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会计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热门15篇】

发布于2024-01-05 02:09,全文约 47904 字

篇1:会计学社会优秀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会计学社会优秀调查报告

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处罚的讨论

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并对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有直接责任的总经理、厂长、财务科长进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留党察看等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述这些做法对已经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违犯法律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处罚和处分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但是,如果仅仅以事后理的方式来制止新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力度是不够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企业文化,不是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管理机构所能造就和形成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经营目标和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腐败,对已产生企业文化腐败的那些经济组织,限期整改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调整只是动其肌肤而难伤其筋骨,而其腐败文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仅对个人加以惩罚,由惩罚个别有罪之人替代经济组织的违法之过是不足以消除影响的,应该同时对企业加以经济制裁,令其对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补偿。另外,一个企业能产生大量的会计假信息是会计主体不到位的表现。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组织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假信息出得越多的企业,这种缺位和越位情况越严重。处罚己经造成危害的缺位者和越位者,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只要缺位实质还存在,新的主角还会重新登场,旧戏重演。因此,不能把制造会计假信息的问题只看作是账务调整的问题,在具有严格会计主体概念的企业中,账务调整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企业的会计业务置于有组织的厂际会计集体监督之下,是一种既能剥离企业主体侵犯会计主体,又能保证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密切沟通的社会监督方式。

二、关于会计主体的到位

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项管理策略上,一是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障会计主体的到位;二是要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提高职能水平,提高会计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企业主体越位。

会计主体的不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是企业主体越位的行为结果。从抽象的关系来讲,会计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再生产运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主体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的能力,财务成果是企业活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财务成果的表达,则必须通过会计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在极大的程度上能与企业主体的意志一致。但是二者在经济管理关系上的区别,往往会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特别是管理规则不同造成的矛盾,造成会计主体难以到位。会计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体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两个方面;企业主体在财务管理上则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各项规则。会计主体所遵循的管理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令性和指定性,企业主体遵循的管理规则则具有制度化、灵活性和协商性。以会计核算规则为例,相同的会计核算规则,两个主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会计核算原理及规则对于会计主体来说是条例和命令,会计主体所关心的是会计客体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账面上来;企业主体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债权及债务关系如何摆平衡,企业经济地位如何保障,企业与国家、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会计主体讲究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建立的是一整套以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和汇总方法为内容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主体讲究的是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的管理目标。

要使会计主体在企业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定位,首要的任务是实施管理体制的更新和改造,企业主管会计的地位不应受到企业主体的制约,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会计法》强调了企业主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法、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对充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主体定位标准。包括心理定位标准、素质定位标准、环境定位标准和职业定位标准。心理定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位的思想稳定性和优越感,即会计主体定位的心态平衡感,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主体执业活动意味着知识,文化,技能的高速交流与融合,是会计主体稳定在位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作用的基本条件。从业于会计主体的个体不能只是会算账的机器,而是会把握企业经济信息流通

的“会计人”。素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工作技能、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每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再教育不同,必然表现出个人的素质差异。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定位要赋予明确的概念和内涵条件,素质高低之分,反映到会计主体身上,就是对不同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的素质要求,实施会计主体合格或资格的定期考核,是确保素质定位的手段。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职位相对固定时,他们总是会置身于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会计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环境与会计主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会计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与企业环境的差异,会计上的高手同企业管理上的高手都是由各自的从业环境所造就出来的,如果把两个主体的环境位置互换其位,恐怕谁也难以胜任其责,因此,强调会计主体的环境定位是保证会计主体到位的充分条件。职业定位是指对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的识别和定位,有人对职业定位的种类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职业定位包括技术型定位、管理型定位、创造型定位、自由独立型定位和安全型定位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些分类在性质上并不是对职业的好坏之分,而是对职业标准的划分,会计职业应是一种技术型为首,管理型和安全型为辅的职业。作为技术型主体,从业者在会计技能和技术上具有强烈的从业意愿,把希望寄托在继续研究自己的会计专业上;作为管理型主体,具有很好的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控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管理素质,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具有长期稳定和安全的心态。总之,保证会计主体的定位,必须首先确认会计主体定位的基本标准,这是选拔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标准。

三、关于创建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这是研究会计行为涉及的基本问题。如果信息发自客观事物对自身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如天气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物质运动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会计信息则不完全是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以企业的收益和资产为例,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客体,也是会计

行为所要反映的会计客体,但是,收益的确定和资产的计量则需要通过会计人的脑力劳动来表达,这就在会计客体和会计信息之间设置了一道人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在会计信息能否完成对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会计客体状况的信息表达是有差异的。所以,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对会计

客体进行价值表达和服务的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会计工作性质的机会。作为会计主体,至少应该以真实的行为去完成对会计客体的表达和服务。事实上,虽然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物流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体,但它的价值面却必须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会计客体的价值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对价值面的描述在目前又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表达,并通过会计信息的途径向会计的服务客体进行传达,这使得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完全受到人的行为的控制,在未能揭话出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人们只能将己获得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面貌的价值来认识,而一但会计信息的失真被暴露出来,人们就将失去对企业经济活动价值面取得认识的机会,从而造成决策损失。

如何才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会计行为的有意扭曲,这就要求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渠道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即会计规则。我们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但如果会计信息是由不遵循会计规则的行为来产生和提供,那必定会严重失真。这至少是判断会计信息虚假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向失真的会计信息提出判罚意见的基本依据。在此,我们已把虚假的会计信息同会计信息的失真作为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讨论了。事实上,有可能确实存在由于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的劳动而产生,以至因表达能力的缺陷而失真这种事实,如果会计行为是规范的,即便信息失真,也只能在会计规则上我原因,是会计规则的不完善容留了低能力的存在,在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时,必须分清是因会计规则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误还是因人的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既定的会计规则下,科学的识别方法便在于对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的研究与设立。实现会计行为合理化,是配合实施会计规则、会计管理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不正当行为歪曲,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基本保证。

建立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首先需要从会计行为的思想现代化、会计行为方法现代化和会计行为内涵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会计行为科学的理论出发点,并以理论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会计行为的合法化、组织化方案,最后具体落实到对会计行为目标的确定和界定。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必须是以会计客体为基础,既能满足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确保会计主体自身合法权益的双向标准行为,必须是能满足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评价各项会计职能的综合标准行为;必须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的经济标准行为;必须是能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经济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讲究会计规范的法律标准行为;必须是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己任,严格把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标准行为。我们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创造一个完善的行为空间,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标准管理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者在会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就能识别和暴露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尽量减少因会计工作的失误和违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纯洁会计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2: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处罚的讨论

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并对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有直接责任的总经理、厂长、财务科长进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留党察看等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述这些做法对已经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违犯法律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处罚和处分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但是,如果仅仅以事后理的方式来制止新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力度是不够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企业文化,不是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管理机构所能造就和形成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经营目标和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腐败,对已产生企业文化腐败的那些经济组织,限期整改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调整只是动其肌肤而难伤其筋骨,而其腐败文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仅对个人加以惩罚,由惩罚个别有罪之人替代经济组织的违法之过是不足以消除影响的,应该同时对企业加以经济制裁,令其对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补偿。另外,一个企业能产生大量的会计假信息是会计主体不到位的表现。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组织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假信息出得越多的企业,这种缺位和越位情况越严重。处罚己经造成危害的缺位者和越位者,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只要缺位实质还存在,新的主角还会重新登场,旧戏重演。因此,不能把制造会计假信息的问题只看作是账务调整的问题,在具有严格会计主体概念的企业中,账务调整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企业的会计业务置于有组织的厂际会计集体监督之下,是一种既能剥离企业主体侵犯会计主体,又能保证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密切沟通的社会监督方式。

二、关于会计主体的到位

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项管理策略上,一是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障会计主体的到位;二是要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提高职能水平,提高会计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企业主体越位。

