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工厂员工培训方案(经典4篇)

发布于2024-01-13 06:28,全文约 5762 字

2024-2024学年度新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篇1:股份公司员工培训方案_培训方案_网

股份公司员工培训方案

为响应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号召,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现根据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同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第十年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为了使培训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方案前,人力资源部认真进行了培训需

求调查,调查方式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访谈的对象分别有6位部门经理、10名各部门的一线员工;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位培训(96%希望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希望培训培训方式

参加公开课内训自学教材

1、业务技能75%60%22%18%

2、管理技巧14%76%24%0

3、两者都培训11%50%40%10%

(二)培训内容(排名列前十位)

培训内容希望培训比率

1、提升管理能力57%

2、专业前沿资讯45%

3、人力资源管理32%

4、沟通、商务礼仪28%

5、财务管理20%

6、市场营销技巧18%

7、心理学12%

8、英语、计算机8%

9、法律5%

10、企业文化1%

通过调查,了解到员工对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培训较为关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本年度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

(一)满足公司发展要求

第十年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主攻p4市场,全力生产p4,然而p4对工人技术级别、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要求十分高,现在公司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还远远不到要求,这就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部将通过培训逐步调整员工知识结构,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

(二)员工自身发展需求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相关技能,以帮助员工增加工作信心,并且有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应用这一技能,从而促进部门目标的完成。

三、指导思想

(一)工作即培训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工作”的结合,使员工发生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变化,提高工作能力,改变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绩效,把员工培养成“企业人”,因此培训主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二)管理层即培训师。各级经理均负有培训下属的职责,通过日常工作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下属的培训如何”将作为对各级经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培训是双赢通过培训,公司即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发展需(!)要的人才,员工通过培训,得到晋级晋升的机会,不仅获得物质的满足,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培训指导原则

以战略为导向,按需培训;提高效率,学以致用;保证转化,与时俱进;提倡主动参与,奖励积极。

培训时间

根据公司第九年度产能计划以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分为两次培训。

第一次培训时间:一月1日至一月30日。

第二次培训时间:四月1日至四月月30日。

六、.培训对象

1.新进员工

2.直接生产工人

3.行政管理人员

4.其他有培训需要的人员

七.培训内容

1.新进员工:公司情况、章程等的岗前培训,目的:使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的文化,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内容:(1)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公司经营理念(3)公司发展大事记

(4)公司制度与规范(5)组织文化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公司员工培训方案

一、 培训目的

为提高企业转岗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迅速适应新的岗位,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对承运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学员尽快掌握新岗位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重新上岗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参加培训人员

拟从事水务、包装、输煤、锅炉承运转岗员工65人。其中:女3人。

三、培训时间

20__年8月15日至9月19日,计5周。20__年8月15日全天报到,16日正式上课,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周日休息,执行学院作息时间。周五下午和周一早上公司派车接送学习人员。

四、培训内容及授课方式

为了能尽快达到适应生产实际要求的基本技能要求,根据其职业(工种)特点及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详见培训计划):

1、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化工生产过程与化工安全操作技术;应急救护;水处理工艺操作技术;锅炉操作技术;输煤操作技术;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等知识。

2、操作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钳工操作技术、化工机械维修-管阀;化工机械维修-泵;化工机械维修-压缩机;化工设备与检修等操作技能。

五、有关要求

1、学校选配优秀师资并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2、培训期间李福全任培训队队长,全面负责培训队人员的日常管理及考勤工作。

3、学员在校培训期间,应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作息制度。凡违纪者,学院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4、培训结束后,公司组织符合鉴定报名条件的学员,报名参加中、高级工技能鉴定,鉴定合格取得职业技能鉴定中级以上证书的享受相关待遇。

兖矿煤化工程有限公司

20__年8月14日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65人)

郭善军 高福雷 王 雁 吴桐林 刘现红 刘景富 杨桂林

宋兰英 王三平 赵吉来 柴会坡 杨仁利 张 峰 刘振亮

郑庆军 韩加银 谢洪伟 朱长安 马 强 刘 纪 孟德河

李 辉 胡传洋 王 军 高建胜 王兆征 王卫东 刘 凯

赵开封 郭恒传 时迎平 陈泽全 刘志远 董 凯 吴小芳

张计强 时 亮 韩 超 宋振顺 刘宪一 李聚贤 马万喜

侯贻雷 程子强 张现军 孟祥勇 王玉华 汤传猛 刘太孝

王 蔷 黄广涛 梁文利 秦贞宝 王现华 贾凡全 黄启红

欧玉国 王永梅 武传霞 彭正臣 巩振勇 张俊明 蔡广华

陈凤波 东野建军

带队领导:李福全

篇3:2024工厂员工培训计划

一、分析培训需求——方案设计的前提

培训专家应当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分析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的目标和资料。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可从三方面进行:1,组织分析。根据企业的远景和使命,确定对员工的要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的设计理念贴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2,工作分析。新员工到达梦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本事,如果已经有成熟的岗位说明书,能够直接参照书中对员工的要求。3,差距分析。指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其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需要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本事。

二、明确培训目标,分层设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培训总目标是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依据,具有宏观、不可操作性的特点。典型的表述如经过新员工入职培训帮忙新进员工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一般情景,从而适应企业的各种环境,胜任新工作,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企业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我的职业选择,理解并理解企业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培训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具备可操作性。它一般包括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熟悉企业的各种通用的政策、规章制度;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和产品基础知识、明白岗位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应用各种基本的工作技能等。

