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讲话稿(汇总五篇)

发布于2023-12-09 16:39,全文约 3723 字

篇1: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标语100句

1、和谐文化,艺术校园。

2、泼一抹墨色,国风脉脉。调几声弦音,民韵悠悠。

3、有艺术的世界更美好。

4、民族风韵,共展乾坤,舞出艺术,唱出国风。

5、用艺术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文化丰富我们的心灵。

6、风采艺术节,展现新舞台。

7、美丽的艺术出于你美丽的心灵。

8、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点亮生活。

9、文化是艺术的摇篮,艺术是文化的体现。

10、迈向精彩艺术人生,绽放校园文化魅力。

11、放飞理想翅膀展现你我风采!

12、我的舞台我作主,我的风采我展现。

13、放飞你我梦想,展示你我风采;学校的光辉,让我们来闪烁吧!

14、校园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师生共参与,展我新风采。

15、文艺大舞台欢迎你到来,文艺大舞台展我新风采;

16、我们爱艺术,懂得欣赏;我们懂艺术,积极争取;我们演艺术,超越自我。

17、艺术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劲歌加热舞,展现新自我,

18、用艺术点亮人生,用行动实现梦想。

19、展示才艺的舞台,完善自我的机会。

20、青春属于我们,舞台属于我们,艺术属于我们,

篇2: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

前言:

XX年7月14日至20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突击队赴贵州省凯里市施秉县双井镇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本调研,数计学院青年突击队队员以“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开各项调研工作。

正文:

一、调研背景

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经济建设和完善各项教育事业,传承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思想及其弘扬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代表大学的精神,以国发2号文件作为动力,加强贵州经济建设,以唱响“中国梦·贵州梦”为主要的行动指南,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各项实践中“丰富知识内涵、提升自我才干、为社会作贡献”的原则,我校以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形式,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形各类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实践活动服务的覆盖面,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活动的效率,实现既促成学生成长,有服务社会多向基层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双面利益。

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通过网络、媒体、形刊及当地人了解到凯里市施秉县是个富含悠久历史及尤其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遗产基地,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而创造的云台山和杉木河正是施秉自然文化遗产最美最亮的一笔真实写照。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境内,堪称“世界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经科学的规划,景区核心区域有102平方公里,缓冲区域有180平方公里,包括云台山,杉木河景区及水源涵养区。景区内仍拥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见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生态和科研价值,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联盟专家廉姆斯、桑塞尔考察白云岩时认为,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比拟的自然美”。

因此,凭借施秉县白云岩喀斯特的云台上,神奇陶醉于人的杉木河具有的全球唯一性、不可比拟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暑假“三下乡”青年突击队以此为契机,主要以问卷调查、倡议宣传为主要调研活动形式,展开“施秉县云台上、杉木河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

1、通过调研,了解施秉县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成就,宣传施秉县以“云台山和杉木河”以主要代表自然景观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加大对此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2、通过收集关于“云台山和杉木河”相关资料,及其对施秉县部分居民随机调查问卷,挖掘施秉县自然景观“云台山和杉木河”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发展为著名景点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探索解决对策。

3、以实现“中国梦,贵州梦”为目标,结合国发2号文件的主旨,加强贵州经济文化建设,深入探究保护和传承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的方法,为其白云岩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进言献策。

三、调研主题

凯里市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其申报

四、调研时间

XX年7月15日

五、调研地点及调研内容

调研地点:

凯里市施秉县双井镇

调研内容:

XX年7月15日,我数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将近二十来人在双井镇集市通过海报宣传,发放问卷,与当地民众展开了关于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话题交流讨论,并当场完成调查问卷发放与收回工作;

XX年7月15日,我数计学院青年志愿者部分成员在双井镇妇幼儿保健院门口,宣读施秉县白云岩喀斯特自然景观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对施秉县“云台山、杉木河”两个自然奇特景观大力宣传,号召当地民众携手共同传承和保护。

六、调研人员

带队老师崔世杰、陈凌燕,队员吴邦锦、唐春娇、胡静娴、张思红、杨秀云、冯瑶、徐洪强、潘维烨、陈亚美、徐龙江、谢成龙、姚云、陈黔、王琴、焦婷婷。

七、调研方法

1、问卷调研法

2、倡议宣传法

3、访谈询问法

八、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问卷及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研问卷汇总情况

总问卷发放101份,回收101份,有效问卷91份

此问卷主要分为:

(1)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认识

(2)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了解

(3)对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云台山、杉木河的了解

(4)对施秉县自然文化遗产发展前景的看法

(5)对施秉县白云岩喀斯景观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面临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思考和探究

2、调研对象

按性别:男性51人(占56%);女性40人(占44%);

按年龄:少年12~18有42人(占46%);青年18~40有11人(占12%);中年40~65有23人(占25%);65岁以上有15人(占17%);

按文化程度:初中以下40人(占44%);初中37人(占40%);高中或大专14人(占16%);大学专科或本科0人(占0%);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3: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标语100句

1、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2、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3、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7、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8、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9、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0、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13、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4、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15、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国精神。

16、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7、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20、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篇4: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标语100句

1、保护文化遗产,有你更精彩。

2、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3、文化遗产是人类第一财富。

4、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5、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6、留驻历史印痕,保护文化遗产。

7、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8、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9、华夏五千年,文化永流传。

10、接续祖先步履,传承文化薪火。

11、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12、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13、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4、传承文明,延续未来。

15、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16、保护古文化,发掘古文明。

17、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1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19、留住文化根脉,托起华夏未来。

20、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篇5: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标语100句

3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2、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

33、在风雨中飞翔的鸟才是勇敢的,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才是有出息的。

34、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静静地读书,是人生最有味的享受。

35、一个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36、人生包括两个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37、多一份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

38、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

39、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40、师德为先,师风为本。

41、树优良师德师风,建文明淳正校风。

4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43、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的心灵是世界上最娇艳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

44、树廉洁清风,建和谐校园。

45、立足师德师风建设,打好迎评创优攻坚战。

46、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

48、有爱才会因材施教,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49、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50、严于律己,慈为人师。

51、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52、以坚持原则树威信,以廉洁勤政树形象,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53、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54、打造廉洁高效学校建设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55、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

5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温州素质教育。

57、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58、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做人,做人的基本态度应是做更好的自己。

59、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动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0、迎评促建,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