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优秀生代表发言稿(汇集六篇)

发布于2023-11-30 08:51,全文约 37968 字

篇1:招商会议上企业代表发言稿_工矿企业_网

招商会议上企业代表发言稿

首先,感谢各县委,政府及职能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对我们x石业的大力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中,x石业从无到有,已投资1.2亿人民币,建成厂房2XX平方米,提供岗位70余个,完成高科技生产线一条。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年产值可达9000万左右。

x石业预计一共投资六条生产线,提供400个左右的岗位,并计划在未来的一年里投资1亿元,再建成一条生产线,扩大销售范围,为内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x石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为加快企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为我们解决如下问题。

我们希望能够在内乡或附近地区完成集装箱装卸及运输工作,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效率,节约成本。

我们希望能拥有自己名下的矿山。有了稳定的原材料,才能稳定产品的成本,才能安心去集中精力加大生产力,提高产量。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按承诺那样,尽快将地产证下发,让企业安心发展。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加大治安力量,进一步减少盗窃之类行为的发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x石业再次感谢各位在过去一年中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领导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的发展。

篇2:在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交流前一段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进国企改革的情况和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好6 月26 日苏书记在省委会上提出的国企改革22 条要求,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稳妥的工作,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吴省长亲临会议看望大家,并提出要求,亚平副主任、礼和副省长也讲了很好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对国企改革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苏书记、吴省长多次深入国有企业、市县以及省直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任务、原则、重点和政策措施。在苏书记、吴省长的亲自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各地各部门以坚决的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作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概括起来:一是进展较快。截至9 月30 日,四种类型507 户改制企业中,232 户全面完成了改制任务,完成率45 .8 %。二是推进平稳。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没有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三是企业增效。省出资监管的企业,1—8 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6.2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 %;累计实现利润32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4 %;效益指标好于预期,获利指标好于全国地方国资平均水平。四是职工拥护。在国企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厚待职工,改制企业不仅按政策一次性发给职工经济补偿金,而且还清历年欠发的职工工资、医疗费、抚恤费、丧葬费、集资款以及退休职工垫付的社保金,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职工得到了实惠。我省国企改革工作之实、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实践证明,市县和省直单位的干部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基础是好的,职工队伍是顾大局、有觉悟的。

会上,景德镇、九江、萍乡介绍了国企改革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这三个地方,在具体操作上各有特色,共同的方面是,政策吃得透,从实际出发,工作力度大,勇于和善于破解难题,操作稳妥,成效明显。比如景德镇,面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陶瓷系统企业老、人数多、债务重、情况复杂的严峻挑战,创造性地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9 月30 日,已妥善处置的国企债务占到总额的91 .12 %,已进行身份置换的国企职工占到总数的90 .84 %,陶瓷系统原有职工60926 人全部置换了身份。这次座谈会在景德镇召开,主要是他们在国企改革实践中,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态度坚决,组织领导有力,“ 统一资源、全员置换、债务化解、严格程序、分步实施、产业发展” 的改制思路,“ 三级五审” 、“ 三先三后” 、“ 程序倒置” 、“反弹琵琶” 、“ 七清双保” 等做法,既合法合规,又切合地方实际,充分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景德镇、九江、萍乡在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成功地迈出了一步,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当前,我省国企改革的势头和氛围非常好。我们要巩固和发展这种好的势头、好的氛围,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国有企业情况千差万别,看到国企改革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盲目赶进度。要围绕明年5 月底前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这个目标,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盘活国有资产、做强做大国有优势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以产权多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改革目的,坚持好字当先,在好的前提下争取快,又好又快地推进国企改革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政策、讲究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把握好政策,讲究方式方法,改革才能平稳推进。

第一,要把握和落实好政策。从前一段的改革实践看,把握和落实好政策,保持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均衡性,是平稳推进国企改革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首先,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我们讲国企改革要“ 一企一策” ,这指的是具体操作上要因企制宜,采取不同的改制方式、改制路径,而在大的原则、大的方向、大的政策上必须一致。同一个市、同一个县,所属企业的资产处置方式可以不同,但职工身份置换的补偿金要执行一个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口径、一把尺子量准。其次,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制定政策要瞻前顾后,做到前后衔接。再次,要保持政策的均衡性。省属企业与市县属企业之间、市与市之间、市与县之间,一个地域内隶属关系不同的企业之间,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对职工身份置换的有关补偿标准适度微调,但差别不能过大,要考虑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注意省市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均衡,防止产生攀比心理,防止出现“ 翻烧饼” 和反弹现象。

第二,要立足发展推进国企改革。我们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全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改革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确保职工长期得实惠的体制机制,不能“ 一破了之” 、“ 一改了之” 。要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统一,在改革中谋划发展,在发展中推进改革,立足发展抓改革、抓好改革促发展。把推进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把推进改革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完善效能监察、财务审计和综合考核等机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全员成本管理责任制,增强企业“我要发展” 的内在动力。把推进改革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积极引进有技术、有产品、有资金、有市场的实力实业型战略合作者,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检验改革是否成功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身份置换后是否实现双向选择;二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是否创新,国有资产是否实现保值增值;三是政府从企业接手的债务是否得到有效化解。政府举债、企业轻装是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债务不能死在政府手中。

第三,要系统谋划,配套推进。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套推进。要进一步细化实化改制方案,做到“ 五个明确” :明确企业改制的具体思路和方式;明确资金筹措、人员安置、资产重组和搞活企业的具体思路和方式;明确企业改制的领导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和工作制度,明确奖惩办法,将改制完成情况作为挂点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切实解决好企业办社会问题,符合条件的改制企业社区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实现企业社区地方化,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使企业社区和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在这个问题上,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做到无缝对接。对独立矿区的社区移交工作,要加强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先试点再铺开。对原工业厅局转制而来的九大集团公司和参照转制的三家省属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人员分流安置、所属职业培训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省国企改革政策决策小组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交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改革没有完成,干部不能先安置,要把在国企改革中的表现作为企业干部安置的重要依据。对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流通、交通等七大行业的企业改革,省里不作统一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明年逐步展开,积极稳妥推进。

第四,要规范操作,有序有力。要坚持依法依规操作,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程序不乱、一个环节不错。资产处置要规范透明,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保护新的企业法人利益不受损害;落实债权债务要慎重务实,决不允许借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特别是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转让、职工安置等工作,要严格按规定的基本程序操作。要坚持民主操作,落实好职工“四权” :公开改革方案、改革政策、操作程序,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和审议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落实好职工的参与权;认真组织召开职代会,规范职代会的程序和表决过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落实好职工的决策权;让职工监督改革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职工权益维护情况,落实好职工的监督权。要坚持阳光操作,将改革的步骤方法、资产处置、评估结果、债权债务清收和偿还等,通过职工看得懂的有效形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监督,而不能搞“ 暗箱操作” 。

