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蹲点工作总结(经典四篇)
发布于2024-01-04 20:54,全文约 4875 字
篇1: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蹲点帮学工作总结_活动总结_网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蹲点帮学工作总结
一是健全村级组织,着力提高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回头看",指导没有及时换届的3个村党支部和20个村委会顺利实现换届。对换届后村班子关系不协调的,逐村进行化解,进一步增强班子合力,为开展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夯实组织基础。同时,对组织不健全、软弱涣散,以及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村级组织进行组织设置调整和充实配强,共整顿各类党组织23个。此外,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进一步加强与3311名外出党员的联系与沟通,确保他们及时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是夯实思想基础,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热情。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简报,通过开设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大力宣传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同时,在全市3万多名农村党员中挑选了9名优秀党员组成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各镇(街道)进行巡回演讲,编印了由该市25位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组成的《时代先锋》一书和《温岭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一起下发到教育对象手中,增强教育效果。同时,建立由10名本市专家学者组成的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讲师团,并确定《当前反腐败形势和任务》、《反邪教知识讲座》、《农村法制专题讲座》等10个专题,供各单位选择学习。
三是用活用好试点经验,着力创新活动载体。在借鉴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总结推广台州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松门镇的试点工作经验,组织各镇(街道)第三批教育骨干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实施教育的能力。各镇(街道)对联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采取上课辅导和到试点村实地学习取经等形式,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全面部署开展"十百千三级蹲点帮学"活动,即"十名专家学者下村讲学、百名科级干部下村帮学、千名机关干部下村辅学"活动,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村蹲点、入户走访、宣讲帮学、解难帮困的形势开展,时间不少于一周,营造起抓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声势。
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搭建先进性教育活动全新平台。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积极抓好村部规范化建设,努力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成"党员信息化管理中心"、"农村远程教育中心"、"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科学决策议事中心"、"服务党员群众关爱中心"。加大村级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在全市37个党委(党工委)和50个机关党支部试运行的基础上,目前,全市已有10个镇(街道)和175个村安装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年争取达到510个村,初步形成党内信息共享网络。并分4期对9个镇(街道)的160名信息管理员进行了为期一周培训,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搭建起了全新的平台。
五是坚持惠民前行,让干部群众在实际利益中直观理解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该市以"三关爱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困难党员、贫困群众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从而激发党员和群众的学习参与热情。如该市把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的误工报酬及补助问题作为今年的实事工程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还如该市为了有效防控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决定拿出总计约100万元,用于养禽企业的补助,该市6个部门还联合向全市党员干部发出认养温岭草鸡和温岭乌骨鸡的倡议,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作为温岭草鸡和温岭乌骨鸡主产地的坞根镇机关党员干部每人率先认养了10只,共认养了600多只,认购了300箱白毛乌骨鸡蛋,受到养殖户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5800余名党员干部认购温岭草鸡和乌骨鸡21000余只。
篇2:2024年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
花园村是甘南州迭部县花园工作站所属的贫困村,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水平普遍较差。20__年7月18日,帮扶队赴花园村驻村蹲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来到村里不久,帮扶队一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他们白天上山下川、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现状;晚上认真分析总结各种数据,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深入探讨交流,分析总结村里潜在优势和发展瓶颈。面对花园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情况和一系列群众难发展、难脱贫的问题,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和压力落在了每个帮扶队员的心上。
经过反复讨论,征求乡村干部、群众意见后,出台实施《花园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工作计划》,提出了花园村“683”精准扶贫思路,即实施好“农牧村党组织建设工程、贫困对象精准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富民产业培育工程、村容村居美化工程、制定村规民约”等六大工程,建设好“村级道路、人畜饮水、土地平整、引水灌溉、苹果基地、青稞基地、农网改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八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花园村道吾山养殖产业带、花园旧村粮经作物产业带、花园村益高苹果产业带”等三个产业带。这让花园群众全面理清了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认识,一幅精准脱贫的“花园梦”变得清晰了起来。
基础设施是花园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是制约发展的直接因素,面对欠账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帮扶队的同志们下定决心要啃这块“硬骨头”。他们深入调查研究,先后争取投资35万元实施了花园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村的防洪安全隐患问题;争取投资21万元实施了花园旧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吃水难问题;争取投资18万元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解决了格益那、解办沟村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投资20万元的花园村益高水源保护项目实施完成;投资35万元的花园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实施完成;投资28万元的花园村路高加水源保护项目落实到位;投资20万元的花园村植被恢复项目全部完成;投资30万元的格益那村道建设实施完成;投资8万元的花园村青稞种植项目全部完成;投资2万元的花园村电子商务试点项目投入运行……