会计主体的不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是企业主体越位的行为结果。从抽象的关系来讲,会计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再生产运动,实现企业利润化的目标。企业主体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的能力,财务成果是企业活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财务成果的表达,则必须通过会计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在极大的程度上能与企业主体的意志一致。但是二者在经济管理关系上的区别,往往会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特别是管理规则不同造成的矛盾,造成会计主体难以到位。会计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体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两个方面;企业主体在财务管理上则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各项规则。会计主体所遵循的管理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令性和指定性,企业主体遵循的管理规则则具有制度化、灵活性和协商性。以会计核算规则为例,相同的会计核算规则,两个主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会计核算原理及规则对于会计主体来说是条例和命令,会计主体所关心的是会计客体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账面上来;企业主体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债权及债务关系如何摆平衡,企业经济地位如何保障,企业与国家、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会计主体讲究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建立的是一整套以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和汇总方法为内容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主体讲究的是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利润化是其最终的管理目标。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要使会计主体在企业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定位,首要的任务是实施管理体制的更新和改造,企业主管会计的地位不应受到企业主体的制约,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会计法》强调了企业主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法、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对充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主体定位标准。包括心理定位标准、素质定位标准、环境定位标准和职业定位标准。心理定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位的思想稳定性和优越感,即会计主体定位的心态平衡感,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主体执业活动意味着知识,文化,技能的高速交流与融合,是会计主体稳定在位且能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作用的基本条件。从业于会计主体的个体不能只是会算账的机器,而是会把握企业经济信息流通

的“会计人”。素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工作技能、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每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再教育不同,必然表现出个人的素质差异。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定位要赋予明确的概念和内涵条件,素质高低之分,反映到会计主体身上,就是对不同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的素质要求,实施会计主体合格或资格的定期考核,是确保素质定位的手段。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职位相对固定时,他们总是会置身于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会计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环境与会计主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会计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与企业环境的差异,会计上的高手同企业管理上的高手都是由各自的从业环境所造就出来的,如果把两个主体的环境位置互换其位,恐怕谁也难以胜任其责,因此,强调会计主体的环境定位是保证会计主体到位的充分条件。职业定位是指对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的识别和定位,有人对职业定位的种类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职业定位包括技术型定位、管理型定位、创造型定位、自由独立型定位和安全型定位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些分类在性质上并不是对职业的好坏之分,而是对职业标准的划分,会计职业应是一种技术型为首,管理型和安全型为辅的职业。作为技术型主体,从业者在会计技能和技术上具有强烈的从业意愿,把希望寄托在继续研究自己的会计专业上;作为管理型主体,具有很好的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控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管理素质,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具有长期稳定和安全的心态。总之,保证会计主体的定位,必须首先确认会计主体定位的基本标准,这是选拔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标准。

三、关于创建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这是研究会计行为涉及的基本问题。如果信息发自客观事物对自身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如天气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物质运动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会计信息则不完全是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以企业的收益和资产为例,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客体,也是会计

行为所要反映的会计客体,但是,收益的确定和资产的计量则需要通过会计人的脑力劳动来表达,这就在会计客体和会计信息之间设置了一道人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在会计信息能否完成对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会计客体状况的信息表达是有差异的。所以,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对会计

客体进行价值表达和服务的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会计工作性质的机会。作为会计主体,至少应该以真实的行为去完成对会计客体的表达和服务。事实上,虽然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物流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体,但它的价值面却必须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会计客体的价值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对价值面的描述在目前又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表达,并通过会计信息的途径向会计的服务客体进行传达,这使得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完全受到人的行为的控制,在未能揭话出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人们只能将己获得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面貌的价值来认识,而一但会计信息的失真被暴露出来,人们就将失去对企业经济活动价值面取得认识的机会,从而造成决策损失。

如何才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会计行为的有意扭曲,这就要求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渠道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即会计规则。我们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但如果会计信息是由不遵循会计规则的行为来产生和提供,那必定会严重失真。这至少是判断会计信息虚假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向失真的会计信息提出判罚意见的基本依据。在此,我们已把虚假的会计信息同会计信息的失真作为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讨论了。事实上,有可能确实存在由于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的劳动而产生,以至因表达能力的缺陷而失真这种事实,如果会计行为是规范的,即便信息失真,也只能在会计规则上我原因,是会计规则的不完善容留了低能力的存在,在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时,必须分清是因会计规则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误还是因人的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既定的会计规则下,科学的识别方法便在于对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的研究与设立。实现会计行为合理化,是配合实施会计规则、会计管理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不正当行为歪曲,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基本保证。

建立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首先需要从会计行为的思想现代化、会计行为方法现代化和会计行为内涵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会计行为科学的理论出发点,并以理论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会计行为的合法化、组织化方案,最后具体落实到对会计行为目标的确定和界定。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必须是以会计客体为基础,既能满足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确保会计主体自身合法权益的双向标准行为,必须是能满足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评价各项会计职能的综合标准行为;必须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的经济标准行为;必须是能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经济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讲究会计规范的法律标准行为;必须是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己任,严格把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标准行为。我们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创造一个完善的行为空间,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标准管理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者在会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就能识别和暴露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尽量减少因会计工作的失误和违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纯洁会计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二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年海安国税新增纳税人184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7%。而在*年,县政府下达民营企业发展目标要求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9250户。不断增加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增加了税源,另_方面也对基层税收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最近,在进行纳税评估、一般纳税人复检等工作时事,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不尽如意,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已刻不容缓。

中小企业财务状况

(一)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1、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二)调查的结果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2、账册设置齐全32户,占调查户数的64%;记载及时,或基本及时的20户,占调查户的40%;帐实相符5户,占调查户数的1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三、加强管理的思考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宣传月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税法意识,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涉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二是强化办税人员的培训管理。办税人员是联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桥梁,是税法宣传声音的传播者,是决定征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办税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诚信做账意识的增强。

1、建立办税人员档案,成立办税人员协会,明确分片办税负责人,通过自律组织,交流工作体会,提高业务。

2、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办税人员例会制和考核制,定期进行活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办税人员考核登记簿》,重点考核财务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通过日常征管、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来综合评价。

三是严把认定关。税务认定中涉及到对账册、凭证管理的有一般纳税人预认定、正式认定、年检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在各种认定、年检、鉴定中,要严格把关,不能迁就,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不能让其过关。

四是减少责任区人员“不务正业”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都会落实到基层管理分局,责任区的管理人员更千头万绪,经常要应付各种学习、考试、检查,不断要写小结、写心得、写信息、报报表,不但要管理、评估更要搞创建,每月到责任区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到责任区的时间,每月不少于12个工作日。

五是加大评税、稽查力度。纳税评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账外经营、做假账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在稽查中发现做假账故意偷税的建议处于二倍以上罚款。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谁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有个多大的变化,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纳税人设置全总账、出纳、保管岗位,设置全相应账册;

第二步是“实”,就是要求纳税人如实、全面记账;

第三是“规范”,就是要求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记账。在做好以上五项工作,经过这三个步骤后,中小企业纳税人财务状况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篇3:会计社会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_网

会计社会调查报告

根据学校教育要求学校布置,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于二零零五年九月五日至九月二十六日我们建州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实践。在这期间,笔者对建瓯民营私企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建州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是建瓯市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私营企业。老总杨仁慧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贸易,旗下有以钢铁、水泥、管材销售为主的建州闽光有限公司、建州贸易有限公司、建州汽车有限公司,及相关产业延伸的其它公司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等。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比较的突出这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得益公司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日异变化的企业经营过程中这样的成本管理也有自身不足之处,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成本费用管理过死过严。由于公司是一家准贸易公司,出差比较的多,差旅费及出差管理上采用的是定额管理。按以往的出差地多在建瓯及福建省内,定额的标准制定按的是建瓯及福建省的特点制定的,当公司的业务发展到全国后,原来的定额就不符合也不适应企业经营全国化不同城市的发展需要。比如,公司制定的标准是每日在出差地包住包市内的车费为70元/天,这样的标准在建瓯及福建省是比较的可行的,但在上海及深圳特区就不够用了。在大城市中城市的面积比较大。单市内交通费就不足。就会出现出差人员出了差反而累了个半死,办了事反而自己要贴钱的事。出差人员也就不太愿意出差。

