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汇总6篇)

发布于2023-12-17 08:50,全文约 8063 字

篇1:2023网络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20xx年张家坡中学教师远程研修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部署和市县教育局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宣传发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xx年远程研修。本次研修分别围绕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等主题,在课程专家引领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对话交流,突出特点有三个:一是责任大;二是任务重;三是内容新。为切实保障培训效果,扎实做好研修工作,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学习文本资料、在线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老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专家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增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专家指导开放性备课,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

3.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4.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反思、超越,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修内容

教师研修内容分学科进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12个学科。研修内容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研修对象

山东省远程研修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12个学科的所有任课老师。

四、研修时间

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20日

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

五、研修地点

六、研修模式

(一)组织形式本次研修采取省级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小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全员远程研修期间集中研修6天,每个学科6个专题,每个专题6学时,共36学时。

(二)学习形式

1.本次研修采取集中在校微机室学习研讨。

2.参训人员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

3.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发表随笔感言;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进行学习反思,学以致用。

七、管理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张家坡中学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宋志强

副组长:张在祥

组员:赵新国任晓寒刘运生闵祥燕

王增成崔霞王可木康成美

宣传报道组:任晓寒东杰

技术服务组:东杰任洪芹

后勤保障组:张德军

(二)严肃纪律,规范考核。

学校在研修期间实行签名制度,集中组织与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网络畅通,确保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按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参加讨论;分散研修,学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参与研修讨论。研修期间将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

(三)宣传到位,争先创优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宣传会议,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远程研修对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远程研修的基本步骤和自己担任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召开全校参训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分组,同时提出了互帮互助的要求,让老教师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新教师负起责来,新教师帮助老教师解决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形成了教师研修共同体。

(四)全程跟进,及时反馈

研修过程中,校长、分管领导、各科室主任全程参与,和老师们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服务,保障网络畅通。在研修期间及时组织教研组长召开碰头会,通过学校平台交流情况,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师依据课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观看视频、撰写作业、参与互动、总结反思等研修任务。

七、考核评价

按照省教育厅、市县教体局和镇教体办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被评为优秀学员者在今后职称晋升时按同等荣誉赋分,对学习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严肃惩戒,当年内不得参加任何评优选模、职称评审活动。

篇2: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开好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造福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为了强化道路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所以制定校本课程的安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思,培养遵守交通安全以及素质高的下一代。

二、目的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九年级学生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了校园内部治安秩序.

三、具体措施

(一)完善机构,保证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工会、各班主任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日常安全工作。聘请交警大队教导员为校外辅导员对全校师生进行道路安全法规知识和技能教育;成立了“学生安全文明督导队”,“学生交通安全文明督导队”等交通安全督导机构。

2、健全完善各种制度,特别是交通安全工作月汇报制度,意外交通事故伤亡报告制度等。

4、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经常对各班级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教育整改,确保交通的安全。

(二)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把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考核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关于交通安全的专题讲座,组织老师学习有关交通安全文件精神,并结合其他工作,落实责任,部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工作做到年度有计划、期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三)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1、学校开辟“交通安全”专栏校刊,使师生受到良好的启发教育。

2、利用每周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以课堂为主阵地,每周开设一至两节的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课,其它课程有机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四)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少年儿童平安回家》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2、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交通安全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回家我第一”、“我是文明班中道路交通最安全”、“今天我当交警”等活动。此活动规范了学生们的交通行为。

3、以“安全教育日”主题,悬挂、张贴有关交通安全标语。

4、聘请交警大队领导到我校做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讲座。

5、规范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上学、放学的交通高峰期,行政和值班老师每天严格维护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对学生进行疏散。

篇3: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由冯校长负责。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篇4:2023网络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唐山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区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20xx年中小幼教师课程全员培训。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教师。

二、机构和人员设置

1.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孙善东刘焕明

2.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

进校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统筹规划与组织管理,做好培训动员、学员报名分班、配备班长,做好注册审核评价工作;项目专家小组成员对学员进行在线答疑,或利用课程简报和每日跟进指导答疑,或集中研讨,对于学员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予以解答或提出建议;电教站负责配置必要的网络技术设备,组织指导学校技术人员保证本单位网络的正常运行。

3.项目专家小组:由我区特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进校教师、教研员和部分区级骨干教师组成。

4.项目实施小组:由各成员单位管理员、技术员和班长组成。

中小幼各学校作为成员单位需明确一名校级领导任管理员全面负责本单位岗训并组织岗训实施,明确一名微机管理员任技术人员保证本单位网络设备正常运行。名单详见附件一,管理员职责见附件二。

项目管理办公室委派进校教师和部分省市骨区干教师深入学员班级,任班长、副班长,负责所在班学员的组织考评。名单见附件三。班长职责见附件四。

全区学员分班信息一览表见附件五。

三、培训形式

以唐山市教师进修信息中心为基础,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依托,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按学科、学段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幼教师参加培训,今年我区岗训按照课程及层次分82个培训班级。分班情况详见附件五。