三、遵循培训原则

培训原则是对该方案在设计理念上的界定,常见的如以岗位时间锻炼为主,脱岗培训为辅,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针对不一样类别的新员工针对性培养;培养过程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四、明确培训方案的适用对象

如本方案适用于某公司或某部门的新员工培养。

五、设定合理的培训时间

一般公司的职前培训在7—30天不等,少数大型公司的部分职位如销售则要2—3个月;到岗后的培训周期较长,会持续6个月—1年左右。

六、选定适宜的培训职责部门

职前培训由企业总部统一安排,职责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或专门的培训中心;在岗锻炼期间,由员工所在业务部门负责;若跨部门锻炼,则有多个业务部门共同负责。

七、设计培训资料

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资料应包括知识、技能和其他素质方面的培训,他们需要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相贴合,并与工作的要求相关。知识方面应包括企业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战略和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标志及由来、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产品和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还需要增加对应的专业知识,如某公司的技术新员工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10本专业相关图书并经过考试。技能方面应包括有效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会议管理等通用技能。其他素质方面,主要指的是在价值观层面能认同企业的文化。此外,不一样的培训层次有不一样的资料重点,如企业层次的培训倾向于文化、政策等宏观层面,部门层次的培训倾向于部门结构职能、工作职责、关键绩效指标等。

八、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通常包括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主角扮演法等,他们各具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根据成人学习的规律,新员工入职培训应当尽量多采用学员参与度高的方式以提升培训效果。

九、准备好相关的培训支持资源

培训资料及培训方法决定如何选择培训支持资源。一般应包括教室、会议室、工场、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像等,这些安排能让员工从不一样的角度体会到企业的关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尽量研究员工的感受。

十、评估培训效果

企业在实施培训后,应采用必须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

我们提议企业使用在国内外应用最广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这个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1,反应层,在培训结束时,经过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2,学习层,经过考试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资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4,结果层,即产生的绩效,能够经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企业在对新员工培训进行评估时要向第三、四层次的评估发展,因为仅有最终的行为改变和绩效提升才能直观的说明培训的价值之所在。企业应注意,培训评估完成后,需要撰写培训评估报告,资料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培训结果、评估结果及改善提议,以便不断地展现效果、总结经验和持续改善。

篇4:工厂员工培训总结范文_培训工作总结_网

工厂员工培训总结范文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公司的总体工作方针为“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岗位技能”。对于员工的培训大体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安全培训。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对于每一个生产一线工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为以后的岗位培训奠定基础。

岗前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新入厂的工人。

培训的主要内容分阶段进行,首先是电厂的工艺流程及电厂各专业的设备系统简介,然后是电厂机、电、炉、燃、热、化等专业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培训,这个阶段的专业学习要侧重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最后是根据前面的培训结果,结合各自的意愿将培训人员分到有人员缺口的班组工或专业进行跟班培训。

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即统一教材、专人授课、并对所培训内容进行阶段测评。

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总结出对于岗前培训,在前期理论基础知识培训阶段采用集中培训效果显著。把所有需培训人员全部集中到一起,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配以相应的竞争机制,再加上员工各自的上岗压力,能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另外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对集控运行人员进行热工及仪控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事半功倍、获益非浅。

2.在岗培训

在岗培训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之上,同时必须配以严格的竞争上岗机制,才能得以环环相扣,效果显著。

在岗培训是针对所有的在岗员工进行的。

在岗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技能。针对这一培训我们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同时为鼓励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较低岗位的员工可按规定申报高一级的工作岗位,在申报后,必须进行更高一级岗位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的培训,经过必须的内容培训并经考评通过后,可晋升至更高一级的工作岗位。

对于在岗培训我们采取的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定期测评、小组讨论、仿真机培训等。利用学习班,针对运行人员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可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解;对于运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可划定范围,进行定期测评,测评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增强大家学习的动力;对于机组运行中曾出现的异常情况,利用学习班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现象,明确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件重复出现,尽可能将设备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由于我们的机组投运时间较短且自动化水平较高,为强化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水平,定期组织仿真机培训,不断加强事故判断、分析、处理能力的培训。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对于在岗培训,关键在于坚持执行,不能间断,不能流于形式,要系统地、全面地、按计划地认真执行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尤其对于小组讨论和仿真机培训,经过近两年的坚持执行,效果很明显。

3.安全培训

之所以把安全培训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对于发电企业来讲,安全培训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常抓不懈的。我公司对安全培训更是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安全培训是要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培训的。

安全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安规两票,而是所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需要培训的全部内容。

对于安全培训我们要求并做到了每轮班(或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专题,每半年要考评,并且在岗位职责内有规定,若安规考评不够80分,立即下岗再培训。

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对于安全培训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对于安全知识的培训不仅要全面,而且要反复地进行,要认真负责、不折不扣地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在技能竞赛方面,由于我们投入商业运营时间较短,举办竞赛相对较少,在这方面经验相对欠缺,希望与大家多进行交流。近两年为参加集团公司的技能竞赛,为选拔优级选手参赛,我们都要举办一次运行技能竞赛选拔赛,基本上是参照集团公司正式比赛来进行的。

运行技能竞赛选拔赛内容分为笔试、仿真机考试两部分。要求全体运行人员参加选拔赛的笔试,根据笔试成绩选出十名选手参加仿真机竞赛,最后根据十名选手的综合成绩选出前三名选手参加集团公司的技能竞赛。员工的竞赛成绩最后在部门内进行值际评比,值内进行班组评比和个人评比,充分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