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调查报告【汇总2篇】
发布于2023-11-30 15:31,全文约 6250 字
篇1: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为了改造、提升玉林城区各大专业市场,重塑玉林商贸形象,促进玉林商贸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由区建设局牵头,工商、税务派员参与组成建材市场调研工作组,于11月25日―27日对玉林市建材市场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以走访、实地考察等形成进行。两天来调研组分别走访了玉州区国家税务局第三分局、玉州区地方税务局第三所、玉州区工商局环北工商所、玉林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环北市场服务部、以及搪瓷瓷砖、卫生洁具、建筑钢材、水暖器材等业主各十户,实地考察了玉林市建材市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场的基本情况
玉林市建材市场,原名玉林建材家具市场,由玉林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于一九xx年五月投资兴建,并负责管理。市场是集建筑材料、摩托车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场,是玉林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市场位于玉林市一环北路中段(一环北路307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北能便捷通达广州、湛江、茂名、海南、北海和南宁、柳州、桂林、贵港、梧州等地,进入市区乘坐15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
综合市场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建材市场部分约6万平方米,摩托车市场部分约4万方米。建材市场有围墙包围,呈封闭式,内部道路宽畅,建设和安装有卫生保洁、仓储保管、金融、通讯、消防等一流的配套设施,聘请有治安保卫、运输装卸队,大小货车24小时可以装卸货物,服务周到,治安状况良好。
市场建筑面积29108平方米(包括:商住面积4020平方米,仓库面积3060平方米,经营面积220xx平方米),共有门店500间。市场最初为经营副食、五金、旧货、兽药等行业的综合性市场,到一九九六年最终发展成为专业性的建材市场。市场开业之初,已有广东、福建、浙江、南宁、柳州、贵港、钦州、北流等省市的经营户180多户进场经营,虽有的经营业主在中途转手,但门店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市场经营的产品主要有产于广东佛山等地的塘瓷瓷砖、水暖器材、卫生洁具、厨具、五金制品、防盗门、建筑涂料、石材,和产于柳州、江西萍乡、贵州水城、云南昆明等地的建筑钢材等,共有上千个品种,商品门类广泛,品种齐全。商品的销售网络覆盖整个玉林市,部分的商品销售还辐射附近的地区,如贵港、桂平、岑溪、合浦、浦北、灵山等县市。据统计,目前市场的日客流量在10000人以上,年成交额约达3亿元,年上缴税金310万元,其它征费约70多万元。
经调查,建材市场目前铺面利用率达99%以上,销售量基本能满足玉林附城地区的居民需要,但由于其面积有限,规模小、档次低,周边缺乏扩展空间,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
二、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全面调查了解发现建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市场发展定位不够高,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玉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和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而建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归行入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场销售覆盖面不广,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多销在本地,及周边一些县城,知名度低,辐射范围不广,销售量有限,影响力低下。
(二)政策法规配套跟不上,进一步发展受阻。表现为:一是行政引导不力,造致了市场分散。当前玉林市区内还有很多建筑材料店铺未能归行入市。如公园路上的建筑涂料店和其它各种装修材料店,工业品市场附近的管材店和灯饰店,清宁路上的铝合金(不锈钢)窗(门)店等等。市场的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提升。二是征费政策过紧,各种征费过高。行内业主普遍反映,本市场与广东的佛山、东莞、顺德、珠海、湛江、茂名以及区内百色、钦州等地的同类市场相比,同类征费偏高,这无疑会打击业主的投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市场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门店(货位)面积大小不一,不合适。业主普遍反映是小户不够用,大户用不完。二是钢材货位场地没有硬化,场地沆洼不平,积水疏排不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是无地磅设施。四是仓储设施不配套,仓库容量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五是缺乏对装运队的有效管理。六是生活设施不配套。
(四)地理位置已不相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市场建成之初,其地理位置尚属城郊。随着二环路的建成以及城区的扩展,目前市场已进入市区之中。承载建材商品的重(大)型货运车辆将不再适宜进出市区内的市场,在市区内设置建材市场,一方面对其自身发展是一个限制,另一方面影响到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到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三、建议
根据当前建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组结合调查到的情况认为必须重新建设我市建材市场,这是因为:
1、鉴于当前二环路的建成、城区的扩展,现在的建材市场已进入了市区之中,承载建材货物的重(大)型车辆将不能再在市区内自由进出市场以及现有的建材市场离铁路和公路交通要道太远,运输不方便。
2、现有建材场建设的不规范、不集中,仓储保管、生活办公设施不配套,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
3、经营户在市场内切割瓷砖和切割铁制管材时的噪声污染和尘粉污染超标,严重影响了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4、目前现有的建材市场销售状况已饱和,规模小、档次低,周边缺乏发展空间,已不适应当前城市建设速猛发展的需求。
因此现有的建材市场已不宜再继续留在闹市区中,必须重新选址,整体搬迁。