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国企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理顺情绪、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法宝,是一项基础性、管长远的工作。越是深化国企改革,越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要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解疑释惑、润物无声、凝聚人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大道理教育人、引导人,用小道理关心人、尊重人。所谓大道理,就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就是用加快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用改革的方向、原则、政策措施统一思想。所谓小道理,就是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好实际困难,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职工补偿的要求,“ 可给可不给的要给,可多给可少给的多给,可早给可晚给的早给” 。要统筹兼顾各类人员,尤其要把特殊困难职工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就像调研中有的企业于部说的那样,我们要工作做到位,让职工“ 有活可干、有饭可吃,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历史遗留问题,要以对职工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解决好。对不合理诉求决不能松口,避免引发连锁反应,但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理顺情绪,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职工,形成国企改革的强大合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析事明理、统一思想,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研中有一位老职工讲得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是动车组,车头一充电,整辆列车启动快、跑得快,原因是每一节车厢自身都带动力。我们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把企业做强做大,既要“ 车头” 带,又要使每个职工都有内在动力,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改革的“ 动车组” 效应。要坚持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主线,把行业竞争态势、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给职工讲清楚,与职工一起找差距、算成本、谋发展,切实增强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着力营造思改革、议改革、促改革的浓厚氛围。要畅通信息渠道,广泛深入地了解职工的诉求和建议,及时掌握各类人员的心态,科学分析和评估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既为完善改革方案提供参考,又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前提条件。在依法依规落实职工“四权” 的同时,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好各类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共性问题在公开场合统一做出解释说明,个别问题逐一给予答复,确保事事有解答、件件有回音,使改革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引导干部职工在明白政策、拥护政策的基础上,形成支持和参与改革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引导干部职工正确理解“ 国企情结” 。在改革过程中,一部分干部职工表现出较强的“ 国企情结” ,这是可以理解的。许多干部职工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有的甚至干了一辈子,有的一家几口在同一个企业,有的国有企业既管生产、又管生活,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息息相关,对企业的感情比较深。他们担心改革后会失业,没人管,有后顾之忧,因此只要企业经营还过得去,就希望维持现状。也有的认为,现在改革会吃亏,想再等一等。要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市场选择企业,而不是企业决定市场。国有企业只有加快改革步伐,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做强做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干部职工创造稳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收入。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误读“ 国企情结” ,不能让“ 国企情结” 成为一种消极的怀旧心理,而应升华为一种积极的变革精神,思国企之危,谋振兴之道,增强做强做大企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积极投身国企改革大潮,勇做时代领跑者。

第四,要坚持和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工作方法体现思想方法。国企改革工作要有序、有力、有效,思想方法必须正确科学。改革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三点:一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要把推进企业改革与维护企业稳定统一起来,把企业有发展增效益与职工得实惠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按政策办事。这是方向性问题,是改革的可靠依据和根本保证。空洞说教不可能形成改革的共识,职工身份置换多补钱也不一定会有稳定,关键在于吃透政策,严格执行政策,不偏离、不走样,钱要发得合理、合规、合法,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做“ 按下葫芦起来瓢” 的事,防止留下后遗症。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把握和落实好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办法有效就采取什么办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前一段的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领导有力,抓落实力度大,国企改革就能够取得实效。下一步,我们要以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对国企改革工作的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位。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上来,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绕不过的坎,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难得机遇,早改早主动,越拖越被动。要把思想上的统一转化为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坚定不移、敢于碰硬,坚决打好打赢国企改革这场硬仗。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分析研究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国企改革工作始终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中,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指挥调度,加强组织协调。要进一步配强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指导组,把那些政策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同志充实进来。人大、政协党组要找准国企改革与各自职能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为国企改革献计出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在国企改革中,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科学领导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处在国企改革第一线,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国企改革的成败。企业党委班子成员要进一步学习和吃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政治领导,切实发挥好把握方向、把握政策的作用。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出台前,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和其他班子成员要先沟通商量,统一思想,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成熟后再提交职代会。职代会的议题、重要事项,必须经党委集体研究后,再提交职代会确定。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一经通过,就要使落实两个方案成为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目标,使企业党组织成为改革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和有力实施者,使广大党员成为改革政策的宣传员、职工群众的主心骨、始终站在改革最前列。

四是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和职代会的作用。工会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要强化源头参与,加强对职工思想的调研分析,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和排忧解难工作。要坚持职代会制度,会前的工作要做细,努力把职代会开成团结鼓劲、支持改革的会议,通过职代会,宣传改革政策和企业发展愿景,教育培训职工代表,提高职工代表的议事水平,团结凝聚广大职工共同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企业工会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工会主席是党委委员的,职代会主席团主席一般由工会主席担任,让工会主席到改革前台去、到职工中去,做好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工作。在企业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发挥好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劳动模范等的作用,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推进国企改革、做强做大企业上来。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国企改革中的稳定工作。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当前,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势头很好。越是势头好,越要谨慎稳妥,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只要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国企改革没有全面完成,不稳定因素就存在。苏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强调指出:“ 要充分估计改革的难度和风险,现在没出事不等于今后不出事,务必精心操作、稳妥推进。”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苏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保稳定,工作不能跑粗,头脑不能发热,进度上不能盲目求快。要严格落实企业维稳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企业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改革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妥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改革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国企改革事关江西崛起、富民兴赣进程,事关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这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精心组织、务实操作,又好又快地推进国企改革工作,确保明年5 月底前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

篇3:在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局党组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理念,紧扣“巩固创模成果、营造宜居环境”工作目标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统筹处理环保与发展、监管与服务、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强化队伍建设为着眼点,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平台,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全面巩固省模创建成果,紧紧围绕投资拉动战略,大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上下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环保工作机制,全面服务“四个倾力打造”战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面对环保新形势、新任务,局党组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学习意识,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通过认真学习贯彻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领会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理念,坚定“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信心,主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通过全面深入学习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和充实领导班子法律意识和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狠抓思想建设,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局党组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从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入手,认真抓好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培训,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是狠抓干部人事工作,夯实干伍。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全年共选拔、调整和交流16名品行好、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干部到重要岗位,其中交流正科级领导干部5人,正科级领导干部重新任职1人,提拔正科级领导干部8人,调任正科级领导干部1人,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全部符合相应职位条件和要求,达到了“用好一个人、调动一批人”的效果,推进了全局工作。