精准扶贫户46户190人,缺技术11户,缺资金18户,需要技术培训17户。这一笔笔扶贫账单,深深地刻在了帮扶队员的心中。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现状,他们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措施。
在帮扶队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先后协调各双联单位筹集资金1.9万元,扶持贫困户驾驶技能培训人员19人;筹集资金2.2万元,资助贫困户大学生11人;聘请林果专家_光为花园村苹果种植技术顾问,培养科技示范户20户,每户带动3户,实现了全村苹果技能培训全覆盖;聘请农作物专家杨彪为青稞、药材种植技术顾问,培养科技明白人60人……花园村帮扶队多渠道筹集资金,还为花园村直肠癌患者赛更自发捐助医疗费10000元,为解办沟村异地搬迁资助20000元……
同时,帮扶队从群众关心的增收问题入手,按照“高山养殖、中半山粮经作物种植、下川苹果种植”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动员成立多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产业发展贷款165万元,产业发展入户资金40.6万元;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主要发展黄牛、蕨麻猪及毛驴等适宜本地气候的特有畜种,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带领群众以花园村宕迭二级公路沿线原有益高430亩基地为基础,开发平整荒台地200亩,铺设引水管道2800米,全面完成护网围栏、田间道路、水渠水池、大小门牌等,引进红富士、嘎啦等优质苹果品种,发展花园村苹果示范基地630亩。
花园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们说,乡亲们一张张感激的笑脸是他们得到的最好礼物。
篇3:镇领导蹲点调研活动总结_活动总结范文_网
镇领导蹲点调研活动总结
根据余姚市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报告活动总体部署,临山镇 领导班子成员在四月份陆续下村蹲点调研。
此次蹲点调研活动每位党政班子成员根据各自分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将加快临山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农村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调研重点,沉下身子,深入所联村(居),帮助农村梳理发展思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今后工作更好开展打下了基础。
一、深入基层察民情。为全面掌握各村的实际情况,镇领导班子成员改变以往听取村干部汇报的方法,通过走访农户、慰问困难家庭、参加各类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本次蹲点活动共召开村民参加的座谈会12次,走访农户45户,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征求到意见建议50多条。
二、为民解忧办实事。通过本次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矛盾。一是解决了临南村湖南四队长期以来的土地纠纷问题。二是免费为一“五保户”进行了自来水安装。三是解决了临南村十字路口拆迁钉子户问题。四是决定在临城村动用社会力量,成立夜巡队以解决农村治安问题。五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村级经济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方面通过建造外来民工集聚房和标准厂房来增加村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将对村级固定资产和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清查摸底,化解债务,回收债权。六是将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的路子,争取利用3-5年时间,将一些村由农村经济合作社向农村股份合作社转变。
三是梳理思路促发展。根据各村实际,在广泛倾听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确定更加理性的发展目标。如临城村是临山镇的城郊结合部,土地制约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对土地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摸排。通过对区域内企业土地面积、村存量土地面积、企业向村征用的土地面积进行全面摸底。通过摸排,盘活土地。另外,提出如何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通过本次干部蹲点调研活动,基本摸清了村级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农村民生问题必须加强关注。现在农民的社会保障程度仍然较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仍然比较多,农村老年人的集中供养机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农村优质教育、卫生资源不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农民,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今后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
篇4:2024年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
1月24日,农历新年的脚步近了,马边县劳动乡柏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兴华一家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内心却一团火热,对未来充满憧憬。按照省纪委监察厅的帮扶目标,到20__年,该村包括罗兴华一家在内的137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
下溪镇珍珠桥村是省纪委定点扶贫村之一,通过精准扶贫,当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的增收渠道大大拓宽。谈起新村生活时,该村村民罗汉阿机满脸笑容,“在去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政府给我们改土改田每亩1000元,还免费提供了茶苗和技术;并给我们每户买了一头牛,交给养牛专业合作社饲养,每年每户有20__元的红利。”
据了解,20__年,省纪委与马边结成扶贫对子。5年来,先后下派10名干部蹲点一线,倾情帮扶解忧。立足基础设施、产业、民生三个重点,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推行“双联”和干部驻村工作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马边县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多方协调争取项目,帮助解决道路、饮水、供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实际困难。
通过基础帮扶,当地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省纪委协调解决18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协调资金1.8亿元,解决“五小”水利、防洪排险、安全饮水问题;协调解决工程用地指标1355亩;协调5亿元改造电力基础设施。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新建山平塘3个,石堰河1处6公里,蓄水池30口,引水渠道4公里,新建蓄水池4口,安装引水管道7公里;对64户农房实施了风貌改造。
协调申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民族新寨旅游扶贫新样板正在形成。近年来,省纪委协调产业扶贫资金348万元,实施300亩核桃示范片建设项目;建标准化养殖兔场、生猪养殖场各1个;完成620亩优质核桃示范片建设。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共协调到位各类项目资金累计25亿元,协调落实帮扶项目78个,实施住房建设324户,帮助1.6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精准扶贫上,省纪委将坚持目标总揽、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拿出更细的举措,实现马边20__年稳定脱贫与全省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