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查课情况报告【精彩7篇】
发布于2023-12-20 20:24,全文约 16174 字
篇1: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可喜变化,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可喜变化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化静为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的独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数学文化的彰显
近年来,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数学课程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在我们所听的课中,虽然注重数学文化的彰显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说已初见端倪。
案例1:六年级“轴对称图形”
在这节课里,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桂林山水、脸谱、千手观音,出示交通安全标志,汽车标志的一半,让孩子们猜另一半是什么,这些精彩的华章都成为这节课的亮点,彰显了数学文化魅力。
案例2:四年级“垂直与相交”
教者在课接近尾声时,出示图片简单介绍意大利比萨斜塔,引导学生课后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比萨斜塔,同时思考为什么至今700多年,它仍然比较坚固。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在传播数学文化的同时注重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
情境作为数学新课程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不可否认,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却看到了这样的情境。
1、虚假情境创设
在二年级《生日》一课中,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过生日,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心声后,教师播放《生日歌》,又问学生:“你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呢?”这样的虚假情境和无效提问,无非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2、虚拟人物设置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出示小闹钟)小闹钟说了给你们带来了两组测试题……我认为这样的人物形同虚设,没必要。
3、过于追求趣味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不明确,单纯地追求有趣,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实效性不大。如有的老师在上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朋友……听课者正沉浸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意境当中,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个平面图形,然后教师问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学生附和道喜欢。静静地反思,这样情境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意义。还不如直接出示几个平面图形,让学生直接感知。
我觉得情境设计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架子、走过场,那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情境创设只能使学生眼花缭乱,偏离学习数学的轨道。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以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思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作为情境素材的主要来源,以“最适合才是最好的”作为衡量情境设计的品位与标准的基本依据。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层次、有价值的情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许多老师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总是要安排某一个环节去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会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讨论就没有意义,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组合作往往成了能说会道的小朋友的天堂,其他小朋友的潜能受到抑制。
(三)课堂气氛追求“表面活跃”
在我们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以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就是表面的热闹。课堂上学生冷静的思考被认为是冷场,安静得做练习被认为是气氛不好。存在以下误区:
1、 评价语言模式化
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情况下,老师说“表扬”,全体学生就会边拍手边说,“嘿嘿嘿!你真棒”。一节课出现几次或者十几次。看起来课堂气氛很热烈,实际上这样的评价语不仅花哨,也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
2、 无效提问
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以?高不高兴啊?”学生根本就不用思考便扯着嗓子回答“好、行、可以、高兴”。如果学生声音小,教师还要再追问“到底高不高兴?”学生无奈的回答“高兴”。
殊不知就像要播放一段动画、要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小朋友解决问题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去问学生,学生同意不同意都是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难道学生兴奋地大喊好就是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吗?
3、 学具使用的随意性
在课堂上学生使用学具教师不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看起来大家都“动”起来了,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利用好学具深入思考问题。
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真实、朴素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让学生“动”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三、反思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适应课改要求,加速自我成长相对来说,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比较容易把握,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对教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理解了课改的理念,要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并付之有效的行动,也需要一个过程。那么,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首先要认准方向,不要急于求成,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是继承基础上的摈弃,可以从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着手。其次是从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着眼,构建如下等式:学习+实践+反思=教师自我成长。要结合实践,联系原有的或新获取的相应教学经历、教学体验,要有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照猫画虎”。
(二)加大校本研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座谈过程中发现教师们都认识到进修很重要,但不少教师也指出,目前的进修培训有问题,教师兴趣不浓、收获不大,学用脱节,影响到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教师进修更加有针对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加强校本培训是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强调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出发点,它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连,与教师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具有灵活性,它可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制宜,其次校本培训的内容也有应变性,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随学校的内容而定。