2、成本管理目的过短。特别是在用人成本上,公司本着降低成本原则。而不是差别原则。在用人上比较的注重自己人、低年龄学校的毕业生、高年龄的老职员,用人成本低。这样的人事策略出现的问题是,短期的工资成本降下来,可是为此出现了的其他问题多了出来。特别一提的是,由于新的职员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上出现的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而被地税局查补的1.5万元的涉税损失。另外由于公司采用了这一人事成本管理目标也使125人的企业职工的高学历有职称的优秀人员从XX年的37人下降到目前的25人。而人事主管了憾叹,如今在建瓯要招到有经验高学历的好职员比较的难。他们一般都到发达地区去打工了。

3、经营者的成本观念落后。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建瓯民营企业发展比其沿海的其它城市晚,基本上都是由本地的小手工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的领导人中基本上没有很多的高素质教育,而且他们成功的物质基础也都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漫长的劳动积累起来的,根本没有什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很多的思想理念沉旧、保守传统,有很强的家族气息。比如在公司的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是电算化,在初始化时就采用了移动平均法计算已销售商品成本,这也是由于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成本结转方法要相对固定。在建州就出现了这样的事,经营主管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批法计算利润,一批进来一批买出,赚的钱也就是这些。但实际上这样的计算结果每个月和财务报出的不一样,认为会计有错,不会做账要求马上改,可是这样的核算制度已报给税务机关,电算化软件也已初始化了不能改。弄得会计一脸灰灰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会计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_调查报告_网

会计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处罚的讨论

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并对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有直接责任的总经理、厂长、财务科长进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察看等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述这些做法对已经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违犯法律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处罚和处分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但是,如果仅仅以事后理的方式来制止新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力度是不够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企业文化,不是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管理机构所能造就和形成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经营目标和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腐坏,对已产生企业文化腐坏的那些经济组织,限期整改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调整只是动其肌肤而难伤其筋骨,而其腐坏文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仅对个人加以惩罚,由惩罚个别有罪之人替代经济组织的违法之过是不足以消除影响的,应该同时对企业加以经济制裁,令其对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补偿。另外,一个企业能产生大量的会计假信息是会计主体不到位的表现。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组织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假信息出得越多的企业,这种缺位和越位情况越严重。处罚己经造成危害的缺位者和越位者,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只要缺位实质还存在,新的主角还会重新登场,旧戏重演。因此,不能把制造会计假信息的问题只看作是账务调整的问题,在具有严格会计主体概念的企业中,账务调整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企业的会计业务置于有组织的厂际会计集体监督之下,是一种既能剥离企业主体侵犯会计主体,又能保证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密切沟通的社会监督方式。

二、关于会计主体的到位

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项管理策略上,一是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障会计主体的到位;二是要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提高职能水平,提高会计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企业主体越位。

会计主体的不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是企业主体越位的行为结果。从抽象的关系来讲,会计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再生产运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主体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的能力,财务成果是企业活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财务成果的表达,则必须通过会计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在极大的程度上能与企业主体的意志一致。但是二者在经济管理关系上的区别,往往会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特别是管理规则不同造成的矛盾,造成会计主体难以到位。会计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体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两个方面;企业主体在财务管理上则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各项规则。会计主体所遵循的管理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令性和指定性,企业主体遵循的管理规则则具有制度化、灵活性和协商性。以会计核算规则为例,相同的会计核算规则,两个主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会计核算原理及规则对于会计主体来说是条例和命令,会计主体所关心的是会计客体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账面上来;企业主体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债权及债务关系如何摆平衡,企业经济地位如何保障,企业与国家、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会计主体讲究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建立的是一整套以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和汇总方法为内容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主体讲究的是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的管理目标。

要使会计主体在企业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定位,首要的任务是实施管理体制的更新和改造,企业主管会计的地位不应受到企业主体的制约,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会计法》强调了企业主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法、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对充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主体定位标准。包括心理定位标准、素质定位标准、环境定位标准和职业定位标准。心理定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位的思想稳定性和优越感,即会计主体定位的心态平衡感,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主体执业活动意味着知识,文化,技能的高速交流与融合,是会计主体稳定在位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作用的基本条件。从业于会计主体的个体不能只是会算账的机器,而是会把握企业经济信息流通的“会计人”。素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工作技能、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每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再教育不同,必然表现出个人的素质差异。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定位要赋予明确的概念和内涵条件,素质高低之分,反映到会计主体身上,就是对不同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的素质要求,实施会计主体合格或资格的定期考核,是确保素质定位的手段。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职位相对固定时,他们总是会置身于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会计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环境与会计主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会计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与企业环境的差异,会计上的高手同企业管理上的高手都是由各自的从业环境所造就出来的,如果把两个主体的环境位置互换其位,恐怕谁也难以胜任其责,因此,强调会计主体的环境定位是保证会计主体到位的充分条件。职业定位是指对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的识别和定位,有人对职业定位的种类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职业定位包括技术型定位、管理型定位、创造型定位、自由独立型定位和安全型定位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些分类在性质上并不是对职业的好坏之分,而是对职业标准的划分,会计职业应是一种技术型为首,管理型和安全型为辅的职业。作为技术型主体,从业者在会计技能和技术上具有强烈的从业意愿,把希望寄托在继续研究自己的会计专业上;作为管理型主体,具有很好的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控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管理素质,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具有长期稳定和安全的心态。总之,保证会计主体的定位,必须首先确认会计主体定位的基本标准,这是选拔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标准。

三、关于创建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这是研究会计行为涉及的基本问题。如果信息发自客观事物对自身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如天气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物质运动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会计信息则不完全是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以企业的收益和资产为例,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客体,也是会计

行为所要反映的会计客体,但是,收益的确定和资产的计量则需要通过会计人的脑力劳动来表达,这就在会计客体和会计信息之间设置了一道人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在会计信息能否完成对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会计客体状况的信息表达是有差异的。所以,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对会计

客体进行价值表达和服务的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会计工作性质的机会。作为会计主体,至少应该以真实的行为去完成对会计客体的表达和服务。事实上,虽然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物流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体,但它的价值面却必须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会计客体的价值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对价值面的描述在目前又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表达,并通过会计信息的途径向会计的服务客体进行传达,这使得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完全受到人的行为的控制,在未能揭话出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人们只能将己获得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面貌的价值来认识,而一但会计信息的失真被暴露出来,人们就将失去对企业经济活动价值面取得认识的机会,从而造成决策损失。

如何才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会计行为的有意扭曲,这就要求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渠道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即会计规则。我们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但如果会计信息是由不遵循会计规则的行为来产生和提供,那必定会严重失真。这至少是判断会计信息虚假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向失真的会计信息提出判罚意见的基本依据。在此,我们已把虚假的会计信息同会计信息的失真作为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讨论了。事实上,有可能确实存在由于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的劳动而产生,以至因表达能力的缺陷而失真这种事实,如果会计行为是规范的,即便信息失真,也只能在会计规则上我原因,是会计规则的不完善容留了低能力的存在,在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时,必须分清是因会计规则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误还是因人的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既定的会计规则下,科学的识别方法便在于对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的研究与设立。实现会计行为合理化,是配合实施会计规则、会计管理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不正当行为歪曲,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基本保证。

篇5: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财务会计方面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践调查的目的

(一)目的和意义

为了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我于20xx年6月1日——20xx年8月1日在朔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实践调查。

(二)公司概况

朔州路桥一分公司,位于朔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便捷,现在职工75个,虽然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兼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1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实践调查的内容与过程

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根据以上安排我进行了实践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在第一个周的时间里,我对公司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其次,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的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公司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电汇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并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账单与财务软件上的银行存款余额账户进行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向会计主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最后,在第三个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

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地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满足各方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责。

2、实行会计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行政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

3、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4、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5、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三、实践调查的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资料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兼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它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的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了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四、实践调查的总结与体会

(一)改进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建议

1、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2、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3、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4、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组织、实施、检查的责任,财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坚决按财务制度办事,并严守公司秘密。同时要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力度,财会人员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学和每年一次的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来完成。致使相关专业知识更新较慢,涉猎不够广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工作的发展。

