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国旗下讲话(实用四篇)
发布于2024-01-07 08:02,全文约 3107 字
篇1:学会生活国旗下讲话稿
童年里的生活多到数不清,可是每一件事都让人难以忘怀,想起来就哈哈大笑。可是只要每次看到我家那台饮水机时,小时候的那件事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
在我还小时,家里有一台饮水机。我不是特别喜欢从饮水机里流出来的水,因为在那时我认为,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是不干净的,饮水机上有水龙头,所以饮水机里的水也是不干净的。有一次,家里的饮水机快没水了,妈妈打算叫一桶水过来。她把饮水机里剩余的水都接到一个大碗里,然后把碗放到桌子上就去打电话了。我正好看见了那碗水,便蹑手蹑脚地走到桌子旁,坐在椅子上把头伸到碗里,舔了舔里面的水,觉得味道甜甜的,心想:反正饮水机的水是不好的水,到不如用这些水来洗手,还可以让手香香甜甜的。就这样试一试!
我轻轻地走到卫生间,拿出了喜欢的小鸭子香皂,又慢慢地走了回来。我一下子就把手伸进了水里,好凉快呀!我把手浸湿,拿起香皂,把左右手都仔仔细细地涂了一遍,一个小缝隙都不错过,终于涂好了,看着满是白沫的小手,再想想妈妈看见我那干干净净、香香甜甜的手时开心的表情。我非常高兴,二话不说就把手伸到碗里仔细地搓洗起来。我洗的很用心,终于,洗好了!我闻了闻手的味道,嗯,香香的;又舔了舔手,唔,一股涩涩的味道。我心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不是用的甜甜的水洗的手吗,手为什么不甜呢?
我立马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用甜甜的水洗手手不会甜呢?”妈妈问:“你从那里弄的甜水呀?”我说:“就是桌子上的那碗水呀!”只见妈妈“啊”了一声就跑向客厅。我走向客厅发现妈妈哭笑不得的看着我,说了一句:“这水是用来喝的,不是洗手的。”
这件事给我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一丝香香甜甜的味道,.更让我在这无比美妙的味道中快乐的度过了我的童年。
篇2:学会生活国旗下讲话稿
小时候我很喜欢帮忙别人,有时甚至还会去大街上寻找一些需要帮忙的人。我小时候的一天,这一天十分炎热,骄阳似火。我刚放学,准备过马路去买一个冰棍。突然,我望见一个小孩在树底下哇哇大哭。我急忙安慰他说:“好了,好了,男子汉哭什么,有话慢慢说,有什么困难我来帮你。”他便停下哭泣,抽噎着说:“我把回家的钱丢了,坐不了车回不了家了。”说到这时他又哭了起来,我看他又哭了起来边说:“别哭了,我给你钱,你快坐车去吧。”刚把手放到口袋是心想:“这可是我买冰棍的钱呀,这可怎样办。不管了,不就少吃一个冰棍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把卖冰棍的钱给他,转身,飞快的跑掉了。还有一次,我们小区的张大妈出门时忘记带钥匙。她正准备拨开锁公司时,我正顺路透过。她便把我挡住了,让我帮她一个忙。我高兴地同意了。她让我从她家的一个烂掉的防盗网中钻过去,去取在客厅桌子上的一串钥匙。我思考了一会便同意了。张大妈家在一楼,我看了看那跟烂掉的防盗网,再看了看我的身材,就应能过去。我侧着身子,先把脚伸进去,然后,同时把头与身子钻了进去。最终顺利的取出了钥匙,张大妈直夸我是好孩子。从以上两件事来看,我还是挺乐于助人的嘛,怪不得别人都夸我是“小小活雷锋”。
在这个的社会里,让我们人人献出一片爱,让我们肩并肩心连心,让我们伸出友谊的双手,共创完美的生活,共创完美的未来。
篇3:学会生活国旗下讲话稿
一向以来,长大都是一种向往,一种对心中梦想付出努力的态度。
还记得小时候盼望长大,是因为邻家的哥哥姐姐总能结伴骑着自行车去郊游踏青,而我也总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母亲却是说:“你还太小”。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心中总有无限委屈,年龄限制了许许多多的行为。我会坐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哥哥姐姐们的身影,仰起小脑袋看着天空,心里默默想着:快点长大,快点长大吧。之后,入学了,成为学生。低年级的时候盼望长大是想要拥有像高年级学生那样成熟的脸和颀长的身形。高年级的时候盼望长大是想要体会完全陌生的初中生活。而如今已是初中生活的末节,又开始盼望长大,期待高中尽情挥洒汗水的三年奋斗时光,甚至开始憧憬起大学在我们眼中闲适的生活。流光易逝,我们都明白我们早已离开了那个遥不可及的童年,我们再也不能毫无顾忌地说出“上火星”这样天马行空的梦想。如今想起那些以往说过的梦想,会不自觉地用童言无忌来敷衍过去。
