚的队伍提供最好的后勤服务,确保无后顾之忧。落实各项保障待遇、保障保险、保障补贴、休假保障,尽量不要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加班熬夜,保障基本的休息休整,保证有充足的精气神在田间地头和扶贫车间指导解决难题、在贫苦户中走访解决问题、在扶贫产业上出力解决困难。同时加大对一线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送上组织的关心关爱。

严管厚爱上“加加温”。在保障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还要关注一线干部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在技能提升上下真功夫,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安全意识,及时疏导工作压力,对身体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调整。在关心关爱上下硬功夫,工作上支持基层干部、心理上关心基层干部,增加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归属感,增加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提拔重用上下苦功夫,拓宽晋升渠道,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基层干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完善并细化基层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实实在在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减负降压上“加加温”。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材料多、会议多、报表多以至于疲于应付等问题,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加大基层调研走访力度,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系统思考和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文、办会、办事流程,出台精文减会具体措施,做到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没有实际任务的会议一律不开,对不涉及党委书记把关的报表一律不要求党委书记签字,对必须到基层实地指导的工作一律不得在办公室指挥调度,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同时禁止上级各部门“随意加码”,时常为一线干部“松松板”,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工作。

篇2: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1日和22日召开。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以必胜信念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化思想作风,铲除“不愿干”的思维惰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众所周知,基层很苦,扶贫很累。然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务必要明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党员干部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因此,扶贫干部一定要坚持履职尽责,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不抓脱贫攻坚是失职,抓不好脱贫攻坚是渎职”思想,持续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攻坚作风,全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强化业务能力,解决“不会干”的本领恐慌。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越是到了攻城拔寨的决胜阶段,所面临的贫困情况就越复杂。作为一线扶贫干部,我们要不断强化学习,向理论学、向先进典型学、向身边同事学,持续为自己头脑“充电”,始终保持对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断增强引领脱贫致富的本领意识,做一名懂扶贫、会扶贫、政策熟、业务精的扶贫干部,真正成为指导员、信息员和技术员。此外,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只有结合帮扶户的实际情况,把所储备的知识与现实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让知识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同时,才能及时准确为贫困户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责任意识,扭转“不敢干”的担当缺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脱贫攻坚战中不允许任何侥幸心理和敷衍塞责之举,不欺瞒哄骗,搞“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形式主义,更不触碰法纪红线。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滚石上山、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越是扶贫的艰难困苦时期,扶贫干部越要迎难而上,继续发挥能吃苦、善作为、勇担当的优良作风,确保精准识别到户到人、精准帮扶到户到人、精准退出到户到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拍板决策,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真正以攻坚克难的勇气跑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棒”。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心愿与期待,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誓言和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贫中贫、困中困,让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心,响鼓重锤再出发,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开花结果,奏响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篇3: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个别帮扶干部缺岗,个别贫困户原因、帮扶措施不精准……”这是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纪委在对全镇各村脱贫攻坚工作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村进行反馈。

为了全面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按照镇党委要求,梧桐花镇纪委充分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不定期逐村进行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干部脱贫攻坚纪律执行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挺纪在前,运用“四种形态”对脱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监督。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一次庄头营子村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进行监督,随笔记下。

“庄头营子村贫困户58户,94口人,此次动态调整计划脱贫四五户,目前,我们正在做工作”,听着庄头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马某的汇报,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疑问,经过一年的帮扶,而且这个村由市财政局包扶,一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小微项目每个贫困人口投入20__多元,“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150多万......,本来该村基础设施也很好,怎么就脱不了贫,是不是村干部思想有顾虑,一个个疑虑等着我去解开。

“这次动态调整工作有难度吗?”我先采用迂回的策略问道。

“难啊,张三和李四家情况基本一样,让谁脱谁不脱,要不就都得脱,要不就都不脱……”。

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很容易出现问题。于是,我单刀直入地问道:“你们是怎么开展这次动态调整工作的呢?”

村支部书记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动态调整工作情况,他说入户后,村“三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坐到一起议的,他的回答严丝合缝。但以我的经验判断,很可能是贫困户动态调整群众评议、入户调查等环节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张某这户什么情况,今年为什么脱不了贫?”我突然问到。

村支部书记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一动。“我作为村支部书记,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我们商议他们家今年脱不了贫!”

“你们商议,入户了吗,他们家是个什么情况,你说一下,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脱贫,他们家怎么不能脱贫?”