四是狠抓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夯实党风廉政工作。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载体,组织开展“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快了“规范自由裁权”和“制约行政审批权”的廉政制度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意识,突出抓好“五个意识”专题教育,完善责任体系建设,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切实加强教育、监督工作,解决党风、政风、廉政工作中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权力阳光化、执法程序化、管理制度化,努力纠正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不正之风。通过制定和落实《攀枝花市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和《攀枝花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提高了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效能意识、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环保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夯实服务基础。以制定《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谋事、个个争先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多干事、勤为民的浓厚氛围。

六是狠抓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坚持“用制度管人、制度管权、制度管事”思路,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定《攀枝花市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准则》、《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重大案件后督察办法》、《钛钒制品生产企业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办法》等,促进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了管理行为,推进了工作有序开展。

七是狠抓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致力于“五好”标准要求,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坚持民主集中,确保决策科学、规范;对重点工作定目标、提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保证了班子成员之间有分工、有协作,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

20xx年,我局始终坚持以工业污染源整治为着眼点,以推动项目限期治理为着力点,以加快总量减排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监管既有重点减排项目运营为突破口,确保既有减排项目稳定运行,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力推动了总量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是so2减排工作稳步推进。攀钢6#烧结机、攀钢异地新建360m2烧结机、攀钢发电厂3套发电机组、攀煤能化股份公司11#、12#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已建成投运。攀钢(集团)3#、4#、5#烧结机脱硫治理项目开始启动,1#、2#烧结机关闭并开始拆除。恒弘、广川、一立、红发等重点脱硫项目已建成投运。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淘汰、关停攀青焦化、翰通焦化等16个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的工作进展顺利。

二是cod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攀钢冷轧废水回用、攀钢江0#、3#废水综合整治、攀钢集团钛业公司钛厂废水回用、攀煤大宝鼎矿井废水治理、攀煤花山矿矿井废水治理等工业废水治理项目。通过创模工作的有力推动,米易县、盐边县污水处理厂和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小沙坝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顺利。

三是限期治理项目完成良好。省政府下达的3家限期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市金江冶金化工厂焙烧窑烟粉尘治理项目、啤酒攀枝花有限公司锅炉烟尘、脱硫治理项目已于11月初全部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攀枝花钢企白马球团有限公司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已选定方案,已动工建设。市政府下达的8个限期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攀枝花钢企球团厂(荷花池)除尘卸灰装置二次扬尘治理、攀枝花市绿环工贸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已通过验收,四川省卓越钒钛有限公司渣场规范化整治等5个项目已完成待验收。

三、强化效能,主动服务,投资拉动战略顺利推进

根据投资拉动战略的要求,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妥善处理环保标准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切实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全年共完成市级审批建设项目107个,总投资39.41亿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共计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30个,“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其中20xx年全市57个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项目42个,环评文件正在编制的项目9个,未实施项目6个。办结行政效能审批项目192件,其中工商营业执照环保审核177件、煤炭经营许可证环保审核4件、拆除闲置污染设施审批11件。在加快具体事项办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完善提高行政效能的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了行政效能建设。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性强、耗时较长,可能影响项目落地快上的问题,开通了项目环保服务绿色通道,对常规项目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比法定时限缩短20-50个工作日,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缩短了审批时间,加快了项目进度。二是完善了项目服务机制。制定项目审批服务三级会议决策制度,促进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专家会诊制度,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三是实行了重点项目跟踪联系和服务制。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重点投资方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实行环保服务专责制度,密切跟踪进度,及时解决难题,确保如期落地。四是积极沟通协调,促进项目审批。为加快项目审批,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我局积极主动向省环保局汇报、沟通,取得省环保局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到部分应由省局审批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市级审批权,加快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环保审批,保障了项目及早合法建设,积极推动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

四、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执法监管工作全面加强

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为出发点,着力在“科技化监管、制度化管理、社会化监督”三个方面求突破,不断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一是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积极开展了贴近民生、饮用水保护、限期治理项目检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后督察、在线监控系统检查、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监管六大专项行动。20xx年,共出动监察人员2602人次、检查企业1456家次,征收排污费5000余万元;其中查处典型环境违法行为2件,共处罚金40万元。二是强化环保监管的后督察,切实加强环境问题的整改。对存在环保问题的企业共下达了25份《限期整改决定书》,并督促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县(区)政府和县(区)环保局下达《监察意见的函》和《监察意见》共4份。全年纳入重点案件后督查的企业10家,涉及的相关环境问题全面整治到位。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环境信访回复、排污费稽查和移送案件办理考核办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重大案件后督察办法”、“钛钒制品生产企业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办法”、“钛生产企业环境监管手册”等制度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工作。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生态市建设工作有力推进

一是生态市建设规划完成编制。《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人大会审议,确定了在20xx年基本实现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生态市建设保障措施基本确定。全市三区两县生态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县(区)生态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二是农村环保工作有序开展。我市有两家畜禽养殖企业纳入省级限期整治。其中仁和区攀枝花市嘉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治理并通过环保验收。盐边县亚热带作物示范繁殖场新民分场已基本结束。三是生态细胞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典型带动、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等生态细胞建设。全年共投入200万元资金实施了5个环境优美乡镇(其中有2个已获省级命名,其余3个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材料已报省环保局,等待省环保局组织验收)、17个文明村、260户生态家园建设任务。

六、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我局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监测专项指挥部牵头单位,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巩固创模成果、营造宜居环境”目标,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平台和载体,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落实一个规划、实现两个确保、实施三项整治、开展六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促进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2%。一是强化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米易、盐边两个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试运行,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米易垃圾处理场建设按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根据我市现有饮用水源取水点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完成了新《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监督管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确保了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强了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完成了20xx年度危险废物登记及20xx年危险废物申报工作。全市危险废物登记企事业单位共计121家,涉及17类行业,共登记危险废物18种,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了全市危险废物零排放。攀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评审批工作全部完成,即将转入项目建设阶段。四是加强了核与辐射监督管理。经过全面排查,摸清了我市核与辐射设施现状。我市现有93家核技术应用单位,全部核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通过建立一厂一档管理台账、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现场监管力度、强化业务培训等各项措施,全面加强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了我市核安全。五是认真抓好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编制了《20xx攀枝花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年度报告》,攀枝花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得分95.59分,在全省城考排名第三。六是积极推进了环保模范城市群创建工作。攀枝花市已于20xx年2月成功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米易县顺利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县的考核验收;盐边县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县的技术核查,率先成为全省唯一的环保模范城市群。