那些天花乱坠的梦想在我们越来越明白现实的思想里显得苍白无力。可是,我们脑海之中,因为逐渐成熟起来的思想,对于未来的定义变得更加切实起来。不会像以往那样想当然,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我的本事作出最佳的评估,然后定一个可行的梦想,朝着这样的目标,坚定地大步向前。也许不再是过去信誓旦旦的远大梦想,可是却是贴合自我并且看得到期望的。因为长大,我们学会抓住适合自我的未来的尾巴,向着那道曙光前进。这或许就是长大的最大益处吧。如今的我们,正在未来的路上坎坷却努力地前行。我们需要不断长大,用长
大这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来为梦想铺出最坚实的基垫。天天都在盼望长大,只为离心中的梦想近一些,再近一些。
篇4:学会生活国旗下讲话稿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北方农村,母亲不识字,但她挂在口头上那些朴实的土言土语,虽不是登上大雅之堂的家规家训,但却一直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
每当最困顿的时候,母亲总对我说“多干点是累不坏的!”在北方农村的土话中“累不坏就是累不垮”的意思,第一次体会这句话是10岁的时候。
那年夏天,姐姐们在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来不及喊回来,母亲让我请一天假不上课了,帮着把5亩多地的麦子铡麦穗铺场院,若当天不做完,别人家就要用场院了。5亩多地的小麦,需要我一捆一捆地送到铡刀下,母亲操刀铡断麦穗,我将麦穗铺场,麦秸秆码垛。我们干呀干呀,三伏天的日头让汗水直淌,从太阳初升到晚霞映在天边,我们终于铡完了那个大麦垛。傍晚同村收工的大人路过场院,都觉得不可思议,就是两个“男劳力”也得干一天才完的活,一个女人带个10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完成的,是个奇迹。只有我知道,当我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起来的时候,站在铡刀机座上、抚起头发擦汗水的母亲说“孩子,只要心不累,痛痛快快地干活,多干点是累不坏的。”就是母亲滴淌着汗水的脸庞和这句话,让我站起来,最终完成了看似完不成的活儿。
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着这句话。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没有一个“男劳力”,也养不上一头牛作畜力拉车犁地,10多亩的农地全靠母亲一人,还要拉扯着我们姐妹四个,操持全家人的生计。即使这样的条件下,在我们姐妹四个到上学年龄时,她咬咬牙,把我们都送进了学校。
那个时候,天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时,看到母亲拖着疲倦的身子从地里回来,到家又是“放下耙子又是扫帚”,喂鸡、喂猪、做饭,晚上,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几个裁衣做鞋,就没看到她歇过,母亲是家里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
长大参加工作,我的第一个岗位是水电运行“四值三倒”值班员,夜间对整个电站巡回一遍差不多要走2个多小时,每次下来两腿像灌了铅似的,回到电站中央控制室,还要不眨眼地继续监控电站运行,每次半夜到水下廊道泵房里抽水,裹着军大衣站着都能睡着。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母亲说:“闺女,你才上班,还年轻,多干点累不坏。”
后来,我到办公室工作,白天脚不离地、人不落座地办事,晚上埋首文案写稿办文。记得一个周末,整幢办公楼都没人,当我坐在静得可怕的办公室里,望着计算机公文系统中满满一大屏“待办公文”和“待写材料”,无言的压力让我崩溃了般地不知所措,这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人往往是被心累累坏的,只要有盼头,多干点是累不坏的。”我豁然开朗了,想到自己校对的文稿明天套上红红的文头,将成为严肃庄重的文件发下去执行,一种价值体现的喜悦涌上心头,累并快乐着,就不累!
母亲常说“人不怕笨,就怕懒,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笨鸟要先飞”。每每懈怠想偷个懒时,母亲的这些口头禅就犹在耳边,想想母亲勤劳的身影,就会催促着我站起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