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师德专题讲座心得体会【优秀四篇】

发布于2023-11-30 12:54,全文约 5518 字

篇1: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师个人心得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教师,浅谈本人的体会。

我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至今已有17个年头,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以这样一句名言来要求自己,那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下面我从“身正”和“学高”谈谈我的体会。

一、“身正”

“身正”是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传播知识的教师,与市场上售卖商品的人不同,商贩的人品不至于影响他人对商品本身的评价,而知识的传递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教师人格和品德的影响。在我们上本科时,我们就在议论那些老师有品德,那些老师品德不好。德高望重的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特别是传授的道理,能很顺畅地流入学生心田,其传播效率可以说同老师的道德水准有正向相关的关系。无论在启蒙教育阶段,还是在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都是如此;只不过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儿童,是通过对老师形成的喜不喜欢的总体情感体验发生作用,而高级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研究生,则通过对老师人品的价值评价而发生影响。当教师阐发思想精神、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时,自己是否“身正”,对效果更有决定性作用。

每次上课时,我都穿着大方得体的衣服,走上讲台,不画浓妆。每学期新生的第一节课,我在课堂上讲我自己的交友原则,我喜欢和有正能量的人叫朋友,远离垃圾人。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人对本国政府不满意,但是我们要看到在中国和中国周边这些国家中,我们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是最强的。缅甸这个国家很多年仍然处在战火纷飞中,老百姓流离失所;印度政府效率太低,印度的火车很吓人的;朝鲜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1997年朝鲜还发生了大饥荒,据联合国统计,至少有十万人在那次饥荒中丧生;美国对苏联和平演变,使苏联分裂成好些小国家,国力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护本国政府。不要去相信什么全能神教,不要去参加反对政府的一些地下组织。

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我个人每天尽量做到提前十分钟进教室,不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不玩手机,手机处于静音状态,上课时我个人的手机也是处于静音状态。进了教室后,打开教学课件,在教室里走一圈,检查学生中是否还有人在聚精会神地看手机,如果有,就提醒个别学生吧手机收起来。

二、“学高”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以科学的施教方法,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如果老师在讲课时都不能把解题思路讲清楚,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只是老师自己理解,那学生会瞧不起老师。上课时我掌握好“火候”,备课时先把书上例题做一遍,讲课时先讲简单的例题,再讲难度高的例题。讲完例题后,问问学生有没有听懂,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这道例题,就再讲一道同样类型的例题。有些例题,教材上只有一种解法,而且解法繁琐,我会先讲的更简洁的解法,再讲教材上的解法。每届学生中,总有些学生入校就有考研究生的准备,他们会研究难题,遇到不懂的考研难题求教于老师,我从没有拒绝过。我会发现,在课间十分钟这些问我难题的学生总是抢着擦黑板。

教师的思想品质、言谈举止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师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嘴巴上和书面上,更重要的是要使师德规范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热爱学生,许身孺子,甘当“蜡烛”与“春蚕”,以育人为己任,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篇2: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师个人心得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我出身于教育世家,现在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普通教师。从教至今虽然才有四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我们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不仅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而且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吧!

篇3: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师个人心得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看着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我就下定决心为将来做一名优秀老师而努力,四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把我塑造成为一名具有教室综合素质优秀的师范生。从走出大学校门的那天起,我下决心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年来也一直为之探索努力着。其实,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

篇4: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师个人心得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知识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师者为师亦有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限度的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爱心,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学生们也决不会喜欢的。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给与合理的看法,学生犯了错误并及时改正。平时要多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与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用行动诠释师德的真正含义,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用实际行动向优秀教师学习,要规范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无私奉献的教师,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去共同撑起教育的这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