七、夯实基础,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有新进展

根据当前环保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我局确定20xx年为“环保制度建设年”,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推进了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完善了执法监督制度。遵循“于法周严、遇事简便”的原则,规范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标准,明确了环保行政处罚程序和环保重大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建立了环保行政执法回避制度、环保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环保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环保执法责任考评制度。二是积极探索环保社会参与机制。制定并落实了企业环保监督员制度,明确了市、县(区)分级管理办法,建立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完善了企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和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形成了重大案件后督查办法,健全了企业环境行为和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可核查机制。“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上下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八、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环保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全年共计开展了5期环保法律法规培训班,培训12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法人、管理人员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加强企业污染治理、防止发生污染事故奠定了基础。开展了7期执法专项业务培训班,培训执法监督人员500余人次,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全年共创建5家绿色社区、获得四川省第二批绿色社区先进单位称号,10家绿色学校和绿色幼儿园中有4家获四川省第四批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称号。积极组织开展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20xx环保世纪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好新闻评选、环保家庭评选、绿色环保亲近自然月等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在《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杂志、《四川环保网》、《四川新闻网》、《攀枝花环保网》、《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科技报》、《四川法制日报》刊发、刊登新闻通稿、新闻通讯类文章126篇(条),加大了环保工作的对外宣传,提升了我市的对外形象。

九、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局党组成员和全局党员一起积极参加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局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为动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突出发展和为民两大主题为出发点,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积极开展了“做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当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前沿哨”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20xx年,经过全体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等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十、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最后一年,也是承上启下、谋划布局“”工作的重要一年。局党组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率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投资拉动、结构调整、产业攻坚、产能释放、和谐惠民”等重点工作;按照“突出四个重点、夯实四个基础、强化四个监管、统筹四个保障、提升四个能力”工作思路,围绕科技化监管上求突破、制度化管理上求实效、社会化监督上求进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强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启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科学编制环保“”规划,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夯实环保管理基础,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推动环保“三个历史性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4:在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从20xx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20xx年10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市场管理的决定》,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条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措施。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国的土地管理必须把集约利用放在首位,土地利用必须走节约和集约的道路,要继续严把土地供应的“闸门”,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继续实行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省今年计划建设用地指标60%指标控制在中央,40%指标控制在省里,市以下没有可控制指标。这些有限的指标主要是解决省以上急需用地的重点建设项目,能否争取到指标,关键是取决于我们申报的项目质量和工作质量。考虑到市以下各类建设用地的急需,省里计划安排使用一定的土地整理取得的折抵指标,但在控制总量上至今中央没有明确的意见。退一步讲,就是这些指标可以落实使用,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市可以争取到的指标也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满足全市各类建设用地需要。同时,这些指标的争取和使用,报批程序非常严格,既有涉及符合“两规”的问题,又有基本农田置换和移位等问题。因此,我们对建设用地上的严峻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科学发展首先是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最佳,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功能完备,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最适人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使成为杭宁城市带及至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枢纽城市。市五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创优,加快发展,增强能力,注重和谐,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这一要求,我市今年和未来几年,有大量的各类建设项目需要用地。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对这种形势,能否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关系到在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目标的实现。创新才能破难,破难才能发展,创新破难就要求我们寻找合法的、规范的出路。当前,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广泛开展建设用地的复垦和土地的开发工作。

二、寻找出路,千方百计保障建设用地的需求

在当前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困难大家都有的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二条路,一条是在激烈竞争面前无所作为,导致差距越拉越大;另一条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赶超先进,争取主动。能否解决好建设用地,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措施。当前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努力向上争取指标。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积极向上争取二项用地指标。一是要通过认真筛选和精心包装,高质量、高速度地上报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省以上急需重点项目的用地指标;二是要有保有压,选好项目,据理力争,尽力争取省里建设用地折抵指标。

(二)真抓实干,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已农转的土地要选好项目,抓紧供地;已供地的项目要加紧建设,严禁供而不用;已供地而未及时上项目的,要及时调整项目;已供地但项目上不起,导致土地闲置、抛荒的,要坚决依法收回,重新安排项目;对长期以来生产、经营不正常,无效益的占地项目,要全面清理,通过落实政策,调剂使用;对一些诸如管理用房、培训用房等需要报批使用土地的,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闲置房以解决用地问题。

(三)集约利用,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土地是一个永恒主题。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多种手段和科学的规划设计,来保障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使有限的土地多上项目。要认真总结在用地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研究制定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四)广泛挖潜,努力拓展用地空间。要大力推进关系用地指标、基本农田置换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整理、优质园地划归、建设用地复垦以及土地开发等四项工作,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规划区以外建设用地复垦取得的周转指标有多少可以用多少,因而要重点抓好建设用地的复垦,这是解决今年建设用地困难的最好通道。各地都要看准、抓准这个重点,紧张动员起来,开展包括宅居地复垦、废弃矿山整理、农村闲置房、地整理等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定指标、定任务、定政策、定考核,确保完成2万亩,力争3万亩,最大限度地确保今年大的项目用地需要。

三、加强领导,确保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一、要按照“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要求,在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上要有所作为。土地瓶颈制约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破解这一难题,跨越这一障碍,不能采取违法的手段,而是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合法的行为来解决。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开展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工作作为当前“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深入调查,搞好规划。各地要针对建设用地复垦等四项工作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摸底,综合分析,排出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特别是建设用地复垦要与当前“千百工程”、村庄建设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有序推进。

第三、研究政策,鼓励推进。要按照当前建设用地实际和有偿使用的原则,研究制定相应政策。一是挂钩政策:要把建设用地复垦等四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用地计划指标、折抵指标的使用挂钩。二是高进高出政策:要通过提高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的投入和补偿标准,提高基层复垦、开发的积极性,高进高出,才能获得用地指标,又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率的提高。三是奖励政策:对按要求组织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工作的乡镇、村,经验收合格后实行奖励。四是确保投入政策:要通过土地收益等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保障开发资金的投入,确保建设用地复垦等工程的顺利实施。五是复垦者优先和统筹调控政策:对各地通过开发取得的各类使用指标,复垦单位凡有好项目的可优先使用,其余以市、县为单位实行有偿、统筹使用。