(一)建设新的建材市场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新建市场应按照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要求,建设成为玉林城区范围内唯一的综合性建材经营地,成为专门、集中、门类广泛、品种齐全、管理统一、服务优质的专业市场,成为凭借玉林传统的区位优势,充分展现岭南商贸都会魅力,有品位、上档次、有影响力的专业建材市场;进一步建设成为两广及中南地区以建筑材料为主,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贸易集散中心。
2、新建市场选址。建议选择设置在二环路北流路口至秀水收费站之间路段的北侧或在苗园路石子岭附近。主要是因为建材产品多属体重量大产品,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而该地段铁路和公路运输交通方便,空地较多,便于建设和使用,同时也可拉动该地段的经济繁荣和劳动就业。此外,新建市场近邻的新体育馆,对今后组织开展商品会展活动也相当有利。
3、建设规模。新建材市场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5万平方米,仓库面积3万平方米,营业门店设计为二层,上面为办公室、住房,下层为经营门店,仓库设计为单层。新市场经营门店为1500个,年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产品主要销往桂南及粤西地区。
4、新建市场投资。新市场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置地费用约1100万元,建筑费用约3400万元,建设资金可由市场服务中心独立投资兴建,也可通过招商引资,实行股分制进行经营。
5、市场的管理和经营。市场的管理既可保持原有模式,继续由市场服务部负责,或是实行股份制,由股东董事会负责实施经营管理。经营方式采取先进的敞开式、超市式经营,里面经营商品齐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实现“一站式”采购,提供细致周到的售后服务。
(三)建设新的建材市场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协调,组建市场管理体制。主要由市政府牵头,协调规划、建设、市政、工商、税务、玉州区政府以及市场服务中心等部门,组建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的领导,加强对市场内外关系的协调和管理。
2、加大行政引导和管理力度,扩大市场规模。加大行政引导力度,将城区范围内与建筑业相关的、分散的专业门类店归行纳市,迁入建材市场之内。如公园路上的建筑涂料店和其它各种装修材料店,工业品市场附近的管材店和灯饰店,清宁路上的铝合金(不锈钢)窗(门)店……等等所有分散的经营户一律引进市场内经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活力。
3、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帮助建立建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帮助协商解决经营业主之间的矛盾,协助组建专业的装卸、搬运、运输队伍的作用。制订出台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费标准,除按服务内容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外,在征费上免收业主地(铺)租,降低经营户的经营成本。出台相适应的优惠政策,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稳定和吸引厂家直销商和其他经销商进驻市场。
篇2: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模板_调查报告_网
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模板
市场调查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模板
为学习江浙地区培育和建设市场的经验,提高我区市场建设水平,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按照区委主要领导的指示,2019年3月30日到4月3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福兴带领相关部门有关同志,先后对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小商品城和永康市五金城等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考察期间与各地政府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广泛接触,认真交流,并挤时间与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开发机构、浙江传化企业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就招商引资等工作交换了意见,宣传大港区的优势和政策,考察取得预期效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市场培育发展的类型和取得的突出成效
几天的学习考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江浙地区部分县市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善于经商的传统,高度重视市场培育和建设,走出一条依托产业发展市尝依靠市场带动经济的成功之路。分析其市场发展过程,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种类型:
市场自发形成,政府适时引导型。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和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市场的明显特点是市场兴起时间比较早,清晰地经历了从马路市尝棚亭市场到现代市场的递度推进过程。由于这类市嘲先有市后有潮,市场建设的风险小,政府收益大,但是市场的培育时间较长,一般需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政府在市场成熟阶段开始介入,并把市场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块状产业群建设和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 买全国货,卖全国货 的市场格局,最终成为辐射国内外的商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常熟市招商城。常熟市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104万,2019年实现GDP476亿元,财政收入65亿元,其中地方收入近30亿元。2019年招商城市场交易额达150亿元。常熟市招商城建于1985年5月,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之一。商城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建有招商市尝五金市场等5个市场,有服装、装饰面料、五金、电器等28家专业批发市常商业用房112万平方米,店铺、摊位2万多个。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经营人员落户商城开店做生意,市场旺季日均人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1996年至2019年市场商品成交额连续八年超100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50%以上。