5、加强原始凭证管理,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做到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6、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7、建立会计档案,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数据都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和销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当在保留原有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到的新领域进行不断修改、补充与完善,以保证公司所需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畅通、合理、高效。

(二)对社会实践调查的建议

这次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作为学生应主动配合学校的安排,并积极参与,及时做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并在实践活动中多发现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将来踏上社会奠定一定的工作基础。

篇6:会计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本专业的情况,在设计适合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村级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指出如何在农村的财务核算中普及会计电算化,对实行村级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来推动农村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以此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一、调查对象说明

课题组对扬州地区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当地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交流,运用在大学中学到的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知识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此次调查问卷共有18个题目,四部分内容: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看法、影响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原因、财务管理是否规范。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2份,回收率93、66%。调查对象为扬州地区村级和镇一级的财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在收集扬州市所有村镇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设计调查表,选择了部分农村和镇一级的财务核算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了调研工作。广陵区靠近市区,经济较发达,交通方便,我们主要选择了渡江、文峰、施井、沙口等村级核算作为调研对象。邗江在扬州的外围一圈,地域范围较广,我们仅就公道镇和方巷镇两个镇作为调研的对象。由于我院的地址是在开发区,开发区的部分农村就在学校的周边,所以我们有条件对周边的农村财务核算工作展开具体的调研,主要对横东、六圩、普照、汪家、耿管营、施桥、扬子等农村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江都和仪征是扬州的两翼,地域宽广,交通不是很发达,受条件限制,我们仅就其中的几个邻近的镇一级的会计核算开展了部分调研工作。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1、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

被调查的村级财务人员中有62%年龄在40至50岁、30%年龄在30至40岁、8%年龄在20至30岁。村级财务人员的年龄整体偏大,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看法

首先在“本村是否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选项中回答是有66%,回答否的有32%,还有2%的则回答了用简单的办公系统进行会计的辅助核算,而非会计专业软件。我们所调研的对象有的经济发展较好,有的则较差,但相对于全国的情况而言,总体情况良好,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率也仅如此,全国的情况就可以想象了,所以在农村普及会计电算化很有必要。

在对“对电脑熟练程度?”的回答中,选择“一般掌握office、windows及一两个应用软件”的村级财务人员占18%,选择“只会操作财务软件完成日常业务”的村级财务人员占51%,选择“熟练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村级财务人员占24%,选择“精通”的村级财务人员占7%。由此可见在目前的村级财务核算中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的运用水平整体不是很高,这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将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

在对“您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的回答中,有63%的村级财务人员选择了“缺乏电算化人才”,选项位居第一位,其后依次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35%),“会计软件不好”(1%),“产生信息质量和性价比不高”(1%)。

回答“与手工帐相比,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特点”时,选择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的占49、3%,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新的内容的占18、3%,没变化的占16、3%,其他的占16、1%。

3、影响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原因

在“您认为影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原因”中,选择领导重视程度38%,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占7、3%,会计行业制度规范化占7、3%,会计软件统一性占14、4%,会计人员素质占33%。

4、财务管理是否规范

在“现金结算能否做到日清月结”中,是的占56%,否的占44%。

在“本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51%,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4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4%,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1%。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农村财务核算、管理以及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领导重视不够。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但办事处的个别领导和部份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社)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当作一回事,因而造成各种制度不能完全落实,致使执行不是很好。

②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

③财务公开不够完善。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还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财务公开,而是事实上的假公开。

④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使得农村财务工作很难规范化。

⑤思想认识不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方面很多农村的干部和会计还存在着一些误解。

(二)对比各调研对象统计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较快,较好的地区,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情况较好,比如广陵区有95%的农村都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其中,扬州市城南新区农经站经过多方努力,已经成功为全区“四村一社区”安装网络版财务软件,在全市率先实现全村会计电算化。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会计电算化,同时经济的发展给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另外也能吸引较好的专业人才,这些都很好地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而江都和仪征我们仅选择了镇一级财务核算进行调研,有的镇一级还尚未使用电算化,所以村一级能够使用电算化的就更少了,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邗江区镇一级的几乎都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系统,但村一级并没有完全普及。此次调研由于种种限制没有做更深入的调研,但从镇一级的会计那里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普及率估计在70%左右。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经费和人才是两个重要的瓶颈。开发区地处我院周边,是扬州重点发展的一个区,经济条件较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镇一级已经都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村一级只有75%的实行率,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员结构的问题,有很多的老会计还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开发区有许多农村已经成为了我院会计专业的学生实践基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和这些农村的合作又更紧了一步,将来在软件的应用、系统的维护、理论的培训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和做,这样也可以为大学生的进一步实践做好铺垫工作。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大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的工作力度。由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推行农村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制”可以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加强培训。每年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居)委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推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懂会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等现代的信息技术,所以需要对所有的会计人员加强培训。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分层次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中央政府应通盘考虑,加大对村级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也应按比例进行资金匹配,帮助乡村购买会计电算化所需的财务软件和硬件设施。

4、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政府首先从思想去加以正确地引导,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让大家知道推行电算化的意义,从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村级财务核算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5、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要按照会计和审计业务要求,做好相关的审计工作,并将情况向群众公布,对查出的问题要给予以及时、严肃的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而起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因此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篇7:社会会计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社会会计情况调查报告

会计是社会的大热门行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会计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会计情况调查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去。2019年3月——4月我在x公司进行了各方面的实践。现作如下实习报告:

二、实习单位概况

是一家提供全球无船承运业务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拥有香港、中国大陆、德国的独资公司,以及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姊妹公司。不仅如此,还建立了一个拥有一百六十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的国际性网络。宗旨是“客户至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后续跟踪和处理服务。为了能够完成这样的服务,在亚洲和欧洲地区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拥有自己的工作团队。在任何时候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货运信息。中国已核准获发营业执照,并且由专业人士组成了九家分公司。

三、实习岗位的简介

本人在工作岗位是负责集团财务部门工作。集团财务有三个人,信贷经理,财务和我,她们负责带我,她们对我特别照顾,我很幸运,跟了两个从业10多年,会计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虽然自己也是会计专业,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些就算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我们三个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先带领我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她乐此不疲地逐一将我介绍给公司不同部门的职员。在回到办公室时,她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人际关系不能只局限于这小小的办公室,就算办公室很大,也要走出去接近外面的人,尤其是经常跟自己打交道的人!“人认识的多了,事就好办多了!”刚来的第一天,她就给我上了一课。她英语很好,我把她作为我的榜样。她告诉了我团队的重要性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告诉我虽然他可以教我每天需要做的流程但经验是需要我自己去积累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真正体会到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会计来说经验更是重要。我还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一般比较简单的工作都是由我负责,比较复杂的都会交给部门的老前辈们来做,主要还是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实习。我们主要的工作流程也就是做好公司每个月的账目,并且核对账目,让公司领导知道每个月所得的利润和亏损。

四、实习内容

本人于201*年3月14日至201*年4月在x公司进行实习,主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税法》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1、负责编制公司会计凭证,审核、装订及保管各类会计凭证,登记及保管各类账簿。

2、按月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并进行分析汇总,报公司领导备案决策。

3、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运作情况,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应收(付)款凭证、应收(付)票据,做到账款、票据数目清楚。

(1)原始凭证的核签;(2)记账凭证的编制;(3)会计簿记的登记;(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6)内部的审核;(7)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8)其他依照法令及习惯应行办理的会计事项。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机关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本上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社会会计情况调查报告(二)

山西省会计委派制工作从**年开始起步,至今大致走过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会计委派制工作在山西省由下而上,由点到面,梯次前进的过程。

1、起步阶段(20xx-20xx)

1992年10月,山西省忻州地区保德县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会计局,揭开了全省会计委派制改革的第一页。对全县会计人员实行了按行业、性质分类的归口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任命制;对国有工商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了会计聘任制;对县、乡(镇)集体企业及自收自支单位,实行了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保德县会计委派制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以后会计委派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自然发展阶段( 20xx年-20xx年8月)

