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课程建设典型案例(最新四篇)

发布于2024-01-14 10:11,全文约 5360 字

篇1: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典型材料[页2]_事迹材料_网

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三、加强联合研究,提升自身研究能力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积极与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引进“外脑”启发思路,打破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改善研究质量,提升研究水平。,我们与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合作研究,起草了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推动制定了“1+10”的创新政策体系,成功申报了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我们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开展了合作研究,起草了广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实践研究报告,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奖励特等奖。,我们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合作研究了知识城的产业规划,上报市政府获得批准。同年,我们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起草了知识城管理与政策体系研究报告。,我们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课题研究。广州开发区政研室的经验是,开展课题研究不能做“甩手掌柜”,必须要与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地协同合作,我们的研究团队要深入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要参与讨论,要承担写作任务,真正实现开发区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机构的理论视野有机结合,在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升自身研究水平。例如,我们在开展学习新加坡经验课题研究中,发动了全区各部门50多人参与研究与写作,不仅提出了一批富有创见的对策措施,也开拓了各部门工作人员视野,提升了研究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创新研究队伍建设

团队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研究团队是开发区宝贵的财富。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以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建设,致力于构建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思想库”,打造了国家级开发区战略研究的“生力军”。我们积极倡导爱学习、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提出了每人每年读书100本的目标,建立了定期召开读书会的制度,由一人主讲、多人讨论,分享读书的心得和体会。迄今为止,我室读书会已经召开了17期,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展,从一个政研室内部的读书交流活动逐步拓展为区机关里小有影响的“沙龙”,主讲人中不少是知名学者、成功企业家,参与者中也有不少全区各条战线上的主力。我们创办了《决策研究》刊物,围绕推动创新发展的主题,向全区征集稿件,在区内倡导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单是就出版了33期、共计36万字的研究成果。我们建立了特约调研员的信息交流网络,高新区每个单位指派一名负责文字工作的“主力干将”担任特约调研员,建立了70多人的特约调研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交流和每年一次的特约调研员会议,形成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我们加强“沙场练兵”,近年来多次主动参与和承担了商务部多个重大课题研究和专著编写工作,每年开展十个以上的大型课题研究,促进团队成员在不间断的研究与学习中加快成长。我们建立了“网络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网上资料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共享机制。

当前,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将按照国家的战略导向,围绕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分析新矛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将广州开发区政研室打造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研究的先锋队。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篇2:农林局政风行风建设典型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农林局政风行风建设典型事迹材料

农林局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和“为农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办印发关于《沈北新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使全局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勤政廉政意识明显增强。在开展的行业纠风工作中,将各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各负其责,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综合满意率逐年提高,在沈北新区政风行风评比活动中,连续多年获得第一名,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为全区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

为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农林局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郭玉彦同志为组长,局属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不抓纠风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要求,使责任追究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把纠风任务逐项分解、细化,局党委同下属单位和部门签订了纠风工作责任状,规定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纠风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农民享实惠

农林局的工作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工作作风代表着政府形象,为此局领导高度重视纠风工作,着重源头治理,重点抓好农民群众关心的惠农资金和农村财务管理等10方面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纠正和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问题的发生,让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确保了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中央惠农资金的管理

我区享受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的农户为4.98万户,补贴面积为58.37万亩,补贴金额为3775.6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956.75万元,农资补贴2818.88万元;全区补贴标准为64.68元,其中:粮食直补为16.39元,农资补贴为48.29元。截止目前全区粮食补贴发放率达到100%。另外全区发放农机补贴资金1200万元,新增农机具1300台套。

(二)健全农村财经制度,

按照我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着重于建章立制,对全区农村财务监管做到有章可循。坚决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保持农村财会队伍稳定。目前,全区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共聘用财会人员37人,其中:会计25人、出纳12人。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全面落实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要按规定内容实行月公开,群众关注的财务热点问题应随时公开,委托代理办要建好财务公开档案备查。农民群众要求审查财会帐目的,应事前写出书面申请,注明要求查清事项,由纪委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处理。农民群众要求社会审计机构查帐的,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办理委托手续。今年新城子乡新堡二村、蒲河街道黄泥村出现上访群众要查看帐目情况,两乡镇按规定做了妥善处理。

(四)全面落实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由区农经总站牵头对各村资产、资源进行彻底清查,建立清查台账;对以前违规发包的项目进行了清理,并稳妥做了处置,明确了今后无论资产处置还是资源发包,必须公开操作,按程序发包;在全区农村林权改革过程中,群众反映个别村有违规操作的问题,在和乡镇密切配合的前提下,我们用仲裁的方式解除2份合同,重新完善了发包程序;同时全面开展了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今年村委会换届前,组织对全区144个村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并处理了一些敏感问题,保证了村委会顺利换届。

