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育局长述责述廉报告(汇编两篇)

发布于2023-12-24 19:48,全文约 3397 字

篇1:教育局长个人述职报告例文_述职报告_网

教育局长个人述职报告例文

区纪委全委会:

按照区委、区纪委下发的关于领导干部述廉的具体要求,现将个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来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贺国强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认真履行职责,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客观公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纳入实绩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注重强化个人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我局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细化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机关全员参与的责任机制。本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与各基层单位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积极参加年初和年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对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形势作专题研究分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作为教育系统廉政防范的第一责任人,把自己的廉政风险定位为一级,在工作中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党风廉政法规制度,配合系统党委书记抓好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坚持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内各项监督制度,不搞“一言堂”。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做到广泛征求意见,与班子成员集体研究,按照民主程序做出决策。如对涉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充分酝酿、广泛征询意见;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收费、招生考试、教育发展与改革等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努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今年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12次,其中邀请纪检组参加会议4次。

严格依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职试用等程序选拔使用干部,确保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全面实施,在招生考试、教师招聘、职称评定、教育收费等热点焦点问题上,实行“阳光”操作,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监督。在职称评定、兑现,绩效工资发放等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方面,坚持公示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我负责教育局全面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审计股、资金管理办公室。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校安工程”,局长办公会多次研究制定周密细致的责任分工和工程进度表。参加每月召开一次“校安工程”调度会议,定期对工程进展进行汇总推进。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在区财政局开设“校安工程”资金专户,实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封闭运行。依照《政府招投标办法》在赤峰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并由区建工建材局、纪检委、财政局进行现场监督,由赤峰市公证处进行公证,全部过程做到透明、公开、公证,我区三年规划任务的65个项目已全部竣工,竣工面积为27.2万平方米。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财局管”制度,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两免一补”政策。资金管理中心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落实到位,中央下拨公用经费136万元,自治区下拨公用经费120万元,地方财政补贴138.4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生活补助资金上级下拨121.4万元,地方财政拨付住宿生交通补贴18.4万元,均已发放到学生手中。

三、健全制度机制,促进科学规范管理

高度重视机关制度建设,本着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原则,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督促机关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制定了《基层调研制度》、《双向互评制度》,重新修订了《责任追究制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红山区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信访回访制度》4项制度。继续坚持新任用干部任前谈话制度,今年暑期,我与9名新提拔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任前谈话。对97名新聘任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会上我特别强调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个人带头履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上报了个人相关信息,建立了廉政档案。

篇2: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述职报告_述职报告_网

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述职报告

潘红波,男,生于1969年7月,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地方政府学专业在读博士,现任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我自XX年8月从县委办调赴教体局工作以来,在教体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将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与息县教育实际相结合,和广大教育战线的同志一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做到了勤政、廉政。现就我先后分管的教育督导、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教师培训、发展规划、体育艺术卫生、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分别报告如下:

――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符合我县教育实际的教育督导新机制,对促进全县各类教育科学发展、转变全县教职员工工作作风起到了显著作用。

――先后与黄淮学院、南阳师院、郑州大学等校联合开展本科阶段教育,与华中师大联合开展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县教师学习和培训搭建了新的平台。目前有500余名教职工通过这一平台进修本科,有40余名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进修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全县教育系统学习之风盛行。

――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县五高、关店理想学校、息都实验学校、英才实验学校、中心幼儿园等一批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相继建成,县职教中心项目成功引进,息县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和比例显著增加,我县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得到缓解。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县二中、县四高、县五高相继转变为普教、职教相结合的综合高中学校,全县职业教育学生由XX年的86人增加到2010年的4300多人,XX年年获得全市职业教育进步奖。县职教中心的兴建,将为我县迅速迈进职教大县、完成职教攻坚、实现职教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更为科学的测算、规划与安排。

――体育、音乐、美术教育得到更加重视。各项相关督导、视导、比赛、交流与教研活动正有序展开,相关教研组织与社团机构正在筹组中。学校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保健机构正在筹建。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县考核排名第一。息都实验学校和县职教中心二项目的总投入将超过一个亿。本人在该项目特别是县职教中心项目引进过程中做出了十分艰苦而重要的努力。

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之外,我还创造性地做好了一些其他工作:

高中招生。严格高中招生秩序,打击外来非法招生,使我县生源特别是优秀生源基本留在本地就学。XX年、2010年全县前2500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在我县各高中报到率分别达到97%、98%,为我县高中教育腾飞打下坚实的生源基础。

乱校整治。主持对许店中学、关店一中、李塘中学、濮管区中心校、临河中学等一批差乱学校进行的综合整治,使这批学校顺利进入到健康发展轨道。

人员分流。主持开展了全县城乡各校人员核编、超编分流工作。全县共有400多名教师被分派到偏远的缺编学校任教,其中城郊一个乡镇分流出富余教师80余人,有效缓解了偏远学校师资不足问题。在人员分流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因校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保进度、保稳定、保效果”的“三保”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确保了社会稳定。目前,全县分流教师工作积极,思想稳定,效果良好。全县超编教师分流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实习支教&毕业支教。主动与信阳师院联系,成功引进140多名本科师范生到息县各级学校实习支教,在有效缓解我县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也成为全市、全省的首创典型(息县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得到介绍和推广)。再加上本次能与华中师大联系成功,息县每年将有150名左右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支教,将有效弥补我县师资数量不足,大大优化我县教师队伍结构,为息县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理论创新。对全县教育管理与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对我县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乡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息县教育调查》、《关于息县民办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关于乡镇教育管理体制的考察》、《息县教育布局调整研究》、《息县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等理论文章,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