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事务办工作计划(热门四篇)
发布于2024-01-04 20:00,全文约 6188 字
篇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24年投保工作实施方案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1年投保工作实施方案
为搞好全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十七轮投保的各项工作,根据莱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宪法规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委、市政府“孝德工程”建设工作,明确要求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进步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各单位要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的养老问题,积极完善集体补助政策。加大措施,积极工作,推动农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老有所养。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全镇投保收费工作从2011年3月18日开始,XX年年4月28日前结束。各单位要抓紧落实,积极发动。投保面要达到100%,确保完成分配的投保人数任务。年人均投保额达到767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为全面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工作,各单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首先要认真研究投保办法,组成得力工作班子,做好轮次投保和日常性管理工作。集体补助是引导农民缴费,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也是落实市委“孝德工程”建设要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单位要加大集体补助力度,认真落实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补助政策和服务工作双到位。
(二)搞好宣传,积极发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农村的经济社会特点,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配套政策,是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重点做好未参保和中断投保人员的政策宣传工作。既要讲清国家的农保政策,又要注意利用身边的事例做好宣传。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农民提高自我保障意识,树立早投多投受益大的思想,算好“经济账”“心理帐”和 “权益帐”,根据晚年生活需求制定好个人投保养老计划,享受到积极社会进步的成果。
(三)严格程序,规范管理。一是加强保险基金管理。各单位要规范账目设置;收据、卡、证的填写要做到不错、不漏、不重;转退保、补发缴费手册、领取证业务要依照个人申请、村委出具证明的程序严格办理,确保业务资料的完整真实;认真做好现金管理,收缴的保费要及时上解到邮政专户,引导大额投保对象个人直接将保费上解到邮政专户,减少管理风险,确保基金安全。二是坚持轮次收费和日常收费管理工作相结合,重视日常收费的衔接和归档工作。三是各单位要加强对领取养老金有困难的群众的服务工作,保障养老金发放及时足额到位。
附:第十七轮投保任务分配表
2011年3月18日
篇2:乡镇社会事业办2024年工作计划_其它工作计划_网
乡镇社会事业办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决定》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全力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工作框架和长效机制。从强化和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入手,实现工作再创新成绩的奋斗目标,力求二个突破,实现三个转变,坚持四个创新,抓好五项重点,努力为**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2009年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指标是:计划生育率97%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86%以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知晓率95%以上,知情选择率100%,随访率100%,杜绝大月份引产,群众满意率95%以上,综合避孕率达90%以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2009年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定一个目标,力争再创新绩。
2009年,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将根据县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提高优质服务能力、基层工作规范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着手,以全新的理念、扎实的作风,争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围绕整体工作,力求二个突破。
一是力求宣传教育实现新突破。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工作保障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加大社会化宣传教育力度;在抓好江北村婚育文化一条街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各村婚育文明工程的推进,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二是力求优质服务实现新突破。加大技术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打造具有计生特色、充满人文关怀的基层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实施优孕优教工程。做好孕事通、优孕通的宣传、免费发放工作。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引导待孕、已孕夫妇自觉接受个性化的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导服务,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特别加强孕前管理和服务,重点加大孕检进站率、健康访视的落实力度。
三、强化队伍建设,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在工作作风上实现新的转变。强化村级责任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领导。大力提倡真心服务、真诚服务,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重视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开展村“十佳”计生管理员学习评比活动,形成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风尚。
其次,在工作思路上实现新的转变。通过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决定》精神,转变工作思路,即由以往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转变;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最后,在工作方法上实现新的转变。对村级计生干部切实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班、以会代训、岗位练兵等途径,紧紧围绕《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计生干部的法制意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充实村级计生管理员的整体素质,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方向转变。
四、激发工作活力,坚持四个创新
一是对村级计划生育考核体制上创新。2009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村级计划生育管理考核办法的落实,在注重平常工作的同时,对各单项工作分别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每项工作进行分项排序计分,实行年终综合排序计分,真正做到考核客观,评估公正,过程透明,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村扎实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激发基层队伍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进而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是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模式上创新。根据上级计生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和流动人口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宜我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新路子,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组织,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村级流动人口协管队伍建设,确保村级计生管理员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工作。乡、村要严格把好流动人口计划管理中的盖章、做证关,对外来人员进行一年两次的查验证工作,集中为外来育龄人群提供计划生育政策法律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服务。此外,外出人员也是计生的重点对象,继续以发放通知、公开信、电话联系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跟踪随访工作。务必确保外来育龄妇女管理率、服务率和外出育龄妇女持证率均达到86%以上。
三是在开展计划生育依法管理上创新。如何通过依法管理程序有效解决违法生育行为的处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减少违法生育行为仍是我们下一步努力探索的重要内容。2009年我们将进一步抓好依法行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范依法行政管理体制。我们不仅要做好计生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而且要做到依法行政的程序合法,公平对待每位群众。