山西省运城地区绛县于20xx年成立了由县长兼主任,纪检书记、组织部长兼副主任,组织、人事、编办、劳动、财政、审计部门组成的会计管理委员会,对全县的会计管理实行了"一统四改"。"统一"即统一会计制度,全县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两则"、"两制"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国家及全省统一的法规制度。"四改":一是改单位会计为政府会计,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权由政府委托财政部门管理;二是改单向考核为双向考核,确立目标责任制;三是改无责上岗为抵押上岗;四是委派会计的工资改为由财政部门统一发放。实施以后,效果也很明显。

吕梁地区兴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会计和出纳实行了委派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了财务总监,对私营、乡镇企业实行了审查制度,农村财务实行了"村财乡管"。

临汾地区汾西县成立了县会计管理办公室,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国有、集体、个体等各类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对人员少、业务量小的单位实行了"联会制"。洪洞县将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编制统一划归了财政局,其业务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职称评定、工资、奖金及其它福利待遇,均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太原市尖草坪区把会计委派制重点放在行政事业单位和村(街)办企业,对财务收支数额不大,会计业务量小、人员编制少的单位实行"联会制",或由一个会计机构负责几个单位的会计事项。

在此阶段,山西省的两个地方也开始了行动,一个阳泉市,制定出台了《阳泉市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意见》,另一个就是忻州地区,在总结保德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忻州的实际,于20xx年5月初作出了在全区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决定,制定出台了《忻州地区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意见》和《忻州地区会计委派实施细则》,对实施会计委派的指导思想、方式步骤、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使用、考核、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全区地、县两级的委派工作迅速展开。在这一阶段,全省有29个县市区全推开了这项工作,试点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而且有的已经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会计委派制运作方式。其中,兴县、绛县、洪洞等县和忻州地区是搞得比较好的,尤其是忻州地区为了从组织机构上委派制工作提供保障,提出的要在不增加职数,不增加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三不增加"的前提下成立会计局的方案,为各地市和各县区顺利成立会计管理机构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既解决了会计委派工作中急需成立会计管理机构的问题,又符合了当前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

3、稳步推进阶段(20xx年8月-12月)

20xx年,中纪委二次全会把会计委派试点工作作为从源关上治理行为的重要措施来抓。这为我们总结经验、加大力度、扩大范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xx年8月份,省纪检委、省财政厅在忻州市联合召开了"全省会计委派现场会"。各地市纪检委书记、财政局局长、会计科长参加了会议。中纪委、财政部派人专程参加了会议。省纪检委、省财政厅、中纪委办公厅、财政部会计司的领导同志讲了话。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开阔了思路。与会同志通过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和认真讨论,亲身感受到了搞好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开阔了思路,学到了方法,为在全省普遍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会议以后,临汾地区、运城地区、吕梁地区和其它地市的一些县区会计委派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为了指导和规范会计委派试点工作,并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还及时起草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实行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山西省财务总监管理试行办法》。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会计委派工作的可操作性。到年底,各地市都确定了会计委派制试点县。忻州、阳泉、运城、临汾4个地方本级和全省的71个县区均实行了委派制。对2352个单位,2922名会计人员实行了委派。

4、全面推行阶段(从20xx年初到现在)

20xx年新年伊始,全省各地市和部分委派试点县的财政局领导、会计科长、会计局长于1月12日至13日齐聚吕梁地区中阳县,交流推广了中阳县"真派"、"实派"的经验。早在20xx年10月份,吕梁地区中阳县在会计委派过程中创造了"三个全省第一"。即实现会计人员100%的交流;第一个试行财务稽查员制度;会计机构和人员分别精简了34%和43、7%,居全省第一。中阳县制定的方案起点高,工作推选的力度大,解决了我们长时间思考但未能解决的问题。中阳县的经验使得会计委派制改革大大前进了一步,中阳经验的推广标志着山西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结合20xx年会计委派制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在中阳会议上确定了20xx年会计委派制工作目标,提出要在省、地、县三级同时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结合机构改革,省、地(市)、县三级都要成立会计局,达到层层有机构、有试点的目标,形成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由条条向块块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的局面。具体目标是:在县区一级要全部推行会计委派制。已经推选了会计委派制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会计委派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把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地区一级社会实践调查是学员从有困境的学习走向没有困境的学习企业的第一步,更是学员认识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我积极地联系了三、四个企业,最终选定到怀来奥润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实践调查。

篇8:会计专业毕业实习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调查报告

春节之后,为了积极响应学校要求的在毕业前需进行工作实习的政策号召,并为我以后的正式上岗作必要的热身准备,我主动联系了我的签约单位巨化集团公司。在与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相关领导进行了热忱的磋商之后,我被安排到了集团公司下属的电化厂财务科成本室进行会计实习工作。

在与该厂人事科的主管人事调配的领导进行相关的交流之后,我便被其领到了财务科科长处,并与诸位同事见了面。初来乍道,我当然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一无所知,所以一切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看凭证当然是最基础也是最为实在的行为选择与开展工作的入手点。虽说在以前的实习经历中,我已经看过相当多的凭证了,但对于一个全新的实习工作周期来说,其还是十分必要的,毕竟各个企业之间的会计科目与凭证样式的设置几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我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之中看出差异,并总结出其间相通的原理点。

经过我几天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对本岗位的各类凭证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由于本集团公司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德国sap公司开发的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r/3系统,其意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为整个集团公司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的实时信息整合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层及员工提供一个运行手段和工具的有效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以权变理论联动内部控制,优化业务流程,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模式,反映了企业对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从而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该应用系统实现了很好的集成性和层次丰富的功能,其应用系统一般分为财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几大系列。其中的财务信息系统已经涵盖了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财务管理模块也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的处理,再到多层次、异地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

据单位领导介绍,巨化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总资产达55亿、下设40多个分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除在浙江衢州本地设有一个大型生产基地之外,还在浙江兰溪、温州、宁波、杭州以及北京、深圳、上海、厦门、香港等地设有分子公司与联络处。对于这样一个大型企业来说,要是没有erp系统的协助,想要实现整个集团公司内的运营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及时、有效整合,势必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性,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信息传递滞后、管理指令难以及时下达等诸多弊病,呈现出“上不通,下不达”的混乱局面,这也正是以前我们国有大型企业所面对的一个共同症结。

在集团内部各部门之间逐步实现了erp系统上线联网之后,企业的信息传递状况及运营状况已得到显著的改善。不仅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库存控制、生产规划以及销售管理周期得到大幅的缩减;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管理方面,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由于系统能在月末自动汇总相关的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帐目的结帐进度、解放了财务人员的双手。

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集团公司的计财部门可以方便、及时地统驭、汇总下属各单位的各项财务指标数据,而不用再像以往那样需要人为地去上报各项数据。对于各厂的财务科来说,则更真切地体会到了erp的推广应用所带来的便捷性。仅拿处理领料单这一项来说,以往在从仓库取得领料单后,财务部门都需要自行将其数据一个个地录入财务系统之中,而如今由于仓库部门与财务部门同处于erp的信息共享之下,财务部门就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提取仓库部门输入的相关原材料变动数据,使得以前那种自成体系、各自奋战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善,大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同时,成本控制岗位所下的生产用料定单亦可通过erp物料管理系统及时地送达生产车间,使得生产用料情况得以被及时地控制与掌握。

另外,实施erp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方案之后,亦便于公司实施网络营销战略。公司同全球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家大商社建立了贸易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公司的市场范围。

事物总是具有其双刃性,erp财务管理系统亦是如此。虽然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十分的强大,但是其是建立在复杂的数据输入操作程序的前提之下的。它不像以往我们所使用的其他财务软件那样只是单纯地使用“借”和“贷”,其为了更便于搜集、汇总相关的数据,将“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划分。其根据消费者、供应商、资产以及商品等科目使用内容的不同,将凭证借贷方分录代码划分为99类。每一个分录代码都代表不同的凭证内容、借贷方向与使用内容。其次,erp系统凭证的类型也根据所反映的对象不同,将其分为42种类型,而不像以往我们平常所使用的“收、付、转”那样的简单分类。另外,erp财务管理系统人为地将整个会计核算主体划分为若干利润成本中心,用以区分、归结各部门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并设置了wbs索引元素,系统可通过它来自动汇总需要汇总的相关成本费用。这些都抬高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增加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负担。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在我实习的这四十多天当中,我一直没有放弃对erp财务系统的钻研,但也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已,而且还只是仅限于成本核算岗位的范围内。要想真正地熟练掌握erp的相关操作,对于这短暂的实习期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非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时日才可。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9:社会调查报告会计专业范文_社会调查报告_网