第四、典型引路,精心组织。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土地整理等方面的经验,注重发现和培育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县(区)造田改地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要有规划、有要求、有跟踪、有督查。及时反映进度和工作信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五、部门协作,搞好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特别是各级国土部门要全力以赴,加强指导,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篇5:在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委、县政府研究的精神,我就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集中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年是我县实施"双倍"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双重夹击下,全县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劳务经济、品牌经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⒈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经济各项指标增幅较高。继续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调大林果业、调活水产业"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业增产增收。全县种粮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人均增收元。畜牧业保持增长态势。面对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发展,出笼家禽万只,出栏生猪万头、羊万只、肉兔万只,分别增长、和。实现产值亿元,增长,人均增收元。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万亩,产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增收元。林业经济不断壮大。成片造林万亩,完善农田林网万亩,栽植林木万株,完成育林苗亩,果品产量万吨。

⒉农业项目推进扎实有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工业思维办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各镇、农口各部门及有关龙头企业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洽谈农业项目个,实施农业加工项目个;申报农业专项个,其中到位个,引进专项资金万元。目前,全县农业在建项目个,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个,种养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投资额万元以上项目个。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家,市级龙头加工企业家。恒通食品公司、今日草业公司被评为全国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省强重点出口龙头企业,近湖羽丰父母代种鸡场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种鸡场。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个,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冈西草鸡协会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行列。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一年来,全县通过论证的无公害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基地达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个,绿色食品品牌个。

⒊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有了新突破,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把劳动力培训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大力拓展国内外劳务合作空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全年共提供就业岗位余个,新输出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对口地区劳务输出人,向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地外派劳务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先后举办了农村特困户子女专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就业知识培训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抓住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发展机遇,先后向农业龙头企业、建筑业、纺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节能灯具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的。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达。同时,组织县内部分企业到安徽、湖北等地招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巩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立足防洪保安,积极疏浚河道,全力推进圩堤达标工程建设。疏浚河道条公里,工程土方万立方米,开展高标准圩堤建设,加修圩堤公里,工程土方万立方米,新建、拆建、修建水利设施近座。以推广水稻机插秧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多台(套),其中水稻插秧机台,推广机插秧万亩,在去年全县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机插秧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全县基本农田进行核查、登记和公示,明确保护责任人,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公顷,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县××××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亩。多方争取农业投入,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争取到个省级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和个部级水产养殖项目,财政投资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争取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万元,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做好春耕、夏收、防洪防汛等重要时期的气象服务。

⒌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农业税调减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特产

税,农业税税率降低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项资金共万元。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账镇管制度,普及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民主管理、限额收取、上级审批、定向使用",杜绝了涉农负担案件的发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全面开展征地补偿费清欠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补偿到位。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去年形势好就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切不可估计过高。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带动力强的农业规模项目并没有大的飞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扭转,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因此,今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切实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年出台的中央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条政策性意见,这是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支持力度。省、市也将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必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不失时机、千方百计抓好"三农"工作,争取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总之,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二、咬定目标,硬化措施,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围绕"三个增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技农经服务体系的动力和活力),抓好"六大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块状经济。

目前,我县农业仍属于传统的生产型、单一结构的低效型农业,只有不断优化产业、产品和布局结构,实现加工型、多元结构型农业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引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家资金来开发农业,发展大型农业龙头生产加工项目,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面貌大改变的根本所在。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项目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作为全年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在项目定位上,要根据我县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到民资、外资比较集中、活跃的地方去招商;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高点规划,精心包装,用最富有特色、资源相对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去引商;用最大的真诚、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环境去安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去年三次集中农业招商的成果,突出抓好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一档镇及农口部门要各新上个投入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档镇各新上个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三档镇各新上个投入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确保全年实施投入万元以上农业项目个,其中万元以上项目个,万元以上项目个;全县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亿元,利税万元。

在产业导向上,要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层次,扩展规模;引导外来资本投向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特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粮食等深加工项目培植,精心规划实施方圆禽业、恒通果蔬、红梅乳业、东泰木业、华德米业等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围绕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壮粮食蔬菜生产加工、特水畜禽养殖加工及林木业等优势主导产业,进而形成西部沿荡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中部内圩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东部沿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全县农业块状经济区域特色,使全县农业产业、产品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进一步彰显,效益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我县传统低效型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组织项目攻关,争取国家财政更多的资金支持。

⒉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一个农民,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转移一批农民,可以激活一方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效益最好的途径之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好。要按照全民创业的要求,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走出来干起来,走出去富起来,走回来办起来,走进走出带起来,不断拓展致富途径。要着力提升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层次。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虽然较高,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转移输出空间仍然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县尚有近万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已转移的劳动力中,许多人并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外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报酬极低。我们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培优"、"培特"为方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县计划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万人,其中定向技能培训万人。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在形式上更加突出灵活性,在体制上整合系统资源,力争逐步使每个劳务输出人员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使他们逐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竞争力和劳动含金量。要多途径促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一是开展普训,增加培训覆盖面。由县劳动部门牵头,各镇人力资源中心组织人力,逐村逐户,对未转移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由培训部门组织师资力量负责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输出的层次。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主动与培训部门联合,组建培训输出基地。实施订单专项培训,使培训更加对口,就业更有保证,劳务收入更加稳定。三是鼓励"凤还巢",实现良性循环。各镇要组织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逐一登记筛选,将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人员一一排出来,明确专人加强沟通联络,提供优惠待遇,鼓励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在"走进走出"的过程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⒊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活化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连市场、内连企业、下连农户,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形成"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市场紧紧联结在一起。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恒济水产协会、盐阜草鸡协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出现了多个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的专业协会。我们要乘风乘势,鼓励发展,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一要抓发展。今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重点将转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要抓住这个政策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和种养大户牵头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跑市场、闯"码头".县委农工办要迅速制订规划,各镇及相关部门也要明确目标,每个镇和各优势主导产业都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全县要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以上。二要抓规范。在组织机构上,将成立县农产品产销合作联社,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班子,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经营组织,坚持"自愿、自由、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分配方式上,建立"二次返利"制度,所有成员按交易量的大小,不但可以获得收购利润,还可以获得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赚取的利润,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三要抓培训。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让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来担当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领路人。全年新增农民经纪人人以上。

⒋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聚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让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长远利益,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县镇联网,形成"横向同步管理、纵向连贯监督"的良性机制,使村级财务记帐更加及时、准确,监管更加到位。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办法,继续坚持"三优先一加强一禁止",即优先化解涉农债务,优先化解有息债务,优先化解税费改革后新增债务;加强对"无债村"和"债务大村"的监管,"无债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可以上浮作为奖励,"债务大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则下浮,并制订严格的化解债务规划,限期化解;严禁发生新的村级债务,谁发生谁负责,谁借债谁偿还。县委农工办要拿出详细规划,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化解村级债务万元目标。