四是在管理服务模式上创新。为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根据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不同需求,努力探索个性化服务的新路子。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中,我们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好一年两次的查环、查病、查孕工作,做好避孕药具的免费发放工作,帮助育龄妇女解决生产、生育、生活上的困难。特别是强化随访制度,加强对育龄夫妇婚前婚后、产前产后、术前术后等阶段和重点对象、特殊人群的随访服务,把计划生育各项管理和服务融入随访之中,加强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提高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社会福利事务处_半年工作总结_网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社会福利事务处)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
XX年上半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业务处室的指导和各辖市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处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推进绿色殡葬,倡导文明祭祀
殡葬改革工作紧紧围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大力推进绿色殡葬、环保殡葬,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丧葬新风,推进殡葬改革健康发展。一是精心组织清明祭祀活动。今年清明节是国家法定的第一个节假日,按照“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落实组织,强化宣传,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联合行动,工作靠前,服务到位,保证了人民群众在清明节期间缅怀逝者、悼念故人祭祀活动在文明、节俭、安全有序中进行。据统计,清明节期间全市参与祭祀人数88万人次,动用车辆8.1万辆,其中市栗子山观察点接待人数12.24万人次,车辆9370辆,无任何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对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深入辖市区认真调研殡改工作,研究制定镇江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和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殡葬档案管理制度。巩固提高火花率,推广骨灰处理多样化,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上半年全市共火化尸体10739具。三是加强对公益性公墓的规范化管理,为了促进公益性公墓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长效管理和监督,推行公益性公墓年检责任制,重点检查组织机构、制度建设、规范化建设、美化绿化、安全生产等工作,进一步促进公墓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强福承塔园管理建设,在认真做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塔园自我造血功能,改进和完善了草坪葬,新建开放了壁葬,新增灵堂守灵等殡仪业务,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增强塔园的发展后劲。
二、积极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认真贯彻xx大提出的“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规范管理,强化设施,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好社会建设的功能。
1、规范管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政部“两个规范”,积极开展文明救助站创造活动,通过开展救助工作进社区和建立全市救助工作信息员制度等活动,不断拓展救助渠道,提升服务意识,强化管理水平,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2、强化设施。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等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认真落实市救助站迁址建设工程,原新选地址在丁卯开发区一荒山上,交通不便,不太适应救助工作的开展,经市政府协调确定将救助站建设项目地址调整到位于丹徒区驸马山庄312国道南侧路边,该地处于京沪高速铁路镇江站和新建的镇江客运总站附近,交通便捷,是较为理想的救助地点。目前,土地置换协议已签,正在办理迁址变更所有手续,争取明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救助管理站和未保中心,具有对流浪人员进行救助、服务、庇护、教育、心理矫治等一系列功能,全面提升了我市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建立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重点研究解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源头预防流浪乞讨现象等问题。为了顺应形势,积极探索利用高校优质资源的合作途径,上半年市救助站与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共建合作平台,建立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吸收更多志愿者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三、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力度。为适应老龄化社会趋势,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社会化优待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精神,重新修改和完善了镇江市民办老年公寓建设标准,并会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镇江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资助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程序,严格准入制,认真落实民办公助优惠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上半年检查验收两所新办养老机构,下拨资助金28万元,新增床位140张。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老服务事业,提升为老服务的水平。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市养老服务协会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市养老协会推荐的理事候选人来自方方面面,具有全市养老服务行业的代表性。协会成立后立足为政府、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服务,重点做好业务培训、开展诚信服务,规范服务市场,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工作,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24年投保工作实施方案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7年投保工作实施方案
为搞好全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十七轮投保的各项工作,根据莱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宪法规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委、市政府“孝德工程”建设工作,明确要求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进步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各单位要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的养老问题,积极完善集体补助政策。加大措施,积极工作,推动农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老有所养。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全镇投保收费工作从XX年3月18日开始,xx年年4月28日前结束。各单位要抓紧落实,积极发动。投保面要达到100%,确保完成分配的投保人数任务。年人均投保额达到767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为全面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工作,各单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首先要认真研究投保办法,组成得力工作班子,做好轮次投保和日常性管理工作。集体补助是引导农民缴费,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也是落实市委“孝德工程”建设要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单位要加大集体补助力度,认真落实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补助政策和服务工作双到位。
(二)搞好宣传,积极发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农村的经济社会特点,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配套政策,是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重点做好未参保和中断投保人员的政策宣传工作。既要讲清国家的农保政策,又要注意利用身边的事例做好宣传。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农民提高自我保障意识,树立早投多投受益大的思想,算好“经济账”“心理帐”和 “权益帐”,根据晚年生活需求制定好个人投保养老计划,享受到积极社会进步的成果。
(三)严格程序,规范管理。一是加强保险基金管理。各单位要规范账目设置;收据、卡、证的填写要做到不错、不漏、不重;转退保、补发缴费手册、领取证业务要依照个人申请、村委出具证明的程序严格办理,确保业务资料的完整真实;认真做好现金管理,收缴的保费要及时上解到邮政专户,引导大额投保对象个人直接将保费上解到邮政专户,减少管理风险,确保基金安全。二是坚持轮次收费和日常收费管理工作相结合,重视日常收费的衔接和归档工作。三是各单位要加强对领取养老金有困难的群众的服务工作,保障养老金发放及时足额到位。
第十七轮投保任务分配表
XX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