强势打造国际化购物天堂的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市面积110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近150亿,其中本地人口68万,外来务工经商人口60万,流动人口近20万,2019年实现GDP488亿元,财政收入31亿元。商城创建于1982年,由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尝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群组成,拥有34个行业、32万种商品,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玩具、袜业、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1/3强。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80多万平方米,摊位34000余个,从业人员8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2019年市场总成交额达248.2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50%强,连续2019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政府主导形成,造势扩大规模型。浙江省永康市五金市场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市场的特点是市场兴起时间较短,一般兴起于九十年代中期,从松散市场到成规模的集约化特色市场的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由政府主导,实行行政强力推动,具有 先有场后有市 的特点,市场建设的风险大,但是从市场发展过程看,从市场培育到形成成熟市场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只要有产业支撑,善于抓住机遇,加大广告宣传造势,能够迅速提高市场知名度,提高其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政府在市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带有强烈的行政推动成分,并结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把市场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群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的产地市场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国五金科技之都,铸造世界名牌的永康市五金城。永康市面积1049平方公里,人口53.8万,2019年实现GDP113.6亿元,财政收入13.1亿元,2019年五金城实现交易额150亿元。永康市五金城建于1992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市场67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56家入驻市场,销售超亿元的达34家。永康五金城1992年到1996年为创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了出现了有场无市状况,为此,政府加大推动力度,除在税收、管理费政策和户籍管理的倾斜外,对于在市场内正常营业的商户政府给予补贴,尽力保持商城人气和人流,以此克服有场无市造成的影响;同时为各乡镇分配市场摊位指标,并列入年度政绩考评,确保市场有足够满的摊位;与此同时,一边抓招商入场,一边强化对市场的宣传,仅中央电视台,每年广告投入就达1000万元以上,现在已发展为3000家店铺,外地经销商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并定于每年9月28日召开五金博览会,以此扩大五金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广大商户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通过对上述市场的学习考察,提升了考察人员对建设市场的认识,同时也感到江浙地区以市场建设活跃经济发展的根源所在:一是在扶持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一开始都是为满足当地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城乡工业品供应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地区把传统经商习俗与本地小商品生产紧紧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解决了新建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局限性,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窗口和贸易洽谈的场所。二是在促进大市尝大流通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的仅靠商业零售和批发的流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现行流通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是在活跃当地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市场,一方面为本地企业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信息,形成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发展格局,并带动了交通运输、通讯、旅游、加工业的发展,义乌市仅每年的购物旅游收入就数十亿元以上,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货物吞吐量达5000余吨。四是在解决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解决群众就业提供巨大的容量,这些地区几乎没有下岗之说。据介绍,义乌市、常熟市招商城等商品市场从业人员高达数十万人,这些市场中还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员,义乌市的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其中,外国人达到5000人以上,超过南京市,为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奠定基矗五是在指导生产、形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和水平,更加注重信息化工作,通过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及时向本地企业提供市场供求动态,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外地产品的本地化步伐,考察中了解到尽管这些市场容量很大,但本地产品仅占30%-40%左右,其余均为外地产品,义乌提出外地产品本地化目标今后要达到70%以上,对提高区域经济规模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