三是深化农技农经队伍改革。要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过细工作,尽快把改革推进到位,使农技农经人员定岗定位,真正发挥其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分流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大胆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确保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要,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真正实现还利于民。

⒌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普遍底子薄、条件差,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十分明显。各镇、各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一是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全县要完成水利总土方万方,其中加修加固圩堤公里万方,疏浚大中小沟河条公里万方,完善农田沟渠水利建设和机耕道路建设土方万方。建造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座,其中中沟以上配套物圩口闸座、排涝站座、防渗渠公里。二是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重点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跨越工程,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全年新增插秧机械台套,插秧机保有量超过台,机插面积达万亩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继续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立足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建设优质粮食基地、饲料基地、蔬菜基地。全县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建设吨粮田万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万亩。四是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妥善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加大土地复垦开发力度,保护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造林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市场化手段,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拓展筹资渠道,鼓励农户、联户和其他社会力量,鼓励民资、外资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6:在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环保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委会和自治区“两会”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常军政副主席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

下面,我向会议报告工作。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环境保护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环保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环保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国家年度考核任务顺利完成

总量减排考核指标。 经环保部初步核定,20xx年我区四项减排指标与上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1.8% ,氨氮下降3.44% ,二氧化硫下降3.41% ,氮氧化物下降8.66% ,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分别完成“”目标的119% 、98% 、160% 、73.3% ;列入国家减排责任书的47 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和监督性 监测结果公布率分别为88.05% 、98.26% 和100% ,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大气考核指标。 全年共完成337 个除尘改造项目,淘汰改造燃煤锅炉20xx 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8.7 万辆,分别占年度计划的205.5% 、167.4% 、111.3% 。

重点流域考核指标。 我区实际监测的20 个考核断面, 18 个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列入“”规划的183 个项目,已完成58 个,在建79 个,项目完成率为31.7% 。

重金属考核指标。 列入年度计划的7 个国家考核项目全部完成,10 个自治区规划项目完成9个;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趋缓。

(二)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启动实施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考察我区时提出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胆先行先试的要求,代自治区党委、政府起草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及其分工落实方案,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国家11 个部委的意见,确定了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启动实施四项改革工作。一是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与自治区公安、交通、商务、气象等部门建立了 会商联动机制 , 在乌海市及周边 地区开展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试点,污染防治区域、部门 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 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二是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基础上,先后2 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逐一征求了各盟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旗县的意见, 编制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健全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出台7 个政策性文件,开发完成6 个软件系统,基本构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四是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 成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构,初步确定首批环境损害评估试点单位。

(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自治区实施意见, 制定下发 《20xx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和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6 个配套文件 。 加快工业点源、城市面源和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全年共完成大气减排项目450 个,新建110 台火电机组和25 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建成31 台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城市燃煤和扬尘污染防控力度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积极开展,机动车污染物防治监控平台基本建立,提前一年完成“”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将 保障APEC 会议空气质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制定了保障方案,3 位副主席分盟市进行督查督办,会议期间组成5 个专项执法检查组和1个明察暗访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 万人次,检查企业和工地1.4 万家次,885 家企业和工段实施停产、194 家限产,1134 家工地停工。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合力、全员参与的协同联动方式,圆满完成APEC 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受到环保部的通报表扬 。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 完成水减排项目395 项,其中生活和工业类111 项,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9 家、提标改造16 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160 处城镇、335 处乡镇、18 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获自治区政府批复。重点监测的40 条河流78 个断面,三类以上水质断面占63.9% ,西辽河干流、额尔古纳河干流水质同比明显好转。

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涉重行业达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加大重点防控企业监测监管力度,完成15 家涉重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全区国控断面、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和3 个重点防控区 空气与水环境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 。

严格核与辐射及固废安全监管。 在包头市成功开展了全区辐射事故应急演练, 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废弃源收贮工作。对186 家危废产生、经营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检查,东部危废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

(四)优化经济发展作用充分发挥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加快落实权力清单制度,积极开展行政权力梳理工作,保留行政许可项目9项、行政处罚项目14 项。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将16 个行业44 类项目环评下放或委托盟市进行审批 ;分两次 将1223 个项目下放盟市及扩权强县试点旗县进行验收 。下放环保专项资金管理权限,中央 环保专项资金全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盟市, 由盟市落实具体项目, 实现了财权、事权、责权的统一。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自治区648 个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419 项; 协调环保部审批重大项目环评21 项,2 个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项目通过环评审批; 审查规划环评17 项。坚决限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共暂缓或不予审批项目环评15 项。

清理环保违规项目。 排查梳理全区历史遗留未批先建项目1820 个、久拖不验项目386 个,涉及投资逾8000 亿元。属于国家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函商环保部进行处理;属于自治区及盟市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下发文件,要求盟市政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限期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五)环境法制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推进环境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已起草完成,正在履行立法程序。《发酵类制药企业和氨基酸生产企业污染防治指导意见》和《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发布实施。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全区建立完善环保与公安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大环境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通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妥善处置腾格里园区企业污染问题。阿拉善盟 投入9000 万元资金用于园区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整改工作得到环保部认可。 组织开展环境隐患和重大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等3 次全区性环保执法大检查, 自治区 李佳副书记、常军政副主席及我厅分别约谈各盟市盟市长和 环保局长, 限期整改15 类184 项问题,全部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已完成整改126 项。全区 共立案 1522 件,挂牌督办99 件, 移送6 件, 关停取缔企业469 家,罚款6043 万元。首例污染环境罪案件在巴彦淖尔市 开庭审理并公开宣判,被评为内蒙古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强化环境信访和应急管理。 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制定《环境信访工作办法》。全区“12369” 受理投诉举报4224 件,办结率为99% 。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7 起一般性突发环境事件, 有效保障了全区环境安全。

(六)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加大 生态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深入分析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完成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毕拉河、乌兰坝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日温都、双合尔湿地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呼伦贝尔市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旗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兴安盟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通过生态旗创建国家级技术评估。年内12 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29 个乡镇、29 个行政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镇。

强化农村牧区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农村牧区面源污染防治,全年共 完成农业源污染减排 项目284 个。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投入专项整治资金4000 万元 。