社会调查报告会计专业范文

一、公司概况

洋洋精密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和销售自产的各种化妆品配件,如化妆用镜,盒及各种用途毛刷产品的台资公司。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与管理优势,加强创新及优化企业核心能力,勇攀行业高峰。公司产品90%外销,10%内销。产品有:Artistry(雅姿)、NYX(尼克斯)、Babyliss PRO(法国依韵)、Chlitina(克丽缇娜)、Mary Kay(玫琳凯)等的化妆配件均由洋洋精密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公司对产品的研发及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洋洋精密有限公司坚持经优质的服务,完美的品质,最低的价格为目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为广大客户服务。

二、洋洋精密有限公司基本财务状况

洋洋精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300万元人民币。因企业规模不大,该公司的总员工不足200人,公司财务管理结构的组织形式为外聘财务事务所为该公司报税,公司内部只设一位出纳及内账会计,负责现金管理支出及内部财务所有统筹工作。其主要会计政策是执行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会计年度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速达财务软件。公司20xx年度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096981万元,销售成本为2344851万元,毛利为562万元,毛利率为13.78%。

三、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争取竞争主动性的强有力的措施。几年来,洋洋精密有限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制定新的营销策略。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扩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其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有效的信用标准。公司财务部门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在做好应收、应付款项的日常工作外,根据应收账款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往来款项的信用政策和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减少坏账创造条件。该公司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

第2/5页

惠时,必须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应考虑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公司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以及客户的资信程度,在成本与效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二)进行风险排队,确定信用等级。该公司通过对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标准。对反映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以及长期偿还负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进行分析。结合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及竞争的需要,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于不同的信用优惠或附加限制条款。

(三)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催收报表》。该公司按照客户账期情况设立《应收账款催收报表》,详细反映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各个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每笔账龄等财务信息,每周由财务部门主管信用控制管理人员发送给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跟进。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客户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通过《应收账款催收报表》的编制,公司管理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就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四)建立催收责任制。该公司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即将应收账款催收工作责任化到个人,将应收账款回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对造成未收回账款的项目负责人予以警示,而对完成收款任务的个人予以奖励。

四、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洋洋精密有限公司司的整个应收账款管理体系还是比较全面、规范的。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实践中本人也了解到该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占用流动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赊销商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造成现金流入短缺,影响该公司资金周转,从而影响其正常经营。

(二)增加经营成本,削弱短期偿债能力。赊销虽然使公司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现金流入并未增加,而且在应收账款引起的催收中,该公司

第3/5页

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加速了公司的现金流出,也削弱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应收账款的账龄越来越长,增加坏账风险。应收账款如得不到及时清理,该公司不能按时收回货币资金,则意味着潜在的坏账风险,账龄越长,坏账的风险越大,会增加收账成本。该公司还发生了长期赊销客户(个体户经营的小化妆供应客户)在协议结账时竟然人去楼空的情况。

五、改进建议

针对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不足,本人结合专业所学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强化应收账款回收工作。采用账龄分析的方法计算每一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和所有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并以此来强化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为了加快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除了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外,也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收账程序和方法,如采用电话、信函和发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也可采用个人拜访或委托专门收账机构进行回款,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对欠账客户采取提起法律诉讼的方式来收回应收账款。

(二)重视做好客户的信誉评价工作。销售人员不能一味追求销售量,收款是比销售更需要管理和慎重的环节。要回避应收账款的风险,就必须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并根据信用评价结果确定销售政策。在与客户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的时候,事前一定要做评审,综合评价这个客户的品德、能力等,在合同执行一段时间后,就要对此客户进行一次综合评审,对于一些毛利不理想的客户,在查找自我成本控制的问题的同时,也需对确实没有合理利润的客户中止合同。

(三)对客户的信誉要进行长期动态的监管。由于市场环境各个因素的影响,客户的经营状况、偿付能力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在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要注意后续的监督调查,根据客户的状况调整销售策略。公司要发展,必须扩大业务,将必然会出现赊销,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只要洋洋精密有限公司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相信在该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在今后的各方面会有更新的突破,取得更好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第4/5页

此次在洋洋精密有限公司的社会实践,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实践,有很深的体会,感觉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能主动的请教,虚心的学习,尽量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使自身的理论知识更上一个台阶,实践能力与水平也得到较大地提高。

篇10:2024年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2018年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年海安国税新增纳税人184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7%。而在*年,县政府下达民营企业发展目标要求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9250户。不断增加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增加了税源,另_方面也对基层税收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最近,在进行纳税评估、一般纳税人复检等工作时事,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不尽如意,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已刻不容缓。

中小企业财务状况

(一)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1、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二)调查的结果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2、账册设置齐全32户,占调查户数的64%;记载及时,或基本及时的20户,占调查户的40%;帐实相符5户,占调查户数的1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 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三、加强管理的思考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宣传月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税法意识,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涉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二是强化办税人员的培训管理。办税人员是联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桥梁,是税法宣传声音的传播者,是决定征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办税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诚信做账意识的增强。

1、建立办税人员档案,成立办税人员协会,明确分片办税负责人,通过自律组织,交流工作体会,提高业务。

2、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办税人员例会制和考核制,定期进行活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办税人员考核登记簿》,重点考核财务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通过日常征管、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来综合评价。

三是严把认定关。税务认定中涉及到对账册、凭证管理的有一般纳税人预认定、正式认定、年检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在各种认定、年检、鉴定中,要严格把关,不能迁就,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不能让其过关。

四是减少责任区人员“不务正业”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都会落实到基层管理分局,责任区的管理人员更千头万绪,经常要应付各种学习、考试、检查,不断要写小结、写心得、写信息、报报表,不但要管理、评估更要搞创建,每月到责任区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到责任区的时间,每月最好不少于12个工作日。

五是加大评税、稽查力度。纳税评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账外经营、做假账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在稽查中发现做假账故意偷税的建议处于二倍以上罚款。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谁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有个多大的变化,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纳税人设置全总账、出纳、保管岗位,设置全相应账册;

第二步是“实”,就是要求纳税人如实、全面记账;

第三是“规范”,就是要求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记账。在做好以上五项工作,经过这三个步骤后,中小企业纳税人财务状况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篇11:会计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_调查报告_网

会计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

实践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为对象,进行实地学习与实践。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实践内容:初步接触会计工作和工商注册工作。熟悉会计工作作流程。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长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长辈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便在闲余时间与出纳聊聊税控机的使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无所适从,因为在学校学的课本上根本就没提过这种新的机器。

大学生的实践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够体现它的意义。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12:会计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会计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初,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实习。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是我通过这次财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财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 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一个月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篇13: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会计学社会调查报告

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处罚的讨论

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并对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有直接责任的总经理、厂长、财务科长进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留党察看等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述这些做法对已经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违犯法律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处罚和处分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但是,如果仅仅以事后理的方式来制止新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力度是不够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企业文化,不是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管理机构所能造就和形成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经营目标和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腐败,对已产生企业文化腐败的那些经济组织,限期整改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调整只是动其肌肤而难伤其筋骨,而其腐败文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仅对个人加以惩罚,由惩罚个别有罪之人替代经济组织的违法之过是不足以消除影响的,应该同时对企业加以经济制裁,令其对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补偿。另外,一个企业能产生大量的会计假信息是会计主体不到位的表现。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组织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假信息出得越多的企业,这种缺位和越位情况越严重。处罚己经造成危害的缺位者和越位者,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只要缺位实质还存在,新的主角还会重新登场,旧戏重演。因此,不能把制造会计假信息的问题只看作是账务调整的问题,在具有严格会计主体概念的企业中,账务调整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企业的会计业务置于有组织的厂际会计集体监督之下,是一种既能剥离企业主体侵犯会计主体,又能保证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密切沟通的社会监督方式。