四、评价考核与优秀评选

学员参加研修考核分为四部分:网上学习时间考核30分,占考核成绩的30%;作业考核30分,占考核成绩的30%;网上与专家互动、交流、发贴考核20分,占考核成绩的20%;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20分,占考核成绩的20%,满分100分。

鼓励广大教师参训,在培训过程中将组织"优秀学员"、"优秀班级"的评选与表彰活动。具体考核评价方案详见附件六。

五、网络研修学习评价结果的运用

参加唐山教师教育网全员岗位培训学习,网络系统评价考核成绩作为中小学教师每年继续教育验证的依据,填入本人继续教育证书。省定课程、市定课程、专项培训综合评价等级为三等:优秀(90分-100分)、合格(60-8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凡考核不合格者,个人本年度不予继续教育验证;各单位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较差的单位及负责人不予评先评优。

六、培训的工作流程

1.信息收集阶段:6月25日--7月10日

调研微机网络情况、收集学员信息、分班并上报研修网和市教育局师教处。

6月19日进校部分人员参加市级培训。

2.管理人员培训阶段:7月2日--7月28日

7月2日15:00专家组成员培训; 7月5日9:00研修网启动仪式;7月28日管理人员、班长、各单位校长、主任、技术人员培训。

3.学习阶段:7月29日--12月11日

7月29日,学员登录"学习平台"开始学习(计时开始)。学员按网上提供的学习内容自学,并在线提交作业。班长随时对学员自荐作业进行批阅处理。本次培训各学科分别为24学时,在学习阶段内,拟分月学习,学习期间根据学员学习需求安排各学科的答疑活动。

篇5:2023网络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期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实施办法》(赣教师字〔20xx〕21号)、《关于建立江西省中小学名师网络联盟开展全员培训的通知》(赣教师字[20xx]12号)等文件精神,“”期间,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学年自选相关学段学科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在线研修22学时(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网络联盟为平台)。为便于组织实施,特制定《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选学名师网络研修专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资源、做教研、带队伍、出成果、育名师”为目标,以江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部分优秀骨干教师为引领,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主题研修为主线,以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为形式,依托学员群体智慧,创建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专业发展的平台,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实施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导师充分发挥骨干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员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导师也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名师。

2、线上线下贯通原则。线上线下交织循环、贯通一体。学员在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导师及辅导团队指导下,开展线上专题学习、合作互动、交流讨论、问题探讨、观点碰撞、成果展示、资源发布,同时,学员还要开展线下自主研修、自我探索、主动反思、学习观察、实践体验、问题解决、成果物化(案例分析、课例开发、总结提炼、成果写作)等研修活动。

3、名师引领与自主研修结合原则。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导师将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优秀教学案例、课例、教学心得体会和反思等汇集形成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成和创设良好环境,通过名师带徒、主题研究、合作研修、典型示范、交流研讨、经验提炼、反思提升、学习指导等形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学员还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思考、探究、实践、反思、总结等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效果。

4、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融合原则。在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导师组织下,学员们积极开展网上合作、交流、讨论、互动等团队学习活动,实现在合作研习中不断成长、在协作互助中丰富资源。同时,学员还要结合自身特征、学校和教学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开展阅读、观察、体验、研究、反思、资料整理、案例分析、课例开发、总结、写作等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深化、在自我实践中解决问题、在个体反思中建构个性化学习资源,不断增强研修实效性。

5、做教研建资源与带队伍出名师共进原则。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合作对话的空间、教研成果展示的平台、教师成长的共同体、名师的摇篮、引领辐射的中心。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研修就是要实现“建资源、做教研、带队伍、出成果、育名师”同时推进,探索形成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三、研修目标

1、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教学和研究成果汇集形成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现代教师队伍。

2、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引导教师“在合作研修中不断成长”、“在自我反思中提升”、“在交流互动中丰富资源”,逐步将工作室打造成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的专业发展平台,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共同体,进一步提升我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的研究水平,进一步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培育和造就名师。探索建立融发现、培养、使用、提高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四、研修任务

围绕所选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开展研修活动。主要研修任务有:

1、选取工作室。选择拟参加研修的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确定研修主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修的具体子专题。

2、开展研修活动。根据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研修方案,围绕研修主题,在导师及其辅导团队指导,开展线上与线下、合作与自主相互交织的研修活动。

篇6: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施符合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第六条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规范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设,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1、聚焦课堂,探索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现有资源。

2、做好市级“”课题“儿童英语歌谣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及全面阶段性展示工作。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学校文化特色。

4、探索校本课程开设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评价等,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5、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灵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调查、研究、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

三、研究重点

1、开展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2、继续开展“儿童英语歌谣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

3、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现状,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实施策略

1、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形成标志性课程。

2、加强校本课程主管行政人员的培训和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学校行政领导将不定期参加听课,检查教师的课程纲要,包括详细的教学设计,询问学生活动情况或查看学生作业。

4、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期末评比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先进个人。

四、课程管理

1、校本课程学校统筹规划,教师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2、学校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3、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己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4、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