(七)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全年共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9 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 亿元;自治区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3 亿元,其中能力建设资金1.6 亿元。乌海市投入67 亿元、包头市投入63 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呼和浩特市投入13.5 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了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清理规范和“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制定《环保人才发展规划》,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0 余人。在各级普遍精简机构、控制编制的情况下,部分盟市环保机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 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分别增加人员编制86 个和80 个。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组织制定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公众参与等配套制度。建立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平台,完善了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在线查询功能,开通网上受理审批系统,厅网站连续四年在区直机关网站评比中名列第一。全年共完成依申请公开23 件,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巩固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12 个盟市全部完成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任务,新增 PM2.5自动监测点位21 个。全面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启动实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市开展了颗粒物源解析。在线监控企业比上年增加127 家,监控设备同比增加609套。

扎实推进环保宣传教育。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新环保法宣传“六进”活动,成功举办“向污染宣战共建绿色家园”暨宣传新法大型知识竞赛,广泛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 全年在各类媒体刊播稿件3503 篇。加大新《环保法》培训力度,与自治区党校联合举办2 期新法专题培训班,各盟市、旗县也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做到了环保系统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两个全覆盖。建立了24 小时舆情监测值班制度和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做到重大舆情不过夜、不迟报、不漏报,妥善应对了乌梁素海等舆情事件。

(八)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修订完善《厅党组工作规则》和《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推进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进程。 组织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出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坚决反对“四风”、履职尽责四个方面16 个问题,正在逐项整改落实。 积极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晋位升级”工作。进一步 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共 落实帮扶资金1714 万元。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穿到业务工作各个环节以及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年共召开9 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批示15 件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程序性制度规定,11 个直属单位共报告“三重一大”事项17 项。出台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 “两个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共举办3 次党风廉政专题讲座。

突出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 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14 项整改任务和14 项制度建设全部完成,7 个方面28 项专项整治任务基本完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 项配套规定,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57% ,公务用车经费下降64% ,会议、文件、简报数量分别减少5.6% 、13% 、16.7% ,机关作风明显改进。

总体上看,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 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的历史转型时期,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新特征、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又要不惧压力攻坚克难,更要负重前行尽责履职。

从面临的机遇和动力来看: 一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质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减缓、二三产业比重转换和结构优化、资源要素投入拉动转为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三大特征,尤其是煤炭等矿产资源消耗的减少, 有利于污染减排和生态恢复, 也为消化和解决历史累积的环境问题腾出了时间和空间;不以GDP 论英雄的新政绩观和保护优先的发展观,使发展理念由“在发展中保护”转变为“在保护中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休养生息的根本之策和关键所在。二是新《环保法》的全面实施为强化环境监管和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新《环保法》突出强化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和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三大责任的清晰明确,更加丰富和完善了依法保护环境的责任体系,落实责任正在成为全力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之举;完善的惩罚措施和严厉的高压态势,成为加强环境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打击违法行为的尚方宝剑。三是环保新标准的严格限定和考核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新的环境质量标准,使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责任更加具体化,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促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理念转变;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有效遏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闸门”,通过提高污染物排放的增量门槛,为解决污染存量、缓解环境压力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能。四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成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织保障。尤其是腾格里园区污染问题发生后,无论是自治区还是各盟市、旗县党政领导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层层落实环保责任的力度前所未有,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速度前所未有。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格局正在形成,环保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治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社会环保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企业治污压力也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开创环境保护新局面的势头良好。

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来看: 一是完成重金属和流域污染防治两项考核指标难度较大,面临被追责的风险。 赤峰和巴彦淖尔市作为全国重金属重点防控地区,涉重产能未得到有效控制,重金属排放总量很难完成“”终期考核目标,将会影响全区重金属总量减排指标的完成;列入流域规划的46 个项目至今尚未开工,占项目总数的1/4 ,流域治理任务难以如期完成。完不成国家考核目标,不仅会受到国家区域限批的处罚,而且也面临被国务院问责的风险。二是如何贯彻实施好新《环保法》对各级环保部门形成了巨大压力。环境保护的新制度、新标准、新要求,对各级环保部门强化监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利器趋利避害,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和智慧。尤其是新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八大法律责任,是八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也是环境监管的底线,一旦触碰将受到严厉惩处。三是公众呼声、媒体曝光、舆情监督给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社会公众环境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新闻媒体对环境污染频频曝光,在有效推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同时,环保部门的履职尽责也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常常遭到不作为的谴责,有时环保人员还将面临行政问责。对公众的参与和维权、媒体和舆情的监督,如何正确引导、正面报道、主动应对以及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 是对各级环保部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巨大挑战,也是当前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四是依法加强环境监管对基层环保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形成新的考验。一方面,环保部门是实施新《环保法》、依法加强环境监管的主力军,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和标准,对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监管措施应用是否妥当与适度,对基层环境执法能力与水平形成了巨大考验,也是衡量环境监管人员尽职免责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随着环保部门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管理机制的推进,环评、验收、资金等一些审批事项转移至市县环保部门来承办,对基层环保的承接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验。

新常态、新阶段、新任务要求我们要有新状态,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才能全面完成“”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只有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用重典,出重拳,打好治理污染的攻坚战,才能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也是全面完成“”环保规划的收官之年。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既关系到“”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也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全区环保系统必须自加压力,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实施、按目标完成,全力打好今年的收官之战。

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委会及自治区“两会”精神, 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 ”发展思路,立足服务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全面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力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加快解决环境隐患和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确保“”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三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 总量减排方面, 四项减排指标在保证有效减量的前提下,全面完成 “”减排任务。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区PM2.5 浓度比20xx年下降3.5% ;完成300 万千瓦火电、150万吨钢铁、280 万吨水泥的除尘改造,对1791 台燃煤锅炉实施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9.8 万辆,完成736 座加油站和27 座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 25 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规划项目完工率达到80% 以上。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方面, 36 个国家规划项目 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重点防控企业达标排放率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 ,不发生涉重金属突发污染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

具体来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考核约束,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总量减排是国家考核自治区政府的约束性指标,必须无条件完成 。 要认真制定年度减排计划,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级政府和重点减排企业。继续以“六厂(场)一车”为重点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不断完善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按照新的排放标准,全力以赴抓好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已建成不达标的要加快改造升级。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提标改造力度,积极推进配套管网建设,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推动中水回用,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强畜禽养殖场规模化、污染治理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农业源减排措施。研究制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细则》,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好现有企业排污权初始权核定工作,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新增排放量。