二、关于会计主体的到位

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项管理策略上,一是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障会计主体的到位;二是要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提高职能水平,提高会计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企业主体越位。

会计主体的不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是企业主体越位的行为结果。从抽象的关系来讲,会计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再生产运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主体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的能力,财务成果是企业活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财务成果的表达,则必须通过会计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在极大的程度上能与企业主体的意志一致。但是二者在经济管理关系上的区别,往往会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特别是管理规则不同造成的矛盾,造成会计主体难以到位。会计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体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两个方面;企业主体在财务管理上则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各项规则。会计主体所遵循的管理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令性和指定性,企业主体遵循的管理规则则具有制度化、灵活性和协商性。以会计核算规则为例,相同的会计核算规则,两个主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会计核算原理及规则对于会计主体来说是条例和命令,会计主体所关心的是会计客体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账面上来;企业主体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债权及债务关系如何摆平衡,企业经济地位如何保障,企业与国家、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会计主体讲究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建立的是一整套以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和汇总方法为内容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主体讲究的是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的管理目标。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要使会计主体在企业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定位,首要的任务是实施管理体制的更新和改造,企业主管会计的地位不应受到企业主体的制约,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会计法》强调了企业主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法、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对充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主体定位标准。包括心理定位标准、素质定位标准、环境定位标准和职业定位标准。心理定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位的思想稳定性和优越感,即会计主体定位的心态平衡感,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主体执业活动意味着知识,文化,技能的高速交流与融合,是会计主体稳定在位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作用的基本条件。从业于会计主体的个体不能只是会算账的机器,而是会把握企业经济信息流通

的“会计人”。素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工作技能、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每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再教育不同,必然表现出个人的素质差异。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定位要赋予明确的概念和内涵条件,素质高低之分,反映到会计主体身上,就是对不同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的素质要求,实施会计主体合格或资格的定期考核,是确保素质定位的手段。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职位相对固定时,他们总是会置身于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会计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环境与会计主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会计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与企业环境的差异,会计上的高手同企业管理上的高手都是由各自的从业环境所造就出来的,如果把两个主体的环境位置互换其位,恐怕谁也难以胜任其责,因此,强调会计主体的环境定位是保证会计主体到位的充分条件。职业定位是指对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的识别和定位,有人对职业定位的种类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职业定位包括技术型定位、管理型定位、创造型定位、自由独立型定位和安全型定位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些分类在性质上并不是对职业的好坏之分,而是对职业标准的划分,会计职业应是一种技术型为首,管理型和安全型为辅的职业。作为技术型主体,从业者在会计技能和技术上具有强烈的从业意愿,把希望寄托在继续研究自己的会计专业上;作为管理型主体,具有很好的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控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管理素质,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具有长期稳定和安全的心态。总之,保证会计主体的定位,必须首先确认会计主体定位的基本标准,这是选拔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标准。

三、关于创建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这是研究会计行为涉及的基本问题。如果信息发自客观事物对自身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如天气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物质运动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会计信息则不完全是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以企业的收益和资产为例,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客体,也是会计

行为所要反映的会计客体,但是,收益的确定和资产的计量则需要通过会计人的脑力劳动来表达,这就在会计客体和会计信息之间设置了一道人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在会计信息能否完成对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会计客体状况的信息表达是有差异的。所以,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对会计

客体进行价值表达和服务的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会计工作性质的机会。作为会计主体,至少应该以真实的行为去完成对会计客体的表达和服务。事实上,虽然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物流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体,但它的价值面却必须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会计客体的价值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对价值面的描述在目前又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表达,并通过会计信息的途径向会计的服务客体进行传达,这使得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完全受到人的行为的控制,在未能揭话出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人们只能将己获得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面貌的价值来认识,而一但会计信息的失真被暴露出来,人们就将失去对企业经济活动价值面取得认识的机会,从而造成决策损失。

如何才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会计行为的有意扭曲,这就要求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渠道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即会计规则。我们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但如果会计信息是由不遵循会计规则的行为来产生和提供,那必定会严重失真。这至少是判断会计信息虚假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向失真的会计信息提出判罚意见的基本依据。在此,我们已把虚假的会计信息同会计信息的失真作为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讨论了。事实上,有可能确实存在由于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的劳动而产生,以至因表达能力的缺陷而失真这种事实,如果会计行为是规范的,即便信息失真,也只能在会计规则上我原因,是会计规则的不完善容留了低能力的存在,在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时,必须分清是因会计规则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误还是因人的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既定的会计规则下,科学的识别方法便在于对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的研究与设立。实现会计行为合理化,是配合实施会计规则、会计管理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不正当行为歪曲,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基本保证。

建立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首先需要从会计行为的思想现代化、会计行为方法现代化和会计行为内涵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会计行为科学的理论出发点,并以理论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会计行为的合法化、组织化方案,最后具体落实到对会计行为目标的确定和界定。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必须是以会计客体为基础,既能满足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确保会计主体自身合法权益的双向标准行为,必须是能满足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评价各项会计职能的综合标准行为;必须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的经济标准行为;必须是能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经济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讲究会计规范的法律标准行为;必须是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己任,严格把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标准行为。我们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创造一个完善的行为空间,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标准管理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者在会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就能识别和暴露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尽量减少因会计工作的失误和违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纯洁会计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14:社会公德方面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社会公德方面的调查报告

所谓的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下面是挑选较好的关于社会公德方面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 调查背景

社会的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人们需要快速的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所以一些涉及社会公德的问题现在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们社会前进的脚步。社会公德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二. 调研目的

公德的培养是一项事关重大的事业,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项事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指出国民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国家也提出了“八荣八耻”,明确区分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和高尚的社会公德行为。公德的培养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公德的教育是其他道德教育的基础,因而全社会都有责任将社会公德建设好。

如今大连市长海县已经被当作旅游胜地重点建设,我们海岛人民就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美丽新长海,从而使外来旅游者感受到我们的淳朴民风,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到长海县观光旅游,为长海县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因此,我利用暑假长达40天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假期的时间比较充裕,我会充分利用时间,拓宽调查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准确的资料,以此来确保调查结果的精准。

三.调研范围和对象

(一)调研范围

我把长海县的大长山岛镇作为主要的研究区域,并且侧重对人口密集的社区进行调查。当然一些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重点调查地点。

(二)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我把调查对象归纳为上班族、学生以及老年居民。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层次划分,有助于更好的梳理调查现象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并解决问题。

四. 调研方法

(一)调查方式和方法

此次调研,我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有:抽样调查法与问卷法相结合,访谈法,观察法等。这次市民社会公德的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首先对样本进行分配。计划所调查的样本数为100,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老年居民,学生,上班族)进行分层抽样。其次对样本进行布点,以社区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塔山社区、东山社区、中山社区等,主要采用街头拦截式方法进行问卷发放,为了调查的顺利进行,为接受调查者赠送小礼物(一支笔)。

在调查中期,采取观察法对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观察,以此获得作直观的资料;分别从不同层次的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人作为访谈对象,获得大量意见观点。

(二)分析研究方法

1.审核问卷

检查回收的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重复、遗漏,剔除空白问卷,统计有效问卷数量。

2.分组整理

对经过审核的问卷分别归入适当的类,根据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预先分组分类。

3.统计分析

对于分组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与百分比,在此基础上分析。

五. 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

(一) 经费预算:交通费用50元,问卷印刷费20元,礼物费用100元。

(二) 进度安排:7月20日至22日查阅资料,设置问卷;7月23日至26日发放问卷并回收;7月27日至31日对问卷惊醒整理分类、统计分析。8月1日至8月10日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六.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长海县地区人民社会公德现状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一)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改善目前社会公德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社会上有75%的市民认为加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这种办法是最有效的,而只有13%的市民认为要加强管理监督队伍来维护社会公德问题。(注:蓝色部分为强舆论监督、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红色部分为加强管理监督队伍;黄色部分为加强教育宣传;青色部分为其他观点)。