“看房子,看收入,我年龄大了,其他的背不起来”。

“嗯,说实话,这次动态调整我们工作确实不够深入,我们村干部思想不统一,有的村干部近亲属还是贫困户,让人家脱贫都在比……”,支部书记支支吾吾地交代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该开的会、该入的户都没有做到位,什么样的人能脱贫都弄不清楚,致使应该脱贫的没脱贫,村干部没做表率”,我一针见血地说。

“其实,从我们村目前情况看,脱不了贫的只有四五户,比如王某明户,一家三口人,王某明残疾,儿子傻子,老伴长年卧床,李某梅户,一家两口人,母亲精神病,供着一个学生……”,村书记终于说了实话。

听了书记的介绍,我感觉有必要给驻村工作队和村班子开会统一一下思想,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于时,我当即组织召开会议,先领着学习了动态调整文件精神,新的“八类人员”认定标准,因为优亲厚友、识别退出不精准村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典型案例等等,然后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分成三组,我亲自带一组,进行集中入户。当天上午,入户期间,家里打来电话,孩子脸被车碰了,去医院做检查了,当时村干部劝我“李书记,你回去吧,回去看看孩子,你放心,这项工作必须干好,绝对不给领导打脸”。当时看到村干部的真诚关心,我无比感动。我拿起电话含着眼泪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家里工作实在走不开,晚上再回去。接着入户,通过两天的入户,我们把每户情况摸清后,组织召开村班子、工作队、村民代表会议研判,应该脱贫的必须做脱贫处理。经过研判,该村在__年底动态调整时,脱贫55户87口人。村里坚持原则,该脱贫的必须脱贫,消除了群众的攀比心理,脱贫户李某感慨地说:“我从__年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工作队和村里帮扶,我现在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之前我不想退,是因为和我一样的户都没退,现在,大家达到标准的都退出了,我也不想拖国家的腿,让扶贫钱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三年来的一线扶贫,感悟良多。扶贫工作是辛酸的,长期的加班加点工作对家庭的亏欠是难免的。每天下乡回家基本都是深夜,孩子已经熟睡。不能在下班后陪伴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心里很愧疚。女儿自从上一年级,因为每天下乡早出晚归,作为母亲从未接送过孩子,每当孩子天真的问“别的同学都是妈妈接,妈妈你怎么不接我?”我就会觉得对不住家人和孩子。每当家庭和工作不能两全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贫困群众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着,我必须得回到岗位。相比贫困群众的苦,我这点小苦又算得了什么。我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带领群众脱贫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这一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扶贫工作是幸福的。在调查走访中,有时发现一些贫困户住房破旧,门外一片泥泞,小猪在院里不停寻找食物,迎面扑来阵阵畜粪的恶臭,屋里狭小脏乱,光线昏暗,土灶上的锅具附着厚厚的草木灰......在扶贫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后,利用国家的政策引导,鼓励有劳动力者外出务工,不能外出者扶持他们发展产值较高的种植和养殖。再通过农危改或易地搬迁项目,帮助他们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安全稳固住房。当看到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钢筋水泥房子,坐上了沙发,看上了电视,喝着清凉甘甜的自来水时。当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感谢纪委同志,感谢共产党”时,我感觉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此时,付出再多的辛劳都是值得的,因为收获大于了付出。

扶贫工作就是要把困难群众放在首位,做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把影响群众生活的一批困难问题列入优先解决范畴,迅速想办法予以解决。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群众工作就必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

扶贫攻坚尽管没有军功章可拿,但能够亲身参与建设全民小康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工程,我为我有这段经历而骄傲!

篇4: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到20__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这是近日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铿锵有力的定言。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然而因疫情这道“加试题”,部分地方外出务工受影响,产业扶贫遇到一定的困难。20__年是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答好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互相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复产复工和农贸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采取更投入的精神、更健全的机制和更精准的措施来奋力冲刺。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被称作“悬崖村”的四川凉山州阿土列尔村的全体村民搬到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答好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干部的我们在这种脱贫攻坚到紧要关头的时刻,更是要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战斗。“硬骨头”再难啃也挡不住齐心协力的付出,也挡不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也挡不住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转变方式答好题。两会上,多省代表团均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热烈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使扶贫的方式逐渐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也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西藏地区,三年一换的村级“一加三”专干制度,虽然使命有期限,但长效化的帮扶脱贫机制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践的重点。对内提升干部素质和村集体发展能力,对外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社会化扶贫大格局,从而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日子,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只要我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不懈冲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求真务实意志、“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长效机制,定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我们一定行!

篇5: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没有任何条件可谈。时间紧迫,刻不容缓。我们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克服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始终保持坚定信心、顽强斗志和奋进姿态,分析应对疫情带来新挑战,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确保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到20__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我们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精准、细致掌握贫困户情况,因人因户施策,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让贫困人口乐有所业、居有所安、耕有所获。

要抓住收入这个重点,全面推进劳务输转,多渠道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对外输转,持续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尤其要做好受疫情影响仍未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采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开放公益岗位等措施,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稳定贫困人口收入,切实提升自主脱贫能力,夯实“两不愁三保障”根基。要通过信息数据比对、入户走访、有奖举报等多种途径,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庭收入、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达标等方面的各类问题,问题发现反馈一个、整改解决一个、跟踪回访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逐级逐层上报解决。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当前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之时,我们更需要凝心聚力,以始终饱满的精气神昂然上阵,以不懈冲锋的姿态增强战斗力。

篇6: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从贵州到四川,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贵州的所见所闻一直激励着我勇担责任、奋勇向前,不负韶华!