(二)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改革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一是抓住重点,统筹推进。 继续加快落实20xx年启动实施的四项改革任务,抓紧建立完善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试点先行,上下联动。在乌海、鄂尔多斯和赤峰市开展盟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快建立排污许可、排污交易与总量减排相结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制度。各地要充分 发挥首创精神,积极在生态环保改革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是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要紧密结合地区实际,紧紧围绕日常工作,始终以改革的思维,扎扎实实地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有的放矢地推进每一项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工作抓到点上、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打好三大战役, 持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要把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始终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坚决向污染宣战。

全面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全区上下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重点行业烟气治理,积极推进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焦化、水泥等高排放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升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运行。二要全面开展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整治,年底前按计划完成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治理任务。三要加快燃煤锅炉整治,大力推进集中供热,确保完成城市建成区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四要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落后产能淘汰、重污染企业搬迁等工作。五要科学推进PM2.5 治理,各盟市要抓紧开展PM2.5 源解析工作,依据解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城市细颗粒物减排措施。六要抓好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各盟市调整、撤销国控空气监测点位的,必须报环保部批准。

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 “水十条”将于今年 正式出台,水污染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各地必须以保障水环境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确保完成“”规划目标。 一要 加快规划项目建设。具备开工条件的必须立即开工建设;已开工进度慢的要认真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加快进度;配套资金不到位的要加大资金投入。所有未建成项目必须落实责任人 。 二要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坚决清理 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保障饮水安全。三要 强化流域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对水质 不达标断面,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有关盟市要组织实施好呼伦湖、乌梁素海和岱海治理工程,推动水质持续改善。 四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涉水企业的环境监管,坚决取缔非法排污口。重点对废水排放量大、影响流域及周边环境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全面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

着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研究编制全区《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加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对规划项目进展缓慢、存在突出问题的地区和企业全区通报;对影响自治区整体任务完成的地区,将严格实施挂牌督办、约谈、调整预算资金及区域限批等惩罚性措施。

(四)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监管执法是环境保护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环保部门履职尽责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配套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继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一是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 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要求,今年将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全面检查, 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要在百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 沿用已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模式, 深入 排查整治 环 境隐患和突出问题 , 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执法与公安、司法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案件移交移送,通过及时处理一批典型违法犯罪案件,真正形成震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二是整治园区突出环境问题。 目前,工业园区已出现污染排放集中、污染因子复杂、风险隐患突出、污染事件易发的势头,对全区环境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各地要把工业园区作为环境保护大检查的重点,对园区涉水、涉气、涉重、危废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隐患和问题进行深入排查整治,建立台账,限期治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园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严格落实规划环评,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抓紧完善环保基础设施,规范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快建立一体化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三是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健全重大环境问题台账动态化、常态化 管理制度,实现 “有进有出、分级管理、落实责任”的目标 ; 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环境监管分级负责制, 明确各级环保部门责任,提升监管效能; 制定重大环境隐患和问题部门分工负责制度,有效解决重大疑难环境问题。 同时,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健全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机制,做到既要主动正面发声,又要防止负面炒作。四是有效保障环境安全。深入 开展 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 健全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 核与辐射省控网建设 ,提升监管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确保危废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达标率达到90% 和95% 。

(五)发挥职能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既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 围绕中心,准确定位,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严格规划环评,积极参与宏观决策。 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战略环评,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经济发展格局,为促进我区科学发展夯实基础。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快编制工业园区及 煤化工、 有色金属加工等重点产 业发展规划环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统筹行业发展与污染控制,为 推进“五大基地”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把好环保关。 二是清理违规项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各盟市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抓紧对未批先建、久拖不验等环保违规项目进行环保备案认定或补办审批手续。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专门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任务分工,定期调度清理整顿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今年自治区将开展已批未建项目专项清理工作,对于久拖不建项目,将严格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撤销其环评审批手续,收回排污指标。 三是 优化总量配置,保障 环境要素需求。 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环境政策支持,协调落实差别化的环境总量政策,优先解决火电、煤化工等重点产业所需排污指标。 通过加大减排治污力度,努力腾出更多的总量指标,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需求。 四是 强化监督管理,把好环评审批关口。 随着简政放权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盟市、旗县承担了更多的环评审批事项。大家要意识到,下放审批权限,不是降低标准,提高审批效率,不能放松监管。自治区将加快制定 环评分级审批 配套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违规、追谁责的要求,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各盟市、旗县也要 强化依法审批意识, 坚决把好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验收关 。

(六)坚持示范引领,进一步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

要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城乡统筹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一是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环保部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划定试点任务。同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后续管理。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创建地区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继续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强化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为实施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发布实施《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从严控制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严格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清理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项目。四是加大农村牧区环境保护力度。 积极 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 , 努力改善农村牧区环境质量。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积极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等工作。

(七)狠抓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全区环境管理水平

加强基础工作是完成环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建机制、促投入、抓基层、强队伍为重点,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积极构建“四个平台”。 一是 建立环保基金平台。 将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资金作为政府引导性投入,按照不低于1:10 的比例放大,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环境治理资金不足问题。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人代会对此已作出部署,我们将成立专门机构,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尽早启动运行。二是健全 技术服务平台。以自治区环科院为主体,有效利用相关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科研资源,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和项目中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合作, 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支撑。三是完善总量管理平台。以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平台为载体,结合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指标收储、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总量资源的流转调剂和优化配置。四是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平台。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推行第三方服务,全面提升全区环保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装备水平。

加快推进“五个创新”。 一是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推进环保业务和 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区环境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 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模式。今年自治区环保专项资金也将切块下达到盟市,自治区不再审批专项资金项目,工作重点将转到把握资金投向、加强项目管理、实施绩效考核上来。各盟市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口,用好审批权。自治区将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盟市近两年污染防治和能力建设资金开展专项审计,保证专款专用。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现有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综合管理后备人才培养,通过选拔、交流和引进第三方等多渠道,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方式。园区和企业要配齐配强环境管理和技术人才,确保环保工作有人管、能管好。四是创新环保宣传手段。在加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短信等方式,把专业的环保知识和法律简单化、通俗化、大众化,使公众易于接受。继续加大新环保法和配套规章制度宣传普及力度,落实普法责任,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五是创新“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思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统筹做好“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既要与国家环保规划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紧密衔接,又要与其他行业规划有机统一;既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又要量力而行、目标可达。通过确立科学的目标指标体系,提高规划对全区环保工作的指导性。

(八)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关于从严治党的八点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一案双查”, 实行“一岗双责”, 确保 党风廉政建设 各项要求 贯穿到业务工作 全过程,传导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抓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定不移 地 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自治区28 项配套规定 , 盯住关键环节,查处突出 问题,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以优良 作风推动工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20xx年全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关键是 狠抓落实 。 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此次会议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