(五)土地流转工作显成效

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解放农村劳动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新成立的沈北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共接待土地流转咨询人员600余人次,其中转入登记52宗,涉及土地面积近10万亩。转出登记26宗,面积2650亩。全年又流转土地面积127338亩,累计完成303892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1.59%。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典型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典型事迹材料

昌乐县供电公司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载体,强化成果转化。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促学习,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构筑五大载体,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搭建落地平台

(一)以“读书”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学识休养。每季度精心挑选一本好书,要求党员写心得体会、写读书笔记,鼓励党员读“好”书,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学识休养,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以“岗位培训”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党员业务素质。我们加强岗位培训,引导党员干中学、学中干,学习指导工作,工作促进学习,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积极发动党员参加专业学习、各类培训班。同时结合“三走出”活动走出去,推介选送支部党员外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党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三)以“1+1”工程活动为载体,培养带动员工成长。我们组织党员开展“拜师学艺结对子”活动,实施以“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党员“1+1”工程,通过签订师徒合同,详细规定“传、帮、带”任务,举行答辩会,提高新员工、新党员的业务水平。

(四)以“党员讲堂”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沟通交流。开设“党员讲堂”活动,号召党员精心选定课题,组织党员轮流上台谈工作体会、谈学习经验,使讲课人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演讲能力,加强了党员的沟通交流,锻炼了党员队伍。

(五)全面开展“三走出”活动,促进了党组织的创新力。我们坚持把推动实践放在首位,通过开展“三走出”(走出昌乐看昌乐电力、走出山东看昌乐电力、走出行业看昌乐电力)活动,引导全体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标杆学习查找存在的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共享。充分将经验和教训引用吸收到实际工作中来,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强化“两个支撑”,抓好学习成果转化

公司党委把学习成果转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为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证。强化学习制度、激励机制、组织制度,全方位推动成果转化;二是强化奖惩机制,为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公司将培训学习情况与晋升、奖金兑现挂钩。组织学习抽考,并将考试情况与奖金挂钩,以检验员工的学习效果。今年以来共转化学习成果37项,有力的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从多角度改善了公司的管理现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今年上半年,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组织的全省98个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综合排名中,由去年的37位上升到21位。

篇4: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典型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典型事迹材料

陶村镇张良村,紧邻运城空港经济开发区,全村共有3800口人,耕地3600亩,村民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今年以来,张良村党支部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

“阳光办事”赢得群众信任。村“两委”班子从“规范制度、强化监督”入手,把区委制定出台的村级民主管理八项制度公布在墙上、落实在行动中;坚持“三级议事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向党员和群众汇报当月工作和下一步打算;在集体事务特别是村里的工程建设中,邀请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进行监督。每年春节,举办本村在外人才建言献策茶话会,在此基础上,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群众、问计于民,了解各类利益诉求,最终确定了本届班子要办的八件实事,并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公开招标、多方监督、降低成本、阳光运作。各项工程验收时均获得了专业部门肯定。(面试网 www.diyifanwen.com)

“一村一品”走出增收致富路。为了做大做强做精传统红薯产业,党支部鼓励村组干部挑头成立起“垚鑫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对商品红薯进行多种精包装,使1350多万斤黄心红薯、小蔓红薯身价提升,亩产效益均突破了3000元。同时,为了提高村民收入,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一年来先后组织200余人外出务工,每人每月收入达250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同比增长15%以上。

日间照料中心搭建德孝平台。为了让村里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吃好、玩好、乐起来,党支部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由老党员担任理事长,并把老年人吃饭的地方叫“聚德餐厅”,把做饭的厨房起名“众义厨房”,昭示人们弘扬德孝,尊老敬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党支部积极引导党员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确保照料中心正常运营。一个照料中心,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更消除了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也搭建了一个崇德扬善的有力平台。

下一步,张良村党支部将继续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之路,为打造“五星级党支部”而不懈努力。

创新实践载体,提升服务群众实效。着眼于零间隔服务、无缝隙对接、心贴心关怀,精益求精工作作风,着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一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走出机关、贴近群众”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情况在一线把握,决策在一线构成,题目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情感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建立”的“一线工作法”,始终把“领导在项目现场决策、干部在田间地头执行”作为服务群众的“必修课”来对待,全面强化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展开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开门办公、亮牌服务、上门代理”等便民服务承诺践诺机制,建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坐班制、节假日值班制和便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不断拓展为民服务空间,通过乡事村办和村干部全程代理方式,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站式”和“零间隔”服务。三是落实常态化服务。积极展开“连心”行动,乡村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带连心本、送连心卡、架连心桥,深进村组了解村组发展思路、探访党员群众发展需求,与落后村组、贫弱党员群众户结成帮带连接体,并公然承诺用力方向和用力重 点,实行常态化服务。