起初,“脱贫攻坚”是个模糊的概念。20__年9月,研究生刚毕业的我到了贵州省德江县工作,这是一个离我的家乡530公里,坐车辗转9个小时才能到达的国家级贫困县。然而,霓虹四溢、车如流水的县城让我在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也并不清楚作为一名贫困县基层干部等待我的是什么。后来,到单位报到那天,领导只问了我一个问题,“知不知道脱贫攻坚”?才脱离校园且以前只关注实验进展的我只能支支吾吾回答两句,“脱贫攻坚”这个词语也让我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我,它一开始似乎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后来,国庆节前一天,我兴致勃勃地问了下同事的假期安排,他们均异口同声说要去参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又一次在我心里轻微地撞击了一下。

后来,“脱贫攻坚”意味着一份责任。20__年12月底,德江县迎来了第一场雪,正是这一场雪的到来让我对脱贫攻坚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时,由于下雪凝冻导致许多乡镇长时间停电和交通管制,许多群众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甚至生活。这时,在德江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以及帮扶干部的主动参与下,一场徒步下乡送温暖活动浩浩荡荡拉开序幕。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单位一个三十出头的哥哥,他穿着不太温暖的筒靴背着一背篓的食物走了三四个小时,只为向他的结对帮扶对象(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送物资。后面,我问他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的,他笑着说,因为他是扶贫干部呀,他承载着山里雪路那头老奶奶唯一的期待,同时,他说作为山里出来的孩子,为乡亲父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他儿时就埋下的梦想。自此以后,我意识到脱贫攻坚是帮扶干部和结对帮扶户的一份默契,是扶贫干部的一份责任,也是贫困群众的一份希望!

最终,“脱贫攻坚”成为我未能参与的遗憾。20__年3月,是我在贵州德江上班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从那个月起,每个单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工必须每天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而那时的我,由于快要离开,所以并没有承担和这项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我依旧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同事每天发的照片,小到为老人换灯泡、大到组织群众到某基地参观学习技术,听着扶贫干部们述说被群众误解时的委屈和被认可时的自豪。20__年4月,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德江回到了家乡工作,遗憾着和我那群仗义的同事们相处太短,更遗憾着没参与过任何和脱贫攻坚相关的事。后来,在原同事们的朋友圈陆陆续续看着他们发的动态,那是关于他们不畏酷暑严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辛酸和喜悦。

这是我眼中的脱贫攻坚,会因坚持不懈地付出过而倍感,也会因未能参与而倍感遗憾。后来,我回到了家乡工作,成为了乡村振兴办公室一员,“脱贫攻坚”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不再像德江那般,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振兴”。我想,乡村振兴或许就是接上了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利条件。或许,在这个新岗位能弥补我未能参与脱贫攻坚的遗憾。

篇7:202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我们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富裕。

20__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敢死拼命的劲头,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战者们要发起最后冲刺,保持志在必得的信心,发起背水一战的总攻,自我加压、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脱贫攻坚决战的“硬骨头”,为让困难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落实。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越打到后面越难,需要攻克的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现面对的都是最为艰巨繁重的脱贫任务。因此,扶贫脱贫更要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其力度必须更大,措施也必须更精准。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在脱贫攻坚决胜期,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方式难以奏效,必须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变“模糊”为“精准”,由“漫灌”到“滴灌”,弄清贫困之症,瞄准靶向治疗。面对决战剩余的“硬骨头”,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切实静下心来,从容应对,多从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实。

党员干部要凝聚责任担当,做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面对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役,各级党员干部都是“脱贫”的中坚力量,是能否脱贫的重要“关键”。越到决战决胜时刻,各级党员干部就越要有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在战场上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众跟前,要孕育党群干群鱼水情的“沃土”,丢掉“官腔”,扔掉“官架儿”,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帮助群众消除贫困。

把准“穷根脉”,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越往后,“骨头”越难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必须找准穷根,扶到点上。脱贫攻坚已进入“绣花”阶段,不仅要“精、准、细”,而且还要“真、实”,要因人因户施策,注重细微、细节、细心,对标落实不走样,防止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坚决反对走马观花,“一刷了之”“一入了之”等形式主义。要深入贫困村贫困户,以“网格式”精准摸排,找准每家每户贫困致贫原因,获取最原始的数据。要深入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创新各种政策措施;要根据摸排调研和分析结果,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施策,不搞“大水漫灌、吹糠见米”,把准“穷根脉”,并对症下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