校本研训的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经验交流。包括新老教师的交流、优秀教师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二是案例分析,教师集结在一起,就某一案例或课例进行商讨研究;三是课堂研讨,对课堂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学生情感体验等进行记录与评价。四是在当前开展说课、评课的研究很有必要,不少实践表明,这是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五是开展一课多人上的活动,它是一种由多人在连续的教学时间内就同一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的校本教研新方式,通过落实“备-讲-听-评”四环节,达到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目的,操作十分简易。同一集备组教师在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听课、课后研讨、改进教学方案、再听课研讨的过程中,都能够学会思考,并在探索中各自得到发展。用“一课多人上”的办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才能,相互启发、帮助,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尽快地、卓有成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改变教研方式,为教师成长服务
教研员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和教师构成一个研究的共同体。教研活动也应从单一、被动转变为自主、合作、分享。
1、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就可以一改以往由专家点评的单一评课方式,尝试由听课教师自愿参与评课的“参与式” 评课方式,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而激发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为开展教研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力求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研活动课题化和系列化。教学研究重在“研究”两字,应确立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思路,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每一阶段研究的主题,针对学科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求通过专题研究加以突破,并围绕这些专题,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加以深化,把小型的研讨活动与大规模的汇报、交流、推广活动结合起来。如前面提到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就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内容。
3、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减轻教师负担。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为此,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日常教学活动里的问题,往往忙碌于重复的、烦琐的低效的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提炼。而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教师成长最直接的资源之一,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间的合作、研讨搭桥铺路,如可以建立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QQ群,有问题可以在群里面共同探讨、研究。备课这一项工作,也可以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备课”,即把一些优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浏览、调用,从而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提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4、注重学科整合,力求教研活动综合化。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共同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如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决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况且,学科教学的研究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教师必须淡化学科的意识,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教研活动更应该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
5、牵线搭桥,加强校际交流。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校际交流更能促进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研训部门牵线,把同级学校按需要建立起横向的协作和互助网络。通过结对子,搞联谊等活动,交流好的经验。同时搞好送课下乡活动。
总之,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会和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篇2: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页3]_情况报告_网
2015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
6、教师教学缺乏激情,难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满怀激情,加上简单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生气勃勃,教师兴味浓烈,精神百倍,也让听课老师入情入境,如痴如醉,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很高。相反,毫无激情的课堂教学则令学生恹恹欲睡,教师无精打采,听课老师兴味索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这方面7号、10号和16号参赛教师教学富有激情,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四、今后的教学工作建议
1、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合作学习的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与激励”、“课堂应用设计”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一年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坚持三至五年,教育教学会有很大的起色。
2、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和传、帮、带工作,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综合素质,担当起教育教学重任。
3、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一些细节,因为细节能决定成败。
(1)加强板书技能训练;
(2)要用尺规规范作图;
(3)要培养倾听的习惯;
(4)注意纠正学生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错误的写法;
(5)课件的字号不要小于36号,课件里最好不用动画,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6)几何教学中要注意三种语言的有机结合(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教学用语要精炼、简洁。
4、建议参赛教师围绕本次竞赛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形成一个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成果集。
5、今后,竞赛课、示范课、优质课尽量不要在阶梯教室里开展,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主流学习方式不便开展。
以上总结反馈仅仅是本次数学课堂竞赛评委小组的观点和想法,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有不同的意见,敬请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谢谢!
XX年x月xx日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篇3:《鞋匠的儿子》课堂观察报告_情况报告_网
《鞋匠的儿子》课堂观察报告
观察主题:教学评一致性课例:行为与内容维度(结合目标分析)
对主题的理解:所谓“教学评一致性”,就是学习目标引领下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达成的一致性。“目标”是教师思考“学生学会了什么”,这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既规定教学过程的方向,又提供教学有效的证据;“教”指的是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想让学生 “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体悟什么”;“学”指的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即为了达到“教”的目标,设计哪些学习任务、组织哪些教学活动;“评”指的的是评价,就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反馈和矫正,以便改进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如何实现,我们主要就是看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评是否达成一致性。
所以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观察主题,并将观察的情况通过观察量表来进行呈现。在这张表里,我们记录了在本课4个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的行为(包括教师提问、组织讨论等)、学生的行为(包括回答、朗读、讨论等)以及评价任务是如何展开的。
总结:
不管是从郭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是这张观察表记录的信息看,都可以看出郭老师具有很强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意识,她的每一次提问、组织讨论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是指向目标。郭老师通过先评再学、边评边学,让学生在学中评,努力发挥了评价的促进作用。教学评三者之间是一致的,这种课堂现场的一致性让教者知其所教,让学者明其所学,确保了课堂的真正有效。
但从记录的信息看,可能也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
存在问题:
1、目标二:教师在点评“林肯拥有坚定的信念”时是否能让学生来说,郭老师先入为主的告之学生这一点。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
2、目标三: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教师直接让学生表述参议院的态度变化,郭老师总结了写法“以人写人”,似乎觉得老师在告之学生写作方法。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多读相信也能让学生也能悟出什么。
3、由于郭老师的目标定位在写作方法上,我们认为学生读课文上面做得欠佳,整堂课上下来朗读没有提升。
我们纵观本课的四个目标,全部都是关于写作方法的,语文是需要写作方法的训练,但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同样需要关注。这堂课由于太强调写作方法,忽略了语文的本质。语文课姓“语”,语文的味道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与感悟都不深。
篇4: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页2]_情况报告_网
2015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
6、讲练结合,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传统教学重视“双基”,今天的三维目标也有“双基”。因为这种练习针对性强,可在不同情境中重复同种推理,有利于定向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所以,我们坚持优良传统不会错。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效益,有三大功能:导学、导教、导测评。许多教师不理解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1)不分领域、不分层次或三维目标混淆;
(2)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错位;
(3)行为动词搭配或使用不恰当;为了体现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一种较为简便的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分为两种类型: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认知领域)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技能领域)能(会),熟练;
过程目标: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这个目标分类有如下的特点:具有层次性、累积性、独立性。
①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胡乱搭配;
②不清楚层次和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③结果目标动词和过程目标动词混合使用;
④不能正确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目标动词。
(4)重点、难点叙述不规范。教学重点的本身就是教学目标的一个部分,书写教学目标,可用“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连接知识、方法等内容,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只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一个知识点,因此,书写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应该去掉描述内容前面的行为动词,直接陈述相关的知识点。
(5)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有说的不做,做的不说的现象。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
(1)对合作的内容缺乏选择,不论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泛滥化,一节课中多次使用合作学习;
(3)合作前没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坐冷板凳,或者交流偏离方向不着边际,从而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体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4)小组合作时间不充分。在教学中时常可以看见,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师刚把学习的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就展开合作学习;还没有对内容有实质性的学习,教师就“草草收兵”,结束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5)汇报交流不充分,一两个组交流代表全体,交流以“我”为中心,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非集体观点。
(6)教师引导不到位。
以上六个方面是开展合作学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角色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课堂教学教师不够信任学生的能力,包办代替现象较为突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四多四少”加以概括就是:
(1)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2)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
(3)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4)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
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学生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
4、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激励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正确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 “发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源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课堂评价蕴藏的巨大潜力,正视目前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种种弊端,积极改进课堂评价手段,挖掘课堂评价丰富的宝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堂评价的形式单调;
(2)课堂评价的主体单一;
(3)课堂评价的内容不全面;
(4)课堂评价语言贫乏。
本次竞赛课堂教学评价与激励7号、10号和16号参赛选手处理得比较好,如果评价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和具体化就更好了。
5、课堂教学封闭和预设多,开放和生成少。
新课程理论下的数学课堂应用设计在继承传统课堂练习优点的基础上,应力求体现五个特点:基础性、人文性、应用性、开放性、综合性。这次竞赛所设计的问题封闭性的多,开放性的少,甚至没有。课前预设多,教学生成少,哪怕是有一点生成,教师也没有关注和解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篇5: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_情况汇报_网
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教学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达到“四个提高”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办学声誉。为此,我们接到通知后学校领导班子曾多次例会研究,成立以隋福泉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活动指导意见(由隋校长亲自起草)、活动具体安排意见,同时在全体业务领导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了活动方案(草案),草案经中层以上领导及村小校长讨论,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正式方案,才下发到全镇各校(园、组)。现对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三月三十日按照活动方案开展了第一阶段活动,即召开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隋校长主持,参加人员有中层以上领导、村小校长、市县级骨干教师、标兵、新秀、全镇教研组长,约有40余人。
启动仪式上完成了三项任务:
一是明确了活动目标“通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系列活动,全面认真分析学校的教学现状,狠抓教学的常规管理,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创新化,最优化,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师转变,提高全体教师的质量责任意识,力争让每位教师的课都能够达标,让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都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确定了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启动、实施、总结验收)。