(二)多数被访者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差。

人们自身社会意识的薄弱引发了一系列违法的行为。下图充分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其中公德意识波若占整体被访者的31%,舆论监督、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也占很大比例,分别是18%,29%,22%。可以发现个人公德意识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

13423于淼——实习总结、社会调查报告

(三)多数被访者认为目前违反社会公德现象严重的是:不遵守公共秩序。

不遵守公共秩序包括不文明乘车,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等等。违反社会公德的主要现象是不遵守公共秩序,这一项占32.1%;不遵守规章制度占22.3%;不遵守礼仪规范占21.3%没有社会公德意识占24.4%。

七. 结论

社会公德古人将其归纳为忠、孝、仁、义、礼。智、信,这种公德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延伸,如今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作为社会公民,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别人,如果每个人都树立高尚的公德意识,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少了那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权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真的发展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么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啊,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们才会真正地幸福起来。

但是生活中仍然时时可见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例如,公共设施被破坏,拦路抢劫时路人却视而不见,酒驾导致无辜路人丧生,旅游景点建筑上被乱写乱画,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面对这一切,我们热切呼唤良好社会公德的回归和重建。

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公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时代发展的进程给予了它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承担起公民义务和责任,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首先塑造自己的个人品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讲公德树新风的新风尚。当然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我相信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社会公德一定会重新绽放光彩。

篇15:2024年会计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_调查报告_网

2017年会计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

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处罚的讨论

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己着手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并对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有直接责任的总经理、厂长、财务科长进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留党察看等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上述这些做法对已经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违犯法律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处罚和处分是十分必要和恰当的。但是,如果仅仅以事后理的方式来制止新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力度是不够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企业文化,不是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管理机构所能造就和形成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粉饰经营目标和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腐败,对已产生企业文化腐败的那些经济组织,限期整改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调整只是动其肌肤而难伤其筋骨,而其腐败文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仅对个人加以惩罚,由惩罚个别有罪之人替代经济组织的违法之过是不足以消除影响的,应该同时对企业加以经济制裁,令其对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补偿。另外,一个企业能产生大量的会计假信息是会计主体不到位的表现。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组织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假信息出得越多的企业,这种缺位和越位情况越严重。处罚己经造成危害的缺位者和越位者,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只要缺位实质还存在,新的主角还会重新登场,旧戏重演。因此,不能把制造会计假信息的问题只看作是账务调整的问题,在具有严格会计主体概念的企业中,账务调整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企业的会计业务置于有组织的厂际会计集体监督之下,是一种既能剥离企业主体侵犯会计主体,又能保证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密切沟通的社会监督方式。

二、关于会计主体的到位

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项管理策略上,一是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障会计主体的到位;二是要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提高职能水平,提高会计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企业主体越位。

会计主体的不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是企业主体越位的行为结果。从抽象的关系来讲,会计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再生产运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主体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的能力,财务成果是企业活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财务成果的表达,则必须通过会计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在极大的程度上能与企业主体的意志一致。但是二者在经济管理关系上的区别,往往会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特别是管理规则不同造成的矛盾,造成会计主体难以到位。会计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体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这两个方面;企业主体在财务管理上则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各项规则。会计主体所遵循的管理规则具有强制性、法令性和指定性,企业主体遵循的管理规则则具有制度化、灵活性和协商性。以会计核算规则为例,相同的会计核算规则,两个主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的:会计核算原理及规则对于会计主体来说是条例和命令,会计主体所关心的是会计客体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账面上来;企业主体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债权及债务关系如何摆平衡,企业经济地位如何保障,企业与国家、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处理。会计主体讲究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建立的是一整套以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和汇总方法为内容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主体讲究的是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的管理目标。

要使会计主体在企业管理的活动中确保定位,首要的任务是实施管理体制的更新和改造,企业主管会计的地位不应受到企业主体的制约,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会计法》强调了企业主管人员同会计人员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法、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对充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主体定位标准。包括心理定位标准、素质定位标准、环境定位标准和职业定位标准。心理定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位的思想稳定性和优越感,即会计主体定位的心态平衡感,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主体执业活动意味着知识,文化,技能的高速交流与融合,是会计主体稳定在位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作用的基本条件。从业于会计主体的个体不能只是会算账的机器,而是会把握企业经济信息流通

的“会计人”。素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工作技能、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每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再教育不同,必然表现出个人的素质差异。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定位要赋予明确的概念和内涵条件,素质高低之分,反映到会计主体身上,就是对不同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的素质要求,实施会计主体合格或资格的定期考核,是确保素质定位的手段。当会计主体的从业人员的职位相对固定时,他们总是会置身于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会计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环境与会计主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会计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与企业环境的差异,会计上的高手同企业管理上的高手都是由各自的从业环境所造就出来的,如果把两个主体的环境位置互换其位,恐怕谁也难以胜任其责,因此,强调会计主体的环境定位是保证会计主体到位的充分条件。职业定位是指对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的识别和定位,有人对职业定位的种类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职业定位包括技术型定位、管理型定位、创造型定位、自由独立型定位和安全型定位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些分类在性质上并不是对职业的好坏之分,而是对职业标准的划分,会计职业应是一种技术型为首,管理型和安全型为辅的职业。作为技术型主体,从业者在会计技能和技术上具有强烈的从业意愿,把希望寄托在继续研究自己的会计专业上;作为管理型主体,具有很好的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控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管理素质,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具有长期稳定和安全的心态。总之,保证会计主体的定位,必须首先确认会计主体定位的基本标准,这是选拔会计主体从业人员的标准。

三、关于创建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这是研究会计行为涉及的基本问题。如果信息发自客观事物对自身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客观事物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如天气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物质运动状况信息的自然表达,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会计信息则不完全是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以企业的收益和资产为例,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客体,也是会计行为所要反映的会计客体,但是,收益的确定和资产的计量则需要通过会计人的脑力劳动来表达,这就在会计客体和会计信息之间设置了一道人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在会计信息能否完成对会计客体的真实表达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会计客体状况的信息表达是有差异的。所以,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对会计

客体进行价值表达和服务的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会计工作性质的机会。作为会计主体,至少应该以真实的行为去完成对会计客体的表达和服务。事实上,虽然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物流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体,但它的价值面却必须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会计客体的价值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对价值面的描述在目前又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表达,并通过会计信息的途径向会计的服务客体进行传达,这使得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完全受到人的行为的控制,在未能揭话出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人们只能将己获得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面貌的价值来认识,而一但会计信息的失真被暴露出来,人们就将失去对企业经济活动价值面取得认识的机会,从而造成决策损失。

如何才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会计行为的有意扭曲,这就要求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渠道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即会计规则。我们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但如果会计信息是由不遵循会计规则的行为来产生和提供,那必定会严重失真。这至少是判断会计信息虚假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向失真的会计信息提出判罚意见的基本依据。在此,我们已把虚假的会计信息同会计信息的失真作为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讨论了。事实上,有可能确实存在由于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的劳动而产生,以至因表达能力的缺陷而失真这种事实,如果会计行为是规范的,即便信息失真,也只能在会计规则上我原因,是会计规则的不完善容留了低能力的存在,在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时,必须分清是因会计规则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误还是因人的行为不规范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既定的会计规则下,科学的识别方法便在于对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的研究与设立。实现会计行为合理化,是配合实施会计规则、会计管理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便会计信息免受不正当行为歪曲,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基本保证。

建立会计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制度,首先需要从会计行为的思想现代化、会计行为方法现代化和会计行为内涵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会计行为科学的理论出发点,并以理论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会计行为的合法化、组织化方案,最后具体落实到对会计行为目标的确定和界定。会计行为合理化标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必须是以会计客体为基础,既能满足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确保会计主体自身合法权益的双向标准行为,必须是能满足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评价各项会计职能的综合标准行为;必须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的经济标准行为;必须是能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经济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讲究会计规范的法律标准行为;必须是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己任,严格把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标准行为。我们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创造一个完善的行为空间,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标准管理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者在会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就能识别和暴露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尽量减少因会计工作的失误和违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纯洁会计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