三是进一步落实责任,以教导处为组织部门,教研组为活动单位,以教师个体为参与主角,形成人人参与的大格局,进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通过学习方案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
二、细化常规,落实要求。
三月份末按照《方案》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常规教学要求。
首先对教师的教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明确标准:即“554433” 常规教学标准。“集体备课的五定”“编写教案的五清”“课堂教学的四个课型”“作业批改的四个统一”“课后辅导的抓两头带中间”“成绩测试的三考”。
第一方面,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五定”,定时间,中心校教师每周每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村小全体教师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人员,每次定中心发言人一人。定内容,确定重点、难点、知识点;确定课时;确定统一案例或模式;确定课内外作业和批改方式。定方法,集体研究教材特点,全面分析教材,研究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定总结,对上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集体备课记录。
第二方面,编写教案。要求“五清”,教案要标清教学目标和课时数。写清教学内容的简述分析。说清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教学方法,教清学习方法。明清作业布置。还要写清教学反思,语文和专科每课写一次反思,数学每小节,写一次反思。同时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建立教学反思集。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教学实际,写8篇(每月两篇)反思文章,每学期有一篇教学反思报告。教学反思报告应鲜明体现本学期积累了哪些教学经验,发现了哪些教学问题,采取什么办法去解决的,解决的效果怎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层以上领导(含村小校长)每学期写两篇教学分析总结材料。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6: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_情况报告_网
2015年初中数学课堂竞赛总结反馈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历时四天的初中数学课堂竞赛,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各位工作人员、各位评委、全体参赛教师和银生中学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天就要结束了。借此机会,首先感谢教育局的领导给我们一次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参赛老师给我们提供了18节精彩的数学课。受评委小组的委托,现将本次竞赛的基本情况、表现出的主要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教学工作建议向大家做一个反馈汇报。
一、基本情况
本次初中数学课堂竞赛共有18位教师参赛,其中男教师10人,女教师8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参赛教师的年龄呈60后、70后、80后三代同堂竞技的梯度结构,年龄最长的有48岁,最小的24岁,是参赛面最广,参赛教师年龄最大的一次课堂竞赛。参赛成绩最高分为94.24分,最低分为85.78分,差距在9分以内,过程与结果吻合。课堂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年轻教师的热情与奔放,也有中青年教师的沉着和冷静,都把自己最强的一面展示出来,可以说是“少有少的好,老有老的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姜还是老的辣”,也应验了“好戏在后面”、“我的地盘我做主”等好言佳句。
整个竞赛活动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竞赛规则公平、公正、公开,从抽签、准备时间、上课时间以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等措施,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竞赛表面上看是考察教师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检验个体单边作战能力,其实,也可以反映出平时的团队精神。
竞赛评委的组成有德高望重的高中教师,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初中教育;有怀揣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上海支教老师,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指导竞赛工作;有从事教师培训的进校教师,站在培训者的角度反思新课程实施9年以来的得与失;而更多的评委是来自教学一线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他们的发言才是最可观的,也是最真实的。7位评委严格按照本次竞赛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客观、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尽职了。
二、表现出的主要优点
1、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人人使用,个个会用是信息技术培训的目标,参赛的18位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8号参赛教师制作的课件让我们眼前一亮,高质量的课件,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消元”这一数学思想,也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常说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成才的动力,它促使人们产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也成为人才成长的起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号参赛教师创设了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情境,这在小学数学广角是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生都有一些独特的解法,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愿望。同时,这个情境与小学知识紧密联系,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2号参赛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关“黑冠长臂猿”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一见钟情”,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这个情境初看是涉及数学问题,其实超越了数学的范畴,有保护动物的知识与意识,实现了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和教养三大功能;16号参赛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最尊重、最喜爱的两位老师购物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做了很好的铺垫。
3、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空间,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7号、8号、13号参赛教师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4、重视教具制作,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借用本次15号参赛教师一句教学用语:“结识新朋友,勿忘老朋友”。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现代教育手段,就忘了优良传统。因为,几何教学中,使用教具辅助教学才是我们最真实的教学,大家都知道,现代有现代的妙,传统也有传统的好。
5、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改变;
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力求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形式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也经历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课堂里除了必要的讲解外,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学习方式。值得一提的是16号参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做的非常好,如果稍微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并纠正学生的“个人观点”的话,就会好上加好了。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7:实验中学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_汇报材料_网
实验中学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XX年以来,伴随着全国统一的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施,我们实验中学紧紧围绕新课改要求,紧扣国家课程改革标准,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全校上下群策群立,迎难而上,走过了艰辛的七年课改之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中升学人数由XX年的36人,增加到XX年的235人,这一数据确实让人感到震惊,但在我们实中人的心中,并未满足现状,我们自己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XX年以来,带着县科教局提出的“二三三”兴教战略。我们在苦思冥想,寻找出路,如何将这一兴教战略更进一步的落到实处,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和落实“二三三”战略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而使我校走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头探索课改新途径。
⒈主动出击,外取内强找出路。
今年5月8日,主动与县教研室联系参加了山西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原平现场会,听取了有关领导和改革学校尤其是原平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介绍,使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之后,自己亲自翻阅资料,认真学习课改有关理论和经验介绍,积累课改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寻求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逐步确立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和模式。
XX年中考结束后,迅速组织所有初三年级教师(新学期初一年级教师)和中层以上领导40多人租用两辆大客车,去原平市实验中学进行了一天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回来后,组织所有参观人员结合国家新课改标准,对原平实中的课改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使每位教师在思想上真正把课改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从而充实自己 ,适应时代要求。
暑假期间,与科教局教研室会同几个中心校校长于7月9日—11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名师大讲堂,与全国不少名校长、名师、名家们零距离进行对话交流、学习、吸纳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会上分别听取了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介绍、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和山东省兖州一中杜鑫山校长“循环大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经验介绍,新世纪课改名校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生作的课堂教学改革报告。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李丙亭、中国名师大讲堂主持人讲:“杜郎口是个神话”。这次大讲座不仅听了很多优秀校长的报告,更主要的是每位校长讲座后,紧接着就是本校两名教师分别讲解所教科目的具体改革现状、方式方法或案例剖析等,使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更使我充实了课改理念的不足,明确了课改的思路,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几次大会和实地参观结束之后,自己才真正把课改作为研究项目,到处找资料听报告,网上查询实地考察,掌握了不少课改模式。比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杜郎口中学的“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法、昌乐一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法、清徐二中的“四环节”教学法等。从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理想的课改模式,准备出台沁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终于在XX年秋学段开学之际,全校教职工开学工作安排大会上,我作为教改领头人,在大会上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两个材料,一是沁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二是沁县实验中学课改需要重视的21个方面的问题,这21个方面的问题,也是自己在制订方案过程中和外出参观过程中,亲自归纳总结出来的21个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样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正式迈向了前进的步伐。
课改进入试验阶段,不少一线教师仍不放心,提出了了很多具体问题和疑问,还有的尽管进行了培训,仍然不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但最担心的还是质量问题。在此时最需要的就是需要带领全校课改教师实地再次观模教改课,这样我们又与县教研室联系,亲自到清徐 县城二中进行联系、采点、实地取经。之后,组织全校课改教师和有关领导59人,于9月12日4:30分准时出发,带着任务、带着疑问,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一天的听课、座谈、听报告、查资料等学习取经过程。通过这 一天的学习,使全校课改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思路,担心教学质量的问题也吃了定心丸,更重要的是读懂了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和需要重视的21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使我校课改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⒉大胆操作,群策群立谋发展。
9月1日开学以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牛鼻子,紧紧围绕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在我校初中一年级进行大胆试验,带着如何形成我校规范的课改新模式,在试验中谋完善、在完善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规范。经过全校师生几个阶段的探索和总结,课改明显收到了一定效果。我校课改的具体实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大概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共同努力。一是准备阶段。酝酿、发动、学习经验、制定方案和培训阶段。应当说在这一阶段是充电阶段,也是课改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理论上、思想上、实际操作上都能有很大提高,具备了课改的条件,能很好地胜任完成课改任务的本职要求。这一阶段领导带头亲自抓,亲自干是关键,这一阶段的任务我们主要是在暑假期间完成的。二是实施阶段。领导分工把关,搞好备课、讲课、课后一条龙服务,严格按照方案规范要求逐步落实。比如备课要求,教研室直接参与督促、检查、指导,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具体负责,先后经过单元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代课教师每人一节)→集体备课(形成共识)→个人完善备课程序备课→课后记。再比如: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实施的是“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教研室、教务处直接指导下,按新课标要求,分别进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提升等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开始实施,由于不少教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所以在实施阶段,我们先讲启动课。学校教学骨干、课改教师、学校所有领导全部听课,听了评、评了听循环进行,使全体代课教师在听课中提高,在评课中完善,逐步形成规范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规范阶段(基本形成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示范课,就是在规范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选优秀教师,备课组长进行示范课教学,从而引领全体教师进一步完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机制,进一步完善课堂。这一阶段我们不作硬性的要求,不要求人人必须听课,但要求听了必评,而且本阶段我们也不把它叫作听课,而叫看课,课堂上主要看学生、看老师的活动情况,看学生的表情如何,看学生的自信心如何,看学生完成课堂目标情况如何,看学生活跃程度如何,是否真正主宰了课堂,看教师参与讨论情况如何,教师点评如何,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如何等等。本阶段尽管没有硬性要求,但参与看课和评课的人并不少,出乎本人预料,说明教师课改的积极性上来了,对课的认识程度上来了。就这样我们的课改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提高教师的素质,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总结课改经验,最终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课改逐步走向正确的、规范的道路。四是提高阶段。不能满足现状,下一步计划与课改名校联系,邀请课改名校教师到我校讲课,与我校教师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寻找不足与差距,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初步计划,请来的教师与我校教师讲平行班同样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学校一个教师代两个班的语文,先让本校教师在一个班上课之后,再由请来教师在另一个班上同样内容的课,看看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收获如何、看看教师操纵课堂能力如何,进行实地比较。究竟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备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缺点或还是有哪些优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力争课堂教学改革的圆满成功。
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